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鍾浩東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鍾浩東之间的区别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vs. 鍾浩東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鍾浩東(),本名鍾和鳴,,中國共產黨員,出身臺灣屏東高樹的臺灣客家裔社會運動者與白色恐怖受難者。作家鍾理和的異母弟。其妻為蔣渭水之養女蔣碧玉,因日本「差別待遇」政策萌發反日情緒心向「祖國」,1940年從日本明治大學休學後前往中國廣東加入丘念台領導的東區服務隊參與抗戰,戰後返台曾任基隆中學校長。二二八事件後,思想左傾,加入省工委並成立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支部擔任書記發行《光明報》,《光明報》事件曝光後遭到逮捕,1950年10月5日遭判死刑,1950年10月14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

之间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鍾浩東相似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鍾浩東有(在联盟百科)16共同点: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二二八事件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刑訊逼供唐志堂光明報馬場町紀念公園藍博洲自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陳英泰枪毙李友邦李蒼降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又名基隆中學事件,為1949年至1950年發生於基隆市的匪諜案件,一般視之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早期案件之一。.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中國共產黨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2),簡稱中共台湾省委、台湾省工委、省工委,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省級組織。由於台灣在日治時期曾有共產主義政黨(即台灣共產黨)存在,省工委成員中亦有一些前台灣共產黨的成員,但是省工委與日治時期的台灣共產黨並無繼承關係。.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二二八事件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二二八事件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簡稱基隆高中、基隆中學、基中、省基中,是一所位在臺灣基隆市暖暖區的公立高級中學,鄰近臺鐵八堵車站、基隆河、臺灣礦工醫院,八堵國民小學,因其環境優美而暱稱為「翠崗」。.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刑訊逼供

刑讯逼供(台灣俗作刑求),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为了逼取口供,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行为。这些可以是肉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近代在戰爭時,慣用此審訊方式虐待戰俘取得有軍事價值資訊者。 根据联合国反刑讯公约的定义,刑讯逼供指的是:国家机关以暴力取得口供,或是恐吓惩罚为目的,而使当事人遭受到“蓄意的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楚”或此方面的威逼。 逼供由於令嫌疑犯受到極大痛楚,可能虛構証據或自認犯罪,因而很可能造成冤獄。.

刑訊逼供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刑訊逼供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唐志堂

唐志堂,1925年11月20日生,日治台北州七星郡汐止街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台北二中畢業,1943年參與謝娥等反日事件遭到逮捕,直到戰後日本投降才被釋放,戰後加入三青團,1947年舊日好友李蒼降、劉青石引薦加入共產黨,後擔任汐止軍民合作站書記,隨李蒼降加入省工委基隆市工委,領導汐止支部,光明報事件後組織被破獲遭到逮捕,1950年10月14日槍決於馬場町。.

唐志堂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唐志堂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光明報

光明報是1948年秋天至1949年8月間,在臺灣流傳的地下刊物,為1948年中國共產黨台灣基隆市工作委員會發行之刊物,後遭破獲導致中共在臺組織第一次瓦解。.

光明報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光明報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馬場町紀念公園

場町紀念公園是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萬華區的公園。東臨中正河濱公園、西頻華中河濱公園、南靠新店溪、北側以水源路和青年公園相鄰。.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馬場町紀念公園 · 鍾浩東和馬場町紀念公園 · 查看更多 »

藍博洲

藍博洲(),生於台灣苗栗縣西湖鄉,統派、台灣客家人,記者、報導文學作家及小說家。.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藍博洲 · 藍博洲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自由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自由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陳英泰

陳英泰(),是一位出身臺北木柵的企業家及白色恐怖受難者。.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陳英泰 · 鍾浩東和陳英泰 · 查看更多 »

枪毙

枪毙,又稱槍決,是指用枪械射殺囚犯,是一种死刑的执行方式。这种执行方式在许多有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中,属于法定死刑的唯一执行方法,或者作为法定死刑的执行方法之一。.

枪毙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枪毙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李友邦

李友邦(),本名李肇基,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生於臺北廳芝蘭二堡和尚州於蘆洲李宅(今新北市蘆洲區),日治時代抗日事發,遠走中國,就讀於黃埔軍校,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李友邦以台灣義勇軍中將司令頭銜光榮回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以涉及蔡孝乾匪諜案的罪名,被國民黨政府處死。.

李友邦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李友邦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李蒼降

李蒼降(),中國共產黨黨員,出身蘆洲李家,台灣日治時期台北二中畢(今成功中學),擔任蘆洲公學校教師,1944年因閱讀禁書遭檢舉入獄,1945年光復後出獄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1947年參與成立新民主同志會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7月加入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擔任工委,後因《光明報》曝光遭到逮捕,1950年10月14日與鍾浩東、唐志堂押赴馬場町刑場槍決。.

李蒼降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李蒼降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鍾浩東之间的比较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有235个关系,而鍾浩東有12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6,杰卡德指数为4.51% = 16 / (235 + 120)。

参考

本文介绍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和鍾浩東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