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49 关系: 印度,南北国时代,古体诗,叙事诗,吏讀,吐含山,吐蕃,大同江,外臺秘要,妙香山,威靈仙,孟姜女,宗教,安邊郡,寓言,尚州市,居昌郡,崔致远,崔致远传,丝绸之路,主体史学,主体思想,东文选,三國遺事,三国史记,三韩,三陟市,九华山,九州,平壤,京畿道,康州,五岳 (朝鲜半岛),庆尚南道,庆尚北道,强首,伽倻,佛教,後三國,後百濟,律诗,往五天竺国传,忠清南道,圓寂,利川市 (京畿道),善德女王,傳奇 (小說),唐,唐太宗,唐罗战争,... 扩展索引 (99 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统一新罗和印度
南北国时代
南北國時代(660年、668年或698年-935年)指後新羅与渤海國并存的朝鮮半島歷史時期。 其起始時期有兩種講法:其一,以新羅與唐朝滅百濟,高句麗與新羅峙時的顯慶五年(660年)開始;其二,以新羅幫助唐朝滅高句麗的總章元年(668年);其三,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的聖曆元年(698年)開始。而結束時期,一般都以新羅向高麗太祖王建歸降的清泰二年(935年)作為結束時間。 據稱南北國時代這個術語是在新羅後期崔致遠的《崔文昌諸侯全集》上開始使用的。不過,崔致遠稱渤海國為“北國”僅僅意味著地理上的“北方”而已,而“南國”字眼未出現在崔致遠的文章中。沒有證據表明渤海國稱新羅為“南國”或新羅自稱“南國”。首次出現南北國概念則晚自李氏朝鮮的實學者柳得恭的《渤海考》。 南北國時代僅僅是韓國使用的詞匯,這是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的歷史觀所造成的影響,試圖取得雙方的歷史共識。朝鮮雖然認為渤海國是本國歷史,但並不使用“南北國時代”這個詞匯。 其他國家在對渤海國歷史的歸屬上,皆認為渤海國及其前身高句麗為中國東北地方政權,不認同此論述(如中國、日本),所以不使用此詞匯。.
查看 统一新罗和南北国时代
古体诗
古體詩,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與樂府詩並稱為「漢代文學雙璧」或「雙葩」。.
查看 统一新罗和古体诗
叙事诗
叙事诗是讲述故事的诗。诗的长度可长可短,相关故事内容可简单可复杂。叙事诗通常戏剧性不强,采用押韵的形式。叙事诗包括史诗、叙事歌、田园诗等。.
查看 统一新罗和叙事诗
吏讀
吏讀(北韓读作:리두,南韓读作:이두),是以漢字表記朝鮮語(韓語)的一種方法。別名有吏書、吏道、吏刀、吏吐等。三國時代開始使用,直至西元十九世紀末。是研究古代朝鮮語的資料之一。.
查看 统一新罗和吏讀
吐含山
吐含山位于大韩民国庆尚北道庆州市佛国洞,属于東大山脈和慶州國立公園。山峰高745米,在山顶可以远眺慶州盆地和日本海。.
查看 统一新罗和吐含山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查看 统一新罗和吐蕃
大同江
大同江()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是朝鮮的第五大河流。長450.3公里,流域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因河床深,又受黄海潮水影响,利于航运。發源於狼林山脈的慈江道,流程蜿蜒。向南流在南浦市注入西朝鮮灣。該河流經朝鮮首都平壤市。.
查看 统一新罗和大同江
外臺秘要
《外台秘要》,唐朝医学巨著,作者王焘。 王燾以母病攻醫,而著《外台秘要》。成书於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共40卷,分1104门,载方6000余首。每门记述先论后方,所引之处皆有出处。此书主要收集了东汉至唐的方书,其中医论部分以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主,医方部分则以参照孙思邈《千金方》者为多。 唐朝以前所散佚的方书,多赖此书存其概略,得以流传,所以这是一部对中医药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医学文献。.
查看 统一新罗和外臺秘要
妙香山
妙香山(묘향산),位於朝鮮平安北道香山郡、平安南道寧遠郡及慈江道熙川市的交界處,自古以來,聞名遐爾,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登山觀光勝地,山勢奇妙,漫山松柏樹馨香撲鼻,故此得名。它集山水、峽谷、森林美,面積達375平方公里,邊界128公里,主峰「毗盧峰」(Piro Peak)海拔1,909米,分為「上元洞」(Sangwon Valley)、「萬瀑洞」(Manphok Valley)、「毗盧峰」(Piro Peak)等3個「觀光區」。.
查看 统一新罗和妙香山
威靈仙
威靈仙(學名:Clematis chinensis,英文名稱:Chinese Clematis、Weiling Xian),別稱鐵腳威靈仙、鐵角威靈仙、鐵腳靈仙、鐵腳鐵線蓮、鐵耙頭、鐵掃帚、鐵威靈 、鎮南威靈仙、南方威靈仙、中華威靈仙、華中威靈仙、華鐵線蓮、黑腳威靈仙、黑靈仙、黑鬚公、黑須公、黑老婆秧、黑木通、鐵靈仙、小木通、軟靈仙、杜靈仙、靈仙、青風藤 (秦岭)、青風藤根、青岡藤、青龍鬚、青龍須、老虎鬚 、老虎須、老君須、剪刀風、剪刀草、對子草、白錢草 (安徽)、藥王草、移星草、馬蹄草、仙花草、老牛仙、牛間草、牛九穿、牛杆草、山姜辣、山辣子、辣椒藤、搜山虎、聞鼻丹、烏頭力剛、百根草、百條根、七寸風、九成介、九芩串、九里火、滿山香、一把鎖、避蛇生、穿山甲及能消等,為毛茛科鐵線蓮屬植物。模式標本採自於廣東黃埔。全株可作農藥。相傳,威靈仙是一種專治風濕痹痛及卡喉的草藥,《本草綱目》中原文記載為「威言其性猛,靈仙言其功神也」,由於它廣植於江南古寺威靈寺之內,及治病靈驗,故而得名威靈仙。.
查看 统一新罗和威靈仙
孟姜女
孟姜女,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後世搬演為戲劇《寒衣》。“孟姜”,孟为庶长子或庶长女;姜为姓,是美女的象征性称呼,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如《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章》有句“彼美孟姜”。.
查看 统一新罗和孟姜女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查看 统一新罗和宗教
安邊郡
安邊郡()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江原道北部的一個郡,北臨海,西靠馬息嶺山脈,東枕太白山脈,南大川流貫其中,形成了朝鮮半島東岸少見的平原——安邊平原。下分1邑、2勞動者區、28里。 1018年起稱安邊。原為咸鏡南道一部份,1946年歸江原道,江原線經過,當地並設有大型導彈基地。 Category:江原道.
查看 统一新罗和安邊郡
寓言
寓言或者寓言故事通常是一篇含有道德教育或者警世智慧的短篇故事,為文學體裁的一種,通常以簡潔有趣的故事呈現,常隱含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 寓言是一種很古老的文學體裁,早在西元前六世紀,希臘、印度和中國就有許多寓言故事出現,如伊索寓言、佛教的《百喻經》都是耳熟能詳的文學著作,前者更是世界最早的寓言。耶穌亦常以比喻和寓言向普羅大眾傳道,主要被記載在福音書中流傳後世(詳見條目耶穌的比喻)。.
查看 统一新罗和寓言
尚州市
尚州市(),又稱三白(指的是稻米、蠶繭、和柿餅),是大韓民國慶尚北道西部的一個城市。面積1,254.82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107,266人。.
查看 统一新罗和尚州市
居昌郡
居昌郡()是大韓民國慶尚南道西北部的一個郡,郡廳位於居昌邑。居昌郡的面積有804.14㎢,人口有63,828人(2007年2月統計)。郡的西北部與全羅北道相鄰,東北部與慶尚北道相接。.
查看 统一新罗和居昌郡
崔致远
崔致遠(),字海夫,号孤云,又号海云,谥文昌侯,统一新罗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东方儒学之宗”、“东周儒宗”、“四海第一人物”,与李奎报和李齐贤被称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汉诗)(朴仁老、郑澈和尹善道被称为朝鲜“三大国语诗人”)。.
查看 统一新罗和崔致远
崔致远传
《崔致远传》又称《双女坟记》、《仙女红袋》是一个有关新罗文人崔致远在唐朝担任溧水县尉期间与双女坟两仙女的人鬼恋故事。该故事收录于已失传的朝鲜古典名著《新罗殊异传》。朝鲜王朝《太平通载》(1462年)卷六十八转录了这部作品,包括1503字的叙事文字和一首431字的长篇歌行,标题为《崔致远传》。这是现传最完整的版本。《大东乐府群玉》(1589年)卷十五收有一个405字改题为《仙女红袋》的节录。这个传说故事不仅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也流传很广。南宋张敦颐的《六朝事迹编类》(12世纪上半叶)卷十三,南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1260年)卷四十三,元朝张铉的《至正金陵新志》(1344年), 清朝朱绍文的《乾隆高淳县志》都对此故事有记载。邢孟麟、孔昭云等清代诗人也都作有吟咏崔致远与双女坟的诗篇。.
查看 统一新罗和崔致远传
丝绸之路
,常簡稱為絲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張騫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称赞其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丝绸之路
主体史学
#重定向 主體史學.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主体史学
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주체사상;Juche Idea)是朝鲜劳动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由金日成创立,並由黄长烨加以体系化。英文中也称之为Kimilsungism(金日成主义)。.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主体思想
东文选
《东文选》是朝鲜王朝时代开始收编的历朝历代朝鲜汉学家的作品。 于公元1478年大致成书,因朝鲜相对于中国中原被成为东国,朝鲜成宗定名为东文选。 《东文选》作品最早收录的是高句丽名将乙支文德的《乙支文德汉诗》“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 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 后来统一新罗时代的儒学大家崔致远、强首、薛聪的作品也多有收录。.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东文选
三國遺事
《三國遺事》是由高麗時代国师一然(1206年--1289年)所編撰,以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為記述對象的史書。 該書由五卷、九篇、一百四十四個條目所構成,九篇的篇目分別為王曆、紀異、興法、塔像、義解、神咒、感通、避隱、孝善。坛君传说首次出现于此书。 《三國遺事》是朝鮮半島繼《三國史記》之後第二早的史書,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許多神異的民間傳說。.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三國遺事
三国史记
《三國史記》是高丽宰相金富轼奉高麗仁宗之命所编撰的高丽官修正史,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完整史书。《三国史记》共50卷,约27万字,以中国正史的体例记述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历史。中国正史在记述多国并存的时期会以一国为主,比如《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蜀、吴都以魏年号纪年。但《三国史记》突破了这样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三国,三国各有本纪,各以自己的君主纪年,均称“我国”。全书由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年表(3卷)、雜志(9卷)、列傳(10卷)等六個部分構成。《三国史记》与中国的《史记》一样都以教化为原则,以塑造人物为写作方法,以道德精神为取人标准,而不是像一般的中国正史那样以纪实为写作方法,以对历史贡献的大小为取人标准。因此《三国史记》保留了《史记》亦文亦史的风格。 《三国史记》主要参考引用了朝鲜半岛历史上已失传的《旧三国史记》、《新罗古记》、《花郎世记》、《海东古记》、《高丽古记》、《百济古记》、《三韩古记》等史籍,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包括《魏书》、《三国志》、《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是朝鲜半岛第一部将本国史料与中国史料结合起来的史书。在两国史料记载有冲突时,金富轼更信任本国史料。《三国史记》明确指出本国史料与中国史料的校正有34处,其中11处否定中国记录,8处质疑中国记录,15处两存之。.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三国史记
三韩
三韩是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后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辰韩和弁韩。《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提到:“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 ”按照秦汉时期一里为415.8米的标准来计算,那么三韩部落所占据的总面积应该不下十七万平方公里,已将大半个朝鲜半岛都囊括在了其中。 其中马韩是三韩中最强大的,被三韩拥立为“辰王”,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4世纪马韩已被百济兼并。辰韩被新罗兼并,弁韩则演化成伽倻后又被新罗兼并。 “三韩”一词最早在中国的典籍《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出现。三韩所在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不同时期,三韩的边界也不断的变化。但大體上认为在朝鮮半島的南部,大致为今天的大韩民国。《后汉书》曰三韩之地“皆古之辰国也” 「韓」()在現代韩语中被賦予“伟大”或“领袖”的意思。大韩民国的国名中就含有“韩”字。「韓」後來演變為朝鮮族的別名。三韩是现在朝鲜族的直系祖先,也是如今韩国国名得来的原因。.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三韩
三陟市
三陟市()是位於大韓民國江原道東南部的一個市。面積1185.8平方米,擁有海岸線58.4km。三陟市的市花是山踯躅花,市樹是榉树,市鳥是海鷗。至2007年12月末,有70,924人口,其中男性35,653人,女性35,138人。行政區劃由2邑、6面、4洞、1個出張所、2個中繼所組成。.
查看 统一新罗和三陟市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山势雄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查看 统一新罗和九华山
九州
九州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九州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查看 统一新罗和平壤
京畿道
京畿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 10,17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统一新罗和京畿道
康州
康州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康州
五岳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五岳,指的是朝鲜半岛的五座名山,其命名是受到了中国五岳文化的影响。五岳源于新罗时代,当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之后,新罗王采取了中国化的政策,在地名上全面采用了中国的体例,也设置了五岳。其中以吐含山(土含山)为东岳、鸡龙山(界龙山)为西岳,地理山(支离山)为南岳、太伯山(太白山,现位于江原道太白市,非妙香山)为北岳、八公山(父岳)为中岳。其中,八公山位于大邱附近,作为中岳受到崇拜,可以看出大邱的重要程度。后来,李氏朝鲜的五岳演变成了白头山、妙香山、金刚山、三角山(现在的北汉山)、智异山, 其中三角山为中岳,位于首尔城北区,现在韩国的国立公园。.
庆尚南道
庆尚南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东南的一个韩国行政道,面积10,537.32平方公里,人口超340万,首府位于昌原市。 伽倻文化是庆南地区重要的文化因素。金海是古伽倻国中心金官伽倻的故地。固城郡和泗川市是小伽倻国的故地。金海市保留有等历史遗迹,并建有以伽倻国为主题的和。金海市和固城郡每年分别举行“金海伽倻文化节”和“小伽倻文化祭”。壬辰倭乱时期,庆南地区是当时朝鲜重要的国防要地。庆尚南道每年举行“玉浦大捷纪念祭典”、“统营闲山大捷节”、“唐项浦大捷庆典”、“露梁海战胜捷祭”、“义兵祭典”、“晋州南江流灯节”等文化活动纪念李舜臣、郭再祐、金时敏等民族英雄。 庆尚南道和釜山广域市自古就是韩国南部的重要门户。20世纪70年代,在韩国政府发展重化工政策的扶植下,庆尚南道发展成为韩国的重化工基地,与蔚山广域市、釜山广域市一起构成韩国最重要的重化学工业带。 庆尚南道境内分布有闲丽海上国立公园、智异山国立公园、德裕山国立公园、伽倻山国立公园四座韩国国立公园。山清郡是韩国医圣許浚幼年成长之地,是传统韩医药草的本乡,被誉为“韩国传统医学的摇篮”。山清郡每年举行“山清韩方药草庆典”。2013年,山清郡成功举办了“世界传统医药博览会”。.
查看 统一新罗和庆尚南道
庆尚北道
庆尚北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简称庆北(),面积19,03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70万,首府是安东市。 庆尚北道原为辰韩之地,也是新罗的中心地。高丽时期开始与庆尚南道一起称为“庆尚道”。朝鲜王朝时期,庆尚道被分为庆尚北道和庆尚南道两个道。庆尚北道首府长期以来位于大邱市。1981年大邱市升为直辖市后与庆尚北道分离。2016年2月,庆尚北道道厅由大邱正式迁往安东市。 庆尚北道是韩国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是新罗佛教文化、伽倻文化以及朝鲜儒教文化的发祥地。韩国20%的文化遗产都位于庆尚北道。庆尚北道亦是韩国新村运动和自然保护运动的发祥地。庆尚北道曾成功举办“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世界儒教文化节”和第三届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世界总会。庆州市是新罗992年的首都,有“没有屋顶的博物馆”之称。安东市是韩国传统文化的故乡,是世界历史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保留有海东朱子退溪李滉建造的陶山书院、世界遗产河回村、韩国传统戏剧假面剧等丰富文化遗产。安东也是世界假面文化艺术联盟的创办地,每年举行。 庆尚北道境内有庆州国立公园、周王山国立公园、俗离山国立公园、伽倻山国立公园、月岳山国立公园、小白山国立公园6座韩国国立公园和3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统一新罗和庆尚北道
强首
强首,新罗国儒学家。大约生活于公元7世纪晚期到八世纪初期。 有的文献资料记载以汉字偏旁读写朝鲜语的吏读为692年强首与汉学家薛聪等创造,这种用汉字部首或读音标记新罗语的方法使新罗人能用本族语理解汉文,对于新罗国的文化前进起到了卓越的贡献。 高丽国的 金富軾撰的《三國史記》对强首有些充分的肯定,在列传第六,与 薛聪, 崔致远等儒学大家合撰。.
查看 统一新罗和强首
伽倻
伽倻(42年-562年),亦称加耶、伽耶(가야),是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洛东江流域由弁韩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联盟,由许多小的城邦组成。伽倻后被朝鲜半岛三国之一的新罗所吸收。.
查看 统一新罗和伽倻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统一新罗和佛教
後三國
後三國(892年-936年)是朝鮮歷史上的時代劃分之一,《高麗史》開篇即定後三國之說,後世史家多以新羅、後百濟、泰封(後高句麗)為後三國。始於892年農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時期新羅王族後裔弓裔亦建立泰封國導致已衰弱的新羅分裂,終於936年高麗再度統一朝鮮半島。.
查看 统一新罗和後三國
後百濟
后百济(900年—936年),朝鲜半岛后三国之一。892年,新罗西南军阀甄萱起兵,攻占武州。900年,甄萱入完山州,自立为王,建立后百济国。936年九月,后百济国为高丽所灭,传国二世三十六年。.
查看 统一新罗和後百濟
律诗
律诗是唐代及以後流行的一種詩歌體裁,格律嚴格,按每人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五言律詩一行有五個字,七言律詩一行則有七個字,按篇幅長短,可分為一般的「律詩」和「排律」(或稱「長律」)。 第二,四,六,八句須押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可押韻。.
查看 统一新罗和律诗
往五天竺国传
《往五天竺国传》,唐代新罗僧人慧超在723年至727年前往五印度诸国巡礼,先后到东印度,中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再经中亚各国返回长安后所作。《往五天竺国传》全书已不存,在慧琳所著《一切经音意》中有摘录。1905年伯希和在敦煌发现此书写本残卷,以低價購入並帶到巴黎。伯希和首先指出编号“伯希和3532”敦煌写本残卷就是慧琳《一切经音義》中的《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后经罗振玉用《一切经音義》对照敦煌写本,证明敦煌残卷“伯希和3532”,的确是《慧超往五天竺国传》。 本书记载吠舍厘、拘尸那、摩揭陀、伽毗罗、吐蕃、建驮罗、乌长、拘卫、览波、罽賓、犯引、吐火罗、波斯、大食、大拂临、骨咄、康国、史国、米国、安国、跋贺那、骨咄、突厥、胡密、识匿、疏勒、龟兹、于阗、安西、焉耆等四十余国。 慧超西行时已经不是玄奘西行时的和平年代,一路上他亲眼目睹了大食(波斯)东征、突厥扩张,印度、吐蕃、唐相互较量的残酷战争。缩略本残卷虽然简短,但忠实记录了8世纪上半叶当时的情况,是印和中亚史的重要史料。慧超在《往五天竺国传》中除了记载与印度佛教相关的内容,还对45个国家的情况进行了记载,涉及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亚地区开始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目击见证,是研究8世纪中亚丝绸之路的珍贵文献。 此书有日语、德语、英语、朝鲜语等翻译本。.
查看 统一新罗和往五天竺国传
忠清南道
忠清南道(),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西南的韩国行政道,面积8,598平方公里,人口超200万,首府位于洪城郡,由8个市,7个郡,25个邑,136个面和46个洞组成。 天安市是三韩时期马韩中心“月支国”的所在地。扶余郡(原泗沘)和公州市(原熊津)是古百济国的首都。扶余郡建有收藏百济文物的国立扶余博物馆,并每年举办。公州建有,主要收藏百济武宁王陵的出土文物。 忠清南道首府原为大田。1989年,大田市与忠清南道分离,升级为大田直辖市。不过,忠清南道道厅仍在大田,直至2012年12月28日迁至位於洪城郡的。2012年7月1日,道內燕岐郡和公州市的部分地区与忠清北道清原郡的一部分地区合并成为世宗特别自治市。.
查看 统一新罗和忠清南道
圓寂
圓寂,佛教用語,涅槃的另一個漢語譯名。這個譯名由玄奘創造,採用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之意。現今佛教出家僧侶過世,多稱為圓寂,因此它也被當成死亡的同義語。.
查看 统一新罗和圓寂
利川市 (京畿道)
#重定向 利川市 (韓國).
善德女王
善德女王(선덕여왕,),姓金名德曼,號聖祖皇姑,是新羅國的第27代君主,性格寬仁明敏。她是真平王金白淨之長女,母親為王妃摩耶夫人金氏(葛文王金福勝之女),在真平王及聖骨出身的王族男子都過世後,德曼繼承了王位,成為新羅及韓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的首位女王。.
查看 统一新罗和善德女王
傳奇 (小說)
傳奇,指中國唐代開始的虛構性的文言短篇小說,往往專指唐代小說,又稱唐傳奇或傳奇文。傳奇上承六朝神怪小說,始創於初唐,大盛於中唐,衰落於宋代,題材主要分愛情、神怪、俠義、歷史四類,代表作品有沈既濟《枕中記》、《任氏傳》、元稹《會真記》(又稱《崔鶯鶯傳》)、蔣防《霍小玉傳》、白行簡《李娃傳》、李公佐《南柯太守傳》、陳鴻《長恨歌傳》、袁郊《紅線傳》、杜光庭《虬髯客傳》等。典型的傳奇與一般筆記小說、志怪小說不同,具有複雜情節,曲折描寫,不是實事的記錄,而是有意識的創作,首度建立中國短篇小說的形式,提供大量故事素材,對後世小說和戲曲都有重大影響。以「傳奇」指唐代小說,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其定義是模糊的,具體包括哪些作品,學者意見互有出入。部份學者把「傳奇」界定為筆記小說以外一切的文言虛構性小說,把傳奇下限推到清代。.
查看 统一新罗和傳奇 (小說)
唐
#重定向 唐朝.
查看 统一新罗和唐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查看 统一新罗和唐太宗
唐罗战争
#重定向 唐朝与新罗的战争.
查看 统一新罗和唐罗战争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统一新罗和唐朝
冰雹
雹或冰雹(Hail)屬於突發性天然災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則可达到10厘米以上,。 冰雹是在對流雲所形成的积雨云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增大,直到因其重量增加而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凝結成冰粒又不断凝结变大,直到因自身重量而下落。若降到地面時未融化解成水,则仍呈固態的冰粒或冰雹。.
查看 统一新罗和冰雹
全州
全州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全州
全州市
全州市()是大韓民國全羅北道中部的一个市级行政区,亦是该道的首府,面积206.22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 全州是历史上后百济的首都,朝鲜八道之一全罗道的首府,历史上曾是继汉阳、平壤之后的朝鲜半岛第三大城市。全州亦是朝鲜太祖李成桂(全州李氏)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全州金氏)的祖籍地。 全州是座文化旅游城市。位于全州市中心的是国际慢城联盟指定的之一。全州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美食城市之一;全州拌饭和韩定食是代表性的韩国料理。 全州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盘索里的发源地之一,全州围绕盘索里每年举办。此外,全州每年还举办。全州国际电影节是韩国代表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全州市
全唐诗
#重定向 全唐詩.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全唐诗
全羅南道
全羅南道()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西南端的韩国道级行政区,首府位于务安郡。全罗南道南与济州特别自治道隔海相望,北与全罗北道接壤,东与庆尚南道相邻,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黃海相望,东南隔着大韩海峡与日本相临,是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东北亚与欧亞大陆的端点,也是韩国通往太平洋的门户。全道面积12,909.03平方公里,人口超190万,由5市17郡,297个邑、面、洞组成。 全罗南道依山傍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其境内分布有多座国立公园,包括韩国最南端的山岳型国立公园月出山国立公园,韩国面积最大的国立公园多岛海海上国立公园,以及闲丽海上国立公园、智异山国立公园、无等山国立公园。 全罗南道是韩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水田面积占到全国水田面积的16%,是韩国水田最多的地区,大米年产量为全国之最。潭陽郡是韩国竹子种植和加工中心,有“竹乡”之称。宝城郡是“韩国的绿茶之都”,并曾在2013年被美国CNN评为世界最美的31处风景之一。高兴郡是韩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罗老宇宙中心的所在地,每年10月举行“宇宙航空节”。光陽市的光阳港是继釜山港之后韩国的第二大集装箱港。 另外,谷城郡是盘索里和韩国古典文学小说《沈清传》的发祥地。全罗南道的海域亦是昔日李舜臣朝鲜水军抵抗日寇入侵的海战战场,保留有鸣梁海战等著名海战的史迹。2012年,丽水市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全羅南道
全羅北道
全羅北道()是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以锦江为界与忠清南道相邻,东以小白山脉为界与庆尚南道相连,南与全罗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相望,面积8,066平方公里,人口超180万,有6市、8郡,首府位于全州市。 全罗北道是韩国汽车与造船业基地。韩国国内90%的商用车产自全罗北道。现代重工和群山造船所等世界级造船企业在全罗北道建有工厂和研发机构。全罗北道亦是韩国碳产业的先驱,拥有韩国首条碳纤维生产设施,并率先开发出韧性强度T-700级中性能碳纤维。全罗北道在扶安郡、金堤市和群山市海岸,通过填海造地计划建造409平方公里的融经济、产业及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自由城市“”。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围海造地工程。 全罗北道是韩屋、、韩食、盘索里等韩国传统文化的中心。是国际慢城联盟指定的之一。全州拌饭和韩定食是代表性的韩国料理。全州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美食城市之一,每年举行。全罗北道亦是盘索里名著《春香传》和《兴夫传》的发祥地。首府全州市每年举办以盘索里为中心的。此外,全州每年还举办。每年4月末5月初在全州举行的全州国际电影节是韩国代表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全罗北道拥有内藏山国立公园、德裕山国立公园、智异山国立公园、边山半岛国立公园4个国立公园和大芚山、马耳山等道立公园,以及金山寺、、丰南门等名胜古迹,举办过1997年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等国际体育赛事。.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全羅北道
八公山
八公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寿县与淮南市八公山区两县区交界处,距离寿县古城以北2公里,距离淮南市区约20公里。八公山为大别山的余脉,有山峰四十余座,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1987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八公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八公山景区列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2年,由林业部批准八公山森林公园为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12月2日,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2月10日,八公山设立国家地质公园。.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八公山
公州市
公州市(),舊称熊津、熊川。位于韩国忠清南道中央。是百济的古都。面積940.18平方公里、人口113,294人。.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公州市
光州廣域市
光州廣域市(),簡稱光州,是大韩民国西南部的广域市,是韩国境內人口第六位的城市。其面积為501.26 km² 、总人口為143.7万人 (2010年)。雖然光州已在1986年脫離全罗南道,但全羅南道的道廳一直還設在光州,2005年才搬至木浦附近的務安郡南岳里。.
查看 统一新罗和光州廣域市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查看 统一新罗和玄奘
神文王
文王(),姓金名政明,字日炤,是新罗第三十一代君主,文武王子。在位十二年,諡神文。太子理洪時年六歲,即位。 685年,新罗“始备九州”,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的全部领土。 根據《崇惠殿誌》,神文王葬于狼山東,在排盤府東十里的神文王陵。即今日慶州市排盤洞,介乎國道7號線與東海南部線之間,鄰近東海線的東方驛。 神文王二年(682年),统一新罗效仿唐建立起国立高等教育机构国学。国学以15-30岁的贵族子弟为招收对象,学制为9年,主要教授《论语》、《孝经》、《礼记》、《周易》、《左传》、《尚书》、《春秋》、《文选》和算学等。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十品或十一品的官职。.
查看 统一新罗和神文王
突厥
突厥(Türk;维吾尔语:تۈرك / Türk;Turkic),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群体,狭义的突厥人专指曾建立突厥汗国那部分古突厥人(即以阿史那部落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广义上的突厥人则指从古至今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人。在中国史书中亦指由古突厥人建立的政权。.
查看 统一新罗和突厥
素问
《素問》,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釋名:「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於岐伯也。」 《素問》記載了黃帝與岐伯的對話,以黃帝問而岐伯答的形式記載,褚徵在《褚氏遺書》說:「素問者,黃帝與歧伯、鬼臾區、伯高、少師、雷公 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諮於岐伯而作《內經》是也。此書出於岐伯者多,玫《本紀》不及諸臣耳。」主要闡述解剖學、生理學及治療方法等。《素問》原為九卷,八十一篇。與《靈樞》八十一篇合稱《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論第七十二與本病論第七十三在新校正雲本篇亡在王冰之前,屬後人補遺之作。 南朝齊梁時期的全元起曾為《素問》作注,但是全元起本亡佚於南北宋之交。 至唐代,王冰對《素問》進行了編次和註釋,是為《增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共二十四卷,在北宋經林億等人校正後遂廣為流傳。.
查看 统一新罗和素问
统一新罗
统一新罗时代(668年-901年)是朝鮮半島的一個朝代。公元668年,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不久,罗唐战争爆发,新罗获得了平壤以南的朝鮮半島,朝鲜半島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 900年后百济建立,901年泰封国建立,统一新罗时代结束,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时代。 统一新罗时代是1945年南北分治以后的术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政治的渴望,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历史学家建议使用南北国时代,其中包括了渤海国。在北朝鲜于50年代提出主体史学后,渤海国一度代替统一新罗成为朝鲜历史主线。认为渤海国在北部且继承高句丽,统一新罗由于长期臣服于唐朝而有悖于主体思想,统一新罗时代并不承认渤海国对于高句丽的继承,认为新罗为三国的唯一继承者。.
查看 统一新罗和统一新罗
绝句
绝句,又稱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诗歌体裁,属于近體詩的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絕句根據字數主要分成以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
查看 统一新罗和绝句
罗唐战争
#重定向 唐朝与新罗的战争.
查看 统一新罗和罗唐战争
羅州市
羅州市()是一個位於韓國全羅南道的城市。總面積604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0萬人。全羅南道中的羅字即取自本市。.
查看 统一新罗和羅州市
真德女王
真德女王();姓金名勝曼,是新罗國的第28代君主。真平王同母弟真安葛文王金國飯與月明夫人--氏之女,即真平王的姪女,善德女王的堂妹。《三國史記》記載她姿質豐麗,長七尺,垂手可過膝。 元年(唐朝貞觀二十一年)即位。二年改元太和,派遣伊飡金春秋(武烈王)到唐国請攻百濟,三年正月始号令全国服中國衣裳,四年織錦作五言《太平頌》遣使獻給唐高宗,並开始行中國永徽年號。在位八年,無嗣,群臣請伊飡閼川攝政,閼川固讓曰:「臣老矣,無德行可稱,今之德望崇重莫如春秋公,實可謂濟世英傑。」遂奉立金春秋为王。.
查看 统一新罗和真德女王
真聖女王
真聖女王();姓金名曼,一作垣,是新罗国君主,定康王同母妹妹。887年7月5日即位,891年10月憲安王庶子弓裔叛于鐵原京,第二年甄萱(李姓)據武珍州自稱後百濟,895年10月立憲康王庶子金嶢爲太子。 真圣女王三年(889年),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元宗、哀奴率领起义农民占据沙伐州(今庆尚北道尚州),北原(今江原道原州)梁吉的声势最为浩大,占据附近十几个郡县。896年西南地区又发生赤裤军起义,直至首都庆州附近的牟梁里。897年6月真圣女王被迫禪位于太子嶢,12月去世后被火葬。她在位十一年,她的丈夫大角干金魏弘被追封为惠成王。.
查看 统一新罗和真聖女王
熊州
州,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熊州
熊津
津(웅진)是百济中期的首都名字,它的位置在今天韓國公州市,位於首都首爾以南150公里。百濟語发音为古莫那羅(곰나루),韩语中곰意为熊,나루意为国、国家。 475年高句麗长寿王南扩占领百济旧都慰禮城(今首尔)。百济文周王再次迁都熊津。西元538年,百濟聖王將都城自熊津(今公州市)遷移至泗沘。660年 唐朝灭亡百济,并在百济故地建立设置了5个都督府:“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纳入唐王朝直接管理。但随着后来的百济复国运动,唐朝在665年把五个都督府统一合并为熊津都督府。罗唐战争后,唐朝最终退出朝鲜半岛。熊津被统一新罗并入版图之中,新罗在熊津州設置都督府。757年 - 改称熊川。高麗時改称公州。詳见「公州市」。.
查看 统一新罗和熊津
異斯夫
斯夫(生卒年不詳)是6世紀時期新羅的將軍、政治家。他以征服现今的独岛和郁陵岛而为人所熟知。姓金,別名(諱)苔宗。《三國遺事》作朴伊宗,在《日本書紀》裡則以伊叱夫禮智干岐或伊叱夫禮知奈末的名字登場。他是新羅第17代王奈勿尼師今的第4世孫,曆仕智證麻立干、法興王、真興王三代,也是真興王母親只召太后的第二任丈夫。.
查看 统一新罗和異斯夫
牡丹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
查看 统一新罗和牡丹
百济
濟(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岛西南部的国家。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后,在朝鲜半岛上百濟与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为朝鮮三國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传说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隋书/卷81》也载“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曾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古代中国和日本各政权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据《隋书/卷81》记载百济人口混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也有中国人。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查看 统一新罗和百济
花王戒
《花王戒》(화왕계)是《三国史记·列传第六》收录的新罗文人薛聪所作的一篇骈文寓言(《东文选》亦以《讽王书》之题名收录此文)。薛聪是“新罗十贤”之一,写过很多文章,但只有《花王戒》一篇留世。此文亦是朝鲜文学史上最早的寓言作品。 《花王戒》是薛聪献给新罗神文王的讽谏作品。作品以花王牡丹比喻国王,蔷薇比喻宫中美女和一切奸佞之徒,白头翁比喻忠直敢谏者,讽刺神文王的荒淫生活和腐败的朝政。神文王听过寓言后说:“子之寓言诚有深志”,并表示应此作为今后王者的借鉴。 此文构思巧妙、辞藻华丽、语言流畅,有着很高艺术价值。薛聪所在的初唐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骈文作品,但以拟人化植物为主角的寓言作品是极其罕见的。《花王戒》在朝鲜文学史上有开先河之功,对朝鲜后世寓言的创作影响深远,并被视为朝鲜讽刺小说的嚆矢。.
查看 统一新罗和花王戒
花郎
花郎徒(화랑도),又稱花郎(화랑)、郎家(낭가)、風流徒(풍류도)、國仙徒(국선도)、風月徒(풍월도),是朝鮮半島新羅時代一種訓練青少年的制度。此制度源於部族社會,讓青少年一起過團體生活,學習各種當地傳統道德、禮儀規範,之後又混合了中國傳入的佛教、儒教等思想。在新羅真興王時成為國家正式的教育機構,其徒眾被稱為「花郎徒」。 20世紀韓國的觀點認為,花郎在唐与新罗灭亡高句丽的战争和新罗与唐朝的战争中起到的很大的力量。.
查看 统一新罗和花郎
花郎世記
花郎世記(朝鮮語:화랑세기),是韓國新羅時代學者金大問於公元700年左右所撰寫的私人筆記式古書,主要講述關於新羅國「花郎」的事跡,其中包括斯多含、金庾信等人。曾為史書《三國史記》引用,現已散佚。 1989年,傳聞日本的宮內廳書陵部(即皇家圖書館)館藏中藏有由韓國--私自抄寫的《花郎世記》鈔本。對於這個傳言,韓國的學會普遍回應消極,指該鈔本只是偽書。然而,亦有部分具知名度的學者,支持該鈔本內容確實來自真本《花郎世記》。是非曲直,尚未得到較為籠統的共識。.
查看 统一新罗和花郎世記
聖王
聖王可以指:;諡號:.
查看 统一新罗和聖王
菩萨
菩薩,即菩提薩埵(बोधिसत्त ;बोधिसत्त्व )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或sattva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註定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 此外,受到佛教傳入的影響,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常泛称非佛教的神明为菩薩。.
查看 统一新罗和菩萨
靺鞨
靺鞨,是活跃于中国古代东北地区一个民族,南北朝之前稱勿吉。靺鞨的一个主体部落粟末靺鞨于唐代建立了渤海国。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记载:“靺鞨,盖肃愼之地,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新唐书》的记载略同。 隋代靺鞨大体以吉林松花江流域为中心,分布在东至今俄罗斯东部滨海边疆州,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 历史上的靺鞨有数十个部落,主要的部落有7个——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白山部、黑水部、粟末部,各部相距二三百里,史称“靺鞨七部”。.
查看 统一新罗和靺鞨
駢文
駢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體,其句式多為四六句及對仗,故又稱四六文、駢儷或駢體。具駢文特點而押韻者稱駢賦。駢文在文学界上長期為廣泛研究,然其因为文章受限於追求藝術技巧之故,适于写景而不适于敘事。.
查看 统一新罗和駢文
驸马
,全称为驸马都尉,是中國、越南、朝鮮官职名称,「駙馬」又作附馬、付馬,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於駙馬經常成為公主之夫或授此官職予公主之夫,後來就變成公主之夫專有的稱謂。又因為中國的皇女一般在出嫁前皆封公主,因此國婿、帝婿往往都是駙馬。清代改稱額駙。.
查看 统一新罗和驸马
高城郡 (韓國)
城郡()是一個橫跨南、北韓的郡,位於江原道。其在韩国的部分在李氏朝鲜时代称为杆城郡(),位于江原道的日本海岸。 杆城郡原为高句丽时达忽䢘城郡,新罗真兴王二十九年(568年)置达忽州,景徳王该称达忽州守城郡。高丽成宗时编入朔方道,高丽显宗于1009年取消朔方道,该郡属东界(双城总管府),改为杆城县,后升为郡。恭让王元年分为杆城郡及高城郡两郡。。1895年-1896年间的二十三府制中,杆城郡属江陵府。 1914年,杆城郡并入高城郡。1945年9月2日为苏联所管辖。朝鲜战争之后,高城郡分属南北两方,韩国控制旧杆城郡全域和高城郡的极少部分,朝鲜控制旧高城郡的大部分。.
高句丽
句丽(、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韩文:고구려)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发源于今日中国吉林省一带,鼎盛时期疆域曾覆盖到朝鲜半岛北部、满洲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七世纪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国近代史学家认为是东北历史上的割据政权,亦被朝鲜半岛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之一。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称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记载(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餘、沃沮、东濊並吞併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有三万多户高句丽人被唐迁移至唐朝,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丽遗民被渤海国和新罗吸收。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国境内,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橫跨今日的中國东北、-zh-hans:朝鲜;zh-hant:朝鮮;-大部及-zh-hans:韩国;zh-hant:韓國;-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
查看 统一新罗和高句丽
高句麗人
句麗人(gaogouli)东夷人是1世紀-7世紀間居住於中国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的民族,也是高句丽的主體民族。高句丽族的族源是上古时期古老民族濊人(ye)(来自山东东部的东夷人,韩语发音为Dongye),经过山东辽宁古代路桥东迁到今天的辽宁吉林朝鲜半岛。 远古时代,大连位于海底。大约于7万年前,海平面下降50多米,大连、朝鲜半岛、山东半岛露出海面,形成新大陆“胶辽古陆”。大约于3万年前,海平面再次下降140多米,日本列岛同胶辽古陆相连。 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认为高句丽、扶余为日本民族的重要起源之一。 高句丽人尚武,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隋朝举倾国之力数十年攻4次高句丽最后导致隋朝亡国。 东夷遗民在山东东部亡国后迁移至辽东半岛,建立箕子朝鲜,是箕子朝鲜主要居民,后迁入朝鲜半岛。 曾在辽宁大连短暂时间建立过青丘国,图腾为九尾狐。 在半岛北部与貊人形成濊貊 (yemaek) 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濊(ye) 在朝鲜半岛中南部建立了东濊(dongye),濊人图腾为老虎。 百济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高句丽人为统治阶级,民众为本地三韩人.
查看 统一新罗和高句麗人
诗歌
詩(廣義),一般認為是一種內容與形式高度結合統一,并體現出“美感”、適宜吟詠的文學形式。詩能夠自成一格,也能與其他藝術相結合,如詩劇、歌詞或散文詩,文字配上音樂則稱為歌。「詩」根源於簡潔、有力地想像覺察,或與經驗、想法、情緒反應作聯想,將意義、意識和潛意識的表現、象徵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式樣、聲音和韻律等以某種規則加以重組安排。這種文學類型包含敘述性、戲劇性、諷刺性、訓誡式、情色和個人形式。 詩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早期企圖界定詩歌的有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主要聚焦於修辭以及戲劇、歌曲與喜劇中措辭的運用。後來人們認為詩的特點在於可以吟誦,以及如字句段落的格式與韻律的要求,並強調詩的美感,稱為韻文,以此與散文相區別。至二十世紀中期,詩的定義轉為寬鬆,即以語言作的基本創作。.
查看 统一新罗和诗歌
黄巢
巢(),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時人。初為鹽幫首領,售私鹽為業,後成民變軍首领,曾自立为帝,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年號金統,史稱黄巢之亂。黃巢退敗時死於部下之手。野史有稱「黃巢殺人八百萬」惡名。.
查看 统一新罗和黄巢
轮回
轮回(梵语:संसार ),作为一种思想理論,佛教被認為發展和引申了其定義,認為生命會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斷在六道出生、死亡。一般认为这些思想来自东方,但在歐洲亦有轮回观念,即希臘的輪迴哲學,例如畢達哥拉斯及柏拉圖等,和德魯伊教;作为一种宗教体验,则被认为是世界的另一种真实(感官所认识世界的延伸)。.
查看 统一新罗和轮回
龟尾市
龟尾市()为韩国庆尚北道中西部的一個市。 全市面积617.28平方公里,人口374,654人(2005)。龟尾地处洛东江沿岸,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出生地。 在韓國政府於1970年代初以輸出為主的政策主導下,組成了龜尾國家產業團地,是韓國內陸最大的輸出產業團地。在2007年的目標輸出額有350億美元,佔當年韓國全國整體輸出額的9.7%。.
查看 统一新罗和龟尾市
近体诗
近体诗,分為格律诗和自由詩,是中國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今體」之名;與古體詩最大的區別,就是近體的格律較嚴密。兴起于唐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 今體詩,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也因其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一定的嚴密格式和規律,猶如法律、紀律一樣,所以後人也稱其為律體詩。.
查看 统一新罗和近体诗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伊斯兰教穆斯林哈里發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帝國(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裡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查看 统一新罗和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世界(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主要以阿拉伯语作為主要語言的国家。從西邊的毛里塔尼亞延伸至東邊的阿曼,橫跨非洲北部與亞洲西部,總共包括22個國家。其人口總和約為3億5800萬人,生產量多於1兆6000億美元,經濟上以每年5%增長。阿拉伯世界的生產量佔穆斯林世界總生產量的40%。.
查看 统一新罗和阿拉伯世界
赋
赋,古代文体名。賦這種體制是較為特殊的。由外表看去,是非詩非文,而其內含,卻又有詩有文,可以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混合體。本意指诵说,如《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义”之一,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代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看到了两者的密切关系,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它继承《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多長篇鉅製,又稱「古賦」、「大賦」,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又稱「小賦」,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則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又稱「散賦」。明代八股文盛行,賦又發展出了「股賦」。 古人寫賦大都是虛構。漢朝的賦更是充滿神話色彩,桓谭的《仙赋》对神仙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翕则纳新。天矫经引,积气关元。精神周洽,鬲塞流通。乘凌虚无,洞达幽明。诸物皆见,玉女在旁。仙道既成,神灵攸迎。乃骖驾青龙……”。刘歆的《甘泉宫赋》描写:“回天门而凤举,蹑黄帝之明庭。冠高山而为居,乘昆仑而为宫。按轩辕之旧处,居北辰之闳中。背共工之幽都,向炎帝之祝融。”张衡的《西京赋》稱“清渊洋洋,神山峨峨。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司马相如曾言:“合纂组以成文,列绵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姚鼐稱《大人赋》说:“此赋多取于《远游》。《远游》先访中国仙人之居,乃至天帝之宫,又下周览天地之间,自于微闾以下,分东西南北四段。此赋自横厉飞泉以正东以下,分东西南北四段,而求仙人之居,意即载其间。末六句与《远游》语同,然屈子意,在远去世之沈浊。”。汉赋的构篇方式還有一個特點是一問一答,所謂“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 杜牧的《阿房宫赋》即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展现阿房宫,甚至說“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鲍照的《鹤舞赋》中认为鹤是胎生。《日知录》卷十九云:“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钱鍾書亦表示“词章凭空,异乎文献征信,未宜刻舟求剑”。.
查看 统一新罗和赋
薛聪
薛聪可能指下列人物:.
查看 统一新罗和薛聪
薛聰 (新羅)
薛聰(설총,字聪智,號于堂,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7世纪晚期到八世纪初期,为新罗国僧人元晓大师与武烈王瑤石公主的儿子。为新罗文武王时期的儒家大學者、並在新羅國擔任翰林的職務,曾经起草很多涉及唐朝,日本的汉文书信,对于联合唐朝灭亡百济和高句丽有一定的联络沟通的贡献。 歷史考察新羅語的漢字表現方法(「吏读」)與以新羅語(朝鮮語)閱讀的儒教經典皆為薛聪所創,但并无充足的证据证明此事,薛聪可能仅为当时的表记法的整理者。.
查看 统一新罗和薛聰 (新羅)
關內道 (高麗)
內道 (高麗)是高麗设立的道,也被称为京畿道、楊廣道,領楊廣黃海等二十九州八十二縣 (實六十四縣,楊、廣二州今屬韩国首爾及京畿道,黃、海二州屬朝鲜黄海北道、黄海南道)。.
蔷薇
薔薇(學名:Rosa multiflora),又称野蔷薇,是一種蔓藤爬籬笆的小花,耐寒,有野生的,可以藥用。英語Multiflora Rose、Baby Rose、Rambler Rose。 英國歷史上的紅白薔薇(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就是因為戰爭雙方兩個家族的族徽分別為紅薔薇(玫瑰)和白薔薇(玫瑰),在歐洲諸語言中,薔薇、玫瑰、月季等中文植物詞彙對映歐洲各語言都是使用同一個詞,如英語是rose,德語是alive Rose。 玫瑰、月季和薔薇都是薔薇屬植物,之間有種類品系上的區別,無科屬上的差異,且多可互相雜交產生具生殖力的子代。在漢語中人們習慣把花朵直徑大、單生的品種稱為玫瑰或月季,小朵叢生的稱為薔薇。但在英語中它們均稱為rose。.
查看 统一新罗和蔷薇
脉经
《脉经》为西晋王叔和(210-258年)编著,在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脉经》全书共分十--、九十八篇。.
查看 统一新罗和脉经
鄉歌
鄉歌 (향가),又称詞腦歌 (사뇌가),是朝鲜文学史上使用“乡札标记法”的一种国语诗歌形式。“乡歌”的“乡”字是本乡本土之意,以别于唐诗、唐乐。.
查看 统一新罗和鄉歌
醫心方
《醫心方》(医心方、いしんぼう),共三十卷,日本丹波康賴所编成的醫學著作,成書於982年,是日本現存最早的醫書。 此書以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為底本,參酌《素問》、《千金方》等百餘本隋唐的方書,論述療法,方劑,食餌,房中術等,內容極為完備。內容並搜集至唐代以前多部古醫性學文籍及印度性學古籍,對性生理、性心理、性行為、性衞生等性事各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記載。.
查看 统一新罗和醫心方
金富轼
金富轼()字立之,號雷川,高丽历史学家、文学家、历任高丽礼部侍郎、御史大夫、知枢密院事、判三司事、判兵部事、宰相等职,朝鲜半岛现存最早史书《三国史记》的作者。.
查看 统一新罗和金富轼
金庾信
金庾信(朝鮮語:김유신,),朝鮮三國時代新羅國的大將,亦是在新羅時代統一朝鮮半島的最大貢獻者。金庾信的血統併合了新羅國與駕洛國(又稱金官伽倻,伽倻諸國之一)二國的姻親,父親金舒玄及母親金萬明分別是駕洛國與新羅國的王族,因此金庾信是新羅王族的一分子。《三国史记》説金庾信是來自黄帝之子少昊『三國史記』列傳 第一:金庾信 上.
查看 统一新罗和金庾信
金现感虎
《金现感虎》,又名《虎愿》,是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期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最初记载于《新罗殊异传》(已散佚),后收录于《三国遗事》和《大东韵府群玉》。《金现感虎》讲述的是金现与虎女的离奇爱情故事。这是个宣扬善恶果报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虎女为了爱情甘愿牺牲,留给心爱的人荣华富贵。 统一新罗时期还有一则有关人虎结合的故事《申屠澄娶虎》。这些与虎相关的传说故事也反映出朝鲜古代对虎的图腾。.
查看 统一新罗和金现感虎
金泉市
金泉市()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地处庆尚北道、庆尚南道、全罗北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五道交会处。人口约16万,面积1005.5平方公里。金泉市是韩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Category:韓國城市 Category:慶尚北道.
查看 统一新罗和金泉市
長恨歌傳
《長恨歌傳》,唐人傳奇之一,作於唐憲宗元和初年。作者陳鴻,生卒年不詳,約與白居易同期。當時白居易與陳鴻、王質夫居盩厔縣,三人同遊,話及唐玄宗與楊貴妃,於是白居易作《長恨歌》;而陳鴻寫《長恨歌傳》,描述楊貴妃從壽王李瑁府邸到入宮,到縊死於馬嵬坡的始末。《長恨歌傳》與《長恨歌》相輔而行,流傳甚廣。.
查看 统一新罗和長恨歌傳
良州
良州(양주),又称歃良州(삽량주),是统一新罗九州之一。位于现在庆尚北道东南和庆尚南道东部。.
查看 统一新罗和良州
難經
《難經》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難經》書名的含義,有二種解釋:以難字作為問難,另以難字做為難易來解讀。難,讀音為“ㄋㄢˋ(nàn)”。《難經》是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后世将其列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
查看 统一新罗和難經
陕川郡
#重定向 陜川郡.
查看 统一新罗和陕川郡
枚乘
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人,辞赋家。.
查看 统一新罗和枚乘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另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屬唐安西都護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有“詩仙”、“詩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躍于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义詩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李白的詩歌在唐朝已被選進殷璠編選的《河嶽英靈集》、於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韋莊編選的《又玄集》和韋縠編選的《才調集》。 其作品想像奇特豐富,風格雄奇浪漫,意境獨特,清新俊逸;善於利用誇飾與譬喻等手法、自然優美的詞句,表現出奔放的情感。詩句行云流水,渾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趙翼稱:“李杜詩篇萬口傳”(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更被譜入曲)。李白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詩歌的巅峰。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2015年3月21日「世界詩歌日」,聯合國郵政發行一套郵票,分別選取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6種不同語言的代表性詩歌,於郵票畫面呈現。漢語詩歌選取李白的《靜夜思》。.
查看 统一新罗和李白
杜甫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都多自称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号杜陵。因其曾任左拾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遺、杜工部;又稱杜少陵、杜草堂(曾隐居于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與李白并稱「李杜」,為了與晚唐的两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稱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查看 统一新罗和杜甫
桂苑筆耕集
《桂苑筆耕集》(朝鮮語:《계원필경집》),又稱《桂苑筆耕》,新羅人崔致遠所撰的詩文集,使用漢語文言文寫成,共二十卷。崔致遠曾在中國唐朝留學及任官,期間寫下大量詩文作品,回到新羅後於886年編成本書。書中收錄了大量表、狀、啟、檄、書信等文章,記載唐末多件重大事件及多位人物,對研究唐末歷史具有相當的文獻參考價值,可補中國史書的不足。此外,就朝鮮半島而言,本書為最古的漢文典籍之一。.
查看 统一新罗和桂苑筆耕集
梁山市
梁山市(),是韓國慶尚南道的一個城市,位於釜山廣域市西方。.
查看 统一新罗和梁山市
業
業(,),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而業力也是主導有情眾生輪迴六趣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影響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查看 统一新罗和業
樂府
樂府為舊體詩詩體的一種,與古詩、近體詩構成古典詩歌中的三大類,原指合音樂以唱的歌詩。 由於樂府是合樂的聲詩,以後凡是可傳唱的詩,广义上都可稱為樂府。因此樂府不僅是齊言的詩,連長短句的詞、曲也被士人俗稱為樂府,如蘇軾的词集《東坡樂府》、張可久的散曲集《小山樂府》等便是。.
查看 统一新罗和樂府
武州
武州,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武州
武烈王
武烈王(;),名金春秋(),是新罗第二十九代君主(公元654年至661年在位),真智王孫,伊湌金龍樹子,母亲天明夫人金氏是真平王之女,善德女王妹。654年繼承新羅王位,660年与唐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濟都城,百濟義慈王率左右连夜逃遁,随后投降,百濟亡国。661年六月薨,享年59歲(虛歲),諡武烈,廟號太宗()。葬于永敬寺北。.
查看 统一新罗和武烈王
江原道
江原道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江原道
江陵市
江陵市()是大韩民国江原道的一个市,东面面临日本海,西临平昌郡,南临东海市,北临襄阳郡。江原道的「江」字即取自本市。参与举办了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地位于平昌郡)。.
查看 统一新罗和江陵市
汉州
汉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垂拱二年(686年)析益州置,治所在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曾改为德阳郡。户六万九千五,口三十万八千二百三。下领五县:雒县、德阳县、什邡县、绵竹县、金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汉、德阳、绵竹、什邡等市地。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南宋端平中废。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省雒县入州。属成都路。明、清属成都府。清朝时不领县,1913年改为广汉县。.
查看 统一新罗和汉州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查看 统一新罗和汉语
沙伐州
#重定向 尚州市.
查看 统一新罗和沙伐州
泰封国
#重定向 泰封.
查看 统一新罗和泰封国
泗沘
泗沘(사비)是百济末期的首都名字,它的位置在今天韩国扶餘郡,位於忠清南道西南部的錦江流域。 西元538年,第26代百濟王聖王將都城自熊津(今公州市)遷移至泗沘,即今日的扶餘郡。扶餘做為百濟首都,至660年新羅唐朝聯軍滅百濟為止,共歷6王計123年。 660年,唐朝灭亡百济,并在百济故地建立设置了5个都督府:“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纳入唐王朝直接管理。但随着后来的百济复国运动,唐朝在665年把五个都督府统一合并为熊津都督府。罗唐战争后,唐朝退出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泗沘被统一新罗并入版图之中,新罗设置所夫里州扶余县。.
查看 统一新罗和泗沘
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于公元698年到926年,以靺鞨族人的粟末部人为主体民族,沿袭“古肃慎国”的民族基础而建立的君主制、多民族政权,建国者大祚荣。渤海国的前身为各时期的“肃慎”、“挹娄”、“勿吉”等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国建国后受唐册封,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设忽汗都护府,亦称“渤海都护府”,册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史称“渤海王国”;中国史籍《新唐書》称之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所统治的领土在极盛期时,曾包括今嫩江至松花江河道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辽宁省、滨海边疆区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查看 统一新罗和渤海国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查看 统一新罗和朝鲜半岛
朝鲜三国时代
朝鮮半島三国时代()是朝鲜半岛427年到公元660年之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三国的文化和语言相通。宗教原本共同崇尚巫覡宗敎,但在中国文化的日趋影响下,儒家文化和道教传入。4世纪时,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并迅速传播,一度成为三国的国教。668年,新罗於唐朝帮助下征服百济後灭高句丽,因而结束三国时代,并進入统一新罗时代(一说南北国时代)。 在三国时代之前存在的小国家和民族国家包括东濊、沃沮、扶餘、伽倻、-于-山國、耽罗等国,以及有争议的倭人政权任那。.
查看 统一新罗和朝鲜三国时代
朝鲜文学
朝鲜文学是朝鲜文化的一部分,是朝鲜历史、社会、语言、艺术,以及民族性、风俗民情等的体现。最广义的朝鲜文学指“朝鲜民族在各个时代的历史生活空间所创作的文学之总合”。朝鲜民族以朝鲜半岛为主要居住地,从古至今经历了古朝鲜、三国、统一新罗、高丽、朝鲜王朝、近代,直至发展到如今的韩国和朝鲜。虽然韩国和朝鲜这两个国家在民族和血缘上同根同源,但由于各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两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不过两国共享古典文学(史前至19世纪末)和近代文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朝鲜文学可以分为口头文学、国语文学和汉文文学三大领域。从朝鲜文学的形成到19世纪印刷业的发达,以民众作为创作和接受主体的口头文学一直是朝鲜文学的根源与基础,是国语文学和汉文文学的发展土壤和根基。朝鲜民谣、国语诗歌、盘索里等都是用来唱的,而不是用来读的。公元前后,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后,古朝鲜人创造出利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标记本民族语言的乡札标记法,促进了国语文学的发展。15世纪中叶,《训民正音》的发明使朝鲜国语文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朝鲜古代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汉字的传入为中国文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开拓出朝鲜汉文文学这一新的领域。朝鲜汉文文学形成于公元5世纪之前,直到19世纪末仍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中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创作的拉丁文作品属于其本国文学一样,古代朝鲜人利用汉字创作的汉文文学是朝鲜古代社会产物和意识形态,属于朝鲜文学,是朝鲜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查看 统一新罗和朝鲜文学
朔州郡
朔州郡()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的一個郡,位於鴨綠江南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相望,水豐水壩橫跨鴨綠江兩岸。面積2,807平方公里。.
查看 统一新罗和朔州郡
春川市
春川市()是位于韩国江原道西部的一个市级行政区,也是该道的首府,面积1116.43平方公里,人口超25万。 春川是韩国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春川湖、衣岩湖、昭阳湖等众多湖泊,以及南怡岛、中岛、刺猬岛等岛屿,是韩国典型的湖滨城市。此外,春川附近还有雪岳山、三岳山、五峰山等韩国名山。 春川市是和第一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主办城市。此外,春川每年还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
查看 统一新罗和春川市
新州
新州,可以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新州
新罗
新罗(前57年—935年)为朝鲜历史上的国家之一。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于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所创建。532年兼并伽倻,在朝鲜半岛上开始与高句丽,百济形成三足鼎立。660年新罗联合唐消灭了百济。668年,新罗与唐又消灭了高句丽。罗唐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后成为统一的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的新罗被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
查看 统一新罗和新罗
新罗九州
统一新罗的九州是新罗也模仿中原的九州制度。 在唐朝帮助新罗灭亡高句丽和百济后,新罗也模仿中原的九州制度,认为“始备九州”,仿照唐朝,建立起自己的新罗九州和五岳。 统一新罗的九州为: 良州 尚州 康州 熊州 全州 武州 汉州 朔州 溟州。 统一新罗的首都仍然为古代新罗王国首都金城,今大韩民国庆尚北道庆州市(朝鲜语:경주시),地处当时的尚州;古代百济王国首都泗沘地处当时的熊州;而高句丽王国的首都平壤刚开始不在新罗九州之列。 统一新罗的五岳为: 吐含山(土含山)为东岳、鸡龙山(界龙山)为西岳,地理山(支离山)为南岳、妙香山为北岳(但不在新罗国境内)、八公山(父岳)为中岳。.
查看 统一新罗和新罗九州
新罗人
新罗人是1世紀〜10世紀間居住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民族,也是新羅國的主體民族。.
查看 统一新罗和新罗人
新罗殊异传
《新罗殊异传》是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期的一部民间神异故事集,是统一新罗时期传奇文学的代表作。《新罗殊异传》以朝鲜民间口头传说为基础,最初由新罗文人加工编写而成,后经新罗和高丽多人多代屡次修改,在高丽中期定型。《新罗殊异传》在朝鲜王朝初期还传于世,但后来失传,目前只存一些古籍转录或摘录的残篇。 现存的《新罗殊异传》故事共有12篇。《三国遗事》中转录了《脱解王》、《延乌郎细乌女》、《善德王》、《金现感虎》、《阿道传》、《圆光法师传》6篇。《宝开祈祷》、《崔致远传》见于《太平通载》。《大东韵府群玉》节录有《首插石楠》、《心火烧塔》、《老翁化狗》、《竹筒美女》。此外,《海东高僧传》、《笔苑杂记》、《三国史节要》等也可见部分故事。这12篇故事中,《金现感虎》、《崔致远》和《宝开祈祷》是统一新罗时期的故事,其它均为三国时期的新罗故事。.
查看 统一新罗和新罗殊异传
文武王
文武王可能指:.
查看 统一新罗和文武王
文武王 (新羅)
文武王();姓金名法敏,是新罗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間達成了朝鮮半島的三國統一。 武烈王長子,生母文明王后為名將金庾信之妹,正室慈儀王后,波珍飡善品之女。650年曾遠赴唐朝,獲得「大府卿」之官位。654年成為新羅兵部令。655年立爲太子,武烈王七年(660年)領兵船一百艘与唐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濟都城,攻灭百濟。661年六月武烈王薨逝,法敏即位。此后金法敏联合唐军多次攻取百濟諸城,攻破百濟殘衆。六年(666年)文武王欲滅高句麗,向唐請兵,唐派李勣伐高句麗,668年九月唐兵联合新罗攻克平壤城,高句麗王高臧投降,高句麗亡。 灭亡高句丽后,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作为统治机构。但遭到了新罗的反击,并最终导致新罗与唐朝的战争。在与唐朝的战争中,文武王联合并扶植了朝鲜半岛上的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包括剑牟岑扶植安舜建立的高句丽复兴政权。为对付文武王,唐高宗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问为新罗君主,并派刘仁轨领兵攻打文武王。676年,由于新罗的攻势,唐朝在与吐蕃战争的失败和高句丽与百济遗民从未间断的反唐运动,唐朝退出大同江以南土地。 文武王统治新罗20余载,直至681年病故。文武王在病故前将王位传让给了其子神文王。按照文武王的遗愿,神文王将文武王的遗体在东海火化,以使文武王的灵魂变成海上蛟龙保护新罗免受外敌的入侵。.
散文
散文是一種文學形式,與之相對的稱為韻文或詩文。散文可分為廣義與狹義的解釋,其中,廣義散文最容易辨識與定義的方式,是“松散”的結構。也就是說,扣除其它文学形式重叠部分,運用普通語法結構,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束縛及限制的文字梳理方式,都可稱為散文。除此,狹義散文是單指文學範疇內,結構鬆散之非韻文作品。文學專指的散文,歷代作品有著各時代不同流变的脉络,而正因為鬆散帶來的自由,散文作品表達出的思想通常有著丰富与圆满的特色。。.
查看 统一新罗和散文
慧超
慧超(也作惠超,),唐代新罗僧人。719年,慧超年十六,在广州被密教大师金刚智收为弟子。723年慧超前往印度诸国巡礼,先到东印度,再往中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 然后前往波斯、大食、大拂临、突厥,经葱岭、疏勒、龟兹、于阗,在727年抵达安西,再经焉耆回到长安,著有《往五天竺国传》。慧超在长安复从金刚智学习,并开始翻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利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780年在五台山将此经译完。.
查看 统一新罗和慧超
慶山市
慶山市(),是大韓民國慶尚北道南部的一個城市,西鄰大邱廣域市。面積411.58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242,638人。.
查看 统一新罗和慶山市
慶州市
庆州市()是大韩民国庆尚北道的市。古代新罗王国首都金城在此地。慶尚道中的「慶」即出於本市。现在是韩国主要观光城市。石窟庵与佛国寺和庆州历史区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市面积1,323.85平方公里,人口280,092人(2004年)。古代名徐罗伐。.
查看 统一新罗和慶州市
扶餘縣
#重定向 扶余市.
查看 统一新罗和扶餘縣
扶餘郡
扶餘郡(),為大韓民國忠清南道轄下的一個郡,曾為百濟的都城–泗沘。面積624.51平方公里,人口82,54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4人(2005年4月)。扶餘郡下轄有1邑15面,郡廳設於扶餘邑。.
查看 统一新罗和扶餘郡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统一新罗和拜占庭帝国
景德王
景德王();姓金名憲英,是新罗第三十五代君主,圣德王第四子,孝成王同母弟。在位二十四年,諡景德,太子乾運時年八歲即位,是为惠恭王,太后攝政,葬景德王于毛祇寺西南。.
查看 统一新罗和景德王
景文王
景文王();姓金名膺廉,一云凝廉,是新罗国第四十八代君主,阿飡金啓明之子,僖康王孫,母光和夫人--氏。在位十五年,諡景文。太子金晸立為王。 《三國遺事》中的景文王說話,主人公為景文王。.
查看 统一新罗和景文王
景文王说话
#重定向 驴耳王.
查看 统一新罗和景文王说话
晋州市 (韩国)
晉州市(),是韓國的一個城市。.
亦称为 后新罗,統一新羅時期,统一的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