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86 关系: 加賀,加藤嘉明,加藤光泰,加藤清正,努尔哈赤,劉綎,十時連久,占城,千總,南原城之戰,南京市,南掌,名護屋城,吉川廣家,坂田街道,增田長盛,壬辰,壹岐島,大友義統,大名 (称谓),大同市,大隅國,大谷吉繼,大肚王國,大洲城,大明王朝,天安市,天军,天竺,天津市,太閤,太閤記,夜襲,处英和尚,女真人,奴隶制度,奉行,姜沆,姓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波市,宣化区,宦官,宗義智,宇喜多秀家,安州,安土桃山时代,安國寺惠瓊,安田國繼,安藝國,... 扩展索引 (336 更多) »
加賀
加賀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加賀
加藤嘉明
加藤嘉明(,即永祿6年-寬永8年9月12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父親是加藤教明,母親是堀尾氏,通稱孫六。兒子有明利、明成、明重及明信。官位為從四位下待從。江戶時代是伊予松山藩及會津藩主。 1917年(大正6年)11月17日贈從三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加藤嘉明
加藤光泰
加藤光泰(かとう みつやす)生於天文6年(1537年)-卒於文祿2年8月29日(1593年9月2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曾經侍奉過齋藤龍興、豐臣秀吉等主君。.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加藤光泰
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即永祿5年6月24日—慶長16年6月24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武將和大名,幼名虎之助,是初代熊本藩主。異名鬼加藤、地震加藤。.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加藤清正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a ;1559年-1626年9月30日),爱新觉罗氏,出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家旁系,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挥使,父亲塔克世为觉昌安第四子,努爾哈赤是嫡長子,宣皇后喜塔喇氏所出。努尔哈赤少年时曾以采人参为生,常到抚顺关马市进行贸易活动。后因父祖被明朝误杀,努尔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开始了其建国称汗、征战一生之路。他先后征服了建州女真其他势力、海西女真诸部和部分野人女真部族,大体上统一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天命汗,建立后金,两年后誓师伐明,后金军在四年间接连攻占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等地,并迁都沈阳。 由于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清朝的主要奠基人,所以其继承人皇太极在改号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康熙元年又改为太祖高皇帝(a)。正因如此,努尔哈赤虽然没有亲自建立清朝,却仍有“清朝第一帝”之称。努尔哈赤也是八旗制度的创建者,他将来源于女真诸部的松散力量凝聚在八旗制度之下。努尔哈赤还令手下大臣、学者根据蒙古字母创制文字来拼读女真语(满语),解决了当时女真人(满洲人)书面交流只能使用蒙古文或汉文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努尔哈赤善于组织、长于用兵,一生少有败绩,且常有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之战,其进兵辽东时期所采用的屠杀和奴役人民的严酷手段给辽民带来了深重的磨难。.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努尔哈赤
劉綎
劉綎(),字省吾,江西南昌人。明朝后期大將,遼陽總兵。軍紀嚴明,據說其使用重達120斤的鑌鐵大刀,且舞動如風,故綽號“劉大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劉綎
十時連久
十時連久(天文20年?(1551年)?-文祿2年(1593年)),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通稱傳右衛門,一名惟道。十時惟長次子、兄為十時惟元。立花家侍大將、家老兼武者奉行,擁有異名「生摩利支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十時連久
占城
占城(Chiêm Thành),是占族人于今越南中部地区建立的古国。根据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占城是占婆第六王朝到第十五王朝的国号,之前的国号是林邑、环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占城
千總
千總明代嘉靖京軍三大營職官,其上有總兵、大將、副將、參將、游擊、佐擊、坐營、號頭官、中軍官等官職。於清朝武官名而言,可以是從五品的守禦所千總、正六品的門千總或營千總、也有可能是從六品的衛千總。 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千總
南原城之戰
#重定向 南原之戰.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南原城之戰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南京市
南掌
南掌(ລ້ານຊ້າງ lâansâang;शिसत्तनखनहुत्,Sisattanakhanahut;လင်းဇင်း;Vạn Tượng),一譯澜沧、兰沧,中國轉譯西方學者的文章常譯作“瀾滄王國”,是法昂于1353年建立的一个王国,为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南掌」为音译,ລ້ານ音譯爲lâan、南,意思是百萬。ຊ້າງ音譯爲sâang、掌,意思是象,和漢語“象”也是同源詞。「南掌」老挝语原意为「百万大象」。1694年,南掌分裂,其南部的占巴塞、万象獨立,之後的南掌被西方學者稱之為“琅勃拉邦王国”。南掌與“琅勃拉邦王国”為同一政權,共存在341年。老族自古以来的政治制度是以上座部佛教统合王权思想进行统治。南掌王国宗教上有僧官制度,在中央有僧王及副僧王。三森泰王把人民分为貴族,平民与奴隶。.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南掌
名護屋城
名護屋城日本古肥前國松浦郡名護屋(今佐賀縣唐津市鎮西町名護屋)之城。豐臣秀吉於萬曆朝鮮戰爭時開築此城。日本國家指定特別史跡。 Category:佐賀縣城堡 Category:萬曆朝鮮戰爭 Category:安土桃山時代建築 Category:豐臣秀吉 Category:豐臣氏 Category:寺澤氏 Category:日本史跡 Category:唐津市 (日本).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名護屋城
吉川廣家
吉川廣家(、永祿4年11月1日、寬永2年9月2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毛利氏家臣,吉川元春三男。為初代岩國藩當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吉川廣家
坂田街道
坂田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下辖的一个街道,2006年4月29日成立,位處深圳中北部,西与龙华新区交界,南接福田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坂田街道
增田長盛
增田長盛()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五奉行的其中一人,別稱仁右衛門。官位從五位下・右衛門少尉。.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增田長盛
壬辰
壬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9个。前一位是辛卯,后一位是癸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壬屬陽之水,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土尅水相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壬辰
壹岐島
壹岐島是一個位於日本九州北方玄界灘的島,南北17公里、東西14公里。壹岐島除了本島以外,還有21個附屬島嶼:當中5個島有人居住、其餘16個島是無人島。壹岐島的位置剛好在九州和對馬島的中間。 壹岐島屬於長崎縣壹岐市管轄。.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壹岐島
大友義統
大友義統(1558年-1610年9月2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在豐後國的戰國大名。大友氏第22代當主。父親是大友氏第21代當主大友義鎮(宗麟)。母親是奈多夫人(奈多鑑基的女兒)。.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友義統
大名 (称谓)
大名()是日本封建時代對一個較大地域領主的稱呼,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 日本建立統一的國家武力以前,土地或莊園的領主為了保護自家產業,大多擁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為骨幹。所謂「名主」,就是在東日本土地或莊園的領主,西日本則稱為庄屋,九州則稱為肝煎——武力較強、領地較大達到十數村,甚至管轄一整個令制國的領主就是大名主(或大庄屋、大肝煎),簡稱「大名」,有些勢力範圍廣達數個令制國的大名,又被稱做大大名;否則即為小名;全部大小領主可以合稱為大小名。日本各時代對「大名」的資格定義不盡相同,不過同樣都是指一個較大地域的領主。.
大同市
大同市,简称同或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魏都”“煤都”和“凤凰城”之称。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北部边缘,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总人口331.81万,市区人口174万。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历史上,大同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西京,明清重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同市
大隅國
大隅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隅州。大隅国的領域大約相當於鹿兒島縣的東南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隅國
大谷吉繼
大谷吉繼(日文名:大谷 吉継,、永祿2年-慶長5年9月1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為越前國城主,曾用名「吉隆」。 父親是(或大谷盛治),母親為高台院的侍女東殿,子女有吉治、木下賴繼、及竹林院等。幼名紀之介。官位為「從五位下刑部少輔」,一般慣稱大谷刑部。大谷吉繼是「麻風病」患者(也有「紫質症」的說法),晚年常戴白頭巾隱藏病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谷吉繼
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未知—1732年)為一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拍瀑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部落王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荷蘭時期的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臺中市,以及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的一部分,其可能為一鬆散的部落聯盟,因為其政體無文字證據證明具有組織和有效率的統治形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肚王國
大洲城
大洲城(おおずじょう)是日本古伊予國喜多郡大洲(今愛媛縣大洲市大洲)的古城。別名地蔵ヶ嶽城、比志城、大津城(大洲的舊稱)。 category:愛媛縣城堡 Category:愛媛縣重要文化財 Category:日本史跡 Category:愛媛縣歷史 Category:鎌倉時代建築 Category:宇都宮氏 Category:小早川氏 Category:戶田氏 Category:藤堂氏 Category:脇坂氏 Category:加藤氏 Category:大洲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洲城
大明王朝
#重定向 明朝.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大明王朝
天安市
天安市(),是大韓民國忠清南道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首都首爾和大田之間。面積636.5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48,759人。下分2區、16洞、4邑、8面。 是韓國獨立女烈士柳寬順的故鄉。有獨立記念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天安市
天军
天军可能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天军
天竺
“天竺”重定向至此,关于北京市顺义区下辖的乡级行政区请参阅“天竺地区”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上古漢語擬音:)(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記》曰:「張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唐初统称为「天竺」(中古漢語擬音:),是南方方言「Sindhu」的音譯;「贤豆」()、「狷篤」()、「乾篤」()等稱呼都是根據波斯语「Hindu」的音译,波斯人读「Sindhu」为「Hindu」,希腊人读「Hindu」为「Indu」。 山海經有記載「天毒國」,但是地理位置在朝鮮附近,不一定指印度。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天竺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天津市
太閤
太閤,正式名稱為太閤下,狹義上是對已經將攝政、關白官位讓給子弟的前攝政、關白,廣義上也可以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這三個官職在古代日本統稱三公)。同攝政、關白一樣,太閤的敬稱為殿下,一般稱為太閤殿下。 出家的太閤稱為禪定太閤,簡稱禪閤。.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太閤
太閤記
太閤記(たいこうき)為描寫太閤丰臣秀吉生涯的人物傳記。書名也稱為『甫庵太閤記』(ほあん たいこうき)。作者為日本儒學家小瀨甫庵。該書在江戶時代數度被取締禁止,列為禁書。全書共有20卷。.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太閤記
夜襲
夜襲,泛指利用夜晚視線不佳、大多數人類睡眠的時間進行偷襲的行為。這可能是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夜襲
处英和尚
#重定向 處英.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处英和尚
女真人
#重定向 女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女真人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奴隶制度
奉行
奉行是日本存在於平安時代至江戶時代期間的一種官職或軍職(如小荷駄奉行),按理是幕府軍政府下的軍職。奉行一職首次出現在平安時代,當時是擔任司掌宮廷儀式的臨時職役,鎌倉幕府成立以後逐漸成為掌理政務的常設職位。豐臣秀吉當權時,其下設有多種奉行,負責佐理政務,其中有5位奉行特別重要,相當於豐臣秀吉的特任政務官,一般合稱五奉行。 江戶幕府成立後,奉行成為構成官僚體系的主力職位,上至幕府,下至各地方的大小藩主,都依各種政務需要設置許多奉行職位。江戶幕府常設以下四類奉行:.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奉行
姜沆
姜沆()字太初,號睡隱。朝鮮王朝中期的官員。 1593年文科合格,並於1597年萬曆朝鮮戰爭爆發之際擔任刑曹佐郎的要職,負責向全羅道的明朝將領楊元運送糧食。然而日軍進攻並破壞了朝鮮軍的防線。鳴梁海戰之後,姜沆一族在避難中被騷擾黃海沿岸的日本水軍藤堂高虎部俘虜,送往日本。 在日本期間,姜沆最初被關押在伊予大洲,後來遷往伏見。在此期間他同日本儒學學者藤原惺窩交流中,對其朱子學的體系化大為感慨。在大約三年的俘虜生活見聞中,他將日本的制度和情勢記錄下來,寫成《看羊錄》。該書對日本的國情、國土特徵、各大名的情形有著詳細記載。 1600年4月,姜沆被釋放,經對馬島歸國,再次在朝鮮當官。許多人仰慕姜沆的文才,投奔其門下,姜沆的門人輩出。 Category:朝鮮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朝鮮儒學學者 Category:姜姓.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姜沆
姓氏
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通常同一个父系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姓名。相关的学科是人名学。.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姓氏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西北的民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中游、蒙古高原南部。大部分地区因黄河缓慢穿流而为河套的一部分。宁夏下辖五个地级市,首府银川。.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宁波市
宣化区
宣化区是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北纬40°37′,东经115°03′,东南近临首都北京150公里,西连晋蒙。2016年,原宣化县撤销,并入宣化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宣化区
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閹割後在宮廷中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在中国也稱內臣、內官、內璫、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侍、內豎、璫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貴人等。 宦官作為宫廷內侍見諸世界多個地區。古代東亞世界各国,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宦官作為內侍。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宮廷中都有宦官,拜占庭法院裡甚至有大量的宦官職員,也有一些被重用當大官。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新約聖經》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宦官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宦官(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宦官,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宦官,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天皇的後宮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宦官
宗義智
宗義智()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對馬領主宗氏第20代當主。對馬府中藩的初代藩主。 永祿11年(1568年)生,是宗將盛的四男(有另一説為五男)。 在天正7年(1579年)1月成為宗義調的養子而繼承家督,成為宗家的當主(也有天正8年(1580年)的說法)。 天正15年(1587年)豐臣秀吉開始九州征伐,因為加入秀吉方所以領地保持完好。 之後受命與小西行長、島井宗室一同出使朝鮮,要求朝鮮國王向日本投降。 天正20年(1592年)文祿之役,屬於小西行長的第一隊,率5000人參戰。之後在關原之戰時加入了西軍,參予了伏見城之戰、大津城之戰。戰後因德川家康想與朝鮮修補交惡的關係,而保留領地不予以減封,並成為對馬府中藩的初代藩主。此時也與妻子小西行長之女小西瑪利亞離婚。 慶長14年(1609年),成功與朝鮮簽訂和平條約——己酉約條(或稱慶長条約)。因為這功績,所以德川家康特許宗氏可以在幕府體制外獨自對朝鮮發展貿易。 慶長20年1月3日(1615年1月31日)死亡。享年48。之後長男義成繼位為家督。 Category:戰國大名 Category:對馬府中藩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宗氏 Category:對馬國出身人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宗義智
宇喜多秀家
宇喜多秀家(1573年-1655年12月1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宇喜多直家之嫡子,母親是於福之方,曾為豐臣秀吉的養子。幼名和通稱均為“八郎”,正室為前田利家之女豪姬。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受秀吉下賜羽柴氏,通稱「羽柴備前宰相」(《毛利家文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宇喜多秀家
安州
安州,中国古代的州.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安州
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上洛扶植最後一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其傀儡,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 他們作為強大的強勢大名,擊敗了其他大名,統一了日本,成為統一日本的實際政權的領導人。三位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68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03年)。他們透過與京都朝廷的合作取得政治上的實權,並以天皇的名義征伐全國其他不服從的大名,即中國所說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時甚至也可以說,武家政權的首領才是當時代事實上日本的皇帝。.
安國寺惠瓊
安國寺惠瓊()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佛教僧侶和大名。父親是武田信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安國寺惠瓊
安田國繼
安田國繼(1556年-1597年)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幼名岩福。明智光秀旗下齋藤利三的家臣。美濃國安田村出身。明智三羽烏之一。以安田作兵衛知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安田國繼
安藝國
安藝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藝州。安藝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廣島縣的西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安藝國
安東常久
安東 常久(? - 文祿2年1593年)通稱善右衛門。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立花家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安東常久
宋象賢
宋象賢()字德求、號泉谷,朝鮮王朝官員。本貫礪山宋氏。 宋復興之子。1576年科舉及第,歷任司宰監正、軍資監正等官。1591年,任慶尚道東萊府使。 1592年,日本發動侵略朝鮮的壬辰倭亂,小西行長率日軍攻至東萊城(今釜山廣域市東萊區),要求假道入明,並說:「戰則戰矣;不戰,則假我道。」宋象賢回覆說:「戰死易,假道難」;嚴詞拒絕日本的無理要求。日軍攻打東萊城時,宋象賢率軍奮力抵抗,城破後英勇戰死。 日軍指揮官小西行長、宗義智對宋象賢的武勇甚為稱讚,宗義智命家臣柳川調信祭祀他,並以禮安葬,建碑表彰其功績。1595年,遷葬忠清北道清州市,諡忠烈。1605年,與鄭撥同祀東萊忠烈祠。.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宋象賢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宋朝
宋應昌
宋應昌(),字思文,一字時祥,號桐崗。仁和(今杭州)人。明朝軍事人物,曾參與萬曆朝鮮之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宋應昌
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又稱寧夏兵變、哱拜之亂,是指明萬曆二十年(1590年)明朝的寧夏地區的叛亂,是由嘉靖年間投降明朝的副總兵哱拜(當時已退休致仕)所主導的叛亂。主要叛亂的因素是貧窮的士兵自主產生的叛亂。這是萬曆帝統治下發生的萬曆三大征的其中之一。 哱拜為蒙古人,嘉靖年間投降明朝,以功升都指揮使。但暗中蓄養亡命之徒。万历十七年(1589年),哱拜以副总兵致仕,其子哱承恩袭为指挥使。萬曆二十年三月,哱拜與劉東暘殺寧夏(今銀川)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继芳,焚毁公署。逼总兵官张惟忠以党馨“扣饷激变”奏报,連陷河西四十七堡,佔寧夏為王。全陝震動。只有宁夏参将萧如薰坚守平虏城不投降。 萬曆二十年三月四日,總督魏學曾恢復河西四十七堡,唯寧夏鎮遲不能復,調副將麻貴馳援,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等進行圍剿。兵部尚書石星計劃以黃河之水灌淹寧夏城,魏學曾则力主招安。魏學曾后被革職查辦,以葉夢熊代之。萬曆二十年九月,劉東暘殺土文秀。哱拜自盡,哱承恩等被部卒何世恩擒下,在西安处死。至此寧夏平定,夢熊居功不傲,「讓功學曾及諸將敢戰者」,官復原職。.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寧夏之役
对马岛
對馬或對馬島()位於日本九州北方的玄界灘以西,即位于对马海峡西北側,屬日本长崎县对马市管轄,是日本列島的第7大島嶼。韓國慶尚南道馬山市市政府宣稱對馬島屬於韓國,該島距離韓國也較日本近。 主島是萬關瀨戶北部的上島(かみじま)和南部的下島(しもじま),除了對馬的主島外,附近還有百多個屬島。一般將主島的上島和下島合稱為對馬島,將對馬島和屬島合稱為對馬。.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对马岛
尚寧王
尚寧(;)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七代國王,1589年至1620年在位。神號日賀末按司添()。他是第三代國王尚真王的曾孫尚懿的长子,同时也是第六代国王尚永王的女婿。 前國王尚永王没有儿子,于是尚宁以女婿身份袭位,尚寧任命弟弟尚宏為攝政。此時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欲征朝鮮,令薩摩琉球共出兵一萬五千相助,尚寧婉拒,改為提供軍費和七千人的後勤支援。1598年,琉球赴明朝的進貢船因遇颱風漂至日本境內。初執政權的德川家康將船隻送還琉球,並要求尚寧派遣謝恩使前來致謝。琉球大臣就是否遣使一事發生很大分歧,最終尚寧接受鄭迵的建議,拒絕了這一要求。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明神宗以夏子陽、王士楨為正副冊封使至琉球國,冊封尚寧為王。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日本一支為數3000多人的薩摩藩軍隊在桦山久高的率领下,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並攻佔琉球,而尚寧王等君臣百餘人也被擄到鹿兒島城。尚宁王被薩摩藩帶到江戶城,於1611年8月28日與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德川家康次子)會面後被帶回鹿兒島。尚寧王被迫與薩摩簽訂《掟十五條》(掟十五ヶ条),承認琉球是薩摩的藩屬國,君臣發誓永遠忠於島津氏。隨後,尚寧王等人被釋返回琉球,任命天王寺長老菊隱為攝政。從此,琉球處於「中日(薩摩藩)兩屬」狀態。1613年,尚寧王被迫將奄美諸島割讓給薩摩藩。 尚寧王死後沒有按照慣例葬於第二尚氏的歷代王陵玉陵,而是葬於浦添極樂陵。其原因,一說是尚寧王因戰敗被俘自感愧見列代先王的緣故;另一說是希望歸宗於其出生的小祿御殿的緣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尚寧王
尚州之戰
尚州之戰是第一次朝鮮之役初期的一場戰鬥,發生在萬曆二十年/天正二十年(1592年)的陰曆四月廿四。 東萊城之戰後,巡邊使李鎰駐守尚州,在城中召集了一千餘名農民抵抗日軍。為避免軍隊在城中全軍覆沒的教訓,李鎰在附近的小山丘上也佈置了兵力。使者報稱日軍即將迫近城池,李鎰以擾亂軍心之罪,將其斬首號令,穩定了軍心。 李鎰遣人偵察日軍的動向,但不幸的是,派出的偵察兵都被日軍射殺。因此李鎰完全無法得到有關日軍的情報。 四月廿四,小西行長率日軍到達尚州附近時,命足輕兵使用火繩槍對朝鮮軍進行攻擊,但隨後發現彈藥不足。此後又突襲朝鮮軍的小山丘陣地。李鎰據守山丘,下令射箭還擊,但朝鮮軍的弓箭射程太近,無法傷及日軍。日軍開始試圖包圍朝鮮軍陣地,李鎰自知必敗,連忙上馬,率部撤退。小西行長最終攻取尚州,向忠州方向進兵。.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尚州之戰
尚书
尚書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尚书
對馬國
對馬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對州。對馬國的領域即為現在長崎縣所屬的對馬島。.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對馬國
小串成重
小串 成重(永祿3年?1560年?-文祿2年1593年),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通稱忠藏、忠左衛門。立花家臣。小串成元之子,兄為小串成信.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串成重
小倉城
小倉城()是位于現今福岡縣北九州市小倉北區的城堡。別稱勝山城、勝野城、指月城、湧金城、鯉之城(鯉ノ城)。是北九州市的著名觀光景點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倉城
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1558年?-1600年11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基督教大名,肥後南半国廿四萬石之領主,第一任宇土城和麦岛城城主。父親是小西隆佐,幼名彌九郎。基督教洗禮名是奧古斯都(アウグスティヌ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西行長
小野鎮幸
小野鎮幸(天文15年三月十五(1546年4月15日)?-慶長14年六月廿三(1609年7月24日)),通稱和泉守、彈介。父親是小野鑑幸。母親傳說是大友義鎮的女兒。子為小野質幸(小野越前守),女兒為小野鎮矩(小野作兵衛)之妻。堂弟為小野成幸。仕於立花道雪、宗茂父子、關原之戰後仕加藤清正。日本七柱槍、立花四天王其中一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野鎮幸
小野成幸
小野成幸(天文18年(1549年)?-文祿2年1月26日(1593年2月27日)),通稱孫作、喜八郎,父為小野幸廣。日本戰國時代後期,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立花家臣。家紋是唐團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野成幸
小早川秀包
毛利秀包(),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毛利元就的9子,母親是乃美大方。幼名才菊丸。通稱藤四郎、市正、內記,原名元綱、元總,後改名秀直、秀兼(洗禮名「シマオ・フィンデナオ」),官職為治部大輔、從四位下筑後守、侍從,法號玄濟道叱。妻為大友宗麟之女・桂姬(洗禮名「ドナ・マセンシア」).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早川秀包
小早川秀秋
小早川秀秋()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是木下家定的五男,曾經為豐臣秀吉和小早川隆景的養子。妻子是宍戶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早川秀秋
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毛利元就的三子,母親為吉川國經之女——妙玖夫人(妙玖為死後的法名),毛利隆元及吉川元春之同母弟。作為『毛利兩川』的其中一人,致力於毛利家的發展,主要擔任毛利水軍的指揮官。在豐臣政權之下,受到豐臣秀吉的信任,於文祿年間(普遍說法)出任五大老的其中一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小早川隆景
尹根壽
尹根壽(1537年-1616年)是韓國李氏朝鮮中期的文臣及性理學者,書藝家。1590年的光國功臣,1604年扈聖功臣。朝鮮之役時朝鮮朝政的主要人物。尹斗壽的親弟弟,將領元均的姻戚。字子固,號月汀,諡號文貞。.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尹根壽
尾張國
尾張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尾州”(びしゅう),其國領約為現在愛知縣的西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尾張國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山东省
岐阜城
岐阜城是位於美濃國井之口(今岐阜縣岐阜市)的一座日式城堡。在織田信長統治該城之前,稱為稻葉山城。.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岐阜城
岡山城
岡山城是位於日本岡山縣岡山市的一座城堡。江戶時代是岡山藩藩廳所在地。別稱烏城或金烏城。日本國家指定史跡。.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岡山城
島津義弘
島津義弘()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岛津家大名,島津氏第十七代當主。島津貴久的次子,《裂帛 島津戰記》。母親是雪窗夫人。幼名又四郎,官位為兵庫頭、侍從、參議。死後更被追贈正三位。育有兒子久保、忠恒、萬千代丸以及忠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島津義弘
島津豐久
島津豐久(元龜3年(1570年) - 慶長5年9月15日(1600年10月21日))是日本戰国時代島津氏出身的武將。父親是島津家久、母親是樺山善久的女兒。妻子是島津久保女映姬。(島津幹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島津豐久
崔湖
崔湖(최호;),李氏朝鮮宣祖時代武官。.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崔湖
川口長孺
川口長孺(),字嬰卿,號緑野,世稱川口助九郎。日本江戶時代晚期的歷史學家與醫學家。他大約出生於明和九年(1772年),是常陸人。小時候跟隨家裡學醫,後來任職於水戶藩的彰考館,後來曾擔任彰考館總裁一職。他也因他的漢學與詩人才華聞名於當時。 他於天保六年(1835年)逝世,享年63歲。 主要作品有《征韓偉略》(1831年)五卷、《臺灣割據志》(1822年)一卷與《臺灣鄭氏紀事》(1828年)三卷等等。《征韓偉略》內容主要是記載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的史事。《臺灣割據志》,以中國年紀元,主要記載天啟元年(1621年)至雍正元年(1723年)有關台灣的史事,以明鄭時期為主軸。《臺灣鄭氏紀事》以日本年紀元,專載明鄭時期的史事,自慶長十七年(1612年)鄭芝龍拜訪日本幕府至元祿十三年(1700年)康熙帝令人將鄭氏遷葬南安為止。三部作品皆為編年體。.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川口長孺
上杉景勝
上杉景勝(、弘治元年11月27日-元和9年3月20日)。日本戰國時代、織豐政權和江戶時代的大名,岀羽米澤藩初代藩主。生父是上杉謙信的遠親長尾政景,母親是同族的上杉謙信的姊姊仙桃院,幼名卯松、通稱「喜平次」,元服後名為長尾顯景,生父死後成為上杉謙信的養子。正室是武田信玄的女兒菊姬,與菊姬之間沒有孩子,與側室四辻公遠的女兒桂岩院(原名不詳)生有一子上杉定勝,子嗣只有庶子定勝一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上杉景勝
丁酉
丁酉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4个。前一位是丙申,后一位是戊戌。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丁屬陰之火,地支之酉屬陰之金,是火剋金相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丁酉
丁應泰
丁應泰(),字元父,湖廣武昌左衛人,官籍,明朝政治人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丁應泰
两
兩,又作--,是東亞傳統的质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质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语“半斤八两”。 中国古代的银质钱币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一般就以称重时的质量单位“两”为银质钱币的单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两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中央研究院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中國
中國地方
#重定向 中国地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中國地方
中津城
中津城(なかつじょう)是日本的一個城堡。位於九州地方大分縣中津市二之町。與福澤諭吉故居并為代表城下町中津觀光景點。因其輪廓似扇形,因而又有「扇城」的別名。與愛媛縣的今治城和香川縣的高松城并列為日本三大水城。 Category:續日本100名城 Category:大分縣城堡 Category:安土桃山時代建築 Category:黑田氏 Category:奧州細川氏 Category:中津藩 Category:小笠原氏 Category:奧平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中津城
中日关系
中日關係(),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間的雙邊關係。在汉唐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间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日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本仍与中华民国保持外交关系,直到1972年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兩國關係稱為「戰略互惠關係」,然而兩國事實上並未達到戰略互惠。而且在歷史认识問題和經濟等方面均存在許多矛盾。.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中日关系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丰臣秀吉
常陸國
常陸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常州。常陸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茨城縣的大部分(西南部除外),境內有日本第二大湖霞浦。.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常陸國
丹後國
丹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陰道,又稱丹州、北丹。丹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京都府的北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丹後國
东亚
东亚泛指亚洲東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蒙古以及臺灣等地,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东亚总人口超过16亿。.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东亚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万历
三河
三河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三河
九州
九州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九州
九州征伐
九州征伐發生於天正14年(1586年)至15年(1587年),是丰臣秀吉率领其同盟大名攻略岛津家,进而征服九州的战争。.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九州征伐
九鬼嘉隆
九鬼嘉隆(1542年-1600年11月1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率領九鬼水軍。九鬼氏第8代當主。 出身是志摩國人眾的一員,活躍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下的水軍,獲得3萬5千石。因此經歴和威勢而被江戶時代的軍記物稱為海賊大名。後來在關原之戰中屬於西軍,戰敗後自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九鬼嘉隆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平壤
平壤之戰 (1592年)
平壤之戰指的是萬曆朝鮮之役中於1592年至1593年發生在平壤附近的戰鬥。 王京漢陽被日軍攻陷之後,日軍於五月十八發起臨津江之戰,並於六月初一乘勝突襲了松都(今開城)。偏安於平壤的朝鮮朝廷處於一片恐慌之中。朝鮮宣祖率大臣逃離平壤,前往義州,留下金命元、尹斗壽守城。另一方面,宣祖派人向明朝求救。 六月十三,小西行長率日軍兵臨平壤城下。尹斗壽、金命元、李元翼突襲日軍,但戰敗,只得搗毀並撤離了平壤。翌日,日軍進入平壤城。 與此同時,明朝的萬曆帝得知朝鮮遭受日本的入侵,決定派兵協助朝鮮抗擊日軍。為了能夠迅速支援朝鮮,遼東巡撫郝杰撥出遼東士兵5000人,以遼陽副總兵祖承訓為主將,前往朝鮮支援。當祖承訓得知平壤被日軍攻陷之後,便率軍南下,準備協助朝鮮收復平壤。 七月十七日,祖承訓率明軍到達平壤城下,攻打平壤城。金命元得知明軍的到來,也率軍相助。明軍騎兵作戰英勇,攻入了平壤城。日軍將狙擊手埋伏在平壤城各處,明軍騎兵進入平壤,便在街道上遭遇日軍火繩槍的襲擊,最終幾乎全軍覆沒。祖承訓等隻身逃回,這場戰鬥的戰敗震驚了明朝朝廷,明廷決定派遣大軍支援朝鮮。 雖然明軍戰敗,但此時日軍的補給線太長;在加上李舜臣、李億祺、元均等率朝鮮水軍不斷攻擊沿岸的日軍,日軍的補給出現不足,朝鮮決定趁此機會再度奪回平壤。八月初一,李鎰、金景瑞、李元翼糾集各地朝鮮兵共四萬人,對平壤城發起進攻。但被小西行長擊退。 十月廿六日,明朝派李如松率四萬三千名援軍進入朝鮮,試圖突襲平壤。另一方面,明廷派遣沈惟敬前往平壤,與小西行長談判,希望拖延時間。翌年正月初五,明軍到達平壤城下。對於明兵的突然到來,小西行長措手不及。初七日,李如松對平壤發起全面進攻。吳惟忠、查大受率部攻打平壤城北的牡丹峰要塞;楊元、張世爵進攻西面的七星門;李如柏、李芳春則攻普通門。祖承訓、駱尚志之部假扮朝鮮軍,隨朝鮮將領李鎰、金應瑞攻打城南的蘆門。唯獨靠近大同江的城東不攻。 明兵相繼攻破了城西、城南和城北,攻打牡丹峰的明軍也在由休静和尚率領的僧兵的幫助下奪取了這座要塞。日軍向東退卻時,早已佈置好的明兵大炮一起攻擊,日軍死傷慘重。 平壤之戰震驚了日本,李如松乘勝南下,試圖奪回漢城,最終明兵與日軍在碧蹄館遭遇,引發了碧蹄館之戰。 Category:萬曆朝鮮戰爭.
平安道
平安道(평안도),舊稱關西,是朝鮮的一個歷史地名,朝鮮王朝“朝鮮八道”之一。設立於1413年,道名合稱自平壤(평양)與安州(안주)。 相等於今日的以下地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平安道
平民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指不是奴隸但沒有任何特權或官職的自由人,因此除了貴族、高級官員、奴隸外,都稱平民。 在軍事上,指的是,或者是非參與戰鬥的人員。.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平民
平戶城
平戶城是日式城堡,又稱作龜岡城、龜甲城、日之嶽城。位于長崎縣平戶市岩之上町。江戶時代時是平戶藩的居住城。.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平戶城
幸州山城之戰
幸州山城之戰,又稱幸州大捷,是第一次萬曆朝鮮之役中的一場戰鬥,地點位於朝鮮半島的幸州山城(韓語:행주산성,現在的京畿道高陽市德陽區幸州內洞),發生在萬曆二十一年/文祿二年(1593年)的陰曆二月十二日。這場戰鬥的結果是朝鮮勝利,此戰和晉州大捷與閑山島大捷並稱為壬辰衛國戰爭中的三大捷。.
广宁
广宁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广宁
久留米藩
久留米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屬領地。藩廳位於久留米城(今福岡縣久留米市)。藩主是有馬氏,又稱有馬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久留米藩
京畿道
京畿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 10,17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京畿道
京都市
京都市()是一個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京都市的面積為827.83平方公里,下轄11個區。2017年10月,京都市有人口1,472,027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還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其人口數約有379萬。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 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京都市
人名
人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人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影響,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人名
人吉城
人吉城(ひとよしじょう)是位在熊本縣人吉市的一座平山城。別名織月城、三日月城。鎌倉時代以來是相良氏35代670年的居城,江戶時代是人吉藩之藩廳。國之史跡。日本100名城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人吉城
府內城
府內城又稱為大分城是位於日本大分縣大分市的城堡。建於1597年,關原之戰後,成為了府內藩的藩廳所在地,藩主是竹中氏及大給松平氏。 F Category:安土桃山時代建築 Category:赤松氏 Category:竹中氏 Category:府內藩 Category:日根野氏 Category:大給松平氏 Category:日本史跡.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府內城
亂中日記
《亂中日記》是朝鮮王朝將領李舜臣從1592年1月1日至1598年11月17日期間的日記,記載了壬辰倭亂期間的事情。整部史料共9卷,其中日記7冊、書柬帖1冊、壬辰狀草1冊。 1962年12月20日,亂中日記以「李忠武公亂中日記附書簡帖壬辰狀草」()的名字,被韓國政府列為國寶第76號。2013年6月18日,被列為世界紀錄遺產。 Category:朝鮮漢文典籍 Category:日記 Category:大韓民國國寶 Category:世界記憶名錄.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亂中日記
五大老
五大老是豐臣秀吉政權末期制定的職務,擔任者是豐臣家政權下六個有力的大名,但因為小早川隆景在豐臣秀吉過世前便病故,所以最後只有五人。 豐臣秀吉希望自己過世之後,由這五個大名來輔佐他的幼子秀賴,原本想要以合議制度來防止德川家康的崛起,最後卻因德川家康多次違反盟約,而使「五大老」變得有名無實。五大老這名稱在秀吉生前並不存在,德川方面原稱這些人為年寄,而石田三成這五人稱自己為年寄,德川側稱石田等五人為奉行,直到德川掌權五大老五奉行這些名稱才固定下來。.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五大老
五畿七道
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全土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區域劃分。“五畿”指近畿地方內的五個令制國,又稱“畿內”或“五畿內”。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則仿古中國唐制,以“道”稱之,共分為“七道”。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構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網。七道之間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級差別,間接代表著繁榮的程度。五畿七道據說是在天武天皇時所確立的。 另外,北海道(蝦夷地)遲至明治維新後才著手開拓,不屬於古代即有的五畿七道。但北海道之名是仿自此命名法,加上北海道而有“五畿八道”的稱呼。.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五畿七道
庄林一心
庄林一心(生年不詳-1631年6月1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武將。通稱庄林隼人。受領名是豐後守、伯耆守,官途名是隼人佐。別名有莊林、城林、生林。加藤十六將、加藤家三傑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庄林一心
今治城
今治城是位於日本伊予國越智郡今治(現在的愛媛縣今治市通町)的一個城堡,現被列為愛媛縣史跡。與大分縣的中津城和香川縣的高松城并列為日本三大水城。也是日本100名城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今治城
廣南國
廣南國(,1558年-1777年)是越南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鄭阮紛爭期間的四個政體的其中之一。據有今越南中部一帶,由阮氏家族世襲掌權,號稱「阮主」()。 阮主名義上奉後黎朝皇帝為君主,並使用後黎朝的年號,但事實上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阮福濶在位期間,開始使用「王」的稱謂,鑄「大越國阮主永鎮之寶」,大臣上書阮主時皆使用「稟」字。.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廣南國
廣島城
廣島城是位於日本廣島縣廣島市中區的城堡,別稱鯉城,為日本100名城之一,現被列為日本國家史跡。由於原本廣島城的所有建築已經在1945年廣島市原子彈爆炸中遭到摧毀,目前整個廣島城都是在二次大戰後所重建。 也由於廣島城別稱為「鯉城」,現在在廣島市有多個以「鯉城」命名的區域或機構,包括、鯉城會館、、、廣島鯉城計程車集團;而日本職棒中央聯盟的球隊廣島東洋鯉魚的名稱也是源自於此。.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廣島城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吉林省南部的中朝邊境,首府為延吉市。全州总面積4.33万平方公里,人口213.58万,其中朝鲜族占人口总数的36.4%。延边素有“礼仪之乡”、“歌舞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 延边是中国主要木材产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为80.04%。延边林区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和牡丹江“四江”的发源地。延边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其所在的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延边人参的产量占到中国人参产量的80%,并拥有颇具规模的人参加工工业延边龙井市是苹果梨的原产地,被命名为“苹果梨之乡”,是中国首批百家特产乡之一。2002年,延边苹果梨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延边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延边大米已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佈於今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建州女真
伊予國
伊予國(),又稱「豫州」、「予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伊予國的領域即為現在的愛媛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伊予國
伊勢
伊勢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伊勢
伊達政宗
伊達政宗(),奧羽伊達氏第17代家督。後人稱其為獨眼龍。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其父為出羽國米澤城主伊達家第十六代當主家督伊達輝宗,其母為最上家第十代當主家督最上義守之女、最上家第十一代當主家督最上義光之妹乃有「出羽之鬼姬」之稱的最上義姬。元服後字藤次郎。名政宗(與同族先祖第九代家督伊達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乃同氏中興之祖)即意味藤次郎政宗能成就霸業。官位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從、越前守、右近衛權少將、陸奧守、權中納言,死後贈从二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伊達政宗
伊豆國
伊豆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豆州。伊豆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静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及東京都所屬的伊豆諸島。.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伊豆國
伊東祐兵
伊東祐兵()為伊東氏第12代當主,日向國飫肥藩的初代藩主。在「南家伊東氏藤原姓系圖(通稱「伊東氏大系圖」)」、「伊東氏系圖」中被稱作伊東氏中興之祖。.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伊東祐兵
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號研斋,諡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康熙朝,任刑部左侍郎。雍正朝,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完善军机处制度。乾隆年间,加封太保,後因得罪乾隆帝,險些遭禍,後仍依雍正帝遗命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漢族大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张廷玉
張位
张位(),字明成,号洪阳,江西南昌新建县人。明朝重臣,官至礼部尚书。.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張位
張應元
張應元(),字子貞,直隸徽州府休寧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張應元
休静和尚
#重定向 休靜.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休静和尚
开城特级市
開城特級市(),又名松都(송도)、松岳(송악)、開京(개경)、松京(송경),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北道的城市。開城是高麗時代的古都,經歷了五百多年的繁榮,傳統商業興盛。開城原屬京畿道,南北分治之後成為了朝鲜的邊境城市。近郊所產的高麗人參馳名國際。開城特級市曾是開城工業地區的一部份,容許來自韓國及世界各地投資者開設工廠。.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开城特级市
佐賀藩
佐賀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又稱為肥前藩。位於肥前国(今佐賀縣及長崎縣一部份)。藩廳是佐賀城。藩主是鍋島氏。支藩包括蓮池藩、小城藩及鹿島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佐賀藩
佐贺县
佐賀縣()古稱肥前,位於九州西北部,界於福岡和長崎之間,北有玄界灘,南臨有明海,與朝鮮半島直線距離只有200多公里。 全縣總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主要由北部的築紫山地和南部的佐賀平原組成。 全縣人口85萬。縣廳所在地和最大城市也叫佐賀市,人口23萬。.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佐贺县
彈琴臺之戰
彈琴臺之戰,又稱忠州之戰,是第一次朝鮮之役初期的一場戰鬥,發生在萬曆二十年/天正二十年(1592年)的陰曆四月廿八。 朝鮮宣祖得知李鎰在尚州戰敗的消息後,任命左議政金命元為都元帥,坐鎮漢城;又將鎮守北部邊境的北道兵馬節度使申砬調往南方防禦。申砬曾在對女真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此時朝鮮宣祖已將全部的希望都放在申砬的身上。在申砬離開漢城的時候,宣祖把自己佩劍賜予了他,調動禁軍,並招募了不少弓箭手。 申砬的部下建議在慶尚道和忠清道交界的要塞鳥嶺遏制日軍的進兵,但申砬認為駐守鳥嶺無法遏制日軍,因此拒絕採納這個建議,決定在忠州附近的平原上交戰。 在得知日軍的迫近之後,申砬在忠州附近的彈琴臺佈置騎兵,背靠漢江,希望通過背水之陣來激勵朝鮮騎兵的士氣,而後使用騎兵迅速衝破日軍的火繩槍陣地。但申砬忽略了朝鮮軍裝備落後、日軍裝備優良這一點。朝鮮軍使用弓箭,而日軍使用火繩槍,因此朝鮮軍很難取勝。 廿七日,一名朝鮮士兵發現敵人,並報告申砬。但申砬認為他擾亂軍心,當即斬首示眾。而此時日軍將領小西行長偵知朝鮮軍的戰略後,當即決定對忠州的朝鮮軍發起攻擊。 廿八日,小西行長派有馬晴信、大村喜前、後藤純玄率3700人偷襲忠州城。其餘日軍突襲彈琴臺;由小西行長率領7000人,對彈琴臺的朝鮮軍發起正面攻擊;宗義智、松浦鎮信分別率領3000人,沿著漢江江岸對朝鮮軍進行夾擊。 小西行長的正面部隊偃旗息鼓,其行跡被彈琴臺的樹木擋住,故而朝鮮軍難以發現。等到朝鮮軍發現時為時已晚,三路日軍已對朝鮮軍完成包圍。 申砬下令朝鮮騎兵衝擊日軍陣地,許多日軍士兵陣亡。三路日軍使用火繩槍對朝鮮軍進行猛烈射擊,並使用太刀奮勇向前。朝鮮軍戰心頓失,許多朝鮮騎兵跳入漢江被溺死。申砬奮力殺出重圍,逃往忠州城下,但發現忠州城已被日軍佔領,自感愧對宣祖,便自殺身亡。 宣祖得知朝鮮軍在忠州彈琴臺戰敗之後,對戰事徹底失望,帶著王族、大臣前往平壤避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彈琴臺之戰
佛朗機炮
#重定向 佛郎機砲.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佛朗機炮
征韓偉略
《征韓偉略》是日本江戶時代晚期學者川口長孺(平假名:かわぐち ちょうじゅ)用漢語文言文所撰,內容記載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的史事,共五卷。作者站在日本的立場編撰此書,未必公允,但由於其写作年代較晚,因此能蒐集日、中、朝的史書,如《太閤記》、《明史》、《懲毖錄》等等,使這部史書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征韓偉略
侍郎
侍郎為中國、越南、朝鮮官制名稱,一般來說,創建於汉代,並沿用到20世紀初。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侍郎
御史
御史是中國歷史的一種官名,原為史官、與負責文書的官職,後改為監察官,其首領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後代的刺史(刺御史)、巡按(巡按御史)等都來自御史。類似於近代世界各國的监察机关。其主要任務為防範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權益、或者是成為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御史
德島城
德島城是位於日本德島縣德島市德島町的城堡,江戶時代是蜂須賀氏的居城。為日本國家指定史跡、名勝(表御殿庭園)。.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德島城
德川氏
德川氏(),是由德川家康創始的日本姓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德川氏
後黎朝
後黎朝(),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国号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莫朝南北對峙;到了後期,阮主和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以示區別。.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後黎朝
後藤基次
後藤基次(西元)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早期的武士,父親為後藤基國。黑田家家臣,又稱【後藤又兵衛】,是黑田二十四騎、黑田八虎、黑田雙壁、日本七柱槍、大坂五人眾之一。 永祿3年(西元1560年)於播磨國姬路近郊神東郡山田村出生。父親是別所氏家臣、後仕於小寺政職的後藤新左衛門,又兵衛是家中次男。 天正6年(西元1578年)黑田孝高被荒木村重於有岡城幽禁之際,黑田家家臣一同提出效忠誓書時,又兵衛的伯父藤岡九兵衛拒絕簽署,於是後藤一族被追放,改仕於仙石秀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後藤基次
來島康親
#重定向 來島長親.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來島康親
來島通總
來島通總()是日本戰國時期伊予國的武將,後來成為豐臣政權下的一個大名,官位從五位下、出雲守。他在李舜臣的《亂中日記》中以馬多時的名字登場。 來島通總原名村上通總,是村上水軍一族中來島村上氏當主村上通康的第四子,其生母是河野氏實際掌權者河野通直的女兒。1567年父親病死後,由於外祖父的關係,通總超越了兄長,繼任家督的位置。但1570年起通總開始侵佔室町幕府發給主君河野通宣的公用錢,來島氏出現了脫離河野氏的苗頭。由於河野氏與毛利氏有同盟關係,因此在大友宗麟攻擊河野氏的時候毛利氏出兵援助,與大友水軍作戰。然而在海戰中通總與毛利水軍的村上武吉不和。 1582年,來島通總受到織田信長手下重臣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的勸誘,投靠了秀吉,因此遭到毛利氏、河野氏聯軍進攻,通總失去領地投奔秀吉。同時由於兄長得居通幸在攻取鹿兒島城的戰役中立下戰功,且當時秀吉與毛利氏達成和解,處在秀吉麾下的通總遂回到了自己的舊領地,改「村上氏」為「來島氏」。1585年在秀吉的四國征伐中,來島通總於小早川隆景的麾下作戰,充當伊予軍的先鋒,並在天正之陣中攻打原先的主君河野氏。由於這些戰功,來島通總獲得了伊予國風早郡一萬四千石的領地,成為大名。此後又在1587年(天正15年)參加九州征伐,1590年(天正18年)參加小田原之戰。 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來島通總隸屬於福島正則的第五番隊,參加了進攻忠清道的陸上戰役。由於朝鮮水軍十分活躍,通總被改編入水軍,參加海上的戰役。1597年秀吉第二次侵略朝鮮時,通總率600名陸軍參與了南原城攻防戰,此後再度率水軍騷擾全羅道沿岸地區。在鳴梁海戰中,來島通總充當藤堂高虎部的先鋒,突入鳴梁海峽;但朝鮮軍李舜臣設下了埋伏,借退潮之機襲擊日軍。來島通總受到朝鮮板屋船的襲擊,被擊斃,成為日本在萬曆朝鮮戰爭中唯一一位陣亡的大名。 次子來島長親繼承家督之位。進入江戶時代後,長親成為豐後國森藩的第一代藩主,為久留島氏之祖。 Category:村上氏 Category:來島氏 Category:日本戰國水軍 Category:日本海盜 Category:戰國大名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來島通總
保定市
保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临北京市、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沧州市,南邻石家庄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拒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东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55.24万,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保定曾先后为清代直隶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会,素称首都“南大门”,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保定市
忠州之戰
#重定向 彈琴臺之戰.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忠州之戰
忠清道
忠清道(충청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道府位於公州(공주)。.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忠清道
土佐國
土佐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土州。土佐國的領域即為現在的高知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土佐國
土佐物語
土佐物語(日語漢字:土佐物語,假名:とさものがたり,羅馬字:Tosamonogatari)是描述土佐國戰國大名長宗我部氏興亡的軍記物語。作者是吉田孝世。在寶永5年(1708年)成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土佐物語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北京市
呂宋
呂宋島(塔加洛語:Luzon)是菲律賓最大的島,也是世界第15大島,面積109,965平方公里。呂宋島位於菲律賓北部,是首都馬尼拉的所在地。呂宋島在台灣南方,維薩亞斯群島北方,中國南海東方,菲律賓海西方。《劍橋百科》介紹:「多海灣和近岸島嶼。西北部中科迪勒拉山的普洛格山[為最高點]。馬德雷山在島東北。島上最大的湖稱內湖…產穀物、甘蔗、木材、大麻、鉻鐵礦。旅遊業發達。」 呂宋同時也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巴坦群島(Batanes)和巴布延群島(Babuyan),南部的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馬斯巴特島(Masbate)、卡坦端奈斯島(Catanduanes)、民都洛島(Mindoro)和巴拉望島(Palawan)。吕宋政區面積138309平方公里。 呂宋也是中國史書對西班牙的古稱,而菲律賓的古稱则是小吕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呂宋
和泉國
和泉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泉州。和泉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大阪府大和川以南的部份。.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和泉國
備前國
備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東南部及兵庫縣赤穗市的一部份(福浦)。.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備前國
唐津市 (日本)
唐津市()為位於日本佐賀縣西北部東松浦半島側的港灣都市,也是佐賀縣北部的中心都市。由於過去是日本前往中國的港口,在當時中國被稱為「唐」,因此得到「唐津」之名(津的意思為港)。.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儒家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农业
出羽國
出羽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羽州。出羽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山形縣及秋田縣,但不包含秋田縣東北隅的鹿角市和小坂町。这地方是为了对抗虾夷而设立。 明治元年(1868年)12月7日分割為羽前及羽後兩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出羽國
內田統續
內田 統續(生年? - 慶長5年1600年)幼名宮壽、通稱監物、忠三郎、忠兵衛、忠右衛門,一名連滿。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立花家侍大將、家老兼武者奉行。內田鎮家之子,弟為內田連久(後成為統續養子).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內田統續
內藤如安
內藤如安()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一位吉利支丹武將、大名,官位從五位下飛驒守。其原名內藤忠俊,「如安」是其教名「Joan」的日本語音譯。全稱小西飛驒守如安,明朝和朝鮮王朝的史料中誤將他記作「小西飛」。 內藤如安的父親內藤宗勝,原名松永長賴,是三好氏重臣松永久秀的弟弟。三好氏在三好長慶時代稱雄於畿內,在三好氏攻打丹波國的時候,松永長賴嶄露頭角,成為八木城的城主。為了鞏固人心,松永長賴娶丹波守護代內藤國貞的女兒為妻,並繼承了內藤氏的名號,改名內藤宗勝。內藤如安就是松永長賴與內藤國貞的女兒所生的兒子。 永祿七年(1564年),內藤如安在路易斯·弗洛伊斯的介紹下,昄依了基督教。次年父親長賴在與赤井直正的交戰中被殺,內藤如安繼任丹波守護代內藤家家督之位。此時三好氏的勢力急劇衰退,丹波國國人赤井氏和波多野氏的勢力崛起,並不斷蠶食內藤氏的領地。 當時,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對立,內藤如安在衝突中支持足利義昭。因此在織田信長消滅足利義昭勢力之後決定消滅內藤氏。天正六年(1578年),織田信長派遣家臣明智光秀攻陷八上城,沒收了內藤氏的領地。足利義昭在備後國的鞆(今廣島縣福山市鞆町)重建室町幕府時,內藤如安出仕於該幕府。 天正十三年(1585年),內藤如安成為小西行長的重臣,開始使用小西氏的名乘。萬曆朝鮮戰爭時期,內藤如安作為日本的使者,前往北京,同明朝進行和平談判。在明朝和朝鮮王朝的史料中,均將他稱作「小西飛」。 慶長五年(1600年),主君小西行長在關原之戰中戰敗,被德川家康斬首。內藤如安逃往平戶,投奔同為信仰基督教的肥前國大名有馬晴信。此後先後成為加藤清正、前田利長的客將。然而1613年,德川家康下達伴天連追放令,驅逐基督教徒,翌年內藤如安同高山右近一起被放逐到了呂宋。內藤如安到達呂宋時,受到了當地西班牙總督的歡迎。 內藤如安最終死於馬尼拉,享年77歲。.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內藤如安
全羅南道
全羅南道()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西南端的韩国道级行政区,首府位于务安郡。全罗南道南与济州特别自治道隔海相望,北与全罗北道接壤,东与庆尚南道相邻,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黃海相望,东南隔着大韩海峡与日本相临,是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东北亚与欧亞大陆的端点,也是韩国通往太平洋的门户。全道面积12,909.03平方公里,人口超190万,由5市17郡,297个邑、面、洞组成。 全罗南道依山傍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其境内分布有多座国立公园,包括韩国最南端的山岳型国立公园月出山国立公园,韩国面积最大的国立公园多岛海海上国立公园,以及闲丽海上国立公园、智异山国立公园、无等山国立公园。 全罗南道是韩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水田面积占到全国水田面积的16%,是韩国水田最多的地区,大米年产量为全国之最。潭陽郡是韩国竹子种植和加工中心,有“竹乡”之称。宝城郡是“韩国的绿茶之都”,并曾在2013年被美国CNN评为世界最美的31处风景之一。高兴郡是韩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罗老宇宙中心的所在地,每年10月举行“宇宙航空节”。光陽市的光阳港是继釜山港之后韩国的第二大集装箱港。 另外,谷城郡是盘索里和韩国古典文学小说《沈清传》的发祥地。全罗南道的海域亦是昔日李舜臣朝鲜水军抵抗日寇入侵的海战战场,保留有鸣梁海战等著名海战的史迹。2012年,丽水市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全羅南道
全羅道
全羅道(전라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道府位於全州。.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全羅道
元均
元均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元均
元均 (朝鲜)
元均(朝鮮語:원균,)字平仲,是朝鮮王朝時期的軍事人物。 元均出生於京畿道的平澤,幼年即表現出出眾的軍事天賦。武科及第後,曾參加討伐北方女真族的軍事行動。在這次戰役中,元均作戰非常勇猛,其事蹟在《朝鮮王朝實錄》的《宣祖大王實錄》中被特別提到。 元均以此次戰功擔任咸鏡道富寧都護府使。1592年,在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二個月前,元均被任命為慶尚右道水軍節度使,成為水軍的司令官。然而在4月日軍大舉入侵之際,元均卻急於逃走。此後,元均與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一起同日本水軍作戰。元均魯莽的性格與性格溫和的李舜臣非常不和。而且,李舜臣在戰爭中被右議政柳成龍所看中,在功績較少的情況下突然被大為提拔。這使元均非常不滿。李舜臣也非常討厭元均。在李舜臣的《亂中日記》裡,曾評論道:「在天地之間,像元均這樣惡劣的人實在是非常少有的。」 在丁酉再亂的時候,元均向朝鮮朝廷進讒,導致李舜臣被免職。元均則成為了三道水軍統制使,總攬朝鮮水軍的指揮大權。在漆川梁海戰中,元均受到日軍藤堂高虎部的襲擊,大敗戰死。(一說還活著) 死後,贈左贊成(從一品),追封原陵君 授孝忠仗義迪毅協力 宣武功臣。.
兵部尚书
兵部尚書,中國古代官職名稱,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職能相當於現代各國的國防部長。俗稱司馬、武部尚書、大司馬、夏官卿。.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兵部尚书
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約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副部长(次長),始置于隋大業三年。全稱為尚書省兵部侍郎,俗稱兵侍、小司馬、佐司馬、夏卿之亞。唐至北宋前期為正四品下,元豐改制后從三品。北宋前期為文官遷轉階官,元豐改制后為職事官。 「兵部」乃六部之一,“兵部”源於三國曹魏“五兵制”,隋唐以後設立兵部,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歷代相沿,至民国取消。即今之國防部。「侍郎」,近似于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近似于部長。.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兵部侍郎
光州
光州,中国古代的州。 始建于南朝梁年间,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唐朝太极元年(712年)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因濒淮河上游,自古为南北兵争之地。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明朝辖境扩大至今息县。清朝雍正二年(1913年)升格为直隶州。民国二年,废州设道,光州直隶州改为豫南道(民国三年改为汝阳道),州治更名潢川县,因潢河(淮河支流)穿城而过而得名。光州下辖光山县(今光山县、新县),固始县(今固始县、淮滨县南部),商城县,息县(今息县、淮滨县西部)。近年,因潢川县、光山县施行一体化同城战略, 光州小商品商业发达,素有豫南小苏州、小汉口之称。.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光州
光海君
光海君(;),名李琿(),朝鲜王朝的第15代君主,公元1608年至1623年在位。他是前任君主朝鮮宣祖與其愛妃恭嫔金氏(공빈 김씨)所生的第二位兒子。葬於杨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松陵里(송릉리))。.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光海君
兀良哈
兀良哈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兀良哈
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兄前田利久。幼名犬千代,元服後稱前田又左衞門利家,年輕時是著名的傾奇者。豐臣政權下五大老之一,加賀藩始祖。.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前田利家
前野長康
前野長康(1528年(享祿元年)-1595年9月22日(文祿4年8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原為美濃國松倉城(木曽川改道前在尾張國葉栗郡)城主坪内勝定的女婿,實名坪内光景(其親兄弟為坪内利定) 。 他是小六(蜂須賀正勝)的義兄弟,後入繼丹羽郡前野村的前野氏(與小六、生駒氏、丹羽氏、淺野氏等有地緣關係),羽柴秀吉侍奉織田信長時期最老資格的家臣,傳言在秀吉築城事件上有過協助,信長死後,秀吉在成為『天下人』的關鍵之役—小牧·長久手之戰的過程中,長康也是有著功勞,被賜與但馬國出石城5萬3,000石,後因小田原之戰及侵掠韓國戰功加封至11萬石。 後來擔任豐臣秀次(秀吉外甥)家老,但在1595年因為『秀次事件』,因連坐關係,被命切腹,享年68歲。在這之後,1959年的一場颱風(伊勢灣)在五宗家無意間發現《武功夜話》(長康的日記),一時之間被視為重要的足以顛覆歷史的史料而受到注目,但部分學者認為該書係偽書。 他是少數在豐臣家臣中,受到注目與重要的武將。 Category:1528年出生 Category:1595年逝世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坪內氏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尾張國出身人物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前野長康
副將
副将為元朝、明朝和清朝的一个军衔级别,又称为协镇;次于总兵,高于參將,相当于以前的副总兵。在清朝为从二品武官,一般是绿营军官,可以担任督标(总督直辖的绿营兵)的中军,下辖的兵力称为“一协”,(约几千人),又漕运总督下亦设副将,掌理催护粮艘等事。 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副將
固城镇
固城或固城镇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固城镇
图们江
图们江(,,z),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干流全长500多公里,注入日本海。上游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游15公里为朝鲜与俄罗斯的界河。.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图们江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四川省
四國
四國()是日本四大本土島嶼之一,位於九州東北、本州西南方,居於日本國土的西部偏中處。全島面積18,297.78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四島中面積最小的,在世界各島嶼面積則排名第50。在行政區劃上劃分為香川、德島、高知、愛媛等4縣。四國本島和其附近的小豆島、、大島、、、等島嶼共同組成了四國地方,為日本傳統8大地理分區之一。 四國在《古事記》中名為「伊予之二名島」,在《日本書紀》中名為「伊予二名洲」,是國誕生神話中第二個或第三個出現的島嶼。日本實施律令制時期,其分屬南海道中的讚岐國、阿波國、土佐國、伊予國,故而得名「四國」。在四國四縣之中,位於瀨戶內海沿岸的香川、愛媛兩縣和對岸的岡山、廣島兩縣交往較為頻繁。德島縣則因淡路島的存在而與近畿地方交通往來便利,兩者之間關係十分密切。而面向太平洋的高知縣因著山地阻隔,導致往本州和四國其他地區的交通不便,文化的獨立色彩較強。雖然四國四縣的文化各具自己的特色,但亦共享有四國八十八箇所等文化遺產。.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四國
倭城
倭城(韓語:왜성)是1592年至1598年期間於壬辰倭亂及丁酉再亂期間所建的日式城堡,相對於韓式的城堡,著重於防禦力,一般作軍事用途。但是現時韓國政府不主動修繕城堡,現時不少石垣長滿了雜草,就算是修繕的城池,本身日式城堡的石垣是傾斜,但是卻以垂直作修補,這點為韓方所誤解的一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倭城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父親是,正室是的女兒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賀縣長濱市石田町),為豐臣政權的五奉行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石田三成
石星
石星(),字拱辰,号东泉,山東东明城内石家井(今解放街仁义胡同)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登己未科进士。历任给事中。隆庆初年(1567年)上疏切谏:“陛下为鳌山之乐,纵长夜之饮,极声色之娱。朝讲久废,章奏抑遏。一二内臣,威福自恣,肆无忌惮。天下将不可救。”結果在金殿上被廷杖六十,罷黜为民。夫人郑氏誤信石星被杖毙,竟触柱而死。万历初年(1573年)重新起用為给事中。歷官大理丞、太仆卿。万历十八年(1590年)改任户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纳浙人李茂之女为妾,結識沈惟敬。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鲜,占平壤,明軍赴朝鮮增援,日军退守釜山,是為朝鮮之役。石星一意主和,派沈惟敬到平壤和小西行長談判,並佯言秀吉恭顺受封。副总兵杨元弃南原而走,日军逼近汉城。不久,日軍破朝鲜闲山岛,万历帝大怒,逮捕石星下狱,死於狱中。.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石星
玖島城
岛城是日式的城堡,坐落于长崎县大村市玖岛。.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玖島城
玄菟郡
菟郡(諺文:현도군)是漢四郡之一,其疆域屢屢因為戰爭及行政重組而有所改變。於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設立時疆域最廣闊,亦是四郡裡最重要的一個, 大约是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前82年,真番、临屯二郡被撤销,玄菟郡迁至今吉林省一帶,東漢時西移至辽东。之後為高句麗所灭。.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玄菟郡
王問
王問可以是:.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王問
王炬
王炬(),字子和,本名惠林,筆名華步庭主,外號「太極膽」,山東省濰縣人,1911年12月10日生,2003年8月7日卒於台北,享年九十二。王炬一生從事楊氏太極武藝的傳承及國語文教育事業,對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功不可沒,可謂文武兼備。對太極武藝的問題提出見解,曾言:「太極若不現代學術化,沒有方法杜絕它不庸俗化,不把它交到體育學者手裡,沒有希望不看到它江湖化」。以科學性的研究而科學化,並依此著述論文,及整理、充實太極武藝教材。.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王炬
王锡爵
王錫爵(),字元馭,號荊石。直隸太倉州人,祖籍山東莘縣,中國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王锡爵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琉球国
碧蹄館之戰
碧蹄館之戰,是万历朝鲜之役當中的一次戰役。係於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廿六(1593年2月27日),在國都西北的碧蹄館(位於現在京畿道高陽市德陽區碧蹄洞一帶)週邊,由日本方面的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與李如松、查大受、高彥伯率領的明朝及朝鮮聯軍對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碧蹄館之戰
福島正則
福島正則(、永祿四年-寬永元年七月十三)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福島正信,母親是豐臣秀吉的叔母。幼名市松。.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福島正則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福建省
福江藩
福江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肥前國五島列島全境,藩廳在石田城(今長崎縣五島市),藩主是五島氏,家格屬於外樣大名,於江戶城詰席時份在柳之間,石高為一萬五千石。 五島水軍頭領五島玄雅在慶長8年(1603年)前往江戶拜謁德川家康後,正式成為被賜予朱印狀,在明治維新後,在明治17年(1884年)被列為子爵,在長崎被美國用原子彈攻擊後,五島家絕後,因而失去爵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福江藩
秋田县
秋田县()位处日本东北地方。首府为秋田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稻米种植非常发达,。因有“秋田美酒”而称为酒之国度;森林资源丰富,秋田杉树被称为“日本三大美杉”,用秋田杉树制作的涂漆家具销往日本各地,。 秋田縣也以盛產美女聞名,當中,被日本人公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秋田县
秋月種長
秋月種長()為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江戶時代前期的外樣大名,日向國高鍋藩的初代藩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秋月種長
稷山之戰
稷山之戰是第二次萬曆朝鮮之役中於1597年10月17日(萬曆二十五年九月初七)發生的一場戰鬥。 1597年,日本撕毀停戰協議,發動第二次侵朝戰爭。在南原之戰中,日軍勝利攻取南原城,朝鮮守將李福男陣亡,明軍守將楊元逃往朝鮮首都漢陽。提督麻貴將各地的兵力召來守衛朝鮮首都漢陽;日軍則乘勝長驅直入,攻破全州、黃石山、公州等地,再次將兵鋒指向漢陽。各地的守軍得知明軍撤退,戰心全無,日軍的節節勝利使得漢陽再度陷入恐慌之中,麻貴準備放棄漢陽,攜朝鮮宣祖逃到平壤去。 駐紮平壤的經理楊鎬得知後,急忙趕到漢陽,當面斥責了麻貴的舉動,責其不戰之狀,並將臨陣脫逃的明軍南原守將楊元、全州守將陳愚衷問斬,穩定了軍心。 此時,日軍自公州兵分兩路,由加藤清正、太田一吉率兵攻取清州,黑田長政、毛利秀元率兵攻取天安。為了阻止日軍的進兵,10月16日(陰曆九月初六),麻貴派遣其副將解生,與遊擊牛伯英、楊登山、頗貴率領兩千人,南下赴水原迎敵。楊鎬、麻貴率大軍至水原下寨。朝鮮也派督體察使遣李元翼率兵由鳥嶺出忠清道,扼守清州之路,掩護明軍左翼。 翌日,解生率領的明軍到達天安郡稷山,恰好與日軍的黑田直之、栗山利安率領的數百人先驅部隊遭遇。由於明軍人數眾多,不少日軍將領提出撤退。唯獨毛屋武久力排眾議,聲稱織田家曾在長篠之戰中使用火繩槍擊敗武田家騎兵,因此此戰大有獲勝的可能。黑田直之採納了毛屋武久的意見。 黑田直之孤注一擲,率日軍先鋒部隊首先對明軍發起猛烈突襲。起初明軍見到不同裝束的士兵出現,誤以為是李元翼的朝鮮兵,不以為意。日軍在火繩槍的掩護下對明軍發起衝鋒。騎兵的馬匹因驚慌而亂跑,兵力較少的日軍竟佔據了優勢。隨後明兵也使用大炮轟擊日軍,在大炮的掩護下,解生、牛伯英、楊登山、頗貴四將身先士卒,使用騎兵發起衝鋒,大破日軍先鋒部隊。 就當黑田直之的先鋒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時,黑田長政率領五千人的援軍趕到戰場,並遣後藤基次、黑田一成、野村祐直前去接應。黑田一成奮力阻擊明兵渡橋,而後藤基次率部在附近的山上舉著旗幟來回奔跑,製造日軍大軍到來的假象。解生以為日軍大軍來到,且又值日暮時分,便下令收兵,黑田直之得以脫險。《黑田家譜》 是夜,解生向駐紮水原的麻貴求援,黑田長政則向駐守天安的毛利秀元求救。麻貴派遣遊擊擺賽、千總李盆喬、把總劉遇節等,率領二千人前去援助。毛利秀元則率領二萬五千人大軍前去支援黑田長政。 次日,黑田長政調整了日軍的編隊,以母里友信、栗山利安、黑田利高為右備一番隊;井上九郎兵衛、野村祐高繼之,為右備第二番隊。左備第一番隊為後藤基次、黑田一成;以黑田直之、桐山孫兵衛繼之。黑田長政自率二千人為本隊。乘著拂曉之際,黑田長政對明軍發起突襲。而明兵二千人的援軍也以趕到戰場,在大炮的掩護下,以騎兵大破黑田長政。黑田長政率敗兵逃到木川,計劃向清州方向退卻。而毛利秀元的二萬五千人大軍也迫近稷山。解生得知毛利秀元大軍的到來,情知不能敵,便向水原方向退卻,一路上耀武耀威,宣揚此戰大勝。毛利秀元的先鋒部隊則在宍戶元續、吉見廣行的率領下,利用山區地形,對明軍的側後翼發起突襲,並以明軍大敗回報。而黑田長政得知明軍退卻之後,便回軍稷山,佔領了這座毫無防備的城市。 稷山之戰成功阻止了日軍向漢陽的進兵,楊鎬、麻貴以捷報傳聞漢陽,使得朝鮮朝廷得到莫大鼓舞。宣祖親自在漢江視察朝鮮軍隊,穩定了軍心。而在日本方面,成功奪取了稷山,並藉助兵力的優勢,毛利秀元率兵直指京畿道的竹山。.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稷山之戰
稻葉貞通
稻葉貞通()為日本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豐後國臼杵藩初代藩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稻葉貞通
竹中重門
竹中重門()是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父親是竹中重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竹中重門
立花宗茂
立花宗茂(永祿10年8月18日—寬永19年11月25日,即),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高橋紹運與齋藤鎮實之妹宋雲院的長男,立花道雪的婿養子。妻為立花誾千代,側室為矢島八千子(足利義昭之子矢島秀行之女、大納言菊亭晴季的孫女)、繼室為葉室菊子(權大納言葉室賴宣之女)、弟為高橋統增。豐臣秀吉讚其為「西國無雙」。 宗茂是晚年改稱的名字,幼名千熊丸、彌七郎、元服後統虎、鎮虎、宗虎、正成、親成、政高、尚政、俊正、經正、信正、立齋。官位是從四位下、左近將監、侍從、飛驒守。大正4年(1915年)11月10日贈從三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立花宗茂
立花成家
立花成家(永祿9年(1566年)一說為永祿4年(1561年)-元和6年6月27日(1620年7月)),戰國時代、江戶時代初期之筑前国糟屋郡的國人,薦野增時之子。幼名彌助,通稱吉左(右)衛門,一名成宗,號為日玄。擔任立花氏的中老後因功由薦野改姓立花。.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立花成家
第一次晉州城之戰
一次晉州城之戰,又稱晉州大捷,是第一次朝鮮之役中的一場戰鬥,發生在萬曆二十年/文祿元年(1592年)的陰曆十月五日至十日。在這次戰鬥中,朝鮮軍第一次裝備了仿製的火繩槍。 晉州城是通往全羅道的重要門戶,為了打通這個門戶,同時也對隱藏在叢林中的郭再祐義軍能夠有效打擊,宇喜多秀家和細川忠興下達了先攻取昌原、再攻略晉州的指令。 慶尚右兵使兼咸安郡守柳崇仁死戰防衛咸安,被日軍擊敗,出奔晉州,希望晉州牧使金時敏開城接納。柳崇仁是金時敏的上司,金時敏得知日軍迫近晉州的消息後,擔心柳崇仁入城後會導致城中守軍號令不一,便拒絕了這個要求。柳崇仁最終力戰而死。金時敏研究了日軍的火繩槍,並仿製了170支分配給守城的朝鮮軍,讓他們多次訓練,並堅定朝鮮軍能夠打敗日軍的信心。 十月五日,細川忠興率日軍兵臨晉州城下。當得知城中只有三千多名守軍的時候,細川忠興非常高興,認為又將是一次輕而易舉的勝利。日軍架起梯子攻城時,朝鮮軍使用大炮、弓箭、火繩槍對攻城日軍發起猛烈攻擊,使日軍傷亡慘重。細川忠興甚為震驚,下令使用火繩槍的火力掩護日軍攻城。但守城的朝鮮軍冒著彈雨,使用石塊和斧頭摧毀了攻城梯。攻城梯被摧毀後,朝鮮軍在城樓上,使用火繩槍居高臨下地對日軍發起攻擊,日軍傷亡更加慘重。 在戰鬥的第三天,金時敏被子彈擊中頭部,傷重無法繼續指揮戰鬥。細川忠興探知後,發起更為猛烈的攻城,試圖借此機會摧毀朝鮮守軍的鬥志。雖然朝鮮守軍堅持奮戰,但沒有統一的領導,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此時,郭再祐得知日軍攻打晉州之事,率領二千餘人的義兵馳赴晉州,發起遊擊戰,趁夜偷襲日軍營地。郭再祐身穿紅色緋緞所織成的戰袍,率義兵迅速闖入日軍營地,突襲毫無防備的日軍,並故意發出巨大聲響以製造恐慌,隨後便消失地無影無蹤。日軍對郭再祐十分畏懼,稱他為「天降紅衣將軍」。 細川忠興意識到如此下去日軍必然損失慘重,只得下令撤退。朝鮮軍隊成功守住晉州。 晉州大捷與閑山島大捷、幸州大捷並稱為壬辰衛國戰爭中的三大捷。晉州大捷的勝利傳到朝鮮各地,鼓舞了朝鮮軍隊低落的士氣。.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第二次晉州城之戰
二次晉州城之戰是第一次萬曆朝鮮之役中的一場戰鬥,地點在朝鮮半島的晉州城(韓語:진주시,現在的晉州市),發生在萬曆二十一年/文祿二年(1593年)的陰曆六月廿一日至廿九日。這場戰鬥的結果是日軍勝利,朝鮮幾乎全軍覆沒。.
筑後國
筑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與筑前國合稱筑州。筑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福岡縣的南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筑後國
筑前國
筑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與筑後國合稱稱筑州。筑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福岡縣的西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筑前國
筑紫廣門
筑紫廣門(1556年-1623年5月22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武將、大名。筑後國上妻郡的國人領主。肥前國勝尾城城主。父親是筑紫惟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筑紫廣門
米多比鎮久
米多比鎮久(天文19年?(1550年?)-寬永10年(1633年9月11日)),日本戰國時代之筑前國糟屋郡的國人領主,米多比直知(又名大學)之子,通稱三左衛門,丹波守,異名為虎丹波。擔任立花氏的家老後受賜姓立花。.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米多比鎮久
糟屋武則
糟屋武則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將、大名。最初播磨國別所氏家臣。原姓志村,又名加須屋真雄,黑田孝高推薦下,成為羽柴秀吉的家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糟屋武則
細川忠興
細川忠興()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將,他是小倉藩的藩祖,細川藤孝的嫡子,曾經是細川輝經的養子,正室為玉子,另有側室多名,通稱與一郎。育有六男五女,包括長男忠隆、次男興秋、三男忠利等。他的別名是長岡忠興,別名由1578年開始使用,關原之戰後使用羽柴姓,大坂之役後才使用本來的姓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細川忠興
紀州
纪州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紀州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織田信長
織田秀信
織田秀信((天正8年—慶長10年五月初八)),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武將,洗禮名彼得。祖父為織田信長,父為織田信忠。關原之戰時反抗德川家康,被流放至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織田秀信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美濃國
瓦
,或稱屋瓦、瓦片,為屋頂上加蓋片狀物的建築風格,通常搭配尖斜式屋頂,常見於亞洲和歐洲。.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瓦
瓷器
瓷器,也作磁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需经过高温(约1200℃–1400℃)的窯內烧製。 瓷器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晋或隋唐(目前有争议),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窯爐內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而產生不同色彩,即窯變。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來瓷器通过各种贸易管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會被視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瓷器
生駒親正
生駒親正(いこま ちかまさ,)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三中老其中一人。父親生駒親重(即土田親重,生駒豐政養子,為織田信長母親土田御前兄弟,姑姑嫁給織田信定,祖父土田秀久為明智氏家臣,祖母明智氏)。生駒吉乃的前夫土田彌次郎為生駒親正有血源關係的堂兄弟,吉乃為親正無血源關係的姪女。在美濃國可兒郡土田(現在的岐阜縣可兒市土田)出生。算起來為織田信長表兄弟。兒子是生駒一正。兄弟土田源太郎1556年於明智長山城為明智氏戰死,另一兄弟土田三郎於本能寺之變時於坂本城為明智氏戰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生駒親正
申砬
申砬(),字立之,朝鮮王朝時期武將。本貫平山申氏,其姊為仁獻王后之生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申砬
熊谷直盛
谷直盛(かんべ とももり;),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豐後國安岐城城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熊谷直盛
熊津
津(웅진)是百济中期的首都名字,它的位置在今天韓國公州市,位於首都首爾以南150公里。百濟語发音为古莫那羅(곰나루),韩语中곰意为熊,나루意为国、国家。 475年高句麗长寿王南扩占领百济旧都慰禮城(今首尔)。百济文周王再次迁都熊津。西元538年,百濟聖王將都城自熊津(今公州市)遷移至泗沘。660年 唐朝灭亡百济,并在百济故地建立设置了5个都督府:“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纳入唐王朝直接管理。但随着后来的百济复国运动,唐朝在665年把五个都督府统一合并为熊津都督府。罗唐战争后,唐朝最终退出朝鲜半岛。熊津被统一新罗并入版图之中,新罗在熊津州設置都督府。757年 - 改称熊川。高麗時改称公州。詳见「公州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熊津
熊本城
本城(熊本城)位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中央區。別稱銀杏城(銀杏城)。日本三大名城之一。PHP研究所編『名城を歩く 10 熊本城』PHP研究所 2003年.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熊本城
片桐且元
片桐且元,日本戰國時代、江戶時代武將及大名。父親是淺井氏家臣片桐直貞,母親名字不明。其弟貞隆是江戶時代小泉藩藩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片桐且元
相良賴房
良賴房()為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肥後國相良氏當主,人吉藩的初代藩主。相良義陽的次男,在元和(1615—1624年)年間改名為長每(ながつね)。.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相良賴房
銀
银(silver)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来自argentum),原子序数47。银是一种柔软有白色光泽的过渡金属,在所有金属中导电率、导热率和反射率最高。銀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有纯净的游离态单质(自然银),与金等其他金属的合金,还有含银矿石(如辉银矿和角银矿)。大部分银都是精炼铜、金、铅和锌的副产品。 银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长久以来被视为贵金属。银比金来源更丰富,在现代以前的货币体系中作为硬币使用,有时甚至和金一道使用。除了货币之外,银的用途还有太阳能电池板、净水器、珠宝和装饰品、高价餐具和器皿(银器),银币和还可用于投资。银在工业上用于和导体、特制镜子、窗膜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银的化合物用于胶片和X光。稀硝酸银溶液等银化合物会产生,可以消毒和消灭微生物,用于绷带、伤口敷料、导管等医疗器械。.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銀
韓石峯
韓濩(한호;),號石峯(석봉),字景洪(경홍),朝鮮王朝中期書法家。 他生於朝鮮中宗時代的松都,在朝鮮成宗時代成了有名書法家,在他一生中他的作品傳遍朝鮮全國甚至到了中國,他也是陶山書院創辦人之一。 category:朝鮮王朝人物 Category:朝鮮書法家 한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韓石峯
莫卧儿帝国
--帝国、又称为莫卧--儿王朝、蒙兀--兒王朝(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英文:Mughal Empire,),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国。“蒙兀兒”即波斯语中“蒙古”一词的转音。在帝國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有察合台汗国贵族血统、波斯化的蒙古人。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属于帖木儿王朝。帝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而基層则信仰婆羅門教,使用梵文等各種印度語言。 政權在第二代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缓慢,处于不断衰退之中。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爆发之后,英国击败西帕衣团,并彻底廢除已经有名無實的帝国,直接統治印度。.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莫卧儿帝国
遠江國
遠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遠州。遠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静岡縣的西部。以东是日本东国。.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遠江國
遼東巡撫
遼東巡撫,又稱巡撫遼東地方贊理軍務,为明朝设立的一个巡撫職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遼東巡撫
鍋島直茂
鍋島直茂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龍造寺氏的家臣。鍋島清房的次男,幼名彥法師,別名鍋島信生。在晚年更取代龍造寺氏,被豐臣秀吉允許成為大名。育有兩子四女,包括勝茂及忠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鍋島直茂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菲律宾
萬曆三大征
萬曆三大征是明神宗萬曆二十年至廿八年(公元1592-1600年)間,先後在中國西北、東北、西南邊疆接連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三役分別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亂的寧夏之役、平定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朝鮮之役,以及平定貴州土司楊應龍叛亂的播州之役。明朝三戰皆勝,但國力亦損耗巨大。 寧夏之役自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第一次朝鮮之役自萬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592至1593年);第二次為萬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1597至1598年)。播州之役自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599至1600年)。而實際上萬曆時期大規模軍事行動還包括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緬戰爭,以及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但兩次皆是明朝失敗。.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萬曆三大征
萬曆朝鮮之役
-- 萬曆朝鮮之役(朝鮮方面稱壬辰之亂,朝鮮語: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語:文禄・慶長の役),是1592年至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日本豐臣政權與大明王朝、朝鲜國之間爆發的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中國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后两次派遣军队入朝,与日军作战。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即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潰敗,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隨即明朝指示派兵前來支援。這場戰爭波及到了朝鮮南部乃至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於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军队於1598年全部从朝鲜撤退,而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順天城之戰
順天城之戰,又稱倭橋城之戰,是明、朝聯軍發動的攻打順天倭城(遺址位於今全羅南道順天市)的戰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順天城之戰
順和君
順和君(),名李𤣰,朝鮮王朝第十四代國王宣祖庶六王子,為順嬪金氏所生,妻子為郡夫人長水黃氏。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順和君性格暴虐,仗着自己是王子的身份胡作非为,强夺人田和家奴。宣祖二十五年(1592年)壬辰倭亂之際,被宣祖派到江原道一帶募兵抗戰,但在咸鏡道遭到叛軍的襲擊,與兄長臨海君一起被扣留,隨後被叛軍移交日軍加藤清正部,成為俘虜。講和後與臨海君一起獲釋。 因性格暴惡,於宣祖卅四年(1601年)被宣祖革去君號,宣祖卅九年(1606年),其舅母天介呈狀至司憲府狀告順和君將其夫金彥希毆打致死,宣祖下令囚禁,宣祖四十年(1607年)三月過世,死後宣祖恢復名譽,謚僖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順和君
顧養謙
顧養謙() 字益卿、沖庵,通州(今江蘇南通)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顧養謙
飫肥城
飫肥城(おびじょう)是日本古日向國南部(今宮崎縣日南市)之城。江戶時代是伊東氏飫肥藩的藩庁。.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飫肥城
飯田直景
飯田直景,出生於1565年(永祿8年)卒於 1632年10月31日(寬永9年陰曆9月18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出生於山城國(亦有大和國的說法)。父親為飯田直澄。幼名才八、久次郎。通稱為覺兵衛(角兵衛),多被稱為飯田覺兵衛。亦有基久、重氏之名。日本槍柱七本(日本七柱槍)其中的一位。 年輕時仕奉加藤清正、與森本儀太夫(森本一久)和庄林隼人(庄林一心)並稱加藤家三傑,成為加藤氏的重臣。武藝過人,其中尤其擅長槍術。在賤岳之戰時擔任清正的先鋒。之後參與朝鮮出兵與森本儀太夫製作了龜甲車、在普州城攻城戰時發揮作用,因為這個戰功,被豐臣秀吉賜了「覺」這個字為名,正式的文書亦有記為「角」兵衛的(覺和角在日語的發音都是Kaku)。 此外他亦長於土木工程建築、在興建加藤清正的本城熊本城時發揮長才。目前熊本城的三之丸長達一百八十公尺的百間石垣據稱即為他的傑作,故又被稱為「飯田丸」。此外他還受邀參與名古屋城和江戶城的興建。 加藤清正過世後,他繼續仕奉第二代的加藤忠廣、忠廣被改封後、他隱居至京都直至逝世。.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飯田直景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西班牙
首爾
首尔(,官方英語拼法:Seoul,國際音標:),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為韓國首都,同時為韓國及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位于韓國西北部的汉江流域,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後成為高麗王朝的南京和朝鮮王朝的國都,現今為韓國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全市人口約1千萬;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則達2千4百萬。 首尔曾举办1986年亚洲运动会、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與日本合辦)、2017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国际体育赛事與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並獲選為2010年的世界设计之都。都會區內有昌德宮、水原华城、宗庙、朝--鲜王陵、南漢山城等5處古蹟列為世界遗产。.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首爾
駿河
駿河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駿河
許浚
許浚(허준,),字清源,號龜岩,封号阳平君,籍贯阳川,朝鲜王朝宣祖及光海君时的名医,宣祖七年(1574年)开始行医,三十岁时任太医院医官,宣祖三十八年(1605年)封为扈聖功臣三等,宣祖四十年升为崇禄大夫,1615年卒,追赠为正一品辅国崇禄大夫,被誉为“医圣”。 许浚著有《纂图方论脉诀集成》、《东医宝鉴》、《谚解胎产集要》、《谚解救急方》、《谚解痘疮集要》、《新纂瘟方》、《辟疫新方》七部著作。其中《东医宝鉴》是朝鲜传统医学史上的巨著。它的问世确立了韩医学的独立地位,并最早创用“东医”作为朝鲜传统医学的专用名。该书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许浚根据自己60年所积累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创立了痘疮、水痘、麻疹、猩红热等类似疾病相区分的传染病学。他所著的《谚解痘疮集要》打破了当时人们认为痘疮是痘神引起的疾病不能治疗的固有观念。他晚年所著的有关1613年朝鲜北部猩红热疫情的传染病医书《辟疫新方》是中韩日东亚三国中最早将猩红热与其它症状类似的疾病区分开来,也是世界最早对猩红热病症作出准确记录的著作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許浚
骑兵
騎兵是陸軍當中,騎乘動物作為移動手段的兵種。并不是只有使用马匹的军种称为骑兵,也有騎乘其他動物,例如戰象或駱駝;有些步兵如龙骑兵使用马匹移动,但下马作战。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野戰最重要的主力兵种,殺傷力極大,中外戰史皆常見以少量騎兵牽制大量步兵。 在現代陸軍中雖然已經甚少使用動物,但使用機械化交通工具移動的部隊仍可稱作騎兵。.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骑兵
高岡宗弼
岡宗弼(生没年不詳)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讚岐國武士。高岡伊豆守宗範之嫡子。他的原名源宗弼。通稱高岡城左衛門。官位是左衛門少尉。讚岐國刺史生駒親正的家臣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高岡宗弼
高知城
知城()是位於日本高知縣高知市(舊土佐國土佐郡高知)的一座城堡,別名「鷹城」。高知城在江戶時代是土佐藩的藩廳。高知城在江戶時代修築的天守及本丸御殿、追手門等建築仍有保存,是日本的史跡並被選入日本100名城。高知城位於中心處的大高坂山上,是梯郭式平山城。高知城利用大高坂山南側的和北側為天然護城河。在戰國時代之前,高知城名為大高坂山城。現在的高知城由江戶時代初期土佐藩初代藩主山內一豐興建,在第二代藩主時期竣工。山內一豐時期,高知城名為河中山城,後改名為高智山城,再改為現名。 高知城躲過了明治時期廢城令及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是日本唯一本丸內建築得到完全保留的城郭。天守、御殿、追手門等15棟建築都得以現存,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城郭全體現在是高知公園,免費對公眾開放,但天守及本丸御殿需付費參觀。高知城附近地區城聚集有高知市政府、高知縣政府、地方法院、地方檢察院等行政和司法機構,是高知縣的行政中心。城內有山內一豐及妻子千代(見性院)、板垣退助的銅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高知城
高砂
()是日本古代對臺灣的稱呼,由來與高雄的古稱「打狗」有關。.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高砂
高陽市
陽市()位於韩国京畿道的中西部;東北側是楊州市,西北側是坡州市,西側是金浦市、東南側是首爾特別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高陽市
高松城 (讚岐國)
松城()是日本的一座城堡。位於四國島香川縣高松市玉藻町,別名玉藻城。高松城在形式上屬于輪郭式平城。城內天守於1884年(明治17年)拆除,目前有重建天守的計划。高松城為國家指定史跡,也是日本100名城之一,與愛媛縣的今治城和大分縣的中津城,並列日本三大水城。.
高橋統增
橋統增(1572年1月4日(元龟3年12月1日)-1617年8月20日(元和3年7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九州筑後三池藩之祖。高橋紹運次子、立花宗茂之弟,母為宋雲院。妻為筑紫廣門之女加禰姬,子有繼承三池藩的立花種次、次男立花種吉、三男立花種俊,四男為繼承立花氏宗家的立花忠茂、五男立花種元,另有一女。 幼名千若丸、彌七郎、少輔太郎,元服後取名統增、宗一、重種、直次,後改姓立花。號道伯(白)。官稱主膳正、民部少輔。.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高橋統增
譚綸
譚綸(),字子理,一字以詔,号二华,江西宜黃縣人,明朝官员,進士出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譚綸
讚岐國
讚岐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讚州。讚岐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香川縣,但設置之初不包含小豆島及直島諸島。.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讚岐國
豐後國
豐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豐州。豐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大分縣北部以外的大部分。.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豐後國
豐前國
豐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豐州。豐前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福岡縣的東部(北九州市東側、京築地方)及大分縣的北部(中津市、宇佐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豐前國
豐臣秀勝
豐臣秀勝(),三好吉房的次子,母親瑞龍院阿智,是豐臣秀吉的外甥,關白秀次的親弟弟。豐臣秀勝幼名小吉,正室為淺井長政三女阿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豐臣秀勝
豐臣秀次
豐臣秀次()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關白,豐臣政權的第二代家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豐臣秀次
豐臣政權
豐臣政權(),或稱豐臣氏政權,是指日本自天正18年(1590年;一說天正13年/1585年)到慶長8年(1603年)為止,由豐臣秀吉建立的武家政權。.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豐臣政權
越後國
越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亦稱越州,越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越後國
越前國
越前國()為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越州。越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今福井縣的嶺北地方及敦賀市,初設之時的國領更大,還包含現在的石川縣全境。.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越前國
趙志皋
趙志皋(),字汝邁,號濲陽。浙江蘭溪縣城中隅(今雲山街道)人。明朝政治人物,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萬曆年間官至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趙志皋
趙憲
趙宪(),宋朝宗室。 宋朝第十五代(南宋第六任)皇帝宋度宗赵禥的第三子,生母俞修容,咸淳四年(1268年)十月初一戊寅朔出生。五年冬十月十二甲申(1269年11月7日),赵宪被父亲授予检校太尉、武安军节度使之职,封益国公。六年(1270年)六月十二庚辰,赵宪薨逝,谥号冲定。宋度宗有八子,度宗之后,南宋灭亡前夕,赵宪的六弟赵显(宋恭帝)、五弟赵昰(宋端宗)、同母七弟赵昺(宋少帝)先后登上皇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趙憲
路易斯·弗洛伊斯
路易斯·弗洛伊斯(葡萄牙語:Luís Fróis、)是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年輕時已經離葡萄牙,主要在日本傳教,是《日本史》及《日歐比較文化》的作者。在方濟各·沙勿略(Francis Xavier)推薦下來日傳教,曾與織田信長見面。1597年在長崎病逝,最後他記載日本二十六聖人被處死的事件。.
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是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名将李舜臣与入侵的日本豐臣政權在朝鮮半島鸣梁海峡的一场海战。李舜臣将军利用鸣梁海峡的特殊地理特征在此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舰三百三十余艘,创下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不过日本有史學家对此次战役有争议。.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鸣梁海战
鸭绿江
鸭绿江(满语: ;汉语拼音:,)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一条界江。入海口地区,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方陆地接壤,因此鸭绿江江面末段完全在朝方一侧。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鸭绿江
麻貴
麻贵(生卒年不详)字溟回,号而泉,明朝的武将。回族人。 麻貴的军人生涯主要是在中国西部今天宁夏、山西等地度过的。明世宗时他随父亲赴西域进攻瓦剌,首建战功。明穆宗时他被迁往大同,明神宗登基之初他任大同总兵。1582年迁往宁夏任总兵。1591年受到指责被贬,赴边疆戍守。1592年被重新使用,抵抗蒙古入侵有功,1597年任备倭总兵官,参加萬曆援朝戰爭救援朝鮮,抵挡日本入侵。他与杨镐一起参加了蔚山城之战,因作战有功升为右都督。从1610年开始镇守辽东。后因病退职。因抗蒙有功被称東李(李成梁)西麻。《明史.麻贵傳》稱其「果毅驍捷,善用兵,東西並著功伐......稱一時良將焉。」 M M Category:麻姓.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麻貴
軍官
軍官,本義為國家授權至軍中管理軍隊的官員,軍官往往象徵著國家軍隊的威權性,是軍隊最高的管理幹部,一般由尉級至將級的人員擔任,在軍中擔任領導軍隊,指揮領導或技術幕僚(或稱參謀)的職務,前者擔任的職務名稱有排長、連長、營長或旅長等,後者幕僚職則有人事官、訓練官或情報官等等,一般在現代國家的軍隊體制,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而軍官在位階上高於士官及士兵,擔任領導及幕僚的職務。 在古中國各個朝代,對軍官的稱呼不一,有武將、武官、武吏等稱呼,軍官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騪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元朝, 官員分為民官、軍官。 在皇帝的詔、敕和公事行文中,對軍官的升、降、襲職、退休等已有規定。如,在邊界地區「鎮守三載無虞者,……軍官升一階”(《元史》卷二十四);“軍官有功而升职者,舊以其子弟襲職,陣亡者許令承襲,若罷去者,以有功者代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軍官
黃慎
黃慎(),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號癭瓢子,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清代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代表作品有《商山四皓圖》、《漱石捧硯圖》、《伏生授經圖》、《東坡玩硯圖》、《醉眠圖》等。 少年喪父,家貧,事母至孝,學畫為業,人物畫風頗有上官周的影子,後以賣畫為生,作品多取材自歷史人物、神仙佛道、樵夫漁父。三次至揚州賣畫,與鄭燮、李鱓等人有往來,鄭燮贈他詩:“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情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 Category:清朝画家 Category:宁化人 Shen慎.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黃慎
黑田孝高
黑田孝高()日本戰國安土桃山時代武將,亦為天主教徒大名。小寺家臣、姬路城主黑田职隆之子,母親是小寺政職之養女小寺氏,其妻為之女,兒子黑田長政為筑前國福岡藩初代藩主。 諱為「祐隆」(すけたか)、「孝隆」(よしたか),後改為「孝高」,一般通稱黑田官兵衛,出家法號為黑田如水。以身為豊臣秀吉心腹的立場,在軍略與外交工作方面都相當活躍。與竹中重治(半兵衛)是秀吉身邊最重要的參謀雙璧,對其取得天下的過程有重大影響,後世並稱為「兩兵衛」。.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黑田孝高
黑田長政
黑田長政()是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筑前福岡藩第一代藩主。 父親是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如水)。因為九州征伐的功績而成為中津的大名,在文祿慶長之役等戰事中亦相當活躍。特別在關原之戰中立下很大戰功,因此被賜予筑前名島52萬3千石並成為福岡藩初代藩主。與父親孝高同樣是吉利支丹大名,但是後來棄教。.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黑田長政
黄仁宇
仁宇(Ray Huang,),是一位籍貫湖南长沙的美國籍歷史學家。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共內戰期间擔任国军軍官,後赴美求學並获取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学位。以身為中国歷史明史专家及倡导“大歷史观”而为世人所知。著有《萬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暢銷作品。.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黄仁宇
黄海道
黃海道 (황해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當時的面積有16,743.66平方公里,道府位於海州。 1954年,朝鮮把黃海道劃分為南北兩道。.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黄海道
辽东
辽东在現代汉语中多指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是位于中国辽宁辽河以东,渤海与黄海之间的一个半岛。而在中國历史上,「辽东」范围稍大于辽东半岛,大致上为现在辽河以东的辽宁省地區,是漢地的組成部分。.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辽东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它的北面边界是鸭绿江口与辽河口的联线,其它三面临海。千山山脉从南至北纵贯整个半岛。最高点高于1000米。最高为步云山1131米。半岛沿海地带是平原,海中有很多岛屿,著名的有小龙岛,蛇岛 (中国),长山群岛等等。由于海洋气候影响半岛上冬暖夏凉,夏季是避暑胜地。重要的城市有大连市、营口市、丹东市等。.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辽东半岛
近江國
近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江州。近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滋賀縣,境內有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近江國
露梁海戰
露梁海戰是一場於1598年12月16日在朝鮮東南外海露梁海域展開的海戰。參戰雙方為中國明朝與朝鮮王朝的聯軍,以及當時征伐朝鮮的日本軍隊。這場戰役發生在「朝鮮之役」(朝鮮稱「壬辰祖國戰爭」)第二回合衝突(日本稱「慶長之役」)的後期。此次海战中国明朝和朝鲜王朝的联军给与一部日军歼灭性的打击,对战后朝鲜半岛200年的和平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星岛环球网.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露梁海戰
蜂須賀家政
蜂須賀家政()是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大名,德島藩藩祖。是蜂須賀正勝(小六)的長男,正室為生駒家長之女。育有長子至鎮,通稱彥右衛門。官位為從五位下阿波守。.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蜂須賀家政
郝杰
郝--(),字彦辅,号少泉,山西蔚州(今蔚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郝杰
郭再祐
郭再祐()字季授,朝鮮王朝時期軍事人物,在萬曆朝鮮戰爭時期曾組織民間義兵抗擊日本侵略軍。 郭再祐出生於慶尚南道宜寧郡的世干村,是當地地主郭越的第三子。3歲的時候母親就死了。他出生的家庭十分富裕,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然而都落榜了。 1592年4月12日,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僅僅在日軍侵略的第9天,郭再祐集合了自己的一族和同村村民,協助朝鮮的官軍防衛宜寧郡。這是萬曆朝鮮戰爭期間朝鮮民間組織的第一支义兵。 他以遊擊戰為戰術,攻擊日本的輸送船等,取得多次成功。尤其是他曾使用影武者的戰術擊退了日軍安國寺惠瓊部,此戰後他聲名大噪。在第一次晉州城之戰之中,郭再祐使用伏兵之計,擊退了日軍的包圍。由於當時他身穿紅色緋緞所織成的軍服,故被日軍稱作「天降紅衣將軍」。 戰後,他多次拒絕接受朝鮮朝廷冊封的官職。1613年,七庶獄事發生;次年,光海君欲殺死永昌大君,郭再祐上書為永昌大君求情,希望免其一死。然而光海君最終將永昌大君蒸殺,郭再佑因此離開漢城,退隱鄉間。1617年病逝,葬於慶尚南道達城郡求智面新塘洞。諡號忠翼公。 在今日韓國宜寧郡郊外的義兵公園舉辦有對郭再祐的「義兵祭」。.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郭再祐
郭遵
郭遵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郭遵
能登國
能登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能州。能登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石川縣北部的能登半島。.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能登國
阿波國
阿波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阿州。阿波國的領域即為現在的德島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阿波國
閣臣
#重定向 大学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閣臣
藤堂高虎
藤堂高虎()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近江國富豪藤堂虎高。伊勢國津藩藩主。戰國時期歷經伺奉多位主君。以築城技術見長,如:宇和島城、今治城、篠山城、津城、伊賀上野城及膳所城等,與黒田孝高、加藤清正同為築城名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藤堂高虎
闲山岛海战
闲山岛大捷又称闲山岛海战,是1592年8月14日朝鲜与日军在闲山岛附近的一场重要海战。朝鲜名将李舜臣的海军在此次海战中击沉47艘日船。此次海战成为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的转折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闲山岛海战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關原之戰
關白
白為日本的古代職官。關白本為「陳述、稟告」之意,關白一詞由中國傳入日本,典故出自《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天子」,也就是說任何大事皆先陳述或稟報給霍光知道,然後上奏於皇帝。因霍光受封博陆侯,故又名博陸。中國亦有許多官位,原本只是個動作,即動詞變成名詞的事例,如總督、巡撫、提督、巡按。 關白作為實際職務的名稱始於日本的獨創,為攝政一职在天皇成年後的称呼。在古代日本,攝政並不常見,後至平安時代,藤原氏始開關白一例。而攝政與關白,合稱攝關。當時藤原氏掌控朝廷並且架空天皇,所以攝關一變為常設職位,幾乎每一代天皇皆有攝關執政。藤原氏的嫡派後裔繼承攝關之職,即稱為攝關家。 後來太上天皇的院政與武士興起,攝關家的權力衰落。藤原氏再分為五支,他們是近衛、九條、二條、一條和鷹司。自此五家輪替此職,稱五攝家。到室町時代後,攝關與朝廷一樣變成有名無實。關白退位後稱太閤,若太閤出家为僧,则称为“禪閤”,自豐臣秀吉後,有鷹司政通適合此稱。關白除豐臣秀吉(1585年-1591年)(因他買通近衛前久收他為猶子)及豐臣秀次(1591年-1595年)兩任外,概由藤原氏或五攝家所任。日本最後一任關白是二條齊敬,任職於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至慶應二年(1866年)。.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關白
葡屬印度
葡屬印度 (葡文:Índia Portuguesa 或 Estado Português da Índia )由過去葡萄牙於印度的殖民地所組成。1947年印度獨立時,葡萄牙於印度的殖民地包括位於其西岸的果阿、達曼-第烏,以及位於達曼內陸的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葡屬印度有時也會被統稱為果阿。.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葡屬印度
葡屬澳門
葡屬澳門(1557年—1999年12月19日),又稱為澳葡時期或者澳葡時代,澳門在葡萄牙帝國時期的政府機構,不是官方用語。殖民地時期稱為澳門政府,因與澳門回歸後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澳葡政府」,以區別兩者。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的殖民地時代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澳葡政府時期,澳門曾被分為澳門市(Concelho de Macau,又稱天主之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範圍為澳門半島)和海島市(Concelho das Ilhas,包括氹仔(Taipa)和路環(Coloane))。澳門當時亦是葡萄牙的海外省。 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承認澳門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直到1999年12月20日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葡屬澳門
董一元
董一元,明代宣府前卫(今张家口宣化)人。将门之后,其父董旸在嘉靖年间为宣府游击将军。 军功卓著,与当时的麻贵、张臣、杜桐、达云并称边关虎将。《明史.董一元傳》稱「一元歷鎮沖邊,並著勞績。與麻貴、張臣、杜桐、達云為邊將選云.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董一元
钦差大臣
欽差,意為舊時官場由天子任命的一種臨時性「差遣」,奉派出外辦理要事的官員。如《西遊記》:「老爺是上國欽差,小和尚有失迎接」。存在於北周至明清時代,代天子「巡行天下,撫軍按民」或查察弊端,明代地方以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三司治理地方,三司偶有互相掣肘遇事難決之時,朝廷即派官員調解處理,如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派遣皇太子朱標巡撫陝西,在永樂十九年,成祖命侍郎郭敦,給事中陶珩巡撫順天府。欽差多以憲臣職事官巡撫地方,或以兵部堂官總督地方軍務,或以公侯勳臣總其官兵,偶有以刑部職官為主鎮撫地方者。以上為明代之欽命差遣。 至清代巡撫則變為定--,不過仍偶有臨時性的專事差遣官員。 明、清時,欽差多稱欽差大臣。如《清史稿》·那彥成傳:「回疆四城既復,命為欽差大臣,往治善後事。」《官場現形記》:「這位欽差大臣,姓溫名國因,是由京官翰林放出來的。」 19世紀,俄國諷刺作家果戈理著有諷刺喜劇《欽差大臣》。在本剧中,果戈理呐喊的“你们在笑什么,你们在笑你们自己”一句,至今仍警醒这世人。 欽差大臣的職能類似于近現代的“專案調查小組”。.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钦差大臣
蒲生氏鄉
蒲生氏鄉()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蒲生賢秀的嫡男。正室為冬姬,另有三名側室,幼名為鶴千代,元服後名為賦秀,再改為教秀,洗禮名里奧(レオン或レオ)。長子為秀行。.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蒲生氏鄉
邢玠
邢玠(),字式如,號崑田,山东益都縣(今青州)人。明朝大臣,官至薊遼總督,曾在万历年间援朝抗倭战争中统帅明军取得重大胜利。.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邢玠
肥後國
肥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肥州。肥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熊本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肥後國
肥前國
肥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肥州。肥前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的佐賀縣及扣除壹岐島和對馬島後的長崎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肥前國
邓子龙
鄧子龍(),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朝水師將領,生於江西省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邓子龙
蔚山城之戰
蔚山城之戰是萬曆朝鮮之役期間由明、朝聯軍發動的攻打蔚山倭城(遺址位於今蔚山廣域市)的失敗戰役。第一次,由於明、朝聯軍重大傷亡,被迫撤退。第二次,由於日軍防禦甚固,明、朝聯軍主動撤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蔚山城之戰
蔚山广域市
--山广域市(),簡稱蔚山,是大韩民国的广域市之一,东南部临朝鮮東海的著名工业城市,為韩国第二位企业集团现代集团的所在地,現任市長是-朴-孟雨。 蔚山广域市面积為1060.2 km²,人口1,172,925人(2016年)。 过去这里曾是韩国捕鲸业主要中心。该城拥有蔚山大学和K联赛足球俱乐部蔚山现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蔚山广域市
鄭仁弘
鄭仁弘(朝鮮語:정인홍,1535年-1623年)韓國李氏朝鮮中期的文臣及政治人,性理學者和朝鮮之役時李氏朝鮮的義兵將。他在東人·北人黨的創黨黨員和大北黨的領導人物,李氏朝鮮后期的山林學門政治的創始者。字德遠,號來庵。.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鄭仁弘
鄭文孚
鄭文孚()字子虛,號農圃,朝鮮王朝時期官員、義兵首領。本貫海州鄭氏。 鄭文孚於1585年通過科舉並出仕。1591年,任北評事,駐箚鏡城府。1592年壬辰倭亂爆發之後,時任鏡城府駐箚評事的鄭文孚糾集義兵五千,自稱義兵大將,抗擊日軍。他們抗擊入侵咸鏡道的日軍加藤清正部,迫使日軍據城不出,最後收復鏡城府、吉州府等地,大破日軍,並誅殺反叛的鞠世弼,是為北關大捷。 雖然鄭文孚戰功卓著,但官卑秩小。咸鏡道巡察使尹卓然忌其功,派兵奪取其斬獲的首級,並多次要以軍法處死他,被眾將力勸得免。朝鮮宣祖派人調查時,尹卓然通過行賄方式讓調查者為自己辯解。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鄭文孚「剛介寡交」,故而「不得大用」。朝廷將戰功全歸鄭見龍,拜其為咸鏡道兵使;而鄭文孚僅僅只被認定誅殺叛民有功,拜吉州府使。當地軍民紛紛推薦由鄭文孚擔任兵使,但被朝廷拒絕了。 1611年,充南原府使。此時光海君得知鄭文孚在壬辰倭亂期間深得北道地區的人心,在李恒福的推薦下,用其為吉州牧使。1616年,任兵曹分總管。1617年,任兵曹參判。但他不附當權的韓纘男,故而不被重用。 1623年仁祖反正之後,受到李元翼的推薦,鄭文孚受到朝鮮仁祖的重用,拜全州府尹。不久鄭文孚因母丁憂,告假回鄉。有一勳臣因與鄭文孚相善,前去弔祭,發現他家牆壁上寫有詩句:「楚雖三戶亦秦亡,未必南公說得當;一入武關民望絶,孱孫何事又懷王」,回來後便告訴別人。受到李适之亂的影響,鄭文孚當即被逮捕訊問。左議政趙翼力陳其冤,仁祖準備將他赦免。但臺諫言其詩意有所指,故而再遭訊問,受酷刑,死於杖下。 1665年,在領議政鄭太和、修撰李端夏的建議下,朝鮮顯宗為他平反,追贈右贊成,諡忠毅。 著有《農圃集》。.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鄭文孚
鄭撥
鄭撥()字子固,號白雲,朝鮮王朝時期武將。本貫慶州鄭氏。 鄭撥是鄭明善之子,25歲時候武舉合格,後逐漸升遷,直到釜山鎮水軍僉使之職,負責防備倭寇。1592年,宗義智率日軍突然來到釜山,發動侵略朝鮮的文祿之役,要求假道入明。鄭撥嚴詞拒絕了這個要求,隨後日軍攻打釜山鎮,鄭撥在城南門被日軍火繩槍擊中,英勇戰死。 死後追封左贊成,諡號忠壯。與宋象賢同祀於東萊忠烈祠。 Category:朝鲜王朝武官 Category:朝鲜王朝战争身亡者 Category:鄭姓 Category:慶州鄭氏 Category:諡忠壯 Category:朝鮮王朝追贈官員.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鄭撥
脇坂安治
脇坂安治(),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武將及大名。州本藩及大洲藩主。別名甚內。.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脇坂安治
臨津江之戰
#重定向 臨津江戰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臨津江之戰
臨海君
臨海君(),本名李珒,字鎭國,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國王宣祖的庶長子,為恭嬪金氏所生,是光海君的胞兄。 朝鮮宣祖的正妃懿仁王后沒有生育男嗣。而臨海君雖為宣祖長子,但他性格暴虐,仗著自己是王子的身份胡作非為,強奪人田,因此宣祖很討厭他,遲遲沒有立世子。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之際,宣祖才冊立臨海君的弟弟光海君為世子,並且讓光海君管理朝鮮國內之事。在這場戰爭中,臨海君奉命前往咸鏡道徵兵,但在當地與顺和君李𤣰一同被叛軍扣押,移交日軍加藤清正部,成為俘虜。在講和後獲釋。1608年他的胞弟光海君即位之後,將其視為眼中釘,以私藏军器、阴养死士、密谋篡位、私攜武器入宫等四条逆反罪名,剝奪爵位,流配外地。翌年光海君密令李廷彪將其殺死,享年三十八歲(虛歲)。 1623年,光海君被仁祖推翻,是為朝鮮歷史上的仁祖反正。仁祖即位後,恢復李珒的臨海君爵位,並過繼慶昌君李珘次子陽寧君李儆為後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臨海君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臺北
釜山廣域市
釜山广域市(),简称釜山,是韩国繼首尔之后的第二大城市。2010年,釜山市人口360万,釜山都市圈(包括周边的金海市和梁山市)的人口有400多万。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30211424/http://world-gazetteer.com/wg.php?x.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釜山廣域市
釜山鎮之戰
釜山鎮之戰是1592年5月24日至25日期間日本入侵朝鮮釜山鎮的戰鬥。釜山鎮之戰與多大浦之戰同時發生,這兩場戰役標誌著壬辰倭亂的開始。 豐臣秀吉計劃入侵朝鮮的時候,令對馬的大名宗義智先進行戰略籌畫,最終確認以釜山浦為主要登陸地點,同時攻佔多大浦和西平浦作為重要據點。 1592年5月24日(萬曆二十年/天正二十年四月十三)清晨,宗義智率領日軍突然到達釜山浦。之前,宗義智先致書於釜山鎮守將鄭撥,要求假道入明,遭到鄭撥嚴詞拒絕。隨後日軍便攻打釜山鎮,同時小西行長也率軍攻打多大浦。日軍使用裝備先進的火繩槍,進行一輪又一輪地攻擊,鄭撥率軍退守第二道防線,重新組織了弓箭手進行反擊,但仍被日軍擊敗,被迫退守第三道防線。數個時辰之後,鄭撥中彈身亡,朝鮮軍心渙散。翌日早晨,日軍全面佔領釜山城,並以此作為日後侵略朝鮮的兵員、糧草重要中轉站。 在攻陷釜山之後,宗義智隨即率兵攻打東萊城。.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釜山鎮之戰
釜山浦海戰
釜山浦海戰是发生在1592年10月4日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朝鮮釜山港爆發的一場海戰,交戰的雙方是日本豐臣秀吉政權下的水師與朝鮮水師,最後朝鮮水師佔領釜山的計畫失敗損失慘重,從此之後不敢再主動挑起海戰。.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釜山浦海戰
金忠善
金忠善(김충선,)字善之(선지),號慕夏堂(모하당),李氏朝鮮時期人物。 原名沙也可(さやか),曾是萬曆朝鮮戰爭時期日本加藤清正右軍的將領。當他剛踏上朝鮮的土地時,立即背叛了日本,向慶尚道守將朴晉投降。此後他效力于李氏朝鮮传授製造铁炮技术,並在東萊和蔚山的海戰中擊敗日本侵略軍,建立功績。權慄、韓浚謙等人奏請賜名「金忠善」(獲封正二品正憲大夫),成為金海金氏一族的成員。 1598年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後,金忠善奉命守衛李氏朝鮮的北方邊境達十年之久。1624年,李适謀反,擁立朝鮮仁祖的叔父興安君李瑅為王,史稱「李适之亂」。金忠善支持仁祖反正,捕斬李适的部將徐牙之。1636年,清朝軍隊入侵朝鮮(史稱「丙子胡亂」),金忠善奉命防禦,殺清兵500人,擊退了清朝的進攻。此後金忠善退隱,遷居大邱,娶張春點的女兒為妻,潛心研究儒學。 著有《慕夏堂文集》。今大韓民國大邱廣域市的鹿洞書院,據說是後世為了紀念他而興建,為日本遊客到大邱必訪景点。.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金忠善
金命元
金命元(),朝鲜王朝宣祖时期的将领、高级官员,出身自庆州金氏的两班(父亲金民筠)。1561年中舉,1589年揭发鄭汝立謀叛。由于他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死守汉阳,死后被追封为忠翼公。 Category:慶州金氏 Category:朝鮮王朝軍事人物 Category:朝鮮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諡忠翼.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金命元
金誠一
金誠一(1538-1593),字士純,號鶴峯,義城金氏出身的李氏朝鮮文官。 1538年(中宗33年)生於慶尚道的安東,是儒學家李滉的弟子,1568年(宣祖元年)31歳科舉及第,歴任正言、掌令、副提學。 1590年(宣祖23年),作為朝鮮通信使副使出使日本探查豐臣秀吉動向,但因他屬東人黨,與西人黨正使黄允吉判斷完全相反。 1592年(宣祖25年)萬曆朝鮮之役開始後,被任命為慶尚右兵使,但因戰前報告誤判被逮捕,但從漢城移送稷山途中被赦免,任命為慶尚道招諭使,因募兵有功被升為慶尚道觀察使(兼嘉喜大夫),1593年(宣祖26年)4月病死於晉州,享年51歳。 死後,追封大提學,諡号文忠公,配享盧江的退溪廟。 category:朝鮮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諡文忠 Category:人物神.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金誠一
金時敏
金時敏()字勉吾,是朝鮮王朝時期的一位將軍。本貫安東金氏。他在萬曆朝鮮戰爭期間作為抗擊日本的將軍而出名,並最終陣亡於第一次晉州城攻防戰之中。 1554年9月23日,金時敏出生於忠清道的木川县(今天安郡)。他是金忠甲的第三子,高麗王朝將領金方慶12世孫。金時敏年幼時就希望自己成為一位將軍,因此努力練習武術。1578年武科及第,被任命為訓練院主簿。他看到了朝鮮軍隊極為不良的狀況。當時朝鮮二百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且朝廷重文輕武,導致了武器裝備非常差勁,軍紀極為混亂。金時敏向國防最高部門兵曹判書上書,建議改革軍隊。然而,兵曹判書以如今是太平盛世為理由,斥責了金時敏。金時敏多次提議,皆被兵曹判書拒絕。氣憤之下,金時敏當著兵曹判書的面,將自己的軍帽脫下並扔在地上踐踏,辭職歸鄉了。 1583年,女真酋長尼湯介侵犯朝鮮(尼湯介之亂),金時敏追隨鄭彥信,擊退了女真的進攻。此後,金時敏重新踏上了仕途。1591年,被任命為晉州判官。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金時敏在上司晉州牧使死後,被推舉為代理牧使。他以全羅道的晉州城為中心,對日軍入侵之後的混亂局面進行了收拾。在谷城、鎮海等地擊破日軍,俘虜日將平小太。其戰功受到了朝鮮朝廷的確認,正式升任晉州牧使。 同年10月,日軍細川忠興率2萬軍隊猛攻晉州城。金時敏率7500人(一说3800人)英勇抵抗,他令人模仿敌军的方法制造了五百多斤的硝石和七十多支枪筒,然后选出精兵,熟练兵器的用法。将城中的老弱妇孺打扮成兵士,又在城墙上方布下许多形似射箭的稻草人。日军向稻草人发动攻击,日军精疲力尽时朝军反击,城外又涌来扮成支援军队的义兵,大大地震慑了日本军队。6日后成功擊退日軍。然而金時敏本人巡城时,被一个倒下的日本军人突然站起用火銃擊中,重傷身亡。死後被追封為宣武功臣二等,追贈領議政一職,1711年諡忠武。 金時敏在晉州城英勇作戰亦得到了日本人的高度評價。在江戶時代歌舞伎中登場的木曾判官,其原型就是金時敏。 韩国庆尚南道晋州市每年举行“晋州南江流灯节”纪念金时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金時敏
蕭彥
蕭彥(),字思學,號念渠,諡定肅、宣獻,南京寧國府涇縣(今安徽省涇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蕭彥
長宗我部元親
長宗我部元親(),為日本戰國時代土佐大名、土佐七雄之一,外號「鬼若子」。.
長谷川秀一
長谷川秀一,出生年不詳,卒於文祿3年(1594年),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織田氏家臣。幼名竹,官拜從五位下侍從。.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長谷川秀一
若狹
若狹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若狹
耳塚
耳塚亦稱鼻塚,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豐國神社門前的一座墳墓。其所埋葬的是在萬曆朝鮮戰爭期間戰死的朝鮮軍和明軍的耳朵和鼻子。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朝萬曆帝發兵支援朝鮮。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才結束。在萬曆朝鮮戰爭期間,根據日本的傳統習慣,將朝鮮和明朝陣亡的將領首級獻給主將請功,這就是首實檢;而對於陣亡的朝鮮和明朝普通士兵則將耳朵或鼻子割了下來,用鹽醃制後獻給主將請功。 耳塚於慶長二年(1597年)開始建造,同年9月28日對施餓鬼進行供養。相國寺住持西笑承兌依據豐臣秀吉的意圖,大集京都五山的僧眾,舉行了盛大的供養大會。 耳塚底部是一個古墳狀的土丘,上面是一個五輪塔,周圍建有石柵欄。最早,這個墓叫做「鼻塚」。後來,由於日本儒學學者林羅山在其所著的《豐臣秀吉譜》中稱之為「耳塚」,此後「耳塚」一名廣為流傳。耳塚中大約埋有二十多萬人的鼻子或耳朵,其中共有朝鮮人耳鼻185738,明朝人耳鼻29014。 日本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曾修葺耳塚,並在耳塚附近建立了「耳塚修營供養碑」。昭和四十四年(1968年)4月12日,日本政府以「方廣寺石壘和石塔」為名義,將耳塚指定為國家史跡。然而,此地成為觀光景點引起了不少在日朝鮮人的抗議和不滿。.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耳塚
耳冢
#重定向 耳塚.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耳冢
虎蹲砲
虎蹲砲,又写作“虎蹲炮”,是中国古代一種小型管身火砲,最早在宋朝曾公亮等所著的《武經總要》的記載中为一種人力投石機。虎蹲炮的大规模研制与使用,始自中国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期,由戚繼光在抗倭戰爭中為了反制倭寇的鳥銃而發明。戚继光在研究了当时的几种火炮后,为了克服发射时容易产生后座而造成自伤的缺点,在炮口安装了支撑架,故虎蹲炮以射擊時外觀像猛虎蹲坐而得名。 這種輕型火炮後來成為明軍的重要武器,連騎兵隊都有裝備。 历史记载,1598年11月18日夜,中国明朝军队与朝鲜联军组成的水军在朝鲜露梁海峡的露梁海战中遭遇日本军队百艘船的阻击,明军战船上多尊虎蹲大炮连续猛烈轰击,日军战船纷纷中弹起火,损失惨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虎蹲砲
陶
陶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陶
陈寅
寅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陈寅
陈璘
(),字朝爵,号龙崖,明朝军事家,生於韶州翁源县(今廣東韶关市翁源县),曾領兵鎮壓多起平民武裝起事,并于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率軍援助朝鲜抵抗日本入侵。.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陈璘
陆军
軍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個軍種,主要在陸地上作戰,故也叫地面部隊。現代陸軍有多個兵科,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航空兵、工兵、通訊兵、運輸等等,是目前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種。 在冷兵器時代,陸軍主要以刀、劍、斧、矛、弓、弩等作為戰鬥工具。而到了現代,陸軍兵器則有槍械、火炮、飛彈、戰車、直昇機等類別,可謂多不勝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陆军
柳河藩
柳河藩(),又稱為柳川藩,是日本筑後国江戶時代期間的一個藩屬領地。藩廳位於柳川城(福岡縣柳川市)藩主是田中氏及立花氏。在田中氏管治期間,曾經擁有整個筑後國,但自立花氏管治時,領地範圍位於筑後南部。.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柳河藩
柳成龍
柳成龍,生於1542年11月7日(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一),卒於1607年6月7日(萬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見,號西厓,安东丰山(今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山邑)人,是朝鮮王朝時期的政治家。他是柳仲郢的次子,曾於朝鮮宣祖時期擔任領議政一職。封號豐原府院君,死後諡號文忠。.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柳成龍
果阿邦
果阿邦(孔卡尼语(康坎語):【讀:】,馬拉地語:गोवा【讀:】,印地語:गोआ,拉丁字母轉寫:)是印度面積最小的一個邦,人口是印度人口第四少的邦,仅多於錫金邦、米佐拉姆邦及阿鲁纳恰尔邦。果阿位於印度西岸,北臨马哈拉施特拉邦,東及南方與卡纳塔克邦接鄰,西瀕阿拉伯海。果阿首府位於帕纳吉,而最大的鎮是达·伽马城。 歷史上果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商人於16世紀抵達果阿,不久即佔據該地,打壓當地印度教徒及回教徒,使當時多數人口改信天主教。葡萄牙殖民時期延續約450年,直至1961年印度出兵果阿。以人均資產值計算,果阿是今日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 果阿以沿海沙滩闻名於世,每年吸引數十万国内外觀光客前往遊覽。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被列為世界遗产,其中的仁慈耶穌大教堂是亚洲最主要的天主教朝圣地之一。果阿位于以生物多样性著称的西高止山脉,动植物资源丰富。.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果阿邦
林羅山
林羅山()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的儒學家。本名信勝(),號羅山,字子信。出家後法號道春。 天正11年(1583年)出生於京都、他被其伯父收為養子。自小即表現出傑出的天才、文祿4年(1595年)13岁進入京都的建仁寺作“稚儿”,學習佛教,寺内诸僧劝其剃发出家,但他拒絕出家,他说:“身体发肤不可毁伤,孝也。且无子孙,亦为不孝”,最後返回家裡。 他治學熱衷於朱子學,慶長9年(1604年)時遇到藤原惺窩,學問受其影響甚大。藤原亦對林羅山的聰穎相當欣賞,因而於次年的1605年將他推薦給德川家康,以二十三歲的年輕少年身份,成為德川的智庫。 1607年他在江戶為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家康的三子)講學。寬永元年(1624年)時他成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秀忠的長子)的老師、以後幕府的相關政治、公文文書起草他多有參與。德川家康重用儒家学者,使儒学越发兴隆。例如林罗山为《公羊传》加上训读读音,以便传习和教授。寬永12年(1635年)他起草了武家諸法度一書、次年1636年則參與了伊勢神宮的參拜典禮。 寬永9年(1632年)他在上野國忍岡一地興建先聖殿、之後稱為昌平阪學問所,在此成為他發揚新儒學的基地。 林羅山對德川幕府早期成立時的各種相關制度、禮儀、規章和政策法令的制定貢獻很大,此外他對日本儒學的推展亦功不可沒。林罗山一生读书不辍,著有《林罗山诗集》和《林罗山文集》。 之後林羅山的孫子林鳳岡被賦予大學頭一職,擔任幕府學問的導師,並負責管理駿河文庫。 他的墓地位在東京都新宿區市谷山伏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林羅山
李参平
李参平(),忠清道金江(今忠清南道公州市反浦面)出身, 朝鮮出身的陶工,有名於有田烧(伊萬里瓷)。日本名金ヶ江 三兵衛。他的直系子孫仍然在進行作陶活動,已經持續了14代。 現在「李参平」之名的由來是,當時「三兵衛」作を「参平」的音譯,而紀錄在史料當中。金ヶ江家流傳下來的古文書記載著本姓李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参平
李如柏
李如柏(),遼東鐵嶺衛人,是明朝將領李成梁次子,明遼東總兵,習知遼中情事。薩爾滸之戰,兵敗,逃回後自裁。.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如柏
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辽宁铁岭)人,朝鲜汉人,本貫陇西李氏,中国明朝著名将领,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如松
李如梅
李如梅,字子清。明朝軍事人物,中国辽宁的铁岭李氏李成梁之子,由父廕歷都指揮僉事。從兄李如松--中日朝鮮之役。遷遼東副總兵。於碧蹄館大戰先後射殺日軍立花宗茂的家臣十時連久、安東常久。 朝鲜半岛的陇西李氏是出自李如梅的后代,部分后代成为朝鮮人。 L.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如梅
李宁
李寧(),壯族人,生於廣西柳州,中國退役體操運動員,企業家。有「中國第一代體操王子」、「中國體操天王」之稱。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他成功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領取香港身分證取得香港居留權。.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宁
李億祺
李億祺()字景受,朝鮮王朝時期軍事人物。 本貫全州李氏,是讓寧大君第五代孫。17歲時通過武舉考試,並在對北方女真族的作戰中屢立戰功。1592年壬辰倭亂爆發時任全羅右水使,統轄全羅道西部的水軍。在壬辰倭亂期間,與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慶尚道右水使元均一起,多次對日軍戰船的突襲。在壬辰倭亂中,李億祺曾參加唐項浦海戰、栗浦海戰、安骨浦海戰、釜山浦海戰和熊川海戰。 李億祺與李舜臣關係密切,而元均則厭惡李舜臣。在1594年朝鮮對日本和談期間,李億祺隨李舜臣參加第二次唐項浦海戰。李舜臣被元均等政敵指控為妨礙和談,罷免了官職。此間,李億祺曾多次為李舜臣說情。 1597年丁酉再亂時,李億祺跟隨元均,率朝鮮水軍前往巨濟島,試圖攻打當地的日本水軍。但途中在漆川梁遭遇日本水軍的伏擊,大敗,李億祺投水而死。諡號毅愍,追贈兵曹判書、完興君。1600年,與李舜臣同被祀於忠愍祠。 為紀念李億祺,大韓民國海軍張保皐級潛艇的第九艘被命名為「李億祺號」。 Category:朝鲜王朝武官 Category:朝鲜王朝自杀人物 Category:全州李氏 Category:諡毅愍 Category:贈兵曹判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億祺
李舜臣 (朝鮮)
李舜臣(리순신/이순신,),字汝谐,本貫德水,朝鮮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朝鲜王朝時期名将,谥号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1604年朝鮮宣祖(李昖)追封其為孝忠仗義迪毅協力 宣武功臣,同列者有權慄和元均,加贈德豐府院君。 日本入侵朝鮮时期,李舜臣数次成功的在海上战术性的擊敗了日本人。改进了龟船,在近海骚扰日本朝鲜征伐军的海上供给,于国家即将完全沦陷的时刻,让日本知道朝鲜还是有一支抵抗力量的存在。其中鸣梁大捷和闲山岛大捷是李舜臣最负盛名的两场海战。1598年,李舜臣在露梁大捷中配合明军水师作战时,与明军鄧子龍老将军一起担任伏兵角色。日军失败后向外突围时在观音浦遭遇前来封堵的李舜臣和鄧子龍。两位将军不幸双双遇难,死後被朝鲜民族誉为民族英雄。.
李恒福
李恒福(1556年11月16日-1618年7月4日),朝鲜王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字子常,号白沙,又号东冈、碧云、清化真人,封号鳌城府院君,谥号文忠。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支持向明朝求援,从而促成明军来朝。.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恒福
李成梁
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铁岭(今辽宁铁岭)人, 明朝后期将领,朝鮮人李英後裔。 李颇有将才。镇守辽东30年期间組織遼東鐵騎,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三十六年被劾罢。万历四十三年卒。李成梁前後兩次任遼東總兵,第一次是二十二年,第二次是八年,一共三十年時間。《明史》說李成梁“英毅驍健,有大將才……”“帝輒祭告郊廟,受廷臣賀,蟒衣、金繒,歲賜稠疊。邊帥武功之盛,兩百年來所未有”。.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李成梁
東吁王朝
東吁王朝(တောင်ငူခေတ်,英語:Taungoo Dynasty,1531年-1753年,也有翻譯為東固王朝,但東吁較接近發音)是緬甸的一個王朝,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葉至清朝前期。 東吁王朝在13世紀時蒲甘王朝被蒙古人滅亡之後興起。中心是緬甸中部的東吁,有許多緬人。興起時南方有孟族的白古王朝(庇固),北方則有撣族的阿瓦王朝,西方有阿拉干王朝。東吁王朝起先與白古、阿瓦結盟,16世紀時滅此二國,統一緬甸,又征服暹羅的阿育陀耶王朝,但也勞民傷財。之後暹羅復國與東吁爭戰。東吁內部分裂混亂,雖在17世紀初再度統一並且放棄對外擴張,但之後國勢又衰弱,最後於1752年被白古的孟族所滅。 李盈慧,王宏仁主編。《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台北市:五南。2008年。19~21頁。ISBN 978-957-11-5381-0 (738).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東吁王朝
森吉成
#重定向 毛利勝信.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森吉成
森下釣雲
森下 釣雲,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通稱備中守。立花家老。.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森下釣雲
森蘭丸
森蘭丸()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家系是清和源氏,即以為祖先而開創的森氏。父親是織田信長的家臣森可成,兄長有森可隆、森長可,弟弟有、、森忠政(後來的津山藩初代藩主)等人。一般資料所見的本名為長定,但也有成利、長康等說法。在當時留下的史料裡,有將他稱為亂丸、亂法師等紀錄。 蘭丸是織田信長給侍童取的名字。除了森蘭丸,日本連鎖百貨公司松坂屋的創始人與其父伊藤祐廣也是出身織田信長的侍童,都被命名為蘭丸,可見信長多次以蘭丸做為侍童的名字。 森蘭丸是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的小姓,頗受寵愛。天正十年(1582年)在甲斐武田氏滅亡後,被任命為美濃國岩村城(但信長公記記載為美濃金山城五萬石領地及よなだ島一萬石知行領)的城主。同年6月2日於本能寺之變初期向信長報告重臣明智光秀叛變,戰鬥過程中,森蘭丸與同為小姓的兩個弟弟森長隆、森長氏皆戰死。據說當時信長命令蘭丸在本能寺放火。蘭丸身後葬在阿彌陀寺,戒名為月江宗春居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森蘭丸
楊鎬
楊鎬(),字京甫,號風筠,河南商丘縣(今商丘市)人。明末軍事人物。萬曆年间進士。官至遼東巡撫,率領明軍發起薩爾滸之戰,大敗而歸,關押數年後處決。.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楊鎬
樓船
《武經總要》中的樓船圖 樓船,中國古代戰船,因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遠攻近戰皆合宜,故為古代水戰之主力。但亦因船只過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適遠航,故多只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戰中擔任主力。.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樓船
權慄
權慄()字彥慎,號晚翠堂,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將軍。他是領議政權轍的第四子,也是李恒福的丈人。他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擔任了朝鮮軍隊的都元帅(總司令),並以指揮了以少勝多的幸州大捷而出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權慄
正親町天皇
正親町天皇(;),日本第106代天皇,1557年11月17日 - 1586年12月17日在位。諱方仁()。 正親町天皇是後奈良天皇第二皇子,母親是萬里小路賢房之女萬里小路榮子。他在位的年代正處於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期間。.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正親町天皇
正法
* 正法:正當的法則。淮南子:「立正法,塞邪隧。.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正法
正月
正月(zhēng yuè/ㄓㄥ ㄩㄝˋ),避嬴政讳又称端月,是華夏曆法第一個月,一年之开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正月初一一般在立春附近,雨水一般在正月之內。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中国傳統,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新正。在日本則稱為睦月,有「和睦融融」之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正月
毛利勝信
毛利勝信()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大名,為豐臣秀吉黃母衣衆之一。原名森吉成。官位壹岐守。 出身於尾張國,他因在豐臣秀吉的九州征伐中立功,還在鎮壓肥後國人一揆中立下功勞,獲得豐前國小倉的六萬石領地。 1592年,豐臣秀吉第一次侵略朝鮮(壬辰倭亂),奉命成為第四軍團的隊長,率領直轄部隊2000人。同一軍團的還有島津義弘、高橋元種、秋月種長、伊東祐兵、島津忠豐,兵力共計14000人。他率領兵團渡海侵略江原道,並參加第二次晉州之戰。1593年和談之後,在朝鮮南部建造林浪浦城。 1597年,第二次戰爭爆發(丁酉再亂),與子勝永一起出陣,同加藤清正等人攻打黃石山城,後自忠清道攻向全羅道。此後建造泗川倭城並據守該城。蔚山城之戰中,他率軍支援據守蔚山倭城的加藤清正,擊退明軍。戰後前去鎮守西生浦倭城。 1600年關原之戰中支持西軍。參與攻打伏見城的戰鬥。戰後遭到改易,原定流放肥後,在山內一豐的請求下改流土佐藩,最終死在流放地。 Category:尾張國出身人物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尾張毛利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毛利勝信
毛利秀元
毛利秀元(、天正7年11月7日-慶安3年閏10月3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武將,江戶時代大名、長府藩第一代藩主。毛利元就四男穗井田元清長男。正室是豐臣秀長女兒大善院,繼室是德川家康養女淨德院。曾一度成為毛利輝元的養子。育有三子八女,長男宮松丸早逝、次男光廣、三男元知。.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毛利秀元
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1553年2月4日-1625年6月2日)是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長州藩第一代藩主。父親是毛利隆元,母親是內藤興盛之女,幼名幸鶴丸。.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毛利輝元
水軍
#重定向 網絡打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水軍
江原道
江原道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江原道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江西省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江户幕府
池邊永晟
池邊 永晟(生年?-文祿2年1593年),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通稱龍右衛門。立花家臣。立花家武者奉行、旗奉行。池邊永貞(池邊彈正)之子.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池邊永晟
沈有容
沈有容(),字士弘,号宁海,是一位生於直隸宣城(今安徽)的明朝將領,為沈寵(曾任僉事)之孫。.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沈有容
沈惟敬
沈惟敬(),明朝嘉興(今浙江省嘉興市)人,市井出身。沈惟敬在萬曆朝鮮戰爭爆發時奉命出使朝鮮與日本談判,但卻私自違逆明朝的外交內容以圖利自滿,清朝官修的《明史》認為沈惟敬是個「無賴」。.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沈惟敬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泰国
泗川
#重定向 泗川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泗川
泗川之戰
泗川之戰是万历朝鮮之役中的一场战役,1598年10月,明将董一元率领3萬大军攻击由岛津义弘防守的泗川城,爆发了泗川之戰。 此战岛津义弘以七千兵力以寡击众,明将董一元所率领的明朝联军潰不成軍。经此明朝联军被迫放弃进攻九州的念头。.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泗川之戰
游擊 (官名)
游击--是中国古代武官軍階遊擊將軍的簡稱。見於明代衛所制及清代綠營兵制,屬統領軍隊的高階司令軍官。再上一級即為參將,次一級即為佐擊將軍。明代遊擊與佐擊同樣可掌兵三千。.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清朝
漆川梁海戰
漆川梁海戰是發生在1597年8月27日万历朝鲜战争期间,巨济岛海域的一場海戰,交戰雙方為日本水軍與朝鮮水師,最後朝鮮水師覆沒。.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漆川梁海戰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朝鮮宣祖
朝鮮八道
-- 朝鲜八道是朝鮮王朝時期-zh-hans:朝鲜;zh-hant:韓國-的一級行政區劃,也是現時--的行政區劃基礎。朝鮮八道於太宗13年(1413年)劃全國為京畿、江原、慶尚、忠清、全羅、平安、咸镜與黄海八道。朝鮮高宗33年(1896年),平安、咸镜、忠清、全罗、庆尚五道各分为南北兩道,是為十三道制。這個行政區劃一直延用到1945年--復國為止;而南韓電視劇(尤其是史劇)或南韓綜藝節目、觀光旅遊節目中,也常提到「朝鮮八道」一句,當作-zh-hans:朝鲜;zh-hant:韓國-行政區劃、或朝鮮半島全境的統稱,因為除濟州島以外,--以「道」編--的行政區劃一共八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朝鮮八道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朝鮮王朝
朝鮮通信使
朝鮮通信使為1607年至1811年時李氏朝鮮派遣往江戶幕府(日本)之使節。又稱通信使,遣日韓使,遣日使。.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朝鮮通信使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朝鲜半岛
朝鲜人
朝鲜人可以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朝鲜人
朝鲜王朝实录
#重定向 李朝實錄.
木村重茲
木村重茲(生年不詳-1595年8月20日)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豐臣氏家臣。別名定光、重隆、重高,通稱隼人正、常陸介。兒子有高成、重成。父親是木村定重。妻子是宮內卿局。.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木村重茲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齋號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人,生於福建路尤溪縣(今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學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窮困,但自幼聰穎,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歷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宋理宗賜名「考亭書院」,故世稱「考亭學派」,又因朱熹別號「紫陽」,故世稱「紫陽學派」。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科目,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朱熹
有馬晴信
有馬晴信()為16世紀末-17世紀初日本肥前有馬氏當主、有馬義貞次子、島原藩初代藩主。亦是知名的海上鉅商、基督教大名。洗禮名唐·玻罗大削(Don Protasius)。.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有馬晴信
惟政
惟政又名泗溟堂,是西山大師休靜的弟子。生於慶尚道密陽,幼年喪父,步入佛門。在壬辰倭亂時期,同休靜一道,在收復平壤城、开城和漢城的戰役中建立了殊勳。其後作為朝鮮政府代表出使日本,展開外交活動。.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惟政
惟政和尚
#重定向 惟政.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惟政和尚
戶川達安
戶川達安(又稱逵安、みちやす),永祿10年(1567年)─寬永4年12月25日(1628年1月31日)原宇喜多氏家臣。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備中國庭瀨藩初代藩主。戶川秀安的嫡男,母為石川晴清之女,正室為長船綱直之女,後有繼室岡元忠(宇喜多三老之一、利勝)之女。幼名大工(杢)、助七郎,官位是從五位下‧肥後守,號覺如。.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戶川達安
戶田勝隆
戶田勝隆(平假名:とだ かつたか,(文祿3年))是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戶田勝成兄長。官位至民部少輔、駿河守。諱字氏繁。.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戶田勝隆
战争列表
这里收录了有关战争和军事冲突的各种列表,分别按照时间、地域和战争类型排列。 本列表尽可能地收集了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所有军事冲突。 敬请注意:尽管军事冲突的参战各方并未正式宣战,但仍属于此处所指战争的范畴。.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战争列表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明史
明实录
《明實錄》是明代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是研究明代歷史的基本史籍。記錄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其中建文朝實錄附于《太祖實錄》中,景泰朝實錄附于《英宗實錄》中。全書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纂修此書,係以朝廷諸司部院所呈繳的章奏、批件等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員收輯的先朝事蹟做補充,逐年記錄各個皇帝的詔赦、律令,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字数1600多万。.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明实录
明神宗
明神宗朱翊鈞(),或稱萬曆帝,為明朝第14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九岁的朱翊鈞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谥号為「範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明朝一度呈現中興景象,史稱萬曆中興,而在位中期亦主持了万历三大征,保護藩屬,巩固疆土。張居正死後始親政,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徵礦稅亦被評一大病。萬曆年間也走向活潑和開放,利瑪竇覲見萬曆帝,開始西學東漸,但同時朝廷內東林黨爭開始萌芽、塞外又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在其晚年佔領明朝東北大部分地區,使明朝退守山海關,終走向滅亡的局面。.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明神宗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明治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明朝
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主要分佈於海西(今松花江東)到黑龍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海西女真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浙江省
斬首
斬首,亦稱砍頭、殺頭或開刀問斬,是死刑的一種,即將人的頭部砍去。.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斬首
文禄
文禄(元年:1592年—末年:1596年)是日本後陽成天皇的第二个年号。日本使用这个年号共五年。.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文禄
日向國
日向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日州或向州。日向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宮崎縣。.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日向國
日野江城
日野江城(ひのえじょう)坐落于肥前国高来郡有间庄(长崎县南岛原市北有马町戊谷川名)。也被记作日之江城、日ノ江城、火之江城、日之枝城。是国家级历史遗蹟。.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日野江城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日本
日本年號索引
#重定向 日本年號列表.
日本國王
日本國王是日本掌握政權者(尤其是武家政權的統治者)在中世紀和近世時期在外交上使用的稱號。 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接受了明朝「日本國王」的封號後,日本國王成為室町幕府將軍的外交稱謂。江戶幕府的將軍則多自稱「日本國大君」。.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日本國王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日本军
播州之役
播州之役是明朝萬曆年間鎮壓播州杨氏土司——楊應龍叛亂的一場戰爭,被视为明神宗三大征之一 。 唐朝末年杨端打敗南詔,繼而割據播州,世襲官位,歷經兩宋與元朝統治後,於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首領楊鏗降明,此后被视为苗疆土司,前后历经二十九代。萬曆十四年(1586年),又赐杨应龙都指挥使衔。萬曆十七年楊應龍叛亂,燒殺擄掠,時叛時降,反覆不定。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贵州巡抚江东之以都指挥使楊國柱讨之,杨朝栋等迎战于飞练堡(今贵州瓮安东北),明军夺占三百落,楊军佯败设伏于天邦囤。楊國柱不知是計,一戰失利,國柱战敗被俘,罵賊不屈,與經歷潘汝資等俱死,三千人全軍覆沒。明廷遂罷免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州諸軍事。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李化龍指揮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总兵劉綎出綦江(播州的北面),马礼英出南川,吴广出合江,曹希彬出永宁,童元镇出乌江,朱鹤龄出沙溪,李应祥出兴隆卫,陈璘出白泥,每路約三萬人,共計二十餘萬人。明軍一路勢如破竹,其中又以劉綎部最善戰,三月二十九日破婁山關(今貴州遵義縣北九十里),婁山關既失,播州無險可守。四月十六日楊應龍退守海龍囤(貴州遵義西北)。五月十八日,明軍會師於海龍囤下,輪番進攻,楊應龍則令士兵以滾木、礌石阻擋。應龍的第一勇將楊珠為砲擊死。六月劉綎大破大城。六月初六,楊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周氏、何氏自縊死。其子楊朝棟、弟楊兆龍,應龍妾田雌鳳等被捕,明軍入城,播州全境平定。此役前后历时114天,耗费了湖广、四川、贵州三省财力,約二百餘萬兩。十二月,李化龙班师回朝,磔楊朝棟、楊兆龍等於市。平播之役后,明廷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置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两省。.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播州之役
播磨國
播磨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播州。主城有上月城,置鹽城、姬路城、三木城。.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播磨國
攝津國
攝津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攝州。攝津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的大阪市(鶴見區、生野區、平野區、東住吉區各區的一部份除外)、堺市的北部、北攝地域、神戶市的須磨區以東(北區淡河町除外)。 在現今的日本,大阪府、兵庫縣等地仍存在以攝津為地名或車站名,如大阪高速鐵道的攝津站(摂津駅)、南攝津站(南摂津駅),JR京都線的攝津富田站(摂津富田駅)與JR神戶線的攝津本山站(摂津本山駅)。.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攝津國
收養
收養又稱抱養、領養,係指將他人子女收為自己子女,中國古代又稱為螟蛉子,這是由於古人誤以為蜾蠃把螟蛉的幼蟲收養作己子,實際上牠們是用作給自己幼蟲的食物。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是一个弃婴,被周文王收为螟蛉子,列为文王的百子之末。 法律上,收養賦予被收養者和婚生子女具有相同權利義務的一種身分契約關係。由於收養會將本無真實親子血緣聯絡之人間,以規範而擬制具有親子關係,因此收養者與被收養者間又稱為法定血親或擬制血親。收養者為養父母,被收養者則為養子女,被收養者約可分為三種,一是繼子女(稱為「繼親收養」),二則是其他本有親屬的身分者(稱為「近親收養」),第三種則為本來即不具親屬或血緣關係之人,但都可因為有效的收養行為,而成立法律上之親子關係;被收養者之生父母稱為本生父母,而對本生父母而言,將子女被他人收養之情況稱為「出養」子女。一旦子女出養後,與其本生父母之親屬關係即處於暫時停止之狀態,互不負義務,也無法律上之權利,故也互無繼承之資格。.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收養
懲毖錄
《懲毖錄》,朝鮮半島史書,由朝鮮王朝官員柳成龍用漢語文言文寫成,內容是專門記述朝鮮壬辰衛國戰爭,並檢討朝鮮在戰事中所得的教訓。柳成龍本人曾參與該次戰事,在《懲毖錄》中憶述了當時的經歷,又收錄了一批戰時的文書檔案,因而該書是有關朝鮮壬辰衛國戰爭及中朝日關係史的重要參考典籍。.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懲毖錄
慶長
慶長是一個日本年號,接在文禄之後,元和之前。即公元1596年到1615年為止之間。這時代的天皇是後陽成天皇、後水尾天皇 。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
查看 萬曆朝鮮之役和慶長
亦称为 朝鮮征伐,祖承訓。
,安東常久,宋象賢,宋朝,宋應昌,寧夏之役,对马岛,尚寧王,尚州之戰,尚书,對馬國,小串成重,小倉城,小西行長,小野鎮幸,小野成幸,小早川秀包,小早川秀秋,小早川隆景,尹根壽,尾張國,山东省,岐阜城,岡山城,島津義弘,島津豐久,崔湖,川口長孺,上杉景勝,丁酉,丁應泰,两,中央研究院,中國,中國地方,中津城,中日关系,丰臣秀吉,常陸國,丹後國,东亚,万历,三河,九州,九州征伐,九鬼嘉隆,平壤,平壤之戰 (1592年),平安道,平民,平戶城,幸州山城之戰,广宁,久留米藩,京畿道,京都市,人名,人吉城,府內城,亂中日記,五大老,五畿七道,庄林一心,今治城,廣南國,廣島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女真,伊予國,伊勢,伊達政宗,伊豆國,伊東祐兵,张廷玉,張位,張應元,休静和尚,开城特级市,佐賀藩,佐贺县,彈琴臺之戰,佛朗機炮,征韓偉略,侍郎,御史,德島城,德川氏,後黎朝,後藤基次,來島康親,來島通總,保定市,忠州之戰,忠清道,土佐國,土佐物語,北京市,呂宋,和泉國,備前國,唐津市 (日本),儒家,农业,出羽國,內田統續,內藤如安,全羅南道,全羅道,元均,元均 (朝鲜),兵部尚书,兵部侍郎,光州,光海君,兀良哈,前田利家,前野長康,副將,固城镇,图们江,四川省,四國,倭城,石田三成,石星,玖島城,玄菟郡,王問,王炬,王锡爵,琉球国,碧蹄館之戰,福島正則,福建省,福江藩,秋田县,秋月種長,稷山之戰,稻葉貞通,竹中重門,立花宗茂,立花成家,第一次晉州城之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晉州城之戰,筑後國,筑前國,筑紫廣門,米多比鎮久,糟屋武則,細川忠興,紀州,織田信長,織田秀信,美濃國,瓦,瓷器,生駒親正,申砬,熊谷直盛,熊津,熊本城,片桐且元,相良賴房,銀,韓石峯,莫卧儿帝国,遠江國,遼東巡撫,鍋島直茂,菲律宾,萬曆三大征,萬曆朝鮮之役,順天城之戰,順和君,顧養謙,飫肥城,飯田直景,西班牙,首爾,駿河,許浚,骑兵,高岡宗弼,高知城,高砂,高陽市,高松城 (讚岐國),高橋統增,譚綸,讚岐國,豐後國,豐前國,豐臣秀勝,豐臣秀次,豐臣政權,越後國,越前國,趙志皋,趙憲,路易斯·弗洛伊斯,鸣梁海战,鸭绿江,麻貴,軍官,黃慎,黑田孝高,黑田長政,黄仁宇,黄海道,辽东,辽东半岛,近江國,露梁海戰,蜂須賀家政,郝杰,郭再祐,郭遵,能登國,阿波國,閣臣,藤堂高虎,闲山岛海战,關原之戰,關白,葡屬印度,葡屬澳門,董一元,钦差大臣,蒲生氏鄉,邢玠,肥後國,肥前國,邓子龙,蔚山城之戰,蔚山广域市,鄭仁弘,鄭文孚,鄭撥,脇坂安治,臨津江之戰,臨海君,臺北,釜山廣域市,釜山鎮之戰,釜山浦海戰,金忠善,金命元,金誠一,金時敏,蕭彥,長宗我部元親,長谷川秀一,若狹,耳塚,耳冢,虎蹲砲,陶,陈寅,陈璘,陆军,柳河藩,柳成龍,果阿邦,林羅山,李参平,李如柏,李如松,李如梅,李宁,李億祺,李舜臣 (朝鮮),李恒福,李成梁,東吁王朝,森吉成,森下釣雲,森蘭丸,楊鎬,樓船,權慄,正親町天皇,正法,正月,毛利勝信,毛利秀元,毛利輝元,水軍,江原道,江西省,江户幕府,池邊永晟,沈有容,沈惟敬,泰国,泗川,泗川之戰,游擊 (官名),清朝,漆川梁海戰,朝鮮宣祖,朝鮮八道,朝鮮王朝,朝鮮通信使,朝鲜半岛,朝鲜人,朝鲜王朝实录,木村重茲,朱熹,有馬晴信,惟政,惟政和尚,戶川達安,戶田勝隆,战争列表,战国时代 (日本),明史,明实录,明神宗,明治,明朝,海西女真,浙江省,斬首,文禄,日向國,日野江城,日本,日本年號索引,日本國王,日本军,播州之役,播磨國,攝津國,收養,懲毖錄,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