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絲狀病毒科和馬爾堡病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絲狀病毒科和馬爾堡病毒之间的区别

絲狀病毒科 vs. 馬爾堡病毒

絲狀病毒科(学名:Filoviridae),單股反鏈病毒目,是一種感染脊椎動物的病毒,包含的屬有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病毒粒(Virion)具有複雜構造,具外套膜(envelope),核鞘(nucleocapsid),聚合酶複合體和基質(Matrix)。病毒粒包裹在外套膜中。病毒的外形呈絲狀,或具分支多形態,或U形,6形,或圓形(特別在純化後),病毒的直徑約80nm,可達1400nm長,純化出的病毒長度可能達790-970nm。表面有瘤狀突起的形狀,散布在脂質雙層膜中。. 堡病毒(又譯:馬爾病毒 或 馬堡病毒)是馬爾堡出血热的致病源。其與伊波拉病毒相近,為人畜共患傳染病。罹患此病的人會出現發高燒、腹瀉、嘔吐及出血的現象。病毒最終來源不明。馬爾堡病毒可以透過體液(包括血液及唾液)、排泄物及嘔吐物傳播,並曾造成間歇性的爆發。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醫治的方法。.

之间絲狀病毒科和馬爾堡病毒相似

絲狀病毒科和馬爾堡病毒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伊波拉病毒單股反鏈病毒目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是絲狀病毒科的其中一種病毒,可導致伊波拉出血熱,罹患此病可致人於死,包含數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此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命名(該國舊稱薩伊),此地接近首次於1976年爆發的部落,剛果仍是最近四次爆發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如血液、汗、嘔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並無飛沫感染的證據。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仍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目前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2016年末,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Ⅱ期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被證實有效。伊波拉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伊波拉病毒和絲狀病毒科 · 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 查看更多 »

單股反鏈病毒目

單股反鏈病毒目(Mononegavirales),核糖核酸病毒的一種,下面有4个科。.

單股反鏈病毒目和絲狀病毒科 · 單股反鏈病毒目和馬爾堡病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絲狀病毒科和馬爾堡病毒之间的比较

絲狀病毒科有5个关系,而馬爾堡病毒有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6.67% = 2 / (5 + 25)。

参考

本文介绍絲狀病毒科和馬爾堡病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