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甲骨文和贞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甲骨文和贞人之间的区别

甲骨文 vs. 贞人

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 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西周文字,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說楷書即由商代文字漸漸演變而來。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書體。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的發現,促進了各國學者對中國上古史和古文字學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并開創了一門嶄新學科——甲骨學。 2006年時,有考古學者、古文學者指出,陶文可與甲骨文同爭中國及東亞最早文字。. 贞人是商朝官职名称,職務用於占卜與刻辞。 商朝人民日常生活中,幾乎莫不禱於帝,商人幾乎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占卜活动即由卜人与贞人來執行,《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率民而事神。”甲骨卜辞中常見貞人的名稱,贞人多署名“贞”字前。除貞人外,還有卜人、占人。卜人有時亦被稱貞人,不確。商朝卜官由卜人、贞人、占人组成,陈梦家说: “殷人于卜事有分工, 并非一人包揽。”卜人是命龟与灼龟取兆之人,地位较低,因此名字在卜辞中往往不加记载。貞人对商朝的政治有着较大影响,他有权利对商王的意见进行占卜,也可以对商王的意见提出反对。為了避免占卜權的獨占,卜人司卜,贞人司贞,一般嚴禁越位,但仍有卜人兼司卜、贞, 或贞人兼司贞、卜之事。 1929年殷墟第三次在小屯发掘时,董作宾首次提出贞人之說,“贞”字前一字是“卜问命龟之人”,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统计出贞人33名,並提出“贞人集团”的概念,董氏提出共有三期的贞人集团分别称为“宾组”、“出组”、“何组”。陈梦家統計有120名,並新創“㠯组”、“子组”、“午组”等概念。1959年饶宗颐出版《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統計贞人142位。.

之间甲骨文和贞人相似

甲骨文和贞人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島邦男于省吾礼记饒宗頤董作賓陈梦家殷墟

島邦男

島邦男,日本甲骨學家,早年師從,研究先秦哲學,193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支那哲學支那文學科。畢業後集中心力研究甲骨文,並至中國蒐集甲骨文資料。1953年出版《殷墟卜辭研究》,奠定其在甲骨學的地位。晚年罹患胃癌,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逝世,享年69歲。.

島邦男和甲骨文 · 島邦男和贞人 · 查看更多 »

于省吾

--(),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汉族,中国奉天府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国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九三学社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于省吾和甲骨文 · 于省吾和贞人 · 查看更多 »

礼记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戰國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学者戴德将或稍早于他的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姪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礼记」則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汉景帝时魯恭王劉餘初好治宮室而壞孔子宅,得古文經《礼》五十六篇於壞壁之中,礼家将其中与今《仪礼》相同的十七篇录下,得以流传。《奔丧》、《投壶》见于另外三十九篇中,也录下得传。其余篇章,因为藏之秘府,世人难得一见,后来散逸不传,称为“逸《礼》”。 朱熹撰有《朱子家禮》一书,他認為“《禮記》只是解《儀禮》”。阮元在《书东莞陈氏〈学蔀通辩〉后》说:“朱子中年讲理,固已精实,晚年讲礼,尤耐繁难,诚有见乎理必出于礼也。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礼也,五伦皆礼……且如殷尚白,周尚赤,礼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若以非礼折之,则人不能争,以非理折之,则不能无争矣。故理必附乎礼以行,空言理,则可彼可此之邪说起矣。” 《礼记》全書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并且《大学》与《中庸》被朱熹选入“四书”。《禮運》首段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甲骨文和礼记 · 礼记和贞人 · 查看更多 »

饒宗頤

饒宗頤(),字選堂、,號固庵,生於中華民國廣東省潮循道潮安縣,是国学家,在中國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有成就。他与季羡林齐名,学界称为“南饶北季”。.

甲骨文和饒宗頤 · 贞人和饒宗頤 · 查看更多 »

董作賓

董作賓(),原名作仁(入學後名),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及篆刻藝術等方面頗有貢獻。曾任福建私立協和大學、國立中州大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1951年1至1955年8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甲骨文和董作賓 · 董作賓和贞人 · 查看更多 »

陈梦家

陳夢家(),筆名陳漫哉,祖籍浙江上虞,生於江蘇南京。新月派詩人,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共建政后被定为右派,饱受虐待,文革初期自杀身亡。.

甲骨文和陈梦家 · 贞人和陈梦家 · 查看更多 »

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中叶,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20世纪初,因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1961年,殷墟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和甲骨文 · 殷墟和贞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骨文和贞人之间的比较

甲骨文有140个关系,而贞人有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4.61% = 7 / (140 + 12)。

参考

本文介绍甲骨文和贞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