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織田信長和長井道利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織田信長和長井道利之间的区别

織田信長 vs. 長井道利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長井道利(,)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齋藤氏家臣,父親可能是或(《美濃明細記》)之子齋藤道三之弟(《武家事紀》)。另外,有說法指道利是道三在年輕時誕下之子,在齋藤義龍出生後才被當作庶子看待また道三(橫山住雄《齋藤道三》),妻子是東常慶之女,子女是、和,最初擔任美濃主,後來轉任美濃主,通稱隼人佐,法名德翁。 道利仕於道三、義龍和齋藤龍興的齋藤氏3代,勢力範圍在美濃可兒郡和一帶,活躍於與織田氏的戰事。.

之间織田信長和長井道利相似

織田信長和長井道利有(在联盟百科)28共同点: 天正 (日本)室町幕府家督家老尾張國岐阜城丰臣秀吉一乘谷之戰伊勢國征夷大將軍信長KING OF ZIPANGU稻葉貞通竹中重治織田氏美濃國豐臣秀長足利義昭齋藤義龍齋藤道三齋藤龍興齋藤長龍齋藤氏長島一向一揆長良川之戰NHK大河劇濃姬战国时代 (日本)攝津國

天正 (日本)

天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接在元龜之後,文祿之前。從1573年到1593年為止之期間。這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後陽成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昭(在改元前被織田信長放逐,沒有實權) 。.

天正 (日本)和織田信長 · 天正 (日本)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室町幕府和織田信長 · 室町幕府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家督

家督()是指東亞在傳統父權制度下,家庭各項事項的支配者。此詞在日本較被廣泛使用,漢語則多稱為家主或族長。.

家督和織田信長 · 家督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家老

家老是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或藩中的职位。家老一般有数人,采取合议制管理幕府和领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在幕府或藩中地位很高仅次于幕府将军和藩主。.

家老和織田信長 · 家老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尾張國

尾張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尾州”(びしゅう),其國領約為現在愛知縣的西部。.

尾張國和織田信長 · 尾張國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岐阜城

岐阜城是位於美濃國井之口(今岐阜縣岐阜市)的一座日式城堡。在織田信長統治該城之前,稱為稻葉山城。.

岐阜城和織田信長 · 岐阜城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丰臣秀吉和織田信長 · 丰臣秀吉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一乘谷之戰

一乘谷城之戰是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氏與朝倉氏在刀根山口所爆發的戰爭,結果織田軍攻破朝倉軍,進而追擊殺入越前將朝倉家毀滅,由於激戰地點並非在一乘谷城,所又名刀根坂之戰。.

一乘谷之戰和織田信長 · 一乘谷之戰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伊勢國

伊勢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勢州。伊勢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三重縣的中央大部份,即扣除東部的志摩半島、西部的上野盆地及南部的熊野地方東隅。.

伊勢國和織田信長 · 伊勢國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征夷大將軍和織田信長 · 征夷大將軍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信長KING OF ZIPANGU

《信長 KING OF ZIPANGU》(信長 KING OF ZIPANGU,のぶなが キング オブ ジパング),是NHK在1992年1月5日—12月13日製播放送的第30部大河劇。 本劇是以葡萄牙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的角度來闡述織田信長的一生,劇中以一個帶有洋腔的外國人用日文來當本劇的旁白,並於每一集終結時說一句 "Ate breve! Obrigado!"(葡萄牙語,約為「下回再見!謝謝!」)。在大河劇歷史上,可算是相當特別。 本劇編劇田向正健之前曾編過「武田信玄」一劇,在當時創下很高的收視率;而本劇的主角演員如緒形直人、菊池桃子等等都是當時偶像級的演員。儘管本劇起用了高收視編劇與人氣偶像,而且劇本較傾向史實而非一般流行的俗說(像是平手政秀切腹一節,並不採通行的死諫說,而是採因過失被命自殺;而扮演信長的緒形直人也是長得較像流傳畫像的信長,也不如一般小說描寫的信長有英氣),以及戲劇中畫面陰暗、描寫虛構術士「隨天」裝神弄鬼部份甚多。因此本劇在一般評價部份,被大打折扣。 台灣於1999年引進本劇,由緯來日本台播出,在當時片名被改為《織田信長》。.

信長KING OF ZIPANGU和織田信長 · 信長KING OF ZIPANGU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稻葉貞通

稻葉貞通()為日本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豐後國臼杵藩初代藩主。.

稻葉貞通和織田信長 · 稻葉貞通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竹中重治

竹中重治(),一說名為「重虎」,通稱「半兵衛」,死後法名為「深龍水徹」。日本戰國時代的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美濃國不破郡城主竹中重元之子,西美濃十八將之一,弟弟為竹中重矩,兒子為竹中重門。從兄弟為竹中重利(府内藩初代藩主)。日本戰國時代的代表軍師,與同期的黑田官兵衛並稱的「二兵衛」。.

竹中重治和織田信長 · 竹中重治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織田氏

家紋:'''揚羽蝶''' 織田氏是日本的氏族和武家。斯波氏家臣。家紋是揚羽蝶、織田木瓜等。嫡流、伊勢守家的通字是「廣」、大和守家的通字是「定」、後來的近代大名的彈正忠家是「信」等。 發祥地(苗字地名)是越前國織田莊(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本姓藤原氏(後來假冒桓武平氏)。實際上是忌部氏之流。與甲斐氏、朝倉氏相同是三管領之一的斯波武衛家的守護代,順序是次於甲斐氏的第二位。在室町時代是尾張國的守護代。在日本戰國時代,一族之間發生鬥爭,結果是彈正忠家的織田信長大大地擴展了勢力。但是就在將近天下統一之前發生本能寺之變,信長和嫡子信忠被「大叛臣」明智光秀逼迫自盡,演變成織田家有力家臣的勢力鬥爭。最終另一位叛臣羽柴秀吉擊敗織田家中其他勢力,並殺害少主神戶信孝後奪取實權,表面上雖以信長嫡孫織田秀信為首,但織田秀信在長大成人後亦不能取回政權到織田家。不過秀信返回織田家的本國岐阜城並成為美濃的大名。在關原之戰中加入西軍,因此德川家康把織田家(嫡流)消滅。後來彈正忠家的庶流在江戶時代中成為外様的小大名、高家、旗本、尾張藩和明石藩家老等等並一直存續下去。還有藤掛氏、津田氏等不以織田為姓的一族存在。 明治維新後,大名織田家四家被列為子爵。.

織田信長和織田氏 · 織田氏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織田信長和美濃國 · 美濃國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豐臣秀長

豐臣秀長(,即天文九年三月初二-天正十九年正月廿二),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兼大名。 豐臣秀吉的異父弟,父親是--,另外一種說法是其父和秀吉同是木下彌右衛門,母親是大政所阿仲,通稱小一郎,幼名小竹。初名長秀。深受秀吉的信賴,在豐臣政權下的內、外政務以及軍事等方面手腕都有所發揮,對於秀吉的統一大業卓有貢獻。之後由於秀長領有大和國、紀伊、和泉3國以及河内國的一部份,合計110餘萬石領地,並且敘任從二位權大納言,因而有大和大納言的尊稱。除了輔助秀吉之外,也負責協調豐臣政權與外樣大名的溝通。.

織田信長和豐臣秀長 · 豐臣秀長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是日本足利幕府末代將軍,足利義昭為前任將軍足利義輝之弟,年輕時曾入佛門,法號覺慶。足利義輝被叛臣弒殺後,被细川藤孝等擁立為將軍而還俗,改名義秋,後改名義昭。足利義昭曾經流落於南近江的六角義賢、若狹的武田義統與越前的朝倉義景等大名處苦苦哀求幫助他復興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蔑稱為「貧乏公方」。後來才在尾張的織田信長幫助之後而得於1568年上洛而正式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 但是之後織田信長便擅自擴大權力並限制足利義昭的行動,足利義昭便與甲斐的武田信玄、安藝的毛利元就、越後的上杉謙信、越前的朝倉義景、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攝津大坂的本願寺顯如等大名聯合反制織田信長,形成針對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1573年叛臣織田信長(信長1559年出仕室町幕府)率軍將足利義昭驅逐出京都並放逐到河內三好義繼居城若江城,足利幕府因反抗信長而毀滅。 足利義昭被信長趕出京都後,但他的將軍的官位並未真正解除,被流放的義昭前往投奔安藝的毛利輝元。之後投靠羽柴秀吉;平民出身的羽柴秀吉曾經要求成為足利義昭養子,以便取得武家身份建立幕府政權,但被足利義昭拒絕(此历史记载于《丰臣秀吉谱》,真实性尚未确认)。1588年義昭出家,辭去征夷大將軍一職,准三宮宣下,足利義昭於1597年逝世。.

織田信長和足利義昭 · 足利義昭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齋藤義龍

齋藤義龍;後改一色義龍(1527年7月8日—1561年6月23日),日本戰國時期美濃國的大名。.

織田信長和齋藤義龍 · 長井道利和齋藤義龍 · 查看更多 »

齋藤道三

齋藤道三(約),日本戰國時期美濃國大名。幼名峰丸,曾为京都的僧侣,法号法莲坊,还俗后名为松波庄五郎(庄九郎),后成为卖油商人,改名为山崎屋庄五郎(庄九郎)。成为武士時先后侍奉及土岐赖艺,改名为西村(勘九郎)正利。长井长弘被谋杀后,继承长井氏而改名为长井(新九郎)规秀。1538年继承绝嗣的斋藤氏,改名为斋藤(新九郎)利政。1542年、1552年斋藤道三两次流放土岐赖艺,夺取美浓一国。1554年,将家督让于长子斋藤义龙,剃发隐居称道三。但斋藤道三与斋藤义龙父子关系恶劣,双方于1556年在长良川开战,齋藤道三在女婿织田信长的援軍尚未抵達前便戰死。 斋藤道三绰号美浓的蝮蛇,为人残忍无情。《信长公记》记载斋藤道三对犯有小罪的人处以车裂之刑,烹杀犯人时命其亲人亲自点火。他的發跡與失落是日本戰國時期下剋上精神的完全體現,近代日本小說家司馬遼太郎的著作《国盗物语》就是以斋藤道三的生平为蓝本而创作。.

織田信長和齋藤道三 · 長井道利和齋藤道三 · 查看更多 »

齋藤龍興

齋藤龍興(1546年/1548年-1573年9月10日/1632年)是日本戰國時代在美濃國的武將、戰國大名。齋藤氏第3代當主。美濃一色氏第2代當主。父親是齋藤義龍。.

織田信長和齋藤龍興 · 長井道利和齋藤龍興 · 查看更多 »

齋藤長龍

齋藤長龍,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是美濃大名齋藤道三的五子,織田信長家臣.

織田信長和齋藤長龍 · 長井道利和齋藤長龍 · 查看更多 »

齋藤氏

齋藤氏是日本的一個姓氏,是現代日本姓氏中排名前20位的大姓,若包括「齊藤」则排在前10名。 齋藤氏本姓藤原氏。日本平安時代中期,鎮守府將軍藤原利仁之子藤原敘用的官位是齋宮頭,因而取「齋」與「藤」為姓氏。藤原利仁的後裔由越前和加賀開始,在北陸各地以武家的身份發展。齋藤氏在平安時代末期移往武藏各地而繁榮。後世,在日本關東地方和東北經常能看到齋藤氏的蹤影,特別是在山形縣、秋田縣和福島縣。但是,這些地方沒有明確的系譜,家系亦無從得知,因此被推測是地方土豪利用利仁的將軍武名而自稱為齋藤氏。 順帶一提,「齊藤」與「齋藤」雖然寫法不同(舊字體⇒新字體:齊藤⇒斉藤;齋藤⇒斎藤),但因為同是利仁流,因此實質上沒有差別。 齋藤氏有加藤氏、富樫氏、林氏等支流。.

織田信長和齋藤氏 · 長井道利和齋藤氏 · 查看更多 »

長島一向一揆

長島一向一揆(平假名:ながしまいっこういっき)是1570年至1574年間與石山合戰同時發生的戰爭。.

織田信長和長島一向一揆 · 長井道利和長島一向一揆 · 查看更多 »

長良川之戰

長良川之戰是1556年(弘治2年)4月齋藤義龍為確保家督之位,攻擊父親齋藤道三的一場戰役。.

織田信長和長良川之戰 · 長井道利和長良川之戰 · 查看更多 »

NHK大河劇

NHK大河劇(大河ドラマ)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63年起每年製作一檔的電視連續劇的系列名稱,於每星期日晚間八點(日本時間)在NHK綜合頻道播出,每集播出時間為四十五分鐘,一年製作約五十集(不過在1993年到1994年這兩年,則一共拍了三齣戲)。大河劇是以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為主題的時代劇。.

NHK大河劇和織田信長 · NHK大河劇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濃姬

濃姬(),日本戰國時代的女性,父親為齋藤道三,母親為正室小見之方。織田信長的正室。後世一般稱之為「濃姬」,意即來自美濃的貴族女性。據江戶時代成立的《美濃國諸舊記》,名字是歸蝶,又因出生在美濃守護土岐氏主城鷺山城也被稱為鷺山殿『美濃国諸旧記』巻之2(p.33-64)。.

濃姬和織田信長 · 濃姬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战国时代 (日本)和織田信長 · 战国时代 (日本)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攝津國

攝津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攝州。攝津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的大阪市(鶴見區、生野區、平野區、東住吉區各區的一部份除外)、堺市的北部、北攝地域、神戶市的須磨區以東(北區淡河町除外)。 在現今的日本,大阪府、兵庫縣等地仍存在以攝津為地名或車站名,如大阪高速鐵道的攝津站(摂津駅)、南攝津站(南摂津駅),JR京都線的攝津富田站(摂津富田駅)與JR神戶線的攝津本山站(摂津本山駅)。.

攝津國和織田信長 · 攝津國和長井道利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織田信長和長井道利之间的比较

織田信長有633个关系,而長井道利有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8,杰卡德指数为4.07% = 28 / (633 + 55)。

参考

本文介绍織田信長和長井道利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