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费孝通和辛志超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费孝通和辛志超之间的区别

费孝通 vs. 辛志超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辛志超()字不惑,又名辛毅,山东海阳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

之间费孝通和辛志超相似

费孝通和辛志超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燕京大学楚图南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原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二的民主党派。同时,该党也是现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内仅次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大党。 民盟创立于1941年,成员最多时由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中國民主社會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乡村建设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六个政治团体组成,形成“三党三派”的格局。1946年中国青年党、中國民主社會党参加制宪国民大会而被开除出联盟。其后中国农工民主党也脱离联盟成为独立党派。1944年9月10日改为现名并延续至今。 其早期盟员多来自学者和民主人士。目前,其盟员主要来自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士。截至2016年6月,民盟共有盟员27.4万人,是中国内地党员人数第二多的政党和最大民主党派。.

中国民主同盟和费孝通 · 中国民主同盟和辛志超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北京市和费孝通 · 北京市和辛志超 · 查看更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之一,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国家级副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费孝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辛志超 · 查看更多 »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简称燕大,是20世纪初由四間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会聯合於北京开办的綜合大學,為當時中國教學品質、校園環境優秀的大學之一,也被認為是中國教會學校之首。校名源自於北京昔名——燕京。現今美國哈佛大學的哈佛燕京學社即以該校為名。 1949年中共建政後,燕京大學資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隨後遭到整併:民族学系、社会学系、语文系(民族语文系)、历史系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中國人民大學,经济学系并入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其他文科、理科多併入北京大學,工学院併入清華大學,醫學系併入中国协和医学院。其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成為北京大學的主要校園,現已列為古蹟保護。此外,其部分人員南遷香港,參與崇基學院的創建,為香港中文大學創始的成員書院之一。.

燕京大学和费孝通 · 燕京大学和辛志超 · 查看更多 »

楚图南

楚图南(),生于云南文山县,是一名教育家和翻译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曾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 1913年考入昆明的联合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史地部,求学期间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李大钊指导下编辑出版《劳动文化》报。1920年毕业后回云南在一系列中学任教,并在同情共产党的学生中组织“读书会”。1926年接李大钊通知,去中国东北以教师身份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并于1926年冬正式成为中共党员。 1930年-1934年因涉嫌吉林学潮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化名楚曾,在上海暨南大学先后任讲师和教授。抗战爆发后他经香港、海防到昆明,任教于云南大学文史系。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盟),并成为云南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46年他在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后为其主持悼念及抗议活动。1946年8月到上海,任上海法学院教授,后因民盟被禁而流亡香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担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会长。1956年当选民盟中央常务委员,1958年当选中央副主席。文革期间,楚图南被下放到河南明港的五七干校,直到1971年被获准回京。1979年和1983年他两次当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1986年任代主席和中央主席。他还长期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常委,并在1986年4月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楚图南和费孝通 · 楚图南和辛志超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费孝通和辛志超之间的比较

费孝通有56个关系,而辛志超有4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5.00% = 5 / (56 + 44)。

参考

本文介绍费孝通和辛志超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