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荀朗和郭元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荀朗和郭元建之间的区别

荀朗 vs. 郭元建

荀朗(),字深明,潁川潁陰人《陳書·卷十三·列傳第七》:荀朗字深明,潁川潁陰人也。祖延祖,梁潁川太守,父伯道,衛尉卿。朗少慷慨,有將帥大略,起家梁廬陵王行參軍。《南史·卷六十七·列傳五十七》:荀朗字深明,潁川潁陰人也。祖延祖,梁潁川太守。父伯道,衛尉卿。朗少慷慨,有將帥大略。,南北朝南梁、南陳官員。 荀朗的祖父荀延祖是南梁潁川太守,父親荀伯道則是南梁的衛尉卿。他少年性格豪爽,有將帥的謀略,從梁朝廬陵王蕭續的行參軍起家。侯景之亂時,荀朗招攬民眾同行據守巢湖,不屬於任何人。臺城被攻陷後,梁簡文帝密詔授與他雲麾將軍、豫州刺史,下令他和各諸侯王討伐侯景;侯景命令儀同宋子仙、任約等人頻頻征討,荀朗據山立寨固守,宋子仙未能攻破。當時京師饑荒,百姓都逃難到江外謀生,他就招引部隊,贈送衣食給百姓以賑災,於是部隊聚眾到數萬人。侯景在巴陵戰敗,荀朗在濡須攔截侯景,擊敗他的後續部隊。王僧辯東征,荀朗派遣部將范寶勝及和弟弟荀曉率領二千兵士協助。平定侯景後,他又於踟躕山打敗北齊將領郭元建;承聖二年(553年),他帶領萬餘命士兵過江,到宣城郡邊安頓,梁元帝讓他擔任持節、通直散騎常侍、安南將軍、都督南兗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但他未赴任,荊州就已經失陷。陳霸先輔政,北齊的蕭軌、東方老入侵,佔領石頭城,荀朗從宣城赴戰,和侯安都等人打敗齊軍。 南陳永定元年(557年),荀朗得賜爵興寧縣侯,食邑二千戶,封他的兄長荀昂為左衛將軍,弟弟荀晷為太子右衛率。很快他伴隨陳蒨在南皖拒守王琳。陳霸先駕崩,宣太后和舍人蔡景歷密不發喪,荀朗的弟弟荀曉在建康暗中探悉,就陰謀率領家兵襲擊。事情敗露,蔡景歷殺死荀曉,同時囚禁荀朗和他的兄弟。陳蒨即位為陳文帝後釋放他們,撫慰荀朗,下令他和侯安都等人防守王琳。王琳敗亡,荀朗遷任使持節、安北將軍、散騎常侍、都督霍晉合三州諸軍事、合州刺史。天嘉六年(565年)他去世,虛歲四十八,贈南豫州刺史,諡壯,兒子荀法尚嗣爵。. 郭元建,中国南北朝侯景的部将。 549年六月廿九日,侯景任命仪同三司郭元建为尚书仆射、北道行台、总江北诸军事,镇守新秦(今江苏省六合区北)。550年正月廿五日,侯景派郭元建带兵攻打南兖州(治所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皓环城固守。十一月,侯景为征收租赋进入建康,北齐东徐州(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刺史行台辛术率军队渡过淮河以断其后路,烧掉他的粮食百万石,包围了阳平(今安徽省灵璧县)。侯景行台郭元建带兵去救援。 551年二月,侯景把宋子仙、郭元建、张化仁视为佐命第一等功臣,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尚书右仆射。八月廿一日,萧栋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正。太尉郭元建听到后,从秦郡(治所在新秦)急忙赶回建康,问侯景:“主上(梁简文帝)是先帝的太子,一向没有罪过,怎么能随便废黜!”侯景回答说:“王伟劝我这样做,他对我说:‘早点消除梁室的民望。’我才听从,以安天下。”郭元建说:“我们挟天子,令诸侯,还担心不能成功,现在无故废帝,自取危亡,有什么安定可言!”侯景听了,想迎回简文帝,让萧栋当太孙。王伟说:“废立大事,怎么可以来回改变主意!”侯景这才作罢。八月廿四日,侯景把太子萧大器的妃子赐给郭元建。郭元建说:“岂有皇太子妃充当人家侍妾之理!”不和她见面,由她的意愿去当道姑。 北齐军队多次侵犯侯景的边地,552年正月初五,侯景派郭元建率领步兵进军小岘(今安徽省合肥市东昭关),侯子鉴率领水军向濡须(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进发,正月初十,抵达合肥。北齐闭城门不出战,郭元建、侯子鉴只好引兵退回。三月廿二日,南兖州(治所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阳平戍主鲁伯和,行南徐州(治所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事郭子仲,都献出自己镇守的城池归降萧绎。王僧辩派陈霸先带兵去广陵接受郭元建等人的投降,又派使者去安慰他们。侯子鉴渡江逃到广陵,对郭元建说:“我们是梁朝的宿仇,有何面目再见到梁主!不如投奔北方,还可还乡。”于是全都投降了北齐。当陈霸先行军抵达欧阳(今江苏省仪征市北),北齐行台辛术已经占据了广陵。 四月十八日,侯景与亲信乘小船逃跑,向岸上的人打听情况,他们说:“郭元建还在广陵呢!”侯景听了心中大喜,就准备去投奔郭元建。侯景被部下杀死。侯景让他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管传国玉玺。赵思贤从京口渡江时,遇到盗贼,他的随从慌乱之中把传国玉玺扔在草中。他到达广陵之后,把这事告诉了郭元建。郭元建派人去找了回来,把它交给辛术。辛术把玉玺送到了邺城。 五月,北齐皇帝高洋派潘乐、郭元建率兵去包围秦郡,王僧辩派左卫将军杜崱去救援,陈霸先也亲自从欧阳赶来会师。他们和郭元建在士林(六合区境内)大战一场,把郭元建打得惨败,斩下首级一万多,俘虏了一千多人。郭元建收拾残兵败将向北逃窜。553年九月,高洋派郭元建在合肥训练水军二万余人,准备袭击建康。闰十月,南豫州刺史侯瑱与郭元建交战于东关(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南),北齐军队大败,淹死的士兵数以万计。.

之间荀朗和郭元建相似

荀朗和郭元建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南北朝宋子仙侯景北齐刺史王僧辯陈霸先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南北朝和荀朗 · 南北朝和郭元建 · 查看更多 »

宋子仙

宋子仙(),侯景部將,侯景之亂時被殺。 侯景之亂爆發,侯景自稱漢王,以宋子仙為太保,任约為司空。太清三年(549年)十一月,侯景派宋子仙自吴郡攻钱塘(今浙江杭州南),戴僧逖投降。侯景聞江夏空虛,使任約、宋子仙率精騎四百偷襲,郢州刺史蕭方諸被俘,鮑泉被丁和捶死。侯景入據江夏。宋子仙率軍一萬人,直攻巴陵(今湖南嶽陽),侯景隨後亦趕往巴陵,“緣江戍邏,望風請服”,非常得意。宜州刺史王琳隨王僧辯駐巴陵,宋子仙久攻不克。 此時侯景軍中多病疫,又兼糧食告罄。六月,任约兵败於赤沙亭(今湖南华容南),被僧祐等俘獲,六月三日,侯景聞知任約敗,遂焚营退走,留下丁和與宋子仙以二萬部隊固守郢州(今湖北武漢)。 大寶二年(551年)六月二十二日,宋子仙等困窘交集,向王僧辯投降,表示要獻城,只求返回建康。王僧辯假意答應他,王僧辯趁宋子仙戒備鬆懈,命定州刺史杜龕率一千人攀上城牆,鼓噪奄進,發動攻擊,宋子仙的軍隊大多溺死或被殺。宋子仙和丁和逃到白楊浦時被生俘。不久押送江陵斬首。.

宋子仙和荀朗 · 宋子仙和郭元建 · 查看更多 »

侯景

侯景(),字萬景,朔方人(或說是雁門人),鲜卑化羯人,父親侯標,祖父乙羽周,南北朝侯景之亂的主角。.

侯景和荀朗 · 侯景和郭元建 · 查看更多 »

北齐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之鲜卑化汉人政权。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國號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史稱北齊或後齊,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 幼主高恆時期,北周在北周武帝的统治下日渐兴盛,而北齐则衰落。577年北周統一北方,北齊滅亡。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成为北周臣民。 三年後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並南下滅陳結束中原自魏晉南北朝長達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北齐和荀朗 · 北齐和郭元建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刺史和荀朗 · 刺史和郭元建 · 查看更多 »

王僧辯

王僧辯(),南梁將領。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右衛將軍王神念之子。.

王僧辯和荀朗 · 王僧辯和郭元建 · 查看更多 »

陈霸先

陳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原是南梁的著名軍事將領。557年接受梁敬帝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至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荀朗和陈霸先 · 郭元建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荀朗和郭元建之间的比较

荀朗有35个关系,而郭元建有5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7.95% = 7 / (35 + 53)。

参考

本文介绍荀朗和郭元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