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港鐵和鰂魚涌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港鐵和鰂魚涌站之间的区别

港鐵 vs. 鰂魚涌站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鰂魚涌站(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及寶馬山之間的地底,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該站亦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鰂魚涌站是現時全港鐵系統中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西營盤站(深80米)和金鐘站(深43米),不過此站兩個不相連的大堂均設於地面,是港島綫唯一將大堂設在地面的車站。.

之间港鐵和鰂魚涌站相似

港鐵和鰂魚涌站有(在联盟百科)41共同点: 博覽館站升降机堅尼地城站太古站寶琳站將軍澳綫中環站康城站 (香港)互联网廁所便利商店北角站兩鐵合併隧道荃灣綫鐵路車站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香港島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觀塘綫驗票閘門調景嶺站鰂魚涌站藍田站自动售票机自動販賣機自動櫃員機金鐘站柴灣站...東區海底隧道欣澳站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油塘站添馬站港島綫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港鐵公司港鐵現代化列車月台幕門旺角站 扩展索引 (11 更多) »

博覽館站

博覽館站(AsiaWorld-Expo Station)是港鐵機場快綫的終點站,港鐵公司為配合新落成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而特別興建之新車站,隨著亞洲國際博覽館於2005年12月20日揭幕而正式啟用,並取代機場站成為機場快綫的新終點站。 為了方便往來亞洲國際博覽館參觀展覽或欣賞演唱會等活動的乘客,港鐵提供特別優惠予往來該站的乘客,乘客只需以八達通卡乘搭機場快綫前往車站下車,並至少逗留1小時(以該站出閘後至回程再入閘之間計算),同一天內以同一張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回程,即可享有折扣,往返青衣站和博覽館站的成人即日來回車費為港幣47元(單程65元),九龍站為72元(單程100元),香港站為80元(單程110元)。乘客同時可以享有八達通港鐵免費接駁服務。 此外,逢特定日子,港鐵於香港站及或九龍站設指定櫃位,手持即日展覽入場證明的乘客可於該兩站以八達通扣除60元(折實價),換購機場快線即日來回博覽館站優惠車票乙張;當遇上檢票時,須提供有關證明,否則視為無票乘車。.

博覽館站和港鐵 · 博覽館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升降机

--,亦稱--、垂直电--梯。在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俗稱「𨋢」(英语lift的譯音),是一種垂直運送行人或貨物的運輸工具。據統計,2002年全球升降机總數超過600萬部,是現代使用最多的垂直運輸工具。 垂直--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

升降机和港鐵 · 升降机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城站

堅尼地城站(Kennedy Tow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西端終點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士美菲路和科士街之間的地底,於2014年12月28日隨西港島綫通車正式啟用並取代上環站成為港島綫的西面終點站。.

堅尼地城站和港鐵 · 堅尼地城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太古站

太古站(Tai Koo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康山地底,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所在的位置,鄰近香港島鰂魚涌往昔的一座大型船塢「太古船塢」,該船塢於1980年代被太古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太古城,車站因此而被命名為太古站。而該站設有兩個主要車站上蓋物業,分別為康怡花園及康山花園。.

太古站和港鐵 · 太古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寶琳站

寶琳站(Po Lam Station)是香港港鐵將軍澳綫在新界的終點站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寶琳貿業路旁,新都城中心一至三期中間,2002年8月18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寶琳站雖然鄰近寶林邨,但寶琳站名則取自附近的街道寶琳北路,二者的「林」和「琳」寫法不同。.

寶琳站和港鐵 · 寶琳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將軍澳綫和港鐵 · 將軍澳綫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中環站和港鐵 · 中環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康城站 (香港)

康城站(LOHAS Park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現時在香港新界東端的一個終點站,是將軍澳綫第二期工程的車站,位於小赤沙將軍澳第86規劃區的康城路。車站服務西貢區南部小赤沙一帶,即港鐵將軍澳車廠旁邊,2009年7月26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康城站目前是在港鐵系統中最東的車站(此站開通前則為坑口站)。另外,康城站是兩鐵合併後全香港第一個開通的車站。而且,本站是關站時間最遲的港鐵車站。.

康城站 (香港)和港鐵 · 康城站 (香港)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標準的網路TCP/IP协议族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络。,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络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這基础上发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网络。互聯網並不等同万维网(WWW),万维网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还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對等網絡,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互联网和港鐵 · 互联网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廁所

廁所是人們排泄和排遗的場所,另外通常兼具整理、簡單梳洗的功能。公共廁所有分為男用和女用、或不分性別的無性別廁所,另有提供身心障礙人士使用的無障礙廁所、親子共用的親子廁所等各種不同的類型。.

廁所和港鐵 · 廁所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便利商店

便利店,在日本等地區又稱為CVS(從英文convenience store縮寫而來),緣起於美國公路邊的加油站附設小店,但1980年代東亞都市化後在人口密集地區特別流行,並擴散到許多國家的都市,通常指規模較小,但貨物種類多元、販售民生相關物資或即食食品的商店,其中也包含加油站商店,通常位於交通較為便捷之處,以民生服務取勝,便利店有時被當作小型超市。 便利商店的開始應是在1930年,美國南方公司於美國達拉斯(Dallas)開設了27家圖騰商店,並於1946年將營業時間延長為早上7點至晚上11點,所以將商店命名為7-Eleven。.

便利商店和港鐵 · 便利商店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北角站

北角站(North Point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東區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地底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的西面終點站。車站的港島綫部分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北角站和港鐵 · 北角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兩鐵合併和港鐵 · 兩鐵合併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隧道

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不一定全是地下通道,仅位于地面下称作地下隧道或地下道路。.

港鐵和隧道 · 隧道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港鐵和荃灣綫 · 荃灣綫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鐵路車站

鐵路車站或簡稱鐵路站,口語慣稱火車站、車頭,是供鐵路列車停靠的地方,供乘客登車或者供貨物上下列車。月台可大致分島式月台、側式月台、港灣式月台、跨站式站房、特殊車站、號誌站等幾類。早期的車站通常是客貨兩用。這類車站現在仍然有;但是在歐美,貨運一般已集中在主要的車站。大部分的鐵路車站都是在鐵路的旁邊,或者是路線的終點。車站內有月台(--)方便乘客乘降。月台用隧道或橋梁跟車站的大堂連接。其它車站設備包括售票、候車室、在月台上供候車的座椅等等。 部分鐵路車站除了供乘客及貨物上落外,亦有供機車及車輛維修或添加燃料的設施。多間鐵路公司一起使用的車站一般稱為聯合車站或轉車站。有時轉車站亦指可供與其它交通工具(如電車、地鐵、公共汽車或渡輪)轉乘的車站。.

港鐵和鐵路車站 · 鐵路車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站

西營盤站(Sai Ying Pu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鐵路站,位於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第二街與正街交界的一段第三街和高街之間的地底,主要服務西營盤及西半山居民。該站亦是最接近西區海底隧道(港島端)的鐵路車站。此站作為港島綫的西延段——西港島綫的組成部分,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為該綫最後一個啟用的鐵路站。本站已隨2016年3月27日B3出口的啟用正式完成建築工程,而該出口的升降機亦在同年6月25日啟用。 西營盤站興建在地下洞穴內,車站C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80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二深的洞穴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

港鐵和西營盤站 · 西營盤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簡稱港大站,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座鐵路車站,設於香港島中西區石塘咀薄扶林道地底,鄰近香港大學,主要服務石塘咀及龍虎山一帶。此車站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凱達環球負責設計,由金門西松聯營負責興建。車站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站興建在地底洞穴內,車站A2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70米,成為全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港鐵和香港大學站 · 香港大學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港鐵和香港島 · 香港島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重定向 港鐵公司.

港鐵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港鐵和觀塘綫 · 觀塘綫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驗票閘門

-- 是一種設置在車站、機場或其他設施內的自动驗票機械設備。閘門通常一次僅限一人通過,且為單向通行。除了大眾運輸設施之外,某些須付費或需要證件才可進入的設施,例如辦公大樓、遊樂園、體育館、圖書館、公共廁所等,為管制人員進出也會設置閘機。.

港鐵和驗票閘門 · 驗票閘門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站

調景嶺站(Tiu Keng Leng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一個地底跨月台轉車站、觀塘綫的東面終點站,位於新界東西貢區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與景嶺路之間,於2002年8月18日啟用。該站是觀塘綫唯一位於新界的鐵路站。.

港鐵和調景嶺站 · 調景嶺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站

鰂魚涌站(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及寶馬山之間的地底,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該站亦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鰂魚涌站是現時全港鐵系統中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西營盤站(深80米)和金鐘站(深43米),不過此站兩個不相連的大堂均設於地面,是港島綫唯一將大堂設在地面的車站。.

港鐵和鰂魚涌站 · 鰂魚涌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藍田站

藍田站(Lam Tin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車站,位於九龍觀塘區鯉魚門道以南--的山坡。藍田站於1986年6月7日動工,1989年8月6日未有隨東區海底隧道鐵路部分通車,直至1989年10月1日正式啟用。.

港鐵和藍田站 · 藍田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自动售票机

自动售票机(简称TVM,即Ticket Vending Machine的缩写)是售賣票券(通常為車票)的自動販賣機。使用自動售票機為完全自助的購票過程,當中不涉及售票員,购票者只需要在投币口放入纸币或硬币就可购票,部分机器也可为储值卡储值。自動售票機通常於鐵路車站、地铁站等交通設施設置。.

港鐵和自动售票机 · 自动售票机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自動販賣機

自動販賣機(--)是藉由驗鈔機與顧客交易的全自动機器,能協助顧客購買例如零食、饮料、酒类、香烟及彩票等產品(有别於有收銀員的商舖)。.

港鐵和自動販賣機 · 自動販賣機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自動櫃員機

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縮寫:ATM),又名自动取款--机或自動提款--機,是指銀行設置一种小型機器,利用一張信用卡大小的磁条卡或晶片卡上的晶片來記錄客戶的基本戶口資料(通常称銀行卡,或稱金融卡、提款卡等),讓客戶可以透過機器自助办理提款、存款、轉帳等銀行櫃臺服務,一些客戶把這種自助機器稱為「提款機」。.

港鐵和自動櫃員機 · 自動櫃員機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金鐘站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港島綫的跨月台轉車站,同時為南港島綫的下行終點站,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夏慤道、海富中心、德立街及夏慤花園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車站擴建後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43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三深的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及西營盤站(深80米)。 金鐘站除了是荃灣綫、港島綫及南港島綫的重要轉車站外,未來更是港鐵東鐵綫的終點站,將與中環站—香港站同為大型四綫轉車站,亦將會成為單一大型四綫交匯轉車站。 另外,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計劃於2021年動工,金鐘站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行人天橋或興建行人隧道連接添馬站,建成後將與添馬站一起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六綫交匯」轉車站組合。.

港鐵和金鐘站 · 金鐘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柴灣站

柴灣站(Chai Wan Station)是香港港鐵港島綫東端終點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1985年5月31日啟用。柴灣站自落成而來,一直是地鐵系統(2007年兩鐵合併後為港鐵系統)中最南端車站,此地位於2016年已被南港島綫的利東站所取代。.

柴灣站和港鐵 · 柴灣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東區海底隧道和港鐵 · 東區海底隧道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欣澳站

欣澳站(Sunny Bay Station)是港鐵東涌綫及迪士尼綫共用的轉車站,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陰澳打水灣填海區,佔地9,500平方米,於2005年6月1日啟用,比較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提早近兩個月啟用。雖然欣澳站座落大嶼山,但在香港十八區區域劃分上欣澳站所在地為荃灣區,而不是離島區。 欣澳站自接駁至愉景灣專線巴士開通後,成為連接愉景灣的主要轉接點,取代東涌站為轉接點之地位,縮減愉景灣居民轉乘港鐵前往香港各地的時間,而且不需要再繞道前往東涌站,除非翔東路封閉。.

欣澳站和港鐵 · 欣澳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

#重定向 BOT模式.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和港鐵 ·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油塘站

油塘站(Yau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一個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亦是將軍澳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本站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油塘茶果嶺道旁,由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承建並於2002年8月4日啟用。車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油塘站採用明山爆破方式建造,原址為普照書院舊址以南的一處山坡及油塘灣填海地。 油塘站並非像將軍澳支綫其餘新車站般建於新填海區,故承建商因而需要先行重置原先處於工地範圍內的兩間學校,並處理廢物棄置場受污染之土壤,方能展開車站建築工程。 油塘站工程的一大特點,是車站建造工程與房委會房屋發展工程之結合。地鐵受房委會委託,於車站頂層興建購物走廊,並在車站周邊興建地基以便興建油麗邨及大本型商場。.

油塘站和港鐵 · 油塘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添馬站

添馬站(曾經稱為天馬站,Tamar Station港鐵公司2007年年度報告英文版本:,港鐵公司)是港鐵一個規劃中的重型鐵路地下鐵路站,預計於2021年動工、於2026年啟用,位於香港港島中西區的添馬,金鐘站以北,屬於北港島綫(東涌線延段及將軍澳綫西延段)。該站以北的地區目前是中環灣仔填海區的一部份;以南的地區是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亦是未來該站的主要客源。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屆時此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第一個位於中西區的車站。添馬站或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兩條行人天橋或興建免費或收費行人隧道連接金鐘站,令金鐘站變成「六線交匯」(港島線、荃灣線、南港島線、沙中線、東涌線延線及將軍澳綫延線),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换乘站組合〔六線轉乘車站〕。.

添馬站和港鐵 · 添馬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港島綫和港鐵 · 港島綫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英文名稱為C-Train,長客內部型號為DKZ28型,乃港鐵公司所擁有的直流電客運電動列車,於2011年12月7日起投入服務。該款列車可通行於港鐵市區四綫,主力行走於觀塘綫。 .

港鐵和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港鐵和港鐵公司 · 港鐵公司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現代化列車

港鐵現代化列車(Modernization Train,M-Train),於翻新前稱為都城嘉慕列車(Metro-Cammell Train)或阿爾斯通列車,是前地鐵公司(現港鐵公司)購入的直流通勤型電動列車,軌道面到車廂地板及車頂分別高1100毫米及3700毫米(3910mm連空調機組高度)。該款列車為港鐵眾多客運列車中車齡最高和數量最多的一款列車。目前本列車仍為港鐵主力列車車型,預計直至2023年全數列車將會退役。.

港鐵和港鐵現代化列車 · 港鐵現代化列車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月台幕門

月台幕門(platform screen doors, PSDs 或 platform edge doors, PEDs),是指安装在车站月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站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并可多级控制开關的滑动门的连续屏障。月台幕门高度均大于2米,低于2米的称为月台閘門。.

月台幕門和港鐵 · 月台幕門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站

旺角站(Mong Kok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車站,亦是主要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地底,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儘管位置相近並有行人天橋網絡接駁,但旺角站與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東鐵或九廣東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旺角東站在兩鐵合併前,旺角東站的前稱為旺角站或旺角車站,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旺角站和港鐵 · 旺角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港鐵和鰂魚涌站之间的比较

港鐵有540个关系,而鰂魚涌站有7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1,杰卡德指数为6.65% = 41 / (540 + 77)。

参考

本文介绍港鐵和鰂魚涌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