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臺灣民眾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臺灣民眾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间的区别

臺灣民眾黨 vs.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民眾黨成立於台灣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年)7月10日的台中市新富町聚英樓,是台灣人成立的第一個政黨,成立大會由蔡式穀主持。最初在臺灣總督府多方的阻撓下,林獻堂、蔣渭水等人不斷更換黨名、修改黨綱,從「台灣自治會」、「台灣民黨」,最終在有條件的允許下成立。初期主要人物有李應章、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黃周等人,黨旗最早為仿中國國民黨黨旗的「上青下紅中央白日」之黨旗,後改為仿中華民國國旗的三星黨旗。.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運動;這場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林呈祿認為撤廢《六三法》無異於接受當局的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有損臺灣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受其主張影響,運動的方向遂由撤廢《六三法》轉為設置臺灣議會的訴求;基於日本立憲政治的精神,應設置臺灣議會,將臺灣總督府的立法權交還給人民。 從1921年1月30日第一次向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由林獻堂領銜、旅日與在臺民眾178人聯名簽署起,到1934年9月2日決議停止為止,運動共歷時14年,期間提出請願15次。最初的參與者以東京的臺灣留學生為主。至第三次請願運動籌備時,成立了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從而被臺灣總督田健治郎以妨礙安寧社會秩序為由禁止,釀成治警事件。其後,運動得到了日本輿論的支持與臺灣民眾的同情,參與人數邁向高峰。不過在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迫解散後,由於失去支持團體,加上法西斯主義的壓制,運動在1934年正式宣布中止。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除了對臺灣民眾建立法治的觀念和確立對憲政精神的追求,也影響了日本政府在1935年讓州、市、街、--議員半數改由民選,成為臺灣地方自治的肇始。.

之间臺灣民眾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相似

臺灣民眾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台灣總督府中華民國文化部彭華英蔡培火蔡式穀蔣渭水自由主义陳逢源林獻堂日本

台灣總督府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和臺灣民眾黨 · 台灣總督府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臺灣民眾黨 ·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彭華英

彭華英(),台灣社會運動者,也是台灣文化協會的重要參與者。其父親為新竹客家人,移居國姓,所以彭華英出生於清國福建臺灣省臺灣道臺灣府埔里社廳北港溪堡(今南投縣國姓鄉)。 彭華英於1918年進入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科就讀,並參與台灣青年會活動;1921年,彭華英出任台灣青年會長,並組成啟發會、新民會,甚至參與與日本共產黨有密切關連的曉民會。由於彭華英在刊物《臺灣青年》上撰述社會主義概說一文中,包含社會主義與反日傾向,導致彭華英被日本警察列入注意對象,彭華英也出走中國上海,並在上海組成上海台灣青年會。 1924年彭華英回到台灣,依然投入政治活動與社會運動;彭華英曾經參與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但由於與蔣渭水不合,彭華英便退出台灣民眾黨。1932年滿洲國成立之後,彭華英前往滿洲國考察,並且出任滿洲電信電話公司社長秘書。 1945年彭華英回到台灣,並出任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楊肇嘉的秘書;1965年退休,1968年因腦溢血過世。彭華英的第一任妻子為蔡阿信,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兩人在1924年結婚,但於彭華英赴中國,之後在滿洲娶京劇花旦梁惠燕為妻,遂與蔡阿信離婚。而彭華英的曾孫彭百顯,則曾出任立法委員與南投縣縣長。.

彭華英和臺灣民眾黨 · 彭華英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蔡培火

蔡培火(),號峰山,臺灣雲林北港人,日治時期教師及社會運動人士、戰後時期政治人物。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曾任立法委員、政務委員等。.

臺灣民眾黨和蔡培火 ·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蔡培火 · 查看更多 »

蔡式穀

蔡式榖(),台灣新竹人;祖籍福建泉州同安,台灣日治時期律師,社運、政治家。乳名乞,之後取名式榖,晚號春圃。.

臺灣民眾黨和蔡式穀 ·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蔡式穀 · 查看更多 »

蔣渭水

蔣渭水(),字雪谷,臺灣宜蘭人。為臺灣日治時期的醫師與民族運動者,曾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是反日本殖民運動中,重要的領導人物。其弟為蔣渭川。.

臺灣民眾黨和蔣渭水 ·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蔣渭水 · 查看更多 »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自由主义和臺灣民眾黨 · 自由主义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陳逢源

陳逢源( ),台灣企業家、詩人。字南都,台南市人,曾任《自立晚報》常務董事,台北市中小企業銀行,台灣煉鐵公司董事長,台灣省合會儲蓄事業協會理事長。.

臺灣民眾黨和陳逢源 ·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陳逢源 · 查看更多 »

林獻堂

林獻堂(),名朝琛,字獻堂,號灌園,以字行。臺灣臺中霧峰人,為世家霧峰林家族長。林獻堂是台灣日治時期非暴力反日人士中右派代表人物,無論在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皆扮演要角,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後因反對三七五減租和徵收餘糧,與當局意見不合,避居到日本。被歷史學者Johanna Menzel Meskill譽為「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著有《環球遊記》一書。 林獻堂一生經歷清領、日治、戰後時期三代,是唯一一位具有此經歷的臺灣地方領袖。.

林獻堂和臺灣民眾黨 · 林獻堂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日本和臺灣民眾黨 · 日本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臺灣民眾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间的比较

臺灣民眾黨有53个关系,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9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6.71% = 10 / (53 + 96)。

参考

本文介绍臺灣民眾黨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