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之间的区别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vs.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胜利号战列舰(Победа),是俄罗斯帝国在十九世纪末建造的3艘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的三号舰,造价1005万卢布。本舰建成后即配属俄羅斯帝國海軍太平洋舰队,1903年起驻扎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本舰参加了旅顺口海战,其后在黄海海战中随舰队退回旅顺港。虽然本舰在多次海战中都受损不大,然而在日军炮击时受重创坐沉。 旅顺要塞陷落后,日军捕获了胜利号,加以改造,并根据周防國而将本舰重新命名为“周防”,编列入日本海军。在奏请明治天皇定夺时,另一个候选名字是“伊豫”。本舰在日本海军中先是作为战列舰,其后用作海防舰、训练舰、杂役船等。日本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后裁撤了一批老旧的军舰,1922年周防除籍并拆解。. 须磨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为(日方正式名称“須磨型防護巡洋艦”)首舰,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舰的舰名来源于神户市的名胜地須磨地区。.

之间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相似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有(在联盟百科)17共同点: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威廉·维特捷夫特东乡平八郎佐世保市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列特维赞号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甲午战争鎮遠號戰艦驱逐舰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海參崴海防舰日俄战争旅顺口海战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かんているいべつへんせん)是日本海軍的艦艇類別變遷。.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大日本帝国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大日本帝国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

太平洋舰队(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 ТОФ),苏联時代舊名红旗太平洋舰队(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ый 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 КТОФ),是俄罗斯海军的一部分,驻扎在太平洋,任务是保护苏联及后来俄罗斯的东亚边界。舰队的总部為海參崴,而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則是該艦隊另一个重要基地。 在苏联时期太平洋舰队的总指挥也负责管理和命令苏联的印度洋舰队以及印度洋内的舰队基地。 太平洋艦隊的主要作戰使命是应对日本、美國、韓國、朝鮮和中國的武裝力量。.

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威廉·维特捷夫特

威廉·卡洛维奇·维特捷夫特(Вильгельм Карлович Витгефт,Wilhelm Karlowitsch Withöft),又译维特格夫特、菲特格夫特,俄罗斯帝国海军军人。其最主要的事迹是在日俄战争中,短暂指挥太平洋舰队(后称第一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死。.

威廉·维特捷夫特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威廉·维特捷夫特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即弘化4年12月22日-昭和9年),讳名实良,大日本帝国元帥,海军大将,從一位大勲位功一級侯爵。 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大破沙俄海軍。 由于他和大山巖同藩,所以时人称颂“陆上大山海上东乡”。.

东乡平八郎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东乡平八郎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佐世保市

佐世保市()是日本長崎縣北部地區的一座城市,人口數量在長崎縣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長崎市。以日本的造船和國防工業之城為人所知,設有駐日美軍的佐世保美國海軍基地,也是九州最大的主題樂園「豪斯登堡」所在地,因此也是著名的觀光都市。.

佐世保市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佐世保市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Пересвет,又译“佩列斯维特号”),是俄罗斯帝国在十九世纪末建造的3艘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的首舰,舰名得自于十四世纪中率领俄军抗击蒙古军的僧侣。本舰建成后即配属俄羅斯帝國海軍太平洋舰队,1903年起驻扎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本舰参加了旅顺口海战,其后在黄海海战中受重创退回旅顺港,旅順會戰中进一步受损搁浅。 1905年1月1日旅顺要塞陷落,日本随即捕获了本舰,并编列入日本海军,按相模國改名为相模#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70(原本106頁)『相模(さがみ) 艦種一等戰艦 二檣(戰闘檣あり) 艦名考國名なり、東海道相模國に採る。 艦歴舊露國軍艦、原名「ペレスウェート」。露國「ニュー・アドミラルチー」造船所建造、明治31年進水、日露戰役中露國太平洋艦隊として明治37年8月10日黄海々戰に於て(公爵「ウフトムスキー」少将坐乗)我が軍と交戰、後ち旅順港内に於て破壊沈没。明治38年1月1日(旅順の露軍降伏開城の日)我が海軍之が収容引揚に着手、同年8月22日帝國軍艦と定め「相模」と命名す。同年12月戰艦の等級を廢せらる。大正5年一等海防艦に編入、同年4月4日露國政府へ譲渡す。―要目― 長435呎/幅750呎/吃水27.25呎/排水量12,674噸/機關 直立三汽筩三聯成汽機3基、ベルビル罐30臺/馬力14,500/速力19/乗組人員732/船材 鋼(シーズト式)/兵装 25拇砲 4/15拇砲 10/8拇砲 16/2.5听砲 4/發射管 2/起工 明治28-11-21/進水 同31-5-19/竣工 同34-6/建造所 露國ニュー・アドミラルチー造船所』。在向明治天皇奏请时的另一个候选名是“阿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6年,日本应俄国的要求将相模在内的多艘日俄战争战利舰售回俄国。俄国方面在接收本舰后恢复了原来的舰名佩列斯韦特号。1917年1月4日,本舰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触发德国潜艇布下的水雷而沉没。.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列特维赞号战列舰

列特维赞号战列舰(Battleship Retvizan)是一艘沙俄海军的前无畏型战列舰,在日俄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参加突围,被堵回旅顺后遭被日军榴弹炮击中座沉,俘获后改名为肥前号(Hizen)服役,后于1924年按军缩条约除籍并作为靶船击沉。此艦由美國费城William Cramp and Sons Ship造船公司興建,而武备則由圣彼得堡的Obukhov工厂制造。这一合同的成立是由于日清战争之后,面对急速扩张的日本帝国海军,沙俄开始大力扩充远东的海军实力,而国内的船厂应接不暇,于是与美国人达成的。 它的船名取自1790年在维堡海战中被俄国海军俘获的瑞典海军列特维赞号风帆战列舰。.

列特维赞号战列舰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列特维赞号战列舰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甲午战争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甲午战争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鎮遠號戰艦

鎮遠號戰艦是中國清朝海軍於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订购及建造的砲塔鐵甲艦—定远级铁甲舰之姊妹艦。當時有東亞第一堅艦之稱。甲午戰爭期間被日本海軍虜獲,戰後以戰列艦的身份編入日本海軍。.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鎮遠號戰艦 · 鎮遠號戰艦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驱逐舰

驱逐舰(destroyer)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890年代至今海军最重要的船种之一。美規常用代號為DD。 從前是負責配合主力攻擊的戰艦與巡洋艦的支援工作,但自從二戰後航母開始流行後,無空優能力的戰艦就逐漸消失淘汰;巡洋艦艦種在模組化的反艦飛彈技術進步下,也顯得體型過大而笨重,使驅逐艦已經逐步在功能上取代了前兩者地位,而成為了海軍軍艦的頭把交椅,新型驅逐艦的火力和噸位也達到了近萬噸甚至万吨以上的巡洋艦級別。.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驱逐舰 ·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和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Полтава),是十九世纪末俄罗斯帝国建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二号舰,得名于波爾塔瓦會戰。本舰建成后不久即编入俄罗斯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901年起驻扎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的亚瑟港海军基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本舰参加了旅顺口海战,并在黄海海战中受创,1904年12月旅順會戰期间为日本陆军的重炮所击伤,坐沉于旅顺港内。 1905年1月1日,旅顺要塞陷落后,日军捕获并打捞起了波尔塔瓦号,进行了一番改装后加入日本海军,并根据丹後國重新命名为丹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丹後参加了青島戰役,对德国的青岛基地进行了炮击。1916年,应同为协约国的俄国的要求,日本将丹後售予俄国。由于此时俄国已经有另一艘名叫“波尔塔瓦”的船在服役,因此丹後(原波尔塔瓦)并没有用回原名,而是根据,而将本舰重新命名为切斯马号。 切斯马号在回国途中,参与了(協約國要求希臘王國解除其舰队武装的谈判)。其后切斯马号返抵白海。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切斯马号上的水手宣布参加布尔什维克。1918年英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时将切斯马号捕获。英国人认为这时候的切斯马号已经没有航海能力,不适合参与作战任务,于是将切斯马号用作监狱船。1919年英国干涉军撤出俄国,布尔什维克红军随即占领了英军弃置的切斯马号,并编入红海军。切斯马号此时状况已经非常恶劣,一直都没有出过海,1924年正式除籍并拆解。 俄国海军历史上有大量的舰艇使用了“波尔塔瓦”这个名字。下一艘使用了这个名字的是一艘无畏舰,即甘古特级。.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海參崴

海參崴(a),也稱「符拉迪沃斯托克」(a),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其人口達606,589人。海參崴临近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海參崴自新石器時代時起便有人類居住,原為遊牧民族居住地,後歷為渤海國、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領土,1860年清朝與俄罗斯帝国簽訂《清俄北京条约》,改由俄罗斯帝国統治。.

海參崴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海參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海防舰

海防舰()指的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一种舰船分类,在二战之前一般是将老的主力战列舰、巡洋舰降级后担任近海防御和训练任务时称为海防舰,在二战中则主要指一种简化了工艺和武装以大量生产,担任巡逻和护航任务的小舰艇。美国海军称为escort ship。.

海防舰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海防舰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3.

日俄战争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日俄战争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旅顺口海战

旅顺口海战(旅順口攻撃、Нападение на Порт-Артур)主要是指1904年2月8-9日间,即日俄战争开战初期,大日本帝国海军主力对俄羅斯帝國海軍驻扎在旅顺口的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突然发动的夜间鱼雷袭击,以及随之而来的日间水面战斗。有时候也包括了随后数个月内的一连串封锁与反封锁的海上战斗。 2月8-9日间的战斗,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战斗,日俄双方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双方舰队依然存在,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但是战略上而言,日本虽未能一举消灭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但是依然成功地将其封锁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内,使得日本可以基本不受阻碍地往朝鲜半岛等地区运送增援的军队及物资。然而俄国舰队主力持续存在,导致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长期滞留在旅顺港外,使得护航兵力不足,让俄国太平洋舰队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旧称海参崴)分舰队多次有机会进行海上破袭作战。 旅顺口海战是继甲午战争豐島海戰之后,日本第二次不宣而战。多年以后日本继续运用这一策略袭击珍珠港,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旅顺口海战和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 · 旅顺口海战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之间的比较

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有56个关系,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有5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7,杰卡德指数为14.91% = 17 / (56 + 58)。

参考

本文介绍胜利号战列舰 (1900年)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