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浙江历史和绍兴府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浙江历史和绍兴府之间的区别

浙江历史 vs. 绍兴府

今天浙江省的范围定型于明朝初期,且700年改变甚小。此前的历史有些历史时期涉及太湖地区北部和东部,如宋朝浙西路的苏州、松江、湖州府和嘉兴府地划予南直隶;后因为浙江实在太小,1381年,湖州府、嘉兴府地划予,从此太湖流域分属两地,而浙江省范围于此后700年间未有太大改变。而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等地区划入南京范围后,经历江南省,江苏省与浙北一直分属不同的政区。 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区的湖州府、嘉兴府)在范围上大体即为今天的浙江省范围。. 绍兴府是南宋、明、清三朝设置的府。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越州升为绍兴府,隶属于两浙东路,明清两代隶属于浙江省,是该省的「上八府」之一,辖区相当于今日的绍兴市以及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宁波市余姚市西部和慈溪市西部。南宋时,绍兴府与本路庆元府、台州、婺州及两浙西路临安府相邻;明清时,绍兴府与本省杭州府、宁波府、台州府、金华府相邻。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

之间浙江历史和绍兴府相似

浙江历史和绍兴府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南宋台州府婺州宁波府山阴县 (浙江省)上虞区两浙路庆元府会稽县嵊州市绍兴市萧山区诸暨县越州金华府杭州府明朝浙江省新昌县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南宋和浙江历史 · 南宋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台州府

台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 明朝洪武初年,改台州路置,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初领五县:临海县、黄岩县、天台县、仙居县、宁海县。成化年间,以黄岩县和温州的乐清县地,析置太平县。终明一朝,共领六县,辖境约当今浙江省临海、台州、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市县地。1912年废。.

台州府和浙江历史 · 台州府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婺州

婺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金华县(今浙江省金华市)。辖境约今浙江省金华、兰溪、永康、义乌、武义、衢州、开化、常山、东阳、江山、浦江和江西省玉山等市县地。大业初年,改为东阳郡。唐朝初年复为婺州,并析置衢州。辖境缩小至今金华、兰溪、永康、义乌、武义、浦江、东阳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五代十国时,属吴越国。北宋时属两浙路。南宋属两浙东路。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婺州路。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吴越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浙江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金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衢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上饶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6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婺州和浙江历史 · 婺州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宁波府

宁波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一个府。在今日浙江省宁波市一帶。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明州府置,治所在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领五县:鄞县、慈溪县(永乐时改慈谿县)、奉化县、定海县、象山县。因府属有定海县,取“海定则波宁”之意得名。明、清两代隶属于浙江省,“上八府”之一,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的宁波市大部(不含宁海县全部,余姚市大部和慈溪市大部)以及舟山市全部。清代宁波府下辖6个县:鄞县(首县)、镇海县、慈谿县、奉化县、定海县、象山县。宁波府与本省绍兴府及台州府毗邻。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废。.

宁波府和浙江历史 · 宁波府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山阴县 (浙江省)

山阴县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 山阴县始设于秦代,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为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26县之一。东汉时期,会稽郡以钱塘江为界分为吴郡和会稽郡,山阴县成为新的会稽郡的首县。六朝时期,随着中原人士大量南迁,山阴县人口众多,在南陈永定年间,分为西部的山阴县和东部的会稽县,两县同城而治,同为会稽郡首县。此后又同为越州(唐、北宋)、绍兴府(南宋、明、清)首县。 山阴、会稽两县在绍兴府城内的分界线是纵贯府城南北的府河,南起植利门(南门),北到昌安门,其上约有10座桥梁连接山、会两县(鲍家桥、舍子桥、大云桥、清道桥、县西桥、小江桥、香桥、咸宁桥、安宁桥等)。河西为山阴县,河东为会稽县。 1912年(民国元年),废除府制,同时山阴县与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同属浙江省会稽道。 Category:浙江省已撤消的县份  Category:绍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山阴县 (浙江省)和浙江历史 · 山阴县 (浙江省)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上虞区

上虞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市辖区。上虞区综合竞争能力2010年位居浙江省县(市)的第十位,全国百强县(市)的第四十三位。2009年GDP总量368亿元(折合54亿美元)。全区辖域面积为1,427.5平方公里,年末户籍总人口77.42万人(2009年)。.

上虞区和浙江历史 · 上虞区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两浙路

两浙路是北宋时设置的一个路,包括14个州:蘇州、常州、潤州、杭州、湖州、秀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睦州/嚴州、温州和處州。其范围基本继承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吴越国,大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全境,江苏省的镇江市,苏锡常地区和上海市(不含崇明岛)、福建省闽东地区。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曾分为两路,又合并,后又有一次拆分合并。南宋建炎南渡後,兩浙路分為兩浙西路與兩浙東路。.

两浙路和浙江历史 · 两浙路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庆元府

庆元府,南宋时设置的府。 庆元元年(1195年)改明州置,治所在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甬江流域及慈溪、象山、舟山、岱山等市县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庆元路。 Category:南宋的府 Category:浙江的府 Category:宁波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舟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19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庆元府和浙江历史 · 庆元府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会稽县

会稽县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 始设于南朝陈永定(557年—559年)年间,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当时由于中原人士大量南迁,会稽郡首县山阴县人口众多,于是将其分为西部的山阴县和东部的会稽县,两县同城而治,同为会稽郡首县。此后又同为越州(唐、北宋)、绍兴府(南宋、明、清)首县。 山阴、会稽两县在绍兴府城内的分界线是纵贯府城南北的府河,南起植利门(南门),北到昌安门,其上约有10座桥梁连接山、会两县(鲍家桥、舍子桥、大云桥、清道桥、县西桥、小江桥、香桥、咸宁桥、安宁桥等)。河西为山阴县,河东为会稽县。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同时山阴县与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同属浙江省会稽道。 Category:南陈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浙江古代县份 Category:绍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5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会稽县和浙江历史 · 会稽县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嵊州市

嵊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汉景帝四年始建县称剡,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

嵊州市和浙江历史 · 嵊州市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绍兴市

绍兴市(普通话:Shào Xīng;吴语:Zau Shin),简称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第四大城市。旧称会稽、山阴,越文化中心。现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纺织业与小电机、节能光电工业的中心。 绍兴是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有名的水乡、酒乡、桥乡,绍兴风景秀丽、人才辈出,著名的文化古迹包括兰亭、禹陵、鲁迅故里(包括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百草园等)、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名人故居,东湖、沈园、吼山、新昌大佛寺等,古代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极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另外,绍兴出产的黄酒(又称绍酒)更是闻名遐迩,成为国宴专用酒。根据酿制工艺和口感不同,绍兴黄酒又分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等。.

浙江历史和绍兴市 · 绍兴市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萧山区

萧山区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市辖区,原先后为绍兴专区萧山县、浙江省直辖萧山县、宁波专区萧山县、杭州市萧山县、浙江省萧山市(县级市,地级杭州市代管),2001年设立萧山区。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绍兴市柯桥区,西接富阳区和诸暨市。.

浙江历史和萧山区 · 绍兴府和萧山区 · 查看更多 »

诸暨县

诸暨县,中国旧县名。 秦朝时置,治所在今浙江省诸暨市城关镇,属会稽郡。唐末光启年间,改暨阳县。吴越国时,复名诸暨县,属越州。南宋时属绍兴府。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诸暨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诸全州,二十六年复改诸暨县。明、清属绍兴府。1989年撤销;改设诸暨市。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东吴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吴越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浙江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县份 Category:绍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诸暨市 Category:前22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浙江历史和诸暨县 · 绍兴府和诸暨县 · 查看更多 »

越州

越州,中国古代的州,中心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改吴州置越州,治所在会稽县(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辖区约今浙江省浦阳江(义乌除外)、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地。大业二年(606年)为会稽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68年)复为越州。为浙东观察使治。以越窑产秘色窑瓷器著名,为宫廷玩物,青瓷中的绝品。有盛产绫罗等丝织物。户九万二百七十九,口五十二万九千五百八十九。下领七县:会稽县、山阴县、诸暨县、余姚县、剡县、萧山县、上虞县。 五代十国时,为吴越国所辖,称为东府,根据出土墓志吴越后期称越州为会稽府。北宋统一吴越后,仍称越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为绍兴府。 日本福井縣與新潟縣在古代也稱為越州。.

浙江历史和越州 · 绍兴府和越州 · 查看更多 »

金华府

金华府是明、清两代隶属于浙江省的一个府,“上八府”之一,辖区相当于今日的金华市(除去原宣平县地区)。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政权改宁越府为金华府。下辖8个县:金华县(首县)、兰溪县、永康县、义乌县、东阳县、武义县、浦江县、汤溪县。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废。.

浙江历史和金华府 · 绍兴府和金华府 · 查看更多 »

杭州府

杭州府是中國明清時期浙江的一府。 元朝时为杭州路。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攻陷杭州,十一月,始设杭州府。明、清两代隶属于浙江布政使司,「下三府」之一,辖区相当于今日的杭州市北部。府治錢塘縣。錢塘、仁和二縣附郭。 下辖县:钱塘县、仁和县、余杭县、临安县、富阳县、新城县、於潜县、昌化县,以及海宁州。杭州府与本省湖州府、嘉兴府、绍兴府、严州府、金华府及安徽省徽州府毗邻。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杭州府。.

杭州府和浙江历史 · 杭州府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朝和浙江历史 · 明朝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浙江历史和浙江省 · 浙江省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新昌县

新昌县在中国浙江省东部,是绍兴市所辖的一个县。东边与奉化、宁海交界,南边与天台交界,西南与东阳、磐安交界,西、北两面与嵊州交界,与嵊州市同属新嵊盆地。 2015年7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5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新昌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县”第一名。.

新昌县和浙江历史 · 新昌县和绍兴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浙江历史和绍兴府之间的比较

浙江历史有375个关系,而绍兴府有2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4.70% = 19 / (375 + 29)。

参考

本文介绍浙江历史和绍兴府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