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区别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vs.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不可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差异。

之间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相似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有(在联盟百科)39共同点: 城巴E11線南昌站 (香港)大角咀大角咀碼頭上環中環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九龍巴士廣東道彌敦道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灣仔灣仔碼頭維多利亞公園維港灣盧押道銅鑼灣過海隧道巴士904線過海隧道巴士905線過海隧道巴士948線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過海隧道巴士985線菲林明道西區海底隧道西鐵綫香港地鐵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興發街金鐘柏景灣...深水埗深水埗碼頭深旺道港鐵港澳客輪碼頭海底隧道 (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旺角摩頓台 扩展索引 (9 更多) »

城巴E11線

#重定向 城巴E11、E11A線.

城巴E11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城巴E11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南昌站 (香港)

南昌站(Nam Cheong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和東涌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深水埗區長沙灣西九龍公路架空路段的下方,鄰近深旺道、欽州街和東京街西。車站由Aedas設計,2003年12月16日啟用。因鄰近公共屋邨南昌邨而得名,但最接近此站的公共屋邨卻是富昌邨。.

南昌站 (香港)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南昌站 (香港)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角咀

大角咀(Tai Kok Tsui),亦作大角嘴,位於香港九龍旺角以西,以塘尾道與旺角分隔。在香港區議會分區中大部份隸屬油尖旺區,少部份隸屬深水埗區,兩區大致以界限街和聚魚道為界,與旺角普遍為貫通連接新界東西和港島的樞紐。.

大角咀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大角咀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角咀碼頭

大角咀碼頭是昔日香港的一座渡輪碼頭,位於九龍大角咀,1972年4月23日啟用,取代位於旺角山東街的旺角碼頭(建於1924年1月1日),由油麻地小輪開辦中環至大角咀渡輪航線。碼頭外設有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其後因1978年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後,回鄉人士急增,大角咀碼頭於開辦多條往返國內航線,如廣州的黃埔港、洲頭咀、粵東的汕尾、福建的廈門、上海等航線,部份航線(例如廣州洲頭咀航線)如因使用大型客輪,客輪無法泊靠碼頭,便利用了油麻地小輪作接駁旅客到停在近昂船洲附近的客輪。1988年,尖沙咀中港碼頭啟用,大角咀碼頭所有跨境航線遷往該碼頭。 該碼頭與深水埗碼頭一直至1992年6月1日因西九龍填海工程而停用,而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一直使用至1995年5月8日才停用。大角咀碼頭昔日的位置,大約是港鐵奧運站附近,而現時滙豐中心座落的位置,則是昔日的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大角咀碼頭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大角咀碼頭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上環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上環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中環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中環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華巴士或中巴、縮寫CMB,)成立於1923年,是香港一間房地產發展商,是由顏成坤與小舅黃耀南創立,現由顏成坤女兒顏潔齡出任董事局主席及監理。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曾經是一家專利巴士公司,並長時間壟斷港島區的巴士服務,可是其巴士服務質素於1980年代中期起每況愈下,導致於1993年失去26條港島南區巴士路線的專營權,由於服務未有改善,餘下的巴士路線專營權於1998年初被香港政府強行收回並公開招標。其專營權於1998年9月1日凌晨零時結束,旗下88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新巴)接手經營,另有12條路線被直接交予城巴營運。同年11月中巴開設非專營巴士服務,惟此服務已於2015年7月1日起結束營運。.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九龍巴士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九龍巴士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廣東道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廣東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道路南北走向,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地下。 彌敦道連同大埔道的九龍段是九龍半島的中軸線。香港歌手洪卓立有一首歌曲以「彌敦道」為名。.

彌敦道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彌敦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縮寫: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的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由美國建築師西薩·佩里擔任設計建築師及由著名香港建築師嚴迅奇擔任項目建築師,其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兆業地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於2003年落成時,成為當時全球第五高、大中華地區第二高及香港第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環球貿易廣場取代香港第一高的地位。.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灣仔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灣仔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灣仔碼頭

灣仔碼頭(Wan Chai Pier),全稱灣仔渡輪碼頭(Wan Chai Ferry Pier),是香港的一個渡輪碼頭,位於香港島的灣仔海旁,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灣仔碼頭現時設有1條天星小輪航線,來往灣仔及尖沙咀的天星碼頭。 由於新灣仔碼頭的所在位置原為維多利亞港的海面,因此在區議會分界上,其入口和西面海岸屬於軒尼詩選區,而東面和北面的海岸則屬於愛群選區。.

灣仔碼頭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灣仔碼頭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公園

維多利亞公園(簡稱維園,Victoria Park)是香港面積第二大及香港島面積最大的公園,位於灣仔區天后興發街1號;鄰近港鐵天后站,佔地約19公頃,於1957年10月啟用,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維多利亞公園的附近是銅鑼灣避風塘及香港中央圖書館,而地底為港鐵港島綫。維多利亞公園為香港舉辦大型節日活動的地方,包括每年舉行的中秋節晚會和年宵市場和花市等;同時亦為每年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的地點、2003年至今每年七一大遊行的起點,以及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的主要場地。.

維多利亞公園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維多利亞公園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維港灣

維港灣(Island Harbourview)是香港西九龍大角咀西的大型私人住宅,也是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一期項目及大角咀填海區首個私人屋苑,為「奧運三寶」屋苑之一。維港灣合共有2,314個單位,分別於1998年11月及1999年1月推出市場發售,而首度發售時,更一度錄得50倍超額認購,首日銷情亦達推出單位的八成。屋苑於2000年5月入伙。發展商為信和置業、中銀香港、發展置地(今凱德集團)、嘉里建設及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 維港灣鄰近奧海城及港鐵奧運站。.

維港灣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維港灣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盧押道

盧押道(Luard Road)是在香港港島灣仔的一條行車街道,全長280米。 盧押道在灣仔政府大樓及告士打道以南,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以北,修頓球場,循道衛理香港堂及分域街以東。盧押道沿途經過謝斐道、駱克道及軒尼詩道,它們都是早期填海區,所以不是山坡路。盧押道行車只有南向北單程雙線。 盧押道以香港殖民地時期軍隊指揮官盧押命名。而有些人會將此道路和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的盧吉道混淆,後者才是紀念香港總督盧吉的道路。 盧押道内有名的食店是在盧押道3號,於1966年開業的老牌西餐廳,名為波士頓餐廳。 最近的港鐵站是在港鐵港島綫灣仔站B1出入口,在修頓球場以西,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附近。 Category:冠以人名的香港道路.

盧押道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盧押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銅鑼灣 · 銅鑼灣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04線

過海隧道巴士904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日間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來往荔枝角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由於西區海底隧道新開辦的巴士路線全為獨營,而本線是由原有的過海隧道巴士105線改經西隧後分拆出來,故本線是少有的聯營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之一。.

過海隧道巴士904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過海隧道巴士90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荔枝角及灣仔北,由九龍巴士及新巴聯合營運,提供灣仔、金鐘、中環、上環及西營盤來往西九龍、大角咀、旺角、深水埗、長沙灣及美孚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其輔助線905P逢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荔枝角單--開往灣仔(港灣道),途經西九龍填海區一帶及大角咀。.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48線

過海隧道巴士948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每日早上由長安/長宏開往天后站,每日傍晚至午夜由天后站開往長宏,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營運,同時也是新巴所有路線中唯一服務青衣以至整個新界西的系列。 另設輔助線948P/X線,祇於上午繁忙時間提供由青衣往港島的單--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48線 · 過海隧道巴士948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

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晨早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營,由愉翠苑單向前往灣仔(菲林明道)(另設特別班次由水泉澳單向前往灣仔(菲林明道))。.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 · 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過海隧道巴士985線是香港一條由美田(美致樓)單--前往銅鑼灣灣仔消防局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美田邨、美松苑、美林邨、大圍、顯徑邨及田心往港島中區及灣仔區的早晨巴士服務。 本線為現時全港所有專營巴士路線中,編號最大的一條。.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 過海隧道巴士985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菲林明道

菲林明道位於香港灣仔,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菲林明道南面連接莊士敦道及灣仔道,經過譚臣道、軒尼詩道、駱克道及謝斐道,並設有天橋橫跨告士打道,經港灣道至北面灣仔海旁的會議道,連接博覽道東。在灣仔區多條南北向街道中,只有菲林明道及馬師道可通往灣仔北。.

菲林明道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菲林明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區海底隧道

西區海底隧道(We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西隧,是香港第3條過海行車隧道,也是香港首條和唯一一條3線雙程行車、分隔沉管式過海隧道。隧道全長2公里,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九龍佐敦附近的西九龍填海區。九龍出入口附設有21個繳費亭的收費廣場,其中4個可隨時改變行車方向的人手收費亭,11個為單一方向的人手收費亭,餘下6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繁忙時間可為同一行車方向提供12條行車線,並在油麻地交匯處連接西九龍公路;西營盤出入口的交匯處包括17條接駁天橋、一條下通路和多段引道,連接4號幹線,隧道可拉近中西區與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和深水埗區之間的距離。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西區海底隧道條例》。 西隧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容量最大的一條,採用3線雙程行車設計及較其餘兩條過海隧道寬鬆的每小時80公里限速,於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落實後一併興建,除了提供港島接駁九龍西、新界西的更快捷途徑外,亦是為了紓緩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壓力。然而此隧道與紅隧及東隧一樣,採用「建造-營運-移交」模式經營,落成後專營權由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持有至2023年。.

西區海底隧道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西區海底隧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西鐵綫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西鐵綫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地鐵 · 香港地鐵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會展;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縮寫: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位於香港島灣仔北岸,是香港地標之一;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擁有,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每年舉辦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 2012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CEI Asia magazine》,第10度榮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同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第23屆TTG旅遊業大獎中,第4度獲選為最佳會議及展覽中心殊榮。.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查看更多 »

興發街

興發街(Hing Fat Street)是一條位於灣仔區銅鑼灣東的街道,南起英皇道與高士威道之交界處,沿維多利亞公園東邊向北伸延,止於景明道並設支路連接東區走廊,全長約540米。清風街以南的路段只准北行單程行車,清風街以北則雙程行車。.

興發街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興發街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金鐘

金鐘(Admiralty)Admiralty是「海軍部」之意,與金鐘曾為英國海軍基地所在地的歷史有關。在香港主流社會應用習慣中,中文地名「金鐘」的英文名稱只有“Admiralty”。金鐘位於香港中環東部,灣仔以西,屬中西區的一部分,為香港的核心商業區及政治中心。 金鐘地段過去是英國海軍船塢。根據政府官方的分區,金鐘屬於中環一部分,至今的政府地圖也不會將「金鐘」單列為一區,但由於地鐵在此設有金鐘站,「金鐘」逐漸成為市民通俗理解的位於中環與灣仔之間的地區。時至今日,金鐘在現實中已經被廣泛地作為一個地區名使用,而且有着較清晰的界線,即以紅棉道為中環與金鐘的分界,堅尼地道為金鐘與半山區的分界,東界為中西區與灣仔區的官方分界,北面以夏愨道及干諾道中作為與添馬之間的分界。香港公園由於歷史悠久,故官方沿用傳統的「中環」或「中區」作為地址,但一般市民多認為公園東部如茶具文物館和霍士傑溫室一帶屬於金鐘。中區消防局一般也被認為屬於中環。 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主要部門均設在金鐘,包括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高等法院及金鐘道政府合署。.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金鐘 · 金鐘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柏景灣

柏景灣(Park Avenue),是香港西九龍旺角西的一個私人住宅項目,是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二期項目,於奧海城二期上蓋,為「奧運三寶」屋苑之一,發展商為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信和置業。屋苑於1999年11月開售,在2001年落成。 柏景灣分兩期發展,第一期的第6,7,8,9,10座屬柏景灣本身,第二期的第1,2,3,5座命名帝柏海灣,屋苑設有大型會所,交通方便。基座下為奧海城二期和公共運輸設施,設有多條巴士線的總站,亦設兩條小巴線連接市區,鄰近東涌綫的奧運站。 該地前身為油麻地避風塘,鄰近海富苑、富榮花園。.

柏景灣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柏景灣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深水埗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深水埗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碼頭

深水埗碼頭於1924年啟用,於1992年6月1日關閉,於1920年代至1970年代屬區內十分重要的碼頭,主要為深水埗居民提供來往中環的渡輪服務。.

深水埗碼頭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深水埗碼頭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深旺道

深旺道(Sham Mo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西九龍填海區。這條路由大角咀的匯豐中心和港鐵奧運站附近的櫻桃街開始,延伸至位於荔枝角的荔寶路和月輪街垃圾焚化站舊址,並且以曼克頓山為終點。深旺道接通了四個地區:大角咀、深水埗、長沙灣和荔枝角,為新填海區內的主要道路。道路以貫通深水埗區與旺角而得名。 Sham Mong Road at night.jpg|深旺道介乎碧海藍天與海麗邨之間 MTR NAC (7).JPG|位於深旺道的南昌站A出口.

深旺道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深旺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港鐵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港鐵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澳客輪碼頭

港澳客輪碼頭(Hong Kong - Macau Ferry Terminal),俗稱港澳碼頭,是香港跨境碼頭之一,位於香港島上環信德中心,為信德中心發展計劃的一部份,由馬海建築師樓設計,提供往來香港與澳門的高速客輪服務。碼頭設有入境事務處的上環出入境管制站及海關設施。碼頭設有通道通住港鐵上環站及巴士總站則設於碼頭旁邊。碼頭可應付每年1,500萬的旅客量,設有內、外兩座碼頭,中間有60公尺寬的水道供船隻行駛,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除了澳門航線外,港澳客輪碼頭亦提供珠海、深圳蛇口等地方航線服務。.

港澳客輪碼頭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港澳客輪碼頭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底隧道 (香港)

海底隧道(Cross-Harbour Tunnel),簡稱紅隧、海隧,因隧道在九龍的出入口位于紅磡灣,故多稱為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首條連貫香港島銅鑼灣和九龍紅磡灣的過海行車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海底隧道 (香港)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海底隧道 (香港)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第一巴士

新世界第一巴士全稱為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通稱及簡稱新巴(New World First Bus,縮寫:NWFB)為新創建集團的成員公司,提供香港專門經營公共汽車業務的公司,是香港5間專利巴士公司之一,主要營運港島巴士路線及來往港島、九龍和新界的過海路線,亦有營運少量西九龍和新界將軍澳的巴士線及專營巴士主題式開篷觀光巴士「人力車觀光巴士」服務。.

新世界第一巴士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新世界第一巴士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旺角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旺角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摩頓台

#重定向 摩頓臺.

摩頓台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摩頓台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比较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有132个关系,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有90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9,杰卡德指数为3.77% = 39 / (132 + 903)。

参考

本文介绍過海隧道巴士914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