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之间的区别

海岸巡防司令部 vs. 軍管區司令部

海岸巡防司令部,簡稱海巡部,全銜台灣軍管區司令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是中華民國國軍曾設置的一個機關,前身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現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 軍管區司令部,簡稱軍管部,曾經與海岸巡防司令部合稱「軍管區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是中華民國國防部的一個部門,主要任務為策劃執行後備軍事動員、管理、服務、民防工作,建立後備軍人潛力,為今日國防部後備指揮部之前身。.

之间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相似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上将中華民國國軍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華民國憲兵三讀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動員戡亂王若愚立法院羅本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陳鎮湘陆军李建中海岸巡防司令部海岸巡防署海軍陸戰隊

上将

上將是軍階之一種,通常為高級軍事將領。.

上将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上将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中華民國國軍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中華民國國軍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陸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Army,缩写为 ROCA)是中華民國國軍的陸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陸軍司令部,現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4個地區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械化步兵旅、3個砲兵指揮部、1個砲兵群、2個航空旅、1個特戰指揮部,约10萬人,是陸海空三軍之中人数最多的。 2011年出版的《中華民國一百年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陸軍的任務是:「平時戍守本島、外島各地,以建置基本戰力與整備應變作戰能力為主,執行應急戰備任務,協力維護重要目標安全,並依令支援反恐行動及主動協助地區災害防救;戰時各作戰區(防衛部)及所屬部隊,受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指揮,聯合海軍、空軍地面兵力,遂行聯合作戰,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

中華民國陸軍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中華民國陸軍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陸戰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為中華民國國軍中具有軍法、司法警察權的執法部隊,軍種屬陸軍。因具有執法權,並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及後勤補給系統,故不隸屬於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其地位類似於古代之禁衛軍,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護中華民國總統。管轄機關原為直屬中華民國國防部憲兵司令部;之後憲兵司令部改編為直屬國防部的憲兵指揮部。.

中華民國憲兵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中華民國憲兵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三讀

三讀是世界各地大部份立法機關通過法案的過程,因法案需要被讀三次而得名。.

三讀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三讀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位於臺灣桃園市龍潭區大漢營區,為中華民國國防部依《國防部組織法》特設的軍事機關,負責辦理陸軍軍事事務的規劃、督導及執行。下轄政治作戰室、督察室、人事軍務處、軍事情報處、戰備訓練處、後勤處、計劃處、主計處、化兵處、工兵處、通信電子資訊處等幕僚部門。.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動員戡亂

動員戡亂,指於戰爭或者緊急狀況時,公家動用全部人員及資源以支援國防軍事活動,用以平息叛亂。此一詞彙後來成為全國總動員戡平叛亂的簡稱,為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所提出的政策概念。.

動員戡亂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動員戡亂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王若愚

王若愚(),籍貫山東省牟平縣,於1992年8月1日擔任軍管區司令部兼海岸巡防司令部之首任司令,他在1949年中學學生時期,为外省人白色恐怖「澎湖七一三事件」的受害者,卻也因此被迫入伍終而官拜上將司令。.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王若愚 · 王若愚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立法院 · 立法院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羅本立

羅本立(),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生於安徽省合肥市,現居臺灣,曾任參謀總長、聯勤總司令、陸軍六軍團司令、陸軍八軍團司令、陸軍指揮參謀學院院長等重要軍職。於1996年台海危機時任參謀總長坐鎮指揮全國軍事著有戰功,因而獲前總統李登輝頒發青天白日勳章,也是少數曾當過兩次軍團司令的特例。.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羅本立 · 羅本立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重定向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G.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陳鎮湘

陳鎮湘(),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生於安徽省蕪湖縣,成長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眷村崇實新村,現居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畢業於海軍子弟學校、海青中學、岡山高中、陸軍官校34期工兵科,前國民黨副主席、立委,為中華民國國軍留美將領之一,美國陸軍大學畢業,曾任海巡部司令、陸軍總司令、國防大學校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國策顧問、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理事長。曾任中國國民黨第8屆不分區立法委員,也是首位出任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的退役二級上將。首位出任立法委員的退役二級上將則是前海軍總司令顧崇廉。2016年11月23日出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陳鎮湘 · 軍管區司令部和陳鎮湘 · 查看更多 »

陆军

軍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個軍種,主要在陸地上作戰,故也叫地面部隊。現代陸軍有多個兵科,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航空兵、工兵、通訊兵、運輸等等,是目前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種。 在冷兵器時代,陸軍主要以刀、劍、斧、矛、弓、弩等作為戰鬥工具。而到了現代,陸軍兵器則有槍械、火炮、飛彈、戰車、直昇機等類別,可謂多不勝數。.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陆军 · 軍管區司令部和陆军 · 查看更多 »

李建中

李建中(),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北宋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升迁為著作佐郎,歷监潭州茶场,改殿中丞,通判道州、郢州。官工部郎中,曾任西京留司御史台,世称李西台。曾參與校定《道藏》,判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1012)冬,奉旨至洄州,制《汴水发愿文》,就致设醮使还得疾,隔年(1013)卒。 李建中是书法家,得欧阳询法,“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黄伯思评论:“西台本学王大令(献之)书,而拘挛若此,犹韩非之学黄老,李斯之师荀卿也。然观笔势尚有先贤风气,固自佳。”宋高宗赵构:“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时誉,犹恨绝无异。”传世墨迹有《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等。.

李建中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李建中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海岸巡防司令部

海岸巡防司令部,簡稱海巡部,全銜台灣軍管區司令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是中華民國國軍曾設置的一個機關,前身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現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海岸巡防司令部 ·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海岸巡防署

#重定向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海岸巡防署 · 海岸巡防署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Marines、marine corps),簡稱海陸或陸戰隊,又稱為海兵隊,是海軍中負責地面作戰、兩棲作戰、船上作戰的軍隊,早期都是步兵隊伍,進入現代則有裝甲配備甚至飛行裝備。大部分國家的海軍陸戰隊組織是隸屬於海軍體制內,但美國與英國是將海軍陸戰隊體系獨立為單一軍種,法國則由陸軍所轄。 海軍陸戰隊出現的歷史中,早期存在的理由是為了解決船隻衍生出來的叛變問題,同時也有保護本國船隻,攻擊敵國船隻的任務;近代海軍陸戰隊在科技演化下朝向專業兩棲作戰部隊改組,成為各國海權發揚的一部分。.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海軍陸戰隊 · 海軍陸戰隊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之间的比较

海岸巡防司令部有43个关系,而軍管區司令部有4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22.09% = 19 / (43 + 43)。

参考

本文介绍海岸巡防司令部和軍管區司令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