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織田信長和遠藤胤俊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織田信長和遠藤胤俊之间的区别

織田信長 vs. 遠藤胤俊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遠藤胤俊(,)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美濃國木越城主,又名紀四郎、新右衛門和大隅守。 胤俊是遠藤胤緣的長子,其父胤緣在永祿2年(1559年)8月1日遭到東常慶的嫡子東常堯暗殺,由年輕的胤後繼承家督之位,由祖父遠藤胤好擔任後見。同年同月,叔父遠藤盛數消滅,並且成為八幡城主,胤俊獲盛數在永祿年間(1558年 - 1570年)贈予郡上郡西北作為領地。其後,永祿2年(1559年)8月14日,齋藤義龍寫信要求胤俊和盛數共同管治郡上郡。胤俊與盛數平分所領,兩家自此稱為「兩遠藤」。 永祿5年(1562年),盛數死去,由其子年僅13歲的遠藤慶隆繼任。永祿7年(1564年),竹中重治佔領稻葉山城,胤俊趁亂進佔慶隆的居城八幡城。然而,慶隆移至苅安城(現郡上市美並町)抵抗胤俊,並且在翌8年(1564年)獲其繼父長井道利支援,最終胤俊與慶隆和解,並且撤離八幡城 永祿10年(1567年),織田信長攻佔稻葉山城後,胤後與慶隆一同臣服於織田氏。元龜元年(1570年)5月25日,信長命令胤俊從岐阜出征,並且和慶隆一同隸屬於織田軍旗下,在近江以南與淺井氏和朝倉氏聯軍交戰。同年11月,胤俊與慶隆一同在坂井政尚旗下防守(現滋賀縣大津市),及後在11月26日遭到淺井和朝倉聯軍攻擊,胤俊與政尚一同戰死,是為志賀之陣。家督之位由其弟遠藤胤基繼承。.

之间織田信長和遠藤胤俊相似

織田信長和遠藤胤俊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坂井政尚天文 (後奈良天皇)家督岐阜城志賀之陣竹中重治織田氏美濃國齋藤義龍近江國淺井氏朝倉氏战国时代 (日本)

坂井政尚

坂井政尚(生年不詳—1570年12月2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織田氏家臣。 出身有諸種説法,一說指是丹羽郡樂田村(『張州府志』、『尾張志』等);一說指美濃國(『』)。另外,與清洲織田氏的家老坂井大膳等的關係不明,不過因為織田家中有多個坂井姓家臣,被認為是同族。.

坂井政尚和織田信長 · 坂井政尚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天文 (後奈良天皇)

天文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享祿之後,弘治之前。指1532年到155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奈良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晴、足利義輝。.

天文 (後奈良天皇)和織田信長 · 天文 (後奈良天皇)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家督

家督()是指東亞在傳統父權制度下,家庭各項事項的支配者。此詞在日本較被廣泛使用,漢語則多稱為家主或族長。.

家督和織田信長 · 家督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岐阜城

岐阜城是位於美濃國井之口(今岐阜縣岐阜市)的一座日式城堡。在織田信長統治該城之前,稱為稻葉山城。.

岐阜城和織田信長 · 岐阜城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志賀之陣

志賀之陣是元龜元年(1570年)9月時,朝倉氏聯合淺井氏出兵,攻打織田氏志賀一帶的戰事,最終以雙方和談告終。.

志賀之陣和織田信長 · 志賀之陣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竹中重治

竹中重治(),一說名為「重虎」,通稱「半兵衛」,死後法名為「深龍水徹」。日本戰國時代的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美濃國不破郡城主竹中重元之子,西美濃十八將之一,弟弟為竹中重矩,兒子為竹中重門。從兄弟為竹中重利(府内藩初代藩主)。日本戰國時代的代表軍師,與同期的黑田官兵衛並稱的「二兵衛」。.

竹中重治和織田信長 · 竹中重治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織田氏

家紋:'''揚羽蝶''' 織田氏是日本的氏族和武家。斯波氏家臣。家紋是揚羽蝶、織田木瓜等。嫡流、伊勢守家的通字是「廣」、大和守家的通字是「定」、後來的近代大名的彈正忠家是「信」等。 發祥地(苗字地名)是越前國織田莊(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本姓藤原氏(後來假冒桓武平氏)。實際上是忌部氏之流。與甲斐氏、朝倉氏相同是三管領之一的斯波武衛家的守護代,順序是次於甲斐氏的第二位。在室町時代是尾張國的守護代。在日本戰國時代,一族之間發生鬥爭,結果是彈正忠家的織田信長大大地擴展了勢力。但是就在將近天下統一之前發生本能寺之變,信長和嫡子信忠被「大叛臣」明智光秀逼迫自盡,演變成織田家有力家臣的勢力鬥爭。最終另一位叛臣羽柴秀吉擊敗織田家中其他勢力,並殺害少主神戶信孝後奪取實權,表面上雖以信長嫡孫織田秀信為首,但織田秀信在長大成人後亦不能取回政權到織田家。不過秀信返回織田家的本國岐阜城並成為美濃的大名。在關原之戰中加入西軍,因此德川家康把織田家(嫡流)消滅。後來彈正忠家的庶流在江戶時代中成為外様的小大名、高家、旗本、尾張藩和明石藩家老等等並一直存續下去。還有藤掛氏、津田氏等不以織田為姓的一族存在。 明治維新後,大名織田家四家被列為子爵。.

織田信長和織田氏 · 織田氏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織田信長和美濃國 · 美濃國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齋藤義龍

齋藤義龍;後改一色義龍(1527年7月8日—1561年6月23日),日本戰國時期美濃國的大名。.

織田信長和齋藤義龍 · 遠藤胤俊和齋藤義龍 · 查看更多 »

近江國

近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江州。近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滋賀縣,境內有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

織田信長和近江國 · 近江國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淺井氏

淺井氏()是日本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近江國丁野(現滋賀縣長濱市內),原本為京極氏的家臣,後來取代主家在北近江的地位,雖然一度臣服於南近江的六角氏,及後再擊敗六角氏擴展勢力,雖然一度與織田氏結盟,可是最終選擇與朝倉氏聯手對抗織田,然而在姊川之戰敗給織田信長後勢力大幅衰退,最終在小谷城之戰中毀滅。其後,淺井長政與阿市誕下的長女淺井茶茶(淀殿)嫁給豐臣秀吉、次女淺井初(常高院)嫁給京極高次和三女淺井江(崇源院)則嫁給德川秀忠,其中茶茶和江在關原之戰和大坂之陣等多場戰役中均處於敵對狀態,初則作為豐臣氏與德川氏之間的調停人,盡力讓兩大勢力和平共處,三人對於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形勢發揮重大的影響力。.

淺井氏和織田信長 · 淺井氏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朝倉氏

朝倉氏是日本越前國的守護代,家紋三之盛木瓜。據越州軍記記載祖先是開化天皇後代;據朝倉始末記記載祖先是孝德天皇。早期是室町幕府三管領之一斯波武衛家的三個守護代(另兩個是甲斐氏與織田氏)之一,應仁之亂後取得越前守護職。戰國時期除了擁有越前一國,也曾進軍若狹、加賀、近江,支配廣大領地。 室町時代初期為斯波氏的部下,在軍事上立下戰功。室町時代中期第七代當主朝倉敏景在應仁之亂時與主君斯波義敏對立,敏景加入了管領細川勝元,而義敏加入了山名宗全。最後朝倉氏在越前一乘谷城自立門戶。成為了大名。雖然斯波氏嘗試用內政阻止朝倉氏獨立,最後斯波氏失敗而回。1573年武家朝倉氏遭到織田氏入侵而毀滅。部份朝倉氏子孫在江戶時代成為了旗本或藩士。.

朝倉氏和織田信長 · 朝倉氏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战国时代 (日本)和織田信長 · 战国时代 (日本)和遠藤胤俊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織田信長和遠藤胤俊之间的比较

織田信長有633个关系,而遠藤胤俊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97% = 13 / (633 + 26)。

参考

本文介绍織田信長和遠藤胤俊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