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甘州路和甘肃省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甘州路和甘肃省之间的区别

甘州路 vs. 甘肃省

州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554年,西魏改西凉州为甘州,西夏改为宣化府。蒙古帝国恢复甘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改甘肃路为甘州路。为甘肃行中书省治所,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祁连县等地。明朝洪武初年,甘州路废,洪武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设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清朝雍正年间改为甘州府。.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之间甘州路和甘肃省相似

甘州路和甘肃省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张掖市忽必烈甘州 (古代)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甘肃省青海省西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张掖市

张掖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古称甘州,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汉朝河西四郡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张掖市和甘州路 · 张掖市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忽必烈和甘州路 · 忽必烈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甘州 (古代)

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民風尚武,八声甘州為著名悲壮詞牌。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因为甘峻山得名。治所在永平县(隋朝改为张掖县,即今甘肃省张掖市)。下辖张掖郡和酒泉郡。管理今甘肃省嘉峪关市以东弱水上游。唐朝永泰之后入吐蕃,大中之后属于甘州回鹘。 北宋仁宗时西夏占领,改为宣化府。蒙古帝国灭西夏,复为甘州。至元元年(1264年),置甘肃路。八年(1271年),改为甘州路。明朝设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清朝雍正年间改为甘州府,1913年废除甘州府。1985年,张掖县改为张掖市(县级)。2002年3月,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原县级张掖市改设甘州区。.

甘州 (古代)和甘州路 · 甘州 (古代)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肃等处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中书省、甘肃行省、甘肃省或甘肃,是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甘肃行中书省为元朝中国本部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等)之一,辖境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大部、青海省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陕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区。南与四川行省等接壤。.

甘州路和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 甘肃省和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甘州路和甘肃省 · 甘肃省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青海省,简称青,为中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是西宁市。.

甘州路和青海省 · 甘肃省和青海省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甘州路和西夏 · 甘肃省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张掖市下属的一个自治县。包括全国90%的裕固族人口。.

甘州路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 甘肃省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甘州路和甘肃省之间的比较

甘州路有26个关系,而甘肃省有20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3.42% = 8 / (26 + 208)。

参考

本文介绍甘州路和甘肃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