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營養不良和计划生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營養不良和计划生育之间的区别

營養不良 vs. 计划生育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是一個描述健康狀況的用語,是指由不平衡飲食所造成的營養素缺乏、過剩、或比例失調。重要的營養成分包括:產生熱量的蛋白質、脂質與醣類,還有不產生熱量的維生素與膳食礦物質。一般會用「營養不良」指稱營養不足,也就是攝取的熱量、蛋白質與微量元素不足,但也屬於營養不良的一種。若是孕婦在懷孕時或兒童在兩歲以前發生營養不足,可能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造成永久性的損傷。極度的營養不足稱之為饑饉,處在饑饉狀態的人可能會有身高偏低、體型瘦弱、活力不佳、腿部及腹部腫脹的情形,也容易受到疾病感染且不耐寒冷,而產生的症狀則視缺乏的元素而各有不同。如果不能長期攝取由適當數量、種類或質量的營養素所構成的健康飲食,個體將產生營養不良。長期的營養不良可能導致飢餓死亡。 营养不良最经常的原因是高质量的食品获取不足,而这又常常跟高昂的食品价格与贫困相关。除此之外缺乏母乳餵養也可能會造成嬰兒營養不足,而部分传染性疾病如腸胃炎、肺炎、瘧疾與痲疹,會造成人體熱量需求上升,也可能引起營養不足。營養不足主要可分為兩大類:與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又有幾種常見型態:因同時缺乏蛋白質和熱量而產生的與單純缺乏蛋白質產生的紅孩症;飲食成份中常缺乏的微量元素包括鐵、碘與。孕婦對營養的需求會增加,因此在懷孕期間營養不足更容易發生。在某些開發中國家,肥胖症不僅是營養過剩的表現,營養不足亦能造成肥胖症。其他可能引起營養不足的狀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與減肥手術,老年人則常因為生理、心理或社會因素而發生營養不良。 改善營養為發展援助中部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母乳哺餵可減少孩童的營養不良及死亡,並有效推進存活率。除母乳外,提供其他食物給6個月至2歲大的孩童,可改善營養不良。另外有良好證據,支持提供發展中國家懷孕過程中的孕婦與孩童,補充含微量元素的膳食補充劑。讓亟需的人取得食物之最佳方法為提供食品或給予金錢於當地市場購買,然而僅提供食物給學童是不夠的。大部分嚴重營養不良的都能以處理。當營養不良併發其他健康問題時,則建議進一步就醫治療。這些常包括處理低血糖、體溫、脫水以及漸進式餵食。基於感染之高風險,通常建議例行性給予抗生素。而解決營養不良的長期措施,包括提升農業技術、降低貧窮、改善和女性賦權。 2010年,全球共有9.25億人營養不良,並自1990年起,營養不良人數從1990年至今每年增加8,000萬人。此外,約10億人可能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2010年,估計造成60萬人死亡,比起1990年時造成88.3萬人死亡來說,有所降低。其他營養不良的情形,包含了碘缺乏病與缺鐵性貧血,造成8.4萬人死亡。2010年,營養不良造成失能調整生命年成長了1.4%。據信營養不良為兒童死亡起因的1/3,然而此部分卻很少被提及。2010年,估計已造成150萬兒童與婦女死於營養不良,而部分估計可能超過300萬。此外,有1.65億兒童有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於開發中國家更為常見。. 计划生育(英语:family planning),又称家庭计划,即对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时间做出计划。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明确规定:“计划生育方案的目标必须使夫妇和个人能自由和负责任地决定其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拥有这样做的信息和手段、确保知情选择和全面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应采用任何形式的强迫形式。……政府的计划生育目标应针对信息和服务的不足。人口目标尽管是政府发展战略的一个合理部分,但不应以指标或配额方式强迫推行计划生育。”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历史上,20世纪晚期,东欧和秘鲁曾经对少数民族进行强制人口控制。.

之间營養不良和计划生育相似

營養不良和计划生育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称作--,Developing country),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與发达国家相對。但現今隨著經濟發展,已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包括波斯灣產油國、智利、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汶萊和部份東歐國家),另外相反的是也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反而因生活水平退步而滑入-zh-tw:最低度開發國家;zh-hans:最不发达国家;zh-hant:最不發達國家-。.

发展中国家和營養不良 · 发展中国家和计划生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營養不良和计划生育之间的比较

營養不良有52个关系,而计划生育有4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06% = 1 / (52 + 42)。

参考

本文介绍營養不良和计划生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