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赵紫阳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赵紫阳之间的区别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vs. 赵紫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3497名,任期為1978年2月至1983年2月。. 趙紫陽,原名趙修業,中國河南省滑縣人,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1980年代先後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國家,支持動亂分子”(支持改革的学生及开明派领导)为由排挤下台,在江澤民和胡锦涛當政下被軟禁16年后過世。 赵紫阳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桐柏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經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 赵紫阳于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先后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在任期間,他参与启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为中国大陆从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除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外,他還积极提出并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打擊贪污腐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职务,最終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6年,於2005年逝世。 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他在事后面对党内保守势力声讨时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中共官方对其的评价直至其逝世仍然以加诸在他身上的“六四错误”为重点。而他大刀阔斧推进经济改革的作为、主张建立现代化政治体制的观点、响应社会各界民主诉求和反对武力镇压学生的言行以及至死不屈服于外加其罪的品格,获得了中共党内开明人士(如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前副总理田纪云等人)和海内外认同普世价值的团体或个人的广泛支持与赞誉,是现代中國民主運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特立独行的领袖人物之一。赵紫阳於改革开放时期擔任總理的貢獻及經濟決策,当时被世人称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亦有人認為他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非鄧小平。.

之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赵紫阳相似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赵紫阳有(在联盟百科)23共同点: 华国锋叶剑英宋平宋时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万里任仲夷张爱萍何东昌王震韦国清譚啟龍许家屯胡绩伟胡耀邦邓小平鄧力群陈云陈再道李先念李瑞环李聚奎杨得志

华国锋

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省交城县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华国锋在周恩来和毛泽东逝世后,先后继承两人的职务,是1949年以来唯一同时出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的领导人,在2008年去世。 华国锋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并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选中共湖南湘阴县、湘潭县委书记,后升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快速晋升,先后任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直至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总理。毛泽东指定其为自己的接班人,并留下遗言“你办事,我放心”。毛泽东死后,华国锋与汪东兴、叶剑英等合手逮捕了四人帮,結束文化大革命,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他被普遍認為是“两个凡是”的提出人 ,而与邓小平在政治路线上相左,被迫退出中共核心领导集团。2008年8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华国锋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华国锋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叶剑英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汉族,廣東梅县客家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叶剑英早年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参与北伐战争。1927年12月,组织广州起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务,参与历次反围剿战役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委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49年1月,任北平聯合辦事處主任,為接管北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參加中共代表團,同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州市市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务,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卷入“二月逆流”案。林彪事件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他与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等人联手策划怀仁堂事变,逮捕四人帮成员。此后担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廢除國家主席時期相當於國家元首)等職。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在北京逝世,骨灰安葬于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

叶剑英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叶剑英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宋平

宋平(),原名宋延平,山東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共和谈期间,一直担任的政治秘书。中共建政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等职。 在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期间,大力提拔、举荐时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的胡锦涛,为其日后出任总书记成为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打下了基础。因此,被媒体称为“中國政坛最大伯樂”。.

宋平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宋平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宋时轮

宋時輪(),出生於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级将领、上将。 宋时轮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红军时期出任红三十军和红二十八军的军长,参与过长征,曾有过三次入党的经历。抗日战争时期出任八路军七一六团团长和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出任华野十纵司令员和第三野战军九兵团司令员,参与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0年,宋时轮率部参与朝鲜战争,指挥长津湖战役,击退美陆战一师。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宋时轮后来担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軍事科學院院长等要职。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宋时轮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宋时轮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万里

万里(),幼名秀峰,训名万明礼,山東东平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万里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支持者,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万里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期间,支持和鼓励包产到户政策,与担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赵紫阳齐名,有「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说法。.

万里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万里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任仲夷

任仲夷(),原名任兰甲,曾用名任夷,河北邢台威县西小庄人,中国共产党元老、著名政治家。任仲夷被认为是中国1970年代末以后的改革年代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出色的改革者和政治家之一。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中共辽宁省委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1980年),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980年—1985年),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仲夷素以实干、有魄力、开明、敢言和富有幽默而著称。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内的改革势力,无论在体制内外、还是在海内外,皆享有很高的威望。在晚年,仍然能利用他个人的影响和威望,对中国的时局和未来发表可贵的意见;任於2005年11月15日13时46分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91岁。.

任仲夷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任仲夷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张爱萍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四川达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张爱萍早年在苏北红十四军作战,后转入中央苏区任职,长征开始后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团、第十三团政委,后任军委骑兵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旅长,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东海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歷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央軍委副秘书长、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长、國務委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职。.

张爱萍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张爱萍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何东昌

何東昌(),浙江诸暨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主任。.

何东昌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何东昌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王震

王震(),字余开,曾用名正林、建成,湖南省浏阳县马跪桥村(今马战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前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王震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组建湘赣根据地,担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组织南泥湾开垦。随后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但未能立足,部队改为与新四军会师。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配合李先念部进行中原突围。此后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指挥延安战役、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吕梁战役、汾孝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等,并占领陕西、青海、新疆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震长期主政新疆,并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后进行北大荒开垦,期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墾部部長。文化大革命后期,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支持邓小平复出以及改革开放政策,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顾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务。他也是邓小平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王震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王震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韦国清

韋國清,原名韦邦宽,广西东兰人,壯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韦国清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连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军事教员,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干部团特科营营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治委员,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第二次國共內戰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韦国清 · 赵紫阳和韦国清 · 查看更多 »

譚啟龍

谭启龙(),江西永新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永新县天龙山游击队通信员、少共县西北特区书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县少先队队长,湘贛省苏维埃政府委员、省少先队总队长;中央苏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高级班学员、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巡视员;湘鄂赣省少先队总队长,湘鄂赣省委常委、少共省委书记,鄂东南特委书记、西北军分区政委,湘鄂赣省教育部部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湘鄂赣特委常委、青年部部长,湘鄂赣驻平江办事处主任,江西赣东北特委书记;苏皖特委书记,苏皖区党委书记,皖南特委书记;华中局驻上海闽浙赣皖联络站负责人;浙东区党委书记,浙江三北游击司令部政委、新四军浙东纵队政委、苏浙军区第二纵队政委,浙东参议会议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新四军、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政委;中共江南工委书记、安徽省委副书记,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 中共建政后,历任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省委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政委。一九五四年四月起,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主持工作,先后任山东省委第二书记,山东军区第一副政委,第一、二、三届山东省政协主席,济南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和迫害。一九七〇年三月任福建省革委会副主任、福建省委书记。一九七二年四月任浙江省委书记(主持工作)、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一九七七年二月任青海省委第一书记、青海省革委会主任、青海省军区第一政委、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任四川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二政委、四川省军区第一政委,省委常委、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一九八五年九月、一九八七年十月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谭启龙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二零零二年一月二十二日,谭启龙同志在济南逝世,享年九十岁。.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譚啟龍 · 譚啟龍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许家屯

许家屯(),原名許元文,祖籍江蘇如皋,前中國共產黨黨员,曾任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當時相當於香港中聯辦主任)。1990年六四事件後出走美國。.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许家屯 · 许家屯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胡绩伟

胡绩伟(原名胡德恕,),生於中國四川省威远县,当代中国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他提出《人民日報》是“人民的報紙”,並主張「人民性高於黨性」。其夫人是他的堂姐胡一哉。.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胡绩伟 · 胡绩伟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胡耀邦

胡耀邦(),字国光,祖籍中国江西高安市華林山鎮胡氏古村,生於湖南浏阳西岭镇中和乡苍坊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共青团书记、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此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担任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9月至1987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改革开放早期平反冤假错案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具体执行者,1987年被指责反对“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辞职。1989年胡耀邦的去世直接引起大量的民众怀念与抗议运动,运动的加剧最终导致六四事件。.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胡耀邦 · 胡耀邦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邓小平 · 赵紫阳和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鄧力群

鄧力群(),原名邓声喈,湖南省桂东县人,中國共產黨毛泽东思想理論家、宣傳家。有“左王”、“老庆”之称。 邓力群早年参与一二九运动,毕业于北京大學經濟系。延安时期曾担任延安马列学院教务处处长、党总支副书记、中共中央研究局材料室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中共吉北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榆树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49年到新疆任中共中央在新疆三区的联络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组长、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文化大革命时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处书记書記、中央宣传部部長及十三屆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員。.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鄧力群 · 赵紫阳和鄧力群 · 查看更多 »

陈云

云(),曾用名廖陈云,江蘇省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人。政治家、经济管理家。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改革开放以后继续担任党内重要职务。 陈云早年领导上海工人运动,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部参加长征,相继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随后赴东北,任东北局副书记。随后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领导银元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国经济恢复工作与制定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0年接替病逝的任弼时增补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位列五大书记之一,地位仅次于毛刘周朱四人。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之后恢复原职,出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年,接替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被认为是当时主政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陈云 · 赵紫阳和陈云 · 查看更多 »

陈再道

再道(),原名程再道,出生于中国湖北麻城乘马岗程家冲,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陈再道早年参加黄麻起义,并参与历次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战役以及长征,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冀南军区司令,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司令员,参与上党战役、邯郸战役、陇海路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淮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职,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七·二○事件被批斗。后复出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他还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在北京去世。.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陈再道 · 赵紫阳和陈再道 · 查看更多 »

李先念

李先念(),乳名全伢,号克念,湖北红安人,木匠出身,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继刘少奇后第三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27年,李先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领导工作,参与长征,之后率领西路军西征失败。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等职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与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部队进入中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出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军区领导职位。之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协助周恩来主持经济方面工作,并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参与怀仁堂事变。80年代后,其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还是第八至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还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李先念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李先念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李瑞环

李瑞环(),中国天津宝坻人;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第十三至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9年至2002年),第八、第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1993年至2003年)。中共天津市委前书记、市长;也曾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常委。.

李瑞环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李瑞环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李聚奎

李聚奎,原名李新喜,中国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之一。 李聚奎参加平江起义,红军时期历任红五军排长、中队长、大队长,红三军第三纵队支队长,第九师二十七团团长、师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执行处副处长,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李聚奎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李聚奎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杨得志

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湖南株洲市株洲县南阳桥乡)的一个小山村。1928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加湘南起义。历任红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红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一师一团团长,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师副师长,红2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344旅代旅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杨得志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赵紫阳之间的比较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有906个关系,而赵紫阳有37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3,杰卡德指数为1.79% = 23 / (906 + 378)。

参考

本文介绍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赵紫阳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