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之间的区别

福建省 (中華民國) vs.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目前僅由金門與連江(馬祖)兩縣,以及原屬莆田縣的烏坵鄉(今託金門代管)所組成和原屬长乐县的白犬列岛(莒光乡)(今託連江代管),緣此其常被稱為「金馬地區」。金馬地區是中華民國政府作為在中國大陸擁有主權的意義與象徵。在政府用語中亦將臺澎金馬稱作「臺閩地區」,即示為實質統治之臺灣與福建二省之地區。 因國共內戰爆發,中華民國國軍節節潰敗於中共解放軍。鑒於形勢,福建省政府自1949年8月隨國軍從福州市遷駐金門。韓戰爆發後,解放軍曾多次進攻該地而未捷,而國軍亦無能力反攻。進而形成福建由兩政治實體割據一方的格局。1956年7月因為實施戰地軍政指揮,福建省政府精簡化並遷至臺灣省臺北縣新店鎮(今新北市新店區),1992年11月7日金馬地區戰地政務終止,1996年1月15日遷回金門辦公,省政府維持原精簡化之編制,且不設省議會。 福建省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省份,概念上為「大陸福建」與「金馬福建」,前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質統治,設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後者由中華民國實質統治,設立福建省政府。 由於金門西距廈門島不到10公里,而東距台灣島則有277公里。因此中華民國政府於2001年元旦起實施金馬小三通,金馬地區開始展開與大陸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 本表列出历代福建地区历任主要行政长官或相当官员。.

之间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相似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有(在联盟百科)33共同点: 南安市叶飞吳金贊孫道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張景森福州市福建省福建省 (清)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政府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羅瑩雪行政院院長龙岩市连城县胡璉薛琦薛香川薛承泰蔣中正鄧振中臺灣省金門縣陳士魁陳景峻林祖嘉李厚基杜紫軍...戴仲玉新店區新北市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南安市

南安市(Lâm-oaⁿ-chhī),雅称武荣,为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 面积2,0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万多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畲、满、回等少数民族。南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3位,201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2010年,南安市GDP总量480.21亿元,较上年增长13.6%,人均GDP3.2万元。 南安是明清風雲人物鄭成功、洪承疇的故鄉。南安也属清代泉州三邑之一。由于近代有大量南安人遷居海外,南安也被成为中国著名僑鄉。.

南安市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南安市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叶飞

叶飞,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福建省南安县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一个华侨小商人家庭,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 (Sixto Mercado Tiongco)。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之一,也是唯一一位由海外归国的高级将领。 叶飞早年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后被派到闽东苏区,领导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指挥金门战役但遭败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叶飞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叶飞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吳金贊

吳金贊(),中華民國農學學者、政治人物,曾任金門林務所長,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福建省選區(金、馬地區)當選為第一屆第一、二、三、四、五次增額立法委員,並曾擔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長達12年。.

吳金贊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吳金贊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孫道仁

孫道仁()字退庵,號靜山(又作靜珊),湖南省澧州慈利县人。中華民國军事将领,陆军中將加上將銜。黄国盛「孫道仁.

孫道仁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孫道仁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張景森

張景森(),台灣政治人物。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在台北市長陳水扁任內任職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後在台中市長張溫鷹任內擔任台中市副市長。在陳水扁政府時期,擔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6年5月20日出任蔡英文政府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主席。.

張景森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張景森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福州市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福州市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福建省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福建省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清)

福建省(v),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省 (清) · 福建省 (清)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成立于1949年8月。1955年2月改组为福建省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改组为福建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省人民政府 · 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政府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於1927年7月3日由福建省政治委員會改設而成。原設於福州市,後因國共內戰遷至臺灣;1996年1月15日遷至福建省轄內的金門縣金城鎮現址,但維持原精簡化之編制,並在1998年省虛級化施行後成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完全喪失實施地方自治的能力。2017年1月18日,行政院成立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以合署辦公模式與福建省政府共同辦公。.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省政府 · 福建省政府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重定向 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羅瑩雪

羅瑩雪(),生於台灣花蓮縣,中華民國律师、政府官員,曾任政務委員、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福建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羅瑩雪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羅瑩雪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行政院院長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行政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龙岩市

龙岩市(閩南語白话字:Lêng-nâ-chhī;客語白話字:Liùng-ngâm-s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上游,通称闽西。全市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261万。.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龙岩市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龙岩市 · 查看更多 »

连城县

连城县是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连城白鸭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连城县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连城县 · 查看更多 »

胡璉

胡璉(),字伯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陝西省華縣(今渭南市华州区)人,曾任中華民國駐越南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屬於蔣中正軍事上之嫡系,也屬於陳誠土木系。 國民政府統治大陸後期著名將領。胡璉自軍校畢業後,歷任第十一師、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各主要官職,參與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原大戰、中國抗日戰爭及第二次國共內戰。與另一陝西籍國軍將領史恆豐同為華縣鄉黨,也參與八二三砲戰,亦尚有陝西籍劉恩蔭。.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胡璉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胡璉 · 查看更多 »

薛琦

薛琦(),生於中國重慶,籍貫福建林森縣(今中國福建省閩侯縣),台灣經濟學者與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等職位。.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薛琦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薛琦 · 查看更多 »

薛香川

薛香川(),台灣政治及商業人物,中國國民黨籍,長期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任職,並曾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0年政黨輪替後成為國民黨智庫重要策略幕僚之一。現任台灣彩券董事長暨中國信託金控副董事長。.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薛香川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薛香川 · 查看更多 »

薛承泰

薛承泰(),英文名:James Hsueh或Hsueh Cherng-tay,中華民國學者,福建省金門縣珠山人,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曾任臺灣人口學會常務理事、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09年2月16日起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一職;2009年9月10日至2013年2月18日任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主席一職。.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薛承泰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薛承泰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蔣中正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蔣中正 · 查看更多 »

鄧振中

鄧振中(,英文名:John Chen-Chung Deng),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祖籍中華民國福建三元,生於臺灣宜蘭三星、老家羅東。曾任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副代表(副大使級別)、駐世界貿易組織副代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經濟部政務次長、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政務委員、福建省政府主席,2014年12月8日毛治國內閣上任後接下經濟部部長,2016年8月9日正式出任林全內閣政務委員,主要督導、推動新南向產業經濟、商務貿易交流政策。.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鄧振中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鄧振中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臺灣省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金門縣

金門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轄區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通行閩南語(烏坵通行莆仙語)。也是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金門縣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金門縣 · 查看更多 »

陳士魁

陳士魁(),生於臺灣宜蘭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2012年就任第36任行政院秘書長 。2013年2月18日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主席。2013年8月1日起至2016年5月20日接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任228基金會董事長。.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陳士魁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陳士魁 · 查看更多 »

陳景峻

陳景峻(Chen Chin-jun,),台灣雲林縣人,民進黨籍政治人物,現為臺北市副市長兼臺北農產公司董事長。 政治生涯自台北縣三重市(今新北市三重區)起步,原為三重的里長,視已故民進黨立委盧修一為師,繼承其白鷺鷥宣言「乾淨、清白、為民除害」之精神。加入民進黨,轉戰三重市市長,而後先後擔任三屆立法委員。陳水扁政府時代加入內閣,交通部政務次長與行政院秘書長(同時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2016年進入柯文哲市府擔任臺北市副市長一職。.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陳景峻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和陳景峻 · 查看更多 »

林祖嘉

林祖嘉,中華民國經濟學家,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董事長、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祖嘉是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經濟學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系主任。2012年10月,林祖嘉接替高長出任陸委會副主委。2014年張顯耀涉嫌洩密案中,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聲稱張顯耀因「家庭因素」辭職,由林祖嘉出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劉德勳辭任策進會董事長後,由林祖嘉兼任董事長一職,林祖嘉成為第一位擔任策進會董事長的台灣現職官員。 2016年2月1日起至5月20日止擔任政務委員、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福建省政府主席三職。.

林祖嘉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林祖嘉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李厚基

李厚基() ,字培之,祖籍江苏省徐州府铜山县大王楼村(今属丰县梁寨镇)。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政治人物。张绍祖、张建虹,寓居津门的福建督军李厚基,载 李正中主编,近代天津名人故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北洋政府时期全威将军、建武将军,是李鸿章直隶总督署卫队管带、北洋陆军第四镇第七协协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福建镇守使和护军使、福建督军兼巡抚,掌管福建省军政大权。.

李厚基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李厚基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杜紫軍

杜紫軍(),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臺灣屏東縣出身。行政技術官僚出身,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博士,曾任經濟部工業局局長、經濟部部長等,2014年12月8日毛治國內閣就任後為政務委員兼福建省政府主席,2015年2月4日起再兼任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2016年1月,總統及立委選舉國民黨慘敗,毛治國內閣總辭,2月起由張善政真除組閣,杜紫軍轉任行政院副院長。2016年5月26日擔任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同年12月1日離職。.

杜紫軍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杜紫軍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戴仲玉

戴仲玉()中華民國陸軍少將,福建長汀縣人。第八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戴仲玉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1932年冬季加入復興社。抗日戰爭爆發後,陸續擔任福建省臨時參議會秘書長、國家總動員委員會委員。1947年10月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同年底授任陸軍少將,並任參謀本部軍需監。 1955年,福建省政府改組並由戴仲玉擔任省主席,1956年7月中央政府為適應戰時需要,統一戰地軍政指揮,實施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省府移駐臺北縣新店市北新路辦公,負責研究有關收復福建地區之重建計畫方案及對大陸福建地區廣播、閩僑聯繫、人才儲備與不屬戰地政務之一般省政工作。 1956年2月,戴仲玉所題的「中興在望」四個字,被轉刻在金門太武山上。 1962年4月,戴仲玉被選為臺北縣三重市私立東海高級中學董事長,1974年8月卸任。 1986年5月21日,擔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長達31年的戴仲玉逝世,由時任第一屆立法委員的吳金贊接任。 |- |colspan.

戴仲玉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戴仲玉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店區

新店區是臺灣新北市所轄管的一個市轄區,位處臺北市的南側,屬於臺北都會區內圈的衛星城市之一,其境內大多屬丘陵地形,北邊大致以新店溪與其支流景美溪與臺北市南緣的文山區為界。新店境內有碧潭風景區,為北臺灣著名觀光景點之一,而由於新店近年有數座大型造鎮社區進行開發,當地已成大臺北南側郊區主要的新興住宅供給地區。.

新店區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新店區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北市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 新北市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之间的比较

福建省 (中華民國)有269个关系,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有17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3,杰卡德指数为7.47% = 33 / (269 + 173)。

参考

本文介绍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