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稻葉貞通和織田秀信相似
稻葉貞通和織田秀信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丰臣秀吉,一揆,後陽成天皇,前田玄以,細川忠興,織田信忠,織田信長,美濃國,聚樂第,豐臣秀勝,郡上八幡城,關原之戰,江户时代,本能寺之变,慶長。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一揆
一揆在古代日本意思是人民起義。「一揆」照字面解釋為「團結一致」,白話的說法就是民變、民亂。原意是指在神明的面前立誓要團結的團體或其所發起之戰鬥,而且一揆不一定要武裝起義,他們多是為了本身的要求來進行談判,當談判破裂時才武裝起義。一揆最早發起於室町幕府時代。 一揆隨著屬性的不同大概可分成下列幾種類型:.
後陽成天皇
後陽成天皇(;),日本第107代天皇,1586年12月17日 - 1611年5月9日在位。其在位時間處於安土桃山時代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原名和仁(),後改為周仁()。 後陽成天皇是正親町天皇之子誠仁親王(陽光院太上天皇)的第一皇子,母親為勸修寺晴右之女勸修寺晴子(新上東門院)。誠仁親王於1586年時病逝,無法接任天皇之位,於是正親町天皇立孫子周仁親王為皇太孫,並在同一年讓位給他。 後陽成天皇在位期間,處在豐臣秀吉政權與江戶幕府的初期,兩個政權在對待天皇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秀吉由於出身卑微,需要建立權威以及擁有太閤與關白的地位,因此對天皇極為尊敬禮遇,致力於恢復朝廷的威信,甚至盛大的遵古禮舉辦了一次聚樂第行幸,隊伍行列就有上千人,天皇在還幸時,還奉送黃金與金銀珠寶。 但是到了江戶幕府時,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幕府對朝廷的態度轉為強勢--涉,連官位的任命權都掌握在幕府手上,唯一得到改善的是,朝廷的財政狀況不再像戰國時代一樣貧乏。但只比一個最低級的大名(三萬石)好一點而已。朝廷一樣財政不濟。 豐臣秀吉在世時,有意立後陽成的長子良仁親王為後陽成天皇的後繼者,關原之戰後,後陽成廢了良仁親王的繼承權,並有意傳位給弟弟八條宮智仁親王,後來因為德川氏以智仁曾為豐臣秀吉的養子而反對才擁立後水尾天皇為後繼者,為此後水尾天皇與後陽成天皇父子長期不和。據説德川家康因爲顧忌後陽成天皇和前關白豐臣秀吉的關係,所以逼退天皇,讓親德川的政仁親王繼位。 後陽成天皇於慶長十六年(1611年)藉幕府干涉朝廷處分女官(官女)與公卿私通的處分為由。讓位給第三皇子政仁親王,1617年過世,葬於深草北陵。 後陽成這諡號是取自是平安時代陽成天皇的諡號,當時陽成天皇被迫退位,是藤原氏強迫所致,而且還要被強迫讓位給自己父親的叔叔光孝天皇(時年五十五)。以此諷刺德川氏為藤原氏。有說認為當時後水尾天皇與後陽成長期不和,而陽成天皇為史書上為暴君,後水尾天皇為了爭一口氣,所以把父親與兒子的諡號逆轉(陽成天皇的父親清和天皇別號水尾帝)。.
後陽成天皇和稻葉貞通 · 後陽成天皇和織田秀信 ·
前田玄以
前田玄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僧人、武將和大名,豐臣政權下的五奉行之一。.
細川忠興
細川忠興()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將,他是小倉藩的藩祖,細川藤孝的嫡子,曾經是細川輝經的養子,正室為玉子,另有側室多名,通稱與一郎。育有六男五女,包括長男忠隆、次男興秋、三男忠利等。他的別名是長岡忠興,別名由1578年開始使用,關原之戰後使用羽柴姓,大坂之役後才使用本來的姓氏。.
織田信忠
織田信忠(1555年/1557年-1582年6月21日)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聚樂第
聚樂第是安土桃山時代末期,豐臣秀吉於京都內野(平安京大內裏遺址東北,今京都市上京區)興建的城郭兼邸第,但是前後存在期間只有八年,至今尚有不少未知之處。天正15年9月13日(1587年10月14日),豐臣秀吉逐步統一日本後,將統治中心從大坂城遷移至此,天正19年12月28日(1592年2月11日),秀吉讓關白之位與豐臣家督職於外甥豐臣秀次,成為秀次的居城,秀吉則以太閤身分遷往伏見城,持續實際號令天下。文祿4年(1595年)7月,秀吉勒令驅逐至高野山(和歌山縣)出家後的秀次切腹,妻子與家臣大半處決。聚樂第亦於同年8月以降全面拆除,統治中心由聚樂第轉移至伏見城。.
豐臣秀勝
豐臣秀勝(),三好吉房的次子,母親瑞龍院阿智,是豐臣秀吉的外甥,關白秀次的親弟弟。豐臣秀勝幼名小吉,正室為淺井長政三女阿江。.
郡上八幡城
郡上八幡城位於日本岐阜縣郡上市八幡町柳町,由遠藤盛數於永祿二年(1559年)築城,其後、城主為井上、金森氏,宝暦8年(1758年)青山氏以四万八千石領城。.
稻葉貞通和郡上八幡城 · 織田秀信和郡上八幡城 ·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發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討伐位於本能寺的織田信長(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後繼者織田信忠,逼使兩人先後自殺。本能寺在事變時發生火災,令信長葬身火海且尸骨難存。.
本能寺之变和稻葉貞通 · 本能寺之变和織田秀信 ·
慶長
慶長是一個日本年號,接在文禄之後,元和之前。即公元1596年到1615年為止之間。這時代的天皇是後陽成天皇、後水尾天皇 。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稻葉貞通和織田秀信的共同点。
- 什么是稻葉貞通和織田秀信之间的相似性
稻葉貞通和織田秀信之间的比较
稻葉貞通有52个关系,而織田秀信有5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14.29% = 15 / (52 + 53)。
参考
本文介绍稻葉貞通和織田秀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