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聖地佛諭和西藏独立运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聖地佛諭和西藏独立运动之间的区别

聖地佛諭 vs.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全体僧俗大众今后取舍条例》,又稱《水牛年文告》或《聖地佛諭》,是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於1913年2月14日(藏曆水牛年正月初八日)發佈的一份文書通告,文告的內容涉及西藏的體制改革、實行新政等內容。新政包括首次發行紙幣,發行雪獅郵票,建立現代郵政系統等。也因為文告的這個性質,部份學者將此份文件看作是西藏的獨立宣言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ibet。 對於《水牛年文告》,噶廈政府下令:[這些文告不僅要在西藏所有的縣或地區張貼,而且所有的縣府都必須抄錄一份備案保存]。文告的現行版本多引自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一書, 文告中說:「鑑於外國人過去的入侵,我們的民眾必須無視可能要面對的一些困難。為了保護和維持我們國家的獨立,每一個人都要自覺努力。」(英文:In view of past invasions by foreigners, our people may have to face certain difficulties, which they must disregard.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之间聖地佛諭和西藏独立运动相似

聖地佛諭和西藏独立运动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亨利·麥克馬洪噶廈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西藏西藏政治史蒙藏條約雪獅

亨利·麥克馬洪

軍中校亞瑟·亨利·麥克馬洪爵士,GCMG,GCVO,KCIE,CSI,FSA,FZS,FGS,FRGS(,),英國軍官、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曾長年於英屬印度任職,1915年至1917年任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以劃分英屬印度和西藏邊界的麥克馬洪線、以及支持鄂圖曼帝國境內阿拉伯人起義獨立的《麥克馬洪-侯賽因通訊》留名後世。.

亨利·麥克馬洪和聖地佛諭 · 亨利·麥克馬洪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噶廈

噶廈(),一作“噶沙”,為噶倫辦理政事之所,是清代西藏的行政中心。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置。噶廈駐地在拉薩大昭寺,長官為噶倫,秉承達賴喇嘛(實際上為攝政活佛)旨意辦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駐藏大臣撤離,達賴喇嘛土登嘉措返藏並掌握西藏軍政實權。1912年至1959年間,噶廈成為實際上的西藏政府。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废除噶厦,籌建西藏自治區。部分噶廈官員隨達賴喇嘛流亡印度。西藏流亡政府将其设立的內閣稱為噶廈。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噶廈和聖地佛諭 · 噶廈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圖登嘉措(,),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十三世達賴喇嘛一生處在英國和俄羅斯爭奪中亞霸權的大博弈的時代,而西藏正處於二者爭奪的地區之中。他在外交上周旋於英國、俄羅斯和清政府之間,使西藏得以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威望也因此得以提高。他曾經歷過英國的兩次入侵以及清朝軍隊的驅逐,長年流亡在外。在英屬印度流亡期間所見到的歐洲式現代化科技令他大開眼界,使他確立了改革西藏的決心。辛亥革命後,清政府被推翻,西藏陷入動盪之中。他自大吉嶺返回西藏,並在1913年宣佈西藏脫離清朝獨立,使西藏成為事實上獨立自治的政體並延續到1951年。不過,西藏政府並未獲得國際的承認,且因其與中華民國政府模糊不清的關係,引發後來西藏主權歸屬問題的糾紛。他也被西藏流亡政府認為是西藏獨立運動的先驅。 十三世達賴喇嘛在1913年至1933年期間是西藏事實上政教合一的最高領袖,在此期間,他為西藏的政治、經濟、宗教改革以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近代西藏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共學者、西藏流亡政府和藏族人民都不同程度地給予他肯定的評價。西藏流亡政府更是認為他是繼五世達賴之後第二位偉大的達賴喇嘛,給予他相當正面的評價。不過,他在位期間實行神權政治,並以嚴酷手段打壓政敵的行為受到了一些人士的批評,稱他為「獨裁者」。.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和聖地佛諭 ·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

#重定向 西藏自治区.

聖地佛諭和西藏 · 西藏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政治史

《西藏政治史》,增訂版中譯為《藏區政治史》,是藏人夏格巴·旺秋德丹所著的西藏政治史。本書是藏人以英語寫的第一本西藏政治史。本書英文版Tibet: A Political History於1967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分爲前言、序言、正文十九章、結束語及附錄等,中譯本為《西藏政治史》。作者將內容大幅增訂後,於1976年在印度新德里出版藏文版,內容包括序和正文二十三章和參考資料、附錄等,中譯本為《藏區政治史》。Derek F. Maher教授將藏文的增訂版翻成英文,於2009年由分成兩冊出版。本書從西藏遠古時期寫到1960年代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內容包括西藏的社会、政治、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受到藏學界廣泛重視。本書漢譯本於1992年出版,在中國大陸是禁書,僅以內部參考版本流通。 本书主張西藏自古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引用大量史料來支持這一觀點。例如中国和西藏的历史关系奠基于成吉思汗创立的导师和保护人(mchod gnas dang yon bdag)模式,其中“喇嘛充当成吉思汗的精神导师,而成吉思汗则充当喇嘛的保护人。”而西藏“只是在1951年藏军全军覆没之后才被强行纳入中国”。西藏社會科學院有位負責人說:“如果我們不批判這本書《西藏政治史》,西藏社會科學院就不需要成立了”(《西藏歷史地位辨》序言)。《藏區政治史》第一章以超過一百頁的篇幅描述西藏文化,包括拉薩的主要寺院、 佛塔、教堂、公共建築、市場、道路、橋樑、噴泉、以及著名的經幡,這一節是藏族作家嘉央諾布最喜歡的部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專家Donald S. Zagoria教授稱讚本書是研究亞洲的必要材料。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稱它為歷史的豐碑。牛津大學凱洛格學院亞洲史專家Premen Addy教授也稱讚本書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许多中国藏学家批评本書,如西藏自治区《西藏政治史》评注小组编写的《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与西藏历史的本来面目》,王家伟、尼玛坚赞著《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西藏通史》等。一些学者支持本書的觀點,撰文反駁中国藏学家的批评。澳洲國立大學的John Powers教授認為,在中國與西藏爭奪對西藏歷史的敘事時,本書及支持本書觀點的西方學者是中國重點批评的對象。.

聖地佛諭和西藏政治史 · 西藏政治史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蒙藏條約

《蒙藏條約》(是外蒙古和西藏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派遣的人員在中國辛亥革命後,雙方於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庫倫簽訂的條約,互相承認獨立主權地位。但西藏方--条约签署人的身份受到質疑,从而质疑这条约的有效性,因為藏方的簽約人阿旺德爾智同时具有俄羅斯帝國的布里亚特公民身份,十三世達賴喇嘛否認曾授予其代表西藏與蒙古協約的權力。柏爾,《西藏之過去與現在》,宮廷璋譯,商務印書館,「達賴未嘗授德爾智以與蒙古訂立任何條約之權,遺德爾智之書,系屬普通信札,謹請其努力為佛教謀利益而已。.

聖地佛諭和蒙藏條約 · 蒙藏條約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雪獅

雪獅(),是一種傳說生物,藏族的象徵。西藏流亡政府使用雪獅制定“西藏國旗”「雪山獅子旗」和“西藏國徽”,兩隻雪獅象徵政教結合之事業戰勝一切。 西藏民歌和諺語中經常提到雪獅生活在最高的山區俯視西藏較低地區,正如雪獅是「野獸之王」俯視其他野獸。雪獅也用來代表在高山上獨居的隱士和瑜伽師。 據西藏傳說,兩位西藏文化英雄格薩爾王和密勒日巴(11-12世紀)是由母雪獅養大的。 《西游记》中,雪獅是妖怪九灵元圣的孙子之一。.

聖地佛諭和雪獅 · 西藏独立运动和雪獅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聖地佛諭和西藏独立运动之间的比较

聖地佛諭有13个关系,而西藏独立运动有46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47% = 7 / (13 + 464)。

参考

本文介绍聖地佛諭和西藏独立运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