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軍地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軍地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之间的区别

軍地 vs.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軍地(Kwan Tei,亦作Kwan T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 (香港),位於龍躍頭之東北、孔嶺之西南、坪輋以南,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途經該地。除軍地村外,東面有新塘莆村和高莆村,北面有軍地北村及高埔北村,南面則有虎地排村和布吉仔村,西面有馬料水新村。.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Grade I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三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若干價值, 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451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另有33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484幢。.

之间軍地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相似

軍地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古物古蹟辦事處坪輋孔嶺皇后山軍營聯和墟龍躍頭沙頭角沙頭角公路沙頭角支線洪嶺站

古物古蹟辦事處

古物古蹟辦事處(英語: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部門,按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於1976年成立,其目標是確保香港最具價值的古蹟及建築物、文物得到保護。 古物古蹟辦事處與香港公營機構古物諮詢委員會有密切關係。古物諮詢委員會負責進行研究,再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有關決定,包括決定香港法定古蹟及評級香港歷史建築。 古物古蹟辦事處總部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6號,即前九龍英童學校之建築之內。.

古物古蹟辦事處和軍地 · 古物古蹟辦事處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坪輋

坪輋(Ping Che)(客家話讀音:Phiàng-Chhià)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北區粉嶺東北一帶,打鼓嶺以南、軍地以北的位置。 坪輋在昔日是輋族的居住地之一,當中的「輋」是指地方較平坦,因此稱為坪輋。現時有18個有機農場,而該處禾徑山村的風水林,有多棵大樟樹,其中兩棵被行山人士譽為禾徑山神木,據稱樹齡達四百年。.

坪輋和軍地 · 坪輋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孔嶺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孔嶺和軍地 · 孔嶺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皇后山軍營

皇后山軍營(Queen's Hill Camp或Burma Line Camp)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軍地沙頭角公路以南,佔地25.4公頃(約273.4萬平方呎),約相等於一座維多利亞公園,面積廣闊,內有約20座有煙囪的綠色平房,亦有辦公室、宿舍、戲院、加油站、操場、籃球場及草地等,四周亦種滿了花草樹木。.

皇后山軍營和軍地 · 皇后山軍營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聯和墟

聯和墟(Luen Wo 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北部,是粉嶺發展的里程碑。根據統計處2007年的統計,聯和墟人口約21,335人。聯和墟附近設有港鐵粉嶺站,為該區提供鐵路服務。 聯和墟是戰後香港首個興建和規劃的發展工程,是一個現代化的有蓋墟市。多座商住兩用建築,是令墟內繁盛原因之一。墟內有很多具有歷史的建築,包括聯和墟戲院、聯和市場和畢打奧餐廳。此地還是粉嶺區鄉事委員會辦事處的所在處。.

聯和墟和軍地 · 聯和墟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龍躍頭

龍躍頭(Lung Yeuk Tau),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俗名龍骨頭、龍屈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現今可考龍躍頭的最早居民爲宋代末年從潮州揭陽縣遷居而來的彭氏一族,惟彭氏在龍躍頭活動的歷史記錄甚少,而彭氏在該段時間的人丁相對單薄。元朝末年,原籍江西吉水的鄧氏鄧季琇(外號松嶺)遷移到龍躍頭,原龍躍頭彭氏出走至西南方的粉嶺圍定居,形成今天的「粉嶺彭氏」。自鄧季琇於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龍躍頭鄧氏至今已歷800多年,因--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形成現時的五圍六村,成爲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其中一個聚居處,據說龍躍頭鄧氏在歷史中某些時段的勢力更曾超越比其更早來到新界定居錦田、廈村一帶的鄧氏族人。.

軍地和龍躍頭 ·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和龍躍頭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

沙頭角(香港部分-Sha Tau Kok,中國大陸部分-Shatoujiao)是位於香港北區和深圳盐田区邊界上的地方,橫跨兩地,以前是人煙興盛的村莊,當1898年新界正式租借與英國時,以沙頭角河分界,劃分為香港邊境禁區,當中河尾一段成為中英街。早在清代,沙頭角的東和墟已為興盛的墟市,但隨著英國租借新界,沙頭角南面劃為英租界內,令村民來往不便。及後位於香港境內的部分沙頭角範圍劃為禁區,非沙頭角村落的村民不能輕易進入沙頭角,使沙頭角難復當年的興盛。 香港境內的沙頭角已建為一個小市鎮。沙頭角市中央為沙頭角公路石涌凹段,周圍還有多條以「順」字開頭的街道。其中沙頭角邨為大部分居民居住的地方。以前,不少沙頭角居民是海邊柵屋為居,就是住在船上的艇民,及後房協的沙頭角邨落成,很多居民因此上岸,搬進公共房屋,而車坪街及新樓街仍然有一定數量的樓宇。沙頭角另一標記為沙頭角碼頭。沙頭角碼頭位於海中心,有一條百多米長的橋將碼頭和陸地連接,碼頭有街渡前往吉澳、三椏等新界東北鄉郊地區。 自英國於1899年接管香港新界後,直到1980年前,港英政府將現今北區範圍劃分四個分區,其中之一就是「沙頭角區」,由於此制度沿用近80年之久,故此現今香港方的「沙頭角」在廣義上也涵蓋原「沙頭角區」所覆蓋的地方,包括蓮麻坑、萬屋邊、禾坑、石涌凹、南涌、鹿頸等地,而新娘潭路以東的半島也被稱爲「沙頭角半島」(包括船灣淡水湖),故此該半島上的烏蛟騰、谷埔、鎖羅盆、荔枝窩等地,以及印洲塘一帶以吉澳爲首的島嶼都屬於沙頭角的一部分。.

沙頭角和軍地 · 沙頭角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公路

沙頭角公路(英語:Sha Tau Kok Road)是香港早期興建的公路之一,連接新界粉嶺及沙頭角,全長10.5公里,由馬會道至坪輋路一段為雙程四線分隔車道(為路政署於1995-1999所擴建),其餘路段為雙程雙線道路。沙頭角公路主要分作4段,起始是龍躍頭段(粉嶺鐵路站至流水響)、馬尾下段(高埔至大塘湖)、禾坑段(萊洞至麻雀嶺)以及石涌凹段(鹽灶下至沙頭角邊境檢查站)。 沙頭角公路是繼青山公路和大埔公路後,香港政府興建的第三條主要公路,於1927年正式通車。公路的通車,使當時九廣鐵路的沙頭角支線於1年後的1928年停辦。 沙頭角公路大部分路段限速為50公里,但禾坑一段限速達70公里,現因道路工程而改為50公里。.

沙頭角公路和軍地 · 沙頭角公路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支線

沙頭角支線(1912年4月1日-1928年4月1日)是九廣鐵路於香港新界北區的一條已經廢止的鐵路線,由今日的粉嶺站通往沙頭角。支線於1912年開通,直至因沿線興建了公路而客量大跌,終於在1928年廢止,營運了僅16年。.

沙頭角支線和軍地 · 沙頭角支線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洪嶺站

洪嶺站,又稱為孔嶺站,是沙頭角支線的中途站,位於粉嶺孔嶺沙頭角公路旁,近坪輋路,是整條支線唯一尚存的建築物。車站於1911年動工興建,1912年4月1日正式啟用。後來因沙頭角公路的興建導致支線虧損連連,最終於1928年停止服務,洪嶺車站亦從此關閉。其後於1930年代移交給政府,期間曾用作工務局倉庫。後來車站荒廢,被人非法堆放雜物及建築材料,近年政府才為車站圍上鐵絲網作保護。現時車站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洪嶺站和軍地 · 洪嶺站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軍地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之间的比较

軍地有24个关系,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有3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82% = 10 / (24 + 330)。

参考

本文介绍軍地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