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荃灣屠房和藍巴勒海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荃灣屠房和藍巴勒海峽之间的区别

荃灣屠房 vs. 藍巴勒海峽

荃灣屠房(Tsuen Wan Slaughterhouse)是香港一所由私營公司營辦的私營屠房,位於新界葵青區永順街,於1983年開始啟用。雖名為荃灣屠房,但因所在位置在德士古道以南,所以屬於葵青區範圍。荃灣屠房佔地1公頃,其持有的牌照准許每日屠宰量為3,000頭生豬。. 藍巴勒海峽(英文:Rambler Channel)又名青衣海峽、青衣門。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青衣及新界(包括荃灣及葵涌)之間,最寬位置達900公尺。海峽呈「L」字形,西北端為汀九,是龍鼓水道與馬灣海峽交接之處。南端則連接維多利亞港西北角。值得一提,鑑於香港市區下荃灣海岸線以新汀九橋以東為界線的維港範圍內不准游泳條款中,〔目前香港法例第313章附屬法例《船舶及港口管理規例》下,未經海事處處長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在維港游泳〕,當中包括藍巴勒海峽。 藍巴勒海峽隨著多次填海而收窄,其中包括了荃灣新市鎮填海、葵涌貨櫃碼頭興建工程填海、醉酒灣垃圾堆填區(葵涌公園)填海及青衣灣填海等,這亦使原本位於海峽之中的牙鷹洲、青洲及芒洲與青衣或新界連接。 2013年,藍巴勒海峽被旅遊網站選為十五個觀賞日落最佳地點之一。.

之间荃灣屠房和藍巴勒海峽相似

荃灣屠房和藍巴勒海峽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青荃橋海濱花園 (住宅)新界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英語:Tsuen Wan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依藍巴勒海峽與荃灣青荃路之間的馬角山而建,鄰近葵涌公眾殮房。早年由於墳場用地供應緊張,1935年8月9日獲香港政府批出位於荃灣,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的土地作興建墳場之用。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於1941年6月19日落成啟用,是香港四個華人永遠墳場之一。墳場的兩座靈灰閣分別於1974年及1987年建成,並於2015年完成第一靈灰閣擴建工程,以應付隨著火化普及帶來對靈灰龕位的殷切需求。.

荃灣屠房和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和藍巴勒海峽 · 查看更多 »

青荃橋

青荃橋(Tsing Tsuen Bridge,俗稱青衣北橋)是第二條連接青衣島及新界的行車橋,道路名稱為青荃路(Tsing Tsuen Road),連接青衣島及'''荃'''灣,跨越藍巴勒海峽,為雙線雙程分隔道路,離海面18米,現時的時速限制為每小時70公里。 青荃橋在青衣的一面連接担杆山交匯處,通往青衣北岸公路,而荃灣一面則連接到荃青交匯處,通往荃灣路及德士古道等道路。此橋亦是新界的士可途經往返青衣站及青嶼幹線的指定道路,(另一條是新汀九橋)。.

荃灣屠房和青荃橋 · 藍巴勒海峽和青荃橋 · 查看更多 »

海濱花園 (住宅)

海濱花園(Riviera Gardens)是一個位於香港荃灣區南部的私人屋苑,環顧藍巴勒海峽。屋苑的附屬大型商場則名為海濱廣場。項目由德士古及新世界發展聯營的荃灣地產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發展,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及金門建築承建。 海濱花園前身是德士古(現稱加德士)石油公司的油庫。油庫於1983年遷往青衣後,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油庫所在地皮重新劃作住宅發展之用(亦即海濱花園),首批單位於1988年入伙,第二期亦於1990年之前陸續入伙。海濱花園建有20幢住宅,提供合共5600多個單位;屋苑管理則交由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截至2016年為止,單以住宅單位數目而言,海濱花園乃僅次於麗城花園的荃灣區第二大私人住宅屋苑。.

海濱花園 (住宅)和荃灣屠房 · 海濱花園 (住宅)和藍巴勒海峽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界和荃灣屠房 · 新界和藍巴勒海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荃灣屠房和藍巴勒海峽之间的比较

荃灣屠房有30个关系,而藍巴勒海峽有5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4.76% = 4 / (30 + 54)。

参考

本文介绍荃灣屠房和藍巴勒海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