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
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之间的区别
移民出境 vs. 高加索戰爭
移民出境(Emigration,移民出境的人被稱為移出者),是指離開自己的國家或地區而定居於別處。外來移民則是以定居地的角度出發的用詞。在政治、邊界或一個國家建立之前,人類的移民行動被稱為人類遷徙。人們選擇移民出境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為政治或經濟因素,亦可能是個人因素,例如在外地旅遊時找到自己的配偶而選擇移民來與他生活。許多在富裕國家生活的老人在退休時會選擇移民出境至一些與其國家氣候相異的地方。 不少政治或經濟移民都會與他們的家庭一同遷移到新地區或國家,而希望得到在他們原來的地方得不到的和平或工作機會。縱觀歷史,大批移民最終會返回自己的家園,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在其他國家賺取到足夠的金錢。有時,這些移民遷往文化差異大的國家時,通常會感到自己被視為貴賓,而保留原本的文化、傳統和語言,有時亦會將這些傳給移民自己的孩子。本土文化和新文化之間的的衝突很容易造成社會上的差別,對「外國人」來說,有時必須了解的法律和社會制度是全新和陌生的,而導致他們通常會感到不舒服。通常情況下,移民社區是在當地逐漸形成的。 18、19和20世紀時,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家庭或在国内遭歧视、受迫害、缺乏发展机会者離開歐洲移民至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各国、澳大利亚和新西蘭,對整個世界造成了深遠影響。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1750-1993》给出的数据,在1850—1920年间,约有1567万英国人、431万德国人、233万奥匈帝国人、858万意大利人和38万法国人离开本国去往欧洲以外的地方定居,其中英国人主要移居北美、澳洲和南非,德国人主要移居美国,意大利人主要移居巴西南部、阿根廷和美国,法国人主要移居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 雖然移民出境的定義模糊和可能略有不同,但移民出境或外來移民不應該與混淆,例如或種族清洗。 移民出境的動機可以是以獎勵來吸引人們離開,稱為誘因("pull" factors),例子:高收入、低稅率、氣候更好、較好的職業、更好的醫療設施、更好的教育設施、人與人之間更好的行為、家庭原因、政治穩定、宗教自由、相對自由和國家威望較高等;或是促使人們離開,稱為推動力("push" factors),例子:戰爭、饑荒、乾旱、疾病、貧窮、政治腐敗、政治分歧、原教旨主義、宗教不容許、天災、當地人不滿(例如經常遭到騷擾、欺負和虐待)、當地人不滿移民率過高、缺乏就業機會、缺乏各種權利和單一文化或宗教等。這些因素,除政治分歧和當地人不滿移民外,一般不會影響發達國家居民而導致移民。甚至是自然災害也不可能導致此類居民移民。. 加索战争,又称俄罗斯征服高加索,是指俄罗斯帝国在19世紀入侵北高加索地区的战争。戰爭開始時間有兩種說法,一是俄軍將領葉爾莫洛夫在1817年10月26日在尤鄧金村(今哈薩維尤爾特)展開大屠殺開始;二是加齊‧穆罕默德在1829年成立車臣尼亞開始。1859年8月25日,第三代伊瑪目沙米爾投降,結束了東部戰事。1864年5月21日,切爾卡斯亞投降,高加索戰爭結束。最终俄罗斯兼并了北高加索地区,并对当地进行了民族清洗。 1801年,南高加索地區由卡特利-卡赫季王國系的大衛‧巴格拉季昂親王所統一,格魯吉亞併入俄羅斯帝國,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個親王國。除了波斯和土耳其兩國的南高加索領地外,俄羅斯已經擁有大部分南高加索,北高加索則是自第五次俄土戰爭一直維持著雙方邊界,但山民不定時下山劫掠俄國邊境百姓。因此俄羅斯帝國在百日王朝崩潰後,出兵北高加索平定殘餘的反抗部落,是俄羅斯征服北高加索的開始。 1816年,俄羅斯帝國的主要對手是阿瓦爾人、切爾克斯人、庫巴人、達吉斯坦人。而車臣人由於在1794年已經投降俄羅斯,因此車臣人在戰爭初期沒有參戰。但由於1817年的尤鄧金村大屠殺,令車臣人開始反抗俄羅斯人統治。1817年,俄軍北高加索駐軍30,000士兵由弗拉季高加索南下車臣地區,對車臣人、印古什人進行屠殺和掠奪。迫使車臣人於1826年聯合起來,與波斯的卡扎爾王朝合作,在第六次俄波戰爭中共同對俄作戰。在波斯全面潰敗後,車臣、印古什、達吉斯坦等地的毛拉聯合起來,推舉加齊‧穆罕默德為伊瑪目,創立政教合一國家「車臣尼亞」。高加索戰爭進入了最慘酷的階段。 1830年2月9日,毛拉沙米爾率五百人下山搶掠俄軍駐屯的村莊貢扎哈,並將村莊中三百多名居民一律剜去雙眼、割去雙耳、削下鼻子、切去四肢,成年女子切去乳房、成年男子切去陰莖,僅穆斯林和改信者獲得寬恕。俄軍於5月6日由伊凡‧帕斯凱維奇率領28,000軍隊由弗拉季高加索南下,對車臣人作報復性屠殺,雙方至此開始互相進行酷刑式屠殺,多數受害人均遭到重度凌虐和酷刑。帕斯凱維奇實施焦土作戰,以優勢兵力多次對車臣尼亞軍隊作出包圍。1832年,聖戰軍領袖加齊‧穆罕默德於吉邁之戰戰死,由徒弟哈姆扎特‧貝克繼位為第二代伊瑪目,貝克無法挽回敗局,因沙米爾回軍而得救。1833年1月初,車臣尼亞只餘下約3,000平方公里土地,但由於帕斯凱維奇被調回聖彼得堡,俄軍退兵,車臣尼亞倖存。 1834年2月,哈姆扎特‧貝克解除沙米爾軍權,將沙米爾軟禁,並組織對俄反攻。但於哥扎提戰役被俄軍撃敗,貝克遭到部下暗殺,沙米爾繼位為第三代伊瑪目。沙米爾即位後與俄軍談和,並以賄賂北高加索駐軍總司令維魯明諾夫,車臣尼亞因此能休養生息。1836年6月12日,俄軍不宣而戰,攻打車臣尼亞,戰爭再度開始。1841年6月14日,車臣軍於泰爾米河戰役大勝俄軍,將十二位俄軍將領處以酷刑,俄軍轉為守勢。。1840年6月22日,沙米爾改國名為高加索伊瑪目國,成為高加索戰爭中各部族之領導者。1845年5月31日,伊瑪目國軍於第一次達戈戰役採取中央突破的方式,將俄軍分段包圍在達戈山谷並採取火攻,導致遠征軍大量燒死和餓死,高加索駐軍近乎全軍覆沒。1845年6月2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全國動員220,000士兵應戰,抵抗伊瑪目國入侵俄羅斯帝國。 1847年6月24日,俄軍於薩爾塔會戰以250,000士兵,將伊瑪目國軍隊24,000軍隊包圍,俄軍大勝,伊瑪目國軍死亡近半,殘軍撤回車臣地區。俄軍20多萬軍隊分四路追撃至車臣境內,大規模燒殺屠掠,1848年9月14日,俄軍於阿干提會戰與伊瑪目國展開決戰,伊瑪目國慘勝,守住了西南達吉斯坦,但已無力反攻俄軍,由於1848年革命爆發,俄軍退兵。 1858年,俄國決定平定伊瑪目國,由亞歷山大‧巴米亞京斯基元帥率132,000軍隊由基輔和阿斯特拉罕南下,會同高加索各軍63,000人攻打伊瑪目國,俄軍用了六個月時間平定了車臣地區,並約束軍紀,嚴禁士兵燒殺搶掠。1859年2月3日,俄軍侵入達吉斯坦西南部,1859年8月25日,沙米爾在吉倫戰役後向俄軍投降,伊瑪目國滅亡。亞歷山大二世准許沙米爾保留伊瑪目頭銜,以勸說尚在抵抗中的切爾卡斯人投降,1864年3月18日,最後一支抵抗軍在頭目克倫杜戈指揮下向俄軍投降,高加索戰爭結束。 歷時約半世紀的高加索戰爭結束,也標誌了俄羅斯對北高加索的全面征服。俄軍在高加索戰爭的傷亡數以萬計,付出了很大代價,回報卻只有高加索山脈的少數礦坑和通行山谷,更因一連串的戰爭罪行孕育出車臣人對俄羅斯人的深仇大恨,影響深遠。戰後巴米亞京斯基元帥主導成立軍政府,對戰區人民給予了物資援助,並建立政府機關。但1865年軍隊撤走後,俄羅斯帝國地方官員對高加索山民的暴政依舊,不久後再度爆發了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 Category:俄罗斯历史 Category:高加索战争.
之间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相似
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虐待。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的共同点。
- 什么是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之间的相似性
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之间的比较
移民出境有67个关系,而高加索戰爭有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93% = 1 / (67 + 40)。
参考
本文介绍移民出境和高加索戰爭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