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胡朝和阮惠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胡朝和阮惠之间的区别

胡朝 vs. 阮惠

胡朝(Nhà Hồ),是越南史上一个仅有7年存在时间的短暂王朝,其经历了两代皇帝的治理,初代皇帝胡季犛于1400年废陈朝的陈少帝自立,立国号为大虞,年号聖元,定都西都城。同年底传位于子胡汉苍,其自1400年至1407年在位。传位于指定的皇子(而非惯例上的传位长子)的情况同先前的陈朝较为相似,都是为了避免兄弟相争。胡季犛的长子胡元澄之后成为了胡朝的军事首领。因该朝君主姓胡,故历史上称为胡朝。. 阮惠(,)又作阮文惠(),後改名阮光平(),是越南歷史上一位著名军事人物,亦是西山朝第二代皇帝,1788年至1792年在位。因年號光中,史稱光中皇帝()。他被今日的越南人認為是越南的民族英雄之一。 阮惠生於歸仁府西山邑(今屬平定省西山縣),當時屬於鄭阮紛爭時期南方舊阮的領地之內。因不滿舊阮政府裡權臣當道,政局敗壞,阮惠便與兄長阮岳、阮侶於1771年,在西山發動起義。阮惠在戰事中表現驍勇,使西山阮氏兄弟勢如破竹,先後消滅南方舊阮、北方鄭主及後黎朝,結束了越南二百多年來南北分裂之局,並擊退了來自暹羅及中國清朝等「外國勢力」的軍事干預。但他與兄長阮岳之間的內鬨相攻,致使整個西山朝元氣大傷。他本人則於1792年準備全殲舊阮勢力期間去世。.

之间胡朝和阮惠相似

胡朝和阮惠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大越庙号佛教谥号越南史略越南歷史胡季犛胡朝陈仲金河內市清化省浙江省

大越

大越(Đại Việt/大越),为1054年到1804年间越南所使用的正式国号(1400年至1428年间被中國明朝統治除外)。 自1054年李朝第三代皇帝李圣宗将国号由「大瞿越」改为「大越」以来,其后的陈朝、後黎朝等亦使用该国号(其中只有胡朝一度于1400年将国号改为「大虞」)。不过,中国、日本等国则普遍以安南、交趾等称呼该国,而大越君主亦接受中国的册封为「安南国王」。到19世纪初阮朝统一越南后,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一度主张将国号改为“南越”,但当时中国清朝政府认为历史上的南越国涵括了华南地区,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范围不符,经交涉最后决定将国号改为「越南」并沿用至今,而阮福映亦被清嘉庆帝正式册封为「越南国王」。.

大越和胡朝 · 大越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庙号和胡朝 · 庙号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佛教和胡朝 · 佛教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胡朝和谥号 · 谥号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越南史略

《'''越南通史'''》(《'''越南史略'''》中譯本)書影 《越南史略》(Việt Nam Sử Lược),又譯作《越南通史》,越南史書,由越南法屬時代的历史学家陳仲金(又譯作陳重金,1882年-1953年)於1917年初,用越南語寫成。.

胡朝和越南史略 · 越南史略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胡朝和越南歷史 · 越南歷史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胡季犛

胡季犛(,),本名黎季犛(),即位后又改名胡一元(),字理元(),越南胡朝开国君主。年号聖元 。 他本是陳朝的一位權臣和外戚,1400年篡奪了皇位,改國號為大虞。不久讓位給次子胡漢蒼,以太上皇的身份仍掌朝政。1407年胡朝在同明朝的戰爭中滅亡,他同親屬一同被俘虜,被明軍執送京師應天府。 胡季犛也是一位儒學學者和詩人,他對越南的民族文字喃字的發展起著重要貢獻。.

胡季犛和胡朝 · 胡季犛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胡朝

胡朝(Nhà Hồ),是越南史上一个仅有7年存在时间的短暂王朝,其经历了两代皇帝的治理,初代皇帝胡季犛于1400年废陈朝的陈少帝自立,立国号为大虞,年号聖元,定都西都城。同年底传位于子胡汉苍,其自1400年至1407年在位。传位于指定的皇子(而非惯例上的传位长子)的情况同先前的陈朝较为相似,都是为了避免兄弟相争。胡季犛的长子胡元澄之后成为了胡朝的军事首领。因该朝君主姓胡,故历史上称为胡朝。.

胡朝和胡朝 · 胡朝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陈仲金

仲金(;),一译陈重金。越南历史学家和政治人物。1945年曾任保大帝的越南帝国首相。同年由于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下台。其主要著作《越南史略》、《儒教》等,都是用國語字寫成,為越南國語字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胡朝和陈仲金 · 阮惠和陈仲金 · 查看更多 »

河內市

河內市(,)是越南的首都,古稱「大羅」、「古螺」、「龍編」、「昇龍」、「昇隆」、「東京」等,位於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天德江的汇流处,因處红河與蘇瀝江()之間而得名“河內”。四周分別與北江省、北寧省、兴安省、河南省、和平省、富寿省、永福省和太原省接壤。 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其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西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人口約為620萬,多為越族。.

河內市和胡朝 · 河內市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清化省

清化省()位區屬中北沿海地區,北與山羅省、和平省、寧平省相鄰,南接乂安省,西為寮國,東為北部灣。.

清化省和胡朝 · 清化省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浙江省和胡朝 · 浙江省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胡朝和阮惠之间的比较

胡朝有39个关系,而阮惠有21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4.72% = 12 / (39 + 215)。

参考

本文介绍胡朝和阮惠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