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清史稿和湖广总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清史稿和湖广总督之间的区别

清史稿 vs. 湖广总督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湖廣總督(v),又稱两湖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正式簡稱為湖北湖南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因湖北、湖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因此通稱為湖廣總督。.

之间清史稿和湖广总督相似

清史稿和湖广总督有(在联盟百科)45共同点: 卞寶第姜晟官文常青张广泗张之洞张亮基周天爵勒保班第福宁福敏端方瑞澂盧坤袁世凯裕禄裕泰譚廷襄讷尔经额趙爾巽迈柱胡全才郭世隆郭琇阮元阿里袞蘇昌董卫国那蘇圖...蔡毓榮鄂彌達陳若霖陈宏谋林则徐李瀚章李鴻章桂良毕沅永常汪志伊洪承疇涂宗瀛清朝景安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卞寶第

卞寶第(),字頌臣,江蘇儀徵人。咸豐元年舉人。捐納為刑部主事,累遷郎中、浙江道監察御史。同治元年,遷禮科給事中、擢順天府府丞。二年,遷府尹,逮捕大盜王景漋等人。五年八月授河南布政使。六年擢福建巡撫。九年,因終養母親開缺。 光緒八年,起復授湖南巡撫,捕哥老會方雪璈、曹小湖、周萬益、張景來等人。九年,署湖廣總督。十一年,回湖南巡撫任。十四年,擢閩浙總督,十六年兼管福建船政。十八年,以疾解職,十九年。卒.

卞寶第和清史稿 · 卞寶第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姜晟

姜晟(),字光宇,號杜薌,江蘇元和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姜晟和清史稿 · 姜晟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官文

官文(v,),清朝官员,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出身军人世家,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最初是殿前蓝翎侍卫,後任荊州將軍,杨霈被撤职,調湖廣總督,任內領導八旗綠營,與湘軍共同平定太平天國。 官文不谙政事,诸事决於家奴,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厨子)大。初期頗掣肘排擠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后封二等侯,僅次於一等侯曾國藩。曾國藩批評他「才具平庸」,但時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對他極力籠絡,收官文之小妾為義妹。從此政事概由胡出,官文唯唯諾諾而已。 1866年十一月因勦捻軍無功遭左宗棠、曾國荃共同上疏彈劾摘去湖廣總督職,晚清朝廷此次政爭也被視為漢人督撫開始掌握實權,滿人勢力消退分水嶺。1867年召还京,代理直隶总督。1871年病死。谥文恭。著作《蕩平髮逆附記》。.

官文和清史稿 · 官文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常青

常青(v,),佟佳氏,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將軍、封疆大吏。常青以七十餘高齡,出任閩浙總督,經歷林爽文事件,遭援軍福康安上疏請革職查辦常青,清高宗不予置理續重用。五十四年,調任至京授礼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乾隆五十八年,卒,谥恭简。 父安图,官至江西巡抚。有子喜明,官至徐州镇总兵。.

常青和清史稿 · 常青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张广泗

張廣泗(),號敬齋。漢軍鑲紅旗人,清朝名將。.

张广泗和清史稿 · 张广泗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张之洞

张之洞(),晚清重臣。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據說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响。還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砲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砲台失守,张之洞會同两江总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和清史稿 · 张之洞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张亮基

张亮基(),字采臣,号石卿。江苏铜山(今徐州)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隨大学士王鼎赴河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京察一等出任云南临安知府,為人坦誠,深受林則徐賞識,调永昌,道光三十年累官至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咸丰二年调湖南巡抚。同治元年以总督衔署贵州巡抚,同治十三年湖南巡撫王文韶奉建三公祠,祀張亮基。.

张亮基和清史稿 · 张亮基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周天爵

周天爵(),字敬修,山東東阿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歸班銓選。道光四年(1824年),授安徽懷遠縣知縣,調阜陽縣。天爵少年以堅苦自立,篤信王守仁之學,上任之後,盡心民事,嚴刑峻法。連升宿州知州、廬州府知府、廬鳳潁泗道。所至捕盜,無漏網者。道光十五年(1835年),擢江西按察使,仍調安徽,遷陝西布政使。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漕運總督,不久實授。 道光十八年,調署湖廣總督,不久,授河南巡撫,擢閩浙總督,皆未能成行。調授湖廣總督。周天爵對下屬嚴酷,下屬多有怨恨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己革大冶知縣孔廣義揭訐多款,周天爵置之不問。宣宗得知此事,對周天爵嚴厲斥責,議革職留任。又有言官彈劾其濫用酷刑,與孔廣義之言略同,宣宗明侍郎麟魁、吳其濬往按查實,撤天爵職,遷戍伊犂。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命赴廣東交靖逆將軍奕山差遣,隨即免罪,留廣東效力。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授四品頂戴,候補知府,調江蘇辦理清江防務。署漕運總督,兼署南河總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因濫刑及失察下屬被吏議,上疏請求去職,宣宗命其以二品頂戴退休。 道光末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經尚書杜受田向文宗推薦,周天爵起為廣西巡撫,偕同欽差大臣李星沅督剿。咸豐元年春,親率兵與向榮會剿洪秀全太平軍。詔加天爵總督銜,專辦軍務。周天爵已年近八旬,每戰都親臨前敵,但與李星沅、向榮均不和睦。李星沅病卒之後,周天爵暫署欽差大臣。太平軍經武宣改道象州,周天爵相持日久,因無功褫總督銜,回省城暫署巡撫。不久召京。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北上兩湖,周天爵正僑居宿州,奉命偕同安徽巡撫蔣文慶組織防務。次年,疏請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籌辦團練。隨即太平軍攻陷省會安慶,蔣文慶殉國,周天爵任安徽巡撫,苦苦支撐,因病卒於軍中,由袁甲三代領其軍。朝廷追贈尚書銜。周天爵並非翰林出身,卻破例特諡文忠。《清史稿》有傳。.

周天爵和清史稿 · 周天爵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勒保

勒保(v,),字宜轩,费莫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官员、工部尚書、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勒保和清史稿 · 勒保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班第

班第(;),博爾濟吉特氏,蒙古鑲黃旗人,清朝官員。 官學生出身,歷任內閣學士、兵部侍郎、湖廣總督、兵部尚書。雍正至乾隆年間,三度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乾隆十一年,署山西巡撫。十五年,補拉布敦之缺任駐藏大臣。十七年,轉西寧辦事大臣。十八年,奉旨接替阿里袞署兩廣總督。1755年为定边将军,领兵西征准噶尔。定邊左副將軍阿睦尔撒纳反叛后,班第在撤出伊犁时被准噶尔叛军包围,自刎殉国,諡義烈。.

清史稿和班第 · 湖广总督和班第 · 查看更多 »

福宁

福宁可以指:.

清史稿和福宁 · 湖广总督和福宁 · 查看更多 »

福敏

福敏(v,),字龙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官员,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卒謚文端。.

清史稿和福敏 · 湖广总督和福敏 · 查看更多 »

端方

端方(),托忒克氏(又作托活络氏),字午橋,號匋齋,諡忠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政治家、金石学家、收藏家。.

清史稿和端方 · 湖广总督和端方 · 查看更多 »

瑞澂

澂(),字莘儒,号心如,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北京,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清末政治家,末代湖广总督。.

清史稿和瑞澂 · 湖广总督和瑞澂 · 查看更多 »

盧坤

盧坤(),字静之,号厚山,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國清朝官員。.

清史稿和盧坤 · 湖广总督和盧坤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清史稿和袁世凯 · 湖广总督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裕禄

裕禄(),喜塔腊氏,字寿山、寿泉,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撫崇綸子。曾任安徽按察使、安徽巡抚、湖广总督、盛京将军、四川总督。1898年授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随后任直隶总督。 1900年,义和团由山東擴展至直隸,裕祿發兵圍剿,採取「不分首從,一律處死」的手段鎮壓,當時百姓有民謠說道:「遇著梅東益,家家沒飯吃;遇著范天貴,家家都是會」,梅東益、范天貴都是直隸清軍的軍官。在裕祿的鎮壓下,義和團仍然愈剿愈多,清軍副將楊福同被團民襲殺。義和團在北京得到保守派官員端郡王載漪、剛毅、趙舒翹等人的支持,進入北京攻擊教堂洋人,致使各國公使一方面要求天津英軍司令西摩爾率領各國聯軍至北京保護使館,另一方面要求各國增派軍隊到中國。 6月17日,聯軍攻擊大沽砲台,砲台守將羅榮光發砲還擊。6月18日,董福祥甘軍與西摩爾軍在廊坊激戰,西摩爾軍退回天津,戰事實際已經爆發。6月19日,慈禧太后命令裕祿:「各國洋兵欲行佔據大沽砲台一所,事機緊迫,兵釁已開,該督須急招義勇,固結民心,幫助官兵節節防護抵禦,萬不可畏葸瞻顧,任令外兵直入。」 6月17日起,裕祿指揮聶士成武衛前軍與馬玉崑武衛左軍圍攻天津租界區,意欲向西方列強施加壓力,迫使列強撤兵。6月27日,大沽援軍與西摩爾軍集結於天津租界,轉守為攻,7月9日聶士成陣亡,13日裕祿、馬玉崑兵敗逃往北倉,14日天津陷落,8月初逃至杨村,服毒自杀。.

清史稿和裕禄 · 湖广总督和裕禄 · 查看更多 »

裕泰

#重定向 裕謙.

清史稿和裕泰 · 湖广总督和裕泰 · 查看更多 »

譚廷襄

譚廷襄(),字竹厓,浙江山陰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道光十三年(1833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歷官直隸永平府知府,保定府知府、順天府尹、刑部侍郎。咸豐六年(1856年)出為陝西巡撫。咸豐七年(1857年)署直隸總督。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佔大沽砲臺,進軍天津。中英簽訂《天津條約》。因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參劾,譚廷襄被革職遣戍軍臺。咸豐九年(1859年)以三品頂戴署陝西巡撫。時值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款議未定,恭亲王奕訢、文祥等奏請咸豐皇帝西巡,遭譚廷襄與陝甘總督樂斌上疏反對。咸豐十一年(1861年)授山東巡撫。山東諸郡縣群盜蜂起,捻軍自安徽入山東,幅軍、長槍會、白蓮教等同時反清。僧格林沁大軍駐山東督剿,譚廷襄率兵出省協助,並督各郡縣團練防剿。同治元年(1862年)兼署河東河道總督。同治三年(1864年)入為刑部左侍郎,歷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戶部左侍郎等職。同治五年(1866年)湖北巡撫曾國荃疏劾湖廣總督官文貪庸驕蹇,官文罷職,令廷襄署湖廣總督。同治六年(1867年)回京,署吏部侍郎,遷左都御史。再遷刑部尚書,兼署吏部。同治九年(1870年)卒,贈太子少保,諡端恪。.

清史稿和譚廷襄 · 湖广总督和譚廷襄 · 查看更多 »

讷尔经额

#重定向 訥爾經額.

清史稿和讷尔经额 · 湖广总督和讷尔经额 · 查看更多 »

趙爾巽

趙爾巽(),字次珊,号無補。中国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省鐵嶺。清末政治、軍事人物,曾任四川總督、湖广总督、東三省總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講武堂的創辦人。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清史稿和趙爾巽 · 湖广总督和趙爾巽 · 查看更多 »

迈柱

迈柱,清朝大臣,喜塔腊氏,满洲镶蓝旗人。 康熙时为户部员外郎、御史。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巡查福建的盐科。雍正初年,为工部侍郎,转任吏部侍郎。雍正五年(1727年),为湖广总督修筑江堤,改土归流。七年(1729年),奏请湖广摊丁入亩。十三年(1735年)七月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元年(1736年),兼管工部,二年(1737年)十二月,迈柱休致。三年(1738年),迈柱去世。谥号文恭。.

清史稿和迈柱 · 湖广总督和迈柱 · 查看更多 »

胡全才

胡全才,山西文水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授兵部主事。清兵入关,繼續起用,历官兵部郎中。顺治二年(1645年),升任陕西布政使司参议、汉羌兵备道。顺治三年,为宁夏巡抚。十年(1653年),洪承畴举荐,从征湖南。不久,命为郧阳抚治。十三年,升湖广总督。逝世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勤毅。.

清史稿和胡全才 · 湖广总督和胡全才 · 查看更多 »

郭世隆

郭世隆,字昌伯,汉军镶红旗人。中國清朝官員。 父郭洪臣,原籍汾州。顺治二年(1645年),英亲王阿济格攻打九江,郭洪臣随明将左梦庚来降,入八旗。康熙四年(1665年),郭世隆袭管佐领,授礼部员外郎,改御史。 於1702年12月17日-1707年1月23日期間,奉旨接替石琳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清史稿和郭世隆 · 湖广总督和郭世隆 · 查看更多 »

郭琇

郭琇(),字瑞甫,號華野,即墨城郭家巷(今青岛市即墨区)人。 出身書香家庭,先祖青州棗園人,永樂二年(1404年)遷居即墨城南河畔。康熙九年(1670年)郭琇中進士,康熙十七年(1678年)授江南吳江縣令。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入朝任江南道御史。歷官僉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職。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郭琇上《参河臣疏》,彈劾河道总督靳辅、户部尚书佛伦,接著又以《纠大臣疏》彈劾明珠、余國柱「植黨類以樹私,竊威福以惑眾」,不久升任左都御史。次年又上《参近臣疏》,弹劾少詹事高士奇、原任右都御史王鸿绪、给事中何楷、修撰陈之龙、编修王顼龄等植党营私,此三疏使得“群党侧目,百端交构”。不久,遭明珠余党诬陷,罷官。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帝南巡,郭琇至德州迎驾。起用为湖广总督。康熙四十一年(1711年),因具报苗民起义失實,又罷官。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病逝鄉里。.

清史稿和郭琇 · 湖广总督和郭琇 · 查看更多 »

阮元

阮元(),字伯元,號芸臺,江蘇儀徵人。清朝政治人物,乾嘉學派經學家。.

清史稿和阮元 · 湖广总督和阮元 · 查看更多 »

阿里袞

阿里袞(z;),字松崖。為中國清朝官員,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

清史稿和阿里袞 · 湖广总督和阿里袞 · 查看更多 »

蘇昌

苏昌(?-1768年),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历任奉天府尹、广东巡抚、两广、湖广、闽浙总督、代理工部尚书等职。.

清史稿和蘇昌 · 湖广总督和蘇昌 · 查看更多 »

董卫国

董衞國(),汉军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初授佐領,累官秘書院學士。順治十八年,擢山西巡撫。康熙四年,加工部尚書銜。十三年,改兵部尚書銜。 “三藩之乱”起,抗击耿精忠部于江西,屡败叛军,复率师征湖南,克靖州、沅州、镇远,平贵州有功。甚受康熙帝信任。.

清史稿和董卫国 · 湖广总督和董卫国 · 查看更多 »

那蘇圖

那蘇圖(v,),中國清朝官員,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忻貴妃之父。 乾隆二年(1737年)任兩江總督,兩年後因丁憂免職。乾隆六年(1741年)再任,次年改閩浙總督。乾隆九年(1744年)任兩廣總督。曾任奉天將軍。乾隆元年八月丁亥,接替通智,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訥親接任。.

清史稿和那蘇圖 · 湖广总督和那蘇圖 · 查看更多 »

蔡毓榮

蔡毓榮(),字仁庵,漢軍正白旗人。遼寧錦州人。清康熙初、中期將領。.

清史稿和蔡毓榮 · 湖广总督和蔡毓榮 · 查看更多 »

鄂彌達

鄂彌達(v,),鄂濟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1732年3月21日-1735年1月5日期間,奉旨接替張溥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其中,1732年3月21日-10月17日這段期間為代署。曾任吏部左侍郎。乾隆二十年六月癸丑,接替阿克敦,擔任清朝刑部尚書。乾隆二十六年卒於任上,諡文恭,由舒赫德接任。.

清史稿和鄂彌達 · 湖广总督和鄂彌達 · 查看更多 »

陳若霖

陳若霖(),字宗覲,號望坡,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清朝政治人物。.

清史稿和陳若霖 · 湖广总督和陳若霖 · 查看更多 »

陈宏谋

陳宏謀(),原名弘謀,後避諱乾隆帝,改名宏謀,字汝諮,號榕門,廣西臨桂縣(今桂林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清史稿和陈宏谋 · 湖广总督和陈宏谋 · 查看更多 »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林则徐和清史稿 · 林则徐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李瀚章

李瀚章(),字筱泉,一作小泉,安徽合肥磨店乡(今属安徽瑶海区)人,李文安之子,李鴻章之長兄。中國清朝大臣。.

李瀚章和清史稿 · 李瀚章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李鴻章和清史稿 · 李鴻章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桂良

桂良(v,),姓瓜爾佳氏,字燕山,滿洲正紅旗人,清朝重臣。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文华殿大学士、軍機大臣。.

桂良和清史稿 · 桂良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毕沅

沅(),字纕蘅,號秋帆,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縣(今太倉市)人。清朝狀元、學者、政治人物。.

毕沅和清史稿 · 毕沅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永常

永常(v;),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軍事將領。 雍正元年(1723年),授三等侍衛。雍正九年(1731年),升二等侍衛。同年,又升頭等侍衛,兼侍衛什長,署理正白旗蒙古副都統。雍正十一年(1733年),調署盛京雄遙副都統。雍正十三年(1735年),調任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同年,任直隸馬蘭口總兵官。乾隆三年(1738年),任直隸古北口提督。乾隆五年(1740年),任鑲紅旗滿洲都統。乾隆六年(1741年),任安西提督,賜孔雀翎、紅絨結頂冠。乾隆十年(1745年),調任甘肅提督。後又復任安西提督、甘肅提督。乾隆十五年(1750年),升任湖廣總督。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欽差大臣,駐安西。不久,任陝甘總督,加太子少保。後奉召至京,以內大臣授定西將軍,率軍征討達瓦齊。後達瓦齊被擒,但乾隆帝指責其用兵不當,將其貶為吏部左侍郎。不久,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阿睦爾撒納反叛後,他出師征討,但因率部撤退而被乾隆帝指責為怯懦,罷免其內大臣、定西將軍職務,以副都統銜為參贊。後被奪官並逮捕回京,但行至半路,便在臨潼去世。.

永常和清史稿 · 永常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汪志伊

汪志伊(),字稼門,中國安徽桐城人。舉人出身的汪志伊於1797年擔任福建布政使,同年再昇福建巡撫。 他於福建巡撫任內,為了平定盜船游奕,緝捕海賊,特地奏請福建水師副參以上兼用本省通融撥用。另外,也改良州縣徵糧措施。也因此改革,任內破獲多名首夥盜犯。之後,因為閩商黃豐勝等至台灣鹿耳門遇盜被劫,他坐視不察,遭革職留任,後則因補救得宜,寬之。 1811年,他調為閩浙總督,是為清朝封疆大吏,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因誤判廉吏李赓芸,致庚芸自縊死,陈寿祺與生员林天光等向钦差呈诉,志伊遭褫職永不敘用,隔年卒。.

汪志伊和清史稿 · 汪志伊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洪承疇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府南安縣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人。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敗戰後降清,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洪在明代時以謀略聞名,討伐流寇、滿人屢戰皆捷,但在松錦之戰,兵敗投降滿清,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政治上,洪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文化上,洪承疇建議滿洲統治集團也須弘揚儒家學術,尊信孔孟,“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亦為满清统治汉人的統治基礎。清兵入關以後,洪承疇的功勞極大,可以說除了多爾袞及范文程以外,再無他人。.

洪承疇和清史稿 · 洪承疇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涂宗瀛

塗宗瀛,安徽六安人,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同治八年(1869年)接替杜文澜任苏松道道员一职,1871年由沈秉成接任。光绪二年三月十五,由湖南布政使升任廣西巡撫。光绪三年十一月十一(1877年12月15日),调任河南巡抚。.

涂宗瀛和清史稿 · 涂宗瀛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清史稿和清朝 · 清朝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景安

景安,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十九年三月甲寅,接替和寧,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瑚圖禮接任。.

景安和清史稿 · 景安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清史稿和湖广总督之间的比较

清史稿有1257个关系,而湖广总督有8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5,杰卡德指数为3.35% = 45 / (1257 + 88)。

参考

本文介绍清史稿和湖广总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