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燃料乙醇

指数 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英语:Ethanol fuel),也称乙醇燃料,又稱生質酒精,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运输业的生物燃料。它和酒精饮料中的乙醇是同一类型的醇类。燃料乙醇由富含糖类物质的农作物酿制产生,可作为添加剂加入汽油中制成混合燃料。燃料乙醇主要供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使用,汽油发动机无需做过多改动就可以直接使用燃料乙醇。当汽油价格较高时,燃料乙醇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是,大规模使用燃料乙醇导致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同时在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或污染物,因而有损其清洁燃料的称号。 世界运输燃料乙醇生产在2000年和2007年间增长了三倍,从170亿到超过520亿公升。从2007年到2008年,乙醇在全球汽油型燃料的使用比例从3.7%上升至5.4%。在2011年的全球燃料乙醇产量达到22.36 BG注(846亿升),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生产者,拥有13.9 BG(526亿升),占全球产量的62.2%,其次是巴西5.6 BG(211亿升)。乙醇燃料具有“”(GGE),这意味着1.5加仑乙醇产生一加仑汽油的能量。.

30 关系: 加仑发酵罐二甲醚二氧化碳分子农作物玉米糖类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料生物质甲醇经济甘蔗联合国环境署食糖食物与燃料之争载具胚乳葡萄糖英语水解汽车汽油汽油引擎淀粉淀粉酶摩托車

加仑

加侖(Gallon)是英美度量衡的容量單位,從前以計量用漢字寫作「嗧」(日語:「呏」)。其同時是液體和乾量的容量單位,但兩者的容量略有不同(傳統英美度量衡的容量單位有分成“液量”和“乾量”兩類)。.

新!!: 燃料乙醇和加仑 · 查看更多 »

发酵罐

发酵罐(Fermentor)是指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它通过优化微生物的发酵条件来提高发酵效率。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好氧和厌氧性,发酵罐可分为好氧型与厌氧型。发酵罐一般具有良好的液体混和能力、传热速率,并具有可靠的检测及控制仪表。 Category:發酵.

新!!: 燃料乙醇和发酵罐 · 查看更多 »

二甲醚

二甲醚(英語:methoxymethane,分子式:CH3OCH3, DME)又称作甲醚,是最简单的脂肪醚。它是二分子甲醇脱水缩合的衍生物。室温下为无色、无毒,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或压缩液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化学中间体。.

新!!: 燃料乙醇和二甲醚 · 查看更多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氣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約佔0.04%。二氧化碳略溶於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 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是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碳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σ键。碳原子上两个没有参加杂化(混成)的p轨道与成键的sp杂化轨道成90°的直角,并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发生重叠,故缩短了碳氧键的间距。 二氧化碳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400ppm,不過每年因為人為的排放增加,比率還在逐步上升。2018年4月大氣二氧化碳月均濃度超過410ppm,為過去80萬年來最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上升。 二氧化碳常壓下為無色、無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氣體。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自1900年至2016年11月增長了約127ppm。.

新!!: 燃料乙醇和二氧化碳 · 查看更多 »

分子

分子(molecule)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呈电中性、由两個或多個原子組成,原子之間因共價鍵而鍵結。能够單獨存在、保持物质的化學性質;由分子組成的物質叫分子化合物。 一個分子是由多個原子在共價鍵中通过共用電子連接一起而形成。它可以由相同的化學元素构成,如氧氣分子 O2;也可以由不同的元素构成,如水分子 H2O。若原子之間由非共價鍵的化學鍵(如離子鍵)所結合,一般不會視為是單一分子。 在不同的領域中,分子的定義也會有一點差異:在热力学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如水分子)、原子(如碳原子)、离子(如氯离子)等在热力学上的表现性质都是一样的,因此,都统称为分子;在氣體動力論中,分子是指任何构成气体的粒子,此定義下,單原子的惰性氣體也可視為是分子。而在量子物理、有機化學及生物化學中,多原子的離子(如硫酸根)也可以視為是一個分子。 分子可根据其构成原子的数量(原子數)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等。 在氣体中,氫分子(H2)、氮分子(N2)、氧分子(O2)、氟分子(F2)和氯分子(Cl2)的原子數是2;固体元素中,黃磷(P4)原子數是4,硫(S8)的是8。所以,氬(Ar)是單原子的分子,氧氣(O2)是雙原子的,臭氧(O3)則是三原子的。 許多常見的有機物質都是由分子所組成的,海洋和大氣中大部份也是分子。但地球上主要的固體物質,包括地函、地殼及地核中雖也是由化學鍵鍵結,但不是由分子所構成。在離子晶體(像鹽)及共價晶體有反覆出現的晶体结构,但也無法找到分子。固態金屬是用金屬鍵鍵結,也有其晶体结构,但也不是由分子組成。玻璃中的原子之間依化學鍵鍵結,但是既沒有分子的存在,其中也沒有類似晶體反覆出現的晶体结構。.

新!!: 燃料乙醇和分子 · 查看更多 »

农作物

農作物,或常被稱為作物,又称农艺作物,俗称庄稼,是泛指在大量培植供人食用或做工业原料的物種,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目前世界上被人们所栽培的植物约1500种,依其應用及研究方式不同,常見多種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食用作物、特用作物、雜用作物等。 广义上农作物可分为大田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三类,包括所有栽培植物,如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观赏、药用植物,林木等。对这种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即种植业。 狭义上农作物专指大田作物(field crops),即在田间进行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对这种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即作物栽培。.

新!!: 燃料乙醇和农作物 · 查看更多 »

玉米

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同時也可以當作飼料使用,還有在生物科技產業作為乙醇燃料的原材料。而且玉米更在各個化工領域被大量利用著,做成塑膠等等不同的物品。.

新!!: 燃料乙醇和玉米 · 查看更多 »

糖类

醣類(Carbohydrate)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氫與氧三種元素所組成,廣布于自然界。醣類的另一個名稱为“碳水化合物”,其由來是根据生物化学家先前發現一类物质可写成经验分子式:Cn(H2O)n,其氢与氧元素的比例始终为2:1,故以为醣類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但后来的发现证明了许多糖类并不符合上述分子式,如:鼠李糖(C6H12O5);而有些物質符合上述分子式却不是糖类,如甲醛(CH2O)等。醣類為人體之重要的營養素,主要分成三大類:單醣、雙醣和多醣。在一般情況下,單醣和雙醣是較小的(低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通常稱為--。例如,葡萄糖是單醣,蔗糖和乳糖是雙醣(見圖示)。 糖类在生物体上扮演著众多的角色,像多醣可作为儲存養分的物質,如澱粉和糖原;或作为動物外骨骼和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如:甲殼素和纖維素;另如五碳醛醣的核糖是構成各種輔因子的不可或缺失之物質,如ATP、FAD和NAD)也是一些遺傳物質分子的骨幹(如 DNA和 RNA)。醣類的眾多衍生物同時也與免疫系統、受精、預防疾病、血液凝固和生長等有極大的關聯。 在食品科學和其他非正式的場合中,碳水化合物通常是指:富有澱粉(如五穀類、麵包或麵食)或簡單的醣類的食物(如食糖)。.

新!!: 燃料乙醇和糖类 · 查看更多 »

纖維素乙醇

纖維素乙醇(cellulosic ethanol)是從木材、草,或農作物不可食用部分之產生之一種生物燃料。木質纖維素主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玉米秸稈、柳枝稷、芒屬植物、木屑、草坪和樹木維護的副產物,皆為生產乙醇的比較流行的木質纖維素原料。與玉米種子和甘蔗等糖來源相比,從木質纖維素生產的乙醇具有原料來源豐富多樣的優點,但是需要有更大的加工量才能提供單醣给微生物,讓微生物通過發酵來生產乙醇。 柳枝稷和​​芒草是當今正在被研究的主要的生物質材料,因為其具有較高的每英畝生產力。纖維素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自然生長的植物,不需要農耕上的努力即可使其生長。.

新!!: 燃料乙醇和纖維素乙醇 · 查看更多 »

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Biofuel)、生質燃料或生態燃料,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而成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生物質可以用三種不同的轉化方法轉化為易於利用、含有能量的物質,包含:熱轉化,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此生物質轉換可能會產生固體,液體或氣體的形式,而這種新的生物質可用作生物燃料。所謂的生物質係指有機活體或者有機活體新陳代謝的產物,例如牛糞。不同於石油、煤炭、核能等傳統燃料,這種新興燃料是可再生燃料。因為油價上漲和能源安全的需要,生物燃料越來越受歡迎。然而,根據歐洲環境署,生物燃料並不一定能減緩全球變暖。 生物燃料其中一種定義是「至少80%的體積是由十年內生產的有機活體物質提煉出的燃料。」 生物柴油是由植物油和動物脂肪製成。純的生物柴油可以被作為車輛燃料,但它通常是作為柴油的添加劑,以降低柴油車輛排放的微粒,一氧化碳和烴類。生物柴油是油或脂肪經由酯交換反應生成的,在歐洲是最常見的生物燃料。 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產量達到1050億公升(280億美制加侖),較2009年增長17%。生物燃料提供世界上道路交通燃料的2.7%,其中主要是乙醇和生物柴油。全球燃料乙醇的生產在2010年達到了860億公升(230億美製加侖),其中美國和巴西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生產者,佔全球產量的90%。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者是歐盟,佔2010年生物柴油總生產的53%。國際能源署有一個目標,到2050年用生物燃料滿足超過全球需求運輸燃料的四分之一,以減少對石油和煤炭的依賴。.

新!!: 燃料乙醇和生物燃料 · 查看更多 »

生物质

生物質 (Biomass)是指能夠當做燃料或者工業原料,活著或剛死去的有機物。生物質能最常見於種植植物所製造的生質燃料,或者用來生產纖維、化學製品和熱能的動物或植物。也包括以生物可降解的廢棄物(Biodegradable waste)製造的燃料。但那些已經變質成為煤炭或石油等的有機物質除外。 許多的植物都被用來生產生物質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楊屬、柳樹、甘蔗和棕櫚樹。。一些特定採用的植物通常都不是非常重要的終端產品,但卻會影響原料的處理過程。因為對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生物質能的工業也隨著水漲船高。 雖然化石燃料原本為古老的生化質能,但是因為所含的碳已經離開碳循環太久了,所以並不被認為是種生物質能。燃燒化石燃料會排放二氧化碳至大氣中。 像是一些最近剛發展出來的生物質能製造的塑膠可以在海水中降解,生產方式也和一般化石製造塑膠相同,而且相較之下生產成本還更便宜,也符合大部分的最低品質標準。但使用壽命比一般的耐水塑膠還要短。.

新!!: 燃料乙醇和生物质 · 查看更多 »

甲醇经济

醇经济(methanol economy)是一种提议中未来的经济形式,使用甲醇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来用作能量存储,地面交通燃料,以及合成碳氢化合物的原料及其产品。它与提议中的另外的氢经济和乙醇经济相互竞争。 在1990年,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乔治·安德鲁·欧拉(George A. Olah)开始提倡甲醇经济,在2006年,他与两位合著者(G.

新!!: 燃料乙醇和甲醇经济 · 查看更多 »

甘蔗

蔗是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为甘蔗属(学名:Saccharum)的总称。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生質能源。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中国竹蔗。.

新!!: 燃料乙醇和甘蔗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环境署

联合国环境署,又称为联合国环境規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或 UN Environment),是联合国專責环境規划的常設部門。它的任务在于协调联合国的环境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及鼓励可持续发展,促进有利环境保护的措施。它是在1972年6月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决定设立的。其總部設在肯尼亚首都奈洛比。它有六个地区办公室(除总部外日内瓦、华盛顿、曼谷、巴拿马城和麦纳麦)以及在不同国家内设有国家办公室。 计划中联合国环境署应该成为联合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全球性和地区性机构。其任务在于通过审查来不断检查全球性环境状况,通过这个数据协调环境政策的发展,以及将紧急问题提向政府和国际社群。联合国环境署的任务和目标是在1972年12月15日通过的联合国大会决议第2997号中规定的,1992年和2000年5月31日又加修改。 联合国环境署的工作范围总共七个,分别是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管理、环境治理、有害物质、资源效率、灾难与冲突和环境审查。在设立国际环境协议的过程中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促进环境科学和环境信息,勾画出能够与实际政治结合的政策,它与国家政府和地区机构合作发展和实施环境政策,它也与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合作。联合国环境署也主动资助和实施与环境有关的发展计划。 地球小姐選美大賽的冠軍為联合国环境署的代言人。 联合国环境署帮助发展了关于可能有害化学物质的国际贸易、跨国界空气污染和国际水污染等方面的条约和规则。 1988年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成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联合国环境署也是组成全球环境基金的机构之一。.

新!!: 燃料乙醇和联合国环境署 · 查看更多 »

食糖

糖(sugar)泛指各種可食用的帶有甜味的晶體,有甜味、短鏈、可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許多會用在食品中。糖在有機化學中屬於醣類,由碳、氫及氧三種原子組成。單醣是結構較簡單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日常用的蔗糖則屬於雙醣,在人體中會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其他的雙醣有麥芽糖及乳糖。較長鏈的糖稱為寡醣。有些化學結構不同的物質也有甜味,但不會歸類為糖,有些會用來代替食物中的糖,稱為甜味劑,一般俗稱代糖。 大部份植物的組織中都有糖分,但只有在甘蔗及糖用甜菜中才有夠高的濃度。依全球性的生產比例來看,蔗糖約占七成,甜菜糖約占三成。自古在南亞及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都有種植甘蔗,在18世紀在西印度群島及美洲開始開設製糖工廠,其產量大幅增加。這是首次使糖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之前只能靠蜂蜜使食物有甜味。糖用甜菜是甜菜的一個栽培品种,在較寒冷的氣候中成長,在十九世紀發現萃取糖的技術後,也成為糖的主要來源。糖的生產及交易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人類歷史,包括殖民的形成、奴隶制度的出現、契約勞工的產生、19世紀時因為糖交易控制國家而產生的人民遷徙及戰爭,以及新大陸的民族組成及政治結構。 全世界在2011年消耗了1.68億噸的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24公斤的糖(若在工業化國家中,每人年均消耗量則為33.1公斤),相當每人每天從糖攝取了260卡路里。在二十世紀後期開始質疑高糖分(特別是精製糖分)的飲食到底對人類是否有益。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黃斑變性及蛀牙有關。許多研究都試著找出其中的關係,但結果各有不同,原因是很難找到完全不攝取糖,或是幾乎不攝取糖的控制組族群。.

新!!: 燃料乙醇和食糖 · 查看更多 »

食物与燃料之争

食物与燃料之争(Food vs.)是指占用耕地或者挪用粮食作物用以生产生物燃料,可能会导致粮食安全受到损害的全球规模的困境。整个国际范围内都存在"食物还是燃料"的争论,并且争论双方都持有有说服力的论据。关于这一问题有多严重,何者导致了这一问题,以及针对这个问题能够或应该做些什么,目前仍存在分歧。, By Bruce A. Babcock,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owa State University, for ICTSD, Issue Paper No.

新!!: 燃料乙醇和食物与燃料之争 · 查看更多 »

载具

载具,载运工具,是指使用於人或貨物運輸的設備。本身不产生位移的传送带或非人造的某些水面漂浮物都不能称为“载具”。为上述目的以人的意志为驱使的动物和人本身也可以称为载具。包含陸上、水上、空中、水下、太空等,均有載具的使用。 车辆是陆地轮式、链式和轨道式运输工具的总称,是載具的一種。例如火车、汽车、人力车和畜力车等几大类。車輛是無生物,所以牛車和馬車是車輛,但牛和馬即使用於運輸仍不是車輛。大部分的車輛有輪。中文中,车最早的记录出于五千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的黄帝时期。黄帝是“轩辕”的发明者。所以黄帝又被称为“轩辕氏”。轩辕在中文里的意思就是指的“车”。.

新!!: 燃料乙醇和载具 · 查看更多 »

胚乳

胚乳(Endosperm)是被子植物種子的一部分,是種子主要的養分儲存處,是由精核和極核結合而成,具有3N(三套)的染色體。我們一般講的胚乳都是內胚乳,但部分植物也有外胚乳的存在,它是由珠心發育而成的。 胚乳通常以醣類的形式儲存養分,但有時也會以脂肪或蛋白質的形式儲存。 人類各主要文化的主食稻米、玉米、小麥等禾本科的植物,其果皮和種皮完全癒合,以致果實和種子難以區分,其種子也就是果實,此類果實稱為穎果,但它們這些果實儲存養分提供胚發育的部位,或說是對初級消費者的營養價值最高、主要食用部位皆是胚乳。.

新!!: 燃料乙醇和胚乳 · 查看更多 »

葡萄糖

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語: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種单糖。 因為擁有6個碳原子,被歸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式為C6H12O6。其水溶液旋光向右,故亦称“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細胞的能量來源和新陳代謝的中间产物。植物可通过行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

新!!: 燃料乙醇和葡萄糖 · 查看更多 »

酶(Enzyme( ))是一类大分子生物催化劑。酶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即具有催化作用)。由酶催化的反應中,反應物稱爲底物,生成的物質稱爲產物。幾乎所有細胞內的代謝過程都離不開酶。酶能大大加快這些過程中各化學反應進行的速率,使代謝產生的物質和能量能滿足生物體的需求。細胞中酶的類型對可在該細胞中發生的代謝途徑的類型起決定作用。對酶進行研究的學科稱爲「酶學」(enzymology)。 目前已知酶可以催化超過5000種生化反應。大部分酶是蛋白質,有少部分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这些酶被称为核酶。酶的特異性是由其獨特的三級結構決定的。 和所有的催化劑一樣,酶通過降低反應活化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一些酶可以將底物轉化爲產物的速率提高數百萬倍。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該酶可以使在無催化劑條件下需要進行數百萬年的化學反應在幾毫秒內完成。從化學原理上講,酶和其它所有催化劑一樣,反應不會使其物質量發生變化。酶亦不能改變化學平衡,這一點和其它催化劑也是一樣的。酶和其它催化劑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專一性要強得多。一些分子可以影響酶的活性。如酶抑制劑能降低酶的活性,酶激活劑能提高酶的活性。許多藥物及毒物是酶的抑制劑。當超出適宜的溫度和pH值後,酶的活性會顯著下降。 酶在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药厂用特定的合成酶来合成抗生素;洗衣粉中添加酶能加速附着在衣物上的蛋白质、淀粉或脂肪漬的分解;嫩肉粉中加入木瓜蛋白酶能將蛋白質分解爲稍小的分子,使肉的口感更嫩滑。.

新!!: 燃料乙醇和酶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燃料乙醇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O,原子序為8,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氧族。氧屬於非金屬,是具有高反應性的氧化劑,能夠與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總質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僅居氫和氦之下。Emsley 2001, p.297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兩個氧原子会自然鍵合,形成無色無味的氧氣,即雙原子氧()。氧氣是地球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體積上佔20.8%。地球地殼中近一半的質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組成。 氧是細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體中,主要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還有組成動物外殼、牙齒和骨骼的無機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體絕大部分的質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組成。光合作用利用陽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氧氣的化學反應性強,容易與其他元素結合,所以大氣層中的氧氣成分只能通過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續補充。臭氧()是氧元素的另一種同素異構體,能夠較好地吸收中紫外線輻射。位於高海拔的臭氧層有助阻擋紫外線,從而保護生物圈。不過,在地表上的臭氧屬於污染物,為霧霾的副產品之一。在低地球軌道高度的單原子氧足以對航天器造成腐蝕。 卡爾·威廉·舍勒於1773年或之前在烏普薩拉最早發現氧元素。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亦於1774年在威爾特郡獨立發現氧,因為其成果的發表日期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譽為氧的發現者。1777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氧的實驗,推翻了當時用於解釋燃燒和腐蝕的燃素說。他也提出了氧的現用IUPAC名稱「oxygen」,源自希臘語中的「ὀξύς」(oxys,尖銳,指酸)和「-γενής」(-genes,產生者)。這是因為命名之時,人們曾以為所有酸都必須含有氧。許多化學詞彙都在清末傳入中國,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譯為「養」,後譯為「氱」,最終演變為今天的中文名「氧」。 氧的應用包括暖氣、內燃機、鋼鐵、塑料和布料的生產、金屬氣焊和氣割、火箭推進劑、及航空器、潛艇、載人航天器和潛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統。.

新!!: 燃料乙醇和氧 · 查看更多 »

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人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

新!!: 燃料乙醇和水 · 查看更多 »

水解

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物質與水反應,利用水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通常是指鹽類的水解平衡。.

新!!: 燃料乙醇和水解 · 查看更多 »

汽车

汽車或稱機動車(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纜,得以動力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或以上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雖然,長久以來學術各界對「誰是第一位汽車發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絕大部份學者皆將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視為第一位發明者。賓士製造了三輪汽車以後,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製造四輪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產平價汽車,是使汽車得以普及化的人。.

新!!: 燃料乙醇和汽车 · 查看更多 »

汽油

汽油是种从石油裏分馏或裂化、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

新!!: 燃料乙醇和汽油 · 查看更多 »

汽油引擎

汽油引擎(Gasoline Engine或Petrol Engine)是使用汽油作為燃料的內燃机。 1883年德国人G.戴姆勒成功制造汽油机。二战前,汽油机用作1千瓦以下的农业、园艺机具的动力,大到数千瓦的航空发动机。二战后,汽油机的用途有所缩小,仍用于小功率内燃机、摩托车、轿车、小型飞机和轻型货车等。分为化油器式和汽油喷射式;至1980年代,汽油喷射式的应用增多。 汽油机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由本体(缸盖、缸体、曲轴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系统、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等组成。.

新!!: 燃料乙醇和汽油引擎 · 查看更多 »

淀粉

淀粉(starch, amylum)是由通過糖苷鍵連接的大量葡萄糖單元組成的聚合碳水化合物,属于一种多醣。制造淀粉是绿色植物贮存能量的一种方式。淀粉也是人类饮食中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马铃薯,小麦,玉米,大米,木薯等主食中。 纯淀粉是一种白色,无味,无臭的粉末,不溶于冷水或酒精,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因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支链淀粉(胶淀粉)。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这是由于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由于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蓝黑色錯合物。实验证明,单独的碘分子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际上使淀粉变蓝的是三碘阴离子(I3-)。 淀粉在食品工业中被加工以产生多种糖。淀粉在温水中溶解产生糊精,这可以用作增稠剂,硬化則作為粘接剂。淀粉在非食品工业最广泛的用途是在造纸过程中作为粘合剂。.

新!!: 燃料乙醇和淀粉 · 查看更多 »

淀粉酶

淀粉酶(拼音:diàn-fěn méi;注音:ㄉㄧㄢˋ ㄈㄣˇ ㄇㄟˊ;法语, 德语, 英文:Amylase)是一种水解酶,是目前发酵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酶。淀粉酶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根据作用的方式可分为α-淀粉酶(EC3.2.1.1.)与β-淀粉酶(EC3.2.1.2.)。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微生物的酶几乎都是分泌性的。此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链。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麦芽糖为主,此外,还有麦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麦芽糖、葡萄糖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极限糊精。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为准是35-50%,但在细菌的淀粉酶中,亦有呈现高达70%分解限度的(最终游离出葡萄糖)。 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葡聚糖链。主要见于高等植物中(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但也有报告在细菌、牛乳、霉菌中存在。对于象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作用于支链淀粉或葡聚糖的时候,切断至α-1,6-键的前面反应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较大的极限糊精。从上述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别提出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 4-glucanohydrolase)和 α-1,4-葡聚糖-麦芽糖水解酶(α-1,4-glucan maltohydrolase)的名称等而被使用。.

新!!: 燃料乙醇和淀粉酶 · 查看更多 »

摩托車

摩--托車(來自英語的「Motorcycle」或「Motorbike」),在臺灣另稱為機--車、O͘-tó͘-bái(台灣話)、機器腳--踏車,在香港和澳門称为电--单车,東南亞華人圈則稱為摩--哆,是指兩輪或三輪的機動車輛,由摩托化自行車衍化而來,以兩輪為大宗。其種類相當繁多,主要以手排摩托車(俗稱檔車)、輕型摩托車、速克達、美式機車為主流。部分特殊用途的摩托車會加上外掛式的輔助輪,例如身心障礙用車;而在某些軍事或警政用車上,則會加掛一個側面車廂及輔助輪,成為特殊的三輪摩托車。 電單車具有操縱简单、行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因而在日常生活、运输、治安維護、军事中被广泛使用,在发展中国家也被普遍使用。目前全世界約有2億台摩托車,密度約為每1,000人中有33輛;大部分的摩托車集中於亞洲,佔世界摩托車數量的約58%(不包括日本)。摩托車也常在文学及影視作品中出現,例如日本知名特攝劇假面騎士W所使用的摩托車便以本田CBR1000RR作為藍本。.

新!!: 燃料乙醇和摩托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