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荃灣綫和葵青區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荃灣綫和葵青區之间的区别

荃灣綫 vs. 葵青區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葵青區(Kwai Tsi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南部,是新界面積最小的一區,原本屬於荃灣區,於1985年4月1日從荃灣區中獨立,即現在的葵涌和青衣範圍。其區議會最初稱為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於1985年4月1日改稱為葵青區議會,面積約21.82平方公里。據2016年中的統計,葵青區的人口有520,572人。香港經濟命脈之一的葵青貨櫃碼頭亦位於此區,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也必須經過此區及荃灣區,眾多工商大廈座落此區。.

之间荃灣綫和葵青區相似

荃灣綫和葵青區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大窩口站太子站中西區 (香港)荃灣區荃灣站荃灣綫荔枝角荔景荔景站香港葵芳葵芳站葵興站醉酒灣東涌綫機場快綫港鐵新界新都會廣場

大窩口站

大窩口站(Tai Wo Hau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地底車站,它亦是新界區第一個建於地底的車站。根據十八區區議會區域劃分,行政上屬於荃灣區,德士古道至昌榮路一段的青山公路葵涌段是荃灣區及葵青區的分界線,車站建於青山公路以北,故屬於荃灣區。然而,站名由來的大窩口邨則位於葵青區。車站位於大窩口青山公路—葵涌段旁的國瑞路公園地底,由日本青木建設及飛島建設聯營公司負責興建,在1982年5月10日啟用。車站以深綠色和淺綠色為主要色調。.

大窩口站和荃灣綫 · 大窩口站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太子站

太子站(Prince Edward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和荃灣綫的跨月台轉車站,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北部彌敦道與太子道交界地底,取名橫跨車站的道路太子道,太子站分兩期興建,太子站東翼在1979年12月修正早期系統延長至尖沙咀時已經存在,但當時列車是通過不停車,直至西翼在1982年5月10日荃灣支綫通車時才整個太子站啟用,並拆解為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與觀塘綫及荃灣綫旺角站及東鐵綫旺角東站相距不遠。 車站實際上所處位置地名是「旺角」,但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很多香港人已將本站周圍稱為太子。位處官涌的佐敦站、東角的銅鑼灣站和大角嘴的奧運站一帶也有類似「站名取代地名」的情況。.

太子站和荃灣綫 · 太子站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咸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群聚居。此外,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中西區 (香港)和荃灣綫 · 中西區 (香港)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荃灣區

荃灣區(Tsuen Wa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西,與九龍半島相距約5公里,面積約6,070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統計,荃灣區人口約318,916人。 途經青嶼幹線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必須經過此區及葵青區。.

荃灣區和荃灣綫 · 荃灣區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荃灣站

荃灣站(Tsuen W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北面終點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北部一帶,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在兩鐵合併前荃灣站是前地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

荃灣站和荃灣綫 · 荃灣站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荃灣綫和荃灣綫 · 荃灣綫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

荔枝角(Lai Chi Kok)位處界限街以北,新九龍的一部分,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荃灣綫和荔枝角 · 荔枝角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荔景

荔景(Lai King),又稱荔景山(Lai King Hill)或荔枝嶺(Lai Chi Ling),位於香港新界下葵涌醉酒灣與荔灣交界的山坡上,名稱取自荔景邨,地區行政上屬於葵青區。「荔景」其實並不是正式地名,但由於港鐵荔景站位處此地,故香港市民逐漸習慣把這裏稱為「荔景」。按照政府官方分區,荔景範圍實為「下葵涌」的一部分。.

荃灣綫和荔景 · 荔景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荔景站

荔景站(Lai King Station)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是港鐵荃灣綫與東涌綫的跨月台轉車站,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荃灣綫和荔景站 · 荔景站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荃灣綫和香港 · 葵青區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葵芳

葵芳(Kwai Fong)在填海前稱為醉酒灣,位於香港新界南部,葵興以南、荔景以北、青衣橋以東、大連排工業區以西,屬葵涌的中心地帶,範圍包括中葵涌南部及下葵涌北部,是1960年代醉酒灣填海地帶一部分,屬於葵青區區議會範圍內。 「葵芳」的名字來自區內的葵芳邨,亦因此「葵芳」不算是一個正式地名,現時香港地圖一般都沒有「葵芳」這地名,大多只有「葵芳邨」,較準確地名為「醉酒灣」或「下葵涌」。 葵芳鄰近葵涌貨櫃碼頭,附近建有若干工業大廈。在鄰近港鐵葵芳站一帶有商場和公共房屋,也有運動場、文娛藝術設施和私人住宅。.

荃灣綫和葵芳 · 葵芳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葵芳站

葵芳站(Kwai Fong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架空車站,位於新界西葵青區,中葵涌與下葵涌之間的分界綫,但主要的是下葵涌醉酒灣葵仁路旁,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

荃灣綫和葵芳站 · 葵芳站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葵興站

葵興站(Kwai Hing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新界葵青區中葵涌的一個架空車站,本站亦都非常接近上葵涌,並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葵星中心及葵盛東商場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荃灣綫和葵興站 · 葵興站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醉酒灣

醉酒灣(Gin Drinkers Bay,亦作Gin Drinker's Bay),又稱醉翁灣、垃圾灣(Lap Sap Wan),是香港新界葵青區昔日海灣,位於現時葵涌西部,即下葵涌葵芳以西的位置,因1970年代填海工程消失。.

荃灣綫和醉酒灣 · 葵青區和醉酒灣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東涌綫和荃灣綫 · 東涌綫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機場快綫和荃灣綫 · 機場快綫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港鐵和荃灣綫 · 港鐵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界和荃灣綫 · 新界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新都會廣場

新都會廣場(MetroPlaza)為香港新界葵青區葵芳的大型商場之一,位於港鐵葵芳站對面。兩幢寫字樓高35-36層(6-7樓起),商場樓高5層,面積540,000平方呎,是葵涌最大型的商場。新都會廣場的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由設計,於1993年正式開幕。.

新都會廣場和荃灣綫 · 新都會廣場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荃灣綫和葵青區之间的比较

荃灣綫有121个关系,而葵青區有19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5.97% = 19 / (121 + 197)。

参考

本文介绍荃灣綫和葵青區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