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潮州鎮和高雄車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潮州鎮和高雄車站之间的区别

潮州鎮 vs. 高雄車站

潮州鎮位於臺灣屏東縣中央,地處屏東平原,為縣內人口次於屏東市、內埔鄉的第三多鄉鎮,居民以漢族潮州人(原籍廣東潮州)為多,可參見臺灣潮州人。亦有漢族泉漳閩南人、漢族客家人(約佔三成左右)及原住民。 據歷史記載,1726年(清雍正4年),廣東省潮州府住民為開拓新土,渡船東航居於本地,斬荊披棘,拓石開基,遂以其所居之名曰「潮--」。早期先民聚集居住在舊街並興建潮州三山國王廟奉祠,並由此發展出今日潮州之市街。 潮州鎮人口數為屏東縣所轄鄉、鎮、縣轄市之中第三多者。在全臺鄉、鎮、縣轄市人口排名中為第28名(2016年5月底)。 全台灣第三座國家平地森林公園在潮州鎮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 車站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高雄臨港線、與高雄捷運紅線的鐵路車站,位於高雄市三民區。該站為縱貫線與屏東線的連接點,為高雄市中心最重要的鐵路車站,也是高雄都會區與南臺灣首要的交通轉運樞紐,位於臨時前站前方的高雄公車站是多條公車線的起始站,長途客運也在周邊設有轉運站。 高雄車站現有站房是於2002年3月28日啟用的臨時站房,分有前站和後站,中間以天橋相連。因本站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進行改建,原有日治時代興建的前站站房被往東南方遷移82公尺保存,預定在2018年12月新地下化站房完成後遷回原處成為地標,配合縱貫線雙軌和電氣化工程興建的舊後站站房則直接被拆除。原前站站體和一月台間曾有小花園和鐵路電氣化殉職人員紀念碑,以紀念工程中殉職的人員,目前兩者皆已移至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舊高雄車站)前。 在地年輕一代的市民,將其簡稱之為「高火」,與臺北車站的「北車」有所不同,經推測源自於原高雄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為提供各高中放學前往「高雄火車站」的學生專車路線皆稱為「○○高中高火線」,而產生年輕市民稱之為「高火」的說法;隨著2014年高雄市公車民營化,高雄市政府裁撤公車處,學生專車已不復存在。 另外,評估中的臺灣高鐵屏東延伸計畫,未來可能在此設置高鐵高雄站,也會繼臺北車站、板橋車站、新左營車站、南港車站、新烏日車站成為臺灣第六個三鐵共構的車站。.

之间潮州鎮和高雄車站相似

潮州鎮和高雄車站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南迴線屏東客運屏東線中南客運中華郵政國光客運高雄客運高雄車站臺北車站臺灣臺灣鐵路管理局枋寮車站潮州車站新左營車站普悠瑪列車

南迴線

南迴線,位於臺灣,是一條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西起枋寮車站,東至臺東車站,途經之地多為山地,人煙稀少。.

南迴線和潮州鎮 · 南迴線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屏東客運

屏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PT Group),簡稱屏東客運或屏客,是一家主要於屏東縣地區經營公路客運的業者。近年來由於墾丁地區旅遊風氣日漸興盛,因此該公司在恆春站設置有墾丁街車,以循環路線的方式,每半小時至60分鐘發車一趟,規劃為藍線與紅線兩條方向相反的路線,讓自由行的旅客能夠便捷地往來墾丁與恆春各景點之間。.

屏東客運和潮州鎮 · 屏東客運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屏東線

屏東線是指高雄至枋寮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早期沿線景觀多為農田與魚塭。目前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將原高雄機檢段遷至潮州基地以及潮枋間電氣化,地貌已經有很大改變。.

屏東線和潮州鎮 · 屏東線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中南客運

中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hung Nan Bus Traffic., Inc.),簡稱:中南客運,為台灣愛巴士交通聯盟成員,主要經營公路客運與國道客運。成立初期主要路線為高雄市(行經台17線)至墾丁、鵝鑾鼻路線,並且首創該路線24小時營運,亦曾行駛過高雄市公車。.

中南客運和潮州鎮 · 中南客運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中華郵政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郵政,俗稱郵局,是中華民國唯一的郵政事業機構,為中華民國交通部完全持股的國營企業。其業務除郵遞相關領域外,亦涵蓋儲匯、人身保險等簡易金融服務。其前身為交通部郵政總局,為突破既有的經營限制、並增加市場競爭力,中華民國政府在2002年7月修正《郵政法》,並於2003年1月1日將其改為今制。其標章由篆體的「郵」字構成。.

中華郵政和潮州鎮 · 中華郵政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國光客運

國光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Kuo-Kuang Motor Transportation Company Ltd.),簡稱國光客運,是台灣的民營公路客運業者,其前身為公營事業臺灣汽車客運公司(簡稱臺汽),公司名稱取自臺汽車種「國光號」。.

國光客運和潮州鎮 · 國光客運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高雄客運

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Kaohsiung Transportation Co., Ltd),簡稱高雄客運。前身為創設於日治時期的高旗自動車株式會社,初期經營高雄鳳山線,有悠久的歷史;目前是台灣南部地區最具規模的客運業者。營運範圍包含高雄市、台南市及屏東縣等地,並成立府城客運及普悠瑪客運2家子公司,分別經營台南市區公車、臺東縣市區公車。2016年下半年引進雙層觀光巴士。.

潮州鎮和高雄客運 · 高雄客運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高雄車站

車站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高雄臨港線、與高雄捷運紅線的鐵路車站,位於高雄市三民區。該站為縱貫線與屏東線的連接點,為高雄市中心最重要的鐵路車站,也是高雄都會區與南臺灣首要的交通轉運樞紐,位於臨時前站前方的高雄公車站是多條公車線的起始站,長途客運也在周邊設有轉運站。 高雄車站現有站房是於2002年3月28日啟用的臨時站房,分有前站和後站,中間以天橋相連。因本站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進行改建,原有日治時代興建的前站站房被往東南方遷移82公尺保存,預定在2018年12月新地下化站房完成後遷回原處成為地標,配合縱貫線雙軌和電氣化工程興建的舊後站站房則直接被拆除。原前站站體和一月台間曾有小花園和鐵路電氣化殉職人員紀念碑,以紀念工程中殉職的人員,目前兩者皆已移至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舊高雄車站)前。 在地年輕一代的市民,將其簡稱之為「高火」,與臺北車站的「北車」有所不同,經推測源自於原高雄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為提供各高中放學前往「高雄火車站」的學生專車路線皆稱為「○○高中高火線」,而產生年輕市民稱之為「高火」的說法;隨著2014年高雄市公車民營化,高雄市政府裁撤公車處,學生專車已不復存在。 另外,評估中的臺灣高鐵屏東延伸計畫,未來可能在此設置高鐵高雄站,也會繼臺北車站、板橋車站、新左營車站、南港車站、新烏日車站成為臺灣第六個三鐵共構的車站。.

潮州鎮和高雄車站 · 高雄車站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臺北車站

臺北車站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為臺鐵、台灣高鐵、臺北捷運的地下化鐵路車站,同時是與桃園機場捷運共站的車站;周邊則有臺北轉運站、國光客運臺北車站等公共汽車站點。不但是臺北都會區與北臺灣首要的公共運輸樞紐,也是全臺灣運量最大的鐵路車站,每日進出人次約50萬以上,長期穩坐台鐵各車站總運量首位,總使用人次則居於全球第25名。 臺北車站於1891年(清光緒17年)7月5日設站,歷經多次遷移與改建後,現今站體啟用於1989年9月2日,臺灣鐵路管理局本部也設於此;隨著臺北捷運、台灣高鐵進駐之後,形成幅員廣闊的地下街區。車站周邊有商辦、補習班聚集的臺北站前商圈,若再連結臺北轉運站、捷運北門站、華山特區等周圍之「臺北車站特定區」設施,面積可達46.31公頃。另外臺北車站常被稱為「臺北火車站」,臺語則稱為「臺北火車頭」或「臺北車頭」,外縣市族群則常簡稱為「北車」。.

潮州鎮和臺北車站 · 臺北車站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潮州鎮和臺灣 · 臺灣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管理局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灣鐵路局、臺鐵局、臺鐵,或逕稱為鐵路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灣鐵路,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第5頁;若含非營業路程的路線里程,路線長度可達1114.5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P94)。,並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準成員。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朝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潮州鎮和臺灣鐵路管理局 ·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枋寮車站

枋寮車站位於台灣屏東縣枋寮鄉,位於東海至加祿間,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南迴線的鐵路車站。.

枋寮車站和潮州鎮 · 枋寮車站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潮州車站

潮州車站位於臺灣屏東縣潮州鎮,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的鐵路車站。.

潮州車站和潮州鎮 · 潮州車站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新左營車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左營車站、高雄捷運左營(高鐵)站、台灣高鐵左營站是不同鐵路客運系統業者對自身所營運、但在同一地點設站鐵路車站的稱呼。車站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半屏山東麓下,其中臺鐵與高鐵車站位於一同時興建的跨站式站房裡,臺鐵車站位於站房西半部、高鐵則位於東半部,之間有通道相連,2007年隨高鐵通車啟用。高雄捷運左營站位於臺鐵與高鐵站房北方地下,是高雄捷運紅線往北最後一個地下車站,2008年啟用,與臺鐵車站月台有連接通道,但只有較新建的第一月台有設置電梯連接,其他月台僅有樓梯和單向電扶梯連接。高捷車站在臺鐵和高鐵側均有設置地面出口,但高鐵側離臺鐵與高鐵站房較近。 除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下的半屏山外,新左營車站附近也連接左營舊城、蓮池潭、高雄市孔子廟、哈囉市場、左營高中、左營舊聚落、眷村海光二村等。除了高鐵之外,透過台鐵、捷運、公路客運、國道1號、國道10號、國道3號、高雄都會區快速道路、省道台1線、台17線等重要交通系統,乘客可以快速轉往高屏所有重要城鎮。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亦有在此以高鐵左營站、台鐵新左營站名稱設站。.

新左營車站和潮州鎮 · 新左營車站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普悠瑪列車

| 普悠瑪列車(全稱:普悠瑪自強號列車,通稱普悠瑪號,英文:Puyuma Express)為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12年引進之傾斜式電聯車TEMU2000型開行的特急列車。2013年2月6日起投入營運,初期行駛宜蘭線與北迴線,2014年7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臺東線,2015年3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部分南迴線至知本,後來到知本的車次被太魯閣號取代,因而目前開到臺東為止,由臺北車站至高雄車站只需3小時36分,比高鐵慢2小時,亦比自強號快1小時,其實在2016年4月21日改點前,各縣政府要求北高線增停桃園、苗栗車站、彰化及新竹,但最終只有改定增停桃園,後來台鐵答應每日會有一班往返的列車會停靠新竹車站,分別是133次及110次,這兩列次會在2016年4月21日大改點後逢五、六、日行駛。而111次及136次則停靠桃園車站,這兩列次則在2016年4月21日大改點之後每天各開一班列車,而彰化車站則由282次及288次停靠,兩列次都是由彰化車站開往花蓮車站,而苗栗車站是由280次及288次停靠,280次是由斗六車站開往花蓮車站,而台北車站前往花蓮車站亦只需2小時,但往台東車站需要4小時19分鐘,比太魯閣號慢1小時。.

普悠瑪列車和潮州鎮 · 普悠瑪列車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潮州鎮和高雄車站之间的比较

潮州鎮有98个关系,而高雄車站有11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6.98% = 15 / (98 + 117)。

参考

本文介绍潮州鎮和高雄車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