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葛倫米勒傳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葛倫米勒傳之间的区别

美國陸軍航空軍 vs. 葛倫米勒傳

美國陸軍航空軍(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縮寫為USAAF),美國空軍的前身。1941年由美國陸軍航空兵團(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 USAAC)改組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事航空部隊。在1944年的全盛時期,擁有編制240萬員、近8萬架飛機及783個永久基地。 1941年,原陸軍航空軍司令兼陸軍副參謀長亨利·阿諾德任陸軍航空軍首任司令(Chief of Army Air Forces)。在1942年3月9日的軍事改組中,陸軍航空部隊、陸軍地面部隊、陸軍後勤部隊成為美國陸軍三大組成部分。阿諾德任改組後陸軍航空軍司令(Commanding General, Army Air Forces)。1944年,阿諾德晉五星上將。1946年,卡爾·史帕茲繼任為陸軍航空軍司令。 二次大戰後,陸軍航空軍開始復員,規模大幅縮減。1947年9月18日,美國空軍成為與美國陸軍、美國海軍對等的獨立軍種,由空軍部、空軍參謀部和作戰單位組成。史帕茲為首任空軍參謀長。. 《葛倫米勒傳》(The Glenn Miller Story),1953年安東尼·曼執導的美國電影。由詹姆斯·史都華、裘·艾莉森等主演。這是一部結合電影與音樂藝術的經典之作。 《葛倫米勒傳》是爵士樂搖擺大樂團(Big band swing)作曲家兼指揮家葛倫·米勒的傳記影片。描述葛倫·米勒原本是一位落魄而默默無聞的伸縮喇叭手,憑著才氣及對理想的堅持,再加上聰明賢慧的妻子與其他工作夥伴的幫助下,其作品終於在藝術和商業上都得到高度的肯定。葛倫·米勒後來在二次大戰期間,與其樂團成員加入美國陸軍航空軍,在軍中成立樂團,前往歐洲各地對盟軍從事勞軍活動。 現實中的詹姆斯·史都華在二次大戰時,是美國陸軍航空軍(美國空軍的前身)的飛行員,因此劇中葛倫·米勒所穿的陸航隊軍官制服,也就與他當年所穿的軍服相同型式。演出葛倫·米勒妻子的裘·艾莉森素有「銀幕上的好太太」之稱。.

之间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葛倫米勒傳相似

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葛倫米勒傳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詹姆斯·史都華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國陸軍航空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葛倫米勒傳 · 查看更多 »

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United States Air Force,缩写:USAF)是美国军队中的空军軍種。其任务是“通过空中、外太空和網絡空间中的武力保护美国及其利益”,它于1947年9月8日正式成立。 美国空军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技术力量最为发达的空军。美国空军於2013會計年度開始之際,有510,900名人員,其中空軍現役部隊有332,800人,後備部隊有71,400人,空中國民兵有177,221人,以及185,500名民間雇員。 截至2016年11月13日,美国空军共装备无人驾驶飞机约793架,驾驶飞机5,468架(其中轰炸机178架,战斗机2,907架,直升机656架,侦察机1,593架、预警机486架,特种作战飞机1,073架,空中加油机299架,教练机1,382架,运输机543架),另有空军国民警卫队的1,858架,以及空军预备役的2,326架;5,281枚空基巡航导弹,以及3,194枚洲际弹道导弹。各式戰機之多,即使不需海軍航空兵的航母艦載機,與國民警衛隊的反潛偵測機來支援,光單單只計算美國空軍旗下飛機,依然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空中作戰力量。.

美国空军和美國陸軍航空軍 · 美国空军和葛倫米勒傳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史都華

詹姆斯·梅特蘭·史都華(James Maitland Stewart,),暱稱吉米·史都華(Jimmy Stewart),美國電影、電視、舞台劇演員、美國空軍准將。 詹姆斯·史都華文武全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在美國空軍晉升至准將;至於身為一名才氣煥發的演員,其作品橫跨西部片、文藝片、脫線喜劇、家庭喜劇、懸疑片、傳記電影等。他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金球奬終身成就獎,及其他多數主要電影組織的終身成就獎得主。多部作品名列美國電影學會各類型百年最佳影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他在美國電影學會、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中,都是出現最多次的主演演員。1999年,史都華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3名。 與其他巨星相形之下,詹姆斯·史都華更特殊的是:銀幕上下的他,幾近完美符合美國人心目中典型的中产阶级形象。。從熱愛家人朋友,誠懇篤實的小市民;到智勇雙全、無畏無私的愛國英雄。他端正、謙沖又親切的人格,受到普遍的敬重和喜愛。除了被暱稱「吉米·史都華」外,甚至還被形容為「美國的良心」(American conscience)。他活躍的年代大致涵蓋了好萊塢的黃金時期。吉米·史都華本人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象徵,以及一個經典時代的傳奇化身。.

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詹姆斯·史都華 · 葛倫米勒傳和詹姆斯·史都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葛倫米勒傳之间的比较

美國陸軍航空軍有110个关系,而葛倫米勒傳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2.48% = 3 / (110 + 11)。

参考

本文介绍美國陸軍航空軍和葛倫米勒傳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