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肥料和苦难的行军相似
饑荒
饑荒(famine),又稱饑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如战争、自然灾害)内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因持續時間相當長的糧食短缺,導致局部或全局性的人們逃難,或因飢餓導致的佔人口比例較大的非正常死亡的現象。饑荒由自然災害或人爲因素引起,屬於災難。 发生饑荒的自然原因一般是因为人口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或农业遭遇自然灾难粮食欠收所引起的。如果发生饑荒,则对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冲击。粮食紧缺往往还伴随着社会动荡,大量人口将会从此迁移到别的地方。 现代以来,实行配给制的国家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的饥荒,有1932年苏联大饥荒、中国1960年代大饥荒、1990年代朝鲜饥荒。这几次饥荒中,政府政策禁止人民通过迁移来逃避灾难,更加重了饥荒的程度。《人口與發展通訊》指出“公元1958年至1962年中國大饑荒是人類歷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
耕地
耕地在地理學上是指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 地球上1億48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中大約有3100萬是可耕地,但目前可耕地面積正以每年10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而耕地流失的主因是森林開伐,目前森林開伐主要發生在熱帶地區過度開發的雨林中。森林開伐有時甚至會導致荒漠化,例如馬達加斯加的中央高原上因為過度的游耕已導致嚴重的荒漠化。 另一個較小但是重要的原因是河川的治水工程,河岸邊的耕地因為缺乏河水帶來的泥土不能回填遭侵蝕的部份,耕地進而慢慢流失。而很大部分的耕地都位於許多大河的週邊,例如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長江、亞馬遜河、恒河和萊茵河。 肥沃的耕地都曾經過河流或是海洋的沉積物累積。近代由於治水工程的控制,河流氾濫已經不太常見了,這讓耕地上的集約農業足以支持地球上龐大的人口。 尼羅河的河岸會定期的氾濫,並在河岸上留下肥沃的淤泥,而這污泥是絕佳的肥料。就算土地已經被過度耕種且養分已耗盡,隔年氾濫的污泥仍然可以使耕地恢復地力。在有防洪控制的地區雖然能夠提供人類更舒適的環境,但是也會對耕地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肥料和苦难的行军的共同点。
- 什么是肥料和苦难的行军之间的相似性
肥料和苦难的行军之间的比较
肥料有49个关系,而苦难的行军有10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32% = 2 / (49 + 102)。
参考
本文介绍肥料和苦难的行军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