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臺鐵區間車和臺鐵捷運化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臺鐵區間車和臺鐵捷運化之间的区别

臺鐵區間車 vs. 臺鐵捷運化

區間車是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06年11月改點時產生的車種,也是目前臺鐵營運班次最多的車種。其包含各站皆停的「區間車」、以及少數車站不停的「區間快車」,列車票價依復興號的每公里1.46元新臺幣計收。. 臺鐵捷運化,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改善其西部幹線路段中短途運輸之計畫總稱,乃中華民國政府於2005年起推動的新十大建設之一環。目前計有12案施工或規劃中。.

之间臺鐵區間車和臺鐵捷運化相似

臺鐵區間車和臺鐵捷運化有(在联盟百科)38共同点: 南迴線南樹林車站區域鐵路台灣高鐵台鐵EMU400型電聯車台鐵EMU700型電聯車台鐵EMU800型電聯車宜蘭線宜蘭車站富岡車站屏東線崎頂車站三坑車站三姓橋車站彰化車站北迴線北湖車站北新竹車站嘉義車站內灣線公里六家線花蓮車站行政院西部幹線香山車站 (臺灣)高雄車站臺中車站臺灣鐵路管理局臺東線...臺東車站枋寮車站沙崙線潮州車站浮洲車站新左營車站新竹車站新臺幣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南迴線

南迴線,位於臺灣,是一條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西起枋寮車站,東至臺東車站,途經之地多為山地,人煙稀少。.

南迴線和臺鐵區間車 · 南迴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南樹林車站

南樹林車站位於台灣新北市樹林區中山路、東興街交叉口路段,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 本站是因應台鐵捷運化計畫中應蘊而生的一座通勤車站,也是新北市樹林區繼樹林車站、山佳車站之外的第三座車站。.

南樹林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南樹林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區域鐵路

區域鐵路(Regional Rail),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称为城际轨道交通,指一个区域内中等距离的铁路,包括客运及货运。与城际列车相比,区域铁路具有区域有限、停站多、速度不快等特点;但与通勤铁路相比,区域铁路覆盖的面积往往更大,也不会每站必停,是介于城际列车与通勤铁路之间、中等距离的铁路运输形式。有时也被当作通勤鐵路的同近义词使用。.

區域鐵路和臺鐵區間車 · 區域鐵路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全名為台灣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臺灣的高速鐵路系統,全線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地區,路線全長349.5公里。於2007年1月5日通車後逐漸成為臺灣西部重要的長途運輸工具之一,亦為臺灣軌道工業指標。目前南北雙向每日共有127至159班次,平均日載客量達130,000人次,週末與連續假期更有每天150,000至160,000人次的水準,目前台灣高鐵正在拓展路線中,現正規劃把高鐵向南延伸至屏東,以及向北延伸至宜蘭,並計劃新增高鐵高雄站。,2014年營收達約380億元。.

台灣高鐵和臺鐵區間車 · 台灣高鐵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台鐵EMU400型電聯車

台鐵EMU400型電聯車,簡稱400型電聯車,為台鐵於1990年啟用的一款電聯車,亦為台鐵所採用之第一款通勤電聯車,由於EMU800型電聯車的引進,已於2015年退出正班運用。.

台鐵EMU400型電聯車和臺鐵區間車 · 台鐵EMU400型電聯車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台鐵EMU700型電聯車

EMU700 是一款屬於臺灣鐵路管理局的交流電用通勤型電聯車,是台鐵首次採用 RAMS —— 可靠度(Reliability)、可用度(Availability)、維修度(Maintainability)與系統安全(System Safety)—— 等保證規範購買且兼具環保概念的鐵路車輛。該車輛按照區間車票價,以非對號區間車營運模式,擔任鐵路運輸任務。.

台鐵EMU700型電聯車和臺鐵區間車 · 台鐵EMU700型電聯車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台鐵EMU800型電聯車

EMU800型是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的交流電用通勤電聯車型號之一,為台鐵第5款通勤電聯車,也是EMU700型的後繼車型,由台灣車輛與日本車輛共同承造。 EMU800型是台鐵因應六家線、沙崙線通車、臺東線電氣化以及西部幹線捷運化政策,加上近年來中短途旅運量大幅成長、在原有車輛數已不敷使用情況下,繼2007年購置20列40組160輛的EMU700型並獲得好評後,再度購置的新一批電聯車。EMU800型也是台鐵繼1995年344輛EMU500型電聯車採購案之後最大宗的電聯車採購案,此款列車現主要以區間車及區間快車的名義來行駛。。.

台鐵EMU800型電聯車和臺鐵區間車 · 台鐵EMU800型電聯車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宜蘭線

宜蘭線是指八堵至蘇澳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

宜蘭線和臺鐵區間車 · 宜蘭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宜蘭車站

宜蘭車站位於台灣宜蘭縣宜蘭市,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的鐵路車站。.

宜蘭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宜蘭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富岡車站

富岡車站位於臺灣桃園市楊梅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

富岡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富岡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屏東線

屏東線是指高雄至枋寮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早期沿線景觀多為農田與魚塭。目前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將原高雄機檢段遷至潮州基地以及潮枋間電氣化,地貌已經有很大改變。.

屏東線和臺鐵區間車 · 屏東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崎頂車站

崎頂車站位於台灣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崎頂車站因興建新站房,原木造站房遭拆除。目前的崎頂車站並沒有車站主建築,但設有公廁與採光罩屋頂的簡易候車區,兩座側式月台之間是以人行天橋作為跨越鐵路的動線。.

崎頂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崎頂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三坑車站

三坑車站位於台灣基隆市仁愛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

三坑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三坑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三姓橋車站

三姓橋車站位於台灣新竹市香山區元培街與縱貫線交叉點南側,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在臺鐵捷運化計劃中新設之車站,設於縱貫線基隆起111.2公里處,距新竹車站約4.8公里、香山車站約3.2公里。本站於規劃階段稱南新竹車站,正式興建後改稱用今名。新竹市政府於2011年6月完成都市計畫用地變更,2014年1月7日動工興建,於2016年6月29日啟用。 「三姓橋」為當地地名。據當地傳說,清代陳、許、曾三姓共10多人,在此與原住民發生衝突而遇害。後人建立祠堂合祀,稱三姓公、也稱作三聖公。.

三姓橋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三姓橋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彰化車站

彰化車站位於台灣彰化縣彰化市,位於成功至花壇間(臺中線、縱貫線)、追分至花壇間(海岸線、縱貫線),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臺中線、海岸線的鐵路車站。本站為配合臺鐵捷運化政策,2011年9月26日跨站人行天橋正式啟用。高架化改建規劃中。.

彰化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彰化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北迴線

北迴線,又名北迴鐵路,是指蘇澳新至花蓮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是台灣唯一運量大於彎曲繞山的平行公路(蘇花公路)的鐵路線,為宜蘭、台北出入花蓮縣的交通要道,而自2010年蘇花公路遊覽車事故後,中國大陸觀光團,皆須改搭火車,經由本線往返宜蘭及花蓮,而自2013年起,隨著普悠瑪列車陸續投入,客運列車班次大增,藉以紓解往返花蓮的龐大人潮。.

北迴線和臺鐵區間車 · 北迴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北湖車站

北湖車站(副站名中國科大,原稱北湖口車站)位於台灣新竹縣湖口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配合臺鐵捷運化政策中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暨區域鐵路後期建設計畫,增設富岡電聯車基地之進出廠號誌站,但不希望如同K42號誌站只有單一功能,於是決定增設此一車站。預計2018年新竹機務段搬遷至富岡基地後,北部地區部分區間車始發站改為此站。.

北湖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北湖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北新竹車站

北新竹車站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內灣線的鐵路車站,為跨站式站房,於2011年11月11日正式啟用。.

北新竹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北新竹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嘉義車站

嘉義車站位於臺灣嘉義市西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南段、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的鐵路車站及嘉義BRT車站,早期亦為臺灣糖業鐵路北港線(原稱嘉義線)、朴子線的嘉義站,但目前糖業鐵路皆已廢止。現今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即為早期糖業鐵路車站的站址,因擴充興建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之故,旅客須可利用站內地下道以及站內、外天橋方可到達嘉義後站。 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完工前,嘉義市政府無法設立永久性質的交通轉運中心,故將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擴充,興建與其共站、臨時性質的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於2010年2月完工、2011年1月20日啟用,分為前後棟,其間以天橋連接,共有15席月台供公路汽車客運業者使用;其地下1層設有停車場,計有65個小客車席位供來客使用。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專供嘉義公車捷運(嘉義BRT)使用。.

嘉義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嘉義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內灣線

內灣線是一條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並橫跨新竹縣與新竹市的鐵路支線。內灣線最初興建目的為石灰泥業及林產開發,並兼辦客運;但為了能讓路列車通往高鐵新竹站與台鐵捷運化政策,而在2007年至2011年之間進行了路線修改與設施升級。改線後的內灣線可分為兩個主要路段,其中新竹-竹中之間為電氣化且短站距的捷運化路線、竹中-內灣則保持原本非電氣化傳統鐵路支線的營運風格。.

內灣線和臺鐵區間車 · 內灣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公里

--亦稱--( → kilometre、),是一种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千米,是國際單位制之一,符號为km。.

公里和臺鐵區間車 · 公里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六家線

六家線,為臺灣鐵路管理局之客運支線。六家線從內灣線竹中車站分歧,跨越頭前溪至六家車站,定位為高鐵新竹站的連絡線,2011年11月11日通車啟用。.

六家線和臺鐵區間車 · 六家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花蓮車站

花蓮車站位於台灣花蓮縣花蓮市,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北迴線、臺東線的鐵路車站。藉著花東鐵路電氣化及花東車站效能提升計畫,估計將花費6億9千萬元,改建為跨站式車站。本站於2014年1月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升格為特等站,並於2014年7月19日舉行「晉升特等站」典禮,使得北、中、南、東四個地區都各有一座特等站。車站的改建工程也已經開始施工,由得標的榮金營造工程施工,車站將改為跨站式,並將現有東站和西站改建,預計2018年6月30日完工。.

臺鐵區間車和花蓮車站 · 臺鐵捷運化和花蓮車站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臺鐵區間車和行政院 · 臺鐵捷運化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西部幹線

西部幹線是指在台灣西部的傳統鐵路,由台鐵經營,包含以下路線:.

臺鐵區間車和西部幹線 · 臺鐵捷運化和西部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山車站 (臺灣)

香山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日治時期當局興建縱貫鐵路,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現今站體於昭和三年(1928年)完工,目前為市定古蹟。.

臺鐵區間車和香山車站 (臺灣) · 臺鐵捷運化和香山車站 (臺灣) · 查看更多 »

高雄車站

車站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高雄臨港線、與高雄捷運紅線的鐵路車站,位於高雄市三民區。該站為縱貫線與屏東線的連接點,為高雄市中心最重要的鐵路車站,也是高雄都會區與南臺灣首要的交通轉運樞紐,位於臨時前站前方的高雄公車站是多條公車線的起始站,長途客運也在周邊設有轉運站。 高雄車站現有站房是於2002年3月28日啟用的臨時站房,分有前站和後站,中間以天橋相連。因本站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進行改建,原有日治時代興建的前站站房被往東南方遷移82公尺保存,預定在2018年12月新地下化站房完成後遷回原處成為地標,配合縱貫線雙軌和電氣化工程興建的舊後站站房則直接被拆除。原前站站體和一月台間曾有小花園和鐵路電氣化殉職人員紀念碑,以紀念工程中殉職的人員,目前兩者皆已移至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舊高雄車站)前。 在地年輕一代的市民,將其簡稱之為「高火」,與臺北車站的「北車」有所不同,經推測源自於原高雄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為提供各高中放學前往「高雄火車站」的學生專車路線皆稱為「○○高中高火線」,而產生年輕市民稱之為「高火」的說法;隨著2014年高雄市公車民營化,高雄市政府裁撤公車處,學生專車已不復存在。 另外,評估中的臺灣高鐵屏東延伸計畫,未來可能在此設置高鐵高雄站,也會繼臺北車站、板橋車站、新左營車站、南港車站、新烏日車站成為臺灣第六個三鐵共構的車站。.

臺鐵區間車和高雄車站 · 臺鐵捷運化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臺中車站

臺中車站(或稱臺中火車站)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線的鐵路車站,新站體座落於臺中市東區新----、唯地址仍登錄舊站之中區綠川里,附近有多家公路客運、國道客運業者設站,多數市區公車路線亦於此處停靠,是臺中都會區極為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現今站房屋頂構造外型貌似蝴蝶展翅,頂樓高37公尺,約12層樓高,是台灣鐵路系統的車站中最高的鐵路車站。.

臺中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臺中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管理局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灣鐵路局、臺鐵局、臺鐵,或逕稱為鐵路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灣鐵路,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第5頁;若含非營業路程的路線里程,路線長度可達1114.5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P94)。,並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準成員。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朝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臺鐵區間車 ·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臺東線

臺東線是指花蓮至臺東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行經整座花東縱谷平原,常稱為花東線,目前「臺東線」名稱已是台鐵統一稱呼之名。 臺東線原先包含花蓮海岸線及臺東海岸線,在東拓後兩條海岸線廢止,臺東新站-臺東站間較晚廢止。 和西部車站不同,自花蓮車站起到台東車站,車廂內的站名廣播包含阿美語。站名廣播順序為:國語、閩南語、客家語、英語、阿美語。.

臺東線和臺鐵區間車 · 臺東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臺東車站

臺東車站位於臺灣臺東縣臺東市,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東線、南迴線的鐵路車站。台東舊站廢站後造成市區商圈迅速沒落,臺東新站又受制距離臺東市區太遠,加上人口於20世紀末期後大量外流,臺東新站周邊發展停滯。本站附近商圈依然發展有限,形成都市發展的特殊現象。本站目前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將進行改建,惟現在改建工程受到廠商名茂營造惡性倒閉影響,目前由頌和營造接手改建中。.

臺東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臺東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枋寮車站

枋寮車站位於台灣屏東縣枋寮鄉,位於東海至加祿間,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南迴線的鐵路車站。.

枋寮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枋寮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沙崙線

沙崙線,為臺灣鐵路管理局之客運支線,定位為高鐵臺南站的連絡線,2011年1月2日正式通車。沙崙線開通後,大幅減少高鐵車站至市中心旅行時間(公路約需40-50分鐘、鐵路約23分鐘),沙崙線亦為自1992年南迴線開通以來,臺鐵再次新築路線。.

沙崙線和臺鐵區間車 · 沙崙線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潮州車站

潮州車站位於臺灣屏東縣潮州鎮,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的鐵路車站。.

潮州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潮州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浮洲車站

浮洲車站位於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的浮洲地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該地區曾二度設立車站但皆廢止,今日配合臺鐵捷運化政策,於2009年動工興建、於2011年9月2日開放使用。目前每日停靠南下84班、北上82班列車,平均每日上下乘客約為五千人次。.

浮洲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浮洲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新左營車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左營車站、高雄捷運左營(高鐵)站、台灣高鐵左營站是不同鐵路客運系統業者對自身所營運、但在同一地點設站鐵路車站的稱呼。車站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半屏山東麓下,其中臺鐵與高鐵車站位於一同時興建的跨站式站房裡,臺鐵車站位於站房西半部、高鐵則位於東半部,之間有通道相連,2007年隨高鐵通車啟用。高雄捷運左營站位於臺鐵與高鐵站房北方地下,是高雄捷運紅線往北最後一個地下車站,2008年啟用,與臺鐵車站月台有連接通道,但只有較新建的第一月台有設置電梯連接,其他月台僅有樓梯和單向電扶梯連接。高捷車站在臺鐵和高鐵側均有設置地面出口,但高鐵側離臺鐵與高鐵站房較近。 除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下的半屏山外,新左營車站附近也連接左營舊城、蓮池潭、高雄市孔子廟、哈囉市場、左營高中、左營舊聚落、眷村海光二村等。除了高鐵之外,透過台鐵、捷運、公路客運、國道1號、國道10號、國道3號、高雄都會區快速道路、省道台1線、台17線等重要交通系統,乘客可以快速轉往高屏所有重要城鎮。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亦有在此以高鐵左營站、台鐵新左營站名稱設站。.

新左營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新左營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新竹車站

新竹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內灣線的鐵路車站,六家線亦以此站為折返點。新竹車站是劉銘傳鐵路的終點。日治時期時將原有路線部分改線,並計畫向南興建縱貫鐵路,同時將新竹車站改建為木造站房。現今站體於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建築樣式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具有陡斜的屋頂,為整個車站帶來優美典雅的異國情調,加上厚實的紅磚牆壁,讓設計繁複的建築更顯莊重,線條分明的設計點綴著細緻的裝飾。二戰後整修的樣子與原設計較不同。是臺灣最古老的現役站房 ,為國定古蹟。.

新竹車站和臺鐵區間車 · 新竹車站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臺幣和臺鐵區間車 · 新臺幣和臺鐵捷運化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臺鐵區間車和臺鐵捷運化之间的比较

臺鐵區間車有64个关系,而臺鐵捷運化有2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8,杰卡德指数为13.06% = 38 / (64 + 227)。

参考

本文介绍臺鐵區間車和臺鐵捷運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