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腔骨龍屬

指数 腔骨龍屬

腔骨龍屬(學名:Coelophysis)又名虛形龍,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雙足恐龍,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牠首先出現於三疊紀晚期的諾利階。.

64 关系: 动物古生物学合踝龍合踝龍屬外层空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奮進號太空梭始盜龍屬學名与恐龙同行两性异形三叠纪亞利桑那州侏罗纪快足龍屬地球歷史化石化石戰爭北美洲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分類單元和平号空间站Cope犹他州石化林國家公園獸腳亞目美國真腔骨龍屬生物物种牙齒非洲靈鱷颅骨西里龍骨盆鳥頸類主龍黃昏鱷蜥蜴胸帶鑲嵌踝類主龍肌肉肉食性锁骨脊椎...腔骨龍屬腔骨龍科艾雷拉龍屬英国广播公司STS-89探索頻道恐龙模式種演化支昆虫新墨西哥州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敏捷龍屬 (三疊紀)慈母龍屬 扩展索引 (14 更多) »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腔骨龍屬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研究古地质时代中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地质学分支学科,是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交叉科学。既是生命科学中唯一具有历史科学性质的时间尺度的一个独特分支,研究生命起源、发展历史、生物宏观进化模型、节奏与作用机制等历史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又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迹、化石,用以确定地层的顺序、时代,了解地壳发展的历史,推断地质史上水陆分布、气候变迁和沉积矿产形成与分布的规律。.

新!!: 腔骨龍屬和古生物学 · 查看更多 »

合踝龍

#重定向 合踝龍屬.

新!!: 腔骨龍屬和合踝龍 · 查看更多 »

合踝龍屬

合踝龍屬(學名:Syntarsus),又名堅足龍或並合踝龍,意為「接合的跗骨」,是腔骨龍科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侏儸紀早期。由於牠的學名已由一種鞘翅目的昆蟲所有,故在2001年被三位昆蟲學家更名為Megapnosaurus(意為「大死亡蜥蜴」)。但是一些古生物學家並不喜歡這個名字,而這兩個名稱亦有使用。某些早期重建圖,將合踝龍畫成有羽毛恐龍,但實際上合踝龍與其近親可能都沒有羽毛。 合踝龍幾乎與腔骨龍完全一樣。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於1993年曾建議將合踝龍與腔骨龍合併。在2005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提出合踝龍可能是腔骨龍的異名Yates, A.M. (2005).

新!!: 腔骨龍屬和合踝龍屬 · 查看更多 »

外层空间

-- --(outer space),於中國大陸稱外層空間,指的是地球大氣層及其他天體之外的虛空區域。 與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太空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質,以等離子態的氫為主。其中還有電磁輻射、磁場等。理論上,外層空間可能還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 外太空與地球大气层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因為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假設大氣層温度固定,大氣壓會由海平面的大約1013毫巴,隨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數化減少至零為止。 国际航空联合会定義在100公里的高度為卡門線,為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定義。美國認定到達海拔80公里的人為太空人,在太空船重返地球的過程中,120公里是空氣阻力開始發生作用的界線。.

新!!: 腔骨龍屬和外层空间 · 查看更多 »

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

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是一位美国古生物學家,曾经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他發現並命名了許多出土於美國西部的化石。.

新!!: 腔骨龍屬和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 · 查看更多 »

奮進號太空梭

奮進號太空梭(STS Endeavour OV-105,又譯努力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KSC)旗下第五架實際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的太空梭,也是最新的一架,首次飛行是1992年5月7日的STS-49號任務。奮進號負責的任務中有不小比例是用來支援國際太空站計畫。 2011年5月16日,奮進號從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這是它最後一次任務,在此次任務結束後,奮進號除役。 除役後的奮進號現於洛杉磯的加州科學中心永久展示。.

新!!: 腔骨龍屬和奮進號太空梭 · 查看更多 »

始盜龍屬

始盜龍屬(學名:Eoraptor)又名曉掠龍,是世界最早的恐龍之一,類似獸腳亞目與蜥腳形亞目的最近共同祖先。牠是雙足的肉食性恐龍,生活於2億3400萬年前的阿根廷西北部 。模式種是月亮谷始盜龍(E.

新!!: 腔骨龍屬和始盜龍屬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腔骨龍屬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属.

新!!: 腔骨龍屬和屬 · 查看更多 »

与恐龙同行

《与恐龙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是一部由BBC制作的6集电视系列片,1999年在英国上映。该片运用电脑合成技术和模型重塑方式重新构建了中生代的场景,改变了以往教育故事片中对恐龙的讲述模式,此系列片也有不少古生物学家参与其中,如Peter Dodson、Peter Larson和James Farlow(詳見影片的制作花絮Walking with Dinosaurs - The Making Of)。 英版由肯尼斯·布莱纳旁白,随后该系列片在美國探索频道上映,与北美观众见面,旁白則改為埃弗里·布鲁克斯(Avery Brooks)。CCTV也曾购买版权,在《人与自然》播出,改由赵忠祥旁白,而香港無線電視購入本片在明珠台播映時,中文名稱改為《與--龍同行》,粵語版本由陳欣及羅偉傑旁白。 根據《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该片為历史上花費最高的電視纪录片, ,每分鐘的平均成本為37654英磅。截至2016年,该记录依旧未被打破。.

新!!: 腔骨龍屬和与恐龙同行 · 查看更多 »

两性异形

两性异形是指同一物種不同性別之間的差別。最基本的兩性異形是生殖構造(第一性徵),但因為所有有性別的生物都有生殖構造的差異,一般來說兩性異形主要用在指其他與生殖沒有直接關係的特徵(第二性徵),包括體型、顏色、用作求偶或打鬥的身體器官,如:裝飾羽毛、鹿角、犄角和獠牙等。.

新!!: 腔骨龍屬和两性异形 · 查看更多 »

三叠纪

三叠纪(Triassic)是2.5亿至2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误差在正负数百万年。 三叠纪的名称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以及其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今天,三叠纪被分成更多亚层。 标志三叠纪的典型的红色沙岩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今天一般认为当时在两极没有陆地或覆冰。因为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三叠纪时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比较少,只有在西欧比较丰富。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带的生物化石来分的。 由于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因此其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六放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

新!!: 腔骨龍屬和三叠纪 · 查看更多 »

亞利桑那州

亞利桑那州(Arizona,)是美國一個位於西南部的州份,同時也是西部和山區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國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市是鳳凰城。亞利桑那州也是四角落州之一,與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與墨西哥接壤,以及其中一點與科羅拉多州西南角接觸。亞利桑那州與墨西哥的邊界長389英哩,位於墨西哥索諾拉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州邊界北面。 亞利桑那州是第48個,也是美國本土最後加入的州份,1912年2月14日加入。歷史上曾為新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亞省領土一部分,自1821年起成為獨立的墨西哥一部分。1848年美墨戰爭落敗後,墨西哥將此領土大部分割讓予美國。此州最南的部分在1853年蓋茲登購地購入。 以其沙漠炎熱的夏天和溫暖的冬天聞名。有松樹林、花旗松及雲杉樹;科羅拉多高原;部分山脈(例如);以及大而深的峽谷,有更多溫和的夏季氣溫,冬天也有相當的降雪。該地區的弗拉格斯塔夫、及圖森還有滑雪場。除了大峽谷國家公園,還有若干國家森林、國家公園及國家紀念碑。 全州大約四分之一是,作為的駐在地,包括美國最大的保留地納瓦霍族保留地,超過300,000人居住。雖然在1924年賦予美國原住民投票權,亞利桑那州排除了保留地居民的投票權,直至1948年其州最高法院判處美國原住民原告勝訴, Indian Country Today, October 29, 2012; accessed July 17, 2016.

新!!: 腔骨龍屬和亞利桑那州 · 查看更多 »

侏罗纪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約1億996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開始於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侏羅紀前期,因為經歷大滅絕,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屬於休養生息的階段),但其中恐龍總目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後會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现已发现的化石,记载了侏罗纪气候环境和构造活动十分独特。盘古联合大陆Pangea,自泥盆纪形成(4亿年前)以来,三叠纪持续维持,但在晚三叠世开始分裂。中晚侏罗世时,十足的板块运动,导致了南美洲的南部从非洲分开。劳亚古陆Laurasia(其中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也逐渐地从非洲和南美洲分离开,造就了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着这些裂谷大陆的边缘,火山活动频繁。与此同时,欧亚大陆(欧亚)南下,缩小了特提斯洋。侏罗纪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北美和欧洲间形成了大陆边缘的海道。侏罗纪时期,地球上要比三叠纪时拥有更多的独立陆块,导致海岸带增多。 整个侏罗纪世界,大多数时期处于温暖和潮湿,酷似温室气候。当时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尽管那时有局部的干旱地区,但绝大多数盘古大陆,均处于郁郁葱葱的绿洲。劳亚大陆Laurasia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生物群,在许多方面,仍然十分独特。不过侏罗纪时,动物群具备了较多的洲际色彩。现已发现,一些动物和植物物种,几乎遍及全世界,而不是只被限制在特定区域。.

新!!: 腔骨龍屬和侏罗纪 · 查看更多 »

快足龍屬

快足龍屬(屬名:Podokesaurus)意為「有敏捷腳部的蜥蜴」,是種小型肉食性恐龍,最初被認為生存於晚三疊紀,現在被認為生存於早侏儸紀,是已知最早生存於美國東部的恐龍之一。快足龍是種小型、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約90公分,高度約45公分。快足龍被估計可以每小時14到19公里的速度奔跑,因此取名為快足龍。有些科學家假設快足龍與三疊紀的腔骨龍為近親。 快足龍的唯一化石,是在1911年由蒙特霍利約克學院的地理學兼地質學教授Mignon Talbot與其同事在學校附近發現。 快足龍的化石是一個保存狀態不佳、不完整的骨骸。化石證據顯示牠們可能不是獨立的屬,而其實是腔骨龍的一個種。快足龍身長1公尺,高度為0.3公尺,重量為4公斤。快足龍的化石在火災中遭到摧毀,目前只剩下位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化石鑄型。.

新!!: 腔骨龍屬和快足龍屬 · 查看更多 »

地球歷史

地球歷史,在地球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計起,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6億到50億年之間。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可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將地球形成的時間設定為凌晨零時,而此時此刻為翌日的凌晨零時),每秒大約代表5萬3000年,而大爆炸與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在137億年前,以此模擬時間來說約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新!!: 腔骨龍屬和地球歷史 · 查看更多 »

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跡,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從太古宙(34億年前)至全新世(1萬年前)之間都有化石出現。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跡,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跡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化石作用被認定是單純的「石化」,後來人類才逐漸瞭解化石形成的原理。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生物、物理、化學三種現象的結合。而化石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條件:第一,死去的有機體被迅速埋在沙土、淤泥或河泥中而沒有分解。海底和湖底是非常有利的環境,草原和沙漠也不錯。其次,此生物不曾腐壞,而由礦物逐漸取代該生物體的有機物質。最後,化石若要保存幾百萬年不變,必須在石化後,不再經歷任何地質變動。.

新!!: 腔骨龍屬和化石 · 查看更多 »

化石戰爭

化石戰爭(Bone Wars)又名骨頭大戰,發生於19世紀後期镀金时代的美國。兩位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與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互相競爭發現更多、更著名的新恐龍。這段激烈的競爭牽扯到賄賂、政治、印地安人領土的暴力事件以及個人攻擊行為。.

新!!: 腔骨龍屬和化石戰爭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腔骨龍屬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

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縮寫:ICZN)是一個負責統一、維護動物命名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它成立於1895年,現有來自19個國家的27位成員。.

新!!: 腔骨龍屬和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分類單元

分類單元(分類群,Taxon)是指分類學上的一個群體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中對此字的釋義較簡單,不管何種階層,是分類學上的一個群體」。,國際動物命名規約對於分類群的解釋較多,定義分類為「一個分類學上的單元,不管是否具有學名;一個被認為具親緣關係的物種之一個族群或多個族群,具有能分別出相似的其他一群之共同的特徵之單元。一個分類群包含了較低階層的所有分類群及其中的個體。」。,不管處哪一個分類階層(taxonomic rank),稱此群體為分類群。.

新!!: 腔骨龍屬和分類單元 · 查看更多 »

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Mir,兼有“和平”与“世界”之意)是前蘇聯建造的一個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羅斯。它是人類首個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 和平号空间站曾经保持着9年又358天的人类在太空最长连续逗留纪录,通过多国合作,和平号空间站曾经接待过多国的宇航员。太空梭-和平号计划期间,美国的航天飞机共拜访空间站11次,带来补给以及乘员替换。和平號由多個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首個模块於1986年2月19日發射升空,其後至1996年的十年時間之中,其他多個模块相繼升空。 2000年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因和平號部件老化且缺乏维修经费,决定将其坠毁。和平号最终于2001年3月23日墜入地球大氣層,碎片落入南太平洋海域中。和平号的研究任務今后由國際太空站所取代。.

新!!: 腔骨龍屬和和平号空间站 · 查看更多 »

Cope

#重定向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Category:动物命名人缩写重定向.

新!!: 腔骨龍屬和Cope · 查看更多 »

犹他州

犹他州(State of Utah)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州。於1896年1月4日成為美國第45個州。犹他州是美国13大的州、人口排行33和人口密度倒数第10名的州。猶他州行政區劃一共有29個郡。全州人口共约285.5万(2012年人口估算),約80%人口居住於首府盐湖城。主要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信眾的后代和北歐移民的后裔组成,这对犹他州文化和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总部也设立在盐湖城。, the Pew Forum on Religion & Public Life, pp 99–100.

新!!: 腔骨龍屬和犹他州 · 查看更多 »

石化林國家公園

化石森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又稱石化森林國家公園為美國一座國家公園,位於亞利桑納州的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矽化木森林,大部份是南洋杉科南洋杉型木屬的南洋杉型木(Araucarioxylon arizonicum)。這些樹木曾生存於三疊紀晚期。這個國家公園成立於1962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06年的國家紀念區。 化石森林國家公園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由一條南北向的通道來連接,而中間剛好被州際公路40號貫穿。公園內的特色除了化石木以外還有成為"彩繪沙漠"的惡地景觀和早期印地安人的遺址。北區包括了顏色多變的侏儸紀早期的秦里層(Chinle Formation),如同彩繪沙漠一般。南區則包括了鮮豔的岩層與幾個矽化木的聚集地,有幾個印第安人的岩石畫也在南區被發現。在國家公園南部的末端有一間瑪瑙屋,這是一間由矽化木所構成的美國天然的建築,曾經在1930年代被重建。 這個公園每年約有60萬人次的遊客造訪。.

新!!: 腔骨龍屬和石化林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獸腳亞目

腳亞目(学名:Theropoda)屬於蜥臀目,是群雙足恐龍。雖然牠們主要是肉食性動物,但是在白堊紀時期,一部份的獸腳類恐龍演變成為草食性、雜食性、甚至食蟲動物。獸腳類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的卡尼階,大約是2億3000萬年前。牠們從侏儸紀早期開始成為獨占廣大陸地的肉食動物,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結束為止。獸腳亞目也是恐龍總目中唯一的肉食族群,其餘的鳥臀目所有恐龍、以及和獸腳亞目同為蜥臀目的蜥腳亞目都已經改為素食,但他們的祖先卻肉食素食都有。 獸腳亞目後來演變出一類特殊的小型恐龍,稱為虛骨龍類,虛骨龍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可能演變成了9,300個物種的鳥類的共同祖先。而目前已知最早的鳥類在侏儸紀晚期已經出現,例如始祖鳥,並且在恐龍還存活的白堊紀就已經有例如黃昏鳥和孔子鳥之類的現代鳥類生存了。獸腳亞目與鳥類之間的共同點包括:腳掌有三趾(牠們的第一趾其實萎縮在腳部後方)、胸部上的「叉骨」、與充滿空氣的骨頭。此外,某些獸腳類恐龍的手臂擁有羽毛(但不應具備飛行能力,例如恐爪龍和盜伶龍)和孵卵行為。.

新!!: 腔骨龍屬和獸腳亞目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腔骨龍屬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真腔骨龍屬

真腔骨龍屬(學名:Eucoelophysis)是鳥頸類主龍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欽爾組(Chinle Formation),地質年代約為晚三疊紀諾利階。在最初描述的時候被認為是屬於腔骨龍科Sullivan, R.M. and Lucas, S.G. (1999).

新!!: 腔骨龍屬和真腔骨龍屬 · 查看更多 »

生物

生物(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又称有機體)是指稱類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複製,透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这是類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古早的生命分類已經過時,近代古典生物學的分類又受到分子生物學的挑戰。一般而言,我們將生物分為兩大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为兩大域: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这两个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比他们和真核生物的关系更为接近。在演化史的研究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一直缺乏联系。類似麻煩的還有病毒與內共生細菌等的分類,隨著現代生物化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出現了有如物理學中存在量子現象一般,在特定微觀世界下許多傳統認知出現錯誤,導致以往常理被顛覆的情況。 真核生物的特徵是有細胞核以及其他膜狀細胞器(例如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粒線體粒線體也可以說是植物動物體的發電廠因為他可以製造很多的能量,以及植物及藻類中的葉綠素),一種假說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由内共生细菌(endosymbiotic bacteria)演化而来T.Cavalier-Smith (1987) The origin of eukaryote and archaebacterial cell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03, 17–54 。多细胞生物(又稱至於生物實在30班一年且出來則指包含多于一个细胞的生物,在地質學上直到五億年前才出現大爆發。.

新!!: 腔骨龍屬和生物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腔骨龍屬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牙齒

牙齒是存在於很多脊椎動物(鳥類除外)的頭部(或口部)內、用於咀嚼食物的鈣化組織。肉食性動物尤其倚賴牙齒進行獵食或搏鬥、禦敵。牙齒的構成成份不是骨骼,而是由動物體內不同密度與硬度的複雜組織組成,它的根部則由牙齦包覆、固定。 一些動物牙齒裏更有著複雜的神經,比如獨角鯨,其牙齒有上百萬神經,是目前已知最複雜的牙齒(以神經學而論)。這允許獨角鯨牙齒具食物觸覺,以及導航、交配作用。 隨著人類文明的創建,各種語言的發音已發展得多樣化。語言發音均非常依賴牙齒、舌頭和口腔的合作,應用到人類生活中的說話、歌唱。牙齒在古代被稱為“雅言”,牙齒的整潔,甚至關繫到社交活動和地位。專門為牙齒服務的醫學,稱為牙科。 牙齒在生物學與解剖學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新!!: 腔骨龍屬和牙齒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腔骨龍屬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靈鱷

#重定向 靈鱷屬.

新!!: 腔骨龍屬和靈鱷 · 查看更多 »

(neck),又稱脖子,是身體的一部份,通常指在生物中,身體連接頭和軀幹之間的那一部份。假如頸部被折斷,該生物便會死亡。.

新!!: 腔骨龍屬和頸 · 查看更多 »

颅骨

顱骨或者頭骨、骷髏頭是指人類或者許多脊椎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 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和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 擁有頭骨的動物稱為有頭動物。.

新!!: 腔骨龍屬和颅骨 · 查看更多 »

西里龍

#重定向 西里龍屬.

新!!: 腔骨龍屬和西里龍 · 查看更多 »

骨盆

髖(pelvis),又稱腰帶、骨盆、盤骨,是一個骨骼構造,位於脊椎末端,連接脊柱和股骨,與四足動物的後肢、雙足動物的下肢相連。股骨與腰帶在臀部連接處形成髖關節,它是球窩關節。.

新!!: 腔骨龍屬和骨盆 · 查看更多 »

魚類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魚」本身並非一個正式用作生物分類的名稱,但他們共通的特徵是有鰓的水生動物,缺乏四肢及肢末端的指。一般人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生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当时已知魚類約有28000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约在32100種。 魚類包括盲鰻、七鰓鰻、軟骨魚及硬骨魚等,也包括許多已經絕種的物種。魚絕大部份屬於冷血動物,其體溫會隨外在環境溫度而變化,極少數像大白鲨、及鮪魚及月魚等可以將體溫維持在較高的溫度 。在大部份的水體中都有魚。幾乎所有的水生環境中都有魚,從高山的溪流(如鱒魚)到深海帶甚至超深海渊带(像囊鰓鰻目及鮟鱇魚)。魚比其他的脊椎动物有更多的物種變異性。 人類也可能因為娛樂、想要進行水族饲养或是在水族館展示而捕魚或釣魚。魚在一些文化中曾經是神或是宗教的符號,同時也是許多藝術、書籍或電影的主題。 鱼這個詞是用負面表列的方式定義,排除了四足類(如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等有相同祖先的物種。魚是並系群,是由脊索動物門的許多綱所組成,在系統分類學上沒有對應魚的分類類群。 最早可以歸類於為魚類的生物是软躯体的脊索动物,在寒武纪首次出現,雖然沒有真脊柱,但是有脊索,因此其動作較其他脊索动物更加靈活。魚在古生代繼續演化,產生很多不同的物種,其中許多都是盾皮魚綱,有骨甲防止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第一個有下顎的魚出現在志留紀,而許多的魚已經變成強大的肉食動物,而不再成為节肢动物的食物。.

新!!: 腔骨龍屬和鱼 · 查看更多 »

鳥頸類主龍

鳥頸類主龍(Ornithodira)又稱鳥頸總目,是一個龐大的主龍類演化支。鳥頸類主龍的特徵是挺立的步態與S狀曲線的脖子,所以命名為鳥頸類主龍。鳥頸類主龍包括兩個主要的次演化支:恐龍(Dinosauromorpha)和翼龍目。 在1986年,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提出一個演化支,鳥頸類主龍,包含:恐龍與翼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在1991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提出正式的演化支定義,但包含斯克列羅龍(Scleromochlus)在內,因此範圍較高斯特版本更大。在1999年,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認為鳥頸類主龍不包含斯克列羅龍,與高斯特版本相同;班頓並提出另一個演化支,Avemetatarsalia(意為鳥類的蹠骨),包含所有接近恐龍,而離鱷魚較遠的物種。在2004年,班頓對鳥頸類主龍提出另一正式定義,採納高斯特版本。在2005年,塞里諾提出鳥頸類主龍不是有效的用法,Avemetatarsalia較具效力。 恐龍形態類(Dinosauromorpha)包括原始的馬拉鱷龍與兔蜥(Lagerpeton),與牠們著名的後代恐龍。獸腳亞目被現代科學家認為是現代鳥類的祖先。 翼龍目是著名的飛行爬行動物,也許是第一群能夠動力飛行的脊椎動物。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翼龍目既沒有S狀曲線脖子,也沒有挺立步態。然而,鳥頸類主龍演化支仍然是有效的,因為它的定義是依照演化支,而非特徵,因此包估恐龍與翼龍類,以及恐龍的後代鳥類。.

新!!: 腔骨龍屬和鳥頸類主龍 · 查看更多 »

黃昏鱷

黃昏鱷(屬名:Hesperosuchus)是已滅絕爬行動物的一屬,只包含唯一種敏捷黃昏鱷(H.

新!!: 腔骨龍屬和黃昏鱷 · 查看更多 »

蜥蜴

蜥蜴(Lacertilia)是对属于有鱗目蜥蜴亞目的物种的總稱,是一群分布广泛的爬行动物,有超过六千个物种。蜥蜴在全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上均有分布,此外也生活在大洋洲的岛链上。蜥蜴属于並系群,因为它并不包含蛇、蚓蜥这两个有鳞目。蜥蜴有大有小,体长小至几厘米长的變色龍、壁虎,大可到三米长的科摩多巨蜥。 大部分蜥蜴都是四足动物,奔跑时会左右摇摆。其他的则没有腿,而是有着像蛇一样长长的身躯。一些蜥蜴(比如栖居在森林的飞蜥)甚至可以滑翔。许多蜥蜴有领土意识,雄性会互相打架,并会使用明亮的颜色去吸引异性前来交配、吓走对手。大部分蜥蜴是肉食性的,多数属于。体型较小的蜥蜴会食用昆虫,而科摩多巨蜥则会猎食像水牛一般大小的哺乳动物。 蜥蜴有着许多——用毒、偽裝、,以及断尾逃生。.

新!!: 腔骨龍屬和蜥蜴 · 查看更多 »

胸帶

胸带(拉丁语学名:Cingulum membri superiores(人)或者Cingulum membri thoracici(动物))也称肩带,是脊椎动物前肢与躯干相连的骨骼的称呼。 胸带主要由三块骨头组成,不过不是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这些骨头:.

新!!: 腔骨龍屬和胸帶 · 查看更多 »

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位置大约位于人体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將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較小的分子,以便進一步吸收。.

新!!: 腔骨龍屬和胃 · 查看更多 »

鑲嵌踝類主龍

鑲嵌踝類主龍(Crurotarsi)是一個主龍類演化支,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1991年建立,用來取代舊的偽鱷亞目。塞里諾在2005年作出更準確的種系發生學定義:親緣關係較親近於尼羅鱷,而離家麻雀較遠的所有物種;也就是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鱷魚,而離鳥類較遠的所有物種。所以,鑲嵌踝類主龍是鳥頸類主龍(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鳥類,而離鱷魚較遠)的姐妹演化支。與舊式的傳統分類相比,鑲嵌踝類主龍或多或少符合槽齒目去掉古鱷亞目,再加上鱷目。.

新!!: 腔骨龍屬和鑲嵌踝類主龍 · 查看更多 »

肌肉

肌肉(英語:muscle)是一種能收縮的動物組織,屬於,由胚胎的中胚層發育而來。肌肉細胞有收縮纖維,會在細胞間移動並改變細胞的大小。 肌肉分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種,其功能皆為產生力並導致運動。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縮不由意識控制且為生存所必需,例如心臟的收縮或是腸胃道的蠕動等。骨胳肌的自主收縮用來移動身體且能夠被精細地控制,例如眼睛的運動或大腿股四頭肌的總體運動。自主肌肉纖維分成快慢兩種,慢肌纖維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但力量較小;快肌纖維收縮地較快,力量也較大,但也較快感到疲勞。.

新!!: 腔骨龍屬和肌肉 · 查看更多 »

肉食性

#重定向 肉食動物.

新!!: 腔骨龍屬和肉食性 · 查看更多 »

锁骨

锁骨 (英文:Clavicle;拉丁文:Clavicula)是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肩胛带三骨之一。硬骨鱼身上已经有其痕迹,但两栖动物却没有锁骨。除了锁骨,还有喙状骨和肩胛骨,共同组成肩胛带。 人的锁骨长度与从手腕到中指尖距离相近,但一些哺乳类动物的锁骨却显得不完整。人类,灵长类动物,攀缘动物,啮齿类动物和兔形目的锁骨都属于发育完整一类,在它们身体,锁骨以关节的形式连接胸骨和肩胛骨,成为躯干和上肢的连接。 猫的锁骨退化为一块陷于锁头肌(Musculus cleidocephalicus)之中,没有与肩胛骨形成关节连接。而其他的一些哺乳类动物(如马,偶蹄目动物,狗)则退化为一块陷于此肌肉的一块肌腱。 大部分的鸟的两块锁骨融合为v形的叉骨(Furcula),飞行的时候,叉骨将会如弹簧一样将肩关节分开。.

新!!: 腔骨龍屬和锁骨 · 查看更多 »

脊椎

脊柱(拉丁语:Columna vertebralis、vertebral column、backbone、spine)是人和脊椎动物位于背侧的支撑性中轴骨骼。 人类的脊柱由33-34块脊椎骨(拉丁语:Vertebrae)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頸椎(cervical vertebrae)、1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5腰椎(lumbar vertebra)、骶骨和尾骨(这种分类对所有哺乳类动物有效,从老鼠到长颈鹿)。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椎骨有一个突向背侧的棘突,在背部的正中线上可以在皮下摸到,是经穴定位的重要标志之一;脊柱内部有纵行的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脊髓膜。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向前、后方四个弯曲,这种弯曲往往因长期姿势不正或疾病影响而过度后凸,引起畸形,成为驼背。 脊髓由于重伤造成损害,会导致横贯性损害。 常见的会损伤脊柱的疾病: 椎间盘的损伤,影响到上下两块脊椎骨。脊椎脱位,风湿病和所属的非感染疾病(如关节强硬性脊椎柱炎)以及结核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新!!: 腔骨龍屬和脊椎 · 查看更多 »

臀部俗稱屁股、尻、腚,是猿类和人類盆骨部分後方的渾圓部位。亦是人類用來承受坐力的部位。.

新!!: 腔骨龍屬和臀 · 查看更多 »

腔骨龍屬

腔骨龍屬(學名:Coelophysis)又名虛形龍,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雙足恐龍,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牠首先出現於三疊紀晚期的諾利階。.

新!!: 腔骨龍屬和腔骨龍屬 · 查看更多 »

腔骨龍科

腔骨龍科(學名:Coelophysidae)是一群原始的肉食性獸腳亞目恐龍。大部分的腔骨龍科恐龍體型相當小。牠們繁盛於晚三疊紀到早侏儸紀。 在1998年,利用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將腔骨龍科定義為:包含鮑氏腔骨龍(Coelophysis bauri)與三疊原美頜龍(Procompsognathus triassicus),與牠們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兩者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腔骨龍科屬於腔骨龍超科。快足龍科(Podokesauridae )雖然早於腔骨龍科14年成立,應該擁有優先權,但因為快足龍科的模式標本在火災中遭到破壞,以致於無法與其它新發現化石做比對,所以快足龍科現在已廢棄不用,並被認為是腔骨龍科的異名。.

新!!: 腔骨龍屬和腔骨龍科 · 查看更多 »

艾雷拉龍屬

艾雷拉龍屬(學名:Herrerasaurus),又稱黑瑞拉龍、埃雷拉龙、黑瑞龍或赫勒拉龍,是最早的肉食性恐龍之一。所有已知的標本都是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西北部的三疊紀中期地層,屬於拉丁尼階晚期,約2億3140萬年前。模式種是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龍(H.

新!!: 腔骨龍屬和艾雷拉龍屬 · 查看更多 »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新!!: 腔骨龍屬和英国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STS-89

STS-89是历史上第八十八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第十二次太空飞行。.

新!!: 腔骨龍屬和STS-89 · 查看更多 »

探索頻道

探索頻道(英文:Discovery Channel)是由探索傳播於1985年在美國創立的。探索頻道主要播放流行科學、科技、歷史、考古及自然紀錄片。探索頻道在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均有落地,但探索頻道會因應不同地區設立不同版本,加上字幕或配音。美國版本主要播放寫實電視節目,如著名的流言終結者系列。亞洲探索頻道除著重播放寫實節目之外,也播放文化節目,如介紹中國、日本文化的一系列節目。部份系統業者已啟用高畫質。.

新!!: 腔骨龍屬和探索頻道 · 查看更多 »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新!!: 腔骨龍屬和恐龙 · 查看更多 »

模式種

模式種是生物分類學上的一個名詞,是用來代表一個屬或屬以下分類群的物種,又称典型种。模式種可以指示出該生物分類單元下的生物學特徵,它既是一個概念,也是一個生物分類法上實際存在的系統。.

新!!: 腔骨龍屬和模式種 · 查看更多 »

演化支

演化支是一個分類學的類別,包含著單一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裔。任何一個演化支都可以說是一個單系群,並以種系發生學的樹狀圖或支序分類學的演化樹來表示。.

新!!: 腔骨龍屬和演化支 · 查看更多 »

昆虫

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過100万种。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字原作。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昆虫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虫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虫對生態扮演着很非常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昆蟲是蜥蜴、青蛙、小型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虫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及人類出現敏感症狀甚至致命。.

新!!: 腔骨龍屬和昆虫 · 查看更多 »

新墨西哥州

新墨西哥州(納瓦霍語:Yootó Hahoodzo;New Mexico;Nuevo México)是美國西南方的一州,它曾是墨西哥的一省。該州有許多西班牙裔的居民,亦有不少的美國原住民。因此具有相當獨特的文化。它也是美國唯一官方州名有兩個語言的州份。該州郵政簡寫為NM,它的首府是聖菲。.

新!!: 腔骨龍屬和新墨西哥州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是一位美國古生物學家及比較解剖學家,同時也是爬蟲類學家與魚類學家。科普出生於費城,1859年時將一份關於蠑螈的研究論文送交費城的自然科學學會(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1889年時成為賓州大學的古生物學及地質學教授。 科普專注於美國的脊椎動物化石研究,他在一生當中發掘了超過1000個新物種,其中包括已滅絕動物。共有56種恐龍是由科普所發現。他曾經與另一位恐龍研究者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進行一場「骨頭大戰」(Bone Wars),對新化石的發現展開競爭。.

新!!: 腔骨龍屬和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 查看更多 »

敏捷龍屬 (三疊紀)

敏捷龍屬(學名:Halticosaurus)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諾利階中期,距今約2億1000萬至2億500萬年前。敏捷龍是屬於腔骨龍超科,化石發現於德國。一些學者認為敏捷龍與理理恩龍是相同物種。但在1984年,Samuel Paul Welles發現兩者的股骨頭及前粗隆部有所差異。 模式種是長踝敏捷龍(H.

新!!: 腔骨龍屬和敏捷龍屬 (三疊紀) · 查看更多 »

慈母龍屬

慈母龍屬(學名:Maiasaura)是種大型鴨嘴龍類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坎潘階的蒙大拿州,約7400萬年前。慈母龍的學名意為「好媽媽蜥蜴」。到目前為止,慈母龍的化石僅發現於雙麥迪遜組。.

新!!: 腔骨龍屬和慈母龍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威氏腔骨龍洛氏敏龍洛氏腔骨龍敏龍敏龙腔骨龍虛形龍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