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之间的区别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vs. 阿尔比恩行动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SMS Markgraf)是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第三艘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该舰于1911年11月进行,1913年6月4日,并于战争在欧洲爆发的短短两个多月后,即1914年10月1日正式编入公海舰队。边境总督号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且最高航速为。它是为纪念原神圣罗马帝国的所命名,而这一贵族等级则相当于中国封建时代的侯爵。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国王号、大选帝侯号和王储号,边境总督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在日德兰,边境总督号是德舰队形的第三艘前导舰,并与敌对的英国大舰队猛烈交火。它共受到5枚大口径炮弹击中,并造成23名船员伤亡。边境总督号也参加了1917年末攻克里加湾的阿尔比恩行动。在行动圆满结束后,该舰在返回德国途中触雷受损。 随着德国战败和在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边境总督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在同盟国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协商期间,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签署前的前一天,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无法强占舰只。但不同于大多数的自沉舰只,边境总督号从未被捞起拆解,其残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湾底部。. 阿尔比恩行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为侵略及占领俄罗斯共和国的而于1917年9月至10月发动的地面及海上作战。在海军经过广泛的清除水雷和压制岸基炮台活动后,地面作战于1917年10月11日伴随着在的萨雷马岛登陆而展开。德军于10月16日控制岛屿。俄军则于10月18日撤离穆胡岛。 经过两次失败的尝试后,德军最终于10月19日登陆希乌马岛,并在次日成功夺取该岛。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则在遭受重大损失后被迫从苏尔海峡撤退(见)。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德军共俘获20000名战俘及100门炮。.

之间边境总督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相似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太子号战列舰巡洋舰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海軍光榮號戰艦国王号战列舰王储号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萨雷马岛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英国水雷波罗的海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SMS Großer Kurfürst)是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第二艘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该舰于1911年10月进行,1913年5月5日,并于英德交战前几天,即1914年7月30日正式编入公海舰队。其名称取自霍亨索伦王朝的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的尊称。大选帝侯号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且最高航速为。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国王号、边境总督号和王储号,大选帝侯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舰只在日德兰受到了猛烈的炮火袭击,但并未严重受损。它在1917年9月和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期间则负责炮击俄国海军的岸防。大选帝侯号在其服役生涯中也遭遇过一些意外:曾与国王号及王储号相撞、数次搁浅、被鱼雷击中一次以及触及水雷一次。 随着德国战败和在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大选帝侯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同时同盟国开始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协商。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签署前的前一天,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无法强占舰只。但不同于其姊妹舰,大选帝侯号在1938年被打捞上岸报废,随后于拆解。.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太子号战列舰

#重定向 皇太子號戰列艦.

太子号战列舰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太子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巡洋舰

巡洋舰(Cruiser)指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以及能胜任多种任务的多样性。历史上,巡洋舰由於噸位大、火力強、性能佳,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 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协助,才能執行任務。不過隨著現今驅逐艦被大型化後的綜合作戰能力的提升,何潬噸位其實超過早年的巡洋艦,所以这个区分已经不明顯了,很多新式的大型軍艦都不再冠以巡洋艦之名了。 現代被稱為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在8,000吨至30,000吨左右,在二戰時屬於戰艦的級別,火力僅次於主力旗艦 、戰列艦。现今的巡洋舰都装备有先進的导弹系統、火炮、鱼雷等武器,能執行遠海攻擊行動。有些巡洋舰可携带反潜直升机、執行反潛及巡邏任務;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隨著驅逐艦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有些噸位接近輕巡洋艦,故也能執行巡洋艦的任務,現今只有美國及俄羅斯的巡洋艦仍在服役中。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噸位、性能及作戰能力亦屬巡洋艦級別。另外,由於海军航空兵 亦能分擔巡洋舰的工作,故大部份國家已無計劃新建巡洋艦。.

巡洋舰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巡洋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德意志帝國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德意志帝國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海軍

德意志帝國海軍(德語:Kaiserliche Marine,意為「帝國海軍」)是指德意志帝國的海軍,存在於1871年至1919年之間。德意志帝國海軍最早由普魯士海軍和北德意志邦聯海軍(Norddeutsche Bundesmarine)為前身所組成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大力擴展海軍力量,而形成德意志帝國與大英帝國的軍備競賽,德國海軍因而一度發展成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海軍。德意志帝國海軍最後大部分在一戰西線中損失與在英國斯卡帕灣集結時,在德國海軍軍官發起的秘密行動中自沉。 德意志帝國海軍的船艦通常被命名開頭為SMS,為「皇帝陛下的船艦」(德語:Seiner Majestät Schiff)之縮寫。.

德意志帝國海軍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德意志帝國海軍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光榮號戰艦

光榮號戰艦(俄语:Слава)是一艘隸屬於俄羅斯帝國海軍的前無畏艦,是博羅金諾級戰艦的最後一艘。此艦原訂參與日俄戰爭的對馬海峽海戰,但因未能如期竣工而無法參與戰事,而其四艘姊妹艦則在戰事中被大日本帝國海軍擊沉或捕獲,因而成為博羅金諾級戰艦的最後一艘。 光榮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於波羅的海服役,它是俄羅斯里加灣海軍中隊內最大的船隻,曾經在1915年8月發生的時迎戰德意志帝國海軍公海艦隊。在1915年至1916年,光榮號多次轟炸德軍陣地和部隊。在1917年的中,光榮號被德國的国王号战列舰擊中,造成的損害使它無法完成向北逃逸,最後被俄方自行鑿沉。20世紀30年代愛沙尼亞將此艦報廢。.

光榮號戰艦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光榮號戰艦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国王号战列舰

国王号战列舰(SMS König)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主导舰,它是为纪念符腾堡国王威廉二世而命名。该舰于1911年10月进行,1913年3月1日,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完工,在1914年8月9日编入公海舰队服役。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和王储号,国王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作为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中德舰队形的前导舰,国王号曾与几艘英国战列舰猛烈交火,并遭受了十次大口径炮弹打击。1917年10月,随着德国在阿尔比恩行动大获成功,国王号又在中迫使俄国的前无畏舰光荣号自沉。 在德国于1918年11月投降后,国王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舰只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至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趁英国警卫舰出港训练之际,下令全数凿沉包括国王号在内的己方舰队。但不同于大多数的自沉舰只,国王号从未被捞起拆解,其残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湾底部。.

国王号战列舰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国王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王储号战列舰

王储号战列舰(SMS Kronprinz)是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最后一艘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该舰于1911年11月进行,1914年2月21日,并在战争爆发仅四个月后,于1914年11月8日正式编入公海舰队。它是为向普鲁士王储威廉致敬而命名,并在1918年6月根据其尊称改名为威廉皇储号(Kronprinz Wilhelm)。舰只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且最高航速为。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国王号、大选帝侯号和边境总督号,王储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尽管王储号位处德舰队形的前端,它在战斗中却毫发无损。而在1916年11月5日执行丹麦沿岸的任务期间,却被英国潜艇的鱼雷击中。完成维修后,它又参加了阿尔比恩行动,于1917年10月在波罗的海实施两栖攻击。在行动过程中,王储号与太子号对阵,并迫使后者撤退。 随着德国战败和在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王储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在同盟国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协商期间,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签署前的前一天,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无法强占舰只。但不同于大多数的自沉舰只,王储号从未被捞起拆解,其残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湾底部。.

王储号战列舰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王储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萨雷马岛

萨雷马岛(Saaremaa;Saarenmaa;瑞典语、德语:Ösel;拉丁语:Osilia),爱沙尼亚第一大岛,面积2673平方公里。萨雷马岛位于波罗的海里加湾西口处,北隔索埃尔海峡与希乌马岛相邻,南隔伊尔别海峡与拉脱维亚相望。全岛属薩雷縣管辖,人口4万人,首府库雷萨雷,人口1.6万人。 category:愛沙尼亞島嶼 Category:大西洋島嶼.

萨雷马岛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萨雷马岛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SMS Friedrich der Gro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皇帝級戰艦2号舰。本舰服役后即加入了德国公海舰队第三战列舰中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在北海的大部分主要海上行动。本舰长期担任舰队旗舰,直到1917年为巴登号所替换为止Staff, Battleships, p. 14。 一战结束后,英国将腓特烈大帝号在内的公海舰队主力拘留于斯卡帕湾内。在商定凡尔赛条约期间,舰队全部解除了武装,也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人员。1919年6月21日,德国被拘留在斯卡帕湾的舰队的指挥官路德維希·馮·羅伊特海军少将下令凿沉斯卡帕湾内所有舰艇,腓特烈大帝号也不例外。1936年,英国重新将腓特烈大帝号打捞上来,并进行拆解。1965年德国方面取回了舰上的一个船钟,并放在格吕克斯堡的舰队司令部里。 本舰名称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外号“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英国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英国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水雷

水雷是一种放置于水中的针对舰艇或潜艇的爆炸装置。與深水炸弹不同的是,水雷是预先施放,一般漂浮于水面,由舰艇靠近或接触而引发的,这一点类似于地雷。和鱼雷不同,它没有推进力。水雷在进攻中可以封锁敌方港口或航道,限制敌方舰艇的行动;在防御中则可以保护本方航道和舰艇,为其开辟安全区。 水雷的施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由专门的布雷艇施放,也可以由飞机、潜艇等施放,甚至可以在本方控制的港口内手工施放。其造价可以十分便宜,但现在也有造价达到上百万美元的水雷,这种水雷多装备有复杂的传感器,其战斗部往往是小型导弹或鱼雷。 水雷的低造价和易于铺设,使得其成为非对称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武器,一般来说,清除水雷的成本是其铺设成本的10倍到200倍。时至今日,一些二战时铺设的水雷由于成本原因仍未被清除。国际法规定,当战斗的一方铺设水雷时,必须明确宣告其范围,以便民用船只避开,但实际上这条规定很难实行,在二战中,英国就只笼统宣称其在英吉利海峡、北海和法国沿海铺设了水雷。.

水雷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水雷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波罗的海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 波罗的海和阿尔比恩行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之间的比较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有111个关系,而阿尔比恩行动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10.22% = 14 / (111 + 26)。

参考

本文介绍边境总督号战列舰和阿尔比恩行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