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之间的区别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vs. 片冈七郎

浪速号防护巡洋舰(浪速 なにわ/なには)是旧日本海軍的第一艘防护巡洋舰(二等巡洋舰),为(日方称为“浪速型防護巡洋艦”)的首舰。 浪速号与其姊妹舰高千穂號在甲午战争中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战力与清朝北洋舰队作战。在10年后的日俄战争中,已经显得老旧的浪速号只是参加了一些比较次要的战斗。 本舰的舰名来源于大阪市(原攝津國大阪)的古称“浪速”。#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第30コマ(原本33頁)『浪速(なには) 艦種巡洋艦 二檣(スクーナー) 艦名考浪華又は難波に同じ、浪速は摂津國大阪より尼ケ崎邊までの地方を總稱したる古名なり、神武天皇の御世、皇舟師此海を過ぎし折、奔潮に出會ひ其流るること太だ急なるを見て、浪速の國又浪華の國とも名け給ひたるに起因せるものなりと傳ふ、今ま難波と讀むは轉訛なりと云ふ。艦歴明治19年2月英國に於て竣工、同年6月品川灣に來着す。此艦は此時代に於ける世界優秀艦の一と稱せらる、當時「ロンドン・タイムス」紙は之に關して長文の記事を掲げたり。其の要に曰く、浪速は目下海上に浮泛せる諸國軍艦中、速力最も速く、備砲最も強勢、且つ防護最も完全なる巡洋艦なり。其の大砲及び砲架、水壓器、電燈、水雷等亦た最も新しき發明の兵器を以て艤装せられたるものなり。今後日本海及び支那海に於いて戰爭ある時は、日本海軍は該艦を使用して偉勲を建つべきことは昔日の比にあらざるべし云々と、次に記する所の高千穂亦同時に建造せられたるものにして姉妹艦なり。明治27・8年戰役に從軍(艦長大佐東郷平八郎):同27年7月豊島沖海戰に参加、敵陸軍を搭載せる英國商船高陞號を撃沈す。同8月威海衛砲撃に、同9月黄海海戰に、同11月大連港及旅順港占領に参加、同28年2月威海衛總攻撃及同占領に從事、同3月澎湖島攻略に從事、同31年3月巡洋艦二等に列す、同37・8年戰役從軍(第四戰隊):同37年2月9日仁川沖海戰に参加(第二艦隊司令官少将瓜生外吉旗艦)、同8月蔚山沖海戰に参加(艦長大佐和田賢助)。同5月日本海々戰に参加(第四戰隊旗艦、中将瓜生外吉乗艦、艦長同前)、同45年7月18日北海道に於て警備兼測量任務中擱坐沈没す。 ―要目― 長300呎/幅46呎/喫水18呎7吋/排水量3,759噸/機關 横置二聯成汽機2臺、雙螺旋、圓罐/馬力7,600/速力18.5/乗組人員385/船材 鋼(防禦甲板31粍)/兵装 26拇克砲2/15栂克砲6/6听ノルデン砲2/備砲14/發射管(水上)4/起工 明治17-3-22/進水 同18-3-18/竣工 同19-2/建造所 英國エルスウィック安社』. 片岡七郎(かたおか しちろう),嘉永6年旧暦12月14日(1854年1月12日) - 大正9年(1920年)1月11日),日本明治时期的海軍軍人。海軍大将军衔。男爵。位階正二位。.

之间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相似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大日本帝國海軍威海市东乡平八郎三須宗太郎北洋水師甲午战争金剛號護衛艦東伏見宮依仁親王日俄战争扶桑號鐵甲艦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威海市

威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東邊的尖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琉球群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 威海市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1984年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96年由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1997年10月13日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9年1月成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10月6日成为国内第十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中国城市(第一個為1990年,唐山市人民政府的震后重建项目)。2009年5月7日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2月28日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威海市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威海市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即弘化4年12月22日-昭和9年),讳名实良,大日本帝国元帥,海军大将,從一位大勲位功一級侯爵。 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大破沙俄海軍。 由于他和大山巖同藩,所以时人称颂“陆上大山海上东乡”。.

东乡平八郎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东乡平八郎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三須宗太郎

三须宗太郎(),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1855年9月16日(安政元年11月3日)出生于近江國彥根藩, 1921年(大正10年)12月24日去世。最终军阶为海军大将。受封正三位、、功二级、男爵。.

三須宗太郎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三須宗太郎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又称北洋海軍、北洋艦隊,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舰队,于1888年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北洋水師是清朝新式海軍四支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巨者,规模一度為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然而軍事預算遭清宮廷擠壓,至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争時除噸位外已經全面落後。战后,清政府重新组建北洋水师。1909年北洋水師殘部與其他三艦隊合并,重新劃分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北洋水師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北洋水師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甲午战争 · 片冈七郎和甲午战争 · 查看更多 »

金剛號護衛艦

金剛(こんごう,JS Kongō,舷號DDG-173)是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神盾艦)。金剛型護衛艦1號艦。艦名來自金剛山,繼舊海軍的金剛型風帆護衛艦「金剛」、金剛型戰艦「金剛」後第三代使用該名稱的日本艦艇。該艦亦為日本第一艘裝備神盾作戰系統的艦隻。在正式命名前,「雪風(ゆきかぜ)」為艦名候補之一。.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金剛號護衛艦 · 片冈七郎和金剛號護衛艦 · 查看更多 »

東伏見宮依仁親王

東伏見宮依仁親王(ひがしふしみのみや よりひとしんのう、庆应3年旧暦9月19日(1867年10月16日) - 1922年(大正11年)6月27日),日本的皇族、海軍軍人。 伏見宮邦家親王王子。官位至元帥海軍大将・大勲位・功三級。妃岩倉具定公爵長女周子(かねこ)。.

東伏見宮依仁親王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東伏見宮依仁親王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3.

日俄战争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日俄战争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扶桑號鐵甲艦

扶桑號鐵甲艦為日本明治政府因“1875年度日本海军增强计划”而採購的西式铁甲舰,為日本帝國海軍唯一採用設計的近代戰艦;她參加了日本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幾場重要戰爭,包括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等主要海戰,最後以海防艦的身分在1908年退役出售拆解。.

扶桑號鐵甲艦和浪速號防護巡洋艦 · 扶桑號鐵甲艦和片冈七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之间的比较

浪速號防護巡洋艦有84个关系,而片冈七郎有4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7.52% = 10 / (84 + 49)。

参考

本文介绍浪速號防護巡洋艦和片冈七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