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之间的区别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vs. 苏美尔

不可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之间的差异。

之间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相似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有(在联盟百科)20共同点: 基什卢加尔扎克西巴比伦乌尔乌尔南塞乌尔第三王朝乌尔那木乌鲁卡基那亚述伊比辛米坦尼美索不达米亚烏魯克阿卡德帝国金星苏美尔恩納圖姆恩铁美那楔形文字拉格什

基什

基什(苏美尔语: Kiš,楔形文字: ,阿卡德语:kiššatu,Kish)是古代苏美尔城邦。位于今伊拉克中部的乌哈亚米尔遗址(Tell al-Uhaymir)附近,距巴比伦遗址东12公里,巴格达以南80公里。.

基什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基什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卢加尔扎克西

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古代苏美尔城邦国王,他的父亲布布(Bubu)是温马的祭司,他本人起初也为温马的祭司。后来篡夺了温马王位,成为温马王。以后他开始了一系列争战,打败乌鲁卡基那,结束了拉格什第一王朝。又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地方,实际结束了苏美尔城邦时代。在尼普尔发现的铭文中,他自称统治了自“下海”(波斯湾)至“上海”(地中海或黑海)的所有国家。成为“苏美尔之王”。他把自己的首都放在乌鲁克,因此苏美尔王表把他的统治称为“乌鲁克第三王朝”。 但是后来,阿卡德国王薩爾貢打败了卢加尔扎克西,薩爾貢攻克乌鲁克,俘获了卢加尔扎克西。根据铭文记载,萨尔贡把卢加尔扎克西“带到尼普尔的恩利尔神庙前”。卢加尔扎克西是否被处死不详。 卢加尔扎克西统治有25年,从公元前2359年至公元前2335年。.

卢加尔扎克西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卢加尔扎克西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巴比伦

巴比伦(阿拉伯语: بابل, Bābil; 阿卡德语: Bābili(m); 苏美尔语语标符号: KÁ.DINGIR.RAKI; 希伯来语: בָּבֶל, Bāḇel; 古希腊语: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 它起初是一个低级行政中心。公元前1894年在由移民者建立的阿摩利人王朝的手里巴比伦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历史上相对更多地被其它移民王朝统治,例如加喜特人、阿拉米人、埃兰人与迦勒底人。两河流域的同胞亚述人也统治过巴比伦。 巴比伦城市遗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伦省的希拉被发现,位于巴格达以南约八十五公里处。这个举世闻名城市的遗址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现在仅留存着由破损的土砖建筑物构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着幼发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两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来抵御季节性的洪水。 现存的历史资料显示,巴比伦最初是一个小城镇,在公元前二千年初变得兴盛。在阿摩利人巴比伦第一王朝于公元前1894年兴起时它作为一个小城邦获得独立。巴比伦宣称自己是苏美尔-阿卡德城邦——埃利都的继承者。尽管在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它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圣城”尼普尔黯然失色。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一个名叫汉谟拉比的亚摩利人国王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短命的巴比伦帝国。从这时候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南部被人称作巴比倫尼亞,巴比伦城市的规模日益膨胀,变得越来越雄伟。 巴比伦帝国随着灭亡而快速瓦解。之后,巴比伦在亚述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的统治下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被亚述人毁灭并重建后,巴比伦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39年之间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这个帝国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角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帝国最后一个国王是一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亚述人。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在衰落后又被阿契美尼德帝国、塞琉古王朝、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和萨珊王朝统治。.

巴比伦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巴比伦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乌尔

乌尔 (Ur),又稱吾珥,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座古城。当时它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的入海口,今天它的遗址位于伊拉克的内地,巴格达以南纳西里耶附近,幼发拉底河的南部。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0°57'和东经46°6'。屬伊拉克濟加爾省。 中译本《圣经》将其译为“吾珥”,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乡,也是犹太人的发源地。 废墟遗址上最显眼的是一座供奉月神的神庙,这座神庙基本被保存下来了。它是一座两层高的砖建筑物,下层的砖是用沥青结合起来的,上层的砖是用灰胶结合的。除这座神庙外还有许多过去住房的遗迹。.

乌尔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乌尔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乌尔南塞

乌尔南塞(约公元前2550年前后在位)(Urnanshe)拉格什国王。他致力于建筑活动。并且亲自参加了工程修建。他还促进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与位于波斯湾的底尔蒙之间的对外贸易发展。.

乌尔南塞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乌尔南塞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Ur III),又称为乌尔帝国,是苏美尔城市乌尔建立的第三王朝,并在公元前2112-2004年统治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上,帝制起始于两百年前的阿卡德王国。但乌尔帝国是由苏美尔人建立的,国王、行政人员和学者主要是苏美尔人,之前是阿卡德人。 乌尔纳姆在约前2113年建立乌尔第三王朝,在位期間统一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建立起了强大的集权王朝。在《苏美尔王表》上,“天赋王权”第三次转移到了乌尔城,因此后世称为“乌尔第三王朝”。由于苏美尔人经历的阿卡德王国和古提人统治之后,再次掌握美索不达米亚政权,乌尔第三王朝又被称为“苏美尔复兴”。约前2006年,埃兰人击灭乌尔第三王朝。 我们已知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书面文献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其中绝大多数是行政性质的,这使我们对这个王国的运作和其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有了重要的了解。.

乌尔第三王朝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乌尔第三王朝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乌尔那木

乌尔纳姆(约公元前2112年—约公元前2095年在位)(Ur-Namma)乌尔第三王朝首任国王。弥补了因阿卡德帝国失败时的政治真空。为了乞求神灵,他在埃利都、尼普尔、乌鲁克和乌尔兴建神庙,并在乌尔修筑城墙。为提高农业产量,他开挖运河并疏通河道,同时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许多史诗都赞美了他的事迹。后在一次战争中身亡。.

乌尔那木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乌尔那木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乌鲁卡基那

乌鲁卡基那是苏美尔城邦拉格什的统治者。在位7年(前2378年至前2371年)。.

乌鲁卡基那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乌鲁卡基那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亚述

亞述(ܐܬܘܪ;Assyria)是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帶)的國家,使用的語言有阿拉米語,阿卡德語等。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國都定於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 亞述人在兩河流域古代歷史上頻繁活動時間前後約有二千年。後來亞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獨立的國家了。 在兩河文明的幾千年--史上,亞述可以說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歷史學家掌握有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前605年連續的亞述國王名單。 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則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終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今,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基督徒,語言為现代阿拉米语。.

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亚述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伊比辛

伊比辛(约公元前2028年—约公元前2004年在位)(Ibbi-Sin)乌尔第三王朝末位国王。他竭力维护国土,却最终被埃兰人击败,他也被敌人俘获,死于流放中。.

伊比辛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伊比辛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米坦尼

米坦尼王國極盛時期疆域(以深黃色標示),約西元前1400年 米坦尼(Mitanni)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古老國家,由胡里特人(Hurrians)在大約前1500年所建立,領土範圍在現在的美索不達米亞,於前14世紀國力達到頂峰,當時佔有目前的土耳其東南部、敘利亞北部與伊拉克北部,首都瓦舒戛尼(Washukanni)的位置則尚未確定。在亞述的國王亞述尼拉里五世時期,米坦尼被亞述人所攻陷,成為亞述王國的一部份。.

米坦尼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米坦尼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美索不达米亚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烏魯克

烏魯克(楔形文字: /URUUNUG; وركاء/; 蘇美爾語: Unug; 阿卡德語: Uruk; 阿拉米語/希伯來語: אֶרֶךְ/; 古希臘語: Ὀρχόη/;Ὠρύγεια/; 拉丁語: Ōrugeia)美索不達米亞西南部蘇美人的一座古代城市,為蘇美爾與后期巴比倫尼亞的城邦之一,位於幼發拉底河東岸,距現在的伊拉克穆薩納省薩瑪沃鎮約30公里。 烏魯克屬於烏魯克時代的標誌性城址,在公元前第四千紀中期蘇美的城市化進程中位于先鋒地位。烏魯克於公元前2900年最為興盛,可能有50,000至80,000名居民在6平方公里的城牆範圍內居住,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城市。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烏魯克在與埃蘭的爭霸中逐漸喪失了自己原本在兩河流域的首要地位,最終在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前後被廢棄。 烏魯克一般作為史詩《吉爾迦美什敘事詩》中的主角吉爾迦美什所統治的城市而為人所知,它亦被認為是《舊約聖經·創世紀》中所記載的以利(Erech),是寧录(Nimrod)在示拿地建立的第二座城市。 烏魯克遺址與1849年被威廉·羅夫托斯(William Loftus)發現。一般認為阿拉伯語中對巴比倫尼亞的稱呼伊拉克(العراق/)即通過阿拉米語與中古波斯語,最終源自烏魯克的名字。.

烏魯克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烏魯克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阿卡德帝国

阿卡德帝国 (Akkadian Empire)(前2334年-前2193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统治区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早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巴比伦和亚述帝国。闪米特语族的一支。于前3000年前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于被称为苏美尔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并建立了名为阿卡德的城邦国家。前2334年左右,阿卡德君主萨尔贡的军事征服使其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结束了苏美尔持续7个世纪的各自为政时代。阿卡德時代末期,受到内部叛乱、边疆独立、外敌入侵的困扰,最终于前2193年,末代君主去世后,在不知谁是继任者的混乱中崩溃,帝国持续时间不到150年,但它为该地区后来时代的君主,树立了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统一国家的先例。.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阿卡德帝国 · 苏美尔和阿卡德帝国 · 查看更多 »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Jakosky, "Atmospheres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in Beatty, Petersen and Chaikin (eds), The New Solar System, 4th edition 1999, Sky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金星 · 苏美尔和金星 · 查看更多 »

苏美尔

苏美尔(阿卡德語:Šumeru;蘇美語:,ki-en-ĝir15)為目前發現於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文明體系,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结束,被亚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被定期为距今约56世纪前。.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 · 苏美尔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恩納圖姆

恩納圖姆(Eannatum),(约前2450年前后在位)。是蘇美拉格什的國王,也是目前能辨識最早的國王之一。恩納圖姆是國王烏爾南什(Ur-Nanshe,在位時期為前24世紀)的孫子,他曾經征服埃蘭。.

恩納圖姆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恩納圖姆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恩铁美那

恩铁美那(约公元前2400年前后在位)(Enmetena)拉格什国王。他因下令修建连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运河而闻名,他下令免除平民债务,其事迹被记录于一个银雕花瓶上,此文物被献于城市的守护神宁吉尔苏。.

恩铁美那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恩铁美那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渐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意思是“钉头文字”)。.

楔形文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楔形文字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拉格什

拉格什(Lagash),苏美尔城邦,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铁罗(Telloh),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汇处的西北,在乌鲁克城以东。.

拉格什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拉格什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之间的比较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有213个关系,而苏美尔有18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0,杰卡德指数为5.00% = 20 / (213 + 187)。

参考

本文介绍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和苏美尔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