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之间的区别

行政院 vs.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通稱行政院組織改造、或簡稱為組改,是中華民國政府自2012年起針對行政院及其所屬部會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之间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相似

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有(在联盟百科)50共同点: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中華民國交通部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中華民國勞動部中華民國科技部中華民國經濟部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財政部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法務部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中華民國文化部中華民國教育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國立故宮博物院元旦立法院行政院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行政院主計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行政机构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自由時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扩展索引 (20 更多) »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簡稱黨產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於2016年8月31日成立的任務編組機關,職掌事項是臺灣戒嚴時期之政黨財產的調查、返還、追徵、權利回復,為蔡英文政府為促進臺灣戒嚴時期之轉型正義所設置。凡是於1987年7月15日(戒嚴解除日)以前所成立、並且依照《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規定備案的10個政黨(中國國民黨、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新社會黨、中國中和黨、民主進步黨、青年中國黨、中國民主青年黨、民主行動黨、中國中青黨。)以及這些政黨的附隨組織,其受託管理人都必須向該委員會申報政黨財產。.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簡稱原民會)為中華民國有關臺灣原住民族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成立於1996年12月。.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

#重定向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部

外交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涉外事務之最高主理機構。《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明確指出中華民國之外交政策方針之基本精神與原則,外交部據以做為爭取並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之圭臬。.

中華民國外交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外交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簡稱客委會)為中華民國有關客家族群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成立於2001年6月,其目標是復興臺灣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延續客家傳統文化命脈,並打造臺灣成為一個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每年定期舉辦客語能力認證。.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中華民國的國家銀行,直屬於行政院,具有部會級地位,肩負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國幣(新臺幣)幣值、管理中華民國台灣外匯存底等重要任務。.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中央選舉委員會(簡稱中選會)是中華民國全國選舉事務的主管委員會,為受行政院監督的獨立機關。 過去的地方選舉委員會組織架構有臺北市選委會、高雄市選委會、臺灣省選委會、福建省選委會以及各縣市選委會;今地方選舉委員會有6個直轄市選委會與16個縣市選委會,各地方選委會主委通常由各地方直轄市長、縣市長、副直轄市長、副縣市長、直轄市秘書長或縣市秘書長兼任;如臺北市由副市長兼任臺北市選委會主任委員,臺南市由秘書長兼任臺南市選委會主任委員,花蓮縣由縣長兼任花蓮縣選委會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的中央行政機關共分為三級,主要以行政院為首,下設34個機關,通稱部會,是中華民國政府首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行政院負責統轄所有的中央行政機關,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與各部會之首長,在總統的任命與監督之下推行政務。.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交通部

交通部是中華民國交通相關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涵蓋運輸、郵政、氣象、觀光等交通四大領域。.

中華民國交通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交通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國家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行政院,前身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要負責規劃國家發展策略計畫、促進經濟與社會整體發展、以及政府治理等工作,因其範圍涉及跨部會工作而有「小行政院」的別稱。.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輔導會)為中華民國專門處理退伍軍人五大事項(就業、就學、就醫、就養與服務照顧等)的機關。 退輔會在台灣各地的所屬機關有15所榮民醫院(包含3所總院及12所分院) 、16所榮民之家、19所榮民服務處、5處農場機構、1工業機構等機構以及榮民工程公司等轉投資公司。.

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中華民國國防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國防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簡稱僑委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僑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設立於1926年,原先隸屬於國民政府,1932年才改隸屬行政院;僑務工作隨著國家情勢及海外僑社的演變,不斷地調整、創新,並服務廣及海外各地僑胞。.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內政部

內政部為中華民國全國內政、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括人口、戶政、地政、地方政府(地制)、役政、社會治安(警政)、移民(入出國)、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管理、災害防救(如空勤總隊)、國家公園管理、國土規劃等,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後,唯一員額仍破兩萬人的部會(警力佔大宗)。雖社福業務後已移撥改隸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所轄員額亦降至兩萬人以下,但仍是最大部會,故保有「天下第一部」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連震東出掌內政部以來,絕大多數的部長都是台籍人士。.

中華民國內政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內政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

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是中華民國政府之競爭法(公平交易法)主管機關,職掌為查處公平交易法規範的限制競爭以及不公平競爭行為,另公平會為多層次傳銷事業的主管機關。公平會為隸屬行政院之二級獨立機關,為我國三個二級獨立機關之一,但只有公平會不受行政院訴願管轄,對其行政決定不服必須直接提起行政訴訟。公平會置主委、副主委各一人,委員五人,歷屆委員多由法律學者、經濟學者出任。 競爭法(即《公平交易法》)的宗旨,在於維護市場自由與公平的競爭,與其相對的概念是「管制法」,原則上如果事業所屬產業設有管制法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則事業的經營多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管制法所規範(涉及市場競爭的問題仍然適用公平交易法);即使事業所屬產業沒有管制法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事業的行為仍然不能違反公平交易法,因為在市場經濟國家,事業的行為仍然要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公平交易法因而有「經濟基本法」之名。公平交易委員會職責在於守護市場機制,並非操控市場,然而媒體及民意代表多誤會公平會為物價管制機關。.

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勞動部

勞動部是中華民國有關勞工、人力資源等勞動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負責辦理社會保險類的勞工保險與國民年金保險。.

中華民國勞動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勞動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科技部

科技部是中華民國有關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工業園區、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及技術審查各部會科技計畫可行度,提供必要改善建議。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3日升格為部。.

中華民國科技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科技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經濟部

經濟部為掌管中華民國工商業發展及國際貿易等產業事務的部會,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實業部」是現今經濟部的前身。下設商業司、礦業司、中小企業處、工業局、國際貿易局、智慧財產局、標準檢驗局等單位,並同時負責管理所屬國營事業臺電、中油、臺水、臺糖。.

中華民國經濟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經濟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中華民國總統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總統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是中華民國主管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同時監督各縣市政府衛生與社會局(處)。其前身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2013年升格為部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財政部

財政部是中華民國全國公共財政的最高主管機關,也是中華民國最早設置的中央政府部門之一。除掌理中央政府的公共財政外,並負責監理各地方政府的財政事務。.

中華民國財政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財政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是中華民國監督與管理金融事務與規劃金融政策的部會,成立於2004年7月,目標包含維持金融穩定、落實金融改革、協助產業發展、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與金融教育。.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法務部

法務部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本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內,與司法院為鄰,隔重慶南路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相望。 除本部之外,法務部另轄調查局、廉政署、最高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福建高等檢察署金門分署、行政執行署、矯正署、司法官學院、法醫研究所以及所屬機關28個檢察機關與77個矯正機關等一共124個機關,本部暨所屬機關員工約一萬八仟餘人。.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

海洋委員會是中華民國政府新設立的中央行政機關,隸屬於行政院。負責台灣總體海洋政策、海域安全、海岸管理、海洋保育及永續發展、海洋科技研究與海洋文教政策。2018年4月28日成立,成為首個設立在南臺灣的中央部會單位。地點位在高雄軟體園區由鴻海興建招租的辦公大樓。.

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行政院 ·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和行政院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簡稱檔案管理局、檔管局)是中華民國的,為中華民國政府檔案之最高主管機關,隸屬國家發展委員會,局本部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主要掌理檔案法規之研修、檔案管理政策的研擬、檔案管理制度之推動、機關檔案管理作業的輔導與評鑑、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負責國家檔案的徵集、移轉;以及提供國家檔案開放應用服務。.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和行政院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院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博物院),俗稱臺灣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博物院),別名中山博物院,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以及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舍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和臺灣省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故宮院長為特任官,視同部會首長。它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今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後來因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再度導致時局動盪,1948年11月10日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決定遷往臺灣,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此後,博物館歷經多次館舍擴建和修繕,並致力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應用的虛擬博物館,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也在2015年12月28日啟用。 國立故宮博物院物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編年方式系統性地陳設4,000餘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則每3個月定期更換。.

國立故宮博物院和行政院 · 國立故宮博物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元旦

元旦,也称為新年、公曆新年、陽曆新年、新曆新年或國曆新年,是指公历1月1日,也是世界多數国家的法定假日,放假日數則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

元旦和行政院 · 元旦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立法院和行政院 · 立法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行政院和行政院 · 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為原能會),為中華民國原子能業務主管機關,成立於1955年,設有核能研究所、放射性物料管理局、輻射偵測中心,目前主要負責核能發電廠、核子設施及輻射作業場所的安全監督。.

行政院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大陸委員會(簡稱陸委會)是中華民國統籌處理海峽兩岸事務(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專責行政機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台湾事务辦公室對應。成立於1991年1月,目前亦在香港及澳門各設有代表機構。.

行政院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簡稱主計總處)是主管中華民國政府歲計、會計、統計工作的中央二級行政機關,以統計資料作為編製施政計畫與預算的依據並為事後的考核,使行政三聯制「設計、執行、考核」三者相互結合,稱為主計體系;並以主計總處為中心,在各級政府機關設立主計室或主計處。.

行政院和行政院主計總處 · 行政院主計總處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簡稱人事行政總處),為中華民國行政院人事行政主管機關,負責統籌行政院所屬機關及地方機關之人事行政;在五權憲法架構下,有關考銓業務,並受考試院監督。本總處掌理事項,除負責人力規劃、進用、訓練、考核、待遇、福利等,並統籌行政院所屬人事人員管理事項。以及負責公佈全國各縣市氣候異常期間的上班上課情況。.

行政院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簡稱工程會,成立於1995年7月20日,是中華民國監督政府工程建設的中央部會。.

行政院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副院長

行政院副院長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副首長,輔佐行政院院長施政,並於院長職位空缺、或因故不能視事時代行職權,相當於各國的副總理。現任行政院副院長為施俊吉,正式於2017年9月8日就任。.

行政院和行政院副院長 · 行政院副院長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秘書長

行政院秘書長,係行政院依《行政院組織法》規定設置之職位,由行政院院長任命,綜理行政院幕僚事務。.

行政院和行政院秘書長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秘書長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簡稱環保署)是中華民國環境保護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前身為1971年3月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環境衛生處」。 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環保署未來將改制升格為「環境資源部」。.

行政院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是中華民國全國農業行政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前身為1948年創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除了主管農、林、漁、牧及糧食行政事務之外,對於地方政府執行農業相關事務亦有指示、監督之責。.

行政院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簡稱消保處,1994年7月1日成立時為「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院本部單位,專責政策之研訂審議及協調推動、《消費者保護法》之解釋及研修、重大消費事件之協調處理等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項。.

行政院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簡稱消保會,於1994年7月1日成立,2012年前曾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部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期間專責政策之研訂、審議及協調推動、《消費者保護法》之解釋及研修、重大消費事件之協調處理等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項。.

行政院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行政机构和行政院 · 行政机构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老人、身心障礙者、婦女、兒童、少年福利及家庭支持等相關業務。.

行政院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查看更多 »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簡稱飛安會)是中華民國政府專責調查航空器安全事件的最高主管機關,為行政院直屬之中央三級獨立機關。肇因於1998年2月中華航空676號班機空難發生時,國內未有獨立的航安專責機構,避免無謂政治干擾,遂成立專責中華民國境內所有航空器失事及重大意外事件之認定、調查及原因鑑定。飛安會僅負責飛航事故調查事故,事故的處分究責則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負責。.

行政院和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和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和行政院 · 自由時報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簡稱青年署)是中華民國政府有關青年事務的專責機構,其前身為1966年成立的「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3年改制為教育部附屬機關。任務由早期的輔導海外歸國學人就業與創業,徵選青年進入公務單位與國營事業,到今日的包含創業,社會參與、志工服務以及青年旅遊與文化等,發展出多元化之青年輔導工作。.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和行政院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之间的比较

行政院有128个关系,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有1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0,杰卡德指数为19.08% = 50 / (128 + 134)。

参考

本文介绍行政院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