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諾魯和識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諾魯和識字之间的区别

諾魯 vs. 識字

諾魯共和國,簡稱諾魯(Nauru,瑙魯語:Naoero,英語舊稱:),是位於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個島國。距离諾魯最近的國家是位於巴納巴島的吉里巴斯,在諾魯以東約300公里。諾魯的国土面积为21.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僅大於梵蒂冈及摩納哥。瑙鲁的人口約10,500人,位居世界倒數第三,僅多於吐瓦魯和梵蒂冈。 諾魯的原住民是密克羅尼西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在19世纪末被德意志帝國吞併成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諾魯成為國際聯盟託管地,由澳洲、新西兰和英国共同管治。第二次世界大战諾魯被日本佔領,作為入侵太平洋的跳板。戰後諾魯再被託管,直至1968年才獲得獨立。 縱觀20世紀上半葉,諾魯是一個由執政者掌握主要經濟資本的國家。由於諾魯是一個由磷石組成的島嶼,沉積接近地面而能進行簡單的露天採礦。1907年起太平洋磷酸鹽公司開始在島上採礦Na Nauru znajdowały się wówczas jedne z największych złóż tych skał na świecie,1919年組成英國磷酸鹽委員會;獨立後由國營的諾魯磷酸鹽公司繼續開採。直至1980年代沉積耗盡前,瑙魯仍是磷酸鹽的主要出口國;因此,瑙魯政府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間曾自誇其人均收入是所有主权国家之中最高。 可惜的是諾魯原住民並沒有充分運用這些財富,隨著磷酸鹽儲量的枯竭和採礦帶來的環境惡化,再加上管理全島財富基金的減值,瑙魯政府求助於一些不尋常的方法來獲得收入。在1990年代,諾魯成為一個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自2005年起,諾魯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援助,並建立一個拘留所處理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以作為回報。. 識字(literacy),有時稱為讀寫能力,是指人閱讀和書寫文字的基本能力。一般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準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不識字的人稱為文盲。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識字是指能夠閱讀理解及書寫表達日常生活中出現簡單文句的能力,亦即是讀寫能力。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指文化程度,包括认识、理解、解释、创造、通讯、计算、表达、阅读各种印刷、电脑显示、光盘影像等等资料的能力。識字的意義也可能包括可以理解和某一族群有關的符號系統,及理解和使用此一符號系統有關的能力。 識字的基本定義也可以是藉由印刷或手寫文字的批判性詮釋而增加了解,是終生的思考歷程。各種識字(包括以下提到的廣義識字)的關鍵是閱讀能力的發展,一開始是有能力了解口話及書寫的文字,慢慢的對文字有深入的了解。閱讀發展和一連串複雜的語言學基礎有關,包括對於語音的認知(音系學)、拼字或書寫模式的認知(正寫法)、字義的了解(语义学)、文法的了解(语法学)及詞內部結構(詞法學),這些能力提供了流利的閱讀及理解的必要基礎。當有了這些能力時,讀者就有完整的識字能力,包括可以接觸書報雜誌、進行批判性分析、準確且一致的寫作、利用文字中的資訊和想法作為正式決策及創造性觀點的基礎。.

之间諾魯和識字相似

諾魯和識字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基督教識字率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基督教和諾魯 · 基督教和識字 · 查看更多 »

識字率

識字率的定義為一個國家當中,十五歲以上的合法「勞動人口」中能讀寫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識字率正在增加當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學的人口。 識字率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教育普及的程度,也可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同時在某種程度中也可以反映出國家的政局安定性,另一方面,識字率增加和國民義務教育實施以及印刷術普及等也有著關聯。 傳統上,「識字」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準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

諾魯和識字率 · 識字和識字率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諾魯和識字之间的比较

諾魯有146个关系,而識字有2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20% = 2 / (146 + 20)。

参考

本文介绍諾魯和識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