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之间的区别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vs. 葡萄牙王國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Dinastia de Borgonha,又作阿方索王朝,Afonsina)是勃艮第王朝的一個分支,先祖是勃艮第的亨利。 亨利是勃艮第公爵罗贝尔一世的幼子,勃艮第的亨利的儿子和继承人,而勃艮第的亨利在可继承公国之前死去。. 葡萄牙王國(葡萄牙語:Reino de Portugal)為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1139年至1910年。這個王國在15世紀以後通常被稱為“葡萄牙帝國”,但這個名稱只是指其殖民帝國。這個王國經歷了五個王朝,分別是勃艮第王朝(Borgonha)、阿維什王朝(Avis)、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o)、布拉干薩王朝(Bragança)及布拉干薩-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Bragança-Saxe-Coburgo-Gota)。.

之间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相似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卡斯蒂利亚伊比利亚半岛勃艮第的亨利勃艮第王朝阿維斯王朝阿爾加維阿方索三世 (葡萄牙)阿方索一世 (葡萄牙)阿方索六世 (莱昂)葡萄牙葡萄牙君主列表歷山三世收復失地運動

卡斯蒂利亚

卡斯蒂利亚(Castilla),或譯作卡斯提爾,是西班牙历史地名,由西班牙西北部的老卡斯蒂利亚和中部的新卡斯蒂利亚组成。历史上的卡斯蒂利亚王国,逐渐和周边王国融合,形成了西班牙王国。现在西班牙的君主就是从卡斯蒂利亚王国一脉相传。 卡斯蒂利亚在很早的时候只是莱昂王国东部的一个郡,到了11世纪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区。当时卡斯蒂利亚把首都定在布尔戈斯(Burgos),后来又迁至巴利阿多利德。在之后的四百年中,卡斯蒂利亚带领北部的其它基督教国家从自8世纪起就开始控制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人的手中重新夺回了西班牙的中部和南部。 在1085年,卡斯蒂利亚攻下托莱多后把它改名为新卡斯蒂利亚。1212年的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Las Navas de Tolosa)宣告了摩尔人失去了在南部大部分地区的统治。1230年,卡斯蒂利亚统一了莱昂。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卡斯蒂利亚又相继攻下科尔多瓦(1236年)、穆尔西亚(1243年)和塞维利亚(1248年)。在同葡萄牙签订之后,从1460年3月6日开始,加那利群岛也归卡斯蒂利亚所有。 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聯姻,使这两个王国合并。它们的合并使西班牙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实体。1516年,斐迪南与伊莎贝拉的孙子查理五世成为了这两个王国的君主。参看西班牙君主列表和西班牙王室家族树。 一般认为卡斯蒂利亚的领土大致是由现在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莱昂、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和马德里这几个自治区组成。 卡斯蒂利亚文化是西班牙的主体文化。由于它对西班牙各地文化的兼容并蓄,反而显得自己的特点不明显。卡斯蒂利亚的语言逐渐成为西班牙的首要语言,它被称为 Castellano(卡斯蒂利亚语),也就是現今所稱的西班牙语。.

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位於欧洲西南角,东面和南面临着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在东北部由比利牛斯山脉与欧洲大陆连接。主要包括当今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法国的一小部分地区、以及直布罗陀。其总面积约 582,000 平方公里。.

伊比利亚半岛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伊比利亚半岛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的亨利

勃艮第的亨利(1069年出生于第戎,今属法国,1112年11月1日逝世于加利西亚亚斯图尔加,今属西班牙)是葡萄牙伯爵,他是葡萄牙第一位国王阿方索一世的父亲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的创始人。.

勃艮第的亨利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勃艮第的亨利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王朝

勃艮第王朝(Casa de Borgonha, )是卡佩王朝的一個支系,先祖是勃艮第的罗贝尔一世,而他是法蘭西國王罗贝尔二世的小儿子。 勃艮第王朝从1032年至1361年統治勃艮第公國。王朝直系在1361勃艮第的菲利普一世的死亡而滅絕。他的公囯由约翰二世继承,因爲他的母亲是勃艮第王朝的成员,所以公国由瓦盧瓦王朝,當時統治法国的王朝繼承。 勃艮第王朝的主要成员包括:.

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阿維斯王朝

阿維斯王朝(葡萄牙語:Dinastia de Avis)是1385年~1580年間統治葡萄牙王國的王朝。創造大航海時代的黃金期。.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阿維斯王朝 · 葡萄牙王國和阿維斯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爾加維

阿爾加維(Algarve)是葡萄牙最南的一個大區,也是歷史省份之一。其對應省為法羅省。 在历史上,曾经与葡萄牙其他土地和巴西一起组成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阿爾加維 · 葡萄牙王國和阿爾加維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三世 (葡萄牙)

阿方索三世(Afonso III,),葡萄牙國王(1248年~1279年在位)。 阿方索三世是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二世的幼子,母亲为卡斯蒂利亚公主乌拉尔卡。他的年轻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法國度过。1238年,他与布洛涅伯国的女继承人玛蒂尔达结婚,因此继承了布洛涅伯爵的爵位。 1246年,阿方索的兄弟、葡萄牙国王桑乔二世与教会发生严重冲突。教皇英诺森四世宣布廢黜桑喬二世,并指定阿方索取代其地位。阿方索没有拒绝教皇的好意,他立刻返回葡萄牙进行与桑乔二世的斗争。他与桑喬二世进行了两年的封建混战,最终于1248年推翻后者夺取了王位。 为了登上葡萄牙王位,阿方索三世放弃了布洛涅伯国,更在1253年与玛蒂尔达离婚。他接着娶了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的私生女布里特斯为王后。 1250年至1251年,阿方索三世征服了葡萄牙境内的最后一个摩尔人王国阿尔加维,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 Category:葡萄牙君主 Category:勃艮第-葡萄牙王朝.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阿方索三世 (葡萄牙) · 葡萄牙王國和阿方索三世 (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一世 (葡萄牙)

阿方索一世·恩里克斯(Dom Afonso Henriques,),外号征服者(O Conquistador),澳門譯作亞豐素·殷理基或殷豐素,葡萄牙独立后的第一个國王(1139年-1185年在位)。 阿方索·恩里克斯是法国封建主勃艮第的亨利之子。亨利因为与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国王阿方索六世的私生女卡斯蒂利亚的特里萨结婚,获得葡萄牙伯爵的称号,并得到蒙德戈河与杜罗河河间地带作为封地。当亨利于1112年(或1114年)去世后,极为年幼的阿方索·恩里克斯继承了伯爵的封号,并被宣布为这块领地的领主。卡斯蒂利亚的特里萨为儿子摄政,然而她狂热地爱上了加利西亚的贵族费尔南多·佩雷斯,为了这个情夫她似乎想要剥夺阿方索的继承权。但是1128年,已经成年的阿方索·恩里克斯打敗了自己的母亲,迫使她和佩雷斯离开葡萄牙。这样,他就获得了对这块领地的无可争议的统治权。 在领地内的城市和教会、骑士的支持下,阿方索一世开始为摆脱对萊昂的臣属地位而斗争。他与其表兄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国王阿方索七世作战(他是阿方索一世母亲的盟友),在1129年宣布自己为葡萄牙亲王。经过长期的战争和阴谋,阿方索一世最终在1139年达到了使葡萄牙成为獨立王国的目的,并自称为國王。1143年,阿方索七世与阿方索一世和解,并承认他的国王地位。为了确保这种地位,阿方索一世并且主动向教皇英诺森二世提出把葡萄牙作为教皇的臣属。但是,实际上直到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才承认阿方索为国王。 1139年7月26日,阿方索一世击败了一支摩尔人的军队。此后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与摩尔人进行斗争,以扩大统治地域上。他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147年夺取圣塔伦;在开往圣地的第二次十字军的帮助下,于当年10月攻占了里斯本。他并且征服了今天葡萄牙南部的一些地区。为了有助于葡萄牙未来的扩展,阿方索一世设法使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在葡萄牙设立分团。 阿方索一世在晚年與兒子桑乔一世分享權力,直到于1185年去世。如果从继承葡萄牙伯爵时来看,他是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之一。 現今葡人把阿方索認可為葡萄牙的「國父(Pai da Nação)」,在2007年票選中,他排名第四。 Category:葡萄牙君主 Category:勃艮第-葡萄牙王朝.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阿方索一世 (葡萄牙) · 葡萄牙王國和阿方索一世 (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六世 (莱昂)

(勇敢的)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 el Bravo,),莱昂国王(1065年─1109年,在位时间有间断),卡斯蒂利亚国王(1072年起)。从1077年开始,他自称为“全西班牙皇帝”,然而他并非西班牙历史上唯一采用过皇帝头衔的基督教君主。 阿方索六世是莱昂和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的次子。在斐迪南一世于1065年去世时,他将王国分成3个部分,分别交给3个儿子统治。阿方索六世仅仅继承了莱昂领地,但他通过巧妙的手腕,几乎夺取了他的兄弟们的所有领土,从而把其父分裂的王国又合为一体(1071年與兄長桑喬二世一同攻打弟弟加西亚二世的領地加利西亚並废黜加西亞二世及兼并其领地,1072年在桑乔二世被刺殺後继承卡斯蒂利亚)。 阿方索六世积极参加收复失地运动。他两次率军侵入塞维利亚,攻占了一些城市。1085年5月25日,阿方索六世把西班牙伊斯兰教地区最重要的城池之一托莱多也并入自己的领土。阿方索六世在西班牙中南部的胜利进军,使他得以征服巴伦西亚和阿尔梅里亚的广大地区,并且围困了萨拉戈萨。塞维利亚各穆斯林小邦的埃米尔为抵挡阿方索六世的攻势,不惜引狼入室,向摩洛哥的阿尔摩拉维王朝求援。1084年,阿尔摩拉维王朝的大军在阿尔迪王朝的埃米尔穆塔米德请求下侵入西班牙。阿方索六世开始遭到一系列惨败,尤其以1086年在萨拉卡战役中损失最为惨重。他被迫放弃巴伦西亚,但仍得以保存其它征服的地区。可是在1108年,阿尔摩拉维王朝的军队再次打败了阿方索六世,并且在战斗中杀死了他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桑乔。 在阿方索六世统治时期,他让著名的西班牙统帅罗德里戈·迪亚斯·德·比亚尔(即熙德)领导卡斯蒂利亚军队,但在1080年将其流放。阿方索六世因此在史诗《熙德之歌》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 Category:莱昂君主 Category:卡斯蒂利亚君主.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阿方索六世 (莱昂) · 葡萄牙王國和阿方索六世 (莱昂)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葡萄牙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葡萄牙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君主列表

葡萄牙君主自1139年葡萄牙王国建立起开始执政,直至1910年10月5日革命后葡萄牙共和国建立,君主制被废除。 在近800年的葡萄牙君主制历史上,葡萄牙国王拥有诸多头衔,其中费尔南多一世和阿方索五世二人还对卡斯蒂利亚王位具有宣称。哈布斯堡王朝掌权时,西班牙国王和那不勒斯国王亦成为葡萄牙国王。布拉干萨王朝时期又增加了一系列的头衔,包括巴西国王和巴西皇帝。 1910年革命之后,葡萄牙在另一场革命中几乎复辟了君主制(),但在一个月后即再次宣告灭亡。曼努埃尔二世过世后,布拉干萨王朝的成为了葡萄牙王位的觊觎者,为其支持者拥为葡萄牙国王,但这一头衔在未得到葡萄牙国家和议会认可的情况下仅具象征性地位。葡萄牙政府称现任布拉干萨王朝代表人杜瓦尔特·皮奥为葡萄牙王位的正统继承人,但仅认可其头衔而非其葡萄牙国王头衔。 所有葡萄牙君主都为阿方索一世的后裔,但有一些直系血统已经断绝,由此数个不同王朝曾经在葡萄牙当政,包括:.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君主列表 · 葡萄牙君主列表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歷山三世

教宗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PP.,約1105年—1181年8月30日),本名羅蘭多巴弟內利Orlando Bandinelli,於1159年9月7日至1181年8月30日岀任教宗。從14世紀以來,他被認為是Baldinelli貴族家族中的成員,但這還沒有被證實。 亞歷山大三世是神學及法律家。1140年他在波羅那教書時,寫了一本法學大綱,而且為格拉齊安敕令注釋,另外則寫有神學論文多篇。他在教宗尤金三世(Eugenius III)時代被擢升為執事級樞機,在教宗亞得里安四世(Hadrianus IV)時為最得力的顧問。 腓特烈一世(巴巴羅沙、腓勒德力Frederick Barbarossa),是中古世紀德國最偉大的皇帝,他夢想仿效查理曼能有效的統治義大利。教宗亞得里安四世看出了他的野心,如果不抑制腓特烈的野心,他除了會成為全歐洲的主人外,連教會都會受他的控制。1159年,亞得里安死後,半數的樞機們選出了一位精通法典又意志堅強的卓越人物擔任教宗,就是亞歷山大三世。其餘的少數樞機們,得到羅馬教士及皇帝的支持,另選一人為教皇,稱威克多四世(Victor Ⅳ),雖然選舉具有合法性,但腓特烈對亞歷山大三世的堅強感到不安,所以他支持威克多,甚至召集一個教會會議,叫他們公開表示擁護威克多。但是亞歷山大三世受到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匈牙利,及西西里的支持。這種作法使得教會的自主性受到了威脅,亞歷山大三世不得不處理,他將腓特烈和偽教宗開除了教籍。可是德國大軍已壓境,他只好先放棄羅馬前往法國避難,亞歷山大三世聯合義大利各城作戰,雙方互有勝負,戰爭拖了17年,1176年皇軍在萊拿鬧(Legnan)慘敗,腓特烈不得不認輸。1177年,亞歷山大三世當時在威尼斯(Venice),腓特烈前去求饒,在聖馬爾谷大殿前跪伏亞歷山大三世腳下請求寬恕。亞歷山大三世把腓特烈拉起來,恢復了他的教籍,並賜他一個「平安之吻」(Kiss of Peace),表示寬恕。至此,腓特烈企圖控制教宗的計畫破滅,他只能對德國境內各主教行使其威權。 在亞歷山大三世的任內,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和英王亨利二世在教會法庭的獨立權力問題上發生嚴重爭論。亨利二世在1164年克拉林敦憲章裡,禁止教會向羅馬上訴,衝突的結果,柏克特被放逐到法國。1170年聖誕,柏克特回到坎特伯里,在他自己的祭壇前被殺害。基督徒震怒,立刻奉柏克特為殉道者。亞歷山大三世在1173年封柏克特為聖徒,並訂立法規,規定以後一切敕封聖徒是教皇特定的權力。1179年,亞歷山大召開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為改革通過法案。亞歷山大三世死在羅馬近郊(Civita Castellana),他的屍體安葬在拉特郎堂內。.

歷山三世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歷山三世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收復失地運動

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Reconquista),亦稱為復國運動、復地運動,是718至1492年間,位於西歐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各國逐渐战胜南部穆斯林摩尔人政权的運動。史學家以718年,倭馬亞阿拉伯征服西哥特王國,以及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建國為收复失地运动的開端,以1492年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為終。这个事件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名称「Reconquista」一詞有「重新征服」的意思。.

收復失地運動和葡萄牙勃艮第王朝 · 收復失地運動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之间的比较

葡萄牙勃艮第王朝有33个关系,而葡萄牙王國有7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2.62% = 13 / (33 + 70)。

参考

本文介绍葡萄牙勃艮第王朝和葡萄牙王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