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第二次世界大战

指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目录

  1. 584 关系: A·J·P·泰勒AA戰線劍橋大學出版社加密加莱阿佐·齐亚诺加查拉戰役劳动力劉中達城鎮戰培生集團基輔戰役 (1941年)埃塞俄比亚原子弹去纳粹化停戰協定假戰华沙起义卡尔·邓尼茨卡廷大屠殺卡累利阿地峽卡西諾戰役印度尼西亚印度洋空襲千島群島南京大屠殺南京保卫战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軍及黨衛隊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協約國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戰反潛作戰反攻古拉格台灣史丹佛大學出版社右派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同盟国同性戀向日葵行動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坦克坦克炮塞爾維亞人... 扩展索引 (534 更多) »

  2. 1939年冲突
  3. 1940年冲突
  4. 1942年冲突
  5. 1943年冲突
  6. 世界大战
  7. 中華民國戰爭
  8. 丹麥戰爭
  9. 伊拉克戰事
  10. 伊朗戰爭
  11. 保加利亞戰爭
  12. 克羅埃西亞戰爭
  13. 全球冲突
  14. 冰島戰爭
  15. 加拿大戰爭
  16. 匈牙利战争
  17. 南斯拉夫战争
  18. 南非战争
  19. 印尼战争
  20. 印度战争
  21. 厄瓜多戰爭
  22. 叙利亚战争
  23. 古巴战争
  24. 哈薩克斯坦戰爭
  25. 哥倫比亞戰爭
  26. 哥斯大黎加戰爭
  27. 埃及戰爭
  28. 塞尔维亚战争
  29. 墨西哥战争
  30. 多明尼加戰爭
  31. 奧地利戰爭
  32. 委內瑞拉戰爭
  33. 宏都拉斯戰爭
  34. 寮國戰爭
  35. 尼加拉瓜戰爭
  36. 尼泊爾戰爭
  37. 巴拉圭戰爭
  38. 巴拿馬戰爭
  39. 巴西战争
  40. 希臘戰爭
  41. 德国战争
  42. 意大利戰爭
  43. 拉脱维亚战争
  44. 挪威戰爭
  45. 捷克斯洛伐克戰爭
  46. 斯洛伐克戰爭
  47. 斯洛維尼亞戰爭
  48. 斯里兰卡战争
  49. 日本战争
  50. 智利战争
  51. 柬埔寨戰爭
  52. 核战争
  53. 比利時戰爭
  54. 沙特阿拉伯战争
  55. 波蘭戰爭
  56. 泰國參與的戰爭
  57. 海地戰爭
  58. 澳大利亚战争
  59. 烏拉圭戰爭
  60. 爱沙尼亚战争
  61. 现代欧洲
  62. 玻利維亞戰爭
  63. 瓜地馬拉戰爭
  64. 盧森堡戰爭
  65. 秘鲁战争
  66. 立陶宛战争
  67. 缅甸战争
  68. 罗马尼亚战争
  69. 羅德西亞戰爭
  70. 美国战争
  71. 芬兰战争
  72. 荷蘭戰爭
  73. 菲律宾战争
  74. 蒙古国战争
  75. 薩爾瓦多戰爭
  76. 蘇聯戰爭
  77. 衣索比亞戰爭
  78. 賴比瑞亞戰爭
  79. 越南的戰爭
  80. 阿尔巴尼亚战争
  81. 黎巴嫩战争
  82. 黑山战争

A·J·P·泰勒

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 ),20世紀最著名和最具爭議性的英國歷史學家之一。他在1961年發行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至今仍引起不少爭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A·J·P·泰勒

AA戰線

#重定向 A-A戰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AA戰線

劍橋大學出版社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隸屬於英國劍橋大學,成立於1534年,是世界上僅次於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第二大大學出版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劍橋大學出版社

加密

在密码学中,加密(Encryption)是将明文信息改變為難以讀取的密文內容,使之不可读的过程。只有擁有解密方法的對象,經由解密過程,才能將密文還原為正常可讀的內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加密

加莱阿佐·齐亚诺

加莱阿佐·齐亚诺,第二代科尔泰拉佐和布卡里伯爵(Galeazzo Ciano, II conte di Cortellazzo e di Buccari,)意大利政治家、贵族。他是義大利领袖贝尼托·墨索里尼的女婿。.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加莱阿佐·齐亚诺

加查拉戰役

加查拉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中一次極其重要之戰役,戰事從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主要發生在利比亞圖卜魯格附近。.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加查拉戰役

劳动力

劳动力可有以下含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劳动力

劉中達

劉中達(David Liu,)是台灣花式滑冰運動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劉中達

城鎮戰

城鎮戰又称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鎮,甚至是更大的都會區來作為主要戰鬥場所的現代化戰爭方式。在18世紀以前,由於軍隊多以包圍城鎮外的作戰方式進行,通常就直接把當時對城鎮的攻擊行動稱作攻城戰。但隨著火藥的發明以及火炮開始投入了戰場,使得城牆已失去過去能有效防禦的功效。到了今日,城鎮戰多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軍事行動,原因在於今日城鎮戰得面對更加複雜的城市地形與建築,以及更多的一般平民。城鎮戰往往使得進攻方得付出較為昂貴的代價來占領該座城鎮;而對於防守方來說,則往往在作戰中擁有了一定的優勢(如基地地點、補給來源等),這種情況特別是在攻守兩方軍事實力懸殊時會更加的明顯。 一般軍事人員在遭遇城鎮戰時,大多時候會因房屋的配置無法立刻得到己方軍隊或裝甲車輛的掩護,而對方軍事人員和一般民眾又可能十分難以分別。除了可能遭遇穿著平民服裝的敵方士兵外,還包括有民兵、黑社會等這些單純想保衛自己家園,而提起自己的武器(也有可能是政府提供)襲擊入侵軍隊的民眾們。在許多資料交流和長程武器大範圍使用的現代戰爭中,城鎮戰卻不同於大部分典型且位在寬闊處的軍事行動,它反而讓敵我雙方的距離快速拉近,雙方皆只能在極短的距離接觸交火。城鎮戰被歸屬於複雜的三維空間戰鬥模式,軍隊時常因為建築物、強化過的掩蔽物等,只能擁有有限的視野以及火力發揮空間。而熟悉戰場的敵軍卻可能在掩蔽物甚至是地下基礎設施(如地鐵或下水道)中躲藏, 並以放置陷阱、爆裂物或者是安排狙擊手的方式,消減對方的實力。.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城鎮戰

培生集團

培生出版集團(Pearson plc),是一家全球化的媒體公司,於1844年創立於英國倫敦。它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公司及書籍出版商,於1958年成立。培生香港位於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1063 號 28 樓。 培生國際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教育出版機構,知名的出版商標有朗文出版社(Longman)、Prentice Hall等。培生結合150年的經驗與現代的網上資源,致力支援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學習者。培生的教育及評核產品和服務遍佈全球超過70個國家。培生的暢銷產品 (例如:使用革命性技術的數碼學習及評核系統MyLabs)正改變世界各地的學與教模式。英國最大的考試及專業評核機構Edexcel也是培生的成員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培生集團

基輔戰役 (1941年)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今天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它作為巴巴羅薩作戰在1941年8月23日至9月26日,在蘇聯歷史中它被稱為基輔防禦戰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發生在1941年7月7日至9月26日。 幾乎整個蘇聯紅軍的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包圍,共有665,000名蘇軍被俘虜,德軍在基輔的包圍圈未被嚴密封鎖,小股蘇軍在德軍緊閉包圍圈後突破包圍逃脫,包括謝苗·布瓊尼元帥、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元帥及政治委員赫鲁晓夫,無論如何這是蘇軍前所未有的大敗,超過了在6月至7月間在明斯克的災難,9月1日時西南方面軍有752,000至760,000人(850,000人包括後備及後方服務部隊)、3,923門火炮及迫擊砲、114輛坦克及167架飛機,被包圍的包括452,700人、2,642門火炮及迫擊砲和64輛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從包圍圈突圍,西南方面軍共付出700,544人傷亡,包括616,304人在長達1個月的戰役中陣亡、被俘或失蹤,結果蘇聯4個集团军(第5軍、第37軍、第26軍及第21軍)共43個師被消滅,第40集团軍被嚴重削弱,與之前的西方面軍相似,西南方面軍需要重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基輔戰役 (1941年)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埃塞俄比亚

原子弹

原子弹又称裂变弹(Atomic bomb),是一种利用核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由美国最先研制成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在爆炸的同时会放出强烈的核辐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组织。第一个裂变(原子弹)试爆释放出的能量为约20,000吨TNT(见三位一体核试爆)的相同的当量。第一个热核(氢弹)试爆释放相同的能量为10,000,000吨TNT的当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原子弹

去纳粹化

非纳粹化(Entnazifizierung)1945年二战結束,胜利的同盟國根据波茨坦协定協議在當時的德國和奥地利开展一項以清除纳粹主义所造成影响為目的的運動。(二戰期間,納粹主義在社会、文化、出版、经济、司法和政治等方面皆造成嚴重影響)。該運動依民主化、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三大準則進行实施。 德国方面,盟国管制委员会在1946年1月柏林通过了几项非纳粹化命令,藉此可以划分被审查人员的政治面貌并且对之展开法律调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去纳粹化

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Armistice),亦稱休戰協定,是指之間為了暫時停止敵對行為而締結的協定。 停战协定必须由作战各方締結,它禁止任何作战方进行进攻。规定停战协定的国际法是1907年的海牙公约。 停戰協定不可與和約同日而語,也不應稱為暫時和約,因為在交戰國之間以及在交戰國與中立國之間,戰爭狀態在各方面仍然繼續存在,只是敵對行為停止而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停戰協定

假戰

假戰(Phoney War),怪戰(Drôle de guerre),又稱為静坐战(Sitzkrieg),是指1939年9月開始到1940年4月之間,英法雖然因為納粹德國對波蘭的入侵而宣戰,可是兩方實際上只有極輕微的軍事衝突。 這段期間雙方有小規模的空中與海上的衝突,英國開始將遠征軍調動至法國,法國則開始進行一些動員的工作。1940年初法國有14個師防守有名的馬奇諾防線,同時有80個師在後方予以支援,英國陸續增援到9個師的部隊到了1940年5月英法共集結超過3,100輛戰車與2,000多架戰鬥機。 當時德軍正與波蘭交戰只有少量軍隊駐守與法國交接的齊格菲防線,在另一端的馬奇諾防線,英法聯軍與德軍相對,但只爆發零星交戰。英國皇家空軍向德國投擲宣傳單,加拿大軍隊也踏上不列顛,然而西歐在7個月間並無任何戰爭,直至兩個陣營終於在北歐戰役中爆發衝突,結束這一段沒有戰爭的宣戰期。在重整軍備期間,驚惶的英法除依靠本身的生產外,都向美國購買大量武器。美國作為非參戰國,向英法租借及提供折扣出售武器。然而在1930年代,英美的私人公司曾隱瞞政府,向德軍提供武器,德軍戰機的引擎在英國製造,而原材料則購自美國。德國為了阻止這跨越大西洋的交易,觸發了大西洋戰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假戰

华沙起义

華沙起義(Powstanie Warszawski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家乡军反抗德國佔領軍等轴心国家的戰役,政治上的目的则解放华沙,使抵抗組織彰顯自身擁有波兰主权、而不是苏联扶持接管波兰的。這場戰役是在1944年8月1日開始的,是苏联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中全国性的计划的一部分。波蘭家乡軍的的这次起义被安排在与蘇聯紅軍配合到達華沙的东部郊区和迫使德军撤离。然而,苏联却突然停止了行动,使得德军重振旗鼓,替苏联剿灭波兰在华沙的抵抗军。50,000波蘭家乡軍採用了游擊戰對抗25,000德軍,整个起義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軍投降。在波蘭方面有大約18,000名軍人和超過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傷。德軍方面有大約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傷。这场单一的军事行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抵抗运动中最大的一起。 雖然蘇聯紅軍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經達到维斯瓦河的東岸,但他们沒有向波蘭抵抗軍提供任何帮助。因為斯大林並不支持包括波蘭地下國在內效忠波蘭流亡政府的抵抗組織,而是打算扶持親蘇的波蘭抵抗組織。 然而蘇軍元帥朱可夫聲稱,“蘇軍部隊確曾盡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來援助起義者”,波蘭方面事先未通知蘇聯紅軍和已經親蘇的波蘭軍隊,起義後,斯大林命令“給布爾—科馬羅夫斯基派去兩名傘兵軍官,以便取得聯繫和協調行動,然而(起義領袖)卻不願接待他們”。 波蘭抵抗軍投降後,希特勒命令德軍將華沙,結果全城85%的地方都被毀壞。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進入華沙。.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华沙起义

卡尔·邓尼茨

卡爾·鄧尼茲(Karl Dönitz,,)是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10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卡尔·邓尼茨

卡廷大屠殺

卡廷大屠杀,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zbrodnia katyńska;Катынский расстрел),是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于1940年4月至5月间对蘇軍入侵波蘭時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此次屠杀起源于拉夫连季·贝利亚的关于处决所有波兰军官成员的提议,正式文档于1940年3月5日由包括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在内的苏共中央政治局签署批准。遇害人数估计约为22,000人,最常见的数字为21,768人。 屠杀发生在卡廷森林、加里宁(特维尔)、哈尔科夫等地。受害者中约8,000人是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的战俘,其余则是被指控为“情报人员、宪兵、破坏者、地主、工厂主、牧师及官员”而遭逮捕的平民。由于波兰的征兵制度规定除非获得当局豁免,所有大学毕业生必須服兵役,接受后备军官培训,苏联得以捕获大批波兰知识分子,其中还包括波兰籍的犹太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鞑靼人、白俄罗斯人以及基督教徒和穆斯林。 卡廷大屠杀具体发生在位于卡廷森林(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以西约19公里,临近卡廷和格涅兹多沃的村庄)的科泽利斯克战俘营。在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的命令下,除在卡廷森林外,同时发生的屠杀还有在斯塔洛柏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战俘营的处决战俘行动 以及发生在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处决政治犯行动。处决地点包括设于斯摩棱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当地一个屠场,以及加里宁、哈尔科夫、莫斯科等苏联城市的监狱。在这些屠杀之中,卡廷大屠杀规模最大。现代波兰对卡廷大屠杀的调查覆盖上述所有的屠杀。 1941年,德军入侵蘇聯並推進占领卡廷森林,蘇聯人的暴行才被軸心國發現。1943年,纳粹德国宣佈在卡廷森林发现集体墓地。德国的揭发,致使苏联与设于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苏联官方一直否认卡廷大屠杀,直到1990年才承认内务人民委员部实施并隐瞒了卡廷大屠杀 Text of the original TASS communique released on April 14, 1990。俄罗斯联邦检察总长的一项调查证实苏联需要为卡廷大屠杀负责,其中确认了1,803名波兰公民的死亡,但是拒绝将其承认为战争罪行或种族屠杀BBC International Reports (Former Soviet Union) March 11, 2005, ,并以屠杀参与者已经去世为由终止了调查。俄罗斯政府拒绝承认遇难者是斯大林压迫的受害者,使他们不能得到正式死后平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卡廷大屠殺

卡累利阿地峽

卡累利阿地峽(Карельский перешеек、Karjalankannas)是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亚大陆的峡地,地峡两边为芬兰湾和拉多加湖。 1929年芬兰开始修建横跨地峡的曼諾海姆防线。1939年苏芬战争在这里进行。战争之后,芬兰政府将包括地峡在内的共约10%的领土割让给苏联。二战期间,芬兰与苏联在这里进行了战斗。 Category:卡累利阿 Category:列寧格勒州 Category:地峽 Category:歐洲地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卡累利阿地峽

卡西諾戰役

卡西諾山戰役(也稱為「羅馬戰役」及「卡西諾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為突破冬季防線及攻佔羅馬而發動的一系列共4場高昂代價的戰役。 在1944年初,冬季防線的西半部是德軍堅守的萊皮多、利里和加里利亞諾河谷和周圍的一些山峰,統稱為古斯塔夫防線。儘管德國人在卡西諾山山頂修道院牆壁下面的陡峭山坡建立了防禦陣地,他们並沒有實際佔據修道院。該修道院由圣本笃於公元524年興建,能俯瞰卡西諾鎮和利里及萊皮多河谷。由于战役期间盟军反复遭到德军精准火炮打击,盟军指挥官认为德军将修道院作为火炮观察点。尽管此结论缺乏证据,鉴于伤亡日益惨重,盟军最终将修道院列为摧毁目标。2月15日,美軍派遣轟炸機投下1.400噸高爆炸彈,对修道院造成大面积损毁。轟炸後2天,德軍傘兵湧進廢墟。諷刺的是,轟炸造成的破壞和由此產生的鋸齒狀荒地為這些地面部隊避開空軍及炮兵攻擊提供了更好的掩護。從1月17日至5月18日,盟軍部隊向古斯塔夫防線發起4次大規模進攻。在最後一次攻勢中,盟軍沿20英里長的戰線集中20個師發起進攻,擊退了德國守軍,但同時負出了高昂的代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卡西諾戰役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洋空襲

印度洋空襲是日本帝國海軍第1航空艦隊在1942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對盟軍在印度洋的艦艇和海軍基地的海上空襲行動。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的決定性戰役。由南雲忠一指揮的日軍迫使同盟國(主要是英國皇家海軍)部隊撤退到東非,使日本在印度洋東部占優。.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印度洋空襲

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又称千島列島()或庫里爾列島(Kuril'skie ostrova;),是位於俄罗斯堪察加半島西南與日本北海道島东北之間的一组火山群岛,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開來,目前行政區劃屬俄羅斯薩哈林州實際控制,分别设置北库里尔斯克、库里尔斯克和南库里尔斯克三个县以管辖之。全長1300公里,由56個島嶼以及许多小岩礁組成,其中包括大千岛群岛和小千岛群岛。所有岛屿面积为10,503.2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11月,总人口为19,434人。 现今整个千島群島由俄羅斯實際控制。但日本宣称对包括择捉岛(伊图鲁普岛)、国后岛(库纳希尔岛)、色丹岛(希科坦岛)和齿舞群岛(哈伯迈群岛)在内的南千岛群岛拥有主权,即日本所谓“北方四岛争议”。此争议至今仍然存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千島群島

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杀(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報告書)是侵华日军在大日本帝国侵华战争全面升级的初期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6周以上,直到1938年2月才开始有所收敛。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在大屠杀第一个月内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1945年日本投降后,1947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认为南京大屠杀中有超过20万的中国人被日军杀害。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日本学界对遇难人数的估计有20万人、4万人、2万人等几种,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區引起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南京大屠殺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或南京戰役、南京之役,是1937年繼淞滬會戰之後,大日本帝國陸軍向中國首都南京推進所發生的戰役。日本稱為南京攻略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南京保卫战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南斯拉夫戰線,亦被稱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波斯尼亞語、克羅埃西亞語、塞爾維亞文:Narodnooslobodilački rat,塞爾維亞-西里爾字母:Народноослободилачки рат,斯洛文尼亞語:Narodnoosvobodilni boj或Narodnoosvobodilna borba),是南斯拉夫抵抗運動力量,基本上是南斯拉夫遊擊隊,與軸心國軍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1年-1945年)在被佔領的南斯拉夫土地上進行的戰鬥。 南斯拉夫抵抗運動力量最初是分為兩支遊擊隊:由共產黨領導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和保皇派的塞爾維亞遊擊隊(官方稱為南斯拉夫祖國軍),當時保皇派正在通敵轉向軸心國及失去國際上作為抵抗運動的支持 David Martin, Ally Betrayed: The Uncensored Story of Tito and Mihailovich,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46), 34.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

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軍及黨衛隊

#重定向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軍及黨衛隊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協約國

協約國(Allied Powers)主要由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義大利和美國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同盟國對敵。.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協約國

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Anti-Tank Mine,简称:AT Mine),是一種用於破壞或摧毀裝甲戰鬥車輛的地雷。與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擁有更高份量的爆炸物,引信被改造成只會被載具觸發。 現代的反坦克地雷更為先進,不再是簡單依靠遙控或載具的壓力引爆的金屬容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戰

反戰車战,是指与装甲战斗车辆,尤其是戰車作战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最常见的反戰車系统包括具有高炮口初速或使用穿甲弹药的火炮、反戰車导弹(例如线控制导导弹)、反戰車地雷等等。 在反戰車作战领域,有三个常用概念:机动力破坏、火力破坏和完全破坏。机动力破坏是指使戰車丧失移动能力,例如破坏戰車的履带,戰車虽然无法移动,但其武器系统可能还能正常使用;火力破坏是指使戰車部分或完全丧失开火能力;完全破坏则是指使戰車彻底丧失继续战斗能力,例如彻底摧毁戰車或使戰車全体乘员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坦克戰

反潛作戰

反潛作戰(Anti-Submarine Warfare,ASW)泛指以各種手段與裝備進行搜索,偵測,驅趕,攻擊與摧毀水面下潛艇的軍事行動或是任務類型。反潜作战任务的关键因素及手段是使用先进的声纳技术对潜艇进行侦测、分类、循迹至锁定。攻击时通常采用鱼雷、反潜导弹和深水炸弹完成击毁敌方潜艇的目标。鱼雷、反潜导弹和深水炸弹可以从空中,水面和水下进行发射。反潜作战的目的是保护己方和友军水面舰艇,保障航线通行,争夺制海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潛作戰

反攻

反攻是軍事行動上的一種作戰模式,指對敵人佔領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進攻,與一般的攻勢不同的是,反攻通常是指在敵人消耗了大部份兵力與預備隊時才發動攻擊,通常可顛倒戰場局勢,直到己方反攻部隊衝力消耗殆盡,倘若錯誤判斷敵人實力耗損程度則反會將己方作戰梯隊實力折損。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來說,蘇軍進行一連串反攻攻勢以其包圍敵軍,但錯誤預料南方德軍機動部隊的調集與實力,最終被包圍消滅,損失甚重。反攻按照作戰規模可分作「戰略反攻」和「戰術反攻」。.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攻

古拉格

古拉格(ru-Gulag.ogg)是前蘇聯政府的一个机构,負責管理全國的劳改营。其俄語全稱為“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簡稱“ГУЛАГ”,意思为「勞改營管理總局」。根據的著作《古拉格:一段歷史》中之敘述,「古拉格」是蘇聯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分支部門,執行勞改、扣留等職務。這些營房被囚人士中包括不同類型的罪犯,日後成為鎮壓反對蘇聯異見人士的工具,被囚禁人士數以百萬計。 1973年,「古拉格」一詞透過亞歷山大·索忍尼辛发表的著作《古拉格群島》傳到西方,“古拉格”一词在西方开始指苏联的劳改营和所有形式的蘇聯政治迫害。 在1917年之前,俄罗斯就有劳改营的存在,这些劳改营被称为“卡托加”,后来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捷尔仁斯基曾在卡托加服过苦役。 公历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夺取了俄罗斯的权力。1918年Applebaum, Anne (2003) Gulag: A History.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古拉格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台灣

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重定向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右派

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国(Mittelmächte;Központi hatalmak;İttifak Devletleri;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意思是中央国)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终57个,其中5个从轴心国脱离)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及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及南非聯邦)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和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称为「世界權力的托管人」,後來被称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蘇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

同盟国军事占领奥地利(Besetztes Nachkriegsösterreich)指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由蘇、美、英、法四国对奥地利实施的分區軍事佔領。1944年德蘇兩國在維也納發生8天的激烈戰鬥,德軍節節敗退導致奧地利迅速遭到蘇軍佔領,蘇聯當局於1945年4月27日協助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的代表在維也納市政廳宣佈奧地利獨立脫離納粹德國版圖,4月29日蘇聯佔領軍當局將議會大廈移交給臨時新政府,「奥地利第二共和國」重建,5月8日納粹德國正式無條件投降,蘇、美、英、法為首的同盟國達成協議,比照德意志進行分區軍事佔領,1945年秋蘇聯允許其他三個同盟國軍隊進入維也納,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開始共同佔領維也納,直至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同盟國軍撤出,奧地利才完全獨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同盟国军事佔领日本(),又稱盟總時期,是指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並無條件投降後,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实施軍事佔領的時期,自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後開始,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結束。 名義上,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事務是由戰時與日本相關的國家共同負責,實際上均由美國主導。在這段時間內,日本政府仍然正常運作,但受同盟國的駐日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SCAP)掌控。為消除戰前軍事獨裁的餘緒,占領當局對日本實施許多變革,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政治制度的改造,透過制定新憲法,使得日本從明治時代以來的帝國體制轉型為自由民主制國家,也放棄維持軍隊與宣戰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同盟国

同盟国可以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同盟国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同性戀

向日葵行動

向日葵行动(德语:Unternehmen Sonnenblum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德意志非洲军)部署至北非战场的一场军事行动,当英国在罗盘行动中发动攻势歼灭了意大利第10集团军之后,这些军队用来增援在利比亚的義军残余部队。 1941年2月6日行动的命令由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下达给陆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s)和空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两天后首个单位离开那不勒斯前往非洲并于2月11日到达,2月14日第5轻装师(后来更名第21装甲师)的首个单位到达利比亚的黎波里,这些单位包括第3侦察营和第39反坦克大队,它们立即被派往苏尔特的前线。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裡有更多第5轻装师的单位到达并且第15装甲师在5月份被投入到北非。.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向日葵行動

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從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的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戰事,是中太平洋戰區的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關鍵的戰略性行動。該戰役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42年8月實施突襲馬金島展開序幕。 日軍在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的基地是大日本帝國東部防線的外圍防衛圈,在馬里亞納戰事則在次年夏季展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

坦克

坦--克,或者稱為戰--車。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具威脅的反抗力量。坦克一般裝備一門大口徑火炮(視坦克類型而定,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或同軸機槍。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大多數現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潛渡能力。.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坦克

坦克炮

坦克炮(Tank gun、戰車炮)是指安装在坦克上的火炮,是坦克的最主要的火力來源。坦克炮与高射炮同屬加農炮,因此兩者的弹道亦類似,追求高初速以及彈道平直以求迅速打擊目標。戰車炮主要使用穿甲弹、高爆弹攻击对方的坦克、装甲车辆和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除了高炮口初速與準確性之外,戰車炮還需要能夠在狹小空間(炮塔)內安裝與操作,而為了戰鬥中避免冒險打開車員出入的艙蓋排煙,所以在大部分現代坦克主炮中有一節加粗的部分,便是安裝了專用排煙器,以保障發射後的火藥煙氣不會倒流回車體內。大多數的戰車炮使用彈頭與發射藥一體成型的設計,以便利彈藥裝填與維持發射速率。 坦克炮主要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两类。在坦克上多装在可以360度回转的装甲炮塔内以获得最大的攻擊效能,並配備裝甲防护,与观瞄火控设备、自动装弹机和炮塔回转机构组成坦克的武器系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坦克炮

塞爾維亞人

塞爾維亞人 (Србијанци/Srbijanci)是居住於塞爾維亞的區域居民稱謂詞,常用於塞爾維亞族人,但是泛指不分種族居住於塞爾維亞的人。 在塞爾維亞語中,「Srbi」被用於來自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族人,嚴格指由塞爾維亞中心來的塞爾維亞族人,所以塞爾維亞語該詞不包括來自鄰國,例如波斯尼亞、克羅地亞等的塞爾維亞族人。一般說漢語的人亦可能會以「塞爾維亞人」來指「塞爾維亞族」。 在1852年的《塞爾維亞語詞典》中,指出: 「Srbijanci」一詞不常用於現代塞爾維亞語中,其中一個解釋是因為來自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族人可能會覺得被此詞侮辱。.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塞爾維亞人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Gebiet des Militärbefehlshabers in Serbien)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纳粹德国通过1941年4月的入侵南斯拉夫之战肢解了南斯拉夫王国,在其中的塞尔维亚地区扶持的一個傀儡政權。其領土範圍包括了今日的中塞爾維亞、科索沃北部地區(米特罗维察周围)和巴納特地區。由于塞尔维亚境内有关键的铁路、多瑙河航运交通枢纽,且其国内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塞尔维亚成为了被肢解的南斯拉夫王国中唯一被肢解建立军政府的领地。救國政府名義上的領導人是米蘭·內迪奇,但實際上內政都為納粹德國所控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Оборо́на Севасто́поля и би́тва за Крым、Schlacht um Sewastopo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與蘇聯在黑海的蘇聯主要海軍基地上發生的戰役,戰事由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结束,戰役中德軍使用了大量重型迫擊砲(200公釐—800公釐系列)協助攻城。.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是因張學良於九一八事變堅持遵守蔣中正意志不抵抗日軍,並在後續的戰役裡棄守錦州與熱河戰役不戰而逃,日軍取得區域優勢,长城、冀东战役已达国军能力所限,北平、天津等要处暴露於日軍威脅下,且华北旧军阀有通敌自立之嫌,为保华北,中華民國被迫與日本陸軍于1933年5月31日签定停战协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塘沽协定

塔兰托

塔兰托(意大利语:Taranto)位于意大利南部伊奥尼亚海塔兰托湾畔,是塔兰托省的首府,也是意大利重要的商港和海军基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塔兰托

塔蘭托戰役

塔蘭托戰役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0年11月11日晚上至11月12日,英國皇家海軍進行了在歷史上首次航空母艦艦載機對海軍艦隻的進攻,從地中海上的航空母艦派出少量飛機攻擊在塔蘭托港內的義大利艦隊,其預示大艦巨炮主義的終結及海軍航空兵之興起。.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塔蘭托戰役

大屠殺列表

#重定向 大屠杀列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殺列表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国

大西洋海戰 (1939年-1945年)

大西洋戰役(Battle of the Atlantic,該詞出自於溫斯頓·邱吉爾)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於大西洋的盟軍與納粹德國海軍針對海上通航線的一連串攻防作戰,時間從二戰開始至德國投降為止、縱貫整場二戰歐洲戰場,為歷史上規模最大、連續性最長的海空戰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西洋海戰 (1939年-1945年)

大英帝國

#重定向 大英帝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英帝國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英帝国

大東亞共榮圈

大東亞共榮圈,為大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提出的泛亞地區所謂的政治主張。其覆蓋地區包括東亞、東北亞、南亞和大洋洲等地,主張在日本的帶領下“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中解放亞洲”,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獨立”、“共存共榮的新秩序”之政治聯合體。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大東亞共榮圈”也隨之解體。.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東亞共榮圈

大日本帝國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陸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りくぐん)是日本军的陸上武裝部隊,1871年(明治4年)成立、1945年(昭和20年)解散。略稱為帝國陸軍,一般常以日本陸軍稱呼,並不使用全名稱呼。同時,日本陸海軍本來被稱呼為國軍(こくぐん)、皇軍(こうぐん),但表達為日本陸軍的場合較多。解散后,为与陆上自卫队产生区别,多以旧日本陆军或旧帝国陆军称呼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天王星行動

天王星行動(Операция «Уран»)为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战略性军事行动代号,目标为包圍、及部份。這個行動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一部分,作戰目的是消滅在史達林格勒城中及週邊地區的德軍。天王星行動的策劃早在1942年9月便開始,最終發展成包圍、消滅德國中央集團軍及在高加索地區的其他德軍。由于德軍沒有準備好在冬季作戰,加之位於蘇聯南方的部隊過分分散,其側翼又由較為貧弱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及義大利軍隊防守,因此蘇聯红軍佔盡了優勢。蘇軍的攻勢自羅馬尼亞軍隊正面防線展開,這些軸心國軍队战斗素质不如德军,同时还缺乏對抗蘇聯裝甲部隊的重型武器。 德軍為攻佔高加索油田地帶及史達林格勒而實施的夏季攻勢,造成了一條超过軸心國部隊预期防御范围的漫長戰綫。在德軍將數個機械化師從蘇聯調往西歐後這一情況更為惡化。加上該戰區經過數個月的激戰後,德國部隊,特別是在史達林格勒城內作戰的部隊消耗甚鉅。德軍只有将兵力約一個裝甲師的以及作為預備隊,用以支援掩護第6軍團側翼的羅馬尼亞部隊。與之相比,紅軍在準備進攻上在史達林格勒城內及周圍部署了超過100萬名士兵。然而蘇聯調動軍隊的動作並非沒有遭遇到困難:為避免暴露被德軍發現,蘇軍的秘密部署使得部分部隊因為后勤問題而未能按照計畫抵達,因此天王星行動的開始日期從11月8日延遲至11月17日,之後再進一步推遲至11月19日。 11月19日早上7時20分(莫斯科時間)蘇聯紅軍對位於史達林格勒城區的軸心國軍隊北翼展開攻擊;南翼部隊亦於11月20日開始進攻,雖然羅馬尼亞軍部隊能擊退蘇軍首輪攻擊,但在11月20日晚時,蘇軍繞過數個实力较强的德軍步兵師直接进攻羅馬尼亞第3軍團及第4軍團,这些轴心国军队不久之后就全面潰退。德軍機動預備隊沒有足夠力量用以擊退蘇軍的機械化矛頭,同時第6軍團指揮部亦未能及時調動史達林格勒城中的裝甲部隊,將它們重新部署以擊退這些威脅。11月22日晚上蘇軍兩翼的部隊於喀拉蚩會師,成功包圍了頓河以東的290,000名軸心國部隊。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命令軸心國軍隊繼續死守史達林格勒城中的陣地並以空運維持補給,與此同時蘇軍及德軍指揮官們也開始各自策劃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天王星行動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太平洋

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太平洋群島託管地(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TTPI),是聯合國委託美國於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託管地區,美國對該地區實際控制,直至1994年10月帛琉宣布獨立為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太平洋战争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奥地利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奥斯曼帝国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奴隶制度

奉系

奉系是民国军阀派系,属于北洋系,先后以张作霖和其子张学良為首,并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军政府。 20世紀初,奉系張作霖接受招安。唐德剛:〈從北京政變到皇姑屯期間的奉張父子〉,刊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奉系受到日本支持。1918年,张作霖統一滿洲。后联合皖系与孙中山的广东政权组成反直三角同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奉系

威瑟演習作戰

#重定向 威悉演习行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威瑟演習作戰

婆羅洲戰役 (1945年)

婆羅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在西南太平洋戰區最後一場主要軍事行動,在一系列由5月1日至7月21日期間的兩棲登陸行動中,由指揮的攻擊佔領該島的日本軍隊,盟國的海空軍力量,主要是由托馬斯·金凱德指揮的美國海軍第7艦隊、及美國陸軍航空軍第13航空隊亦在此戰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戰役中,他們受到了由海军中将指挥、位于婆羅洲東南部的日本陸軍和日本海軍,以及由陸軍中將指揮、位于西北部的日本第37軍的抵抗。 雖然該戰役當時在澳洲受到批評及在以後時間被認為是沒有意義或浪費士兵的生命,它仍然達到一系列目的如增強對佔領荷屬東印度大部份地區的日軍的孤立、攻佔主要石油供應地區釋放盟軍戰俘,當時這些戰俘的處境已十分惡劣(参见及)。 盟軍在婆羅洲一系列行動計劃代號為雙簧管及是屬於蒙特克萊爾行動的第2階段,該行動的目的是消滅當地的日軍及收復荷屬東印度、菲律賓南部及英屬婆羅洲北部,蒙特克萊爾行動的第1階段,代號為勝利,目的是在菲律賓的彭內島、宿務島及內格羅島登陸及已在1945年中完成。 原本雙簧管行動分為6個階段:雙簧管1號行動是攻打打拉根;雙簧管2號行動是攻打峇里巴板;雙簧管3號行動是攻打馬辰;雙簧管4號行動是攻打泗水或巴達維亞(雅加達);雙簧管5號行動是攻打荷屬東印度東部;及雙簧管6號行動是進攻英屬婆羅洲(沙巴),最後只有進攻打拉根、峇里巴板及英屬婆羅洲—納閩及文萊被實施,整個戰役由1945年5月1日實施的拉開序幕,於打拉根的東北部海岸實施登陸,之後在1945年6月10日實施: 在婆羅洲北部的納閩及艾文萊海洋實施登陸,1個星期後澳軍根據雙簧管6號行動的計劃,之後盟軍主力轉移至東面中部海岸,於1945年7月1日實施,在峇里巴板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 這些行動最終亦是澳軍隊對日軍的最後一系列行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婆羅洲戰役 (1945年)

嬰兒潮

嬰兒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昇的現象。歷史上有記載的幾次嬰兒潮,通常是起因於有振奮人心的因素,像是農作物豐收、打贏戰爭及贏得體育競賽等,但也有因為迷信的因素。在英文,形容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嬰兒潮

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Antwerpen;Antorf;Anvers,依法文譯盎凡爾,德语为安托尔夫)是比利时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港口城市和法蘭德斯的首府。它有512,000 居民(2013年1月),市區面積204.51平方公里,是比利时第二大城市。都市區面積1449平方公里,人口1,190,769人(2008年1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安特卫普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重定向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密码学

密碼學(Cryptography)可分为古典密码学和现代密码学。在西欧語文中,密码学一词源於希臘語kryptós“隱藏的”,和gráphein“書寫”。古典密码学主要关注信息的保密书写和传递,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破译方法。而现代密码学不只关注信息保密问题,还同时涉及信息完整性验证(消息验证码)、信息发布的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以及在分布式计算中产生的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攻击的所有信息安全问题。古典密码学与现代密码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古典密码学的编码和破译通常依赖于设计者和敌手的创造力与技巧,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存在,并没有对于密码学原件的清晰定义。而现代密码学则起源于20世纪末出现的大量相关理论,这些理论使得现代密码学成为了一种可以系统而严格地学习的科学。 密码学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同时其原理大量涉及信息论。著名的密碼學者罗纳德·李维斯特解釋道:「密碼學是關於如何在敵人存在的環境中通訊」,自工程學的角度,這相當于密碼學與純數學的差异。密碼學的发展促進了计算机科学,特別是在於電腦與網路安全所使用的技術,如存取控制與資訊的機密性。密碼學已被應用在日常生活:包括自动柜员机的晶片卡、電腦使用者存取密碼、電子商務等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密码学

密蘇里號戰艦 (BB-63)

密蘇里號戰艦(BB-6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艦,為愛荷華級戰艦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三艘以密蘇里州為名的軍艦,亦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建成的戰艦。是美國二戰最後一艘退役的戰艦,也因於二戰结束時被指派為受降艦而聞名於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密蘇里號戰艦 (BB-63)

密支那

密支那(မြစ်ကြီးနားမြို့,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1479公里,距曼德勒784公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的下游,在缅甸语中,密支那意为“大河之滨”。 密支那,原来叫“斯那公”又叫“三拉公”,为“绅士”的意思。在密支那这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里,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寺院和佛塔。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密支那曾被日軍及緬甸共產黨翁山將軍佔領。1944年5月,在中美聯軍史迪威將軍及副指揮鄭洞國策劃下,中國遠征軍由印度發起反攻,新一軍新三十八師、新二十二師、麥瑞爾突擊隊數千戰士空降密支那機場,歷經三個月圍城血戰,死傷數千戰士,最後攻入城中心火車站,密城勝利光復。日軍3000多人幾乎全數陣亡。美軍3000多人其中272人陣亡,2000多人傷病殘;中國遠征軍則傷亡達六千餘人,分別葬於城北和城南三處墓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密支那

寇松線

寇松線 (Curzon Line)是由英國外相寇松侯爵在1920年就波蘇戰爭提出的停火線(1921年被修訂,原來把利沃夫劃歸波蘭的線稱為B線)。其基礎為第三次瓜分波蘭時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的邊界。不少原德國人居住的土地被波蘭及蘇聯瓜分。 雖然界線因波俄雙方的互不承認而失敗,但在二次大戰後當中的A線卻成為波蘭和蘇聯邊界線的基礎。蘇聯解體後,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繼承了蘇方的界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寇松線

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尼可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羅曼諾夫即尼可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儒略曆1868年5月6日-1918年7月4日),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和芬蘭大公,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左派

巴巴羅薩行動

巴巴羅薩行動(德语:Unternehmen Barbarossa)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進攻蘇聯的代號,整場作戰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這個名稱來自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Barbarossa)。巴巴羅薩作戰從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12月以失敗告終,但德蘇戰爭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的計畫是要快速攻克蘇聯的西方領土,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為止,這條預定的終極目標也被稱為AA戰線。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最後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這場作戰的受挫可以說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捩點。最重要的是,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開啟了長達數年的德蘇战争,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罹難。.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巴巴羅薩行動

巴格拉基昂行動

巴格拉基昂行動(Oперация Багратион,取自於俄羅斯將軍彼得·巴格拉基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於1944年對白俄羅斯發動大規模攻勢的代號,於6月22日開始實行(與3年前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同一天),蘇軍自4個方向進攻,擊潰德國中央集團軍與收復了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並到8月渡過維斯瓦河、一直推進到東普魯士邊界的里加暫做重整。蘇軍這次的攻勢使得德國中央集團軍及其屬下3個軍團包括第4軍團、第3裝甲軍團及第9軍團崩潰,損失了28個陸軍師,被認為可能是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單一敗戰。德軍在這次行動中的損失無法彌補,軍事歷史學家說:「自從1944年夏季中央集團軍的崩潰後,德軍將要在東方進行一場極為痛苦的戰爭」。在這場行動結束後,蘇軍收復了大部分西部領土,也在羅馬尼亞與波蘭邊境取得立足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巴格拉基昂行動

不列顛戰役

不列顛戰役(Battle of Britain),又名英倫空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国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大英國協的紐西蘭、加拿大、澳洲、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歐洲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與英國併肩作戰,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與德國空軍一起戰鬥。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納粹德国的失败告终,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不列顛戰役

不值得活的生命

不值得活的生命」("Lebensunwertes Leben")是一納粹德國政府使用的詞彙,指稱那些沒有生命權的人種,其中包含所有的羅姆人;這些人種會遭國家處決或強制安樂死。「不值得活的生命」同時包含了患有嚴重疾病、不治之疾或體格與種族政策規定相去過遠的民眾。這項概念是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構成元素之一,最終更導致了猶太人大屠殺 by Dr.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不值得活的生命

中南半島

中南半岛(中印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印支半岛,L'indochine; Indochina 或Indo-China),指亞洲東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的半島,因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島包括今日的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南半島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立國后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五次大规模战争。衝突至今尚未平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东战争

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

#重定向 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國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國國民黨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國共產黨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是指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于1937年8月20日在南京签订的条约,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ミッドウェー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海戰的主要戰鬥在1942年6月4日於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後續戰事一直持續至6月7日。 1942年初,日本陸續達成南方作戰的戰略目標,但軍方卻對下一步行動意見紛歧。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堅持下,大本營放棄向新畿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的西南太平洋推進,轉為在6月4日進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的目標是利用登陸艦隊引誘在珍珠港事件倖免於難的美軍航空母艦,再派遣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空母艦予以伏擊。不過,日本海軍有兩艘航母在5月珊瑚海海戰受損而無法參戰,其無線電通訊密碼更遭到美軍部分破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根據破譯信息提供的情報,隨即制訂反埋伏作戰,緊急募集三艘航母到中途島。結果,美軍在6月4日成功伏擊機動部隊,以一艘航母沉沒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軍四艘航母。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美軍憑藉此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開戰以來的被動,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本海軍則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隨後於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爭中漸走下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

中途島(Midway Atoll,夏威夷語:Pihemanu),太平洋中部一群岛,屬於珊瑚環礁,陸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包含較大的沙島(Sand Island)與較小的東島(Eastern Island),及一些礁島。位於檀香山西北2100公里,屬波利尼西亞群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日中途岛战役而闻名世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途島

中歐會戰

中歐會戰(Central Europe Campaign),在當時的納粹德國又稱為帝國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為在中歐地區擊退德軍所發動一連串軍事行動,時間是自1945年3月22日到5月11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為止,盟軍統稱取名為“中歐會戰”。 在1945年春天歐洲戰場局面轉為對盟軍有利,德軍在突出部之役中受創。阿登攻勢是德軍在西線最後一次最大反攻作戰,但卻以失敗告終並消耗德軍剩餘戰力,殘存的德軍撤退至萊茵河東岸堤防防守。到3月中旬盟軍推進至萊茵河,美軍第1集團軍成功攻佔雷瑪根市魯登道夫大橋,並在此橋東岸建立小面積橋頭堡。 「蘇德戰爭」方面蘇聯紅軍已經佔領波蘭大部份國土,並且蘇軍有如潮水般擁入匈牙利及捷克東境,並暫時抵逹「奧德河-尼斯河線」。蘇軍在東線的快速推進,消滅了德軍不少兵力,導致防衛萊茵河區的德軍明顯兵力缺乏。而西方盟軍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準備工作,準備隨時攻入德國總司令部,盟軍似乎勝利在望。.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歐會戰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丹麦

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指皇姑屯事件之後,統治中國東北地區的奉系軍閥將領张学良將原來懸掛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南京,宣稱接受國民政府管轄的一個歷史事件。此舉標誌著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結束、國民政府完成中國統一、以及北洋政府時期的正式結束。 由於當時外蒙古已宣布獨立,加上原北洋政府僅於西藏設立代表處而並未進駐軍隊,張學良獲得國府除外交以外之軍政大權照舊的實質權力,服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為中華民國政府,故實現了當時中國的南北統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北易帜

希臘戰役

希臘戰役(亦叫瑪莉塔作戰,Unternehmen Marita)Blau (1953),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希臘本土及阿爾巴尼亞南部的戰爭,戰爭是由同盟國(希臘及大英國協)與軸心國(納粹德國及義大利王國)之間對壘,包括克里特島戰役及數次海上戰役,希臘戰役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爾幹戰場的大愛琴海部份。 希臘戰役一向被認為是希臘-義大利戰爭的延續,這場戰爭是義大利軍隊從1940年10月28日攻打希臘開始,在數個星期內義大利人被驅逐出希臘及希臘軍隊攻佔了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領土,1941年3月義大利的主要反攻失敗,德國向其盟友出手援助,瑪莉塔作戰在1941年4月6日開始,大批德國軍隊經保加利亞入侵希臘以保障其南翼,希臘及英國聯軍頑強抵抗,但最终因人數及裝備上的劣勢而最後潰敗,雅典在4月27日陷落,不過大英國協撤出了軍隊大约50,000人,希臘的戰事在伯羅奔尼撒的卡拉馬塔陷落後以德國完全勝利而結束;整個戰事持續24天,不過無論德國及同盟國高層均對希臘士兵的勇敢表示欽佩。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德國在希臘的軍事行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程有決定性的影響,它令德國推遲實施巴巴羅薩作戰,另有一些學者認為沒有影響及認為英國在希臘的干預毫無勝利希望的行動,是“政治上感情用事的決定”或一個“策略上的錯誤”。.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臘戰役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腊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欧

希意戰爭

希義戰爭(Ελληνοϊταλικός Πόλεμος或Πόλεμος του Σαράντα,Guerra di Grecia)是義大利王國及希臘王國之間在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4月23日間爆發的軍事衝突,它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巴爾幹戰役的開始,從1941年4月6日納粹德國干預起,這場衝突被稱為希臘戰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意戰爭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布尔什维克

七七事变

七七事變,又稱蘆溝橋抗戰、卢沟桥事變,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華民國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盧溝橋。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國駐軍第二十九军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軍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打輸,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為日本佔領,第二次中日戰爭随后全面爆发。.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七七事变

布達佩斯圍城戰

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蘇軍在布達佩斯攻勢中圍攻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戰役,围困长达50天。 圍攻最早開始於1944年12月26日蘇軍包圍了當時由德意志國防軍及匈牙利軍防守的布達佩斯,守軍在1945年2月13日無條件投降,進攻的蘇軍是由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指揮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守軍包括了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 Heer)、武裝親衛隊及匈牙利軍(Honved或Honvédség)。 围城期间约有38,000名平民死于饥饿和军事行动,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的圍城戰之一,此次围城是盟军向柏林推进过程中的一场策略性的胜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布達佩斯圍城戰

布達佩斯攻勢

布達佩斯攻勢是蘇聯紅軍為消滅在匈牙利王國領土上的德意志國防軍及其軸心國盟軍的進攻,攻勢由1944年10月29日至布達佩斯陷落於1945年2月13日,德軍在納粹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命令下佔領匈牙利(鐵拳行動),以阻止背離軸心國陣形及保障德軍的南翼。.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布達佩斯攻勢

布拉格攻勢

布拉格攻勢(Праж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次攻勢行動,該攻勢和進攻布拉格的戰役在1945年5月6日至5月11日進行,該戰役特別值得記載是因為它是在納粹德國於5月8日投降後才結束的,而戰役進行時亦出現布拉格起義。 布拉格在該蘇軍攻勢中被完全解放,德國中央集團軍各部或被消灭,或被俘虏及投降,全军覆没。中央集團軍的投降是在柏林陷落後9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3天後才出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布拉格攻勢

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多人口國家、規模最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二個規模空前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但回顧一些之前的衝突亦可被視為「世界大戰」。而「第三次世界大戰」則用來假設、描述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衝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大戰

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共有30條。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範圍內表述所有人類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的文件。其由联合国出版在其自己網站上。 《世界人權宣言》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和其他兩個可選協約一起包含在國際人權法案中,兩個公約都是在1966年通過。.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歷史

世界歷史,簡稱世界史,又稱人類史,一般是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雖然世界歷史本身早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就存在,但人類一直到近現代才真正用這個概念來研究和述說歷史。世界历史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根据不同的地区,可分为不同地区的历史,例如中国历史、美国历史;根据不同的代表事物,可以分为不同事物的历史,例如環境史、航空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歷史

市場花園行動

市場花園行動(Operation Market Garden,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發動的一次作戰。 此作戰的戰術目標是藉由史上規模最大的空降部隊奇襲,配合地面裝甲部隊的快速行動,奪取荷蘭境內主要河川上仍由德軍控制的一系列橋樑;而戰略目標則是在奪得這些橋樑的控制權後,讓盟軍得以跨越萊茵河這個德國邊境上最後的天險,趁德軍尚未站穩之際,在短時間內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此行動開始之初尚稱成功,盟軍在9月20日時攻下位於奈梅亨(奈美根)的瓦爾橋,但是最終因為位於阿納姆的最後一座橋樑,步兵援軍無法抵達完全佔領而宣告失敗,儘管英軍第一空降師已經堅守在當地並超過了最初預期的時間。然而一直到1945年3月,萊茵河仍然是盟軍與德國本土間一直無法跨越的屏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市場花園行動

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又称“三光”作战,日军在其作战命令中一般使用“烬灭作战”(燼滅作戦)等术语。这一最早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駿提出的策略,由其继任冈村宁次推向顶峰。中国抗日战争時期,由於部分交戰區採用了全民皆兵的游擊戰,導致日軍士兵不斷陣亡卻不能有效佔領,日本軍事機關曾命令其部隊,對中國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時,「不問男女老幼,應全部殺死;所有房屋,應一律燒毁;所有糧秣,其不能運輸的,亦一律燒毀」。侵华日军、特別是华北方面军(北支那方面軍),自1939年秋开始,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并将这一作战方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中国共产党的党政通告和传播媒介,将日军这种以毁灭抗日地区人力物力、摧残抗日军民抵抗意志为目的的军事策略,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這種殺光、燒光、搶光之行為,被稱為“三光政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三光政策

三国同盟条约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作三国公约、三国盟约(Tripartite Pact;Dreimächtepakt;Patto tripartito;日独伊三國間條約),于1940年9月27日由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与大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此项协定正式确立了上述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并被认为是对美国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腹背受敌。 条约中,三国同意在未来10年他们会 三国确认对方的势力范围,并承诺 条约补充1936年的德日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之不足,并消除德国与日本因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起的嫌隙。后来,匈牙利(1940年11月20日)和罗马尼亚(1940年11月23日)加入协定。保加利亚在德军进驻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三国同盟条约

下第聶伯河攻勢

下第聶伯河攻勢(也稱為“下第聶伯河戰役”)是1943年發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的一次軍事行動。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軍事行動之一,交戰雙方總兵力近400萬人,戰線全長1,400公里。在4個月之內蘇聯紅軍的5個方面軍從德軍手中解放了第聶伯河東岸,進行了多次渡河攻擊并在西岸建立起數個橋頭堡。在此之後基輔在基輔戰役中被解放了。 下第聶伯河攻勢是二戰中代價最昂貴的軍事行動之一,雙方的總傷亡人數估計在170萬人到270萬人之間。蘇聯作家及退伍軍人維克多·阿斯塔菲耶夫在回憶錄里寫道,每有25,000人踏上第聶伯河的一岸,只有5,000人至6,000人能踏上對岸。由於傷亡慘重,第聶伯河空降突擊成為了蘇聯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空降行動。 該攻勢包括幾個較小的軍事行動段落:梅利托波爾攻勢、扎波羅熱攻勢、皮亞季哈特基攻勢、茲納緬卡攻勢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攻勢。 蘇聯為表彰在下第聶伯河攻勢中表現傑出的戰士,共授予了2,438人“蘇聯英雄”的稱號,占蘇聯衛國戰爭中授予的11,635位“蘇聯英雄”總數的21%,在此前或此後的任何時候,都未有如此多人同時得到這一稱號。為了突破德軍在第聶伯河西岸構築的“東方壁壘”,無數蘇軍士兵前仆後繼,朱可夫在回憶錄中寫道: 強渡第聶伯河的部隊顯示出了最為勇猛、頑強和堅強不屈的作風。作為慣例,他們在抵達河邊時,沒有等待部隊利用重型設備架橋,而是立即渡河。作戰部隊使用他們能找到的任何工具和各種方法強渡第聶伯河:木筏、臨時渡船、漁舟和摩托艇。為爭奪對橋頭堡的控制權,雙方在對岸發生了激戰。部隊甚至沒有時間加固陣地,就立即與不惜一切代價發動反撲的敵人展開了混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下第聶伯河攻勢

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变(日本稱第一次上海事変),又稱為淞滬戰爭,是日本在1932年初發動的侵略上海之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為支援配合其对滿洲的侵略而自導自演引發的衝突。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揮下進行反擊,史稱「一二八事變」。 事變发生后,国际上出面调停上海的战火,却对日本佔領滿洲采取了放任的态度。1932年3月1日,满州国成立,达到了在滿洲炮制傀儡政权的目的。.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一·二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九一八事變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發動,美國陸軍航空軍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在日本广岛市投下原子弹的历史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場核武器空袭行動,原子弹爆炸造成广岛市超過十万名居民死亡,城市遭到毁灭性打击。 美国在3天后的1945年8月9日,再次对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摧毀了位於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日本于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的9天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日语中,如果将广岛县、广岛市的“”用片假名写作“ヒロシマ”(Hiroshima),则通常是在描述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的事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广岛市原子弹爆炸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乌克兰

乌克兰族

乌克兰族(українці,拉丁化:ukrayintsi)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有时候乌克兰族也会被称作乌克兰卢森尼亚人或是哥萨克等现已不常使用的名字。而根据乌克兰宪法的定义,“乌克兰人”一词不论民族指所有乌克兰公民。 乌克兰族母语为乌克兰语,分西南、东南和北方3大方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乌克兰族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亚洲

庫圖佐夫行動

庫圖佐夫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紅軍對德意志國防軍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取自於沙皇時代的俄國名將庫圖佐夫,該人在1812年的俄法戰爭中保衛俄國而聞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庫圖佐夫行動

庫班

庫班可以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庫班

康乃爾大學

#重定向 康奈尔大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康乃爾大學

二戰期間的戰略轟炸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略轰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敌方领土中铁路、港口、城市、工人居所及工业区进行的持续性空中打击。战略轰炸为一军事战略,与密接支援及战略空中力量有显著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多空军战略家认为对工业及政治基础设施而非纯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将能带来重大胜利。战略轰炸时常涉及对平民居住区的轰炸,相关军事行动有时刻意针对平民,以达到震慑作用并扰乱其日常秩序。二战爆发时国际法并未明确禁止对城市区域的轰炸,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及中日战争中这一情形已有发生。 二战期间的战略轰炸自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时即已开始。德国空军对波兰及平民区进行了无差别的轰炸行动,目标包括。随战事发展,轴心国及同盟国的轰炸规模均明显提升。1940年9月德国空军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轰炸。1942年后英国对德国的轰炸限制逐渐放宽,开始针对工业区域,并最终扩展至平民区Garrett 1993。美国对德国的轰炸跟随这一逻辑,对汉堡、德累斯顿及其他德国城市的燃烧轰炸广受争议。 在太平洋战场,日本对平民目标进行了持续的轰炸(如重庆)。美国于1944年10月开始对日本进行成规模的空袭行动,而至1945年3月已开始采用燃烧轰炸,1945年8月6日及9日则对广岛和长崎进行了原子弹轰炸。 战略轰炸的效用在战间及战后都受到了广泛的讨论J.K.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二戰期間的戰略轟炸

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Курск;Kursk)是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行政中心,位于,人口412,442(2002年人口普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战争中,德國與蘇聯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大型会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4輛坦克,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庫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规模進攻,德軍計畫使用4個軍團,欲從由南方的別爾哥羅德自南向北以及自北方的奥廖尔自北向南夾擊库尔斯克地區,企图合圍在库尔斯克以西的中央突出部的共有6个軍團的蘇軍,重奪戰略主動權,但由於蘇軍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3道防御线的嚴密防御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伤亡慘重,最後因為在1943年7月12日南線義大利被盟軍登陸西西里島,不得不抽調兵力防衛義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此次戰役後期,蘇軍發動一連串大型进攻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1943年7月12日-8月18日)、別爾哥羅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年8月3日-8月23日)相继收复了奥廖尔、別爾哥羅德和哈尔科夫,德军向第聂伯河方向全面败退。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夠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復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時也被視為歐洲東部戰線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關鍵轉捩點。.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库尔斯克会战

库页岛

库页岛,俄语名为萨哈林岛(Sakhalin)、日语名为樺太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位于北太平洋,日本以北,紧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于萨哈林州。其地形南北狭长,外形像一條魚,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主要河流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短暫且凉爽多雾,地理處於地震帶。年降雨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岛上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森林與石油、煤矿资源及漁業。 庫頁島面積約7.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9.3萬人(2010年1月1日估计),居住在该岛上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雅库特人和鄂溫克人等。其中俄罗斯人数量最多,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最大城市为南萨哈林斯克。 19世紀前,庫頁島原為當地遊牧民族居住地;並斷斷續續由中国中原王朝統治過,被称为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庫頁島被俄国稱為萨哈林,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十九世紀時清政府並未有效管轄該島,僅僅派員數年巡查一次。1858年,俄罗斯帝国通過《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割让庫頁島。1905年,日本通過《樸資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2月11日,英美領導人於《雅爾塔協定》中與蘇方達成協議,承諾使日本佔據的庫頁島南部歸還蘇聯,同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占领库页岛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和千島群島的主權,目前库页岛全部由俄羅斯控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库页岛

廣島市

廣島市()是日本一級行政區廣島縣的縣廳所在地,也是本州西部的最大城市。原本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自16世紀時毛利氏在此建城並且將行政中樞移至此地後,迅速發展成中國、四國地區規模最大的經貿中心。因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二战中饱受原子弹在内的军事攻击。.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廣島市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這也是歷史上人類目前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 盟軍在空襲日本多個月後,準備進行沒落行動進攻日本本土。二戰歐洲戰場於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後結束,但是太平洋戰爭仍在持續。美國、中國與英國在1945年7月26日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並未作回應。美國於是計劃使用曼哈頓計劃中成功製造的核武器,並分別於8月6日及9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小男孩原子彈及胖子原子彈。廣島約有90,000人—166,000人因核爆而死亡 ,長崎則有60,000人—80,000人死亡。 長崎遭受核彈轟炸後6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並在1945年9月2日簽署《降伏文書》,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影響所及導致日本政府於1967年宣布非核三原則,表明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代理人戰爭

代理人戰爭是指用第三者來代替自己打仗的戰爭。代理的第三者可以是政府、非國家武裝力量,或是僱傭兵。代理人戰爭的目的是打擊對手,但又不會引起全面戰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代理人戰爭

代議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又稱間接民主制,是由公民以選舉形式選出立法機關的成員(議員),並代表其在議會中行使權力(稱為代議),並與直接民主制相反。 除了在選舉中外,選民和被選者並無約束關係,即被選者在議會中的行為未必真正反映選民的意願,但其表現卻直接影響下次選舉中選民的投票取向。 民主政治可以有許多種分類方式,沒有任何一種分類法具有絕對性,赫爾德()曾順著歷史發展的先後,將民主政治分成九種類型,分別是古典(城邦式)民主、共和主義民主、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競爭式精英民主、多元主義民主、法治民主、參與式民主及自主式(世界主義)民主等。而最常見的分類方式就是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現代大部分國家均並非直接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是現代國家普遍實行的制度,但是在實踐中,形式上的控制機構和實際的控制機構不符,人民形式上擁有的權力與實際有限的權力不符,議員的承諾與實際表現也常常不相一致,甚至還有民主倒退的可能,因而饱受詬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代議民主制

仰光

仰光(),為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至內比都),人口约735万(2014年統計),面積為312平方英里,位於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於北緯16°48',東經96°9',而其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類金屬礦藏等。與其他東南亞的大城市比較,仰光相對地不太繁榮。市內建築迅速發展,大多數都是外資注入發展的(如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市內的下城區及大仰光地區有很多連鎖住宅和商業樓宇被重建或改建。現在仰光擁有東南亞最多的前殖民地建築。在殖民地建築內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廳、昂山將軍市場和公立醫院)也被列入重建項目。新城區和其他近郊的地區仍屬貧窮地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仰光

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俄语:Волга,又譯--),位於俄罗斯西南部,全長3,692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流入裏海。 伏尔加河是歐洲流域最廣以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經歐洲俄羅斯,是代表型的俄羅斯河流。俄羅斯前二十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有十一個是在伏尔加河流域中,其中也包括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世界水量前十大的水庫中,古比雪夫水庫和雷賓斯克水庫位在伏尔加河流域中。窩瓦河在俄羅斯文化中有特別的意義,常在俄國文學稱為Волга-матушка(伏尔加母親),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母親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伏尔加河

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双喜,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中国奉天省海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帅”,奉系军阀領袖张作霖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向蔣中正「兵諫」,12月25日,張學良釋放蔣中正,並隨蔣中正回到南京。12月30日被判刑十年,雖然五日後即被特赦,但而後一直遭到蔣中正軟禁。國共內戰時,張學良亦被安排來臺,先後曾居住於高雄壽山、西子灣、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蔣經國執政時,張學良依然遭軟禁於臺北市復興崗,直到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九十三歲的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定居美國夏威夷,軟禁長達半世紀,可說是被兩蔣幽禁一生。由於西安事變,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對張評價不同。台灣公共電視在張不再被軟禁後,製作一部以其口述為主之記錄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张学良

张纯如

张纯如(Iris Shun-Ru Chang,),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祖籍江苏淮安,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新聞系,是一位已故的美籍华裔新聞從業員、政治活動家、作家。生前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而闻名。张纯如于2004年11月9日舉槍自杀。以张纯如为主题的传记《发现张纯如》2007年出版发行,2007年还上映了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2017年在其故乡江苏淮安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开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张纯如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前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 佛朗哥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军人世家,青少年时代即在军中。1936年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1月26日成功占领巴塞罗那統一全國,并成立独裁政权,以法西斯主义统治西班牙。在二战中佛朗哥政权实行亲德、義的政策以换取相对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义上保持中立,并象征性的派出“蓝色师团”协助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1947年佛朗哥自任摄政王。在二战之后西班牙迅速成长为工业化的中等发达国家。1975年逝世后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佛朗哥统治期间,以灵活的外交方式,赢得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并且在二战之后使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实现经济飞跃。但是他也以其法西斯式的獨裁统治,严酷打击异己特別是親共产主义或社會主義人士,严重阻碍西班牙的民主化而遭到后人诟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Cairo Declaration,Déclaration du Caire,カイロ宣言,Каирск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Dichiarazione del Cairo,Kairoer Erklärung)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蒋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3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舉行會議後,在1943年12月1日所發表的对日作战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的通稱 中華民國方面收藏之原件原由外交部保管,目前寄放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計英文一頁。美國方面將原件「開羅公報」(Cairo Communiqué)存於美國國家檔案局(RG59),美國國務院出版的《1776-1949美國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彙編》則收錄了內容相同而標題為「1943年第一次開羅會議」(First Cairo Conference, 1943)的文件。日本方面在國立國會圖書館存有「開羅公報」(Cairo Communiqué)。 開羅宣言在各種語言中的譯名不同,漢語方面,與會的中華民國採用《开罗宣言》做為定名,英語方面,與會的中美英三國在之後的《波茨坦公告》使用Cairo Declaration這個名稱來稱呼開羅宣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开罗宣言

低地国家

低地国家(de Lage Landen,les Pays-Bas),又譯低地諸國,是對歐洲西北沿海地區的稱呼,廣義包括荷蘭、比利時、卢森堡,以及法國北部與德國西部;狹義上則僅指荷蘭、比利時、卢森堡三国,合稱“比荷卢”(Benelux)或「荷比盧」。 地理學家們在有關歐洲的地理著作,常把比、荷放在一起敍述。由於比、荷瀕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同盧森堡以及北部的部分地方稱為荷蘭(即“低地”)所以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後,人們仍稱比、荷為“低地國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低地国家

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重定向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但澤自由市

但泽自由市(Freie Stadt Danzig)是1920年至1939年间的一个半自主城邦,包括波罗的海德意志港口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及邻近地区的近200个城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第100条(第三部第十一节)条款,该政权于1920年11月15日建立起来。 但泽自由市包括但泽市及其附近的城镇、村庄和其他居民点,主要为德意志人居住,歷史上屬於德國。根据条约,这一地区将同一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及新建立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战间波兰)保持分立,但并非一个独立国家。自由市处于国际联盟的保护之下,与波兰为关税同盟关系。 波兰拥有在但泽发展和维护交通、通讯和港务的全部权利。自由市的建立是为了使波兰能够获得一个足够规模的海港,市内大多数居民为德意志人,但亦有显著的波兰裔人口Zapiski historyczne: Volume 60, page 256, Towarzystwo Naukowe w Toruniu.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但澤自由市

侦察机

偵察機泛指所有擔任情報與資料蒐集的軍用機種,這些情報與資料包括光學與非光學的訊息與蒐集手段,偵查的對象包含作戰中的敵人部隊,交戰中的敵對國家內部或者是其他與本國國家利益有關係的其他國家內部的相關情報。最初發想是利用飛機飛行高度優勢對地面狀況進行探查以打破戰爭迷霧的飛機,最古早的飛機投入戰場就是為了偵查用途,後來為了擊落敵方偵察機才有戰鬥機的發明,由於人造衛星的發明;專業偵查機有被取代一部分功能但是依然具有戰場價值在需要取得天候不良地區或更近距離的照片時。 偵察機所取得的畫面由早期的黑白照片進步到數位化的高解析彩色照片、影片,紅外線與雷達影像等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侦察机

復仇主義

复--主义 (法语:Revanchisme;源于法语名词 revanche ,意指复--) 从1870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意指透过政治运动,向一个国家收复于战争后所失去的领土之行为,可在战争完结多年后发生。一般而言,复--主义的萌芽,是基于挽回民族尊严、重建报复者地缘政治之影响,或是借助打败敌人获得经济利益。极端复--主义的思想,经常带有鹰派色彩,多数认为收复失地只能够以武力解决,此谓「以牙还牙」。 复--主义与民族统一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联。后者的意思,是某个民族的文化与人口在他们的民族国家之国界以外。 复--主义之思想,通常将民族与民族国家相提并论,并动用根深柢固的种族民族主义作宣传,宣称对国民在该国家外之居住地拥有主权。复--主义也通常利用沙文主义式的民族主义争取支持。复--主义之论据,往往是基于古代版图,甚至是原居民对领土之占有 (英语:Autochthonous) 。法律学也有同义的名词,是德语的 Urrecht ,译作原权、自然权或固有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復仇主義

德奧合併

德奥合併(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併)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合并)思潮能较容易地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 德国与奥地利合併,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德奥合併发生在萨尔区回归德国之后。1935年1月1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该区在国际联盟控制15年后举行公投,最后回归德国。德奥合併后,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獲得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先后侵略余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 事件发生前,德国先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奥地利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甚至让该黨参与奥国政府事务。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併。德国政府隨即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国纳粹党。奥国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 其他国家对事件反应温和。一战协约国实行外交抗议,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併之事,纵使《凡尔赛条约》阻止德国与奥地利合併。 奥地利在事件后失去独立国家之地位,直到德國戰敗後,兩國再度分家,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臨時政府成立,數月後得到二戰盟国的承认,延至1955年奧地利正式恢復主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奧合併

德式軍

#重定向 国军德械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式軍

德國南方集團軍

#重定向 南方集團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南方集團軍

德國中央集團軍

#重定向 中央集團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中央集團軍

德國北方集團軍

#重定向 北方集團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北方集團軍

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國會大廈(Reichstagsgebäude,简称Reichstag;官方名称为“帝国國会大厦大会场”,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äude)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的一座建筑。1894至1933年间首先是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1933年毀於火焚。二战后遭到废弃,东德在东柏林另建共和国宫以召开人民议会,西德也在波恩以召开联邦议院。1960年代该建筑受到局部翻修,但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时候才得到完全恢复,此时根据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國聯邦總統。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 德语中Reichstag一词本意为国会,产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现在专指德国国会大厦,而Bundestag则用来表示现在的国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是指1945年5月8日,由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同盟國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簽署的武裝力量協議,並由法國和美國代表擔任簽署證人,從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馬克

德国马克( ,,简写为"DM")是德国在2002年欧元使用前的法定货币。英语中,通常被称为"Deutschmark",而德国人一般叫或者。1948年,它首先在盟军占领区发行,以替代原先的帝国马克,并在之后作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直到1999年被欧元替换;它的 硬币与纸币继续流通,直到2002年欧元纸币与硬币的发行。欧元引入后,德国马克不再是法定货币——与其他欧元区国家一样,欧元与原来的货币混合流通了两个月。在2002年2月28日以前,马克硬币和纸币继续在德国作为有效的支付形式。 德意志联邦银行保证全部的德国马克现金可以在任何联邦银行的网点进行无限期兑换。纸币甚至可以用邮件寄到银行。 1998年12月31日,欧洲中央银行(ECB)确定了欧元与马克的兑换比率,自1999年1月1日起,马克与欧元的比价固定为DM 1.95583.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馬克

德國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殖民地(Deutsche Kolonien 或 Deutsches Kolonialreich)由霍亨索伦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后期建立。德国统一之前,一些德意志政权也曾经短暂建立过殖民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國殖民地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国

德国之声

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德文缩写为“DW”)是按《德国之声法案》设立,並由德國政府提撥預算資助的宣傳機構,是德国广播电视联合会(ARD)的成员,前身為西德政府設立的廣播公司。總部設於波昂和柏林。在60多個國家共有1500多名正式員工與1500多名自由員工,與波昂及柏林的同事合作製作廣播、電視以及網際網路的資訊服務。以29种语言播出广播节目,以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播出电视节目。內容上側重國際時事,也包含介紹德國,以及德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雙邊交流。 德国之声网站是德国之声多媒体、互动的网上服务项目。德国之声网站以30种语言提供有关德国、欧盟以及国际的时事新闻、背景報導。德国之声中文网每天更新时事、经济、文化和体育新闻,提供包括如何留学德国以及欧洲旅游等信息,并提供部分被中国大陆当局禁止出版图书的在线阅读,但不提供德國當局禁止出版图书的在线阅读。 德國之聲的官方數據指出,該公司每週在世界各地觸及1億5700萬名閱聽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国之声

德国总理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简作Kanzler)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德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有权直接任命联邦政府各部长,并确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方针。總理是由德国联邦議會根据联邦总统的建议未经辩论的选举产生,再經联邦总统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联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国总理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非洲軍

德意志非洲軍(Deutsches Afrikakorps)是二次大戰北非戰場中控制利比亞和埃及的德國裝甲部隊,編制為軍。由於附屬於軍的部隊有輕微變動,所以這詞通常用於表示它的司令部和戰鬥部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意志非洲軍

德意志族群

#重定向 德意志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意志族群

徵兵制

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徵募軍人的制度,亦稱為義務役、常備役、充員兵役等,意指全體國民,如符合一定條件(通常是年滿法定年齡,且身體健康、無殘疾的男性),均須強制性加入軍隊服役一段時期(通常由半年至三年不等,視乎國家及軍種而定)。與募兵制(亦稱為志願役)為相對用詞。由於義務役成員是強制性、非自願及非終生性,因此實施徵兵制的國家通常會同時實施募兵制,容許自願選擇以軍人為長期職業的人士,在義務役期完畢後,繼續在軍隊服役。一般士兵由徵兵而來,士官幹部、軍官幹部則主要採志願方式招募,除非志願方式招募不足者,如中華民國每年都會舉辦預官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義務役青年,使之在服役期間晉升為下士士官或者少尉軍官。 中華民國及大韓民國的義務役制度,近年來常發生棒球球員、藝人的兵役問題。雖然兩個地方法律明文規定男性有服兵役的義務,但仍有一定的轉圜空間;有部分的棒球球員與藝人在國際上有知名度,但因為兵役問題可能導致事業中斷,兵役機關會採取彈性的方式使被徵召入伍的藝人與棒球球員擔任為期十二天的「補充兵」。此外,臺灣和韓國的資訊產業發達,為求有效利用資訊產業人才,兵役機關會彈性實施「研發替代役」制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徵兵制

保加利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Царство България / Tsarstvo Bulgaria),亦称保加利亚第三帝国,是於1878年2月19日到1946年9月期間存在於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君主制國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保加利亞王國

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

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於1941年5月26日至5月27日,在法國布雷斯特以西大約560公里處展開。雖然這是一場戰艦之間的決定性海戰,卻沒有普遍接受之名稱。 該戰役丹麥海峽海戰的後續,1941年5月24日,“俾斯麥號”和護送她的重巡洋艦尤金親王號已經擊沉了著名的英國戰艦胡德號和擊傷另1艘戰艦威爾斯親王號,迫使它退出戰鬥。這次戰鬥後,“俾斯麥號”被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的船隻和飛機追擊了兩天。最終在5月26日晚上,它的舵機因被魚雷轟炸機攻擊而報廢並於次日早上被官兵自行鑿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帝国

俄羅斯人

俄罗斯人(русские)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族群,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及其邻国,在中国东北又被称作老毛子。 俄罗斯人也可以不论其民族泛指所有俄罗斯国民。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俄罗斯民族占俄罗斯总人口约80%。.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俄羅斯人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为1949年到1989年间在匈牙利存在的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王国 (1920–1946)

匈牙利王国(Magyar Királyság)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1920–1946)在中欧存在的一个国家。匈牙利王國雖然號稱是王國,但王位始終處於空缺狀態。在1919年擊潰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霍爾蒂·米克洛什擔任攝政職位直到1944年,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實行獨裁統治。匈牙利王国在二战期间,加入了轴心国一方。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箭十字黨發起政變,匈牙利王國變為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蘇聯入侵匈牙利后,箭十字黨政權崩潰。匈牙利王國直到1946年匈牙利共和國(第二共和國)成立為止都在理論上存在。首都設為布達佩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匈牙利王国 (1920–1946)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簡稱化武,指在化学战時利用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作为武器。该类武器与核武器及生物武器同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其大规模杀伤性,NBC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缩写)均不属于常规武器。通过适当的保护装备、培训和排除污染措施,化学武器的主要作用能够得到有效抑制。许多国家拥有大量武器化的化学制剂库存作备战之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化学武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北京市

國家馬克

國家馬克,又名帝國馬克(Reichsmark;標記:RM)為德國自1924年至1948年6月20日所通行的貨幣。國家馬克的發行是為了替代已經極度貶值的紙馬克。國家芬尼(德语:pfennig、簡稱為:Pf),則作為國家馬克的輔助貨幣(輔幣),而每1國家馬克則等價於100國家芬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馬克分別被西德馬克和東德馬克所取代。.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家馬克

國共內戰

#重定向 国共内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共內戰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的成立目的如《》所述,包括透過集体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国际联盟及其他同時期的條約也提到勞動條件、對原住民的公平待遇、人口走私与贩毒、軍備交易、公眾衛生、戰俘待遇,以及保護歐洲的少數族群。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期间,國際聯盟达到極盛時期,会员国数量高达58個。 國際聯盟所体现的外交思维反映了數百年來世界外交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國際聯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需要依靠當時國際間的大国執行其決議、維持經濟制裁,或是在必要時提供軍隊,然而這些大國未必願意這麼做。經濟制裁也會傷害國際聯盟的成員,因此這些國家不願意配合。美國則因為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國聯。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時,國際聯盟指責義大利軍隊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醫療帳篷作为攻擊目標,贝尼托·墨索里尼则回應称:「國際聯盟在麻雀大声喊叫時運作的很好,但在老鹰掉下来時一點用都沒有」。 在1920年代國際聯盟有顯著的成功,也有一些早期的失敗案例,但國際聯盟終究未能阻止轴心国在1930年代的侵略行爲。德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退出了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發證實,國際聯盟無法起到維護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再度發生的作用。國際聯盟歷時26年,後來被1946年4月20日成立的联合国所取代。此外,联合国繼承了一些國際聯盟成立的機構及組織。.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際聯盟

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

#重定向 陸軍總司令部 (德國國防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

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4年師法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創設之軍隊。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所轄的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进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經歷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國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革命軍北伐,又稱國民政府北伐、國民黨北伐、國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間,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向北洋軍閥發動政變之內戰,因為國民革命軍戰場由南向北推進,故又簡稱“北伐”或“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由蒋中正担任总司令,起兵廣東,连奪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進至華中,國民政府内部因对蘇聯與中国共产党态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復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加入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後,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军阀、安國軍總司令、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张作霖從北京撤往中国东北,隨後因皇姑屯事件被炸死,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國民政府完成武裝奪權。 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除了透過直屬的國民革命軍,也吸收中國各地反北洋勢力,成功將北洋軍閥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的政權。但實際上,國民政府的組成內外仍有不同派系勢力,造成日後發生中原大戰等連串內鬥衝突,且由于之后的日本入侵中国以及国共两党间的斗争,导致中国实质上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中国大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軍 (西班牙內戰)

國民軍(Bando nacional)是指在1936年7月18日至1939年4月1日的西班牙內戰中,對共和政府發動叛亂的軍隊。與國民軍對立的一方,稱作共和軍。共和派稱國民軍為「煽動者」、「法西斯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壓迫者」,而國民軍稱共和軍為「赤色份子」、「布爾什維克」、「分裂主義者」。國民軍組成者主要有:法西斯主義者、民族主義者、長槍黨黨員、保皇派人士(分作支持阿方索十三世王位和另一派宣稱王室「正統派」的卡洛斯一派(Carlos))、西班牙軍事聯盟、地主階級者、反共產主義者、天主教教權者與信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民軍 (西班牙內戰)

國會圖書館 (美國)

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是美國國會的附屬圖書館,也是美國實際上的國家圖書館,為美國5個國立圖書館之一。位于华盛顿。 整個館舍由托马斯·杰斐逊大楼、约翰·亚当斯大楼、詹姆斯·麦迪逊大楼三座建筑组成,均坐落於华盛顿特区。其書籍收藏量有3000萬種,涵蓋了470種語言,超過5800萬份手稿,是美國最大的稀有書籍珍藏地點,當中包括了《古登堡圣经》、 超過一百萬份美國政府刊物、一百萬份跨越三個世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報紙、3萬3千份報刊的合訂本、50萬個微縮膠片卷軸、12萬本漫画书;除此之外,還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獻、電影、480萬張地圖、270萬首音樂,館藏量為全球最大。.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國會圖書館 (美國)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是蘇聯紅軍為了消滅在烏克蘭及波蘭東部的德意志國防軍而發動的進攻,行動在1944年7月中進行,在為期1個月之戰鬥中,蘇軍達成了目標,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在歷史上經常被同時期之巴格拉基昂行動的成功和德國中央集團軍的崩潰所掩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

制空權

制空權是空戰軍事理論,指空中戰力將敵方的空中戰力進行壓制乃至完全摧毀,於期望的空域中取得優勢,使陸、海、空三大軍力能夠無礙進攻的力量。自兩次世界大戰起,兩方軍隊勢力衝突時,最有效也最有利的就是取得制空權,以利我方陸軍/海軍執行任務,並防止對方空軍干擾,也能對我方部隊進行支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五角大廈則將制空權分為完全將敵方之空中武力徹底排除、摧毀之「空中霸權(Air supremacy)」;以及暫時排除敵方之空中武力,便已取得作戰優勢之「空中優勢(Air superiority)」兩種類別。 制空權最早由義大利軍事家杜黑提出。在杜黑的專著《制空權(Il Dominio dell'Aria)》中,現代戰爭依靠全體國家工業基礎的支援,一旦摧毀基礎建設就足以使敵軍失去發動戰爭的能力。他認為只要敵軍缺乏槍械、子彈、戰車或飛機等等的軍事裝備,便會因無法繼續作戰而造成社會動亂進一步迫使敵人投降。如要徹底摧毀敵軍的生產力,就必須對其發動戰爭的軍用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制空權

刺蝟砲

刺蝟砲,也叫刺猬弹(Hedgehog)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时加拿大人Charles F. Goodeve带领英國皇家海軍的杂项武器发展指导部(Department of Miscellaneous Weapons Development)發明的反潛武器,大量使用於驅逐艦與護衛艦,作為深水炸彈的輔助武器,保護運輸物資的商船免受德國潛艇攻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刺蝟砲

刻赤半島戰役

1942年5月初克里米亞戰線圖 刻赤半島戰役 (Unternehmen Trappenjagd、Опера́ция «Охо́та на дро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南方集团军群及羅馬尼亞軍隊向防守克里米亞半岛東部刻赤半島的苏克里米亚方面军而發起的进攻戰役,戰事從1942年5月8日进行到5月18日。軸心國軍在戰役中幾乎完全消滅蘇軍,蘇軍損失了3個集团军(第44、第47及第51集团军)21個師,共有超過160,000人陣亡或被俘。 在刻赤半岛的行動是德軍即將實施的夏季攻勢的一部份,及它的成功令軸心國可以在之後數月間成功攻佔塞瓦斯托波爾。 一部份蘇軍生還者拒絕投降并在之後數月間堅持戰鬥,因而導致德軍的大屠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刻赤半島戰役

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

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於1944年1月14日開始蘇聯紅軍對德國北方集團軍之攻勢,攻勢之下半部分是首個月之納爾瓦戰役,參與行動的包括三個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及,參戰的蘇軍共擁有822,000人、10,070門火炮、385輛坦克及370架飛機加上波羅的海艦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

列寧格勒圍城戰

列寧格勒圍城戰,或又名「封鎖列寧格勒」(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Leningrader Blockad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為了攻佔蘇聯列寧格勒而實施的軍事行動,圍攻從1941年9月9日開始直至1943年1月18日蘇軍才開闢了一條通往城市的狹窄通路,到了1944年1月27日才最終獲得解放,共計被圍872天。 解放列寧格勒的1月27日後來被俄羅斯政府列為「俄羅斯軍人榮譽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列寧格勒圍城戰

喷气式飞机

喷气式飞机(Jet aircraft),又称為--,是一種使用喷气发动机作為推進力來源的飞机。其與傳統的螺旋桨飞机除了使用的動力系統不同之外,所適合的飛行環境也不盡相同:螺旋槳式飛機需通過螺旋槳擾動周遭空氣達到往前推進的目的,因此不能在空氣密度太稀薄的高空中飛行;相反,噴射機由於發動機運作原理的不同,需在10,000至15,000公尺的高空中才能達到最佳推進效率。除此之外,為配合高空飛行時的氣壓降低,噴射客機大部分都配置有加壓艙,而駕駛噴射軍用機的飛行員,則需要穿戴具有加壓功能的飛行服及飛行面罩。 今日的民用噴射機大多以75%至85%音速飛行,相當於0.75至0.85馬赫,它們所使用之推進系統,依照其運作原理的特性差異,通常還可以被大致分類為下面幾種:.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喷气式飞机

呂宋島戰役

呂宋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及菲律賓聯軍的登陸戰役,以消滅島上的日本帝國軍隊,戰役結果是美國和菲律賓聯軍獲勝,盟軍在3月份控制了呂宋島上所有戰略及經濟上重要之據點,雖然在包圍圈內的日軍仍持續在山區抵抗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呂宋島戰役

和平主義

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Pacifism),是反对战争或暴力的一切形式,追求和平和非暴力方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和平主義

傳染病

傳染病是一種可以從一個人或其他物種,經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或物種的感染病。通常這種疾病可藉由直接接觸已感染之個體、感染者之體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體,亦可透過飲水、食物、空氣或其他載體(vector)而散佈。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此外,感染症也不可和感染混淆,兩者並非同義詞,因為感染未必會引發疾病症狀或宿主不適。"Infectious disease."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傳染病

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指形式上獨立,但其内政外交卻受到外國指揮、控制的政權,是從屬國的一類。一些小國内政外交往往難免會受到大國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受到指揮控制,不可以視爲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一个特定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中产生的词汇,通常指某个政权,因为外国势力的扶持,或者由外国侵略者所建立和控制而导致其法统“非法”。當一個政權的最高首腦由外國勢力授意產生,而不是由本國公民選舉產生,該政權必然是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一词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色彩,不少处于内战,或者有外国势力插手的战争中的政治实体,都互相指责对方是某一外国势力的“傀儡政权”,己方则是“合法政府”。比如說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曾相互指責對方为美國或苏联的傀儡政權。韩國政府和朝鲜政府也是如此。 傀儡國家一詞很容易被誤用或濫用,因此需要一些規範以避免濫用的情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傀儡政權

哥德防線

哥德防線(Linea Gotic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階段中,阿爾貝特·凱塞林陸軍元帥沿亞平寧山脈頂峰所設的最後一條主要防線,當時在義大利戰鬥中撤退的納粹德國軍隊正抗擊由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指揮在義大利的盟軍 。 希特勒十分關心哥德防線的準備工作:他擔心盟國將在防線的外側翼實施兩棲登陸。因此,為了降低其在盟友和敵人中的重要性,他命令命名時要考慮歷史內涵和改變,理由是如果突破防線,盟國將無法使用更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以擴大其勝利影響。為回應這一命令,凱塞林在1944年6月將名字改為“綠線”。 在1944年秋季橄欖枝行動(亦稱為裡米尼戰役)期間,哥特防線是橫跨亞得里亞海岸和中央的亞平寧戰線,但凱塞林的部隊始終能夠有秩序地撤退,並沒有決定性的突破實現。這並沒有發生,直到新的1945年的春季攻勢為止。在1945年4月29日,德國C集團軍司令海因里希·馮·菲廷霍夫將軍,簽署了投降文件,而在義大利的敵對行動在5月2日正式停止 。.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哥德防線

哈瑞·杜魯門

#重定向 哈里·S·杜鲁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哈瑞·杜魯門

冬季防線

冬季防線,是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義大利建立的一系列防禦工事,它是在大戰中由托特機構建設而成,其中最重要的防禦工事,叫古斯塔夫防線,由從北面而來流入西面第勒尼安海的加利格里阿諾河經亞平寧山脈到東面亞得里亞海沿岸的桑格羅河。 防線的中心是位於橫跨通過利里河谷,向北通往羅馬的6號公路上的卡西諾鎮,其山上有能俯瞰利里河谷的蒙特·卡西諾修道院,蒙特·卡西諾山令德軍能清楚觀察所有盟軍之進攻,在亞平寧山脈以西有2條輔助防線:在古斯塔夫防線前面是伯恩哈德防線及在後面5英哩的希特勒防線,冬季防線上的碉堡滿佈炮窖、混凝土地下碉堡、可轉動的機關槍砲座、有刺鐵絲網及地雷陣,它是德軍在羅馬以南最強大的防線,防線上佈署了德軍15個師,它令盟軍從1943年11月中至1944年5月底需經苦戰才能通過冬季防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冬季防線

冬季战争

冬季戰爭(talvisota,vinterkriget,Зимняя война)是一場蘇聯與芬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展開,蘇聯最終慘勝於芬蘭,令其割讓與租借部份領土,而後於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為結束。 自立國以來蘇聯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威脅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蘇芬之間的幾次談判皆無結果,蘇聯決心武裝入侵芬蘭。1939年11月26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砲擊事件」,以此為藉口對芬蘭宣戰,在兩國邊境發動全線進攻。國際聯盟將蘇聯的行動視為非法攻擊,於12月14日將該國除名。 蘇聯投入大規模的軍隊進攻芬蘭,並在兵力、飛機、戰車上佔有壓倒性優勢,然而戰前其軍事領導人因約瑟夫·史達林於1937年開始的一連串的政治整肅而被處死或入獄,以致冬季戰爭爆發時,蘇軍僅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由於上述因素,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戰技拙劣、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然而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出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結束了戰爭。 冬季戰爭中,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則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冬季戰爭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次大戰的進程,在蘇芬交戰期間,英法曾想以援芬藉口派兵登陸斯堪地那維亞來切斷供應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瑞典鐵礦石生產地,但未能成行。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著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畫。最終在1941年6月底爆发了「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协同出兵企图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冬季战争

冬季攻势

冬季攻势是指1939年11月26日至1940年4月1日,由南嶽會議策定反攻作戰計畫,發動北起包頭,南迄北海的冬季攻勢,以二、三、九戰區擔任主攻,配合1939年10月完成之第二期整訓部隊,參戰部隊分別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冬季攻势

冲锋枪

冲锋枪(Submachine gun,縮寫SMG),旧译手提机枪或手提轻机枪,一般泛指设计上用来由单兵抵肩射击的风冷、弹匣/弹鼓供弹、自动连发手枪弹的轻型枪械。 世界上第一款冲锋枪式设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意大利于1915年推出的维勒·帕洛沙(Villar-Perosa,简称VP或FIAT Mod.1915)航空机枪,采用双枪管设计,发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枪子弹,装有两脚架但没有枪托,射速超过每分钟1500发,但因为是固定在飞机上而非单兵携带所以不被一些人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一战末期,VP机枪的设计被贝瑞塔公司改成單管直接装上了木质枪托,变成了OVP冲锋枪,之后又进一步改造成了配有25发弹容量弹匣、射速每分钟900发的贝瑞塔1918式冲锋枪。紧随其后,德国人也推出了发射9×19mm鲁格弹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从此德语中一直使用“Maschinenpistole”(机关手枪)一词来形容冲锋枪。英文的“submachine gun”一词则来自于同一时期美军陆军准将约翰·T·汤普森(John Taliaferro Thompson)在1918年设计的汤普森冲锋枪(Thompson submachine gun)。.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冲锋枪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

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1944年11月 - 二战结束)。历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第11军军长等,官至勋一等功一級陆军大将。父亲冈村宁永曾任职于江户幕府。第一任妻子是星野理枝,后因故过世;第二任妻子是贵族院议员加藤宇兵衛的女儿。陆军三羽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冈村宁次

内维尔·张伯伦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8年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德语区割让予德国。此后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英国被迫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八个月内张伯伦为英国战时首相。 张伯伦曾于商界及地方政府工作,并于1916年至1917年短期任国家服务总监。此后他决定跟随其父亲约瑟夫·张伯伦及其兄长奥斯丁·张伯伦的步伐,于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时年49岁。他拒绝了一项内阁职位,并作为后座议员直至1922年。1923年他迅速升任为卫生大臣及财政大臣。在一届工党领衔的政府任期后,张伯伦重返卫生大臣职位,于1924年至1929年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31年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财政大臣。 1937年5月斯坦利·鲍德温卸任,张伯伦接替其首相职位。在其任期内对德国政策成为中心问题,在慕尼黑的外交举措受到当时英国人民的欢迎。希特勒持续其侵略性举动,张伯伦承诺捍卫波兰独立,而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亦履行承诺同德国开战。在联军被迫从挪威撤退后,张伯伦认为政府此时应当得到所有党派支持,但工党和自由党亦不愿参与由其领衔的政府,由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宣布辞职,温斯顿·丘吉尔接替其职位。去职后的张伯伦在国会中(尤其是保守党中)仍旧受到广泛尊敬。其为战时内阁的重要成员之一,并在丘吉尔缺席时领衔这一内阁,但由于健康原因后被迫辞职,六个月后,张伯伦因癌症过世。 历史学家对张伯伦的评价极具争议。其初始声望较高,但1940年7月的《》对张伯伦等人进行了严苛的抨击,称其在慕尼黑外交失败并未能使英国对战争进行充分准备;该书以及日后的一系列出版物几乎彻底摧毁了其名望,而在其过世后的一代史学家(如丘吉尔所著《风云紧急》)绝大多数持相同观点。近年史学家对张伯伦及其政策的态度逐渐好转,引证最新解密的政府文件,认为1938年时的英国准备仍旧不足,对德国开战将带来灾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内维尔·张伯伦

军国主义

軍國主義(Militarism),是一種認為軍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基礎,並將保證軍事力量視作為社會最重要目標的意識形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军国主义

军阀

軍閥可以定義為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据一方,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以下為軍閥的定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军阀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le 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条约

啤酒館政變

啤酒馆政变(又称啤酒馆暴动、慕尼黑政变;德语称作Hitlerputsch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Putsch意思是政变)在1923年11月9日晚上发生,由德国纳粹党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发动,並計畫仿效先前貝尼托·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進行類似行動推翻魏玛共和国。但最后失败。主要策划者包括纳粹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一战德军名将埃里希·鲁登道夫及其他战斗联盟(Kampfbund)的成员(由纳粹党、冲锋队、Oberland League与Reichskriegsflagge等组织组成)。 政变失败后三天,希特勒被判叛国罪。他的部分同党被捕,也有些逃到奥地利。魏玛共和国政府捣破纳粹党的总部,并查封了党报《人民观察家报》。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与其部下鲁道夫·赫斯被判监五年,魯登道夫則被判無罪。在牢狱中,赫斯担当秘书,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作为后者的自传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這次政變雖被鎮壓,卻提高了希特勒在黨內的地位。同時希特勒明白不能以武力夺权,而是应该用合法的途径。希特勒最后在该年12月獲釋,但赫斯则坐牢七年半。 啤酒館政變的結果是納粹的發展和促進。 事件中,有16位纳粹党的支持者身亡。希特勒在《我的奋斗》的前言中提及他们的名字,并讚賞他们是烈士。1935年,以上死者葬於慕尼黑一个装修华丽的墓室中。1947年,盟军破壞墓室,并把遗骨四散。.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啤酒館政變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南斯拉夫戰役(德方稱其為:「25號作戰」(Unternehmen 25),在南斯拉夫則被稱作「四月戰爭」(Aprilski ra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和匈牙利王國等軸心國於1941年4月6日入侵南斯拉夫王國的行動,最終南國軍隊於4月17日投降,軸心國分別佔領其領土。 入侵南斯拉夫的決定起源於德國即將展開對蘇聯的戰爭,為鞏固其側翼安全,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1941年起即對東歐與巴爾幹諸國施壓,迫使它們加入軸心國軍事同盟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皆已加入,南斯拉夫領導人攝政王保羅親王為防止國家被軸心軍隊入侵,也於1941年3月4日親訪柏林答應加入,3月25日其外交部長簽署協約。隔天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發生了由空軍總司令杜尚·西莫維奇上將領導的軍事政變,擁立年僅18歲的彼得二世為國王,宣佈廢除3國協約,並與蘇聯簽訂友好條約。希特勒對南斯拉夫的轉變既震驚又憤怒,下達了元首第25號訓令,指示德國國防軍作好「摧毀南斯拉夫」的準備。1941年4月6日軸心國開始其軍事行動,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的軍隊自南斯拉夫漫長的國境同時進攻,由於南斯拉夫國內複雜的民族問題,使得當軸心軍入侵後,許多克羅地亞族的平民與士兵不願為塞爾維亞人主掌大權的王國所奮鬥,加上武器落後、國境線漫長難以防禦等因素,導致南斯拉夫在軸心軍的攻擊下急速瓦解,德軍於4月13日攻佔貝爾格萊德,4月17日南斯拉夫軍即投降,軸心國佔領全國,南斯拉夫王國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倫敦。 希特勒將南斯拉夫分割,建立了親德的克羅地亞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並將其他領土交由意大利、保加利亞和匈牙利所佔領。隨後南斯拉夫境內許多團體組織了地下反抗勢力,開始了長達4年的南斯拉夫戰線。在此期間,南斯拉夫抵抗勢力中規模最大者為由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保皇派塞爾維亞游擊隊“南斯拉夫祖國軍”(又稱「切特尼克」)兩組織,軸心軍不斷對其發動圍剿作戰,並對任何協助游擊隊的南斯拉夫居民處以殘忍的報復行動。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逼近,德軍撤離南斯拉夫領土,而狄托則取得了南斯拉夫全國的實質控制權,於戰後建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兩德統一

兩德統一(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1990年10月3日透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原東德脫離華沙條約組織。.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兩德統一

兩棲作戰

兩棲作戰(Amphibious warfare)是一種作戰形式,主要是利用海軍、後勤將己方軍事力量(如陸軍或海軍陸戰隊)自海上投入敵岸或是從己岸移動軍力至他處。兩棲戰是現代戰爭中最複雜的軍事行動,需要機動力、空中支援、海上運輸、后勤和戰略,它能夠進行對敵人不利的戰略佈署和迫其轉移軍力,有效突擊與打擊敵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兩棲作戰

八紘一宇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廣島縣福山市素盞嗚神社,建立了祈願戰爭勝利的「武運長久」與「八紘一宇」石碑。 八紘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军方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动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八紘一宇

共产党

共产党是指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的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華人民共和國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共产党与独裁政权的挂钩始于斯大林1922年当选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世称之为“斯大林主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共产党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共济会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关东军

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listen,一般通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會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萨格勒布。克國將行政區劃分為20個縣與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札格瑞布,其領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2017年克羅埃西亞人口約為415萬人,多數為克羅埃西亞人,自從克羅埃西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後至今該國如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一樣人口持續減少。 克羅埃西亞民族自西元7世紀遷移到現在的克國領土生活,他們於9世紀時建立了兩個公國,後於925年由將其立為,並成了第一位國王。克羅埃西亞王國維持著近兩個世紀的國家主權,並在與時期發展到鼎盛。1102年,克羅埃西亞以共主邦聯的身份併入了匈牙利中。146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波士尼亞,對克羅埃西亞構成相當的威脅,隨後前者又繼續擴張,克羅埃西亞於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面對帝國的威脅,1527年,克國議會推選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為克羅埃西亞國王,隨後約四百年裡,克羅埃西亞的統治權在匈牙利與奧地利之間多次易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這個短命的政權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入侵,王國被支解,納粹德國於當地扶持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克人成立共和國加盟「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自南斯拉夫聯邦,其宣言於同年10月8日開始生效。隨後爆發與反對國家分裂的聯邦軍之間的戰爭,經過長達四年的戰事,克國取得了勝利,成為主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至今已是個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擁有和免費的,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與出版產業。克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該國列為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而世界銀行也將其評作高收入國家。克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歐盟,也因此自2000年起,克國政府開始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一帶的交通線。克國同時也為聯合國、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和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2013年7月1日還加入了歐盟,成為其第28個成員國。克羅埃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事務,同北約駐軍於阿富汗,亦於2008至2009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Nezavisna Država Hrvatska)是一個納粹德國扶植的傀儡政權,短暫出現於1941年到1945年間。領土約合克羅埃西亞(不含達爾馬提亞)加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和斯洛維尼亞北部及、塞爾維亞的伏伊伏丁那部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克莱门特·艾德礼

一代艾德禮伯爵-- (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英國政治家,1945年大選帶領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並意外地擊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的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一職。艾德禮是工黨首位能夠度過一個國會會期,並能在國會擁有多數優勢的首相。此外,他也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英國工黨黨魁。 在艾德禮政府的帶動下,英國在戰後走入了「戰後共識」的階段。「戰後共識」乃原始於在1942年發表的《貝弗里奇報告》,該報告建議英國戰後應擴充社會服務系統,並按照凱恩斯主義的方針,推行全民就業等政策。這報告後來被艾德禮政府所接納,結果他在任內大力為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進行了國有化,並設立了國民保健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支持,並為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戴卓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為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在對外事務上,艾德禮政府見證大英帝國的急速解體,當中以印度次大陸地區最為顯著,印度、緬甸、錫蘭和巴基斯坦都相繼獨立。 根據2004年「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MORI)的調查顯示,艾德禮得到大多數受訪教授的肯定與推介,因而獲選為20世紀和平時期最具效率的英國首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莱门特·艾德礼

克里米亞戰役 (1941年–1942年)

克里米亞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多場血戰的舞台,納粹德國在1941年夏季於嘗試通過連繫本土與克里米亞半島的皮里柯普地峽之戰鬥中付出大量傷亡。 當德軍突入時,他們佔領了幾乎整個克里米亞,只有塞瓦斯托波爾除外,蘇軍從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堅守了塞瓦斯托波爾達250天,最後德軍攻佔塞瓦斯托波爾,1944年,塞瓦斯托波爾被蘇聯紅軍收復。 在戰役中,羅馬尼亞第3軍團及第4軍團參與很多戰事。 Category:1941年苏德战争战役 Category:1942年苏德战争战役 Category:巴巴羅薩作戰 Category:罗马尼亚王国战役 Category:克里米亞歷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里米亞戰役 (1941年–1942年)

克里米亞攻勢 (1944年)

克里米亞攻勢(1944年4月8日—1944年5月12日)又稱為克里米亞戰役,是指蘇聯紅軍為解放被德意志國防軍佔領的克里米亞而實施的一系列攻勢。蘇軍的烏克蘭第4方面軍负责进攻德國南方集團軍下辖的第17軍團,後者包括德國和羅馬尼亞部队。戰役的結果是苏军在此次行動中解放了克里米亞半島,轴心国方面则实施了一次一次渡過黑海拙劣的撤離行動,而这導致德軍和羅馬尼亞軍遭受嚴重的損失。.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里米亞攻勢 (1944年)

克里特島戰役

克里特島戰役(Luftlandeschlacht um Kreta,Μάχη της Κρήτη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臘战役的一部分,爆發于希臘克里特島的戰事。战斗開始於1941年5月20日早上,纳粹德国發動代號“水星行動”(德語:Unternehmen Merkur)的军事行動,空降入侵克里特島。防守該島的为希臘抵抗军及盟軍。 經過首天的戰鬥以英軍為首的盟軍承受了极高的傷亡,卻無法有效阻斷德軍的進攻。第2天由於盟军方面的通讯出現问题,导致盟軍指揮官无法及时掌握戰況,致使島上西面的馬萊邁機場落入德軍手中,令德軍得以大量空運增援部隊,在数量上压倒盟軍并最终完全控制克里特島。 克里特島戰役在3个方面都是空前的:.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里特島戰役

勞動營

#重定向 勞改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勞動營

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例如: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各國都有機會在中國確立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在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和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與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經過統整,即成為日後的西德與東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勢力範圍

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Partito Nazionale Fascista;简称PNF)为一前意大利政党,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创建以通过政治形式表达法西斯主义。该政党于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统治意大利直至1943年墨索里尼为法西斯大议会罢黜。 在建立国家法西斯党前,墨索里尼所创的首个政党名为“法西斯革命党”(Partito Fascista Rivoluzionario;简称PFR),据其称创立于1915年。在1919年11月选举惨败后,法西斯革命党于1921年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的思想基础为及收复和扩张意大利领土的欲望。法西斯主义者认为意大利必须通过这一举措以树立其国家地位,避免陷入衰败Aristotle A.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家法西斯党

国会纵火案

国会纵火案(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建立纳粹党一黨專政独裁政权的关键事件,发生在1933年2月27日,柏林消防队于晚上9时14分开始接到德國國會大樓火警报告。同时在几个不同地点发生火災,但当消防队到达时,主要的议会大厅发生爆炸,燃起大火。警察搜索现场时,发现了失业的建筑工人。他是荷兰共产党人,不久前才到德国。 總理希特勒和戈林很快到达现场,发现范·德·卢贝后,戈林立即宣称这起纵火案是共产党人幹的,他们抓到了共产党的领袖。希特勒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求年事已高的总统兴登堡签署《国会纵火法令》,取消大部分魏玛宪法赋予的权利。 纳粹党首脑宣称这起事件是第三共产国际策划的,逮捕了三名驻共产国际的保加利亚人:季米特洛夫、塔涅夫和波波夫,当时警察并不知道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的负责人,在莱比锡审判时,季米特洛夫自己辩护,被宣布无罪释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会纵火案

B集團軍

B集團軍(Heeresgruppe B)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下的一個集團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B集團軍

皖南事变

南事变又稱為新四軍事件,此間的「皖南」即指事變發生地區——安徽南部,而新四軍則是指共產黨轄下;分別由葉挺和項英擔任正副軍長袁國平擔任政治部主任的國民革命軍新编第四軍。 該事變發生於民國30年(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華民國轄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部隊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数万人规模的中等冲突事件。事件中,新四军所屬軍部兵力與皖南部隊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范力沛認為,此事件起因為此前黃橋事件,是国民政府对黄桥事件的报复行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皖南事变

火炬行動

火炬行動(最初被稱為體育家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及大英帝國在1942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間攻打法屬北非的軍事行動。 蘇聯對美國及英國施加壓力,要求儘快在歐洲展開軍事行動及開闢第二戰場以減輕納粹德國軍隊對蘇聯紅軍的壓力,當美軍指揮官贊同大鎚行動,儘快在歐洲佔領區登陸時,英軍指揮官相信這類型行動將會導致災難,因此建議以進攻法屬北非來代替,以消滅在北非的軸心國軍隊、改善在地中海的制海權及為準備在1943年入侵歐洲南部作好準備,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懷疑盟軍如果进攻非洲就排除了在1943年入侵歐洲的可能性,但同意支持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火炬行動

火星行動

火星行動(Operation Mars)為1942年11月25日至12月20日在熱澤夫突出部的苏军进攻作战的代號。苏军称为第2次尔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属于從1942年1月至1943年3月熱澤夫-維亞茲馬戰略進攻作战的组成部分。在熱澤夫突出部的进攻和防御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最血腥的戰役,戰役在熱澤夫、塞喬夫卡、維亞茲馬附近進行。因蘇軍巨大的傷亡,亦被稱做“熱澤夫絞肉機”。 蘇軍以西方面軍及加里寧方面軍執行該行動,由格奧爾吉·朱可夫指揮。西方世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該戰役並不知曉,因為被蘇聯官方給刻意忽略了。 下面是蘇軍在以下兩個攻勢行動的軍事力量比較: 《火星行動》:開始時有668,000人及2,000輛坦克,另有415,000人及1,265輛坦克以支援木星行動(約有150,000人及數百輛坦克被用來支援不成功的火星行動)。 《天王星行動》(史達林格勒攻勢行動第一階段):700,000人及1,400輛坦克,另有400,000人及1,200輛坦克支援木星行動(史達林格勒攻勢行動第2階段)。 火星行動並不是唯一一場被蘇聯官方忽略的戰役,蘇聯官方總是強調蘇軍獲勝的場合。而且朱可夫亦為蘇軍最重要的指揮官,為了維持他的名譽並安定人心,他的失敗往往被略而不提。 大衛·格蘭茨認為:「朱可夫未必是正確的,而且火星行動也未必只是佯攻。對蘇軍而言,這是一場雄心勃勃、規模巨大但執行過程笨拙,損失龐大的戰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火星行動

珍珠港

珍珠港(英語:Pearl Harbor)是一個位於美國夏威夷州歐胡島上的海港,位於該州首府檀香山西方。其命名的由來,是該地曾經盛產珍珠而得名。珍珠港港區與鄰近島嶼上大部分的設施都屬於美國海軍所有,作為深水軍港使用,也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總部所在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曾遭日軍突襲轟炸造成重大傷亡,史稱「珍珠港事件」。此事件直接導致美國對日宣戰,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部分的戰事。 2010年,珍珠港與空軍基地合併成為「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 電影《虎!虎!虎!》及《珍珠港》就是以此事件為背景所拍攝,電影原聲帶亦從此熱銷。.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突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真珠湾攻撃)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 攻擊珍珠港的计划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衞文麿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美国强烈抗议。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之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兰克林·罗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之一日」,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珍珠港事件

理查·佐爾格

查·佐尔格(,,リヒャルト・ゾルゲ,),德俄混血,20世纪最著名的苏联间谍,他的化名是“拉姆齐”(Ramsay)。.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理查·佐爾格

理查·萊亞德

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是英國頂尖的經濟學家,在九十年代末曾擔任英國首相布萊爾的顧問。他相信一個社會的快樂不必然與其收入相等,而他所研究的「快樂經濟學」(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旨在幫助人們了解影響快樂的7大因素。他在「快樂」這個主題上的研究融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經濟學、社會學及哲學等眾多領域的最新發現,不僅為經濟學研究開了一扇窗,亦帶領人們走出一個更好及更快樂的人生。 L L.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理查·萊亞德

硫磺岛战役

硫磺島戰役(Battle of Iwo Jima,硫黄島の戦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與美國間爆發的一場戰役,自1945年2月19日戰鬥至3月26日。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較激烈的戰鬥,期間日本堅守硫磺島,但美軍最終還是將其攻破,戰役中美軍共犧牲6,821人,而日本的23,786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陣亡。隨後美軍將該島建設為供戰鬥機起飛的機場,為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護航,大幅提昇了對日本政治和工業核心的東京進行戰略轟炸之效率。 硫磺島戰役除了其戰鬥艱苦而成為著名的戰鬥外,還有美軍攝影師拍下了其士兵於該島的上豎起了美國國旗的場景,這張照片廣為流傳,成為了繪畫、雕塑和郵票的圖案,也令該戰鬥有別於其他太平洋的島嶼登陸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硫磺岛战役

社会主义

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系列经济体系,,其特点为、民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这个词也指代与这类体系相关的政治理论。"2.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社会主义

禁運

禁運在商業和政治中,是指與一個國家停止貿易和商業往來,令該國家被孤立。禁運通常是某一國或某一國際組織對另一國的懲罰,原因包括兩方在某些政策上的不同意見,或是違反國際法、協定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禁運

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是美國國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通過的一項法案,目的是在美國不捲入戰爭的同時,為同盟國提供戰爭物資,因租借法案使得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民主兵工廠」。 1939年9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正式爆發;歐洲各國重新整軍經武,面臨了軍備青黃不接的艱困時期。雖然美國可以提供世界各國需要的武器,但是因美國中立法限制有很多嚴格的但書;一般所知的就有得以現款或貴金屬,不得以貸款方式採購(),運輸手段也有相當多的規範。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於軸心國的侵略態度採取了一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政策對應,如1940年,開始用有價交換的方式及時供給大英帝國各領土極需護航用的驅逐艦;而後來羅斯褔的立場也日趨明顯,1940年12月29日的爐邊談話節目中已充分表露他將採取的手段;他強調美國應以生產更多的武器成為英國的後盾,並販售給英國及加拿大,也就是民主兵工廠談話。 雖然孤立主義者批評羅斯福總統的政策將會將美國帶入戰爭,但民意風向確實因德國擴張而鬆動;1941年2月初由蓋洛普公司實施的民調顯示,有54%的美國人認為英國需要租借法案、22%的人反對總統的民主兵工廠理念、15%的人有但書性的支持。而後租借法案在同月於參眾議院開始審理,2月9日在眾議院投票通过,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為第1776號案,授權美國總統「售賣、轉移、交換、租賃、借出、或交付任何防衛物資,予美國總統認為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之國家政府」;法案最初授權總統借出不多於13億美元的物資。羅斯福總統隨即任命小愛德華·斯特蒂紐斯成立租借法案管理辦公室。在3月法案生效時,可使用國家僅包括大英國協,4月中華民國開始納入,10月接受蘇聯運用此法案採購物資。 租借法案改變了原來軍事物資需要現金交易的慣例,亦改變了原來「中立國」的意義。小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國提供超過10億美元援助 租借法案對盟軍在二次大戰取得勝利有直接影響。特別是美國於1941年12月參戰前,英國、蘇聯等盟國在戰略物資生產皆處於下風。而在美國正式參戰後,租借法仍然繼續為盟國提供物資,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國家包括英聯邦国家(佔約60%,调整后约占58%),其中的英国(占约45%,调整后约占40%)、蘇聯(佔約22%,调整后包括英联邦国家转交的约占总比例的32%)、自由法國、中華民國等,共38個國家,總值超過480億美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租借法案

种族灭绝

族滅絕(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人種、民族、宗教或國民团体進行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 :.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种族灭绝

秃鹰军团

秃鹰军团(德文:Legion Condor)是一支由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组织的军团,其成员来自当时德意志國防軍(包括空军、坦克、通讯、运输、海军和教练人员),其目的是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法西斯西班牙國民軍。希特勒向西班牙派兵是秘密的,一开始世界公众并不知道。秃鹰军团的士兵在西班牙服役的时间可以算为在德国的服役期,而且他们获得的薪水比在德国高得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秃鹰军团

科科達小徑戰役

科科達小徑戰役(Kokoda Track campaig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場常被外人忽略的重要戰役。於1942年7月至11月在澳屬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科科達小徑(Kokoda Track)沿線,由日軍發起攻擊與澳軍進行了一系列戰役。 科科達小徑是一條長達100公里的小徑,由面對珊瑚海的莫爾茲比港近郊出發,穿越歐文史坦利山脈到科科達(Kokoda),由科科達俯控珊瑚海沿岸低地。如果當時日軍由此通道佔領莫爾茲比港,建立起足夠海空武力的話可以打擊通往澳洲的航道,甚至可以直接威脅澳洲本土東北部,所以戰略上有其重要性。 這小徑僅能以步行通過,車輛無法通行;沿途經過數處世上最困難崎嶇地形,包括標高2,250公尺的貝拉米峰、晝間濕熱、夜間冷風、季節性暴雨與瘧疾等傳染性熱帶疾病肆虐。補給非常困難,也嚴格限制了參戰部隊的數量及作戰方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科科達小徑戰役

科雷吉多島戰役 (1942年)

科雷吉多島是美軍的海岸炮兵駐紮地,島上駐紮著舊海岸炮兵團:第91團及美軍高射炮單位:第59及第60團,後者被部署在科雷希多島的高地上,擊落了很多日本航空兵的戰鬥機及轟炸機,用以防範從海上來的任何進攻的固定舊炮台及巨大的榴彈炮,很容易被日軍轟炸機尋找到及摧毀,美軍士兵及菲律賓童子軍防守這個小型的堡壘。 1942年初日本航空兵已命令在轟炸機上裝上氧氣瓶以使轟炸機飛得更高,以避過島上的高射炮射擊,之後更猛烈的轟炸來臨。 1941年12月菲律賓總統曼努埃爾·奎松、麥克阿瑟將軍、其他高級海軍軍官、民選議員及家族逃過對馬尼拉的空襲及搬入在科雷希多島上的馬林塔隧道,他們到達時馬林塔兩邊是作為高級指揮部、醫院及食物和軍火的儲存地,1942年3月數艘美國海軍潛艇到達科雷吉多島北部,海軍帶來信件、命令及武器,又接走美國及菲律賓高級軍官、黃金、銀及其他重要紀錄文件,一些人不能由潛艇的接走的則最後被日軍俘虜及關進在馬尼拉及其它地方的集中營。 科雷吉多島共有守軍11,000人包括以上說過的部隊、美國海軍第4團及其它被作為步兵的美國海軍人員,當日軍攻佔巴丹半島時,一些美軍逃到科雷吉多島,日軍在5月1日開始對科雷吉多島展開猛烈炮轟,5月5日晚至5月6日日軍第61步兵團的兩個營在島上東北登陸,雖然面對猛烈抵抗,日軍仍在坦克及炮火支援下建立了灘頭陣地,守軍很快被趕到馬林塔山的山腳下。 5月6日傍晚溫賴特向本間提出投降條件,本間堅持投降必需包括所有在菲律賓的盟軍,由於相信在島上的士兵面對生命的威脅,溫賴特接受,5月8日他發出信息:命令夏普的米沙鄢群島—棉蘭老島部隊投降,夏普遵從,但個別士兵則作為遊擊隊繼續戰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科雷吉多島戰役 (1942年)

空军

軍是涉及軍事航空之軍種,任務在於利用飛機與其他在空中飛行的武器系統進行武力投射,保護我方空域的充分使用,壓--作戰另外一方對於我方空域的干擾與使用他們自己的空域,支援其他軍種達到戰術與戰略目標的執行。 空軍是現代化三軍(陸軍、海軍及空軍)當中成立最晚的一支,許多國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有獨立的空軍出現。 許多國家的編制上,空軍必須支援陸軍作戰的需求,包括對地面目標的攻擊,空運,空投以及其他相關的任務。即使這些國家的陸軍擁有自己的飛機,通常在任務或者是飛機的型態上與空軍是有所區別。有些國家的空軍同時也指揮彈道飛彈與防空飛彈兵力與系統。也有的國家在空軍的編制內有進行陸上作戰的特種部隊或者是空降部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空军

空袭东京

袭东京,或也常被稱呼為杜立德空袭(Doolittle Raid),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2年4月18日時,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轟炸攻擊任務,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國戰爭史中,這是惟一一次美國陸軍航空軍的轟炸機在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起飛執行的戰鬥任務。美國經由這次轟炸任務,證明盟軍有能力对日本本土进行空中攻擊,並且報復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由於這個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飛行員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德空袭”。 此次空袭对日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直接军事作用很小,但是战略意义却很大。它一方面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一方面促使日本海军将主要注意力从南方战线转移到威胁日本的中太平洋地区,在没有充分准备下仓促发动中途岛海战 。另外,日本迫於形勢,發動浙赣战役,企圖徹底摧毀中國浙江的衢州、玉山、麗水等機場,防止飛行員安全降落及日後繼續遭受美機穿梭轟炸,以達到安定本國民心和戰場官兵士氣的目的。.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空袭东京

空襲日本

襲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對日本領土及殖民地展開的多次戰略轟炸行動。 日本帝國本土由帝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本部負責保衛,空中防衛包括使用戰鬥機及高射炮攔截。 涉及日本本土的空襲可分成幾個階段:.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空襲日本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تونسية),通称突尼斯,位於北非、隶属于马格里布地区,东北部緊鄰地中海。突尼斯有兩個鄰國,分別為西方的阿爾及利亞(公共国界线長965公里)與東南方的利比亞(公共国界线長459公里)。突尼斯因其坐落于国家北方的首都--而得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戰役

突尼西亞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中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發生在突尼西亞的一系列戰鬥。盟軍主要包括英軍以及美軍和法軍。戰役中先由德軍和義大利軍初嘗勝果,但軸心國軍最終不敵具備龐大的補給供應和數量優勢的盟軍,包括德意志非洲軍內超過230,000義大利和德國士兵在戰敗後被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突尼西亞戰役

突出部之役

突出部之役(,,。當時同盟國媒體依戰役爆發所地稱第二次亞爾丁戰役或亞爾丁之役,但盟軍將士依作戰經過稱之為突出部之役,而德國B集團軍則稱之為守護萊茵河作戰),發生於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欧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亞爾丁地區發動的攻勢。此次戰役與一些次作戰協調進行,其中包括地板行動(Operation Bodenplatte)和獅鷲行動(Operation Greif)等。德军此次作戰目標是突破英美盟軍戰線并将其一分为二、佔領安特衛普,包圍並消滅盟軍的4個軍團,迫使盟軍在軸心國占优势的條件下谈判。此次作战如果成功,希特勒就可以集中全力应付东线战事。 此次戰役的計劃是在極度秘密,。虽然「Ultra」(盟軍破譯德國祕密無線電通訊的组织)和美第3军的情报人员表明有迹象顯示德军会发动进攻,盟军仍然忽视了此次突袭的可能性。此外盟軍盲目自信、忙於進攻計畫、空中偵察不足、美國第1軍團相對缺乏戰鬥經驗,进一步为德軍的突擊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天气的限制,盟軍強大的空中力量无法施展,一定程度上致使盟军情報部門未能察覺即將发动的进攻。在此情况下,德軍出乎意料地向盟軍防線薄弱的部份發起進攻。而「突出部」指的正是德軍在戰鬥初始時在盟軍防線製造出來的「凸痕」。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战役的前3天,美軍第106步兵師3個團中有兩個團被迫投降。整體而言,突出部之役是美國在二戰所經歷最血腥的一役,美军阵亡人数达19,000人,超過其他任何戰役。對美國陸軍而言,參與突出部戰役的美军人數與敵軍人數皆超過美國在二戰前曾参与的任何衝突。作戰失敗後,德军許多有作戰經驗的部隊遭到重创,殘餘部隊則撤退至齊格菲防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突出部之役

突击队

突擊隊(Commando),又稱特攻隊,是一種精英的輕裝步兵或是特種部隊。在美國陸軍中的遊騎兵,就是一種突擊兵,因此也被稱為遊騎兵。一般來說,突擊隊是有能力在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中,作牽頭作用,並且可以在限定時間內,入侵距離與範圍比一般單位表現較為傑出。人員能夠有此表現,是因為有多樣化的特殊技能、武器與裝備,尤其是在與一般單位比較下,能夠傘降、攀冰、及岸灘作戰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突击队

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Sturmgewehr,assault rifle)是主要为中近距离战斗着想而设计的使用可拆卸弹匣供弹、发射中间型威力枪弹的选射步枪。突击步枪已经是现代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取代了早期的自动步枪和半自動步枪的地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突击步枪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Lietuvos Respublika),簡稱為立陶宛(; Lietuva; ),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和波罗的海三國之一,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的-zh-hans:加里宁格勒; zh-hant: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立陶宛

第三次世界大戰

三次世界大戰,為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下一次世界大战,目前尚未爆發。但常見於政治論題,文學藝術作品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世界大戰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3次卡爾可夫戰役是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間在圍繞卡爾可夫對蘇聯紅軍的一系列攻勢行動。德軍的行動代號為頓涅茨克行動,而蘇軍則稱為頓涅茨克及卡爾可夫行動,德軍的反攻消滅了大約52個蘇軍師及重新佔領卡爾可夫和別爾哥羅德。 當德國第6軍團在史達林格勒被包圍後,蘇聯紅軍發動了更大規模攻勢以打擊德國南方集團軍的其它單位。1943年1月2日蘇軍發動星球行動,在1月至2月初間攻破德軍防線和攻佔卡爾可夫、別爾哥羅德及庫爾斯克。雖然蘇軍行動成功,但參戰單位補給線過份延伸。第6軍團在2月2日投降後,蘇軍中央方面軍轉向西面及在2月25日向德國南方集團軍及中央集團軍發動進攻。然而連續數月之作戰令蘇軍損失慘重,有些單位只剩下1,000至1,500人,2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裝親衛隊及兩個裝甲軍發動反攻。 雖然德國人戰力下降,德意志國防軍仍然側擊、包圍及打敗蘇軍在卡爾可夫南面的裝甲部隊。曼施坦因能在3月7日開始發動對卡爾可夫的進攻;雖然德軍總部命令從北--包圍卡爾可夫,但武裝親衛隊裝甲軍在3月11日直接進攻該城,引致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在3月15日攻佔該城前進行了4天激烈的逐屋爭奪戰。兩天後德軍又攻佔了別爾哥羅德,形成了一個突出部,導致了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雖然德軍的進攻令蘇軍付出了大約70,000人傷亡的代價,但由於在卡爾可夫的逐屋爭奪戰 ,德軍到3月底共損失參戰兵力的44%。.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第三次長沙戰役

#重定向 第三次长沙会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長沙戰役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次中东战争(英语:The first Middle East War,希伯来语: מלחמת העצמאות,阿拉伯语: النكبة)是1948年以色列为巴勒斯坦地區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当时阿拉伯国家联合主动攻击以色列,它使以色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託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有960,000名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並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

由威廉·凱特爾命名的第一次卡爾可夫戰役是德意志國防軍在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最後階段之其中一場戰役,目的是攻佔卡爾可夫城,行動在1941年10月20日由德國南方集團軍中的第6軍團實施,蘇聯紅軍第38軍團被命令當市內工廠將機器轉移往東方時堅守該城。 10月22日所有工廠的生產機器已被送上火車,當時德軍距離鐵路線不足11英哩。 10月24日第6軍團及第17軍團分別從南北兩翼包圍該城,同日卡爾可夫落入德軍手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

第一次阿拉曼戰役

一次阿拉曼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上,軸心國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揮的非洲裝甲軍團與英國中東戰場司令克勞德·奧金萊克所統領之英聯邦軍隊在埃及阿拉曼進行之戰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阿拉曼戰役

第一次长沙战役

一次长沙战役(又称为“第一次长沙会战”、“湘北会战”,日本称“湘赣会战”),指1939年(民国28年)9月至10月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这次战役是继“二战”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日本为达到对国民政府诱降和军事打击,集中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了进攻。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1939年10月1日被正式任命为司令长官)为保卫长沙,采取以湘北为防御重点,“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调动了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参加此次战役。至10月9日,中国军队第195师恢复到进占鹿角、新墙、杨林街之线,日军陆续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至10月14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长沙战役

第一次雅西-奇西瑙攻勢

一次雅西-奇西瑙攻勢,是蘇聯和軸心國在1944年4月8日至6月6日間的一場戰鬥,這次進攻實際上是蘇聯紅軍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及第3方面軍根據約瑟夫·史達林顯示蘇聯的軍事實力和對巴爾幹的政治影響,而協調入侵羅馬尼亞的行動。 根據蘇軍最高統帥部的計劃:以兩個蘇軍方面軍將切斷軸心國在羅馬尼亞北部的主要防線,這就將有利於蘇軍以後向整個巴爾幹地區的進攻。蘇聯進攻開始時實施第一次特爾古弗魯莫斯戰役和波杜伊洛阿耶伊戰役,並最終進行第二次特爾古弗魯莫斯戰役,然而蘇軍未能克服德軍在該地區的防禦和進攻行動最終失敗。失敗主要是由於蘇軍低落的作戰能力以及德軍防禦陣地的精心準備。 這一行動是一系列“被遺忘的戰役”的一部分,幾乎完全被蘇聯檔案記錄和史學忽略Glantz, 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雅西-奇西瑙攻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逐德國人

#重定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逐德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

歐戰勝利紀念日,美国以及西欧国家定於每年的5月8日,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9日。以紀念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宣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因为该投降书于欧洲中部时间1945年5月9日零时生效,故此不同时区的国家会产生日期差异。 每年在這天,歐洲各地,尤其是在二次大戰中勝利和曾經受納粹德國佔領和襲擊的國家,都會以不同方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結束,或作為向世界訓示戰爭的禍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310px 本條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對受波及國家造成的傷亡統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月14日凌晨,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的投降決定,當日美國總統哈利·S·杜鲁门向全國宣佈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州的「勝利日」(8月第2個星期一),即紀念8月14日。日本時間8月15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上午10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級上將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日本的「」、韓國的「光復節」、朝鮮的「韩国光复节」,即紀念8月15日。日本時間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與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为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於簽訂《降伏文書》的翌日9月3日,而中華民國將9月3日定為「軍人節」。 與「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相對的是1945年5月8日(部分国家定在5月9日)的「歐戰勝利紀念日」(Victory in Europe Day,一般簡稱「V-E Day」)。.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及战争结束时候,数百万德意志公民(不论民族或是否与纳粹德国有联系)以及德意志裔人(不论国籍)被迫从其他欧洲国家迁徙回德国。受到影响的范围包括前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战后归波兰和苏联)以及纳粹德国占领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北部及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 至1950年,超过1200万德意志人被迫迁徙或被从中东欧驱逐出去,他们多数迁移到了战后的德国及盟军占领的奥地利。也有一些来源表明,倘若加上1950年后的迁徙人口和迁徙人口的子女,总数将会达到1400万人。此外,在冷战时期西德政府将纳粹在东欧和西欧占领区的地方官员和殖民者也视在其列,这部分人群数量达到100万。在总数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德国的前东部领土:来自波兰和苏联的达到700万人,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达到300万人。德意志人口的迁移也是整个(本身达到2000万人)中数量最大的一部分。这些迁徙和驱逐的活动被不同人士认为是人口迁移、种族清洗乃至种族灭绝。 纳粹德国的长期目标是德意志化或灭绝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的当地人口。“东方总计划”旨在消灭超过4500万至7000万来自中东欧的“无法被德意志化的人口”,但这一计划随着战争的失败而最终未能实现。因此,战后的人口迁徙事实上是对于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的重新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战争本身导致的,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欧洲政局的变化导致的,同时还是对于战时暴行的补偿。 由驱逐和迁徙行动导致的死亡人数存在一定的争议,从500,000人到220万人不等。现德国政府、德国公民教育部和德国红十字会都坚持将死亡人数置于200万至250万区间内。近年德国史学家将这一数字估计为473,000人,并认为190万人的估计是不可靠的。德国历史博物馆估计为60万人,不支持先前政府所估计的200万人的研究结果。 德意志人的迁徙发生在三个存在一定重叠的阶段中:第一阶段是1944年中期至1945年初德意志人在苏联红军推进下的主动撤离;第二阶段是在德国国防军失利之后的无组织遣散;第三阶段是在波茨坦协定重新划定中欧国界(范围主要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之后较为有组织和人道的迁移。此外许多德意志人被送往了关押营和劳改营。1950年,最主要的遣散行动已经完成,此时仍然生活在东欧的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估计在700,000人至270万人之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第二次快樂時光

#重定向 第二段美好時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快樂時光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2次卡爾可夫戰役(Schlacht bei Charkow,由威廉·凱特爾命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42年5月12日至5月28日,苏方称之为第1次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由於蘇聯紅軍在冬季的成功反攻,德意志國防軍自莫斯科周圍被逐退,同時蘇軍也耗盡了其後備力量,因此苏军决定奪回卡爾可夫來擴大戰果,鞏固其戰略主動權。 1942年5月12日,由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所指揮的蘇軍自冬季反攻時形成的「巴芬柯柏突出部」(Барвенковский выступ)向德國第6軍團發動攻勢。蘇軍在攻勢進行之初有成功的跡象,但隨後即被德軍強力的反擊而潰敗。由於蘇軍參謀人員以及最高統帥约瑟夫·斯大林误判了德國第6軍團的實力,同時也高估了己方新整訓部隊的實力,戰鬥經驗較豐富的德軍得以自苏军戰線上的兵力空隙處繞過,完成其鉗形攻勢,將蘇軍包圍殲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

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或譯第二次康白尼停戰協定,Armistice du 22 juin 1940;Waffenstillstand von Compiègne (1940))由法国与纳粹德国在1940年6月22日18点50分签订,签订的地点是法国贡比涅附近的一节火车车厢。德国在1940年5月10日至6月21日的法国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占领了法国北部大片领土,包围了全部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港口,仅给法国政府留下南部领土。希特勒故意选择在贡比涅森林附近的火车车厢里签订停战协定,是因为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末时,德国就在此地此车厢向法国投降并签署康边停战协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二次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从1942年10月23日一直持续到11月3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于1942年8月取代了克勞德·奧金萊克,成为由英联邦士兵组成的英国第8集团军的总指挥官。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及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这次战役结束了非洲裝甲軍團的攻勢,此場戰役後軸心國於北非戰場轉入戰略撤退運作。阿拉曼戰役與同時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與瓜達康納爾戰役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米尔斯克比尔港海战

#重定向凱比爾港海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米尔斯克比尔港海战

精神病

#重定向 心理疾患.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精神病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同性戀史及大屠殺

#重定向 纳粹德国对同性恋的迫害及屠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納粹德國同性戀史及大屠殺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Kriegsmarine,意為戰爭海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期间的德國海軍。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魏玛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在重建的過程裡,德國海軍曾研製一個特殊的艦種:裝甲艦和執行大型造艦計畫:Z計畫。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畫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並消滅因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希特勒公海艦隊 通商破壞戰》,Richard Humble著,第6頁。。 起初德國海軍戰果頗多,擊沉不少同盟國商船,但因為希特勒對水面艦隊始終印象不佳,認為其建造緩慢且戰果小;而潛艇部隊建造速度快,還在法國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後,對英國發動大規模的潛艇戰中取得一系列豐碩的戰果。德國海軍隨著戰事的進行,開始將戰力中心自水面艦移往潛艇部隊的「噸位戰」,而前者逐漸轉為存在艦隊的功能。德國海軍的潛艇數量在戰爭爆發時是當時世界海軍列強中最少者,但因為潛艇總司令卡爾·鄧尼茨以狼群戰術、先進的通信制度和戰略規劃而取得所有交戰國潛艇部隊裡最大的戰績。到了1943年德國潛艇在大西洋越來越力不從心,盟軍不但破解了密碼機和開發了多種先進反潛武器,如更先進的声呐、雷達、深水炸彈,還投入了大量護衛航空母艦和反潛戰鬥群進行護航;同年5月德國潛艇因為損失過高而放棄了狼群戰術,改以單艦巡弋的方式繼續作戰。戰爭末期德國海軍雖研製了先進的通氣管式潛艇,如XXI級潛艇和XXIII級,並投入使用直到戰爭結束,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納粹德國海軍

納爾瓦戰役 (1944年)

納爾瓦戰役(愛沙尼亞語:Narva lahing,德語:Schlacht bei Narva,俄語:Битва за Нарв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與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為爭奪納爾瓦地峡所進行的一連串戰鬥。戰鬥發生於蘇德戰爭的北方戰線,主要分為納爾瓦橋頭堡戰役、坦能堡防線戰役與蘇軍的金吉謝普–格多夫攻勢及納爾瓦攻勢。本次行動為1944年蘇軍冬季至春季之攻勢的一部分,而根據約瑟夫·史達林的「寬闊前線」戰略,這場攻勢的發動時機將與第聶伯河-喀爾巴阡山脈攻勢相配合。 1944年1月蘇軍以北方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於愛沙尼亞獲得了部份勝利,推進到納爾瓦河一線,準備消滅德軍「納爾瓦」分遣軍並深入愛沙尼亞。2月,蘇軍已在河流對岸成功建立了一些橋頭堡,但在嘗試將其擴大的行動卻失敗,德軍猛烈的反擊不但摧毀了通往納爾瓦北面的橋頭堡,更使得南面的橋頭堡遭到嚴重破壞,令德軍防線到1944年7月以前再度回歸穩定。蘇軍的納爾瓦攻勢以及接連的坦能堡防線戰役是蘇軍在1944年夏秋兩季攻勢的一部分,並與南部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相配合。之後蘇軍成功拿下了這座城市,並迫使德軍向「坦能堡防線」撤退,其位於紀念山,距離納爾瓦只有16公里。在接連發生的坦能堡防線戰役中,德軍成功守住了這條防線。因此史達林意圖佔領愛沙尼亞,將其作為海空軍基地以方便攻擊芬蘭及東普魯士的目標並未達成,反而蘇軍在波羅的海的攻勢被阻擋了7個半月。 一些外國的自願者以及愛沙尼亞義務兵站在德軍的一方參加了這場戰鬥,在支持德軍不合法徵兵要求下,這些愛沙尼亞抵抗組織希望建立一支國際軍隊並恢復愛沙尼亞的獨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納爾瓦戰役 (1944年)

紐倫堡審判

#重定向 纽伦堡审判.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紐倫堡審判

索马里

索馬里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 is the country's name per Article 1 of the.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索马里

約翰威立

約翰威立(John Wiley & Sons, Inc.,简称威立、Wiley)()是一個世界性的出版社,專注在學術出版,且出版品主要客戶是專業人士、消費者、高等教育學生與教職員。約翰威立的出版品主要集中在科學、工業、醫學等學術領域。這家公司以印刷和電子方式出版書籍、期刊與百科全書。同時也有提供給大學生、研究生與進修學生的網路產品與服務、訓練教材與課程教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約翰威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英語: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也由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或JHUP的簡稱)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出版部門。它始建於1878年,擁有在美國連續運行的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的區別。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期刊和電子數據庫。考慮到其所有單位(圖書,期刊,履行,和電子資源),它是美國最大的大學出版社的競爭者。其總部設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查爾斯村居委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

綏靖

#重定向 绥靖主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綏靖

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

維堡-彼得羅札沃茨克攻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繼續戰爭中,一場由蘇聯及所執行的戰略性進攻,地點位於東卡累利阿及卡累利阿地峡。戰爭以繼續僵持的狀態告終,蘇聯占領了大部分東卡累利阿及維堡,並成功分散德國中央集團軍的兵力,使得白俄羅斯的防務呈現空虛,有利於巴格拉基昂行動的展開,然而蘇軍並沒有抵達屈米河並摧毀芬蘭軍隊,這是在北歐所經歷過的所有戰爭中,範圍及規模最大的一場。 行動中每個方面軍都有自己的任務:.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

維希政府

#重定向 維希法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維希政府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維也納

維琪法國

#重定向 維希法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維琪法國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該行動由1945年1月12日開始-1945年2月2日結束,攻勢令蘇軍將戰線由在波蘭的維斯瓦河推進至德國境內的奧德河,即距離德國首都柏林只有70公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經濟大恐慌

#重定向 大萧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經濟大恐慌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党

继续战争

继续战争(Continuation War,jatkosota,fortsättningskriget)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和苏联之间的战斗,从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9月19日,芬兰方面称为繼續战争是为了和冬季战争联系起来,认为是冬季战争的延续,但苏联方面认为只是卫国战争的一部分,是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战斗,芬兰只不过是德国的帮凶。而德國則認為這場戰爭對於蘇聯與德國的戰爭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對芬蘭提供了大量關鍵物資的補給。 這場戰爭於1941年6月25日開始也就是蘇德戰爭開始後3天,當天蘇軍對芬蘭境內發動空襲,緊接著芬軍開始進攻蘇聯,到了1941年9月芬軍已經占領整個卡累利阿地峽和東卡累利阿,在距離列寧格勒只有30公里的戰線上停了下來。他們在這裡駐防長達兩年半。1944年蘇軍開始針對包含赫爾辛基在內,多個芬蘭城市發動空襲,並於同年6月發動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將芬軍在1941年佔領的土地加以收復。7月芬軍成功擋住蘇軍進一步的進攻。9月5日芬軍與蘇軍宣布停火。9月19日蘇芬雙方簽訂,結束了繼續戰爭。 英国在1941年12月6日对芬兰宣战,但事实上没有参加战斗。在1947年的《巴黎和平条约》签定后,这场战争才算正式结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继续战争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缅甸

罗加诺公约

罗加诺公约是在1925年10月5日至16日欧洲多国在瑞士罗加诺商議的七项协议,在同年12月1日于英国伦敦签署,隔年9月14日於日內瓦批准生效。一战中的欧洲協約國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 1925年2月9日,德国外交部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为求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建议与她们确立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而定下的德国西部边界。因此,德国、英国与法国在该年之夏交换照会,开启协议之先声。 条约的主要签署国是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与意大利—前三国保证互不侵犯,而后两国则为此作保;如果前三国任何一者攻击另一国,所有其他签署国有责任保护遭到攻击的對象。 德国与法国和比利时签署仲裁协定;又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仲裁条约,保证将任何纷争转交到仲裁法庭或是由国际联盟主导的常設國際法院 (后来的国际法院) 审理。 法国也分别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条约,并承诺协助两国抵抗德国侵略。如此,新条约重新确认法国与两国分别在1921年2月19日和1924年1月25日签订的条约。 纵然东欧局势仍然紧张,罗加诺公约被认为是替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改善提供了基础。公约之成功,可见于德国在1926年获得成为国际联盟第六个常任会员国;以及盟军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国西部的莱茵兰。作为维持世界和平、鼓励国际合作的首个正式机构,国联之能接纳德国者,诚然创造维持欧洲和平的契机。 然而,罗加诺协定明显排除苏联于局外,仅仅令苏联因“西方之议和”而更感孤立。1922年,苏联借拉帕洛条约与德国修好,然则西欧现下之举,无疑为拉拢德国而已。 1930年,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再度抬头,“罗加诺精神”宣告幻灭。在1934年,对于“东方罗加诺”之提议,德国反对确认东方边界;波兰则要求西方承认她在1920年从苏联得到的土地利益,故此未能达成任何协议。1936年3月7日,纳粹德国否定罗迦诺协定,进驻原本为非军事区的莱茵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罗加诺公约

罗姆人

罗姆人(Roma)(常訛稱為吉普賽人或吉卜賽人)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不過,“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普赛人”這個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並不使用。 其他地区对包括了:波希米亚人(法国)、黑塔诺(黑塔娜)(西班牙)、茨冈人(俄罗斯)、埃弗吉特人(阿尔巴尼亚)、罗里人(伊朗)、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希腊)、阿什卡利人與。羅姆人称自己为罗姆(Rom),敘利亞和波斯吉卜賽人的「多姆人」(Dorn),在梵文中對應是「Doma」,現代印地語是「Dom」,意思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在歐洲羅姆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视和迫害。羅姆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扒手、小偷或人贩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罗姆人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二战后在罗马尼亚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为执政党。在1947至1965年间的正式名称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Republica Populară Romînă,RPR),1965至1989年的正式名称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Republica Socialistă România,RSR)。.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國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

#重定向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國大屠殺紀念館

美國太平洋艦隊

美國太平洋艦隊(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簡稱「USPACFLT」)是美國海軍於太平洋地區的海軍部隊,由美國印太司令部指揮,母港為夏威夷珍珠港,現任司令為斯科特·斯威夫特上将。 太平洋艦隊成立於1907年,由亞洲分艦隊與太平洋分艦隊合併而成,1922年時一度被併入美國艦隊中,一直到194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才再度建立。1941年,為了遏止日本的擴張行動,羅斯福下令將太平洋艦隊移防至珍珠港,但其美國艦隊總司令詹姆斯·瑞查生(James O.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國太平洋艦隊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國海軍

美国中立法

美國中立法(Neutrality Acts)是美國政府於1930年代所通過一系列法案的總稱。這些法案是用以回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和亞洲日益混亂的局面。美國積極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付出巨大却未取得相应利益,這間接導致美國本土孤立主義的興起,希望美國不牽涉在國際的鬥爭中,從而促成了中立法的制定。 中立法的影響通常是負面的。因為條文不分侵略國和受害國,單純以「交戰國(belligerents)」平等地對待們。這些法例亦限制了美國政府協助英國對抗納粹德國的力度。1941年美國正式向軸心國宣戰使法案被廢除。 每次立法,總統都會因為有存在戰爭狀況的特殊事件而修改這些法案,這令時任總統羅斯福可以確保美國海外的盟友不會被法案所過度懲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中立法

美国传统基金会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智庫在美國總統隆納·雷根任內扮演保守派的領導角色,雷根總統的政策出自傳統基金會的政策研究。傳統基金會對美國公共政策制定有長遠的影響力,被視為美國保守派重要智庫之一。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出身於傳統基金會,或者卸任公職後服務於此。.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传统基金会

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有时亦称State Department),直译为美国国务部,是美國聯邦政府負責外交事務的行政部门,前身为美国外交部,目前亦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外交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最龐大的政府機構之一;其行政首長为国务卿,现任的国务卿是麦克·蓬佩奥。 美国国务院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雾谷地區C街2201号的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距离。因此「霧谷」(Foggy Bottom)有時也作為國務院的代稱。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内阁中仅次于副总统後的成员。如果总统无法有效行使总统权力能力或者意外死亡,按照美国总统继任顺序,国务卿排在第四位,即排在美国副总统、美国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临时议长之后。但由于副總統祇是充當總統的後備因而位高權不重,而参议院临时议长象征意義較大,美國政治權力當中,国务卿的真正實權相比副總統和参议院临时议长還要大,故国务卿的真正權力僅次於總統和美国众议院议长。.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简写NPS),是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美国的國家公園,國家紀念區,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产。于1916年8月25日由美国国会立法《国家公园管理局組織法》成立。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直属上级单位是美国内政部,而大多数行政命令都是由内务部长下达,委派管理局的主管官员执行,其主管经美国参议院同意上任。约两万一千多名管理局職员負責全美417个園區的營運,其中59處為国家公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

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1939年4月7日—4月12日)是法西斯義大利對阿爾巴尼亞王國採取的一個非常簡單的軍事行動,該衝突是義大利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之擴張政策的結果,阿爾巴尼亞很快便滅亡,其國王佐格一世流亡國外,而整個國家則變成義大利的被保护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義大利入侵法國

義大利入侵法國是1940年6月間法西斯義大利對法國一次大規模入侵行動,共出动了三十万军队。義大利人希望佔領法國的阿爾卑斯山區及尼斯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義大利入侵法國

義大利皇家海軍

義大利皇家海軍(Regia Marina)是指自1861年至1946年的義大利海軍。義大利海軍長期在地中海擁有軍事優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持續與主要敵人—奧斯曼帝國海軍交戰,直到一戰結束後因為國力衰弱而縮編。到了國內法西斯黨勢力崛起,貝尼托·墨索里尼再度擴建海軍,成為地中海實力最強大的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義大利在軍事上並未準備妥當,且發展路線不全與軍事高層人員的保守,再加上在地中海與英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交戰中屢次敗陣,使得義大利海軍的作用僅相当于一支存在艦隊。然而在塔蘭托戰役與馬塔潘角海戰後,義大利艦隊喪失了大部分的主力艦,從此失去了戰略影響力。在義大利與盟國停戰後,德軍進攻佔領義大利,並獲得剩餘的少部份軍艦。二戰結束後,義大利共和國誕生,國家廢除君主制與皇家海軍,改建成現在的義大利海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義大利皇家海軍

羅盤行動

-- -- -- 羅盤行動(Operation Compas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北非戰場所進行的第一次軍事行動,行動結果是大英國協的軍隊橫越利比亞大部及俘虜超過100,000名義大利士兵,自己只付出很少的代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羅盤行動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亞(România),位於東歐洲。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东北則是乌克兰與摩尔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东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南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值得提到的是,羅馬尼亞的女子組體操曾经相當強,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並駕齊驅,到目前為止獲得過70個世界冠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王國

羅馬尼亞王國(羅馬尼亞語:Regatul României)是於1881年,羅馬尼亞公國的大公卡羅爾一世即位國王後成立的國家。羅馬尼亞王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持中立態度。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對保加利亞宣戰,獲得了南多布羅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王國參加了協約國一方,戰後獲得了布科維納、川西凡尼亞、多布羅加、比薩拉比亞等大片土地,實現了大羅馬尼亞的構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王國是軸心國集團的成員,被迫將北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匈牙利,南多布羅加割讓給保加利亞,同時蘇聯占領了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當時的國王卡羅爾二世對領土喪失的不作為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被迫在1940年退位。二戰之後,蘇聯軍隊占領了羅馬尼亞。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君主制度被終止,羅馬尼亞王國滅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羅馬尼亞王國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猶太人大屠殺

烏斯塔沙

烏斯塔沙(Ustaša,Ustaše,又譯烏斯塔莎、烏斯達沙、烏斯達莎),為克羅埃西亞的獨立運動組織,Ustasha本意就有起義的意思。.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烏斯塔沙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爪哇岛

爪哇海战役

哇海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Java Sea)发生于1942年2月27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为占领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而进行的一場海上战役。 由荷蘭、美國、英國和澳洲艦隻組成的盟軍艦隊在此戰大敗,兩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被擊沉,2,300人陣亡。日本方面則有一艘驅逐艦受損,36人陣亡。 此戰是1916年日德兰海战以來最大規模的水面艦艇之間戰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爪哇海战役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爱沙尼亚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达尔卡纳尔岛战事,亦稱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代号瞭望台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同盟国部队于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及其周围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保护美国、澳洲和紐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同时也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大日本帝国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以美军小型登陆战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和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经过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双方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日本的人员伤亡远超美军。日本因无力继续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得以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军由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戰役之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史達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火炬行动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

达尔卡纳尔岛(英語:Guadalcanal),简称瓜岛,位于西南太平洋,是太平洋西部一系列火山島嶼之一,也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該國首都荷尼阿拉即位於本島北部海岸。經濟上主要倚賴漁業和農業,1990年起開始有金礦的開採。瓜達康納爾島面积5,302平方公里(2,047平方哩),人口109,382(1999年数据)。该岛於1788年被发现,1893年成为英国保护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日军占领。1942年8月美军进攻该岛,经过激烈的丛林战之後,日軍的補給線被美軍切斷,大多數日軍被飢餓而折磨至死,逃出的日軍稱瓜島為餓島,盟军于1943年2月占领该岛。.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舊称细菌武器,是指用来杀伤人员、牲畜和毁坏农作物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依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克制對有生力量發揮殺傷作用。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等的弹头和航空布撒箱、喷雾器、气溶胶发生器、装载媒介物(鼠、蚊、蜱等)的容器等。用生物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生物武器

焦土政策

土政策(Scorched earth,又稱焦土作戰)是一種軍事戰略。此戰略包括當敵人進入或撤出某處時破壞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漢字中「焦土」的意思包括燒壞農作物來摧毀敵人的食物來源,古稱堅壁清野。這個戰術辭彙在現代使用上並不限於使敵人食物缺乏,還可以包括破壞遮蔽所、交通運輸、通訊與工業資源。 這樣的行動有可能會被位於敵軍佔領區的軍隊繼續貫徹執行,甚至是位在自軍佔領區的軍隊。這個詞彙常與「刀耕火種」弄混,後者並非是軍事戰略,而是一種農耕技術。它有可能會包含,但不會與懲罰性的破壞敵人的資源這樣的行為相同,因為「焦土」是比較「戰略」而非「戰術」的技巧。.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焦土政策

熱河戰役

熱河戰役,又叫热河事变,發生於1933年2月至3月,位於中華民國熱河省。由於滿洲國成立時,《建國宣言》中即曾表達過熱河為滿洲一部份。於是日本即方面根據《日滿議定書》,積極侵略熱河。熱河戰役首先於1933年1月爆發的是位於榆關的大型戰鬥。張學良以保存實力為由,退居山海關之內,積極謀求抵抗。日本軍隊駐守長城外,佔領熱河直取北平態勢相當明顯,不過就整體而言,日本是想藉由攻擊北平行動,換取中國國民政府對滿洲國的承認。 因為中國國內輿論普遍不願意承認滿洲國,2月1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宋子文至北平,與包括張學良等27名將領一起發表「保衛」熱河通電。2月21日,熱河戰役爆發。裝備不良,士氣低落的東北軍節節敗退,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結束。熱河最後遭日軍佔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熱河戰役

牛津大學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簡稱OUP)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排行第二的是劍橋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書刊逾4000種。該社是牛津大學其中一個部門 ,掌管該社的監督委員會的成員,均是由校長委任的牛津大學教職員。 該大學涉足印刷行業可追溯至1480年,初時為印刷聖經、祈禱書和學術著作的主要印刷商。在19世紀時承印了牛津英文字典的項目,而其業務亦不斷擴充,涉獵兒童讀物、教科書、音樂、雜誌、世界經典系列,以及英語語言文字教學書籍等。隨着開拓國際市場,該社開始在英國以外的地方開設辦公室,首間位於紐約(1896年)。又隨着電腦的普及和經營環境改變,該社位於牛津的印刷廠於1989年關閉。其印刷和訂裝工作早已外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牛津大學出版社

独裁

裁(autocracy),也譯為專制、專政,政治學名詞,是一種政府的形式,由一個擁有無限威權的統治者,在不受法律及傳統的制衡下,以個人意志來進行統治。由統治者個人獨攬國家最高權力,以專制殘暴之手段實行統治之方式。這個具備無限權力的統治者,稱為獨裁者(αὐτοκράτης,autocrates)。以這種統治方式形成的政治制度,稱為獨裁政體(dictatorshi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独裁

狼群戰術

群戰術(德語:Rudeltakti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對大西洋上的盟軍商船和美國對太平洋上的日本運輸船所使用的潛艇戰術,戰術是以多艘潛艇集結攻擊,使得通商破壞戰的成果大幅提昇。起初,德國稱其為集結戰術,而英國稱其為狼群戰術(Wolf pack)。.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狼群戰術

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重定向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盟軍由巴黎到萊茵的推進

盟軍由巴黎到萊茵的推進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西歐法德疆界附近發生的戰事,維持了約半年,其結果是盟軍佔領法、比、盧的大部份領土、荷蘭的南部領土和德國萊茵蘭領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盟軍由巴黎到萊茵的推進

盟軍託管時期

#重定向 盟军托管朝鲜时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盟軍託管時期

盧布河

盧布河(Lubu River)是非洲西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河流,流經東開賽省,是富瓦河的支流。 盧布河的支流包括桑庫魯河,是剛果河流域東南部的一部分。 en:Lubu River.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盧布河

白海

白海(Белое море)是巴倫支海的延伸部分,位於俄羅斯境內。西面為卡累利阿共和國,北面為科拉半島,東面為卡寧半島。面积8.9万平方公里。为俄罗斯内海。 白海包括四大海湾:梅津湾、德维纳湾、奥涅加湾、坎达拉克沙湾。 主要港口有阿爾漢格爾斯克;主要島嶼有索洛韦茨基群岛。有潮汐發電廠。有白海-波羅的海運河通往波羅的海。 Category:巴倫支海 Category:俄羅斯海域 Category: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地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白海

百团大战

團大戰,又稱晉南遊擊戰、正太战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次游擊戰役,是由中國共產黨所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以下皆以八路軍稱呼)在1940年8月至10月间發動、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襲作戰。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與當地民兵。也是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之后參與較具規模的战役。中共宣稱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一百零五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戰爭期間日軍發動反擊戰剿滅周邊一帶的共軍根據地,受損的平漢鐵路、同蒲路、石太路、井陘煤礦區迅速恢復運作,隨後日軍以國軍為主要目標再次發動相關戰役。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正太铁道战役”的《战役预备命令》由八路军总部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120师及第129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毛泽东审阅了此命令。命令中要求参战的部队最初预定22个团。8月20日晚20时,战役打响。随后众多未被命令参战的团陆续加入,其中不少团是3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日占区和华北根据地当地扩编的,军饷与军火不在国民政府供给名册内,实际自备粮服军火,尤其是枪支、军服五花八门,训练和组织程度也不齐,更大量是没有军服拿起枪是兵放下枪即是民的民兵。其对日军袭扰压抑已久,开战后未等八路军总部命令即加入战斗。导致战役规模迅速扩大,彭德怀和左权也始料未及,更不用说身处延安的毛泽东,最终形成105个团的规模,因而更名为“百团大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百团大战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是位于芝加哥大學中途公園的一個出版社,由芝加哥大學運營,成立于1891年,現為美國最大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之一。除去各種書籍和期刊之外,它也負責出版芝加哥格式手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花园口决堤事件

花園口決堤事件(黄河大决口)發生於中國抗日戰爭初期的1938年6月9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利用黃河伏汛期間而戰略性毀堤的事件,進行焦土政策,試圖阻止日軍沿黃河西進。該事件造成平漢鐵路以東地區的洪水泛濫。.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花园口决堤事件

莫尔兹比港

莫尔兹比港(英语:Port Moresby;巴布亚皮钦语:Pot Mosbi)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南巴布亚湾沿岸,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据2009年的统计,城市人口为307,643。 几个世纪前Motu-Koitabu人早先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第一位到此地的西方人是1873年到此的船长,取名莫尔兹比港是为了纪念船长的父亲海军上将爵士。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关于世界各大城市的调查,莫尔兹比港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位列被调查140个城市的第137位)。 虽然莫尔兹比港被中央省环绕着也是该省的首府,但是作为首都的莫尔兹比港并不属该省管理,而独自形成了国家首都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莫尔兹比港

莫斯科和平协定

莫斯科和平协定是一份由芬兰和苏联于1940年3月12日签订的和平协议,此协议标志着为期105天的冬季战争的结束。协议规定芬兰割让部分领土予苏联。签订协议的苏联方人员为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安德烈·日丹諾夫和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芬兰方人员为里斯托·吕蒂、尤霍·库斯蒂·巴锡基维、Rudolf Walden 和 Väinö Voionmaa。.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莫斯科和平协定

莫斯科戰役

莫斯科会戰(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Schlacht um Moskau)是蘇聯军事史學家給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爭中长达600公里地區進行的重要戰略性戰事的名称,戰役從1941年10月1日一直到1942年1月7日以及持续的攻势直至4月底,以12月5日为界分为防御阶段与反攻阶段。 起因是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苏联的首都及最大城市莫斯科是轴心国入侵苏联的最重要的戰略性目標及政治目标。德國的戰略性進攻代號為颱風行動,它包括了兩個鉗形攻勢:一個由德國第3裝甲集團及第4裝甲集團攻擊在莫斯科北面的加里寧方面軍,最終切斷莫斯科列寧格勒的鐵路線;另一個由德國第2裝甲軍團攻擊在莫斯科州南面、圖拉以南的西方面軍;同時德國第4軍團直接從正西面向莫斯科的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方向前進。此外德軍另有一個獨立的計劃,代號為當弗坦行動,它被包括在德軍最後階段的进攻战役計劃中。 最初蘇軍在莫斯科州通過構築了3道防禦地帶,以及部署了新近編成的戰略預備隊和從西伯利亞與遠東軍區抽調而来的部隊。之後由於德軍的进攻战役被阻,蘇聯實施戰略性反攻及小規模进攻战役把德軍逐回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并于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22日在这里发生了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役造成重大伤亡,不过也在過程中包圍了3個德國軍團(参见:德米扬斯克进攻战役、柳班进攻战役、托洛佩特茨—霍尔姆进攻战役、波尔科夫进攻战役、巴尔文科沃—罗泽瓦利亚进攻战役)。 在蘇聯的軍事歷史中,莫斯科戰役被認為是蘇軍首次大获全胜的进攻战役,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卻達到了真正標誌性的目標,即解除了德軍對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脅。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重要的時刻,最終導致了希特勒及納粹德國的戰敗。 每个阶段又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莫斯科戰役

莱茵兰

莱茵兰 (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鲁士的省份,称为莱茵省 (Rheinprovinz) 或莱茵普鲁士 (Rheinpreußen) ,亦即今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两个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协约国联军占领莱茵兰西部,并根据凡尔赛条约把该地非军事化。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该地,破坏条约要求。.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莱茵兰

莱茵河

萊茵河(Rhein;瑞士德语:Rhy;Rhin;Rijn;Rein;Rhine)是一條歐洲国际河流,發源於瑞士格劳宾登州的阿尔卑斯山區,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于荷蘭流入北海。萊茵河全長约1,232公里,通航區段為883公里,流域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莱茵河是欧洲最長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 莱茵河三角洲由于交通便利,形成了許多欧洲早期的商业城市,例如布鲁日、安特卫普與鹿特丹等。在歷史上,莱茵河与多瑙河共同构成罗马帝国北界,擔任贸易交通的用途。萊茵河沿岸有許多葡萄園,也有許多古堡和田園村鎮。從美因茨到科布倫茨的萊茵河段風景優美,沒有架設任何橋樑,全靠擺渡過河,目的是為了保存該河段的自然風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莱茵河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联合国大会會議上表决通过的、关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据此决议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席位與代表權;中華民國政府則在用盡阻止決議案通過的議事方法後,於提案表決前宣布退出联合国,並將此決議案稱為「排我納匪案」,現今中華民國政府則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代稱。該決議案对海峽兩岸政府国际地位、外交关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也成为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張“一個中國”的重要依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聯合國共同宣言

聯合國共同宣言(英語: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又稱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國家宣言或二十六國宣言。是由26個國家於1942年1月1日在第一次華盛頓會議中簽訂的一份二戰文件。參與國包括了「四巨頭」(即美國、英國、蘇聯及中國)、英國的四個自治領、英屬印度、以及其他十七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聯合國共同宣言

聲納

聲納,又译聲呐,是英文缩写SONAR的音译,其英文全称为“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与测距),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它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种類型,屬於聲學定位的範疇。 聲納系統中使用的聲音頻率從非常低(次聲波)到極高(超聲波)。水下聲音的研究被稱為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聲納

聖地牙哥大學

聖地牙哥大學(University of San Diego;簡稱為「USD」)是一所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的私立高等學府,創立於1949年,附近為市中心以及各大景點和購物中心。聖地牙哥大學的大學部及研究所採小班制教學,師生比約為1比14,在全美私立大學中該校的學費和生活費屬於中等水準。聖地牙哥大學在2018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佈的美國大學綜合排名中,聖地亞哥大學位居第90名,學術聲譽全美第42名,美國商業周刊公佈的全美最佳商科專業排名中名列第36名,該校熱門專業包含: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傳播學、護理學、心理學和政治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聖地牙哥大學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联合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在聯合國規章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拥有一票否決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常任成員,五個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國和俄羅斯的代表政權曾有所改變。如中國原由中華民國代表、俄羅斯原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運籌學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又被称作--),是一门應用數學学科,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去尋找複雜問題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运筹学经常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研究运筹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矩阵论和离散数学,在应用方面多与仓储、物流等领域相关。因此运筹学与应用数学、工业工程专业密切相关。运筹学是一门研究怎么样处理事情更有效的学科,比如机械动作合理安排,计算机的多线程,高层建筑材料的合理分配,不同动植物的共同养殖等都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運籌學

荷屬東印度

荷屬東印度是指1800年至1949年荷蘭人所統治的印度尼西亞。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后,英国人也登陆印尼,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裡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蘭政府宣佈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原因。日本二戰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政府的管治,荷兰欲夺回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有日軍兩千多人改名換姓,偽裝為當地人,他們幫助印尼訓練士兵與荷蘭作戰,又联合国向荷蘭施壓的緣故,印尼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最終荷蘭當局在1949年与印尼签署,宣佈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苏加诺當選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荷屬東印度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荷兰

荷蘭戰役

荷蘭戰役(Slag om Nederland)是黄色方案(Fall Gelb)的一部分,德軍在1940年5月10日採取入侵低地三國和法國的軍事行動。荷兰的主要抵抗只持續至14日。西蘭省的荷軍繼續抵抗至17日。同日,荷蘭全境被佔領。 此戰役是史上大量首次使用傘兵攻擊敵方的戰略目標。德國空軍使用飛機投放傘兵至荷蘭的主要機場、鹿特丹和海牙,迅速瓦解了荷蘭軍隊的抵抗。 此戰役在轟炸鹿特丹後結束。在德國空軍的絕对制空權下,荷軍參謀部知道其弱小的空軍不能阻止德國空軍轟炸其他重要城市。荷蘭軍隊為了避免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最終被逼投降。荷蘭被德國佔領至1945年才被收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荷蘭戰役

菲律賓自治領

#重定向 菲律賓自由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菲律賓自治領

菲律賓戰役 (1941年–1942年)

菲律賓戰役是日本在1941年至1942年間在菲律賓群島上開展的戰役,此役日本獲得勝利。直至1942年底,盟國開始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反攻。.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菲律賓戰役 (1941年–1942年)

菲律賓戰役 (1944年-45年)

#重定向 菲律賓戰役 (1944年至1945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菲律賓戰役 (1944年-45年)

菲律賓海海戰

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日本則稱為馬里亞納海戰,マリアナ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间的一次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6月19日持續至6月20日,战场在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附近海域。 1942年下半到1943年上半,盟軍藉由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奪得太平洋戰場優勢,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軍上將在中太平洋展開攻勢,著名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陸軍上將自澳大利亞向印尼、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1944年上半兩條戰線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勢不可檔。 為了進一步削弱日本的工業力,盟軍需要佔領地位重要、位處日本「絕對國防圈」上的馬里亞納群島做為B-29戰略轟炸機基地,尼米茲派出手中的得力戰將、中途島戰役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中將執行攻佔馬里亞納的任務,其手上握有第五艦隊15艘航空母艦的重兵,6月15日在塞班島成功登陸,由於進展順利,斯普鲁恩斯原訂18日攻佔關島。 日本總部也意識到美軍的企圖,豐田副武接替殉職的古賀峰一成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後,於5月20日發起「阿」號作戰(あ号作戦),希望在美軍攻擊馬里亞那之際,由小澤治三郎中將帶領的9艘航空母艦組成的機動部隊可以對美軍第五艦隊進行致命打擊。 戰役結果日軍損失三艘航空母艦、378架飛機。 此戰役影響甚大,日本喪失西太平洋制海權,艦隊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慘重,艦載機消耗殆盡,使之無法在4個月後的史上最大海戰雷伊泰灣海戰派出飛機支援艦隊,美軍則大獲全勝,只有少數艦隻輕傷,鞏固了塞班的登陸,接下來2個月逐步將馬里亞納佔領,也有了直接以B-29轟炸日本本土的實力,同時與麥克阿瑟的戰線形成夾擊菲律賓群島的態勢。 马里亚纳海战的落敗标志着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已經不复存在,日本的東條英機政權在此期间倒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菲律賓海海戰

萊茵-魯爾

萊茵-魯爾都會區(Metropolregion Rhein-Ruhr)是德國最大的都市區,擁有超過1100萬人口,擁有多個中心都市並且是德國唯一的特大都市。萊茵魯爾區面積7110平方公里,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魯爾都會區也是德國最重要的經濟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萊茵-魯爾

非殖民化

1945年殖民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 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decolonisation,又稱去殖民化、解除殖民,對殖民主義的反動),是指一個地方因外國殖民統治,造成政治與經濟上的不平等關係,轉而進行獨立及自治的過程。这个概念最早是1932年莫里茨·尤里乌斯·波恩提出的。 非殖民化這個詞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西方列強位於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過程。1945年至1960年的時期,非殖民化運動發展得最蓬勃,當中由印度及巴基斯坦脫離英國管治牽起序幕。部分地方的非殖民化運動是以和平手段進行,亦有不少推行非殖民化運動的地方以暴力形式推行。在这个过程中从1943年到2002年共120个过去的殖民地独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非殖民化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非洲

面對空飛彈

面對空飛彈(Surface-to-Air Missile,縮寫:SAM),專指由陸地或是艦艇上發射,攻擊空中目標,通常是飛行器或者是飛彈。另外一個常見的通稱是防空飛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面對空飛彈

頓河 (俄羅斯)

頓河(r)是俄羅斯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莫斯科東南的圖拉附近,長1,950公里,流入亞速海。在最東部與伏爾加河以長105公里伏爾加-頓河運河相連。 頓河從其源頭起,首先向東南方流向沃羅涅日,然後向西南方向入海。沿岸主要城市為羅斯托夫,主要支流是北頓涅茨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頓河 (俄羅斯)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衛報

裏海

裏海(Xəzər dənizi,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Hazar deňizi)位於亞洲与欧洲交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封闭内陆水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的面积有37萬1000平方公里(不包括卡腊博加兹哥耳湾),體積为7萬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有,平均深度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裏海

餓死

餓死,在自願的前提下,被視為是一種自殺的方式。但是在大多數餓死的例子中,是非自願的情況下,因缺乏食物而活活餓死。.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餓死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總司令的东北军將領张学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军將領杨虎城在中國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並殺死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而獲釋;从而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形式上建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安事变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德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西班牙共和军和人民阵线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西班牙長槍黨等右翼团体;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共產主义與反共產主义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與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國際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小說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國記者乔治·奥威尔、戰地攝影記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對西班牙內戰做了詳細的報導和研究。西班牙內戰也以交戰雙方虐殺戰俘聞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殺害。1939年4月,西班牙國民軍獲得勝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滅亡,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獨裁統治,進入佛朗哥统治时期,波旁王朝復辟(惟王位懸空),佛朗哥擔任攝政直至去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Segunda República Española;Segona República Espanyola;Espainiako Bigarren Errepublika),正式名称为西班牙共和国,是1931年4月14日,在西班牙建立的一个共和国。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离国,西班牙第二共和国随之建立。1939年4月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在内战中被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右派击败,佛朗哥遂在西班牙建立了独裁统治,第二共和国统治西班牙共8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残余人员成立西班牙共和国流亡政府,前往法国,法国陷落后迁往墨西哥城,战后回到巴黎,直到1977年,在西班牙民主转型的过程中,流亡政府解散。.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西西里島戰役

盟軍入侵西西里開始於1943年7月9日晚上,而盟軍獲勝於8月17日。入侵西西里島之行動代號為哈士奇及被視為入侵義大利的行動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登陸行動之一。從軍事策略上進攻西西里之行動達到盟軍策劃者之目的,從島上消滅軸心國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義大利首相貝尼托·墨索里尼下台。此行動為後來入侵義大利揭開續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西里島戰役

西蒙與舒斯特

西蒙與舒斯特(Simon & Schuster)是CBS集團旗下的公司,於1924年由理查德·西蒙和麥斯·林肯·舒斯特在紐約創立,是美國的六大出版商之一,與兰登书屋、企鹅出版集团等齊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蒙與舒斯特

西里西亞

西里西亞(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西南部,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奥得河及其支流几乎流经整个地区,两岸都有许多重要城市。该地沿着苏台德山脉,其南部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接壤。西里西亚现在最大的城市是历史名城弗罗茨瓦夫和卡托维兹。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见右图)。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波兰,目前被分为数个省(Voivodshi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里西亞

西里西亞攻勢

西里西亞攻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中蘇軍對德軍兩階段的攻勢,下西里西亞攻勢由1945年2月8日至2月24日止,而上西里西亞攻勢由1945年3月15日至3月31日止,為了在進攻柏林掃除側翼的威脅,蘇軍先消滅在西里西亞地區的德軍。 剛剛完成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的,由伊萬·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被命令向西面的西里西亞推進,目的保護正準備向柏林推進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左翼,同樣地,在北面發動東波美拉尼亞攻勢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奉命保護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右翼,這些保護側翼的行動推遲了原定在1945年2月至4月向柏林的攻勢,4月中東波美拉尼亞攻勢(由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部份單位執行)已經勝利完成,攻佔了重要城鎮什切青,史達林推遲向柏林推進的決定已經成為蘇軍將領及軍事歷史學家的爭論題目,其中一邊認為蘇軍是有機會在2月份更快及付出更少代價攻佔柏林,另一邊則認為蘇軍的側翼當時受到德軍的威脅,德軍可能在側翼成功發動反攻及令戰爭延長,史達林的決定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推遲令他可以攻佔奧地利大部份領土(維也納攻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里西亞攻勢

馬塔潘角海戰

塔潘角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希臘伯罗奔尼撒半島海岸附近發生的一場海戰,戰事由1941年3月27日至3月29日,戰事中,英國皇家海軍及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艦隻在地中海艦隊司令安德魯·布朗·康寧漢指揮下攔截及擊沉或擊傷由上將指揮的意大利皇家海軍艦艇。 此場戰役或開始部份,在義大利方面叫西摩戰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馬塔潘角海戰

馬尼拉戰役 (1945年)

尼拉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3日至3月3日,參戰的分別是美國、菲律賓及大日本帝國,它是美國收復菲律賓戰役之一部份,在一個月的戰事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標誌著日軍對菲律賓3年佔領期結束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實現他勝利重返菲律賓的承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馬尼拉戰役 (1945年)

馬來亞

#重定向 马来亚 __强显目录__ __消除歧义__.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馬來亞

馬來亞戰役

來亞戰役是於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期間,同盟國與大日本帝國在英屬馬來亞上的戰事。在這場戰役因為日本的士兵擁有曾在中國作戰的豐富戰鬥經驗、加上對叢林戰有相當完善的準備以及機動作戰,比較起來英聯邦軍隊的士兵訓練不足,飞机和坦克数量上处于劣势且指揮官指揮不力。但是双方裝備並沒有明顯差異,且英軍兵力遠大於日軍。戰役中山下奉文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攻破英軍防線,使得英軍只能一退再退最終撤退到新加坡,戰役最後以日軍的勝利告終,以少許代價佔領了整個馬來半島以及新加坡,遠比大本營預計佔領時間還要短上許多,而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則稱新加坡的陷落為「英國史上最大的災難」,而日本也稱此次戰役為日本版的閃擊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馬來亞戰役

馬來亞海戰

來亞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場海上戰役,這場戰役產生了兩個重大的影響至今,其一是大艦巨砲主義式微,未來海戰上空中優勢的重要性將更高以及航空母艦在艦隊的有效性;其二是改變了歐洲各國對日本的印象,不再輕視日本的工業技術與戰術,將其視為亞洲國家中特別的存在。 這一行動發生在1941年12月10日英屬馬來亞東部,近彭亨州關丹,英國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鬥巡洋艦“反擊號”被日本帝國海軍的岸基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擊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馬來亞海戰

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

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軍隊在1944年6月至11月攻擊在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的日本帝國軍隊,美軍的攻勢在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的指揮下,緊跟隨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而展開,目的是攻佔日軍在中太平洋的軍事基地,以支援同盟國重返菲律賓群島,及提供基地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行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畫。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洋。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C作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12月13日,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亦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著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才得以再次接管香港至1997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香港保衛戰

解放巴黎

解放巴黎,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从德国人手中夺回对巴黎控制权的战斗。战斗自1944年8月19日起,至8月25日德国守军投降为止。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進行登陸成功。此后盟军在诺曼底地区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到8月初提前达到了大君主作戰的目标,控制了诺曼底地区的大部分。在此形势之下,8月19日法国抵抗力量在巴黎举行起義与德军进行巷战,夏爾·戴高樂说服盟军的最高决策层对起义给予支援。 盟军派出法國第2裝甲師向巴黎进攻,24日勒克萊爾師的先头部队进入巴黎与德军交火,25日法军对守城德军指挥官迪特里希·馮·寇爾蒂茨中將发出最后通牒,馮·寇爾蒂茨决定向盟军投降而没有执行希特勒发出的死守并破坏巴黎的命令。後來他本人於1964年在巴登-巴登家中受訪時解釋了他抗命的原因:「如果這是我首次抗命的話,是因為我知道希特勒是個瘋子」。 同一天戴高樂抵達巴黎市政府大廈发表演讲,宣布解放巴黎,26日和29日第2装甲师和随后到达的美军陸軍第28步兵师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了阅兵式,以庆祝巴黎的解放。 此次战斗中法国抵抗力量和市民约有1,500人死亡,法军伤亡约300人;德军约3,200人死亡, 12,800人投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解放巴黎

詐騙

詐騙,在法律上是犯罪行為,以欺騙手段獲取利益,例如-zh-hans:行使假文件;zh-tw:偽造文書;-及作出虛假陳述等。華人社會中長期存在詐騙集團的活動記錄,如民國初年的上海拆白黨或廣東江相派等。在華人世界之外,也存在許多類似狀況,如尼日利亞騙徒。.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詐騙

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Ligne Maginot,Maginot Line,Maginot-Linie,(IPA: )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1877年-1932年)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份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Thionville)。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兰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轨电车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兰,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兰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 Category:法国军事设施 Category: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军事 Category:防御工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马奇诺防线

马达加斯加

达加斯加共和国(Repoblikan'i Madagasikara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该国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及其周边多个比较小的岛屿。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9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 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的伊默里纳贵族统一成马达加斯加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截至2014年4月,马达加斯加人口刚超过2300万,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该国有两种官方语言,分别是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增长,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中层阶级间因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关系紧张。.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马达加斯加

马耳他

--共和國(-zh-tw:馬爾他;zh-cn: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Republic of Malta,阿拉伯語拼寫:جمهورية مالطة),通稱--,位於南歐的共和制的一個微型國家,首都瓦萊塔。是一個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島國,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官方語言為-zh-tw:馬爾他;zh-cn:马耳他-语和英語。--亦是英联邦和歐洲聯盟的成員國。 --自然资源缺乏,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旅游业是--主要的外汇来源。--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马耳他

马歇尔计划

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国對战争破壞後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除了歐洲,同期類似的經濟援助在韓戰後也在亞洲第一島鏈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實施,受援範圍大部分是今日美國的盟邦。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欧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国国务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国国务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较难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想當然地拒绝了该援助计划,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年7月間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财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货膨胀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余年時間裡,整個西歐重新整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关税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历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纳税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马歇尔计划

詹氏資訊集團

詹氏資訊集團(通常稱「詹氏」,另外因為發音問題因此也有珍氏、簡氏等譯名)是一家在1898年時由佛瑞德·简所創立的英國出版業者。該公司最初是針對軍艦愛好者為客戶群出版相關書籍,後來逐步發展為百科辭典式的詹氏戰艦大全,之後逐步往其他軍事領域擴展。詹氏刊物逐漸在軍事和運輸領域成為一家之言,较常被人引用。詹氏打算繼續擴展防衛、安全、運輸、法律等方面的產品。 詹氏總公司設於倫敦,之前曾是Woodbridge公司和Thomson公司所有,现輾轉為IHS集團旗下,之前Woodbridge曾為Thomson的70%股權固定大股東。 詹氏主要的競爭者為美國國防新聞週刊、國際航空雜誌(Flight International)與美國航空週刊(Aviation Week)三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詹氏資訊集團

諾門罕戰役

诺门罕战役(或稱诺门罕战争,苏联称“哈拉欣河战役”,Бои на Халхин-Голе,蒙古称“哈拉哈河战役”,日本称“诺门罕事件”,ノモンハン事件)是大日本帝國及蘇維埃聯邦在遠東(在與中國境內內蒙古海拉爾接壤的外蒙古境內的諾門罕地區)發生的一場戰爭。日本稱1939年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為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諾門罕事件。苏联方主将為朱可夫、日方主将則為小松原道太郎。 戰事在1939年于當時的滿洲與外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1939年5月至8月日軍在滿洲西北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鄰邊境地區挑起諾门罕事件(哈勒欣河事件)。 蘇、日雙方的軍隊各自代表蒙古人民共和國及滿洲國交戰,但蘇、日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結局是日本關東軍戰敗、蘇聯勝利。蘇、日雙方此後在二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对日本宣戰並發動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諾門罕戰役

高堡奇人

《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是科幻小說作家菲利普·迪克於1962年所寫的架空歷史小說。故事發生於1962年的美國,設定15年前軸心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擊敗了同盟國,美國向納粹德國和大日本帝國投降。 《高堡奇人》雖不是第一本架空歷史小說,但該小說確立了這種故事形式為一種文學類型。它獲得著名的雨果獎,而且使得菲利普·迪克在科幻小說圈中聞名。它是菲利普·迪克所著小說中結構最緊密、角色最清晰者之一,而且用了最少的標準科幻小說題材,例如科技創新和行星間旅行。 2015年改编为电视剧,于2015年1月15日在亞馬遜影片播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高堡奇人

高射炮

射炮又稱防空炮,指用以從地面向空中目標射擊的火炮,高射砲的特徵是炮管長、射擊準確、射速高、通常可360度迴轉,主要對付空中目標,口徑一般不超過128毫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高射炮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魏瑪共和國

魯爾包圍戰

魯爾突圍戰,以盟軍的觀點則為魯爾包圍戰,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事即將結束之際,盟軍對納粹德國的大包圍之一,發生在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在此戰役中,德軍意圖突圍且欲將已駛入國土的盟軍趕出德國,最後則有約300,000名德軍投降成為俘虜,其中包含30名將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魯爾包圍戰

魯道夫·拉梅爾

魯道夫·約瑟夫·拉梅爾(Rudolph Joseph Rummel,)是夏威夷大學榮譽退休的政治學教授。他将自己的大半生用于收集並研究人類近代的集體暴力歷史。拉梅爾也是發展民主和平論的重要學者之一,他主張民主政府是最不會隨意殘殺其人民的政府形式,同時民主國家之間也從來不會(或幾乎不會)互相爭戰。 拉梅爾著作豐富,寫下了24本學術書籍,並且在1975-1981年間出版的《認識衝突與戰爭》(Understanding Conflict and War)中記載了他研究的主要成果。他在接下來15年裡埋頭於建構民主和平的理論,不斷加入各種新的資料和數據測試,對比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並對許多單獨的戰爭案例進行研究。1997年出版的《權力屠殺》(Power Kills)一書總結了拉梅爾的研究,其他重要的作品還包括了《》(1990)、《》(1991)、《》(1992)、《》(1994)、以及《》(1997)。拉梅爾同時也將他眾多著作中的各種圖表、摘要、和表格刊登在自己的網站上,包括他收集的參考文獻和各種統計上的資料。拉梅爾早年也曾發表過《》(1970)和《》(1976)。 拉梅爾還撰寫了《》一系列的架空歷史小說,由一個神祕的組織派遣兩名戀人傳送重回1906年,透過現代的武器和科技改變人類歷史,以將20世紀改寫為一個和平的世紀。拉梅爾在他的網站有一串廣泛的FAQ問答集,回答各種對於民主和平理論及大滅絕的問題及批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魯道夫·拉梅爾

诺伊马尔克

诺伊马尔克(Neumark),亦可稱為New March,或東布蘭登堡,在1945年前是屬於普魯士布蘭登堡省奧德河以東區域,現今屬於波蘭。 中世紀屬於波蘭,被稱為萊布斯領地,隨著13世紀中期布蘭登堡侯爵國成立,被命名為诺伊马尔克。1701年成為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1871成為德意志帝國一部分,一戰後,依然保留在威瑪共和國內。 二戰後期,波茲坦宣言將東普魯士割讓給波蘭政府,1945年後成為波蘭的一部分。波蘭移民大舉移入並驅趕德裔居民。.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诺伊马尔克

诺曼底战役

諾曼第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為霸王行动的一部份。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展開,是迄今為止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300萬盟军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 在諾曼第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的士兵。 進攻諾曼第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乘滑翔機降落、進行大規模的空中轟炸、海軍軍艦砲擊,而兩棲登陸戰則在當地時間6月6日早上6時30分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樸茨茅斯部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诺曼底战役

谢尔顿·H·哈里斯

谢尔顿·H·哈里斯(Sheldon H. Harris,),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洛杉矶逝世。他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大学名誉教授。他长期从事美国现代史研究,细菌战研究专家,著有《死亡工厂——美国掩盖的日本细菌战犯罪》(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 ISBN 0415932149),1994出版。中文版由王选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谢尔顿·H·哈里斯

豫湘桂会战

豫湘桂會戰(日方稱之為「一號作戰」(一号作戦)或「大陸打通作戰」)是日本帝國陸軍於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於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貫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攻勢,4月中國豫湘桂大溃败开始,37天失去38座城市。 此戰主要分為3個個階段:進攻河南中部的豫中會戰、進攻長沙的長衡會戰和針對桂林與柳州的桂柳會戰。 主要戰略目標為開通由東北經華中、華南前往中南半島的路線,以及佔領其東南方的機場,防止美國陸軍航空軍自該地起飛攻擊日軍海上交通線和轟炸本土。 為了本次攻勢,日軍投入了410,000名的士兵、800輛戰車和將近70,000匹馬,於2,400公里的戰線發動攻擊,這也是有史以來日軍動員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勢作戰。最後日軍成功佔領美國航空隊基地,並給予中國人力與物質上相當大的損失,但同時也因為兵力不足而無法擴張戰果,日後於中國戰場長期維持守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豫湘桂会战

貝爾格勒攻勢

貝爾格勒攻勢或貝爾格勒戰略攻勢行動(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Beogradska ofenziva/ofanziva; Белград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1944年9月14日 — 1944年11月24日)是蘇聯紅軍及南斯拉夫遊擊隊從德意志國防軍手中解放貝爾格勒的軍事進攻行動,兩軍最初各自行動,但最後卻合作在貝爾格勒地區消滅德軍。 參與進攻的是的蘇聯烏克蘭第3方面軍(包括保加利亞第2軍團)、在北面的部份烏克蘭第2方面軍及在西面的南斯拉夫遊擊隊之第1軍團,他們共同進攻部份的德國E集團軍(施內肯伯格及斯特恩軍群)包括塞爾維亞第5縱隊及塞爾維亞遊擊隊,目的是消滅在蘇瓦普拉尼納地區的德國E集團軍、在大摩拉瓦河以東的德國F集團軍及最終解放貝爾格勒。 第2個目標是切斷德國E集團軍從希臘、阿爾巴尼亞及南斯拉夫南部通過貝爾格勒到匈牙利王國包括塞薩洛尼基-貝爾格勒鐵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貝爾格勒攻勢

費正清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國漢學家、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創始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費正清

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是一位意大利记者和政治人物,曾任意大利王国第40任总理,同時也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於1925年獲得政府首脑的身份,而且以「領袖」的称号巩固了自己的权臣地位,並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間於義大利实施独裁统治,1938年3月30日亦獲得了意大利最高軍銜「最高帝国元帅」,墨索里尼後於1943年7月失勢下台,被意大利新政府拘捕,之後被德國派出的特種部隊救出,改任德國的傀儡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政府总理。 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会主义和无神论,1900年加入了当时激进的左翼政党意大利社会党,1911年因反对意大利在利比亚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监狱中度过了5个月,1912年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的领导成员和党报《》(Avanti!)的记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剧烈地改变了墨索里尼,从反干涉主义转向战争狂热,1914年11月5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创建了左翼干涉主义报纸《意大利人民》,思想的转变也导致他在1915年退出了意大利社会党。意大利于1915年4月改加入协约国进入战争后,墨索里尼报名参战。後來英國唯恐意大利會繼俄國之後退出大戰,暗中以每週100英鎊的高額報酬收買墨索里尼,讓墨索里尼在他主編的報上繼續鼓吹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报酬”,这给意大利带来了战争失利外的进一步的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在战后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发动向罗马进军的政变,10月30日被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总理并组建内阁。出于对内战和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国王的支持,并取得了1924年4月6日大选的壓倒性胜利,取得67%多數的議席。同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敵: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治家吉亚科莫·马泰奥蒂遭到暗杀。继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 1935年开始与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接触,德、義於1939年5月22日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1943年在意大利经历了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后,7月24日大法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在大萨索山的一间别墅裡。同年9月12日德軍发动橡树行动,成功营救出被软禁的墨索里尼。随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南部已被盟军占领的意大利王国分庭抗礼。1945年4月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开始崩溃,4月27日偽装成德国军人的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发现并俘虏,翌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镇的一个叫的村庄被枪决。他们的尸体随后在4月29日被运到米兰,并被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顶上示众。墨索里尼的尸体在1946年被法西斯主义支持者盗挖,后被意大利政府扣押10年,直到1957年才交还给他的遗孀雷切尔·墨索里尼在他的故乡普雷达皮奥下葬。.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贝尼托·墨索里尼

超级大国

超級大國(英语:superpower),又稱超級強權、超級強國,是國際社會體系中,國力處於第一級水準的國家。超級大國擁有較大的影響國際事件的能力,並能夠向全世界投射军事力量。「超級大國」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普及於冷戰時代,最早指英国、蘇聯和美國三个大国;冷戰时期随着大英帝国的瓦解、殖民地紛紛脫離及衰弱,改为即指美国與苏联两大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超级大国

身心障礙

身心障礙,是指由于先天或中途發生生理和心理损伤,造成个人在社会生活方面不能充分使用自己能力的状态。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使残疾人过上尽量正常的生活,对其保护逐渐加强,包括:康复、生活及就學補助、福利,特殊教育等服务;经济上的优惠,例如降低税收;以及立法嚴禁歧視、工作保護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身心障礙

軍事情報

軍事情報(Military intelligence),係指運用在軍事用途上的情報,屬於情報活動的其中一種。收集軍事情報的目的在提供大量有用的資訊,並加以分析建議,以輔助決策者制定軍事戰略。 軍事情報的收集範圍與目標不一定限於敵對勢力,也有可能收集軍事同盟、友好勢力,或者中立勢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至少兩個以上的軍事情報收集單位,以提供交叉比對參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軍事情報

軍需

軍需泛指軍隊在和平或者是戰爭時期所需要的物資的總稱。這些物資當中可以概略分成日常生活和戰備所需兩類。.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軍需

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對希臘的佔領(Η Κατοχή,I Katochi,意為“佔領”)在德意軍隊入侵希臘之後,於1941年4月開始。佔領一直持續到1944年10月德軍從希臘大陸撤軍為止。然而有個別地區,譬如克里特島和其他一些島嶼,德國駐軍一直控制到1945年5月到6月。 法西斯意大利最初於1940年10月入侵希臘。攻勢不但不能持續,希臘軍還將義大利軍打回了阿爾巴尼亞。德國於是被迫把軍事重點從準備“巴巴羅薩行動”轉移到南歐的軍事干涉上來,來援助她的義大利盟友。由於希臘軍大部在阿爾巴尼亞前線阻擊義大利軍的進攻,一場德國閃擊戰於1941年4月打響。到了5月中旬希臘已被德軍佔領。德國就此開始統治希臘最重要的各地區,包括雅典以及塞薩洛尼基。希臘其他地區分給了德國的盟友義大利和保加利亞。希臘一淪陷,一個合作的希臘政府就即刻建立。 佔領給希臘平民人口帶來了極為艱苦的生活。僅在雅典一處就有超過300,000平民死於饑餓;另外德軍和他們的合作者針對平民的的報複事件數以萬計,希臘經濟也一片蕭條Mazower (2001), 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黑衫隊

#重定向 黑衫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黑衫隊

轰炸机

轰炸机,係一種從高空對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擲航空炸彈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羅斯帝國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它是一款裝備四具發動機和双翼的大型飞机,可携带522公斤的炸弹以120公里的最大时速飞行,这在当时可謂是优秀的载弹飞行能力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轰炸机

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国、日本、意大利3個國家為中心。英法的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前身,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复,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轴心国

龍騎兵行動

龍騎兵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於1944年8月15日在法國南部的入侵行動,也称普罗旺斯登陆。入侵是由美國第7軍團部隊與主要由法國第1軍團組成的後續部隊發起的兩棲攻擊,儘管是一次龐大而複雜的軍事行動,并由兩棲和空降部隊成功執行,可是龍騎兵行動直到今天仍是並不著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龍騎兵行動

达尔文 (澳大利亚)

达尔文(英語:Darwin),又譯達爾溫,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主要城市,北領地的首府,第16大城市,人口約14万4千人(2014年),属于热带气候,经常受到雷暴和龙卷风的侵袭,最早有记录的熱帶氣旋发生在1867年,1974年12月25日的強烈熱帶氣旋特雷西几乎毁灭了整个城市。达尔文也是唯一经歷過現代战争的澳大利亚城市。1942年2月19日,日本飛機对达尔文进行了两次轰炸,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达尔文遭受過63次轰炸。 达尔文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居民最集中的城市,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是从东南亚和东亚移居的移民,所以达尔文被称为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首府”,由于它距离亚洲最近,所以是重要的出口港口,主要出口活牲畜(牛、羊)和矿物。达尔文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逻艇的基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达尔文 (澳大利亚)

迪耶普戰役

迪耶普突擊戰,亦稱迪耶普戰役、瑞特行動或官方稍後定名的銀禧行動,是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8月19日攻擊德國在法國北部海岸佔領的港口迪耶普的战斗。突擊從上午5時正開始,直至上午10時50分盟軍指揮官被迫下令撤退。超過6,000名步兵參與突擊,加拿大軍隊為主力,並得到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其目的是奪取和短期佔領一個主要港口,以證明這類行動是可能的,又可從俘虜中收集情報和評估材料,同時知道德軍的应对方式。盟軍也想破壞海防、港口設施和所有的戰略建築物。 該突擊沒有達成主要目標。登陸的6,086人中一共有3,623人战死、负伤或被俘(幾乎達60%)。空軍沒有吸引“納粹德國空軍”投入戰鬥中,納粹德國空軍只損失了48架飛機,盟軍則損失了96架飛機,以及34艘軍艦。迪耶普事件影響了後來在北非(火炬行動)和諾曼底登陸(霸王行動)籌備工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迪耶普戰役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又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東京大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特設之國際軍事法庭,於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之間,由身為勝方的同盟國為解決敗方日本的戰犯認定等責任歸屬而創立。法庭設於東京的原陸軍士官學校大講堂,位於今東京都新宿區市谷本村町的自衛隊設施「防衛省市谷地區」內。.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霸權主義

#重定向 霸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霸權主義

舊金山和約

《對日和平條約》,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語書寫,另有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3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和約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南千島群島、以及臺灣法律歸屬的主權爭議。 日本在和約前言的部分,請求加入聯合國並遵守《聯合國憲章》。隨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日本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佔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1956年12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決定向聯合國大會推薦日本為聯合國會員國;12月18日,經聯合國45個成員國提案、51個成員國附署,聯合國接納日本成為第80個會員國。 《旧金山和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舊金山和約

航空

航空(Aviation)狭义上则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广义上航空一词也指进行航空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人类自古以来便有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的愿望,但直到18世纪后期载人热气球在欧洲升空后才首度实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人类的航空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人类第一架重于空气、带有动力、受控并可持续滞空的飞机,开启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航空是21世纪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科学技术的水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航空

航空工程

航空工程(Aeronautical Engineering),包括飞行器的生产、制造、使用、管理与维修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航空工程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 Popullare Socialiste e Shqipërisë,缩写为RPSSh)为1946年至1991年间在阿尔巴尼亚存在的社会主义政权。 1939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占领阿爾巴尼亞王國,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投降,但阿爾巴尼亞王國又被納粹德国占领。1944年,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倡议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恩维尔·霍查任主席。1944年11月29日,阿爾巴尼亞全境獲得解放。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41年创建。恩维尔·霍查为该党领袖。1945年12月,全国第一次普选举行,劳动党获得执政地位。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恩維爾·霍查領導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堅決长期推行阶级斗争,称之为“推动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对外「不同帝国主义國家(美國、英国、希臘、意大利等)和修正主义國家(南斯拉夫、苏联、中国等)调和」,此時阿爾巴尼亞被國際社會孤立。1985年以後阿爾巴尼亞才開始與多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自此擺脫外交孤立狀態。自1990年起,在東歐劇變浪潮影響下,阿爾巴尼亞開始轉变其社會主義路線,並開放言論自由、宗教自由。1991年,舉行阿爾巴尼亞戰後首次多党选举,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获胜。不久,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更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并改國號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汉格尔斯克

阿尔汉格尔斯克 (Архангельск,俄语拉丁字母拼写:Arkhangel'sk),位於北德維納河河口附近,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首府,人口356,051 (2002年)。市名來源於十二世紀諾夫哥羅德人在北德維納河畔建立的大天使米迦勒修道院。 歷史上是俄羅斯重要的港口。18世紀後因聖彼得堡開埠而衰落。19世紀連接莫斯科的鐵路落成,成為木材出口中心。苏德战争期間,是盟國物資進入俄國的口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尔汉格尔斯克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אשכנזים),指的是源於中世纪德国莱茵兰一带的猶太人後裔(阿什肯納茲在近代指德國)。其中很多人自10世紀至19世紀期間,向東歐遷移。从中世纪到20二十世纪中叶,他們普遍採用意第緒語或者斯拉夫语言作為通用語。其文化和宗教习俗受到周边其他国家的影响。 在11世纪,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仅占全世界犹太人的3%,然而到1931年他们占有历史最高纪录的92%,现在占世界犹太人的80%。在欧洲有久远历史的犹太群体,除了地中海一带的,大多数属于阿什肯纳兹。最近两个世纪来从欧洲外迁,特别是移民美国的的犹太人相当一部分来自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什肯納茲猶太人

阿留申群島戰役

阿留申群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於1942年6月3日開始在阿拉斯加中的阿留申群島進行的戰鬥,一支小規模的日軍佔領了群島上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但群島地處偏遠和惡劣的天氣和地形讓美軍部隊在1年後才重新佔領當地。這些島嶼的戰略價值是能夠控制太平洋上的大環球路線,這一控制了太平洋上運輸路線的戰略是威廉·米切爾將軍在1935年向國會提出:“我相信在未來,誰擁有阿拉斯加的即擁有世界,我覺得這處是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地區。”日本控制阿留申群島的理由是防止美軍可能進行橫跨北太平洋的攻擊。同樣,美軍擔心這些島嶼將被作為基地,用以開展對美國西岸的空中襲擊。 該戰役被稱為“被遺忘的戰役”,原因是被同時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所掩蓋,過去大多數西方軍事史學家認為它是一場牽制性的攻擊或在中途島戰役中的佯攻,意在吸引了來自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而同時實施的行動,並由山本五十六同時指揮。然而歷史學家喬納森·帕歇爾和安東尼·塔利作出了對這種說法的解釋,指出日本侵略阿留申群島的北翼,是保護他們的帝國,並沒有打算將它作為一個分散注意力的行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留申群島戰役

阿登

阿登(Ardennen,;Ardennes),也譯作亞爾丁(法语:Ardenne)是位于比利时和卢森堡交界的一片森林覆盖的丘陵地带,并一直延伸到法国境内。 1940年5月13日德国A集团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绕过馬奇諾防線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1944年12月16日,由於戰局對德國逐漸不利,以及東線紅軍的壓迫,希特勒遂下令發動“守望萊茵”(美方稱之為突出部之役)之戰,就在這同樣的地方發起。 A A A Category:原始森林.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登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之死

1945年4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的元首地堡内用手枪击中右侧太阳穴自杀身亡。: "...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道夫·希特勒之死

阿斯特拉罕

阿斯特拉罕(俄语:А́страхан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Astrakhan,英语:Astrakhan)位于俄罗斯南部伏尔加河汇入里海处,是阿斯特拉罕州的首府,人口504,501(2002年)。這裡曾是可薩汗國的首都,名阿提爾,和金帳汗國首都薩萊很接近。這裡也曾是阿斯特拉罕汗國的首都。許多多來自中亞的商人在此交易,甚至置館居住,其中有烏茲別克人、亞美尼亞人、甚至有印度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斯特拉罕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英語:Battle of Alam el Half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非戰場」一部份,由埃爾溫·隆美爾指揮的德意志非洲軍對伯納德·勞·蒙哥馬里率領的英國埃及軍團發動攻擊,在加查拉戰役後重組的英軍經過蒙哥馬里重新戰略佈置,且英國皇家海軍在地中海有效截斷德軍軍事物資補給,終於在埃及擊退彈藥缺乏的非洲軍,導致非洲軍無法一舉拿下埃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拉姆哈勒法戰役

蘇台德區問題

蘇台德區問題或苏台德区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于193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的原因是对蘇台德地區主权的争执。 至1918年为止以德意志族人为主的苏台德地区和以捷克人为主的波西米亚同属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捷克独立。1918年11月捷克军队占领了以德意志族人为多数的地区。不顾当地居民的反对,在聖日耳曼條約中苏台德地区被划分给捷克斯洛伐克。 从1933年开始以康拉德·亨莱因为首的亲纳粹的苏台德德意志族人党不断加强其自主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内部矛盾,但是纳粹德国的扩张和霸权政治很快就开始利用这个运动,由此危及到法国和英国的安全利益。1938年3月德奧合併后苏台德区问题成为欧洲外交政治的焦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台德區問題

蘇台德地區

蘇台德地區(或譯蘇德台)(;;)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指1938年至1945年期间,(;)的居住地。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維亞与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位于苏台德山脉附近。 在13世纪时,日耳曼人迁居于此。在奥匈帝国时期,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德意志裔人口迅速增长。19世纪末,当地说德语的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产生冲突,萌生独立想法。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苏台德地区成为新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此时此地已居住着300余万德意志人,为当地主体民族。1938年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同意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纳粹德国。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德国投降,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大多數德意志人遭驅逐出境,只剩下約24萬人。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分裂,此地歸屬於捷克共和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台德地區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聯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1940年6月14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軍事佔領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事件,随后三国即被并吞并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行动对苏联发起攻击,并在数周内占领波罗的海国家。1941年7月,波罗的海地区为第三帝国的奧斯蘭總督轄區所管理。1944年波羅的海攻勢行动后,苏军重新占领波罗的海地区,并将剩余德军围困于库尔兰口袋中,直至其1945年5月的正式投降。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占领则一直维持至1991年8月波罗的海国家重获独立为止。 波羅的海三國 at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Latvia、美國及其法院、歐洲議會 by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B6-0215/2007, 21.5.2007;.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蘇聯入侵波蘭

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是指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39年9月17日開始沒有正式宣戰的軍事行動。這時是在納粹德國從西面入侵波蘭的16天後,蘇聯則是從東方實施入侵。入侵直至1939年10月6日結束及由德國和蘇聯瓜分和吞併整個波蘭第二共和國Gross p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聯入侵波蘭

蘇聯的人口轉移

蘇聯的人口轉移(Депортации народов в СССР)可分為以下幾大類:驅逐“反蘇”的人口類別,通常被列為工賊,驅逐整個民族,勞動力轉移,組織遷移,並用俄羅斯人來填補種族清洗後的領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聯的人口轉移

蘇日中立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又稱日蘇中立條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Пакт о нейтралитете между СССР и Японией),指蘇聯與大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互相保証戰事維持中立而於1941年4月13日所簽訂的條約,由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與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在莫斯科簽署,條約有效期爲五年的條約,於同年4月25日起生效。 條約共有四款,主要內容包括蘇日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對方之領土完整,不予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但,条约正文内容并没有涉及签约双方的具体领土的范围,也没有提及日方在中國東北所建立的滿洲國的事宜。总体来说,条约在形式上,避免让苏军和日军发生直接军事对垒。对于苏联,避免了在东西两面同时受到1940年形成的轴心国对其可能的军事进攻的威胁;而日本也让苏联减缓了自1937年以来,对中国抗日战争所提供的巨额军事援助。 当年,中共对《苏日中立条约》表态:“保证了外蒙不受侵犯,这不但对外蒙有利,即对全中国争取解放也是有利的。说到东四省的收复,原是我们自己的事”,并为此发表社论。雙方簽署的原因與當時的形勢有關。蘇聯方面,為了避免一方面要抵抗德軍又要抵抗日軍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而決定以减缓对中國提供抗日所需的军事援助,来避免日本北上侵蘇。而日本方面自1937年全面侵華後,雖佔領了中國東部大片土地,但未能迅速擊敗中國軍隊,戰爭陷入膠著狀態。為了打破局面,當日軍分為北進派與南進派。北進是指北上與德國共同攻打蘇聯;南進則是揮軍南下侵襲東南亞。後來南進派佔優,故放棄北侵蘇聯。 1945年4月5日,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宣佈蘇聯在《蘇日中立條約》截止后將不再謀求續約,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終對日宣戰,並派兵進入被关东军占领的中國东北與日本北方殖民的島嶼。.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蘇日中立條約

鵝卵石行動

鵝卵石行動(Operation Shingle)開始於1944年1月2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戰役時,盟軍在義大利中部的安濟奧與聶圖諾地區對軸心國軍進行的兩棲登陸行動;行動由約翰·P·盧卡斯少將統領及意圖包抄冬季防線以切斷德軍退路和進攻羅馬;這場戰鬥亦被稱為安濟奧戰役(Battle of Anzio)。.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鵝卵石行動

薩爾 (國際聯盟)

#重定向 萨尔盆地地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薩爾 (國際聯盟)

薩爾攻勢

薩爾攻勢是一個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在薩爾地區對德国国防军陆军第1集团军採取的軍事行動,攻勢之目的是援助當時被德軍攻擊的波蘭,然而攻勢後來被中止。 根據法國和波蘭的軍事協定:法國軍隊動員開始後3天籌備大規模攻勢並必須有效地控制法國邊界和德軍防線之間的地區,進而深入德國防線。 法國的進攻於9月7日在萊茵河谷開始,即法國對德國宣戰4天之後。當時德意志國防軍被集中進攻波蘭,法軍相对于駐守邊界的德軍有著決定性的數量優勢。不過法軍的行動對即將陷落的波蘭起不了任何有效幫助。11個法軍師面对德軍微弱的反抗沿著薩爾布呂肯一帶長32公里的地區前進,法軍前進深入了8公里,在德軍撤離、沒有任何抵抗的条件下攻佔了大約20個村莊,然而在法軍奪取了瓦恩特森林大約3平方英里滿佈地雷的德國領土之后,三心兩意的進攻被下令終止。 這次攻勢沒有迫使德軍向西線调兵,法军的全面攻擊由大約40個師實施,其中包括1個裝甲師、3個機械化師、78個砲兵團和40個坦克營。9月12日英法戰爭最高會議首次聚集在法國阿比維爾,會議決定一切進攻行動將被立即停止。 莫里斯·甘末林命令他的部隊在德軍的齊格飛防線前“不少於1公里”的地方停止,而波蘭對此決定一無所知,相反甘未林通知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元帥说他的一半師正與敵人接觸,而法軍的進攻已经迫使德意志國防軍最少6個師從波蘭撤走。翌日駐波蘭法國軍事代表團指揮官路易斯·筱柚將軍通知波蘭參謀長瓦茨瓦·斯塔契维奇將軍,計劃中在西部戰線的主要進攻必須被推遲到9月17日至9月20日。與此同時法軍師團奉命撤退到他們沿馬其諾防線的軍營,德軍也在9月16日至17日從波蘭戰線調回精銳部隊,重新拿回法軍在撤兵後放棄的土地,兩國邊界回復戰前狀態,假戰隨之開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薩爾攻勢

藍色行動

#重定向 藍色方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藍色行動

闪电战

闪电战(Lightning War)(Blitzkrieg)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起防御線。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开火渗透」(Fire and Infiltration)。 德意志國防軍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失去優勢,因為闪电戰需要後方快速補給,必須开发特别的補給车辆、通信的新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所謂「閃電戰」這個名詞並非出自德國人之口,而是德軍在法國戰役結束後,美國的時代雜誌率先提出的新名詞。.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闪电战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葡萄牙

葡萄牙帝國

葡萄牙帝國(Império Português)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以及歐洲最早建立和最長久的殖民帝國(1415年─1999年)。 葡萄牙在15世紀進行的大西洋探險和1415年對休达的征服標誌著葡萄牙成為海上強權的開始。其後,葡萄牙開始大力發展航海學校,以及加強地图学的知識。在一個世紀後,葡萄牙終於成為歐洲首個打通往印度航線的國家。葡萄牙航海家如迪亞士,瓦斯科·達·伽馬,以及为西班牙国王服务的斐迪南·麥哲倫創下了不朽的航海歷史。 葡萄牙帝國國力在16世紀達至頂峰。但其後因為一度被鄰國西班牙联合统治,以及其他新興殖民帝國如英國、荷蘭和法國的競爭下,葡萄牙帝國開始走向衰落。18世紀後,葡萄牙便集中其在巴西及非洲殖民地的統治。而巴西殖民者為葡萄牙帶來的黃金重新振興了這個帝國。但無奈的是,1755年災難性的大地震卻嚴重打擊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國際地位,加上1822年巴西的獨立和1890年英國打擊了其在非洲的擴張企圖,都使得這個殖民帝國趨向衰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葡萄牙曾經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葡萄牙殖民地戰爭(1961年-1974年)。印度亦在1961年出兵并收复了葡萄牙位於印度的殖民地果阿和達曼-第烏兩地,這使得葡萄牙在亞洲只剩下澳門及东帝汶兩個殖民地。而經歷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政府放棄其殖民地,直至葡萄牙政府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後,葡萄牙帝國才正式宣告結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葡萄牙帝國

肯尼斯·麥克塞

肯尼斯·約翰·麥克塞(Kenneth John Macksey,)是一位英國軍事歷史作家,研究領域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題材為主。麥克塞曾於二戰服役於英國皇家裝甲軍珀西·霍巴特的單位下,並獲得過軍功十字勳章。戰爭結束後,麥克塞開始進行二戰各軍事人物的傳記和戰役之撰寫。1968年,麥克塞自英國軍隊中退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肯尼斯·麥克塞

蓝色师团

#重定向 蓝色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蓝色师团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蔣中正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重庆市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自由主义

自由法國

自由法國(France libre),是在1940年6月,原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國防部次長夏爾·戴高樂在英國所建立的政體。在法国向納粹德國投降時,戴高樂逃亡至英國,於6月18日透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告法国人民书》的演說,號召法国人不要放弃希望,“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标志了「自由法國」運動的开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自由法國

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artillery),指使用車輛底盤自備動力,无需其他車輛牵引的火炮,大多有輕装甲保護,火炮一般为榴弹炮、迫击炮、加农炮、反坦克炮、火箭炮或高射炮等。有別於一般火炮需要利用其他車輛,獸力或者是人力移動。 除了自行火炮外還有一種自運火炮或稱短途自行牵引火炮,是在需要牽引的火炮加上小型汽油引擎的輔助動力裝置APU,除了能夠協助射擊時的操作,還可以做短距離的行動,但是這一種設計並未包含在自走炮的歸類當中,仍屬於牽引火砲如芬蘭155 GH 52 APU。.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自行火炮

長城戰役

長城大會戰,又稱长城抗战,是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发前,1933年日满势力向关内扩张,围绕长城一线发生的數場戰役,与热河战役相连接。由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重点仍落在“安内”与战争准备阶段,故采取了退让态度,结局以双方签订了塘沽协定暂息争端。当时中国国内抗日救亡运动涌起,紧接长城抗战还发生了“察哈尔民众抗日民众同盟军”的事件,以及在当年发生“闽变”,造成南京政府的忙乱,不过蒋中正最终在“围剿”中还是成功地将红军赶往了中国西部。在中方的隐忍退让之下,直到1935年12月,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日本势力逐渐进入了华北。 1933年,日本以熱河省地方官員表示歸附滿洲國為由,與滿洲國軍隊進軍熱河,省長湯玉麟不戰而逃;之後日軍進攻山海關、長城各隘口與熱河,國民政府派遣宋哲元、馮治安、張自忠、劉汝明、關麟徵、黃杰與劉戡在義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羅文峪、界嶺口憑險固守并抵禦日軍,但最終由於軍備不良、戰力消耗殆盡、戰略位置喪失而撤退。王以哲部东北军属于参战部队。 之後中華民國成立國民政府行政院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由黃郛與何應欽與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簽訂塘沽停戰協定,劃定冀東二十二縣為非武裝區,軍隊不得進入,而日軍退回長城以北,但实际上日军以“监察中国军队”的名义留下了驻军,为卢沟桥事变准备了条件。以長城為界,滿洲國更於長城各地樹立「王道樂土大滿洲國」的界碑。.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長城戰役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由美軍對日本長崎市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日本標準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UTC+9),亦是人類歷史上第2次(也是最後一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1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名為「胖子」,屬於Mk-3型原子彈。當時長崎市人口有240,000人,戰後估計死者149,000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面燒燬或破壞。 對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彈的戰略意義重大,其目的在於利用核子武器威懾日本,打擊日軍作戰意願,並瓦解其本土決戰戰略。最後在長崎市原子彈爆炸6天后(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日本投降。 如果是將長崎縣、長崎市的「長崎」以片假名寫成「ナガサキ()」的情況,通常是在描述長崎市原子彈爆炸的事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长崎市

长崎市()是位於日本九州西部的都市,為长崎县縣治,也是日本西部的重要港湾城市。其歷史始於安土桃山時代對長崎港的開拓,在江戶時代的鎖國時期,更是日本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與荷蘭、中國有密切的交流,並有外國人居住區出島。因此長崎受到西方影響較深,擁有許多歐洲風格的建築,加上市區多坡道,使得長崎的都市景觀和大多數日本其他都市頗為不同。與西方交流的歷史使得早期有許多傳教士隨著商船來到長崎,造成現在長崎擁有較多的天主教信徒,天主教會在長崎單獨設有教區。也因為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從江戶時期就有許多中國人居住於此,长崎新地中华街是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長崎市曾經受到原子彈轟炸,成為繼廣島之後世界第二個、也是目前最後一個遭到核武器攻擊的城市。 長崎市中心三面環山,因大量住宅建於山坡地上,形成許多階梯式或位於斜坡的街道。在長崎市現有建成區面積中,高達七成是山坡地。多山的地形雖然成就了長崎特有的都市景觀,但也造成了交通阻塞和開發用地受限等問題。近年長崎市的人口減少幅度在日本居於前列,已成為深刻的社會問題。但另一方面,長崎憑藉山海毗鄰的獨特景觀和濃郁的異國風情而吸引了眾多遊客,是日本主要觀光都市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长崎市

长衡会战

长衡会战,或称湖南会战,是指1944年(民国33年)5月至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豫湘桂會戰(1號作戰)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学术界也将“长衡会战”分为2个阶段:.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长衡会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与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之互不侵犯條約,目標是初步建立蘇德在擴張之間的友誼與共識,並導致波蘭被瓜分。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战争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衛國戰爭」本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与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苏联投降為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德战争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红军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解体

英帕尔战役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日軍代號:ウ号作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陸軍對英屬印度所發動的戰役之一,戰役從1944年3月開始至同年7月結束,最後以日軍的慘敗收場,以單一作戰計畫損失規模而論,本戰役為大日本帝國陸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傷最慘重的戰役。 在此役中日軍由牟田口廉也中將統率,目標為奪取印度東北重鎮因帕爾。出征的90,000餘名士兵中,只有約10,000人生還,其中戰死32,000人,過半數的死者則是因為在敗退途中因飢餓或疾病而死。損失如此慘重的主因源自於指揮官牟田口廉也脫離現實且不負責任的作戰計畫與逃避指揮責任,此戰至今仍被視為一場標準的軍事災難;在日本至今用英帕爾去形容某人去做某事已成為「有勇無謀」的代名詞。.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帕尔战役

英德海军协定

英德海军协定是英國和納粹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就两国海军军备力量所簽訂的条约。 条约主要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一般认为《英德海军协定》合法解除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 Category:德英關係 Category:海军条约 Category:1935年条约 Category:1935年军事 Category:英國皇家海軍歷史 Category:纳粹德国海军 Category:英國條約 Category:纳粹德国条约 Category:伦敦外交史 Category:1935年6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德海军协定

英國伊拉克戰爭

英國伊拉克戰爭是在1941年時,納粹德國煽動伊拉克首相拉希德·阿里率領伊拉克人民反抗英軍,攻擊英軍的基地及補給站,但是最後被英軍擊敗。.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國伊拉克戰爭

英國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英文:Royal Air Force,RAF)為英國軍隊的航空作戰軍種,創設於1918年4月1日,為世界上第一支編成獨立軍種的空軍。在一战胜过同盟国后,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了该时期最庞大的空军。自创设以來,英国皇家空军在英國軍事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据2007年统计,皇家空軍有1000架以上飛行器,及45710位常備兵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國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國皇家海軍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国

英联邦

-- 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3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内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基於其歷史淵源,雖然其正式名稱直譯是“國家聯邦”,漢語中一般仍稱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或“--”(臺灣)或“--”(新馬地區)。英語裏,一般通稱為“the Commonwealth”(“聯邦”),此外在非英聯邦國家亦稱為“British Commonwealth”(“不列顛聯邦”),用以區分世界其它聯邦或邦聯。部分人士认为英联邦是大英帝国体系的继承,但是英国在英联邦裏的影响力远不及19世纪和20世纪其对殖民地的影响力。 2018年4月21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於大英國協高峰會中提到下一任大英國協元首繼任者希望是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在53個會員國領袖討論之下同意下一任大英國協由查爾斯王子接任。.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联邦

英苏入侵伊朗

英苏入侵伊朗是1941年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国和苏联为了确保对伊朗的油田和援苏物资通道安全,联合出兵干涉伊朗的军事行动。入侵的结果是伊朗国王礼萨汗退位,纳粹德国在伊朗的势力被全部肃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苏入侵伊朗

鋼鐵條約

钢铁条约(Stahlpakt,Patto d'Acciaio)是法西斯意大利与纳粹德国在1939年5月22日通过的协定。意大利外长加莱阿佐·齐亚诺与德国外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代表他们的国家签署协议。 钢铁条约象征德意同盟,让两国在国际威胁或战争中,互相提供军事支援,并加强军事与战时生产。而且,两国保证只有得到对方同意才会与他国议和。条约最初的有效期是10年。 协定假设战争会在3年之内爆发,德国在1939年9月1日业已入侵波兰,而意大利准备不足,仍未能遵守协定,仅仅在1940年6月10日才向法国(和英国)宣战,企图入侵法国南部而失败。此时德国猛烈进攻法国,而法国早已大势已去,意大利开战不久,法国已经向德国投降,数位包括齐亚诺在内的意大利官员反对此项条约。 1943年10月13日意大利与盟军结盟,有效结束了条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鋼鐵條約

雷伊泰島戰役

雷伊泰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菲律賓、美國及澳洲軍隊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隊,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序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雷伊泰島戰役

雷伊泰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沖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稱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上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和戰列艦海戰,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战進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6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200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合計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此次戰鬥。 馬里亞納海戰戰役失利後,已喪失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防線的日本雖居劣勢,但若是再失去菲律賓或臺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將斷絕,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因此日軍決定孤注一擲,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在經過許多的考量下,放棄原先攻打臺灣的計劃,而改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结果如所預料,数量上远居於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上、陸基等航空力量全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洲所屬巡洋舰澳大利亚號被重创,似乎顯示特攻取得了一些效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雷伊泰灣海戰

雷马根

雷马根(德语:Remagen)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3.16平方公里,总人口16125人,其中男性7891人,女性8234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486人/平方公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雷马根

雷达

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無線電偵測和定距)的縮寫及音譯。將電磁能量以定向方式發射至空間之中,藉由接收空間內存在物體所反射之電波,可以計算出該物體之方向,高度及速度,并且可以探测物体的形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雷达

電子計算機

--,亦稱--,计算机是一种利用数字电子技术,根据一系列指令指示其自动执行任意算术或逻辑操作序列的设备。计算机遵循被称为“程序”的一般操作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执行极其广泛的任务。 计算机被用作各种工业和消费设备的控制系统。这包括简单的特定用途设备(如微波炉和遥控器)、工业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通用设备(如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等。尽管计算机种类繁多,但根据图灵机理论,一部具有最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当能够完成任何其它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因此,理论上从智能手机到超级计算机都应该可以完成同样的作业(不考虑时间和存储因素)。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下一代计算机总是在性能上能够显著地超过其前一代,这一现象有时被称作“摩尔定律”。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互相连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换速度,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在21世纪的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了。 自古以来,简单的手动设备——就像算盘——帮助人们进行计算。在工业革命初期,各式各样的机械的出现,其初衷都是为了自动完成冗长而乏味的任务,例如织机的编织图案。更复杂的机器在20世纪初出现,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复杂特定的计算。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出现于二战期间。自那时以来,电脑的速度,功耗和多功能性不断增加。在现代,机械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完全被电子计算机所取代。 计算机在组成上形式不一,早期计算机的体积足有一间房屋的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计算机可能比一副扑克牌还小。当然,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大量体积庞大的巨型计算机为特别的科学计算或面向大型组织的事务处理需求服务。比较小的,为个人应用而设计的称为微型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在中國地區简称為「微机」。我們今天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一词时通常也是指此,不过现在计算机最为普遍的应用形式却是嵌入式,嵌入式计算机通常相对简单、体积小,并被用来控制其它设备——无论是飞机、工业机器人还是数码相机。 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而「计算机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科学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所派生的诸多技术性和经验性成果的总合。「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前者偏重于实践而后者偏重于理论。至於由数据为核心的研究則称為信息技术。 传统上,现代计算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通常是中央处理器(CPU))和某种形式的存储器。处理元件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并且排序和控制单元可以响应于存储的信息改变操作的顺序。外围设备包括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操纵杆等)、输出设备(显示器屏幕,打印机等)以及执行两种功能(例如触摸屏)的输入/输出设备。外围设备允许从外部来源检索信息,并使操作结果得以保存和检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電子計算機

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

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由其縮寫,簡稱為伊尼亞克(ENIAC,,也可称埃尼阿克)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它是图灵完全的电子计算机,能够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 ENIAC为美国陆军的弹道研究实验室(BRL)所使用,用于计算火炮的火力表。ENIAC在1946年公布的时候,就被当时的新闻赞誉为“巨脑”。它的计算速度比机电机器提高了一千倍。这是一个飞跃,之前没有任何一台单独的机器达到过这个速度。它的数学能力和通用的可编程能力,令当时的科学家和实业家非常激动。发明它的人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些新思想,举办了一系列关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讲座。 在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资助了ENIAC的设计和建造。建造合同在1943年6月5日签订,实际的建造在7月以“PX项目”为代号秘密开始,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穆尔电气工程学院进行。建造完成的机器在1946年2月14日公布,并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使用。建造这台机器花费了将近五十万美元(考虑通货膨胀,相当于2011年的六百五十萬美元)。1946年7月,它被美国陆军军械兵团正式接受。为了翻新和升级存储器,ENIAC在1946年11月9日关闭,并在1947年转移到了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1947年7月,它在那里重新启动,继续工作到1955年10月2日晚上11点45分。 ENIAC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齐利和J.·Presper·埃克特构思和设计的。协助开发的设计工程师团队包括罗伯特·F·肖(函数表)、朱传榘(除法器/平方-平方根器)、托马斯·凯特·夏普勒斯(主程序器)、阿瑟·伯克斯(乘法器)、哈利·Huskey(读取器/打印器),还有杰克·戴维斯(累加器)。ENIAC在1987年被评为IEEE里程碑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

集中营

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拘留中心,用于统一关押或隔离異議分子、敵國公民、戰俘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 它与监狱最大的区别在于,集中营中关押的人由于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往往不经过審判即遭拘留,而且没有确定的拘留期限。有些被关押者虽有法律判决,而且可能有确定的关押期限,但这些判决大多是不经司法程序的個別討論便直接全數執行「監禁判决」,这些被关押者也往往不被关在监狱而是关在集中营中。此外,不同于监狱是为了惩罚犯罪而将相关人员关押于牢房中限制自由,集中营還是出于政治的原因而要求相关人员集中居住于特定区域,限制离开。很多國家在特殊時期都有建設集中營,當然也包含盟軍,在二戰期間建立了集中營收容軸心國籍的人員。 当时,有刺铁丝网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用极低的成本封闭一块相对广阔的区域。首次大規模採用這種做法的是沙俄帝國和東歐,到了蘇聯時代由史達林發揚光大,在納粹手中此監禁系統達到了頂峰,在二戰後戰爭儘管結束,但社會主義國家還在主要使用著。集中营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单纯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强迫劳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甚至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纳粹时期的集中营一词有时被用来指代灭绝营,但实际上,尽管纳粹集中营的艰苦条件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我们还是应将兩者加以区分,因為集中營並不是為了殺人而設計的。 有些难民营也属于事实上的集中营,难民们由于不受欢迎以及治安隱憂而被拘留或隔离在难民营中,此外收容政府为了阻止进一步的难民涌入,他们往往受到恶劣的对待,例如澳大利亚、瑙鲁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方的难民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难民营甚至就叫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通常人们很难清楚的界定集中营的各种形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為沒有可靠的法律約束,其中的一部份被关押者的人权都被忽视、被损害。 集中营一词实际上诞生于19世纪末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受到西班牙词语reconcentración的启发(该词语在古巴独立战争中被西班牙人使用),英国人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集中营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称雅爾達密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領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幾亞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國首脑会议,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許多人批评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國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亞洲許多國家,主要是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未尊重战时被佔領国家之期望,將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聯合國代管(联合国1945年10月才成立,甚至连联合国宪章于雅尔塔会议结束2个月后才签署。且战后盟军没有任何一方将位于欧、亚的曾被占领国交由联合国代管;联合国曾托管的11个地区,其中7個在非洲、4個在大洋洲)。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包括帮助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會中部份內容“侵犯”中國權益甚大。會前其他国家並不知情,故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东南亚,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同期自1944年6月起对日本本土的B29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效果有限,1945年2月4日李梅刚展开烧夷弹战术试验;在东亚大陆上中国军队尚与日军僵持,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而东北亚满洲地区则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会议

雅西-奇西瑙攻勢 (1944年8月)

雅西-奇西瑙行動 或雅西—基什尼奧夫行動Glantz, p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西-奇西瑙攻勢 (1944年8月)

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是一個獨立的宗教團體,在1870年代末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賓夕法尼亞州的匹兹堡發起,直至1931年一次大會上,才根據聖經《以賽亞書 43:10》“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人,是我所揀選的僕人。’”取名為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的最高機構為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總部的中央長老團,其官方出版之守望臺聖經書社强調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完全基於聖經,無論是教義內容、生活準則、傳道方式都恢復了公元一世紀的基督教。一些宗教人士聲稱其為異端教派,此乃相較於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信仰,但其本身並不贊同“異端教派”的說法,《耶和華見證人簡介》。 耶和華見證人認為信仰應完全依據《聖經》,強調聖經的主題-上帝的王國,只有上帝的王國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難題。 對耶穌基督的理解與傳統基督教主張存在較大差别,經常強調傳道與上帝的救贖安排。.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耶和華見證人

耶魯大學出版社

耶魯大學出版社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它於1908年由 George Parmly Day 創建, 在1961年成為耶魯大學的官方部門,但財政和運作自主。 截至2009年,耶魯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約300本精裝本新書和150本平裝本新書,出版書籍超過6000本。其出版的書已榮獲五次國家圖書獎,兩次,八次普利策獎。.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耶魯大學出版社

附屬國

#重定向 附庸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附屬國

附庸國

庸國(Vassal state)是指在別的宗主國輕度統治之下,主權严重不完整的國家,实际上是藩属国以至從屬國的一种。屬國跟藩属国比起來,主权被宗主国侵犯的程度也是一樣严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附庸國

HarperCollins

#重定向 哈珀柯林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HarperCollins

McFarland & Company

#重定向 麥克法蘭公司出版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McFarland & Company

MG42通用機槍

MG42,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意即為「機槍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gun」)。MG42為納粹德國研發於1942年服役,依照7.92毫米子彈作為開發依據,本來準備取代MG34通用機槍,不過最後兩款機槍一起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MG42通用機槍

MO作戰

MO作戰(日語:MO作戦,Mo Sakusen),或稱為莫士比港行動,是大日本帝国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次作戰代號,主要目標為攻擊並控制澳屬新幾內亞以及諸多太平洋上的小島,以達到孤立澳洲及紐西蘭,使其得不到美國支援的目的。該計畫是由大日本帝國海軍制定並獲得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大將的鼎力支持,然而MO作戰最終以失敗告終。.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MO作戰

Osprey Publishing

#重定向 魚鷹出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Osprey Publishing

Routledge

#重定向 羅德里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Routledge

U型潛艇

#重定向 U型潜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U型潛艇

V-1飛彈

#重定向 V-1火箭.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V-1飛彈

V-2火箭

V-2火箭是指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研制的一种短程彈道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使用的弹道导弹。其目的在于从欧洲大陆直接准确地打击英国本土目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V-2火箭

VII級潛艦

#重定向 VII級潛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VII級潛艦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僅有的三個城市州份。 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歐盟區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的倫敦)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百万人口。地理上位于欧洲平原,受温带季节性气候影响。城市周围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园、花园、河流和湖泊组成。据有关统数据统计,柏林总人口共有3,405,259人。 该根據考古发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 舊石器时代晚期市)已经有人類活動。該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13世纪,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这些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飛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该市经济主要基于服务业,包括多种多样的创造性产业、传媒集团、议会举办地点。柏林扮演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欧盟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会区有知名大学、研究院、体育赛事、管弦乐队、博物馆和知名人士。城市的历史遗存使该市成为国际电影产品的交流中心。该市在节日活动、建筑的多样化、夜生活、当代艺术、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高质量生活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柏林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焦点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柏林

柏林戰役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上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大量蘇聯紅軍在東方進攻柏林,這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宣示第三帝國正式覆亡,象徵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柏林戰役

林培瑞

林培瑞(英文名:Eugene Perry Link, Jr.,音譯小尤金·培瑞·林克;),生于纽约州,最高學歷為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76年),汉学家。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學东亚系研究讲师,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濱分校校長特聘講座教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林培瑞

恩尼格玛密码机

在密码学史中,恩尼格玛密码机(德语:Enigma,又译哑谜机,或「谜」式密碼機)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确切地说,恩尼格玛是对二战时期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系列相似的加解密机器的统称,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型号,為密碼學對稱加密算法的流加密。 恩尼格玛密码机在1920年代早期开始被用于商业,一些国家的军队与政府也曾使用过它,其中的主要使用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纳粹德国。 在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所有版本中,最著名的是德国使用的军用版本。尽管此机器的安全性较高,但盟军的密码学家们还是成功地破译了大量由这种机器加密的信息。1932年,波兰密码学家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和亨里克·佐加尔斯基根据恩尼格玛机的原理破译了它。1939年中期,波兰政府将此破译方法告知了英国和法国,但直到1941年英國海軍捕獲德國U-110潛艇,得到密碼機和密碼本才成功破解。密码的破解使得納粹海軍對英美商船補給船的大量攻擊失效。盟军的情报部门将破译出来的密码称为ULTRA,这极大地帮助了西欧的盟军部队。ULTRA到底有多大贡献还在争论中,但是人们都普遍认为盟军在西欧的胜利能够提前两年,完全是因为恩尼格玛密码机被成功破译。 尽管恩尼格玛密码机在加密方面具有不足之处,但是经它加密的文件还是很难破解,盟军能够破译它的密码是因为德国还犯了其它一些大错误(如加密员的失误、使用步骤错误、机器或密码本被缴获等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恩尼格玛密码机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Československá socialistická republika,缩写为ČSSR)是捷克斯洛伐克在冷战期间的国名,由捷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两个民族共和国组成,国家已於1993年1月1日正式解体。.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李頓報告

李顿报告是由国际联盟的李顿调查团在1932年发表的报告,用以协助调查及解决1931年的日本及中國之間發生的九一八事变。.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李頓報告

東京大轟炸

东京大轰炸(東京大空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美國陸軍航空軍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戰略轟炸。 自1944年11月14日起,东京总共经历过106次空袭,包括5次大规模空袭(1945年3月10日、4月13日、4月15日、5月24日、5月25-26日),其中1945年3月10日的空袭(下町空袭)造成了10万人以上死亡以及100万人受灾,5月25日的空袭造成约7000人死亡。大多数情况下,东京大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這兩次轟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東京大轟炸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東德

東波美拉尼亞攻勢

東波美拉尼亞戰略攻勢(Восточно-Померан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是蘇聯紅軍在德蘇戰爭對德意志國防軍實施的攻勢。這行動由1945年2月24日-1945年4月4日進行並攻佔了波美拉尼亞及西普魯士。 在蘇軍的角度,它涉及以下數個小型行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東波美拉尼亞攻勢

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Ostpreußen;Rytų Prūsija或Rytprūsiai;Prusy Wschodnie;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是普魯士王國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魯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麥爾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舊稱哥尼斯堡)。而南部大部份被納入波兰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在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支柱—容克贵族的发源地。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海岸,首府是哥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占领东普鲁士北部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而东普鲁士南部则划归波兰,当地的德意志居民大多被遣送回德国或被流放西伯利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攻勢

東普魯士攻勢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中對德意志國防軍發動的戰略性進攻,攻勢由1945年1月13日-1945年4月25日,而有一些德軍單位直至5月9日才投降,柯尼斯堡戰役是攻勢的主要部分,該戰役以蘇聯紅軍全面勝利而結束。 東普魯士攻勢被德國歷史學家稱為第二次東普魯士攻勢,第一次東普魯士攻勢 (亦被稱為古姆賓娜行動)發生在1944年10月16日-1944年10月27日,由伊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一級上將指揮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以作為克萊佩達戰役的一部分實施,蘇軍在該行動中攻入東普魯士及波蘭30公里-60公里,但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該攻勢因而被推遲直至集結足夠的後備力量為止。.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東普魯士攻勢

核武器

--,也叫--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電磁脈衝、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来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弹)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为两級及三級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弹)。 除此以外,核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 有紀錄的核武器的研發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加上原先德國有興趣的是核子反應所能提供的能源而並非核武,因此放棄開發核武器。 當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分散至各國持續研究,進一步幫助了西方國家與蘇聯在核能方面的技術發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核武器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儒略曆)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因其在德蘇战争上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成为仅有的4次荣获苏联英雄的两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Gdańsk、西里西亞語:Dànzica、卡舒比語:Gduńsk、Dantiscum),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 在汉萨同盟时代以来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始终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一个重要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虽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经几度衰落,但是,在每次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够利用它的区位优势,恢复过去的繁荣。现在,它仍然保持着波兰重要航运与工业中心的地位。现在,格但斯克市的人口有458,053人(2006年),并且与附近的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联合组成三联市都会区,人口总数超过80万。 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在欧洲政治、军事与外交史上,历来属于最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600多年來,一直是日耳曼和斯拉夫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定,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格但斯克也结束了居民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几乎完全换了一批新市民,变成一个波兰化城市。 格但斯克还是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的发祥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在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结束共产主义对其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格但斯克

格哈特·温伯格

格哈特·温伯格 (Gerhard Ludwig Weinberg)是一位德国裔美国犹太历史学家,主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外交史和军事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格哈特·温伯格

棉蘭老島戰役

棉蘭老島戰役是美國聯同菲律賓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賓群島中的棉蘭老島對日本帝國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為勝利者5號計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的行動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及消滅在島上的日本守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棉蘭老島戰役

極權主義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也譯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统治、全体主义)或極權國家(Totalitarian state),是一種政治學上的術語,用來描述一個對社會有著絕對權威并儘一切可能謀求控制公眾與私人生活的國家之政治制度。 極權主義之概念在形成之初有著積極的含義,由威瑪德國法學家、納粹學者卡爾·施米特與一些在1920年代提出。施米特在其有關全能(all-powerful,即統治一切)政府之合法性的、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作品中使用了「Totalstaat」一詞。 冷戰時期,這一概念在西方反共政治論述中尤為著名,通常被用以強調納粹德國、法西斯主義國家與蘇聯共產黨之間的相似性。 其它運動與政府組織亦會被定性為極權主義。歷史上一個叫做的保守主義運動之領袖就曾經宣告其目的是「為西班牙帶來真正的統一、全新的靈魂、極權的政體」,並且稱「民主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國家征戰四方的手段。當時機來臨,要麼國會屈服,要麼我們將消滅國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極權主義

次等人類

次等人類,也稱低等人或下等人(Untermensch,;Subhuman)是德語中的一個詞,因納粹德國使用其形容非雅利安之低下種族而成爲貶義。這一詞匯通常被用於概括納粹口中的「東方民族」(the masses from the East),包含猶太人、羅姆人、斯拉夫人(主要涉及波蘭人、塞爾維亞人、與戰爭後期的俄羅斯人) at Wayback machine.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次等人類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

欽敦江

欽敦江(ချင်းတွင်းမြစ်)又译作亲敦江(Chindwin River),旧译更的宛江。是緬甸的河流,屬於該國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的最大支流,河道全長1,207公里,發源自克欽邦內座標的地方,上游名塔奈河(Tanai),源于枯门岭南端西侧。向南轉東南方向流經廣闊的中部平原,最後在座標、敏建(Myingyan)以下约10公里流入伊洛瓦底江。流域总面积约114,000平方公里(44,000平方哩)。主要支流有乌尤(Uyu)河(又译作雾露河)和密沙(Myittha)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欽敦江

歐洲一體化

歐洲一體化是指歐洲整體或部分地區在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統合的歷史。現代歐洲統合主要由歐洲聯盟和歐洲委員會推動進行。最初提出歐洲統合構想的是理察·尼古拉斯·馮·康登霍維-凱勒奇,他在1923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泛欧罗巴》的宣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歐洲一體化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武汉市

武汉会战

武漢會戰(中國:武漢保衛戰;日本:武漢攻略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一場橫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大規模戰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蔣中正領導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抗擊由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揮的大日本帝國陸軍。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帕維爾·費奧多羅維奇·日加列夫、率領苏联航空志愿队支援中國。 武汉会战包括有: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信阳战役。.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武汉会战

殘存國家

殘存國家(rump state),又譯為殘存政府、偏安國家、偏安政府、偏安政權,政治學名詞,意指一個原先的大國家或大政府,因為國家分裂Tir, J., 2005-02-22 "Keeping the Peace After Secessions: Territorial Conflicts Between Rump and Secessionist St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Hilton Hawaiian Village, Honolulu, Hawaii Online.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殘存國家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殖民地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比利时

比利時戰役

比利時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軍于1940年5月10日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國的法国战役的一部分,历时18天,至5月28日以比利时军队投降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國防軍实施黄色方案(Fall Gelb)入侵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盟军采用事先制定的D计划(Dyle Plan),以期在比利时中部迎击德军主力。法国在5月10日至12日之间将最精锐的盟军部队部署在比利时后,德军采用曼施坦因计划,实施黄色方案的第二步:德軍绕过比利时中部的盟军主力,从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地区向英吉利海峡推进,并在5天后到达;形成对盟军的包围。比利时军队于1940年5月28日投降Shirer 1990, p.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比利時戰役

比薩拉比亞

比薩拉比亞(羅馬尼亞語:Basarabia;烏克蘭語:Бесарабія;Бессарабия;保加利亞語:Бесарабия;土耳其語:Besarabya)是指德涅斯特河、普魯特河-多瑙河和黑海形成的三角地帶。 在第七次俄土戰爭後鄂圖曼帝國讓予俄羅斯帝國。沙俄在1812年建立了州,1873年改置省。1918年與羅馬尼亞合併。二次大戰期間被蘇聯佔領,大部分土地改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小部份劃歸烏克蘭(南比薩拉比亞)。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后,曾出现羅馬尼亞及摩爾多瓦統一運動,主张将苏联境内的比薩拉比亞地区并入罗马尼亚,但始终未果。摩爾達維亞后于1991年脱离苏联獨立成為摩爾多瓦共和國。 Category:羅馬尼亞 Category:摩爾多瓦 Б.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比薩拉比亞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民族主義

民族統一主義

#重定向 领土收复主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民族統一主義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河南省

油田

油田指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經由人工開採之後成為油田。油田一般會有開採及輸油兩類設備。油田最嚴重的災害是火災。全世界的油田,以中東地區分布最廣儲量最大。 油田上的石油出口稱為油井。 *.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油田

沖繩島戰役

冲繩島戰役(沖繩戰役、沖縄戦)(英語: Battle of Okinawa),盟军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冲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經過漫長的跳島戰役,盟軍逐漸逼近日本本土,並計劃利用沖繩這個距離日本本土僅340英里的島嶼作為空中作戰基地,以實行戰略中入侵日本本土的計劃(代號沒落行動)。美國陸軍的5個師,包括美軍第7步兵師、第27步兵師、第77步兵師、第81步兵師和美軍第96持續保障旅为陆地主要战队。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第1海軍陸戰師和美國第6海軍陸戰師提供在陆地上必要的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則作為兩棲預備隊。入侵行動得到海軍、兩棲和戰術空中部隊的支援。 這場戰役在英文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語稱為或。這些代號反映出戰鬥之激烈、火力之密集以及盟軍參戰車、艦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战争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0,000名战士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0,000人。此外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冲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沖繩島戰役

沙地

#重定向 干草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沙地

沙皇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採用的頭銜,此字源於羅馬時期的拉丁語稱號「凱撒」,在中世紀時被視為與「皇帝」一詞擁有類同的地位,即與羅馬皇帝一樣,受他國皇帝或宗教領袖(如羅馬教宗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認許。此頭銜最先為保加利亞君主採用,後來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由莫斯科公國承襲。在彼得大帝改以為「凱旋將軍與獨裁者」(俄語: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為主要稱號後,「沙皇」一詞在官方定義下改與「國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國君主称为沙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沙皇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Reichsprotektorat Böhmen und Mähren,Protektorát Čechy a Morava)是納粹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西部 (今捷克共和國,但不包括當時德裔人佔多數的蘇台德區)建立的傀儡政權。1939年3月15日由希特勒親自宣佈成立,並隨著納粹德國投降而滅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兰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是二战后在波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统一工人党为执政党。在1944至1952年间的正式名称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1952至1989年的正式名称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语: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PRL)。 苏联对波兰的内政和外交有一定的影响,苏联一直在波兰驻有军队。1945年波兰军队80%的军官都由苏联将军和顾问组成。.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或称战间期波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国家。其正式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波兰第二共和国是在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时建立,并且取代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周边国家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罗马尼亚、苏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该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坐落于格丁尼亚,是波兰极少数的沿海城市。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断地受到来自邻国及国内分裂分子的压力,但是该国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续约20年),该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同时受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的入侵并被瓜分,这次入侵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疆域范围,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不同,大部分第二共和国的东部领土不属于第三共和国的管辖范围。 第二共和国的边境于1921年确立,1938年10月的面积约389,720平方公里(欧洲第六)。1931年,第二共和国共有人民3136万,波兰人占68.9%,乌克兰人占13.9%,犹太人占8.7%,白俄罗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餘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估计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万人。国外方面,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与乌克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苏联(波苏战争)都发生过战争;国内方面,发生过大波兰起义(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亚起义(1919-1921)。 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该国仍保持发展缓慢但稳定的经济。两次世界大战后,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利沃夫和维尔纽斯都是拥有高度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欧洲大城市。1939年时,波兰已是“欧洲大国”之一。尽管如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经济水平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相比要低得多(据估计,在1929年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0-60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约422亿美元)。2007年波兰在国际贸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走廊

波兰走廊是德国在1919年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予波兰的一塊狹長领土,现在是波兰的领土。当时领土分配是基于三项考虑:.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兰走廊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罗的海

波美拉尼亞

波美拉尼亚(波兰语:Pomorze;德语:Pommern;卡舒比语(Kashubian):Pòmòrze或Pòmòrskô;拉丁语:Pomerania或Pomorania)是中欧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现在位于德国和波兰北部,处于波罗的海南岸,主要河流包括维斯瓦河、奥德河和雷克尼茨河。 波美拉尼亚拥有丰富的历史,也许因为它曾被不同国家统治过。由962年到1181年,一直到1806年,此地是神圣罗马帝国在波兰的一个省。它亦曾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的采邑;波兰、丹麦、萨克森、布蘭登堡、普鲁士和瑞典多国国王也一度统治该地。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波美拉尼亚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后来并入德意志帝国。1945年后,此地分别為德国与波兰所有。波美拉尼亞的主要都市有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等。.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美拉尼亞

波羅的海地區

#重定向 波羅的地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羅的海地區

波蘭家鄉軍

波蘭救國軍(Armia Krajow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納粹德國佔領下進行抵抗運動的一支波蘭軍隊,1942年2月從「」分離成立,並在未來兩年中吸收了大多數波蘭抗德勢力。波蘭救國軍效忠於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並成為支持波蘭流亡政府的反抗組織「」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成員數量於1944年由200,000人成長至600,000人,但一般情況下保持在400,000人上下。1945年1月20日由於蘇軍已將佔領波蘭的德軍盡數逐出,波蘭救國軍宣佈解散。 Category:波兰德占时期 Category:波兰军事组织 Category:波兰军事史 Category:1942年建立 Category:1945年废除.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蘭家鄉軍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前但澤自由市與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蘭戰役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的一份於全国发行的綜合型日报,是一张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挥巨大影響力的报纸。昔译《太晤士报》,又稱《倫敦時報》。 《泰晤士报》隶属於-zh-hans:鲁珀特·默多克; zh-hant:魯珀特·梅鐸;-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視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針砭時勢的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购後,《泰晤士报》风格渐趋保守。該報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支持英國保守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泰晤士报

法屬印度支那

法属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ຝຣັ່ງແຫຼັມອິນດູຈີນ,សហភាពឥណ្ឌូចិន,越南語:、、),法兰西殖民帝国在东南亚的领土,由老撾保護國、柬埔寨保護國、三个越南人聚居地(东京,安南与交趾支那)和中國的廣州灣组成。 法屬印度支那的建立始於1862年越南割讓南圻地區予法國開始,1885年中法戰爭後越南正式成為法國保護國,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主要部份。1887年,已為法國保護國二十年的柬埔寨加入法属印度支那,而老挝与广州湾分别在1893年与1900年加入。1902年,当地首府由南圻的西贡迁至东京河内,到了1939年,首府又由河内迁至安南大叻,二战结束之后,首府再次由大叻迁回河内。法国本土在二战期间沦陷之后,之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管理的印度支那,交给了维希法国在日本的监督之下管理。不过,在1945年3月至8月期间,印度支那是由日本全权管理的。自1941年5月开始,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就一直在越南进行企图推翻法国政府的叛乱,开始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9年,法国赋予了以保大帝为首的君主立宪国家,奉行反共;维持越南国独立地位。日內瓦會議结束之后,越盟在越南北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越南南部的越南国则继续维持独立地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屬印度支那

法屬敘利亞託管地

法屬敘利亞託管地是國際聯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將原鄂圖曼帝國的阿拉伯區域部分領土委託法國治理的地區。其範圍約包括現今之敘利亞、黎巴嫩兩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屬敘利亞託管地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國戰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国

法萊茲包圍戰

法萊茲包圍戰發生在1944年8月,在接近下諾曼第卡爾瓦多斯省法萊茲城附近德勒、亞爾根坦、維穆捷與尚布瓦四個法國鄉鎮,盟軍試圖包圍並消滅德國第7軍團與第5裝甲軍團,是屬於諾曼地登陸後深入法國內陸戰事之一。.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萊茲包圍戰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

淞沪会战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或上海戰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變)爆发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會戰。卢沟桥事变后,蔣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國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發起战役。對中國而言,标志著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由地区冲突真正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使當時日本國力遠高於中國,也動員全國,馬上投入全面戰爭。例如隨即大量增加公債發行,並發起了日本全國性的「消費節約運動」。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國當時首都南京門戶,又是中國經濟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每年對外貿易額佔全國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劃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三个月。.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淞沪会战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温斯顿·丘吉尔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湖南省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满洲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满洲国

漢斯

#重定向 兰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漢斯

朝鮮日治時期

朝鮮日治時期,韓國稱為日帝強佔期,日本稱為日本統治時代,指的是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間大日本帝國統治朝鮮半島的時期。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总理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代表寺内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8月27日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併入大日本帝國,由朝鲜总督府管治。朝鮮總督府所在地為京城府(今首爾特別市)。主张韩国独立运动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在上海法租界成立。 日本统治朝鲜共35年。初期采用强硬手段统治。后因民族主义运动不断,在三一运动发生后,日本开设学校,开办报章,加强皇民化运动促进内鲜一体。1940年代起,由于中日战争旷日持久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开始在朝鲜征召士兵并投入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并撤出朝鲜半岛。朝鲜半岛被美国和苏联分为南北两块分别占领,并分别建政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日本殖民者将朝鲜半岛纳入其经济计划体系,在学校、铁路以及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使朝鲜实现了高速工业化。然而由于工业化目的为服务日本本土,因此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剥削朝鲜半岛人民。 2010年8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0周年发表首相谈话,就日本过去对韩国实行的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韩国人民因违背本意受到殖民统治,民族自尊受到了严重伤害。对于殖民统治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日本政府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鮮日治時期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挪威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The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Traité portant règlement définitif concernant l'Allemagne,Договор об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м у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Германии,Vertrag über die abschließende Regelung in Bezug auf Deutschland),又称2+4条约(Zwei-Plus-Vier-Vertrag)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二次大战后的占领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所签署。.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戰俘營

戰俘營是用來拘禁戰爭時所俘虜的敵軍,集中營一般則指戰爭時所拘禁的敵國平民。.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戰俘營

戰利品行動

戰利品行動(Operation Plund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軍在1945年3月23日晚上開始的一次行動。這次行動是盟軍強渡萊茵河的其中一次行動,目的是要在德國的里斯、威塞爾及利珀運河以南強渡萊茵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戰利品行動

戰略轟炸

戰略轟炸是一種用於總體戰的軍事戰略。目的是摧毀國家發動與持續進行戰爭的各項能力,包括物質與心理層面。戰略轟炸是有系統的組織與執行的空中攻擊。戰略轟炸本身與執行轟炸的戰術面向不同。轟炸的目標著重在戰略目標的達成為主。戰術面向考慮的是轟炸機、飛彈等等攻擊既定的目標時的細節問題。 戰術轟炸與戰略轟炸很容易混淆。戰略轟炸通常攻擊工廠,交通路線,原料生產與儲存設施和都市,戰術轟炸則以部隊,指揮管制設施,機場,彈藥庫等等與作戰直接相關的目標為主,規模也不會大。戰略轟炸機體型比較大,航程較長,戰術轟炸機則較小。即使是戰略轟炸,前往目標以及投彈的動作也是屬於戰術。差異不在所用的飛機或是所選的目標,而是攻擊的目的。戰術轟炸主要著眼於和前線作戰有直接相關的目標,戰略轟炸則是為了傷害國家發動與維持戰爭進行的能力。從歷史脈落來看戰略轟炸屬於總體戰。 在精確導引武器發明前,戰略轟炸的性質是不分軍事民間目標,因此經常被指責為戰爭罪行。.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戰略轟炸

戰斧行動

戰斧行動(group)是英軍在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場上所發起的一個攻勢,目標是剷除昔蘭尼加以東的納粹德軍與義大利軍, 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解除軸心軍對托布魯克的包圍。 這個作戰進行的並不順利,領頭的英軍攻擊了德軍的埃爾溫·隆美爾上將所構築的堅強陣地,在第1天內即損失了半數戰車,但僅攻下了預計奪取的3個目標地的一個。在隔天雖然取得進展並持續向西挺進,但又遭到德軍的反擊,其快速地攻入英軍的中路。到了第3天英軍面臨被德軍包圍殲滅的危機,趕緊向東撤退。 這場行動的失敗使得英軍中東總司令阿奇博尔德·韦维尔被克劳德·奥金莱克取代了職務。.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戰斧行動

战争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争

战争列表

这里收录了有关战争和军事冲突的各种列表,分别按照时间、地域和战争类型排列。 本列表尽可能地收集了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所有军事冲突。 敬请注意:尽管军事冲突的参战各方并未正式宣战,但仍属于此处所指战争的范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争列表

战俘

战俘(英语:prisoner of war,缩写为POW),或稱俘虜,與人質的性質不同,是指在战争各方中,敌对方被另外一方活捉,但并未处死的,用以作为战争交换条件的人。根据1949年8月12日簽訂的《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又稱《日内瓦第三公约》)规定,各国不得虐待战俘,但有時軍方希望從戰俘口中得到最新的戰況,或敵營的下落,因此對戰俘施以重刑,甚至為減少糧食的消耗,而殺害戰俘,也常有因為人力不足,待與較好的軍醫戰俘可能被派往醫院長時間勞動,身強體壯的則被派往礦場、農田當作苦力的情況;通常只有战场上才会出现战俘一词,在后方抓到的应被称为间谍或特务,要依法律进行处罚。.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俘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斗机

海峽時報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是新加坡歷史十分悠久的英文報紙。它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的旗艦刊物。《海峽時報》於1845年7月15日首次發行,目前發行量為每日40萬份。它是新加坡唯一寬版的英文報紙報導一般社會新聞。另一份大張的英文報紙-《商業時報》則只關注商業新聞。.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峽時報

海獅計劃

#重定向 海獅作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獅計劃

斯大林格勒战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及其盟國对争夺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為止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

#重定向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年-1945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年-1945年)

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語:Slovenská republika),在1939年7月21日之前称斯洛伐克国(Slovenský štát,为与现今之斯洛伐克共和国区分,且斯洛伐克人不愿视现今的斯洛伐克为该政权之合法继承者,故又多以斯洛伐克国称之)。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文献又称之为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Prvá Slovenská Republika)。该政权是納粹德國在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后在斯洛伐克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权,该政权于1939年3月14日宣告独立,并于7月21日通过宪法。其实际控制区域領土大部分接近于今日的斯洛伐克,惟今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与南部匈牙利人占多数的领土被匈牙利控制。 该国受到了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苏联、西班牙、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萨尔瓦多、梵蒂冈、克罗地亚和汪精卫政权的外交承认。该政权在二战结束后被盟国认定为非法政权。.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年-1945年)

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

斯摩棱斯克戰役是德國中央集團軍屬下的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揮的德國第2裝甲軍團及由赫爾曼·霍特指揮的德國第3裝甲軍團對蘇聯紅軍的由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指揮的西方方面軍、由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指揮的預備隊方面軍、由陀思妥耶夫斯基·庫茲涅佐夫指揮的中央方面軍及由安德烈·葉廖緬科指揮的布良斯克方面軍的一場大型包圍戰,戰役中蘇軍第16、第19及第20軍團被包圍在斯摩棱斯克以南,但第19軍團之主力卻逃出了包圍圈,結果大部份蘇軍衝破了包圍,阿道夫·希特勒聲稱數場包圍戰的結果已代表蘇聯已經戰敗,及集中力量從經濟上摧毀蘇聯。.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

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3年)

二次斯摩棱斯克戰役(1943年8月7日—10月2日)是蘇聯紅軍在1943年夏季至秋季攻勢中於蘇聯西部地區實施的戰略性攻擊行動,幾乎與下第聶伯河攻勢同時進行(8月13日—9月22日)。該攻勢是共進行了兩個月及由安德烈·葉廖緬科上將指揮的加里寧方面軍及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率領的西方面軍一同實施。其目的是收復由納粹德國佔領的斯摩棱斯克至布良斯克地區,斯摩棱斯克自從1941年的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戰役後就一直被德軍佔領。 雖然德軍的防線令人欽佩,蘇軍得以逐步進行數次突破,解放了包括斯摩棱斯克和羅斯拉夫爾等幾個主要城市。這個行動的結果令蘇軍能籌劃解放白俄羅斯。但是整個進攻因德軍的頑強抵抗令進展相當有限和緩慢的,因此行動分成3個階段完成:8月7日至20日、8月21日至9月6日及和9月7日至10月2日。 雖然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斯摩棱斯克行動對第聶伯河戰役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據估計多達55個德軍師團被用來參加斯摩棱斯克行動,這些師團本來對阻止蘇軍在南面渡過第聶伯河起很重要的作用。在行動過程中,蘇軍亦最終將德軍從斯摩棱斯克陸上橋樑逐走,在歷史上這是從西方攻擊莫斯科最重大的方法。 這個戰略行動包含了一些小型行動,如:.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3年)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Slavic peoples)是歐洲各民族和語言集團中人數最多的之一,约有三亿四千万人。主要分布于东欧和中欧,語言屬於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人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於一世紀時開始向外遷徙,六世紀前後,斯拉夫人出現在東歐平原上,那時的他們介乎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有時還靠搶掠為生。六世紀的扩张使得他们的居地已經遍佈欧洲中东部。近代随着俄羅斯疆域的扩张,斯拉夫人也向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迁徙。 斯拉夫人可分為南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及東斯拉夫人:.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拉夫人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新加坡

日裔美國人

日裔美國人指具有日本血統的美國人,是屬於亞裔美國人群體的一部分。.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裔美國人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仏印進駐),又名為越南遠征、入侵法屬中南半島,是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為封鎖中華民國及阻止美國通過海防至雲南之中越铁路以運送軍火、燃料及每月10,000噸的物資而採取之行動,佔領維琪法國所控制的法屬中南半島可令封鎖中國的行動成功,同時延續實施桂南會戰的作用。.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日蘇國界戰爭

#重定向 蘇日邊界衝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蘇國界戰爭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

日本列島

日本列島()是位於歐亞板塊東北部的東亞地域海岸、太平洋西北部日本海溝附近隆起的群島,大致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属大陆岛。它由和組成的島嶼組成。 由於日本為一島國,該詞除了可以指日本列島本身之外,也可做為日本領土整體的代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使用了“居住島”一詞來界定日本的主權範圍及日本天皇的憲政管治範圍,這個詞今天也常用來區分日本本土和其過往的殖民地及在20世紀上半葉的其他領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列島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且於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署降書的歷史事件。1945年7月大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同時同盟國也不斷實施對日本實施包括東京大轟炸在內的空襲行動、並開始策劃入侵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雖然以軍事參議官會議為首的日本政府公開表示仍打算繼續堅持與同盟國作戰,然而日本高層也開始私下拜託保持中立國立場的蘇聯就和平一事進行談判,期望能盡可能爭取日本和平投降後仍處於有利的談判地位。但與此同時蘇聯則依據其在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中與美國及英國所做的承諾,開始準備計畫攻擊日本於海外佈署的部隊。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9日午夜過後已經向日本宣戰的蘇聯軍隊迅速入侵日本的殖民地關東州以及掌管滿洲地區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等地,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華民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停戰協定,並且透過駐瑞士大使館和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宮城事件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時向日本全國以錄音電臺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決定遵從同盟國集團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接管政權且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隨後同盟國集團便開始展開一系列日本的戰後改革,其中在1947年5月3日時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9月2日上午10時包括日本、美國、中華民國、蘇聯、英國、澳洲、加拿大、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荷蘭和紐西蘭代表在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艦 (BB-63)上舉辦投降儀式,日本政府官員於此簽署《降伏文書》,正式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軍事行動。停戰後,同盟國平民和部隊開始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然而一些仍於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獨自作戰的日本指揮官和軍事人員則仍繼續堅持作戰,甚至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最後幾名士兵在得知戰爭結束的消息後才宣布投降。而自從日本宣布投降後,歷史學家也開始辯論針對平民投下原子彈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日本和西方同盟國則是在1952年4月28日時由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一同簽署《舊金山和約》並生效後,才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結束彼此的戰爭關係;與此同時日本也結束長達7年的同盟國之軍事佔領狀態,重新恢復日本的主權行使能力。1956年日本政府才另外與蘇聯簽訂《日蘇共同宣言》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书

#重定向 降伏文書.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投降书

日本海軍省

#重定向 海军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海軍省

日本時報

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ジャパンタイムズ)是一家總部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專辦英文報紙與英文雜誌書籍等出版品的報社。創刊於1897年的日本時報,是日本現存的英文報紙中歷史最悠久的一份。日本時報的販賣網,在愛知縣、岐阜縣與三重縣屬於中日新聞社系列,在日本其他地方屬於朝日新聞社系列。日本時報每月發行該月份的A4紙縮印版,每月份總頁數約600頁。.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時報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意大利

意大利王國 (1861–1946)

#重定向 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意大利王國 (1861–1946)

意大利殖民地

#重定向 意大利殖民帝国.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意大利殖民地

愛沙尼亞流亡政府

愛沙尼亞流亡政府()指愛沙尼亞共和國正式宣告的流亡管治當局,於1953年成立,直至愛沙尼亞於1992年恢復對愛沙尼亞領土行使主權為止。流亡政府的合法性,源於它在憲法上繼承了1940年蘇聯入侵前的愛沙尼亞政府。.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愛沙尼亞流亡政府

敦刻尔克战役

敦克爾克戰役,又稱敦克爾克大撤退或燈卻灣之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德國軍隊瓦解法國馬奇諾防線後包抄英法盟軍,盟軍撤至敦克爾克(法國北部靠近比利時的港口)後,為了避免被德軍圍殲,執行了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名為「發電機行動」。撤退過程中,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最終英國仍得以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份的士兵撤離歐洲大陸。 這次的撤退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但盟軍所有的重型裝備都遺留在歐洲大陸,英國的地面防衛嚴重不足。由於許多地勤人員無法及時備戰,導致不列顛空戰初期的不足。.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敦刻尔克战役

慰安婦

#重定向 慰安妇.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慰安婦

慕尼黑協定

慕尼黑協定(英語:Munich Agreement;捷克語:Mnichovská zrada;德語:Münchner Abkommen;1938年9月29日─9月30日)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的會議。英法為避免戰爭爆發,簽署慕尼黑協定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出賣了未在場的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是一項綏靖政策。.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慕尼黑協定

扬·安东内斯库

扬·安东内斯库(罗马尼亚语:Ion Antonescu,)是罗马尼亚军人、政治家。二战时期他从1940年9月4日到1944年8月23日任罗马尼亚总理,是罗马尼亚实际上的独裁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扬·安东内斯库

托布魯克圍城戰

托布魯克圍城戰是一場二次大戰中在北非西部沙漠戰場的漫長的圍城,由軸心國的軍隊包圍盟軍在托布魯克的部隊。戰事開始於1941年4月10日埃爾溫·隆美爾領導的德義聯軍向托布魯克發動攻擊,4月11日完成包圍,一路持續了240天,才被第8軍的十字軍行動解除包圍。.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托布魯克圍城戰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英语: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岛国,位於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亞紐幾內亞東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首都霍尼亞拉所在地瓜達康納爾島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的转折点所在地。 所罗门群岛共有超過990個島,陸地總面積共有28,450平方公里,人口64万。所罗门群岛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其人類發展指數為0.610。.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所罗门群岛

拉包爾

拉包爾(Rabaul),又譯臘包爾,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個城市,位于新不列颠岛。在1994年以前,拉包爾一直都是東新不列顛省的省会。 城市始建于1883年, 坐落在一座大型火山的火山環上,三不五時遭受受火山爆發所带来的損害。1994年,一次特大火山爆發摧壞了拉包爾鎮的大部分。當局将省会迁往了20公里以外,远离火山喷发的科可波,并在Tokua建造了新机场。歷史上的拉包爾有着較好的潛水服務設施和浮潜的地點,并有一個有特色的港口,因而逐漸成為一處旅遊點。現在,該鎮上仍然還有幾家提供潛水服務的店家。.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拉包爾

曼徹斯特大學

#重定向 曼彻斯特大学.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曼徹斯特大學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與製造原子彈的一項大型軍事工程,由美國以及給予相關支援的英國與加拿大執行,該計划於1942年到1946年間直屬於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將軍領導,工程原名為「代用材料項目發展」(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後改為「曼哈頓工程區」(Manhattan District)。期間,美方也吸收了較早展開的英國核武器研發計畫——「合金管工程」之成果。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即秘密地展開,雇佣了超过13萬人员,花费了将近20億美金(相當於2014年260億美金),超过90%的費用用于建造工厂和制造核裂变的原材料,用于制造和发展武器的部份僅佔不到10%,此一工程在橫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的30多個城市中均有進行。 戰爭期間,美軍研發出兩種類型的原子彈,一為設計上較簡單、使用鈾235製成的「」,由於鈾235在天然鈾中僅佔0.7%,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質量相同、難以分離的同位素鈾238,故美方以三種分離方式來提高其鈾-235的濃度——電磁(「」)、氣體(「氣體擴散法」)與熱(「索瑞特效應」),大部分工作都在田纳西州橡树岭一地進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自此开始,美国正式卷入二战。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开始了德國核武器開發計畫「铀计划」(Uranprojekt),目的是制造出核武器,运用在二战之中。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要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发出原子弹。 1942年12月2日,在费米的指导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芝加哥建成,成功实现了可控的链式反应。1943年春,奥本海默领导科研人员开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翌年,美国橡树岭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浓缩铀原材料;1945年7月12日,第一颗实验性原子弹开始最后的装配。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成功,爆炸当量大约21,000吨TNT炸弹。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3日后(8月9日),向长崎投擲名为胖子的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曼哈顿计划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是與普林斯頓大學關係密切的獨立出版社。它的使命是對學術界和社會大眾傳播學術成果。 1905年,出版社在$1000的資助下,由創立,服務普林斯頓大學。它出版的第一本書,是1912年新版的《道德哲學講座》。.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1915年倫敦條約

1915年倫敦條約是意大利與三國協約的秘密協定,於1915年4月26日由意大利王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簽署。 根據協定,意大利要退出三國同盟,加入三國協約。1914年9月4日至5日,在倫敦簽署的秘密協議,已經包括此條款。而且,意大利必須在一個月內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其實,意大利的確在該年的5月23日向奧匈帝國宣戰。意大利將會在戰後獲得領土作為報酬(詳見尚未收復的義大利)。.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15年倫敦條約

1943年孟加拉饥荒

1943年孟加拉饥荒发生在1943年,未分开时的孟加拉(现在独立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估计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饥荒期间有关的疾病。.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43年孟加拉饥荒

1945年越南饑荒

1945年越南饑荒()是在北越南從1944年10月到1945年5月發生的饑荒,在日本入侵越南的期間。大概有40萬至200萬越南人在此饑荒期間死亡。.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45年越南饑荒

88毫米高射炮

8.8公分18/36/37/41年式防空砲(德語:8.8cm-FlaK 18/36/37/41)是二戰中最廣為人知的火炮之一。所謂的8.8公分炮其實是一個系列,官方稱為8.8 cm Flak 18/36/37,有時也包括了一些更先進的型號,例如FlaK 41,雖然它們並不是同一種武器。 Flak是德語Flugabwehr-Kanone的簡寫,意為防空炮,這也是8.8公分炮最早的設計目的。 然而在實戰應用中反坦克的成功,使這種炮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改型,例如8.8 cm PaK 43反坦克炮(PaK為德語Panzerabwehr-kanone的簡寫,意為反坦克炮),以及虎式坦克的8.8 cm KwK 36主炮(KwK为德语Kampfwagen-kanone的简写,意为战斗车辆用炮,也即坦克炮)。.

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88毫米高射炮

另见

1939年冲突

1940年冲突

1942年冲突

1943年冲突

世界大战

中華民國戰爭

丹麥戰爭

伊拉克戰事

伊朗戰爭

保加利亞戰爭

克羅埃西亞戰爭

全球冲突

冰島戰爭

加拿大戰爭

匈牙利战争

南斯拉夫战争

南非战争

印尼战争

印度战争

厄瓜多戰爭

叙利亚战争

古巴战争

哈薩克斯坦戰爭

哥倫比亞戰爭

哥斯大黎加戰爭

埃及戰爭

塞尔维亚战争

墨西哥战争

多明尼加戰爭

奧地利戰爭

委內瑞拉戰爭

宏都拉斯戰爭

寮國戰爭

尼加拉瓜戰爭

尼泊爾戰爭

巴拉圭戰爭

巴拿馬戰爭

巴西战争

希臘戰爭

德国战争

意大利戰爭

拉脱维亚战争

挪威戰爭

捷克斯洛伐克戰爭

斯洛伐克戰爭

斯洛維尼亞戰爭

斯里兰卡战争

日本战争

智利战争

柬埔寨戰爭

核战争

比利時戰爭

沙特阿拉伯战争

波蘭戰爭

泰國參與的戰爭

海地戰爭

澳大利亚战争

烏拉圭戰爭

爱沙尼亚战争

现代欧洲

玻利維亞戰爭

瓜地馬拉戰爭

盧森堡戰爭

秘鲁战争

立陶宛战争

缅甸战争

罗马尼亚战争

羅德西亞戰爭

美国战争

芬兰战争

荷蘭戰爭

菲律宾战争

蒙古国战争

薩爾瓦多戰爭

蘇聯戰爭

衣索比亞戰爭

賴比瑞亞戰爭

越南的戰爭

阿尔巴尼亚战争

黎巴嫩战争

黑山战争

亦称为 WW2,WWII,World War II,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次世界大戰,二次大戰,二戰。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塘沽协定塔兰托塔蘭托戰役大屠殺列表大国大西洋海戰 (1939年-1945年)大英帝國大英帝国大東亞共榮圈大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陸軍大日本帝國海軍天王星行動太平洋太平洋群島託管地太平洋战争奥地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奴隶制度奉系威瑟演習作戰婆羅洲戰役 (1945年)嬰兒潮安特卫普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密码学密蘇里號戰艦 (BB-63)密支那寇松線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左派巴巴羅薩行動巴格拉基昂行動不列顛戰役不值得活的生命中南半島中东战争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国抗日战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途岛海战中途島中歐會戰丹麦东北易帜希臘戰役希腊东欧希意戰爭布尔什维克七七事变布達佩斯圍城戰布達佩斯攻勢布拉格攻勢世界大戰世界人权宣言世界歷史市場花園行動三光政策三国同盟条约下第聶伯河攻勢一·二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乌克兰乌克兰族亚洲庫圖佐夫行動庫班康乃爾大學二戰期間的戰略轟炸库尔斯克库尔斯克会战库页岛廣島市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代理人戰爭代議民主制仰光伏尔加河张学良张纯如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开罗宣言低地国家佔領波羅的海國家但澤自由市侦察机復仇主義德奧合併德式軍德國南方集團軍德國中央集團軍德國北方集團軍德國國會大廈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德國馬克德國殖民地德国德国之声德国总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非洲軍德意志族群徵兵制保加利亞王國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俄国内战俄罗斯俄罗斯帝国俄羅斯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王国 (1920–1946)化学武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京市國家馬克國共內戰國際聯盟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北伐國民軍 (西班牙內戰)國會圖書館 (美國)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制空權刺蝟砲刻赤半島戰役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列寧格勒圍城戰喷气式飞机呂宋島戰役和平主義傳染病傀儡政權哥德防線哈瑞·杜魯門冬季防線冬季战争冬季攻势冲锋枪冷战冈村宁次内维尔·张伯伦军国主义军阀凡尔赛条约啤酒館政變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兩德統一兩棲作戰八紘一宇共产党共济会关东军克罗地亚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克莱门特·艾德礼克里米亞戰役 (1941年–1942年)克里米亞攻勢 (1944年)克里特島戰役勞動營勢力範圍国家法西斯党国会纵火案B集團軍皖南事变火炬行動火星行動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理查·佐爾格理查·萊亞德硫磺岛战役社会主义禁運租借法案种族灭绝秃鹰军团科科達小徑戰役科雷吉多島戰役 (1942年)空军空袭东京空襲日本突尼西亞突尼西亞戰役突出部之役突击队突击步枪立陶宛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第三次長沙戰役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第一次长沙战役第一次雅西-奇西瑙攻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驅逐德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第二次快樂時光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米尔斯克比尔港海战精神病納粹德國納粹德國同性戀史及大屠殺納粹德國海軍納爾瓦戰役 (1944年)紐倫堡審判索马里約翰威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綏靖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維希政府維也納維琪法國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經濟大恐慌纳粹党继续战争缅甸罗加诺公约罗姆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美國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海軍美国中立法美国传统基金会美国国务院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義大利入侵法國義大利皇家海軍羅盤行動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王國猶太人大屠殺烏斯塔沙爪哇岛爪哇海战役爱沙尼亚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瓜达尔卡纳尔岛生物武器焦土政策熱河戰役牛津大學出版社独裁狼群戰術盟軍佔領下的德國盟軍由巴黎到萊茵的推進盟軍託管時期盧布河白海百团大战芝加哥大學出版社花园口决堤事件莫尔兹比港莫斯科和平协定莫斯科戰役莱茵兰莱茵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聯合國共同宣言聲納聖地牙哥大學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運籌學荷屬東印度荷兰荷蘭戰役菲律賓自治領菲律賓戰役 (1941年–1942年)菲律賓戰役 (1944年-45年)菲律賓海海戰萊茵-魯爾非殖民化非洲面對空飛彈頓河 (俄羅斯)衛報裏海餓死西安事变西德西班牙内战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西西里島戰役西蒙與舒斯特西里西亞西里西亞攻勢馬塔潘角海戰馬尼拉戰役 (1945年)馬來亞馬來亞戰役馬來亞海戰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香港保衛戰解放巴黎詐騙马奇诺防线马达加斯加马耳他马歇尔计划詹氏資訊集團諾門罕戰役高堡奇人高射炮魏瑪共和國魯爾包圍戰魯道夫·拉梅爾诺伊马尔克诺曼底战役谢尔顿·H·哈里斯豫湘桂会战貝爾格勒攻勢費正清贝尼托·墨索里尼超级大国身心障礙軍事情報軍需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黑衫隊轰炸机轴心国龍騎兵行動达尔文 (澳大利亚)迪耶普戰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霸權主義舊金山和約航空航空工程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汉格尔斯克阿什肯納茲猶太人阿留申群島戰役阿登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之死阿斯特拉罕阿拉姆哈勒法戰役蘇台德區問題蘇台德地區蘇聯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蘇聯入侵波蘭蘇聯的人口轉移蘇日中立條約鵝卵石行動薩爾 (國際聯盟)薩爾攻勢藍色行動闪电战葡萄牙葡萄牙帝國肯尼斯·麥克塞蓝色师团蔣中正重庆市自由主义自由法國自行火炮長城戰役長崎市原子彈爆炸长崎市长衡会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战争苏联红军苏联解体英帕尔战役英德海军协定英國伊拉克戰爭英國皇家空軍英國皇家海軍英国英联邦英苏入侵伊朗鋼鐵條約雷伊泰島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马根雷达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集中营雅尔塔会议雅西-奇西瑙攻勢 (1944年8月)耶和華見證人耶魯大學出版社附屬國附庸國HarperCollinsMcFarland & CompanyMG42通用機槍MO作戰Osprey PublishingRoutledgeU型潛艇V-1飛彈V-2火箭VII級潛艦柏林柏林戰役林培瑞恩尼格玛密码机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李頓報告東京大轟炸東德東波美拉尼亞攻勢東普魯士東普魯士攻勢核武器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格但斯克格哈特·温伯格棉蘭老島戰役極權主義次等人類欧洲欽敦江歐洲一體化武汉市武汉会战殘存國家殖民地比利时比利時戰役比薩拉比亞民族主義民族統一主義河南省油田沖繩島戰役沙地沙皇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波兰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走廊波罗的海波美拉尼亞波羅的海地區波蘭家鄉軍波蘭戰役泰晤士报法屬印度支那法屬敘利亞託管地法國戰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法萊茲包圍戰法西斯主义淞沪会战温斯顿·丘吉尔湖南省满洲满洲国漢斯朝鮮日治時期朝鲜战争挪威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戰俘營戰利品行動戰略轟炸戰斧行動战争战争列表战俘战斗机海峽時報海獅計劃斯大林格勒战役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年-1945年)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3年)斯拉夫人新加坡日裔美國人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日蘇國界戰爭日本日本列島日本投降日本投降书日本海軍省日本時報意大利意大利王國 (1861–1946)意大利殖民地愛沙尼亞流亡政府敦刻尔克战役慰安婦慕尼黑協定扬·安东内斯库托布魯克圍城戰所罗门群岛拉包爾曼徹斯特大學曼哈顿计划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15年倫敦條約1943年孟加拉饥荒1945年越南饑荒88毫米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