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白雪仙

指数 白雪仙

白雪仙(本名陳淑良,),出生於廣東廣州黃沙區,祖籍廣東順德,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之女,於家中排行第九,故行內人愛稱她為「九姑娘」,香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

96 关系: 加拿大劉克宣南紅吳君麗吳楚帆嶺英中學帝女花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國九天玄女九天玄女 (粵劇)广州市广东省任劍輝任冰兒仙鳳鳴粵劇團張瑛張活游佳人有約何非凡後窗唐伯虎點秋香唐雪卿唐滌生再世紅梅記六一八雨災石堅石燕子灣仔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粤语粵劇红线女羅劍郎羅艷卿終身成就獎牡丹亭驚夢白駒榮芳艷芬芸娘聖保祿中學靚次伯顺德区衛少芳西施馬師曾覺先聲劇團香江花月夜香港大學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日佔時期謝雪心鳳凰女麥炳榮黃楚山黃沙黃曼梨龍劍笙迷樓金粉錦添花劇團胡楓阮兆輝薛覺先鄧寄塵鄭碧影自梳金紫荊星章英屬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雛鳳鳴劇團陳寶珠陳立品陳艷儂陳方安生柠檬林坤山林妹妹林蛟李後主 (電影)李香琴李月清李我李海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梁醒波梅雪詩江一帆江端儀敦梅學校曾蔭權時來運到 扩展索引 (46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白雪仙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劉克宣

劉克宣(1904年10月2日-1983年1月24日),香港著名老牌電影演員及粵劇老倌,生於廣西,曾受大學教育,亦為廣州八和會館「粵劇演員養成所」的第一屆畢業生,與羅品超、黃鶴聲及張活游為同班同學,尤以擅唱「馬(師曾)腔」,參演過多部粵劇。其後主演電影《天道人心》、《梁冷艷》、《孤星血淚》、《洛神》、《兒心碎母心》、《六月雪》等等五百多部電影,多扮演反派角色,演技出眾。 劉克宣亦有從事導演工作,執導電影有《六渡何仙姑》、《淒涼金葉菊》、《花落斷腸橋》、《寶兒孝祖救雙親》等等,1970年曾息影至1978年復出,復出後加盟香港亞洲電視前身的麗的電視,參演電視劇《新變色龍》,並改演正派角色。 1980年轉入香港無綫電視,參演過不少劇集包括《執到寶》、《四季情》、《無雙譜》等等,直至1983年拍攝電視劇《天降財神》間因心臟病入院半個月,在1983年1月24日(星期一)上午9時病逝于香港,享年78歲,1983年1月28日(星期五)在紅磡的世界殯儀館舉行喪禮。 他共娶了四位夫人,其中第三太太的長子劉志榮(1952年-2008年)亦是亞洲電視著名演員及大型節目司儀;其外孫女楊羚亦是藝人;外甥女秦小梨(1925年-2005年)亦屬40年代的粵劇名旦。.

新!!: 白雪仙和劉克宣 · 查看更多 »

南紅

南紅(Nan Hong,),原名蘇淑媚(So Shook Mei),中國廣東省順德人,1950、60年代香港著名粵劇演員、粵語電影演員、歌手,至七十年代开始成為電視劇演員。 南紅乃30年代廣東省廣州市著名歌唱家及演員陳剪娜(陳翦娜 互見)之女,經母親引薦之下,拜紅線女為師學戲,並讓師父為她改了「南紅」為藝名;另外她又隨王粵生學習粵曲唱腔。50年代她開始拍攝電影,60年已為電影紅星,同期曾與羽佳合組慶紅佳劇團演出。她所拍的戲曲電影只有10餘部,較著名的除了1964年的《十二欄杆十二釵》外﹐也有1968年夥拍陳寶珠的《再世紅梅記》,其餘百多部以時裝片居多。踏入70年代中期,曾加盟電視台演出劇集。早年拜師紅線女,多數夥拍羽佳,以「慶紅佳」的班牌做大戲,也追隨紅線女參演電影。後來在1962年合組玫瑰電影公司,並於1967年與知名導演兼演員楚原結婚。南紅也曾為電影獻唱插曲,如女殺手的插曲《荳蔻春心》及《情花朵朵開》、《牆頭馬上-纖情》、《半掩琵琶弄鶯喉》、《蔓莉,親愛的蔓莉》的《癡女情》、《燈塔行屍》的《歸心似箭》、《田園曲》的《風月無邊》、《情種》的《誤種情花》、《少女情》的《杜鵑紅》、《假妻》的《練舞曲》、《浪子癡情》的《四季想郎》、《孽海遺恨》的《永遠想着你》等等。與同期之正印花旦鄧碧雲(藍牡丹)、鳳凰女(紅牡丹)、羅艷卿(銀牡丹)、余麗珍(紫牡丹)、吳君麗(白牡丹)、于素秋(黑牡丹)、林鳳(黃牡丹)七位粵劇女演員結義,合稱八牡丹,南紅為其中之綠牡丹。 南紅曾一度加入麗的電視,七十年代中期轉投無線,至1994年左右又回到亞洲電視。她在電視生涯主要飾演賢妻良母,如《網中人》中的唐少梅、《京華春夢》中的賀母、《播音人》中的陳彩霞等。九十年代末之後沒有演出。.

新!!: 白雪仙和南紅 · 查看更多 »

吳君麗

吳君麗(),廣東中山小欖人,原名為吳燕雲,是1960年代香港粵語片演員及粵劇花旦。 曾與鄧碧雲(藍牡丹)、鳳凰女(紅牡丹)、羅艷卿(銀牡丹)、余麗珍(紫牡丹)、于素秋(黑牡丹)、南紅(綠牡丹)、林鳳(黃牡丹)七位粵劇女演員結義金蘭,號稱「八牡丹」」,吳為其中的「白牡丹」。 早年居住上海,就讀中信學校。中國抗日戰爭後,隨母親到香港定居。曾從尹自重學習粵曲。後加入陳非儂所辦的香江粵劇學院,成為陳非儂的「入室弟子」,有「玉喉艷旦」之譽。擅演青衣及刀馬旦,曾參與120部電影,包括粵劇電影及時裝電影。 1962年成立「新麗聲影業公司」,直接參與電影拍攝工作。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參與林家聲的「頌新聲劇團」。1987年至1993年間,與陳劍聲、新海泉組織「新麗聲粵劇團」,並參與粵劇演出。1991年於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吳君麗獅城會知音》,其後甚少演出。 2004年吳君麗將3000項服飾、戲箱、道具,以及劇本、宣傳刊物、照片等捐贈予香港文化博物館。 2008年,簽約無綫電視拍攝處境劇《畢打自己人》,2009年因只與無綫電視簽下一年合約而離開劇組。.

新!!: 白雪仙和吳君麗 · 查看更多 »

吳楚帆

吳楚帆,原名吳鉅璋,香港粵語片演員,其兄為另一著名演員高魯泉。吳楚帆在日本橫濱出生,成長於中國天津。吳楚帆在電影圈中人稱「二哥」,另有兩大綽號「嘮囌王」、「大聲公」。 吳楚帆與張活游、張瑛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小生」。.

新!!: 白雪仙和吳楚帆 · 查看更多 »

嶺英中學

香港嶺英中學(英文:Ling Ying College)是香港一所已結束的基督教中學,現為嘉蘭中心,由洪高煌博士始創於香港銅鑼灣利園山上。洪高煌博士畢業美國史丹福大學,曾任國内嶺南中學與培英中學的校長。因此,他在香港創校時用嶺南的「嶺」和培英的「英」合而為「嶺英」,作爲他對兩所學校的一份懷念。.

新!!: 白雪仙和嶺英中學 · 查看更多 »

帝女花

《帝女花》是著名的粵劇戲寶,而在粵劇裡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由梁金棠原創編寫,於1934年10月25日首演,由廣東省廣州市的散天花劇團的廖夢覺、楚賓及林少梅等,在香港九龍普慶戲院演出,迄今只餘殘篇。 現時普遍通解的版本是第二個版本,也有分為原著版本及修訂版本兩種。原著版本是唐滌生參考清朝戲曲家黃燮清(1805-1864)編寫的崑劇作品而改編,後來由著名粵劇演員任劍輝及白雪仙組成的仙鳳鳴劇團於1957年6月7日在香港利舞臺作首演。由於演出成功,此劇於1959年被改編及拍成電影,香港娛樂唱片公司又於1960年把全劇錄成四張唱片發行。 白雪仙為了紀念首演五十週年紀念,在2006年已經開始著手籌備紀念演出,並開始為《帝女花》在歷史、用詞等作出修訂;2007年,由白雪仙作藝術總監,龍劍笙及梅雪詩主演,先後在香港及澳門演出。另外,香港中文大學為配合「粵劇國際研討會﹕情尋足跡二百年」,及紀念《帝女花》劇本誕生五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學於2007年9月籌演《帝女花》(青年版)。青年版由阮兆輝、葉紹德及李奇峰修改唐氏劇本,並由梁淑明、李沛妍、陳鴻進、梁煒康、關凱珊、黃葆輝及王潔清主演。.

新!!: 白雪仙和帝女花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白雪仙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白雪仙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另稱九天玄姆,俗稱九天玄女娘娘或九天娘娘,為人頭鳥身的妇人,下蛋而生,古代文獻《玄女兵法》記載:「王母遣使者被玄之裘,以符授帝,符廣三寸,長一尺,青瑩如玉,人首鳥身,謂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遂克蚩尤於中冀。」《山海經.西山經》文曰:「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說文》云:「黑而有赤色者為玄。」,狀似人頭烏鴉,後經道教增奉為先天女仙亦是法力高深之神鳥,傳授兵法助黃帝打敗蚩尤。且因製香業奉為守護神,九天玄女亦尊稱為香媽。在道教與台灣民間信仰中有人供奉。截至2016年6月台灣內政部宗教系統總計,台灣寺廟中共有43間主祭寺廟。 學者孫紹先認為玄女乃是中國上古天神,起源於古人對天的崇拜,亦與對女性的生殖崇拜有關。「玄女」之「『玄』,本義為天色,《易.坤卦》有『天玄而地黃』之語,《康熙字典》解『玄』為天色;《說文》釋『玄』為『幽遠』,當是『玄』字的第一引申義。故『玄女』即是『天女神』之意。」 《中華道教寶典》中描述九天玄女「道教神名。又稱元女、九天娘娘。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後為道教所信奉,成為其神系中地位僅次于西王母的女天神,与上元夫人混为一谈。據《雲笈七籤》記載,九天玄女原是聖母元君弟子,黃帝之師。……在民間傳說中,九天玄女經常是以救助危難、諳熟兵法、替天行道的女仙形象出現。」台灣道教總廟三清宮紀載「九天玄女乃先天真仙」。.

新!!: 白雪仙和九天玄女 · 查看更多 »

九天玄女 (粵劇)

《九天玄女》乃唐滌生的一部粤剧作品,其詞句非常優美動人。.

新!!: 白雪仙和九天玄女 (粵劇)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白雪仙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白雪仙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任劍輝

任劍輝(Yam Kim Fai,),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人,粵劇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一男主角),有「戲迷情人」的美譽。 其堂妹任冰兒亦為粵劇演員,隨陳艷儂學習得推車功架自然流暢,深得行內人稱譽,所以替代「仙鳳」正花推車、指導「雛鳳鳴」的表演功架,但是1976年在新加坡急上馬的一位例外。 「阿刨」龍劍笙叫1979年6月11日,在筲箕灣戲棚,政治部伴著,與陳笑風等探雛鳳鳴劇團班 。「爹爹」的誼父羅品超說,自己是好仔,任是活躍好女,於新舞台(香港)由陳皮鴨丈夫介紹認識。〖鑑哥與任姐和阿刨〗圖文:朱侶(歿 - 不涉存在個人利益衝突) 羅品超說最記得當年同任劍輝分手時,由尖沙咀碼頭,一直行去佐敦道,當時還下著毛毛雨,真有點孔雀東南飛的味道。.

新!!: 白雪仙和任劍輝 · 查看更多 »

任冰兒

任冰兒為香港粵劇名伶,乳名「細女」,行內人稱「細女姐」,廣東南海人,1931年出生,其堂姐為粵劇紅伶任劍輝,夫婿為名伶石燕子。 在十一歲那年開始她從粵劇最低微的角色─-梅香做起,之後即按部就班升至「二幫花旦」。 四十年代中期,加入任劍輝與陳艷儂的「新聲粵劇團」,是由鄧碧雲僱用才(有機會)升為「二幫花旦」。1956年,任劍輝、白雪仙組成著名的「仙鳳鳴劇團」,她首部演出劇目為《牡丹亭驚夢》,直至「仙鳳鳴」在1970年解散為止。 任冰兒與當時另外八位著名「二幫花旦」朱日紅、李香琴、梁素琴、黎坤蓮、金影憐、許卿卿、英麗梨及譚倩紅結義成金蘭姊妹,合稱九大姐。 1977年,她在其堂姐的遊說下加入「雛鳳鳴劇團」,演出至2007年12月六場於澳門的《帝女花》為止。於2012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1香港藝術發展獎」之「傑出藝術貢獻獎」。.

新!!: 白雪仙和任冰兒 · 查看更多 »

仙鳳鳴粵劇團

仙鳳鳴劇團,香港粵劇劇團,成立於1956年,由任劍輝和白雪仙所創。後來並邀請靚次伯與梁醒波擔任武生及--生之職,更邀得唐滌生為劇團劇務主任,可惜唐滌生於「仙鳳鳴」第八屆上演《再世紅梅記》時,不幸逝世,「仙鳳鳴」在第八屆後便停演了兩年,任白更冒起退隱之意。第九屆演出的劇目《白蛇新傳》是唐滌生生前準備已久的劇目,任白把他已搜集的資料,交與九位編劇家整理,當中包括現今著名編劇家葉紹德先生。.

新!!: 白雪仙和仙鳳鳴粵劇團 · 查看更多 »

張瑛

張瑛(),原名張溢生,香港人,同胞兄弟姊妹排行第14,所以人稱「十四哥」,亦有「千面小生」之譽。 張瑛畢業於華仁書院,是香港粵語片年代明星小生,童星李小龍常與之結片緣,對手戲還有白燕等。張瑛與吳楚帆、張活游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小生」,主演超過400部影片。張瑛曾創辦大群、華僑等電影公司,亦曾執導10多部影片。 1970年代開始,張瑛同時轉向電視界發展參演電視劇集。1971年3月正式與無線電視簽約,但翌年張瑛被指工作態度散漫,由時任無線電視製作部經理蔡和平下令與張瑛提前解約,事件最後鬧上法庭。張瑛與無線電視鬧翻後加入麗的電視,自此一直在麗的及其後的亞洲電視工作,期間亦有參與香港電台電視劇及電影演出直到其逝世。 1984年12月14日,剛為電影《又見冤家》拍攝完成後不久的張瑛因中風病逝於加拿大。.

新!!: 白雪仙和張瑛 · 查看更多 »

張活游

張活游(Cheung Wood Yau;1910年-1985年12月10日)是1950至60年代香港粵語片著名演員,祖籍廣東。原名張幹裕。.

新!!: 白雪仙和張活游 · 查看更多 »

佳人有約

《佳人有約》是台灣電視公司於1989年(民國78年)製作的八點檔台灣電視劇。一場爭奪家產及企業激烈競爭中,加進誡諧逗趣的情節,有談情說愛的場面,亦有諜對諜鬥智及科幻情節。在緊張中博人一笑,是一齣極為清新有趣的連續劇。.

新!!: 白雪仙和佳人有約 · 查看更多 »

何非凡

何非凡,廣東東莞道滘鎮南城坊新南村人,原名何賀年,又名何康棋,著名粵劇演員,著名文武生。.

新!!: 白雪仙和何非凡 · 查看更多 »

後窗

《後窗》(Rear Window)是一部亞弗列德·希區考克1954年所執導的電影,改編自康乃爾·伍立奇()1942年的短篇小說〈It Had to Be Murder〉。主角詹姆斯·史都華飾演攝影記者L.B. Jefferies,女演員葛莉絲·凱莉則扮演他的上流社會名模女友Lisa Carol Fremont,故事中被懷疑的兇手Lars Thorwald 是由雷蒙·布爾()演出。電影出色地把主題神秘謀殺,婚姻議題和偷窺的反思與道德批判結合在一起。 眾多觀眾、影評和學者一致認為這是希區考克最佳且最扣人心弦的一部作品。 希區考克本身也在電影中客串演出。《後窗》是希區考克導演原先在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幾部電影作品之一,不久在環球影業獲得授權。.

新!!: 白雪仙和後窗 · 查看更多 »

唐伯虎點秋香

唐伯虎點秋香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白雪仙和唐伯虎點秋香 · 查看更多 »

唐雪卿

唐雪卿(),女,祖籍珠海唐家,生於上海。是20世紀30年代名噪滬港穗三地的電影明星和粵劇紅伶。 唐雪卿系民國政府第一任總理唐紹儀的侄孫女、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的堂姐。唐雪卿的曾祖父叫唐巨川,於清咸豐年間抵上海經營茶葉生意,祖父唐植興是清末民初活躍於上海的茶商,家境頗為富有。.

新!!: 白雪仙和唐雪卿 · 查看更多 »

唐滌生

唐滌生(),原名唐康年,廣東香山(今珠海市唐家湾)人,著名粵劇劇作家。他能糅合文學與電影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新!!: 白雪仙和唐滌生 · 查看更多 »

再世紅梅記

《再世紅梅記》是仙鳳鳴粵劇團的第八屆劇目,劇本改編自明朝周朝俊之紅梅記,於1959年9月14日在香港利舞臺首演。《再世紅梅記》是唐滌生的最後作品,唐氏死於觀賞此劇首演時之第四場「脫穽救裴」。.

新!!: 白雪仙和再世紅梅記 · 查看更多 »

六一八雨災

六一八雨災(或稱六一八水災、壬子水災、壬子雨災,事發當年為壬子年)是指香港於1972年6月18日因為持續暴雨而導致山泥傾瀉的嚴重災難事故。當日,在九龍觀塘區翠屏道木屋區及香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先後發生的山泥傾瀉及大廈坍塌慘劇,造成共156死、117傷,成為香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間,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成為引發此次慘劇的主要成因。.

新!!: 白雪仙和六一八雨災 · 查看更多 »

石堅

石堅(),原名石榮璋,籍貫廣東番禺石崗村,香港粵語電影演員,演出過多部電影、電視作品。另有外號--人堅,是粵語電影中的老牌反派,經常都在黃飛鴻電影裡擔任反派的角色。.

新!!: 白雪仙和石堅 · 查看更多 »

石燕子

石燕子( ),原名麦志胜,香港著名粤剧演员。 新派武狀元,文武兼併,擅演傳統排場戲目,1930年代成名,40至50年代在舞台上紅極一時,在香港拍了很多武俠電影和粵劇電影。70年代他和妻任冰兒的燕新聲劇團是香港頗有威望的猛班,在六國大封相紀錄片中可一睹他武狀元之風采。 雖然石燕子年齡比何非凡還要年輕兩歲,但何非凡也要拜他為師學藝,稱他為師父,羅家寶亦曾經是他旗下之員。不過他1980年代在香港電台《紅伶訴心聲》專訪節目中曾經給對方一些評價,說何非凡和羅家寶都只是專注唱腔,忽略了粵劇在表演各方面等等全面演、打、翻、唸的五功、五法藝術。 石燕子晚年嗜好騎術和國畫,生活多彩多姿。1986年7月24日,石燕子與朋友打麻將後因突發性腦中風送入九龍伊利沙伯醫院,其後轉送聖德肋撒醫院,入院第一個星期尚清醒,可與探病的朋友交談,粵劇名伶任劍輝及白雪仙曾多次探望。第二個星期後病情惡化,每日處於半昏迷狀態,左邊身亦癱瘓,直至9月9日上午9時45分病逝,終年66歲。9月12日於九龍殯儀館以佛教儀式出殯,隨即奉柩葵涌政府火葬場火化。.

新!!: 白雪仙和石燕子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新!!: 白雪仙和灣仔 · 查看更多 »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1年4月29日晚上舉行,由鄭裕玲、曾志偉、梁詠琪、伍家廉擔任司儀,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新!!: 白雪仙和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白雪仙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白雪仙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红线女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廣東开平人,生于广州西关,著名粵劇演員,人称“女姐”,代表作《紅燭淚》、《昭君出塞》及《荔枝颂》,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女腔(大陸官方稱為「红腔」)。.

新!!: 白雪仙和红线女 · 查看更多 »

羅劍郎

羅劍郎(1921年-2003年1月23日)原名羅富文,人稱富哥,為香港粵劇名伶及電影演員,師從小武黄鹤声。1957年創立國貞影業公司,曾拍攝超過100齣粵語長片,合作的有罗艳卿、芳艳芬、鄧碧雲、林家聲、梁醒波等紅星。1960年代移民美國;2003年1月23日病逝於三藩市。.

新!!: 白雪仙和羅劍郎 · 查看更多 »

羅艷卿

羅艷卿(Law Yim-Hing,),原名羅大紅, 廣東順德人,為20世紀50-60年代香港粵劇名伶及粵語片紅星,是 薛覺先的徒弟。 1953年6月7日星期日嫁與名伶何非凡,當晚在石塘嘴萬國酒家設宴,吸引大批香港市民圍觀。但期後於1957年5月離異。 曾組織過艷堂皇劇團、鳳求凰劇團 、千紅劇團及寶艷紅劇團並拍攝電影,多與紅線女、馬師曾、文覺非、新馬師曾、羅劍郎、何非凡、任劍輝合作,經典作品包括《梟雄虎將美人威》、《夢斷香銷四十年》、《箭上胭脂弓上粉》、《雙龍丹鳳霸王都》、《蓋世雙雄霸楚城》、《燕歸人未歸》、《孟麗君》、《楊貴妃》、《江山錦繡月團圓》、、《乞米養狀元》、《劉金定斬四門》、《樊梨花》、《十兄弟》、《璇宮艷史》及《夜光杯》等。 羅艷卿上世紀40年代開始活躍於香港梨園舞台,1949年開展其銀色旅途,從影和舞台藝術生涯形象百變,戲路縱橫,堪稱多產量和票房號召力非凡,20年間主演了超過300多部電影。 其端莊艷麗的外型,紮實的粵劇舞台技藝,加上自然流露的演技成功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 作為華語影壇第一位以扮演女俠著名的電影明星,羅艷卿演活了梁羽生筆下《白髮魔女傳》的練霓裳,金庸名著《碧血劍》裡的溫儀,以及一系列《七劍十三俠》的武俠電影。 憑著宜古宜今的扮相開創了時裝粵曲歌舞片的潮流,其《璇宮艷史》和《歷盡滄桑一美人》裡華麗摩登的女王形象引領時尚,風靡了萬千影迷。 偶像魅力與演技兼具讓羅氏戲路作多方面發展,在時裝和武俠片以外同時主演了無數深受歡迎的倫理,神怪和傳統戲曲電影,當中包括《夜光杯》,《十兄弟》,《大冬瓜》,《非夢奇緣》,《代代扭紋柴》,《西河會妻》,《大紅袍》,《狄青》,《寒江關》等,堪稱香港粵語片殿堂級女演員。 1978年先在麗的電視演出該台首套長篇劇《追族》,年中再在佳藝電視拍攝劇集《名流情史》。 1986年與吳仟峰、任冰兒、阮兆輝等完成金龍劇團演出後,短暫休息三年。1989年與羅家英組成春秋劇團,於香港大會堂演出。1990年再與羅家寶組成寶艷紅劇團,間有演出,至九十年代中期始淡出舞台。 羅艷卿曾与鄧碧雲(藍牡丹)、鳳凰女(紅牡丹)、余麗珍(紫牡丹)、吳君麗(白牡丹)、于素秋(黑牡丹)、南紅(綠牡丹)、林鳳(黃牡丹)七位粵劇女演員結義金蘭,號稱「八牡丹」,羅為其中之銀牡丹。.

新!!: 白雪仙和羅艷卿 · 查看更多 »

終身成就獎

#重定向 終身成就獎列表.

新!!: 白雪仙和終身成就獎 · 查看更多 »

牡丹亭驚夢

仙鳳鳴粵劇團第二屆劇目,唐滌生作品,其劇本改編自明朝戲曲大作家湯顯祖所著的傳統崑劇《牡丹亭》(又名「還魂記」)。.

新!!: 白雪仙和牡丹亭驚夢 · 查看更多 »

白駒榮

白駒榮(1892年—1974年),原名陳榮,號少波,廣東順德杏坛龍潭村人,著名粵劇小生表演藝術家,粵劇四大天王之一。他是著名花旦白雪仙之父。白駒榮父親是一位普通粵劇演員。白駒榮與金山炳、靚榮、千里駒、靚次伯等人同是把戲台演唱語言從官話改為粵語的前軀。二十年代初期已有小生王之稱的白駒榮發展了「四門頭二黃」(又名和尚腔和參禪腔)、「八字二黃」等的腔調和板式,使唱腔更富特色,對薛覺先、馬師曾的演唱方法有較大的影響。他更以真嗓(平喉)代替假嗓演唱,音色優美清潤,自創“白派”的演唱方式。.

新!!: 白雪仙和白駒榮 · 查看更多 »

芳艷芬

芳豔芬(),原名周東仕,又名梁燕芳,出生於廣東恩平縣東成南坑瓏村,著名粵劇表演家,外號「花旦王」。.

新!!: 白雪仙和芳艷芬 · 查看更多 »

芸娘

是2008年当代情感电视剧。该剧的姐妹篇为2010年《煙雨斜陽》和2014年《秀秀的男人》,三剧同由制片人张海东和台湾知名编剧杨曼丽打造,合称“民国悲情三部曲”。.

新!!: 白雪仙和芸娘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中學

聖保祿中學(St.)位於香港跑馬地的雲地利道一著名女校,是法國傳道會在香港開設的第二家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聖保祿中學亦是香港早期女子教育中少數為女生提供自然科學科目選修的學校。在1960年代,她的姊妹學校聖保祿學校不少修讀理科的學生因為原校並沒有開設理科的預科課程而要轉往該校就讀。 聖保祿中學仍然保留有古老的歐陸建築風格的校舍,於2004年期間將舊禮堂拆卸重建成新的教學大樓,當中包括跳舞室、全新禮堂和圖書館。學生的夏季校服是淨白色的校服裙配白色皮鞋,而冬季校服是寶藍色百摺裙配白色襯衣及黑呔。 聖保祿中學於香港傑出學生選舉獲獎者所屬學校中排名第十四。。學校屬第一組別 (BAND 1)學校。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7位。 初中分為五班,分別為A,B,C,D,E,1A,1B為精英班,1A大部份是由直屬小學直升的學生,並在Pre-S1中的成績是由直屬小學直升的學生中頭36名。 1B全是外來生而分班方式跟1A一樣,餘下將按成績分往C,D,E,D,E兩班平均分,2A,3A為精英班 按成績分往A,B,C,D,E,D,E兩班平均分,F2原班升上F3。高中分為五班,分班制度為C,D,A,E,B,E,B兩班平均分。.

新!!: 白雪仙和聖保祿中學 · 查看更多 »

靚次伯

靚次伯(),原名黎松柏,書名黎國祥,廣東新會人,南派粵劇著名老倌。由於家中排名第四,便人稱「四叔」,被稱為“武生王”、“南音王”。「靚次伯」的藝名是把其師靚大方跟他所仰慕的朱次伯二人的藝名合成的。他與金山炳、靚榮、千里駒、白駒榮等人都是把戲台演唱語言從官話改為粵語的先軀。.

新!!: 白雪仙和靚次伯 · 查看更多 »

顺德区

顺德(拼音:Shunde,传统郵政式拼音:Shuntak[依粵音]、Shunteh)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市辖区。其东北面和西面是佛山市南海区,北面是佛山市禅城区,西南面是江门市蓬江区,南面是中山市,东面是广州市番禺区与广州市南沙区。区政府所在地为大良街道。顺德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和廣東省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顺德区的前身為顺德市,再之前是顺德县。.

新!!: 白雪仙和顺德区 · 查看更多 »

衛少芳

衛少芳,30年代粵劇“四大名旦”之一,與上海妹、譚蘭卿、譚玉蘭等人齊名。 早年曾加入太平劇團、花錦繡粵劇班、錦添花劇團、前鋒劇團等戲班。後來在廣州組織太上劇團。她擅演青衣戲,有首本戲《花街慈母》。 著名粵劇班政家及樂師劉潤雄就是她的丈夫。.

新!!: 白雪仙和衛少芳 · 查看更多 »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沉魚,春秋末期的浙江諸暨一帶人氏,又稱西子,是家喻戶曉的美人,2003年浙江省諸暨市興建了西施殿加以紀念。.

新!!: 白雪仙和西施 · 查看更多 »

馬師曾

師曾(Ma Si Tsang,)字伯魯,號景參,廣東順德縣龍潭(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馬師曾在1944年與紅線女結婚,其子馬鼎盛是著名的軍事與時事評論員。.

新!!: 白雪仙和馬師曾 · 查看更多 »

覺先聲劇團

覺先聲劇團成立於1929年,是廣州的著名戲班之一,前身是“大羅天”戲班。當時薛覺先返回廣州,“大羅天”戲班正在改組,他被邀請加入,並任班主,因而改名覺先聲劇團。1929年7月,首次演出劇目“紅光光”,當時是由名伶嫦娥英與葉弗弱主演的。 1933年,香港政府應高陛戲院、利舞台戲院、普慶戲院及太平戲院的聯同呈請,取消「粵劇不能男女合班」的禁令。 同年開始出現改組自覺先聲劇團的「覺先聲男女劇團」,成為香港第一個粵劇男女同班的劇團。。1936年8月,為了到新加坡演出粵劇,成立了覺先聲旅行劇團。 旗下走紅的名伶有很多,包括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呂玉郎,羅品超,黃超武,陸飛鴻,林家聲等。期間,上演了很多著名劇目:《月怕娥眉》、《戎服傳詩》、《月向那方圓》、《心聲淚影》、《可憐秋後扇》、《還花債》、《白金龍》、《無敵王孫》、《道學先生》、《璇宮艷史》、《刁蠻女》、《王昭君》、《姑緣嫂刼》、《胡不歸》、《花染狀元紅》、《鳳儀亭》等等。.

新!!: 白雪仙和覺先聲劇團 · 查看更多 »

香江花月夜

香江花月夜可以指:.

新!!: 白雪仙和香江花月夜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白雪仙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又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縮寫作 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的行政首長及政府首腦。此職位设立於1997年7月1日,大致代替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总督”一职,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脑的权责。由選舉委員會選出,國務院(總理親自簽令)任命,每屆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一次。.

新!!: 白雪仙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

政務司司長(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缩写为CS)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地位僅次於行政長官的排名第一的主要官員,其支援部門為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報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政務司司長現屬行政會議官守成員,也是可以署理行政長官職務的三名司長中最高级的一位。政務司司長休假時,會由一眾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局長中年資最久的一位署任,為香港政府中人事變動最多的官守成員,回歸至今已先後有7位不同人士出任。.

新!!: 白雪仙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簡稱藝發局)(英文: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DC)),成立於1995年6月,是香港專責策劃、推廣及支持藝術發展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等。.

新!!: 白雪仙和香港藝術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是香港電影界一個重要獎項,為亚洲地区重要电影獎項之一。秉承「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產片』(香港電影)」的信念,多年來香港電影作爲香港文化代表風靡全球,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成爲華語電影指標之一。.

新!!: 白雪仙和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Hong Kong Film A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頒發,旨在表揚對香港電影發展有卓越貢獻的電影工作者。終身成就獎於1995年創立,但並非每年頒發。.

新!!: 白雪仙和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演藝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於1984年按《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是香港唯一專門培養表演藝術人才的公立院校,亦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學習範疇包括中國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與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 演藝學院的教育方針著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學科學習。演藝學院於1992年起獲頒授獲香港學術評審局批准頒授學士學位,於2006年起頒授碩士學位。亦在中國戲曲、舞蹈、音樂範疇開辦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 校本部的教學大樓在1985年9月18日落成,座落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1號,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此大樓亦為關善明的成名之作),鄰近香港藝術中心。薄扶林伯大尼古蹟校園於2007年起起立,作為電影電視學院的培訓設施的所在地。除正規課程外,香港演藝學院亦設有演藝進修學院,開設夜間兼讀課程。現任校長是華道賢(Professor Adrian Walter)教授。.

新!!: 白雪仙和香港演藝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新!!: 白雪仙和香港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謝雪心

謝雪心(Susan Tse,),原名孔令馥,人稱心姐。籍貫山東曲阜,是孔子第76代後人,與台灣嘻哈歌手孔令奇為同輩之孔子後人,同為「令」字輩。香港著名粵劇演員,為1990年代最搶手神功戲粵劇花旦,著名電視女演員。90年代末曾經是亞洲電視女藝員之一,2007年重返無綫電視為基本藝人合約女藝員。11歲成為任劍輝、白雪仙的門徒。配偶為陳啟亨。曾應邀香港華仁書院創辦的英語粵劇演出。.

新!!: 白雪仙和謝雪心 · 查看更多 »

鳳凰女

鳳凰女(),原名郭瑞貞,廣東三水人,港澳著名粵劇名伶。.

新!!: 白雪仙和鳳凰女 · 查看更多 »

麥炳榮

麥炳榮(),原名麥漢明,是武術指導韓英傑姻親和于占元女婿,為人「牛精」,故又名牛榮,廣東番禺人,著名粵劇藝人,師承自由鐘(梁鐘)。 他曾前後加入「人壽年」、「覺先聲」、「新生活劇團」、「前鋒粤劇團」,由配角升包尾小生,再升二幫小武。到了1930年擔當正印小生。後來和鳳凰女組織班霸「大龍鳳劇團」,演出著名劇目《百戰榮歸迎彩鳳》、《刁蠻元帥莽將軍》、《彩鳳榮華雙拜相》、《鳳閣恩仇未了情》等。除了粵劇之外,麥炳榮曾拍攝戲曲電影、粵語電影及電視劇。1964年,他擔任香港八和會館第11屆的主席。 麥炳榮原為富家子,1936年他承母命與劉亞葵結婚,後來與陳塘名妓花麗華(原名陳秀雲)相戀,因而遭劉氏控告重婚。後來他與花麗華逃至香港,花氏於1963年病逝。1966年2月麥炳榮與武俠影后--結縭,雙方皆為第三度結婚;聽聞起初--母甚為反對這樁婚事,一來大家為同行,二來--氏跟麥炳榮交往之時,花氏正抱病,最後--氏在花氏病逝後才與麥炳榮結合。劉氏和花氏替麥炳榮共誕下7名孩子。1984年,在美國因心臟病逝世,享年68歲。.

新!!: 白雪仙和麥炳榮 · 查看更多 »

黃楚山

黃楚山(Wong Cho Shan),早在1932年已參演電影,至息影作品《胭脂魂》(1966年2月 ,國語電影,飾演曹東生),參演超過500多齣電影。黃楚山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與黃曼梨、謝益之、張瑛、李月清、李晨風、陳皮等人組成「明星劇團」在南洋演出話劇糊口,由於交際手腕圓滑,從不令人生氣,戲行人給他冠以『慢電』作為渾號。.

新!!: 白雪仙和黃楚山 · 查看更多 »

黃沙

黃沙(即黃塵、亞洲粉塵、黃河風或中國沙塵暴)是一種季節性的氣象現象,它會於東亞冬春交際時零星地出現。沙塵起源於蒙古沙漠、中國北部和哈薩克斯坦,而表面高速的風及激烈的塵暴可引起雲霧及極小量的乾旱泥土。之後這些塵埃經由冬季季風向東吹,並飄過了中國、朝鮮和韓國及日本以及部分俄羅斯遠東地區。有些時候,飄塵的情況加劇,在濃度相當高的時候會影響空氣質量,甚至飄洋過海影響了更東方的地區,如美國。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由於工業污染物(原先並不構成威脅)與中國的荒漠化,已使沙塵暴成為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在過去數十年間,哈薩克鹹海地區80%的海面已經消失,前蘇聯的一項農業計劃因此失敗。.

新!!: 白雪仙和黃沙 · 查看更多 »

黃曼梨

黃曼梨(原名黃文素,曾名黃曼麗,英文名:Mary Wong,所以同行亦尊稱作「Mary姐」,),生於香港,廣東中山人。香港著名粵語電影、電視演員,電影、電視作品無數,經常在電影裡演惡家姑、虔婆、淫婦的角色。但在早期也演過不少賢妻良母、小家碧玉和大家閨秀的角色。其精湛演技及深厚的修養內涵,贏得「悲劇聖手」美譽。.

新!!: 白雪仙和黃曼梨 · 查看更多 »

龍劍笙

龍劍笙(英文名:Sabrina,),原名李菩生,昵稱阿刨,祖籍廣東中山,生于1944年, 農曆九月十九,香港粵劇演員(女文武生)、金漆班牌雛鳳鳴唯一主帥,超過半世紀在粵劇行中衣箱標記為--- 龍 ---一字。她在家中排行第四,家有長兄,2姊及4妹。.

新!!: 白雪仙和龍劍笙 · 查看更多 »

迷樓金粉

迷樓金粉是由莫康時編寫和指導的1952年香港喜劇電影。.

新!!: 白雪仙和迷樓金粉 · 查看更多 »

錦添花劇團

錦添花劇團,香港粵劇劇團,成立於1945年,由陳錦棠所創。錦添花主要台柱有陳錦棠、關影憐、靚新華、李海泉、黃超武、文覺非、鄧碧雲 --等等。1950年,羅麗娟、芳豔芬曾經加入。.

新!!: 白雪仙和錦添花劇團 · 查看更多 »

胡楓

胡楓(Bowie Wu,),原名胡繼修,香港實力派演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他1953年考入大成公司,並開始他的電影生涯。第一部作品是《男人心》,也是令他一夜成名的作品。及後與多位當紅女星合作,1960年代後期與蕭芳芳合作過不少歌舞片,舞藝精湛,有「舞王修」之稱,至今仍為人賞識。 胡楓至今在影視圈地位崇高,人緣極佳,80歲時無綫電視為其舉行《人生80勁楓Show》,獲得多名影視明星及名人撐場。.

新!!: 白雪仙和胡楓 · 查看更多 »

阮兆輝

阮兆輝(英文:Franco YUEN,),祖籍廣東新會,出生於廣東佛山,著名香港粵劇演員,有「神童」、「萬能泰斗」等美譽。.

新!!: 白雪仙和阮兆輝 · 查看更多 »

薛覺先

薛覺先(),原名薛作梅,字平愷,廣東順德人,著名粵劇老倌,四大天王之一。.

新!!: 白雪仙和薛覺先 · 查看更多 »

鄧寄塵

鄧寄塵(),廣東南海人,南海中學畢業,之後加入羊城音樂社任撰曲,戰後在廣州新生電台及時代電台當播音藝員,1949年加盟香港麗的呼聲廣播電台,專長詼諧,一個人角色扮演八把不同的聲音,聲演廣播劇。所以獲得「諧劇大王」之美譽。其三子鄧兆華曾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 1975年移民加拿大﹐後來間有回港客串拍攝電影﹐1991年病逝於美國。.

新!!: 白雪仙和鄧寄塵 · 查看更多 »

鄭碧影

鄭碧影(Pauline Cheng Big Ying,),港九藝壇『三碧』裡的『細碧』(『大碧』為鄧碧雲;『中碧』為梁碧玉) ,粵劇花旦、香港電影演員。她生於富裕家庭,畢業於聖保祿學校,在學時以英文及世界歷史兩科成績最好。.

新!!: 白雪仙和鄭碧影 · 查看更多 »

自梳

自梳,一般是指女性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自梳後的女人被稱為自梳女,也稱馬姐或姑婆,死後稱淨女,是中國女性文化的一種。.

新!!: 白雪仙和自梳 · 查看更多 »

金紫荊星章

金紫荊星章(Gold Bauhinia Star,縮寫GBS)是香港授勳及嘉獎制度下的其中一種勳章,頒授予對社會有重大貢獻或積極參與公共或志願服務而得到極高評價的人士。自1998年起開始頒授。.

新!!: 白雪仙和金紫荊星章 · 查看更多 »

英屬香港

英屬香港(British Hong Kong)是指於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時期,該時期又稱為英殖時期、英治香港時期或者港英時代(British Administration)。英屬香港政府簡稱為香港政府,但因為與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香港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殖民地政府或港英政府等,以區別兩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屬香港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被中斷,當時香港在二戰的局勢下被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3年。.

新!!: 白雪仙和英屬香港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白雪仙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雛鳳鳴劇團

'雛鳳鳴劇團'是一個香港粵劇演出團體,於一九六三年由任劍輝及白雪仙所創立。最初,劇團的成員只以興趣形式加入。並於一九六四年起,首次作公開演出。除了任白,主要成員都是任白的徒弟,由出道至一九九二年間,領導的是發言人龍劍笙、朱劍丹 、蓋劍奎、江雪鷺 、梅雪詩、言雪芬及謝雪心,在那個年代,行內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有「雛鳳鳴劇團」才可以訂「一個月」那麼長的台期。別的成員只是到一九八九年任劍輝出殯時及逝世周年紀念再聚集。.

新!!: 白雪仙和雛鳳鳴劇團 · 查看更多 »

陳寶珠

陳寶珠(Connie Chan Po-chu,),籍貫廣東新會外海,著名粵劇演員及電影演員。有“影迷公主”之稱的陳寶珠是七公主成員之一,並且出身自粵劇世家,為粵劇名伶陳非儂、宮粉紅的養女,師傅任劍輝更是香港粵劇史上最受歡迎的女文武生,亦是「銀壇鐵漢」曹達華的乾女兒。.

新!!: 白雪仙和陳寶珠 · 查看更多 »

陳立品

陳立品(1911年-1990年7月18日),原名陳慧芳,廣東省南海縣人,生於泰國曼谷。渾號「品姨」,戰前在全女班粵劇團與潘冰嫦的母親反串當小生,1946年經劉克宣介紹首次接拍電影。 她是天主教徒,丈夫是牙醫,她是香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尾經典電視劇閒角角色人物,她的孫兒黃宗賜先生亦是著名的童星。她頭上頂着的大髻是她的標誌,以至後來有藝人梳理類似的髮型(如:陳慧嫻在《變變變》大碟的形象)都會被冠上「品姨頭」這個稱號。 擅長扮演問米婆、打小人、徙置區老婦、清潔大嬸等,最主要的如獅子山下劇集中,每集都會出現但飾演不同的角色,但普遍都是住在徙置大廈或安置區的老婦,時而慈祥和靄、時而刻薄勢利,演技精湛。1985年曾經營精品店而一度息影。於1990年7月18日病逝,享年79歲,她被譽為是香港人永遠的老朋友。同月28日舉行葬禮,由羅蘭代表無綫電視宣讀悼詞。.

新!!: 白雪仙和陳立品 · 查看更多 »

陳艷儂

陳艷儂(Chan Yim Nung,),籍貫為廣東省東莞縣,廣州市出生,原名陳淑嫻,她的丈夫是粵劇文武生沖天鳳。陳艷儂是粵劇刀馬旦,擅長打真軍的武劇,有「女武狀元」的美譽,在「新聲劇團」擔任正印花旦,與任劍輝合演。此外她在武場粵劇《女霸王》裡表演「踩砂煲」的武功而令觀眾有深刻印象。 她在加入「耀榮華劇團」時,曾與陳錦棠、黃千歲及歐陽儉等粵劇紅伶在1956年10月於香港島利舞臺演出潘一帆編撰的粵劇《鐵膽鴛鴦未了情》。後來她參加「昇平劇團」時,在1957年12月27日晚上於九龍東樂戲院,陳艷儂反串掛鬚坐車先演《六國大封相》;續演班政家袁一飛與周憲薄編撰的元朝宮闈歷史倫理粵劇《血滴龍鳳杯》,陳艷儂飾演蒙冤落難皇后、鬚生梁少平飾演昏君、金劍鋒飾演落難太子、麥炳榮飾演忠心候爺、譚倩紅飾演奸妃、羅家權飾演奸險國舅、區家聲飾演奸太子。尚演《龍爭虎鬥鳳凰鳴》、《盜御馬》、《楊六郎罪子穆桂英下山》、《蘇武牧羊惺惺追舟》及《真假孟麗君》等劇目。 1958年10月時,陳艷儂在到美國登臺後就歸化美國國籍,最初兩年與黃千歲合演,劇目包括《穆桂英》、《劉金定》、《呂布》、《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無敵女英雄》及《陳宮罵曹》(陳艷儂反串文武生)等,而在黃千歲獨自返回香港後,陳艷儂改為反串作文武生與秦小梨、雪艷梅、黃金愛、張舞柳、伍丹紅、艷群芳等花旦合作,亦與黃超武及鄧偉凡合演,逗留美國五年多後返回香港,途經夏威夷州檀香山並停留了一個星期,還在當地遇見開設「天天餐館」的70高齡粵劇名伶肖麗章。 在1964年7月8日回到香港的她與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唸化學碩士課程的兒子溫棨霖前往探望因病住進法國醫院的78歲母親及女兒。此時陳艷儂住在九龍何文田。而除了探望親人之外,她在該年7月13日晚上應羅艷卿之邀前往九龍塘秀竹園道的香閨宴請陳艷儂,受邀者還有鄧碧雲、祁筱英及余麗珍。此外在7月24日下午時她和祁筱英一起到香港島中環「戲服大王」關秋的服裝店訂購戲服、到「就記頭笠店」購買頭笠假髮,並採購500個砂煲準備運到舊金山以表演她的絕技「踩砂煲」之用。而隔天下午3時她又應曾向她學習粵劇的鳳凰女(鳳凰女是在她的的開山師傅紫蘭女到美國演出的期間跟隨陳艷儂學習粵劇)之邀前往雍雅山房,隨行有陳錦棠、羅艷卿、祁筱英,三部轎車前往,吃了午膳及晚宴之後在8月14日時她亮相於香港麗的映聲,接受梁紹恆訪問講述她在美國的趣事,後來8月17日晚上 香港八和會館在九龍油麻地彌敦道「平安酒樓」,為陳艷儂擺3檯酒席作洗塵宴,出席粵劇紅伶包括陳錦棠、鳳凰女、梁醒波、黃千歲、白龍珠、祁筱英、關海山、蕭仲坤、華雲峰、梁玉崑、李若呆、王者師等。最後在9月16日晚上,陳艷儂的徒弟吳漢英在九龍油麻地西貢街119號「中英飯店」為陳艷儂設餞行宴,而陳艷儂在席間向編劇家潘一帆徵求粵劇劇本。 陳艷儂在1964年9月21日下午4時20分搭乘日本航空公司JL052號航班離開香港時,香港粵劇紅伶空群到啟德機場送行,計有任劍輝、鳳凰女、羅艷卿、祁筱英、林家聲、魏筱靈(紅荳子)、陳錦棠、白玉棠、吳漢英、蘇少棠等。而在離開香港後,她先是在東京逗留兩天,再轉飛到加拿大溫哥華停留三天,取道西雅圖,才返回舊金山籌備「艷陽天劇團」,並在隔年2月2日(農曆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於舊金山「大明星戲院」演出粵劇。.

新!!: 白雪仙和陳艷儂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新!!: 白雪仙和陳方安生 · 查看更多 »

柠檬

柠檬(Citrus limon, 英文簡稱: Lemon),是被认为原产亚洲的常绿小乔木,其果实为黄色椭圆状。.

新!!: 白雪仙和柠檬 · 查看更多 »

林坤山

林坤山 (1891年 - 1964年1月21日),少年時喜愛戲劇,常參加義演,善演灰諧劇,甚獲好評。 最初在「灣仔書院」及皇仁書院當英文教師,課餘時參加「琳瑯話劇社」,演「文明劇」(時裝粵劇)。 1926年 放棄教席,全心投身演藝行業,自組「優聲樂劇團」參予商業演出,一舉成名,隨後亦參予「大羅天」、「新景象」及「新中華」等粵劇團,與當時著名的演員馬師曾同臺演出,初演文武生,後因聲帶,改充丑生。 銀幕處女作為默片《難兄裂痕》(1934年3),太平洋戰爭前是香港的一線電影演員,當時的代表作有《毒玫瑰》(30年) 、《正一孤寒種》(1938年) 、《鄉下佬遊埠》(1935年) 及《鄉下佬尋仔》(1936年);戰後淪為配角,一生參演超過120多齣電影 ,遺作是《男男女女》(1964年)。 1950年開始為香港電臺主持粵曲節目至1962年 。.

新!!: 白雪仙和林坤山 · 查看更多 »

林妹妹

林妹妹(Lam Mui Mui,),原名林杏翹,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的香港電影演員,太平洋戰爭前,默片時代屬紅透一時的一線鉅星。戰後淪為配角。.

新!!: 白雪仙和林妹妹 · 查看更多 »

林蛟

林蛟(),原名林達,後演文武生時改名林玉成,外號蚊叔,是香港藝人,早年曾參與粵劇及電影演出,退休後到幕前演出。 林蛟年輕時曾跟隨粵劇的戲班武師學師,繼而加入戲班。1949年,林蛟來到香港,1950年一次機會到片場探班時被賞識演出,在毫無安全措施的情況從接近40呎高翻筋斗卻還完好無缺著地,此次事跡令他威鎮片場,隨之而來的翌日獲邀擔綱主演新片《荒江女俠》,自此平地一聲雷,一生拍下600多套戲,更曾於一年之內拍下50多齣電影。其中,晚年較為人認識的是他在處境喜劇《公私三文治》裡飾演爺爺,在電影《表姐,你好嘢!》飾演退役國民黨軍人,以及其後在鄧家爭產事件中大爆昔日與黃夏蕙的陳年艷史。。 電影以外,林蛟還曾開辦過武館,他的弟子分別有著名武打演員狄龍、鄧光榮、導演爾冬陞等,及後鄧光榮亦有邀請林蛟復出拍攝《旺角卡門》。林蛟亦熱衷於賽馬,他曾辦馬報,亦曾任馬評人,晚年境況悽涼,獨居於長沙灣海麗邨海瑞樓單人長者公屋單位。 2009年10月30日,林蛟被發現於長沙灣海麗邨的商場內昏迷,送往明愛醫院後不治,享年86歲。.

新!!: 白雪仙和林蛟 · 查看更多 »

李後主 (電影)

是一部以粵劇形式製作的粵語歌唱電影,是一套七彩闊銀幕宮闕鉅片,於1968年1月30日公映(農曆正月初一),此電影由1964年開始籌備,1967年完成,,投資額150萬元,動用逾千演員。創下粵語片最大製作,最長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紀錄。 本片是「仙鳳鳴影片公司」的唯一出品,也是當時粵語歌唱電影有史以來最大型製作的歷史故事。該片於1990年重映,紀念任劍輝逝世,並為「任白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籌集資金。而葉紹德的粵劇《李後主》則據《五代十國志》及本片改編而來。.

新!!: 白雪仙和李後主 (電影) · 查看更多 »

李香琴

李香琴(Lee Heung Kam,),原名李瑞琴,廣東順德人,粵劇界出身,是香港著名電影及電視劇女演員,前無綫電視女藝員。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小學;從小愛好粵劇,16歲正式踏足舞台,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與當時九位著名「二幫花旦」合稱九大姐。 李香琴,人称“琴姐”,其人和蔼可亲、努力提携后辈,也是香港和华语影视界著名的甘草,是“巨星的母亲(祖母)”,从艺70多年,曾饰演过多位华语影坛巨星的母亲、岳母、婆婆、祖母的角色,且所饰演的每位母亲,性格各异,情感不一,灵活多变,足见琴姐演技精湛的魄力。无数香港和华语影坛的影帝影后、天皇天后均曾饰演过琴姐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现实中,无数天皇巨星均是琴姐的干儿子、干女儿、干孙儿,如万梓良、吕良伟、周润发、关菊英、郑裕玲、翁美玲、钟楚红、刘德华、张曼玉等等,新生代的如林峰、黄宗泽、陈法拉、李治廷等等。可以说,戏内戏外,琴姐都是华语影坛的“巨星母亲(祖母)”。.

新!!: 白雪仙和李香琴 · 查看更多 »

李月清

李月清,()香港已故粵語電影演員,原籍湖南。丈夫為導演李晨風,兒子為前麗的電視戲劇製作總監李兆熊,媳婦是現今無綫電視監製王心慰。李月清擅演慈母角色,與黃曼梨、馬笑英、陳皮梅、容玉意、黎雯、甘露、黎灼灼、李倩顰、高偉蘭、徐意、鄭雯霞等甘草演員合稱十二金釵。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她仍有於無綫電視及麗的電視製作的電視劇中飾演老年角色,如曾參演麗的電視劇集《大地恩情》的大可嬸、《變色龍》飾演撞聾的嬌姐等,都十分膾炙人口。.

新!!: 白雪仙和李月清 · 查看更多 »

李我

李我(),原名李晚景,又名李耀景、李國祥,香港著名播音員,活躍於戰後1950年代至1970年代,先後任職廣州風行電台、澳門綠邨電台、香港麗的呼聲及香港商業電台。1946年始創廣播劇《天空小說》,風行省港澳,聲演三十年,深受粵港聽眾歡迎。.

新!!: 白雪仙和李我 · 查看更多 »

李海泉

李海泉(Lee Hoi Chuen,),本名李滿船,原籍廣東省順德縣(今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上村鄉,著名香港粵劇丑生,學過太極拳。蜚聲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是他兒子。 李海泉拜師小生奕門下,與半日安、廖俠懷、葉弗弱合稱「粵劇四大名丑」。何東爵士同母異父之弟何甘棠之女何愛瑜就是他的妻子。.

新!!: 白雪仙和李海泉 · 查看更多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短篇拟话本小说,收录在小说集《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与捐粟入监的太学生李甲两相倾心共谋百年之好,在与鸨母周旋一番后跳出火坑,随李甲归乡,而李甲却于途中以千金之资将十娘转卖于新安盐商之子孙富,最终杜十娘怒沉百宝,痛斥李甲,投河自尽的故事。这篇小说后来被多次改编为话本以及多种剧本、电影等。.

新!!: 白雪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查看更多 »

梁醒波

梁醒波(),原名梁侍海,廣東南海人,於新加坡出生,是華人界粵劇(文武生和「--」)電影及電視的一代始祖。.

新!!: 白雪仙和梁醒波 · 查看更多 »

梅雪詩

梅雪詩,原名馮麗雯,英文名Mandy,1941年7月20日出生,祖籍廣東恩平,香港 著名粵劇演員,花名『阿嗲』。出道於1960年,當時往「仙鳳鳴」投考青年女演員。首次演出就是「仙鳳鳴」的新作《白蛇新傳》。因此是任劍輝及白雪仙的徒弟。梅雪詩有一副得天獨厚的好嗓子,聲音嘹亮,悅耳動人,加上苦心鑽研,故此深得白雪仙的韻味。後來曾與林錦棠合組“慶鳳鳴劇團”。在2005年11月,與龍劍笙合演《西樓錯夢》,2007年再演帝女花。中途曾因病失聲。 category:香港電影演員 category:香港粵劇演員.

新!!: 白雪仙和梅雪詩 · 查看更多 »

江一帆

江一帆(Kong Yat Fan,1931年-1981年11月12日),原名:陳乃雄(國雄)。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的香港電影演員及商人,作為演員時,多演行為正直的正派角式,曾與演員曾藍施鬧過桃色新聞後,息影從商。.

新!!: 白雪仙和江一帆 · 查看更多 »

江端儀

江端儀(),1940年代-1950年代香港電影明星(藝名梅綺),新約教會的創始人。.

新!!: 白雪仙和江端儀 · 查看更多 »

敦梅學校

敦梅學校(英語:Dunmei School)為香港早年著名的中文學校。1919年創辦時以書塾的形式授課,創校校址位於今日的香港島灣仔克街。三年後的1922年,於附近的茂羅街設立分校。1934年始以「敦梅」命名,其創辦人莫敦梅是早年的墊師,對學生管教嚴謹,受到家長推崇。 書院推崇傳統國學,開學拜孔子、買芹蔥(象徵勤力和聰明)、開筆寫字、唸唐詩古文,教師多從中國大陸來港授課,授以古文及儒家思想。莫梅敦曾說:「我從不反對語體文,但如果沒有古文的根基,所寫出來的文字,必定柔根脆骨」。香港日治時期,學校一度停辦,戰後復辦,並開始向清貧學生提供學費減免。不過,在免費教育普及下,書院亦成為歷史陳蹟。香港名人霍英東、利國偉、小思等均曾在敦梅學校學習。.

新!!: 白雪仙和敦梅學校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白雪仙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時來運到

時來運到可以指:.

新!!: 白雪仙和時來運到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陳淑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