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豫讓和趙襄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豫讓和趙襄子之间的区别

豫讓 vs. 趙襄子

豫讓(),春秋時代晉國人,畢陽之孫,晉國中軍將智伯的家臣,為當時著名刺客。. 趙襄子(),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毋卹、無恤,春秋戰國之際晉國的大夫。生年不詳,任內與韓康子、魏桓子結盟,三家滅智,瓜分了正卿智伯所有食邑。卒於前443年。 卒諡襄,史稱趙襄子。 《史記》中所引趙襄子的紀年,在位為33年(前457至前425年)清華簡系年為前475年至443年。.

之间豫讓和趙襄子相似

豫讓和趙襄子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史记中行氏三家分晋知氏韩国 (战国)韓康子荀瑶骷髏杯魏桓子范氏暗杀春秋时期晋国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和豫讓 · 史记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头在解剖学上是指动物的吻端部分,通常包括脑、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这些器官都支撑着各种感官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有些非常低等的动物可能没有头部,但多数两侧对称动物都有头。.

头和豫讓 · 头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中行氏

中行氏,子姓,晋国世族,六卿之一,前632年成立,前490年敗亡。.

中行氏和豫讓 · 中行氏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東周時代,晋国被韩、赵、魏三氏族等晉大夫勢力所瓜分的事件。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为諸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一般情況以本年作為戰國元年。.

三家分晋和豫讓 · 三家分晋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知氏

知氏,又称智氏,子姓,晋国世族,六卿之一,起於知莊子。 傳至知伯瑤,一度大振,前453年的晉陽之戰中,被韓氏、魏氏、趙氏三家大夫合攻,敗亡,宗族被夷滅。.

知氏和豫讓 · 知氏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韩国 (战国)

韓國是中國战国七雄之一,也作乾国,出自晉國宗室,姬姓。後世历史學家將韩、魏、赵、秦、楚、燕与齐合称战国七雄。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平陽(今山西临汾),灭郑国后则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豫讓和韩国 (战国) · 趙襄子和韩国 (战国) · 查看更多 »

韓康子

韓康子,姬姓,韓氏,名虎,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韓氏世族的領袖,韓莊子之子。曾與魏桓子、趙襄子合滅了晉國執政智伯。.

豫讓和韓康子 · 趙襄子和韓康子 · 查看更多 »

荀瑶

知瑤(知襄子)(),又稱智瑤(智襄子)、荀瑤、知伯瑤,春秋末年晉國四卿之一,知宣子之子,知瑤分別向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三大夫勒索土地,只有趙氏不給,知瑤大怒,聯合韓、魏兩氏攻擊並擊敗趙襄子。趙襄子慌忙退守根據地晉陽,知瑤包圍並引晉水灌城二年之久。(前455年 - 前453年)在即將獲勝之際,卻因他的一席話導致了韓、魏兩氏的領導人倒戈,與趙氏聯合反攻知氏陣地,知瑤被擒並被殺,首級被趙襄子作成首爵,用以飲酒。智伯家族全部屠滅,所有的領地被韓、魏、趙三家所瓜分。.

荀瑶和豫讓 · 荀瑶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骷髏杯

骷髏杯,又稱頭蓋杯、首爵,指的是使用人的頭蓋骨製成的杯。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關於骷髏杯的記載。活躍於歐亞大陸沙漠地區的一些游牧民族,有將被自己所殺死的敵人的頭顱製成酒杯的習俗。而在印度教和藏傳佛教裡,也曾使用高僧的頭顱骨製成嘎巴拉碗,以供灌頂儀式使用。.

豫讓和骷髏杯 · 趙襄子和骷髏杯 · 查看更多 »

魏可以是指:.

豫讓和魏 · 趙襄子和魏 · 查看更多 »

魏桓子

魏桓子(?─前446年),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氏世族的領袖,魏襄子魏侈之子。曾與韓康子、趙襄子合滅了晉國執政智伯,是為三家滅智。 智伯威逼魏桓子、韓康子割讓領地一百里得手後,卻向趙襄子索地遭拒。於是智伯命韓康子與魏桓子出兵,合攻趙襄子,水淹趙氏。但卻因為受到智伯的恐嚇威脅,加上趙氏家臣張孟談的說詞,韓魏兩家於是倒戈,幫助趙氏,敗滅智伯,瓜分了智伯的食邑,是為晉陽之戰。晉陽之戰亦是日後「三家分晉」之基礎。.

豫讓和魏桓子 · 趙襄子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范氏

范氏,晋卿家族,六卿之一,前593年成立,前490年敗亡。.

范氏和豫讓 · 范氏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暗杀

暗杀或称行刺,密裁指因為一些原因而进行的谋杀,常常是政治因素。执行暗杀的人被称为刺客。一些恐怖组织(最早为中世纪的阿萨辛派,其后则有近代的爱尔兰新芬党、意大利烧炭党、俄罗斯民意党和中国斧头帮等)常派出刺客謀刺各国元首、重要領袖。同樣地,许多国家的情报機構或秘密警察也都秘密地訓練刺客,例如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俄國的國安會(KGB)、英國的軍情六處(MI6)、以色列的情報特勤局(Mossad)和中國的國安部(MSS)等,用以刺殺敵國或恐怖组织的高階领导人及持不同政見者。 在政治與軍事謀略上,暗殺的目的是藉由結束敵對勢力首腦的生命,以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恫嚇或瓦解敵方士氣、混亂或癱瘓敵方指揮系統。在執行方法上,常見的有刺殺、射殺、毒殺、斬殺、自殺式炸彈攻擊等,但情报單位執行時,重要目標常以製造車禍、空難、疾病、火災、失足、溺水、電擊、食物中毒、親友互殘等方式,將景況安排為意外,且為安排該等景況,常造成目標親屬及其他不相干的人員傷亡,隱藏目標則以綁架至秘密處所執行,屍體銷毀後往往無法尋獲。查緝偵察人員最終多僅能以失蹤結案。另外有時為摧殺目標,常以誘餌誘引目標,誘餌往往藉由犧牲,使目標暴露蹤跡或共同毀滅,以達暗殺之目的。.

暗杀和豫讓 · 暗杀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春秋时期和豫讓 · 春秋时期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晋国和豫讓 · 晋国和趙襄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豫讓和趙襄子之间的比较

豫讓有27个关系,而趙襄子有7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14.15% = 15 / (27 + 79)。

参考

本文介绍豫讓和趙襄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