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科迪勒拉山系和钦博拉索山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科迪勒拉山系和钦博拉索山之间的区别

科迪勒拉山系 vs. 钦博拉索山

科迪勒拉山系(American Cordillera;cordillera Americana)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其山脉位于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000公里。属中新生代褶皱带。. 钦博拉索山(奇楚瓦語:Chimpu Rasu,西班牙語:Volcán Chimborazo)位於南美洲的厄瓜多尔,是一座圆锥形的死火山,海拔6268米,位於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西南偏南150公里,是厄瓜多尔的最高峰。 钦博拉索山可以說是一座“另類”的世界最高山峰,因為近年科學家透过人造卫星测定,地球既不是标准的球形,也不是标准的椭圆球形,而是一个南大、北小、中间鼓的“梨形”。所以,假若世界最高峰的決定不是從海平面算起,而是從地心算起的話,位於貼近赤道地区(南緯1度)的钦博拉索山的顶峰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因為,钦博拉索山顶峰距地心的厚度为6384.10公里,而珠穆朗玛峰距地心的距离为6381.95公里,比钦博拉索山少2.15公里。 1802年,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厄瓜多考察,曾经登到约5600米,由于身体不适而放弃。1880年1月4日,15年前首次登顶马特洪峰的英国人Edward Whymper和当年的竞争对手、意大利人Antoine Carrel及其兄弟Louis Carrel合作,历经艰险,最终登顶。.

之间科迪勒拉山系和钦博拉索山相似

科迪勒拉山系和钦博拉索山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厄瓜多尔南美洲安地斯山脈山脉赤道

厄瓜多尔

厄瓜多共和国(República del Ecuador)是一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祕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巴哥群島。 厄瓜多於1809年8月10日時脫離西班牙的统治獨立建國。由於赤道橫貫了厄瓜多的國境,所以西班牙文中以赤道(ecuador)作为国名,因此該國又擁有「赤道国」的別稱,或因為盛產香蕉而又被稱為「香蕉之国」。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的山麓,海拔高達2,850公尺,使該市成為全世界第二高的首都(僅次於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厄瓜多尔和科迪勒拉山系 · 厄瓜多尔和钦博拉索山 · 查看更多 »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南美洲和科迪勒拉山系 · 南美洲和钦博拉索山 · 查看更多 »

安地斯山脈

安地斯山脈(西班牙語:Cordillera de los Andes;奇楚亞語:Walla Antikuna),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是陸地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約7,000公里長,200至700公里寬(最寬的部份在南緯18度到20度之間),平均高度約4,000公尺,由北到南經過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智利及阿根廷等國。 安地斯山脈由於其中的,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安地斯山脈中有幾個高原,其中也有一些大城市,例如基多、波哥大、阿雷基帕、麥德林、蘇克雷、梅里達市和拉巴。阿爾蒂普拉諾高原是世界第二大的高原,僅次於亚洲的青藏高原。安地斯山脈依氣候可分為三區:、及。 安地斯山脈是全球除亞洲外最高的山脈,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境內的阿空加瓜山,高度6,962公尺,是美洲第一高峰,也是世界第一高的火山。因為地球自转產生的,赤道位置的地球半徑會較其他地方要大,因此位於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山是地表離地心最远的位置。世界最高的火山在安地斯山脈,包括高度為6,893公尺的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另外在安地斯山脈有五十座火山的高度超過6,000公尺。安第斯山脉中的图蓬加托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海拔约6,600米。.

安地斯山脈和科迪勒拉山系 · 安地斯山脈和钦博拉索山 · 查看更多 »

山脉

山脈是相連的山體的統稱。 一般由於板塊相互擠壓使得地殼隆起,形成山脈,這類山脈稱為褶皺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於亞歐板塊受印度板塊的衝撞而形成的;從庫頁島、日本、台灣到菲律賓群島的彩帶列嶼是由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推擠形成的。 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通常是獨立的山峰,但在某些情況下,一連串的火山活動也會形成山脈,例如夏威夷群島,即是火山群山脈。 山脈依高度可分為三種類型:.

山脉和科迪勒拉山系 · 山脉和钦博拉索山 · 查看更多 »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科迪勒拉山系和赤道 · 赤道和钦博拉索山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科迪勒拉山系和钦博拉索山之间的比较

科迪勒拉山系有73个关系,而钦博拉索山有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5.00% = 5 / (73 + 27)。

参考

本文介绍科迪勒拉山系和钦博拉索山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