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之间的区别

爱的初告白 (专辑) vs. 爱的初告白 (歌曲)

《愛的初告白》(英语:...Baby One More Time),是美国歌手布兰妮·斯皮尔斯的首张录音室专辑,由Jive唱片发行于1999年1月12日。1997年6月,布蘭妮與音樂製作經理婁·珀爾曼討論加入女子團體Innosense的有關事宜。布蘭妮的母親琳恩詢問了一些世交和賴利·魯道夫的意見,並提交了布蘭妮演唱惠妮·休斯頓歌曲的錄音帶和一些布蘭妮的照片。後來,魯道夫決定將布蘭妮推介給唱片公司,他先是給了布蘭妮一些唐妮·布蕾斯顿的棄曲,布蘭妮拿到棄曲後練習了一周演唱,之後就在錄音室錄製了自己的歌曲。在聽完錄製過的材料後,公司總裁克萊夫·卡爾德決定讓她出版整張專輯。 布兰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制作人马克斯·马汀、和拉米·雅各布一起制作专辑。马汀给布兰妮及其团队看了一个曲目的名称:“Hit Me Baby One More Time”,这首歌曲原本是为美国R&B团体TLC创作的,然而TLC拒收了该歌曲。布兰妮后来称自己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很兴奋并且知道这将会成为大热门。1998年6月之前,专辑的制作已全部完成。 专辑获得了乐评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乐评称布兰妮和麦当娜的风格相似,还有乐评认为专辑幼稚且不成熟。专辑在榜单成绩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在许多国家都进入了前5名,在加拿大和美国夺冠。专辑的认证销量亦及其成功,以1400万销量被美国唱片业协会认证为14白金唱片。本专辑是布兰妮商业成绩最佳的一张专辑,在全球获得了超过3000万销量,是全球畅销专辑之一,也是青少年独唱艺人销量最多的专辑。 专辑共发行了5首单曲。同名单曲《爱的初告白》(...Baby One More Time)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以1000万销量成为全球畅销单曲之一。布兰妮在许多电视节目及1999年自己的首次巡演及2000年巡演的第二阶段宣传了本专辑。在谈到本专辑时,布兰妮称自己无法探究自己的嗓音能力。但是,专辑奠定了布兰妮流行文化象征的形象并开启了布兰妮的职业生涯。专辑使布兰妮获得了格莱美獎最佳新人和最佳流行女歌手的提名。. 《爱的初告白》(英语:...Baby One More Time)是美国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也是布兰妮的出道单曲和她的首张录音室专辑《爱的初告白》的首支单曲。歌曲由马克斯·马丁创作,并由马克斯·马丁与拉米和丹尼斯·波普制作发行。1998年9月30日,歌曲由Jive唱片作为单曲发行。在布兰妮听过歌手唐妮·布蕾斯頓的弃曲后,布兰妮与Jive唱片签约。《爱的初告白》是一首青少年流行乐和舞蹈流行乐,歌词描述了一个女孩与男友分手后的后悔。歌曲获得了乐评的好评,乐评称赞了其编曲。 《爱的初告白》获得了全球性的商业成功,在几乎全部国家单曲榜夺冠,以1000万销量成为世界畅销单曲之一。歌曲的音乐录像带由尼杰尔·迪克导演,在音乐录像带中,布兰妮扮演一个天主教學校的学生,布兰妮在课上做起了白日梦,梦见自己在学校对着自己心爱的男生载歌载舞。而音乐录像带中的女高中生形象被布兰妮后来的歌曲《如果你找到Amy》的音乐录像带重现,在音乐录像带中布兰妮的假女儿也以《爱的初告白》相似的形象装扮。2010年,音乐录像带在Jam!举办的一个投票中获得了流行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音乐录像带第3名。而在2011年,歌曲经投票获得了90年代最佳音乐录像带。 布兰妮在许多场合现场表演了《爱的初告白》,其中包括她的所有巡回演唱会。歌曲是和梦中梦巡回演唱会的安可表演。布兰妮还在、黑瑪瑙巡迴演唱會、M+M's巡迴演唱會、妮裳馬戲團巡迴演唱會、蛇蠍美人巡迴演唱會和布兰妮:破碎的我表演了歌曲的混音版。由于此歌曲,布兰妮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流行女歌手的提名,并被列为《Blender》、《滚石》和《VH1》的最佳单曲之一。布兰妮称《爱的初告白》是自己职业生涯最爱的歌曲之一。也是英国音乐节目《Top of the Pops》90年代播放的最后一首歌曲。.

之间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相似

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ARIA Charts少女的祈祷 (布兰妮·斯皮尔斯歌曲)布蘭妮·斯皮爾斯告示牌 (雜誌)畅销单曲列表Jive RecordsJive唱片Rami Yacoub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Ultratop滾石 (雜誌)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拉米·雅各布

ARIA Charts

#重定向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榜.

ARIA Charts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ARIA Charts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少女的祈祷 (布兰妮·斯皮尔斯歌曲)

《少女的祈祷》(英语:Sometimes),是美国女歌手布兰妮·斯皮尔斯首张录音室专辑《爱的初告白》中的一首歌曲。 由约尔根·埃洛弗松创作词曲,并由佩尔·芒努松和制作发行,歌曲于1999年4月30日由Jive唱片作为专辑的第2支单曲发行。《少女的祈祷》是一首受到影响的青少年流行乐,歌词描绘了一个害羞的女孩不敢对暗恋的男孩表白。歌曲收到乐评家的正反两级的评价,部分评论认为歌曲强于布兰妮的上一张单曲《爱的初告白》,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歌曲毫不起眼, 布兰妮只是无聊地表现了自己的青涩。 《少女的祈祷》获得了全球性的商业成功,在11个国家获得了单曲榜前10名。在美国,歌曲最高获得了告示牌百强单曲榜第21名。歌曲还在比利时法兰德斯地区、荷兰和新西兰成功夺冠,并在澳大利亚获得了第2名。而在英国,歌曲获得了第3名,并成为布兰妮在英国第3畅销的单曲。歌曲的音乐录像带由导演,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马利布拍摄。音乐录像带描绘了布兰妮从远方凝望着自己心爱的男孩。布兰妮在4场世界巡回演唱会中表演了《少女的祈祷》,包括1999年的、2000年至2001年的和2001年至2002年的梦中梦巡回演唱会。.

少女的祈祷 (布兰妮·斯皮尔斯歌曲)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少女的祈祷 (布兰妮·斯皮尔斯歌曲)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布蘭妮·斯皮爾斯

布蘭妮·珍·斯皮爾斯(Britney Jean Spears,),美國歌手、舞者與演員。她出生在密西西比州麥庫姆,於路易斯安那州的肯特伍德市長大,在童年時期就曾經加盟當時的熱門電視節目《米老鼠俱樂部》,於1997年與Jive唱片簽約。斯皮爾斯的前2張錄音室專輯《爱的初告白》与《爱的再告白》獲得了全球性成功,使她成為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青少年藝人,並催生了美國冠軍單曲《愛的初告白》。因其早期甜心形象,她在中文地區常被媒体们昵称做“小甜甜布兰妮”。同時,她亦有“流行公主”、“流行女王”等稱號。 隨著第3張錄音室專輯《布兰妮》和第4張錄音室專輯《流行禁区》的發行,斯皮爾斯的形象變得更為成熟與性感。她亦涉足影視事業,成為2002年電影《布蘭妮要怎樣》的主角。然而,在發行精選專輯《妮裳神話-精選+新曲》以及混音專輯《妮裳舞部曲-混音精选+新曲》後,斯皮爾斯的個人生活因婚姻等原因陷入膠著,事業也被迫在巔峰期暫停。她於2007年發行了其第5張錄音室專輯《暈炫風暴》,但專輯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宣傳。同時,斯皮爾斯的行為舉止進一步惡化,被送往醫院進行治療,被迫再度由監護人監管。隨後在製作人的幫助下,斯皮爾斯重回錄音室,於2008年發行了其第6張錄音室專輯《妮裳馬戲團》,並因此重回榜單冠軍。專輯的首波主打單曲《愛情玩咖》則成為了斯皮爾斯久違的美國冠軍單曲。 在《妮裳馬戲團》發行之後,斯皮爾斯推出了精選專輯《妮裳十年-冠軍全紀錄》,專輯的新曲《三人行不行》空降美國冠軍。2011年,第7張個人專輯《蛇蠍美人》發行,專輯的首波主打單曲《極限情挑》空降美國冠軍,成為斯皮爾斯職業生涯第4支冠軍單曲。同年,隨著斯皮爾斯與蕾哈娜合作單的《禁忌遊戲》混音版本奪冠,斯皮爾斯獲得了第5支冠軍單曲。在斯皮爾斯第8張錄音室專輯《勁舞布蘭妮》和第9張錄音室專輯《榮耀強襲》推出期間,斯皮爾斯在拉斯維加斯進行布蘭妮:破碎的我駐唱。 斯皮爾斯的音樂事業獲得了不少獎項的肯定,她取得了1座葛萊美獎、包括1座終生成就奬在內的6座MTV音樂錄像帶大獎、包括“千禧大獎”在內的7座告示牌音樂奖以及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一顆星。《告示牌》將斯皮爾斯評為美國上2000年代銷量第八高的女藝人。也將斯皮爾斯評為美國有史以來數位銷量第四高的女藝人。2012年,《福布斯》根據斯皮爾斯5,800百萬美元的收入,繼2002年後再度把斯皮爾斯評為年度收入最高唱片業女藝人。.

布蘭妮·斯皮爾斯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布蘭妮·斯皮爾斯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告示牌 (雜誌)

《公告牌雜誌》(),通常被簡稱為告示牌(billboard),是美国一个娱乐媒体品牌,由旗下的公告牌-好莱坞报道传媒集团(Billboard-Hollywood Reporter Media Group)所拥有。它所刊登的内容涉及新闻、视频、观点、评论、活动和流行风格。《公告牌》特别以其制作的音乐排行榜闻名,这其中包括: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和公告牌专辑榜,它们分别追踪不同音乐风格中最受欢迎的单曲和专辑。它还举办活动展会,并拥有一家出版社和经营多个电视节目。 威廉·唐纳森(William Donaldson)和詹姆斯·亨尼根(James Hennegan)在1894年创办了《公告牌》,该刊物最早是一本小广告和海报的行业刊物。1900年,唐纳森以5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亨尼根手上所持有的《公告牌》股份。 在20世纪初期,《公告牌》杂志所刊登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娱乐行业,例如:马戏团、展览会和滑稽表演。它还为旅行艺人创建了邮件服务。随着、留声机和收音机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公告牌》开始更加关注起音乐产业。它原本所涵盖的很多话题被拆分到不同杂志,例如1961年出版的《娱乐事务》(Amusement Business)就侧重于户外娱乐,这样使得《公告牌》可以专注于音乐内容。 1925年,在威廉·唐纳森死后,《公告牌》傳授给了唐纳森的孩子和亨尼根的孩子,并被各方拥有股份。1985年,杂志股份分別售给個人的投资者。.

告示牌 (雜誌)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告示牌 (雜誌)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畅销单曲列表

#重定向 全球最畅销单曲列表.

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畅销单曲列表 · 爱的初告白 (歌曲)和畅销单曲列表 · 查看更多 »

Jive Records

#重定向 Jive唱片.

Jive Records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Jive Records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Jive唱片

Jive Records為索尼音樂娛樂旗下的RCA Music Group裡的音樂廠牌,目前已停業並將旗下藝人移至RCA Records。.

Jive唱片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Jive唱片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Rami Yacoub

#重定向 拉米·雅各布.

Rami Yacoub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Rami Yacoub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

#重定向 法國唱片出版業公會.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Ultratop

#重定向 Ultratop榜.

Ultratop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Ultratop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滾石 (雜誌)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是美國的權威音樂雜誌,創辦於1967年,由Jann Wenner與Ralph J. Gleason兩人共同創辦。滾石雜誌是目前對於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它雖然不像告示牌雜誌(Billboard Magazine)有設立常態性的排行榜和獎項,但是該雜誌不定期發表的各項排名資訊,仍受到業界相當重視,尤其是該雜誌對於各項音樂作品的樂評,精闢獨到見解嚴苛,這些都使滾石雜誌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權威音樂性雜誌。.

滾石 (雜誌)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滾石 (雜誌)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简称ARIA)是澳大利亚唱片工业的行业组织,在1983年由六大主要唱片公司(EMI、Festival唱片公司、CBS、RCA、WEA、环球唱片)共同成立,取代了1956年成立的澳大利亚唱片制造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ustralian Record Manufacturers)。该协会负责监督音乐授权、版税的收集、管理和分配。 协会下有逾百名成员,包括一些由1到5人运营的小厂牌、中等組織以及十分庞大的跨國公司。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由来自各唱片公司的高级执行人员组成的理事委员会管理。自2009年3月,理事为Ed St John(主席)、Denis Handlin、George Ash、Mark Poston、Sebastian Chase以及David Vodica。.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拉米·雅各布

拉米·雅各布(Rami Yacoub;),常被称为单名拉米(Rami),是一名瑞典音乐制作人与词曲作家。他的音乐生涯始于13岁时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乐团担任贝斯手。, Myspace.

拉米·雅各布和爱的初告白 (专辑) · 拉米·雅各布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之间的比较

爱的初告白 (专辑)有40个关系,而爱的初告白 (歌曲)有3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6.46% = 13 / (40 + 39)。

参考

本文介绍爱的初告白 (专辑)和爱的初告白 (歌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