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贾让和黄河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贾让和黄河之间的区别

贾让 vs. 黄河

賈讓是西漢著名水利家。 綏和二年(前7年),黃河決口頻繁,漢哀帝詔“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賈讓以為治理黃河,要分三個方案,黃河自黎阳(今河南浚縣)改道北流入海,“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是為上策;至於中策則建議“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殺水怒。”;如果只是在河道上“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這篇《贾让治河三策》的文章收錄在《漢書‧溝洫志》。 明代水利學家潘季驯曾研究過賈讓三策,潘季驯治河之法——“束水攻沙”,其采用賈讓之下策;清人龚自珍認為賈讓之議“未免高论难行”。台灣經濟學家蔣碩傑認為賈讓本人對於水利學及黃河的水文資料都沒有研究清楚,所謂上策“將現有的河堤決開,讓黃河舒舒暢暢、從從容容的流入海去的策略,是不可行而有害的。”。. --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兩條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達素齊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之间贾让和黄河相似

贾让和黄河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黄河潘季驯

黄河

--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兩條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達素齊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贾让和黄河 · 黄河和黄河 · 查看更多 »

潘季驯

潘季馴(),字時良,號印川,浙江烏程槐溪村(今湖州吳興環渚街道常溪村)人。明朝政治人物,水利專家。曾四次治理黃河。.

潘季驯和贾让 · 潘季驯和黄河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贾让和黄河之间的比较

贾让有5个关系,而黄河有26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0.74% = 2 / (5 + 264)。

参考

本文介绍贾让和黄河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