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衛奕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衛奕信之间的区别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vs. 衛奕信

立法局是英屬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直選立法局共有60個議席,部分議席經1991年9月12日及15日的選舉產生。當中,由選舉產生的共有39位議員,分區直接選舉和功能界別選舉分別選出18位及21位議員。而由港督衛奕信爵士直接委任的議員有17位,官守議員有4位,分別為港督衛奕信及彭定康、布政司霍德及陳方安生、財政司麥高樂和律政司馬富善。6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1991年10月9日至1995年7月31日。本屆立法局是首屆擁有全民直選議席的議會,亦為港督兼任立法局主席時代結束的一屆。. 衛奕信,蒂利安的衛奕信男爵,KT,GCMG(David Clive Wilson, Baron Wilson of Tillyorn,),早年以魏德巍為中文譯名,英國外交官,爱丁堡皇家学会會長,熟知中國事務,於1980年代負責與中方起草《中英聯合聲明》,後來又在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擔任首任英方首席代表。1986年12月,時任香港總督尤德爵士突然逝世,英國政府決定以衛奕信接任。 衛奕信出任第27任香港總督期間,香港主權尚有10年時間就要移交中國。在這個過渡期內,中國大陸於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大陸當局以坦克進佔天安門廣場,鎮壓學生運動。六四事件引起香港人的恐慌,對香港前途的信心更加跌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有見及此,衛奕信推出多項政策試圖挽回民心。當中,他在六四事件發生後提出「玫瑰園計劃」,決定興建規模龐大的新機場。然而,新機場的興建,最終成為他被撤換的一大伏筆。 不少人士對衛奕信的印象比較負面,這主要是因為他在任港督期間,曾經被指過度在香港問題上偏袒中方,而有「末代港督」之稱的彭定康接任後所顯露的強硬姿態,就與衛奕信構成明顯對比。衛奕信於1992年7月卸任港督,在離任前不久他獲英廷冊封為終身貴族。雖已卸任多年,但他仍不時來港,仍舊關注香港事務。.

之间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衛奕信相似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衛奕信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彭定康立法局香港總督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霍德李鵬飛李柱銘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彭定康

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CH,PC(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Baron Patten of Barnes,),出任香港總督前音譯為柏藤,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早年出任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非黨首,時任黨魁為馬卓安),於1992年獲委任為末任香港總督,於1997年見證香港主权移交。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冊封為終身貴族,2011年獲委英國廣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2014年因心臟健康問題提早卸任),現任牛津大學校監。.

彭定康和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 彭定康和衛奕信 · 查看更多 »

立法局

立法局是英國屬地或英聯邦國家中的立法機構。在兩院制建制下,立法局通常指上議院。;.

立法局和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 立法局和衛奕信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香港總督 · 衛奕信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財政司司長(Financial Secretary,簡稱FS;香港人俗稱「財神爺 / 財爺」)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專責總覽財金政策的官員,直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負責;其支援部門為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國務院任命。 財政司司長的職責主要是與有關的決策局局長合作,督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及科技局和發展局的政策範疇的政策制定和實施。財政司司長是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與其他同監督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工作。 財政司司長也是三位可於行政長官休假或出缺時署理其職務的官員之一,位列政務司司長之後;至於財政司司長休假時,通常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署任。.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 衛奕信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 查看更多 »

霍德

霍德爵士,KBE,LVO(Sir David Robert Ford,),英國殖民地官員及軍人,曾任英屬香港布政司、銓敘司、房屋司等職。他是最後一位洋人出任布政司一職。他在1989年主理在赤鱲角發展新機場事宜。他曾於末代港督彭定康履新前短暫署任港督一職。.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霍德 · 衛奕信和霍德 · 查看更多 »

李鵬飛

李鵬飛(Allen Lee Peng-fei,),人稱「飛哥」,祖籍山東,在抗日战争時期沦陷的煙台出生,現在是香港商界及政界的知名人士,前立法會及行政局議員,自由黨首屆主席,第九、十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目前主持香港有線電視財經資訊台節目《飛常政經》及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議事論事》,曾经主持now財經台之時事節目《大鳴大放》。.

李鵬飛和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 李鵬飛和衛奕信 · 查看更多 »

李柱銘

李柱銘,QC(Martin Lee Chu-ming,),生於英屬香港,籍貫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李柱銘是香港首位獲認許的大律師,及首位獲委任的御用大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也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及港同盟及民主黨主席。 由於他過去長期積極關注及領導香港民主運動,所以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他推崇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在激進民主派冒起前,他是被針對的目標之一。 李柱銘自1985年已擔任香港立法局議員(1997年前稱立法局)職務,直至2008年李柱銘宣佈不再參選立法會,結束其23年議會生涯。.

李柱銘和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 李柱銘和衛奕信 · 查看更多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殖民地時代,第一次在立法局舉行地區直選。其餘議席分別透過功能組別間接選舉及透過港督委任而產生。另外,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均為當然官守議員。 本屆立法局功能組別選舉在1991年9月12日舉行,而地區直接選舉則在1991年9月15日舉行。.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和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和衛奕信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衛奕信之间的比较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有119个关系,而衛奕信有19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2.56% = 8 / (119 + 194)。

参考

本文介绍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和衛奕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