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和聖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和聖訴之间的区别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vs. 聖訴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簡稱梵二大公會議、梵二會議、梵二,又稱紐曼會議,是天主教會第21次大公會議,也是距今最近召開的一次大公會議,於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9月14日由次任教宗保祿六世結束。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是天主教會歷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起初,人們以為它是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續會,但後来羅馬教廷作出了澄清了:它將是另一次新的大公會議,取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在1959年6月29日所颁布的《忝登伯鐸寶座》通谕中,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指出此次大公會議的目標將會是:「發揚聖道、整頓教化、革新纪律」。 本次會議最其重要的結果,即是認同被傳教國之傳統可以與天主教、基督教相容,且可以互相援引,令使爭議三百多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畫下句點,並且將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予以尊重。. 是一部2008年的美國劇情片,由尊·柏烈·尚尼編劇及執導,梅麗·史翠普、菲臘·西摩·荷夫曼及愛美·雅當絲還有薇拉·戴維絲主演。 電影改編自尚尼一套於2005年獲普立茲戲劇獎的同名百老匯舞台劇,以1960年代紐約的一所天主教學校為背景,描述教會保守與開明派的爭執,題材涉及種族歧視、教會中的性別歧視和於四十多年後爆發的褻童醜聞。 另,雖然電影沒有直接提及,但故事發生時正值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而會議其中一個討論項目正是電影的主題之一:教會應否與時並進。.

之间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和聖訴相似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和聖訴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天主教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天主教和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天主教和聖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和聖訴之间的比较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有48个关系,而聖訴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45% = 1 / (48 + 21)。

参考

本文介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和聖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