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荖濃溪和高雄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荖濃溪和高雄縣之间的区别

荖濃溪 vs. 高雄縣

荖濃溪(布農語:laku laku,意即"兇猛不定的河水";拉阿魯哇語:Sakulahlu Taunguara)位於台灣南部,為高屏溪的主流上游,河長133公里,流域面積2,038平方公里一說河長130公里,楊萬全,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59頁,分佈於高雄市東部、屏東縣北部、臺東縣西端一小部分及南投縣南端一小部分。 荖濃溪源流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南端,源頭位於玉山東峰東北坡,先向東北流,至八通關轉東南,匯集分別源自秀姑巒山西南坡及大水窟山西坡的支流後,轉向南南西進入高雄市境,流經梅山、桃源、寶來、六龜,轉向南流至大津,納東側流入之濁口溪後,轉向西南流至里港,納東南方流入之隘寮溪,續流至嶺口與來自北方之旗山溪 (楠梓仙溪) 合流後,改稱高屏溪。 荖濃溪流域深入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為南部地區通往台東的重要孔道,南部橫貫公路 (省道台20線) 有一段即沿荖濃溪谷興建。 荖濃溪流域山高水長、景色優美,頗多值得採訪之處。梅山以北地區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於入口處設有梅山遊客中心。桃源、六龜一帶溪谷及茂林、瑪家、霧台一帶山區則為茂林國家風景區的範圍,其中六龜一帶溪谷的奇峰與峽谷有「六龜耶馬溪」美名。另外尚有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區、寶來溫泉、不老溫泉、多納溫泉等景點。. 縣,是中華民國臺灣省於1945年12月6日至2010年12月25日存在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於台灣西南部,與臺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南投縣、嘉義縣相鄰,包圍著高雄市。北緣嘉南平原,西濱台灣海峽,東南邊以高屏溪和屏東縣為界。 2009年6月23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審查通過「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新成立之高雄市。.

之间荖濃溪和高雄縣相似

荖濃溪和高雄縣有(在联盟百科)21共同点: 南投縣南橫公路台灣寶來溫泉屏東縣中央山脈中央管河川六龜區玉山山脈玉山國家公園隘寮溪高屏溪高雄市茂林區茂林國家風景區臺東縣桃源區濁口溪濁水溪旗山區旗山溪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南投縣和荖濃溪 · 南投縣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南橫公路

南部橫貫公路,俗稱南橫公路,簡稱南橫,為台灣的三條橫貫公路建設之一。在編號上屬於省道台20線,但一般僅稱台20線的山區段為南橫公路。 依據公路總局於梅山遊客中心門口成立的告示牌之說明文字:南部橫貫公路起自台南市左鎮,經玉井及高雄市甲仙、桃源,至台東縣海端、關山等鄉鎮;Google地圖則將整條台20線全線稱之為南橫公路,公路總局亦在此告示牌之地圖標明南橫公路起點位於0k+100(台南市字體大於其它鄉鎮,左鎮則第二大)。南橫公路的終點銜接台9線328.6公里處,所在行政區劃即是台東縣的海端鄉海端村與關山鎮德高里之交界處。 因受莫拉克風災影響,南橫公路台20線西段有限制通行至108.5K(梅山口),108.5K~153K(梅山口~埡口~向陽森林遊樂區)受損嚴重,現屬封閉管制路段,除施工車輛外其他車種禁止進入。.

南橫公路和荖濃溪 · 南橫公路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台灣和荖濃溪 · 台灣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寶來溫泉

没有描述。

寶來溫泉和荖濃溪 · 寶來溫泉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屏東縣和荖濃溪 · 屏東縣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北起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與東澳之間的烏岩角,南到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為全島最長的山脈,它將台灣全島分成了西大、東小不對稱的兩半,東部地勢較險峻,而西部則較寬緩。同時中央山脈也成為全島各水系的主要分水嶺。.

中央山脈和荖濃溪 · 中央山脈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中央管河川

中央管河川是指中華民國境內依據《河川管理辦法》由中央政府管轄之河川(水系),由經濟部水利署所屬之各河川局管理。依據民國98年(2009年)4月8日的公告,共有中央管河川24水系,另有跨省市河川2水系。由於跨省市河川中的淡水河與各中央管河川規模相當,在經濟部水利署的介紹資料中往往並列而未加以區分 。.

中央管河川和荖濃溪 · 中央管河川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六龜區

六龜區(臺灣客家語:Liu̍k-kûi khî),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東北部,東鄰桃源區、茂林區,西鄰甲仙區、杉林區、美濃區,南接臺灣省屏東縣高樹鄉、三地門鄉。 六龜區位居屏東平原與中央山脈之丘陵交會地,地處六龜地塹帶,荖濃溪縱谷西岸六龜河階上,南北狹長。本區在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每年5月至9月為雨季,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本區居民以客家(約佔44%)、閩南族群為主,亦有外省及原住民族群。全區均被納入茂林國家風景區範圍,近年來觀光業蓬勃發展。.

六龜區和荖濃溪 · 六龜區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玉山山脈

玉山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南台灣,北起南投縣水里鄉濁水溪南岸,南抵高雄市的六龜區十八羅漢山附近,長約180公里,是台灣五大山脈中最短者。玉山山脈的東側為中央山脈南端,兩者隔荖濃溪為界;西側則隔著旗山溪,與阿里山山脈為鄰。由於日治時代日本人發現此山比富士山還高,為當時日本國境內最高峰,被稱為新高山脈。玉山山脈對台灣的代表性可從中華民國新台幣1000元大鈔上.

玉山山脈和荖濃溪 · 玉山山脈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最早的國家公園之一,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1937–1945)。1985年4月6日公告計畫,1985年4月10日成立管理處,總面積103,121.4公頃,涵蓋台灣本島行政區域包括南投縣、嘉義縣、高雄市以及花蓮縣,為台灣陸域面積最大之國家公園。園區位居台灣本島中央地帶,地理位置獨特,奇峰兀立,雄偉壯麗,為台灣高山少數仍保存原始風貌之地區。其間包括有台灣第一高峰,海拔3952公尺之玉山主峰,主峰鄰近地區崇山峻嶺,溪谷深邃,天然植被隨海拔之變化而異,由亞熱帶、溫帶以至寒帶林相次變化,野生動物遍布,並具有清朝所建歷史遺跡八通關古道;因此,全區蘊藏許多珍貴之生態資源及人文史蹟。.

玉山國家公園和荖濃溪 · 玉山國家公園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隘寮溪

寮溪位於台灣南部,屬於高屏溪水系,為高屏溪的最大支流,也是屏東縣瑪家鄉與三地門鄉的分界線。主流河長69公里,流域面積829平方公里楊萬全,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59頁,分佈於屏東縣北部與台東縣西側一小部分。主流上游為隘寮北溪,其最遠源流為額落烏溪,發源於高雄、屏東、台東三市縣交界附近之遙拜山西側,南流匯集巴巴那斑溪後,改稱巴油溪,隨後轉向西南流,匯集來布安溪後,始稱隘寮北溪。隨後轉南流匯集哈尤溪、喬國拉次溪等,再轉西北流,經上大武、下大武,至佳暮轉西南流,經華容、伊拉,於達來轉南流,匯集隘寮南溪後始稱隘寮溪。本流在此轉向西北,於三地門出屏東平原,續流經賽嘉、廣興、廣福(關福)、南華、新南,於里港附近注入荖濃溪。 隘寮溪的源流區位於屏東縣霧台鄉,是台灣南部的多雨中心,年平均雨量高達4500mm以上楊萬全,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62頁。由於水量豐沛,泥沙量大,形成屏東平原上最大的沖積扇。.

荖濃溪和隘寮溪 · 隘寮溪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高屏溪

屏溪,舊名下淡水溪,位於臺灣南部為中央管河川,長度僅次於濁水溪。主流河長171.00公里,為全台第二長河;流域面積廣達3,256.85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投縣南端、嘉義縣東端、台東縣西端,及高雄市、屏東縣的23個鄉鎮市區 上有關高屏溪水系流經的行政區包括高雄市林園、大寮、大樹、六龜、內門、甲仙、茂林、桃源、三民、杉林、旗山、美濃等12個區,及屏東縣新園、萬丹、九如、里港、鹽埔、高樹、三地門、瑪家、霧台、屏東市等10個鄉鎮市,合計22個鄉鎮市的資料是錯誤的,因為實際上還包括南投縣信義鄉(南端)、嘉義縣阿里山鄉(東半部)、台東縣卑南鄉(西北端)與屏東縣長治鄉(西半部)。另外有 上所謂流經高屏24個鄉鎮市區,係將屏東縣麟洛鄉也計入。然而麟洛鄉西北角與長治鄉、屏東市交界的廣安圳原本雖屬於高屏溪水系,經整治後已於省道台1線橋南方偏西約300公尺處改道,轉而注入東港溪水系,故目前麟洛鄉全境皆不屬於高屏溪水系。,流域面積為全台第一大河。 高屏溪主流荖濃溪,源流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南端,發源於玉山東峰,先向東北流,至八通關轉東南,匯集分別源自秀姑巒山西南坡及大水窟山西坡的支流後,轉向南南西進入高雄市境,流經梅山、桃源、寶來、六龜,轉向南流至大津,納東側流入之濁口溪後,轉向西南流至里港,納東南方流入之隘寮溪,名為二重溪,續流至嶺口與來自北方之旗山溪(楠梓仙溪)合流後,始稱高屏溪。本流轉向南經大樹、九曲堂、上寮、鯉魚山,於東汕注入台灣海峽,此河段長約38公里楊萬全,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59至562頁。 旗山溪為高屏溪水系主流(含荖濃溪)之外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玉山主峰西南坡標高約2,700公尺處,主流河長118公里,流域面積842平方公里。 隘寮溪、濁口溪為荖濃溪的前兩大支流,其河長、流域面積雖均小於旗山溪,但因上游集水區屬多雨區,水量反較旗山溪豐富,均為高屏溪農業、民生用水之重要來源之一。 高屏溪流域內平均雨量每年達3046公厘,平均年逕流量高達84億5500萬立方公尺。平均年輸砂量是3561萬噸,每平方公里流域面積輸送10934噸,居全世界第11位。.

荖濃溪和高屏溪 · 高屏溪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荖濃溪和高雄市 · 高雄市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茂林區

茂林區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該市東南方,北臨桃源區,西鄰六龜區、臺灣省屏東縣高樹鄉,東鄰臺灣省臺東縣延平鄉,南接臺灣省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是全國人口最少的市轄區,亦是台灣本島人口最少的三級行政區。下有萬山里、多納里、茂林里三里。 依照《地方制度法》,茂林區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與高雄市其他市轄區性質並不相同,享有相當於鄉鎮市的地方自治權,茂林區公所為其自治事項之行政機關,非高雄市政府的派出機關,並設置茂林區民代表會作為其自治事項之立法機關。 本區位處中央山脈南麓,海拔從230公尺到2700公尺不等,氣候屬典型的亞熱帶及溫帶雨林型氣候,濁口溪蜿蜒流貫區境,區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魯凱族為主,但所轄三里族語互異(多納語Thakongadavane,萬山語'Oponoho,茂林語Teldreka)。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觀光資源及獨特的文化特色,政府遂於2001年12月正式成立茂林國家風景區,涵蓋以茂林區為主的六個行政區,成為台灣著名的觀光勝地。.

茂林區和荖濃溪 · 茂林區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茂林國家風景區

茂林國家風景區位於台灣高雄市與屏東縣交界處。轄區南北狹長,地處中央山脈尾端西斜面山麓,荖濃溪、濁口溪、隘寮溪穿流其中,雕琢出獨特的環流丘地形。加上魯凱族的傳統民風,營造出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原住民文化。茂林也有著著名的紫斑蝶遷徙。 1991年11月底台灣省旅遊局正式成立茂林風景區管理所,1999年7月1日,茂林國家風景區正式成立,2001年10月時從原先茂林區擴大範圍至今高雄市桃源區、六龜區及屏東縣三地門鄉、霧臺鄉及瑪家鄉等6個鄉鎮,使得茂林風景區漸漸成為南台灣的旅遊勝地台灣的國家風景區陳永森;林孟龍/著ISBN 9867630211 2004年2月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茂林國家風景區為高雄溫泉的搖籃,各地溫泉具有不同特色,其中高雄三大溫泉均在此處-多納溫泉、不老溫泉、寶來溫泉。另外高雄著名溫泉有梅蘭溫泉、少年溪溫泉、雅爾溫泉(復興溫泉)、萬山溫泉、梅山溫泉、玉穗溫泉、高中溫泉、石洞溫泉、雲山溫泉。.

茂林國家風景區和荖濃溪 · 茂林國家風景區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臺東縣和荖濃溪 · 臺東縣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桃源區

桃源區(郡群布農語:Ngani)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東北部,北臨臺灣省南投縣信義鄉,東鄰臺灣省臺東縣海端鄉、花蓮縣卓溪鄉,西鄰那瑪夏區、甲仙區、六龜區、臺灣省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接茂林區,是全市人口密度最低、面積最大的區,亦為全國面積次大的市轄區。在全國所有鄉、鎮、縣轄市、區之中,人口密度全國最低,面積則高居全國第六。玉山國家公園及茂林國家風景區分別涵蓋本區部分範圍。本區建山里被六龜區環繞,為本區之飛地。 依照《地方制度法》,桃源區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與高雄市其他市轄區性質並不相同,享有相當於鄉鎮市的地方自治權,桃源區公所為其自治事項之行政機關,非高雄市政府的派出機關,並設置桃源區民代表會作為其自治事項之立法機關。 本區位處玉山山脈南麓,全境均為山坡地,平地極少,荖濃溪流貫,為高屏地區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區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為主,亦有少數拉阿魯哇族及排灣族。.

桃源區和荖濃溪 · 桃源區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濁口溪

濁口溪,位於台灣南部,屬於高屏溪水系,為荖濃溪第二大支流,河長55公里,流域面積529平方公里。水系最遠源流為馬里山溪,發源於卑南主山西側,先向西南後轉南流,與源自大鬼湖的山花奴奴溪會合後,始稱濁口溪。主流向西北轉西南流經萬山、茂林,於大津注入荖濃溪。濁口溪命名原為「觸口」,因溪流兩側坡渡陡峭,溪水側切利害,劇烈的蝕刻下,經常造成懸崖相對,遠望如「兩牛相鬥的角」,因此就稱「觸口溪」,後來轉為「濁口溪」。 濁口溪流域有茂林國家風景區、多納溫泉等旅遊景點。.

濁口溪和荖濃溪 · 濁口溪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濁水溪

濁水溪,古稱螺溪,下游段稱為西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計畫洪水量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積與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僅略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

濁水溪和荖濃溪 · 濁水溪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旗山區

旗山區位於臺灣高雄市地理中心,北鄰杉林區,西北鄰内門區,西及西南鄰田寮區、燕巢區,東鄰美濃區,東南接屏東縣里港鄉,南接大樹區。本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每年5月至9月為雨季,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

旗山區和荖濃溪 · 旗山區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旗山溪

旗山溪,又名楠梓仙溪,係為古稱楠樟仙溪記敘錯誤而成;現今交通相關標誌與圖標設施皆已改名為「旗山溪」,惟在觀光、保育與地方上等相關方面仍稱「楠梓仙溪」。原住民語稱為Namasia(即高雄市那瑪夏區之區名),位於台灣南部,為高屏溪支流,主流河長118公里,流域面積842平方公里楊萬全,〈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59至561頁,分佈於嘉義縣東端及高雄市東北半葉的西部。 旗山溪為高屏溪主流(含荖濃溪)之外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玉山主峰西南坡標高約2,700公尺處,向西南沿著高雄市及嘉義縣交界流,至那瑪夏附近轉向南南西流入高雄市境,經那瑪夏區、甲仙區、杉林區、旗山區,至嶺口與來自東方之荖濃溪合流後,改稱「高屏溪」。.

旗山溪和荖濃溪 · 旗山溪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荖濃溪和高雄縣之间的比较

荖濃溪有53个关系,而高雄縣有28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1,杰卡德指数为6.19% = 21 / (53 + 286)。

参考

本文介绍荖濃溪和高雄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