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色果查姆寺和苯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色果查姆寺和苯教之间的区别

色果查姆寺 vs. 苯教

色果查姆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塔丁乡乃囊村,是一座苯教寺院。. 苯教(),是波苯教的简称,又称本教、缽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由西藏的原始萨满信仰演变而来的,也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宗教。其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据说苯教最高级的神是叶仙。苯教教徒头裹黑巾,因此也被藏传佛教信众稱为“黑教”()。但苯教徒认为“黑教”是具有敌意的称谓,因为在藏语中“黑教”一词有“邪教”的意思。 根据苯教信众的解释,“苯”字意思是“念”或“读”,意译自象雄语“吉”(gyer)。苯教信众将其分为早期的原始苯教()和后来的雍仲苯教()。原始苯教事实上是一种万物有灵的特殊信仰,雍仲苯教是由象雄王子辛饶米沃()在改革原始苯教之后创立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后传入印度发展为印度佛教。苯教的标志为“雍仲恰辛”,即两个左旋的“卍”字相连而成的符号;其符号正好与納粹右旋的“卐”字方向相反。 苯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在早期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拥有参政、议政之权,其势力甚大、信徒甚众。在吐蕃军队出征的时候,也往往会有苯教巫师随军,通过巫术来提高吐蕃军队的士气。赤松德赞继位之后,为了加强王权,大力扶持佛教势力,将佛教确立为国教并打压苯教。赤松德赞这一政策遭到众多大臣的反抗,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的数代赞普都延续了这一政策,赤德松赞和赤祖德赞在位期间,更是在政务九大臣之上设置“僧相”一职,将佛教僧侣地位置于世俗贵族之上。僧相强制推广藏传佛教,对苯教的打击则是变本加厉。这使不少苯教信众逃避到阿里、安多、康区等偏远地区。为了苯教生存,苯教全面佛教化,苯教供奉起了佛教的佛、菩萨、金刚、明王,放弃以前黑色的教服,改成红色黄色的袈裟,不再长发披肩,跟佛教比丘一样剃发,成為藏密佛教的一支,但保留了一些教义和仪式规则(例如朝塔時以反方向進行,一般佛教徒以順時針方向進行),例如各派的活佛常常以轉世靈童傳承,苯教则是以宗教考试取得最高的法王、仁波切的地位。 苯教的中心寺院是扎西梅日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苯教曾长期受到藏学界的忽视,近数十年以来才被国内外学者重视,并翻译了大量苯教的历史文献和典籍。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将苯教与藏传佛教一起归属到中国佛教协会之下进行管理。.

之间色果查姆寺和苯教相似

色果查姆寺和苯教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西藏西藏自治区色结寺止贡赞普文化大革命日喀则地区

西藏

#重定向 西藏自治区.

色果查姆寺和西藏 · 苯教和西藏 · 查看更多 »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區(),简称藏,通稱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边疆的一个藏族自治区(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地理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拉萨市。.

色果查姆寺和西藏自治区 · 苯教和西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色结寺

色结寺,全称“日加贡责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塔丁乡乃囊村的东日嘉山的山顶,为苯教寺院。.

色果查姆寺和色结寺 · 色结寺和苯教 · 查看更多 »

止贡赞普

止贡赞普(),又译志共赞布,是吐蕃传说中第八代赞普,为上丁二王之首。 止贡出生时,父母请他奶妈卓夏玛吉琳玛(Gro-zha ma skyi brling ma)给他取名字。奶妈年高耳背,取了不吉利的名字:止贡的含义是“死(gum)于刀(gri)下”。 当时,德族(lDe)的赞普和普通人不一样,有升天驾云的能力,头上有光明天绳(dbu vbreng,、rmu-thag、vod kyi lha thag):当儿子能够骑马时,父亲就会借着那条天绳返回天上光明境界,不留尸体在人间。 止贡十分傲慢,强迫他属下跟自己比武,但没人敢跟他交手。最后,他逼娘若香布城(Myang-ro shang-po)的首领洛昂木达孜(Lo-ngam rta-rdzi)跟他比试,洛昂木只好答应了,但提出了一些要求:把赞普的神妙武器(自动攻击的大枪、自动切割的宝剑、自动穿戴的铠甲、自动护身的盾牌)赐给他,并割断天绳才敢比武。 止贡赞普在与洛昂木比武中身亡,他尸体被放入铜锅裡,丢进了雅鲁藏布江。 Z止 Z止.

止贡赞普和色果查姆寺 · 止贡赞普和苯教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文化大革命和色果查姆寺 · 文化大革命和苯教 · 查看更多 »

日喀则地区

日喀则地区,西藏自治区已撤消的地区。 1970年,撤消日喀则专区,设置日喀则地区。2014年6月26日,中国国务院批复撤消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

日喀则地区和色果查姆寺 · 日喀则地区和苯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色果查姆寺和苯教之间的比较

色果查姆寺有15个关系,而苯教有7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7.06% = 6 / (15 + 70)。

参考

本文介绍色果查姆寺和苯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