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雙簧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雙簧管之间的区别

第1號交響曲 (馬勒) vs. 雙簧管

《D大調第一交响曲》,是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该作品在1889年在布达佩斯首演,反响不佳,但现在已名列马勒最受欢迎的作品。首演時所發表的曲目,並不是交響曲,而是兩篇交響詩。原來的詳細曲目一直被沿用到1892年後,才標以簡單的標題“巨人”(或“泰坦”)。. 雙簧管屬於木管樂器,屬於雙簧類樂器。「雙簧」是以兩塊簧片縛在一起,並透過簧片振動而發聲。它的音質獨特,在交響樂團中,經常在其他樂器的伴奏中以獨奏的形式出現。雙簧管是由蕭姆管(Shawm)發展而成的樂器。 現今交響樂團演出前,會以雙簧管奏出的A(442Hz或440Hz)音來作為其他樂器調音的基礎。有一說這是因為在以往的樂器合奏中,舊式雙簧管是最難調準音的樂器,所花的時間亦較多,所以演奏前會先讓它調準音後才到其他樂器,這習慣後來便成為了樂團的常規;而根據現代的研究,雙簧管在演奏這個音高時,樂器的狀況最穩定,且音色較具穿透力,故用來作為樂團調音的標準。.

之间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雙簧管相似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雙簧管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低音管銅管樂器长笛英国管木管乐器本杰明·布里顿

低音管

--(Bassoon,Fagotto),或稱--,在中國大陸又稱--。其意大利文Fagotto来源于乐器的形狀──一綑木材,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低音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它在管弦樂團和室內樂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色獨特,低音域結實而有力,中音域及高音域如男中音歌聲般的音色。 自巴洛克時代起,巴松管已在樂團中佔有一席,不過常用作與低音弦樂器作齊奏,這情況直至古典樂派前期,如.

低音管和第1號交響曲 (馬勒) · 低音管和雙簧管 · 查看更多 »

銅管樂器

銅管樂器是一種利用氣流振動嘴唇發音,借由吹嘴協助,導入樂器共鳴發聲的樂器。也被稱為「labrosones」,字面的意思就是「嘴唇振動的樂器」。銅管樂器改變音高有兩種方式:一、壓放按鍵或推拉滑管,來改變管身的長度,二、吹奏者改變嘴唇振動的發聲頻率。 多數人認為:銅管樂器應該是由樂器的發聲方式來決定,而不是製作所使用的材質。因此有時候會發現木頭製的銅管樂器,像號角、低音角笛、以及蛇型管,也有許多木管樂器是由金屬做成,例如薩克斯風,近代的長笛也是由金屬製成。另外像是蘇沙號的喇叭口會用塑膠製成,以減輕重量。.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銅管樂器 · 銅管樂器和雙簧管 · 查看更多 »

长笛

没有描述。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长笛 · 长笛和雙簧管 · 查看更多 »

英国管

英國管是木管樂器,屬於雙簧管體系中的一種變種。它的前身極有可能是從古式狩獵雙簧管發展而成,18世紀前期,有人嘗試在狩獵雙簧管的底部加上一個球狀的喇叭口,便成為了現代英國管的雛型。 英国管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如德伏扎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和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图奥内拉的天鹅》都是以英国管来演奏。英国管不是管弦乐队的基本乐器,只在表现特定情景时才用。 近似双簧管,有忧郁、梦幻且含蓄的情调。.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英国管 · 英国管和雙簧管 · 查看更多 »

木管乐器

木管樂器大多數由堅實耐用的木材製作。木管樂器的歷史很久遠,大致上古代人類在動物的腿骨上打洞製造出來的原始笛子就是木管樂器的祖先。現代木管樂器是從各國民間音樂中使用的類似蘆笛、笛和簫之類的樂器發展而來。 木管樂器大致有兩種外形,一種是圓柱型,比如長笛和單簧管。另一種是圓錐型,比如雙簧管和大管。從發音原理來講,木管樂器分三類:.

木管乐器和第1號交響曲 (馬勒) · 木管乐器和雙簧管 · 查看更多 »

本杰明·布里顿

愛德華·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頓男爵,OM,CH(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他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由於他的出生日和相傳掌管音樂的主保聖人聖西西里亞(圣则济利亚)的聖日相同,因此有人認為他過人的音樂才華是上天所賦予的。 布烈頓的樂曲種類算多樣化,而他的歌唱類作品(不論是歌劇、合唱曲、獨唱曲還是宗教合唱)及管絃樂配器都是被公認為相當出色的。這與他的合作伙伴及親密伙伴彼得·皮尔斯甚有關連,皮爾斯不但為布烈頓提供了大量創作靈感,亦是作為他各類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烈頓所完成的13齣歌劇,除了第1齣《保羅·班揚》(或譯作《吹牛大王》)外,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是由皮爾斯所擔任。同時,由於布烈頓自小已在教會中獻唱,因此亦創作出不少具水準的宗教合唱作品。 布烈頓的代表作為數不少,大致可按早、中、後期創作來劃份。早期的代表作有《簡易交響曲》、《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靈光集》、《交響安魂曲》、《聖誕頌歌》、為男高音、圓號和絃樂團所寫的《小夜曲》等;中期則有《彼得·格林》等多部歌劇、《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為男高音、7件獨奏樂器和絃樂團所寫的《夜曲》、《战争安魂曲》等,晚期代表作則有為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所寫的《大提琴交響曲》、第2,3號大提琴組曲,以及多首以聖經內容為題裁的教會寓言劇。.

本杰明·布里顿和第1號交響曲 (馬勒) · 本杰明·布里顿和雙簧管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雙簧管之间的比较

第1號交響曲 (馬勒)有48个关系,而雙簧管有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7.32% = 6 / (48 + 34)。

参考

本文介绍第1號交響曲 (馬勒)和雙簧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